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惡意》讀後感4篇 “惡意”——揭示人性黑暗的鏡子

《惡意》是由日本作家東野圭吾所著的小說,是一部型別為推理小說、心理小說的作品。在這部小說中,作者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複雜性和陰暗面,帶領讀者跟隨主人公的思路,推理出了一段撲朔迷離、充滿意外的故事。

《惡意》讀後感4篇 “惡意”——揭示人性黑暗的鏡子

第1篇

在一個早晨,我讀完了《惡意》,然後去廚房準備早餐,一邊準備一邊想著書裡的情景,有那麼一瞬間,有種後背發麻的感覺,你永遠都不知道,人性的背後隱藏著怎樣的惡意。

書中,善良的日高不遺餘力地幫助少年夥伴,即便在學生時代被夥伴傷害過,也不影響他日後對夥伴那種真誠地幫助。這個夥伴就是野野口,一個內心世界極其複雜的人。或許他曾經也在心底感激日高的幫助。但對於日高,他更多的是妒忌吧,妒忌日高比他強,比他優秀。以致成年後,得知日高成名,主動去找日高,一方面得到日高的幫助,另一方面內心的妒忌遠遠超過感激。後來,日高出版了一本又一本書,知名度也越來越高,最終,野野口內心的妒忌戰勝感激,謀劃殺害了日高。看完書之後,我心裡撥涼撥涼的,妒忌是多麼可怕,它能可怕到讓人不顧一切地去殺害對自己有恩的人。

在《惡意》中,作者通過層層推理,向我們展示了人性背後的惡意,也從側面反映了一些社會問題,比如校園暴力,直到今天,校園暴力仍然是一個殘酷的問題。再比如家庭教育,我們都知道,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重要,父母的言行總是在無形中影響著孩子。野野口的母親就曾經在他面前,表達過對日高的不屑一顧,後來野野口對日高的一系列行為,誰說不是少年時代家庭教育造成的呢?

這個社會很殘酷,也很現實。事實上,在讀《惡意》的過程中,我總會不經意地想到我的大伯,年輕時候的大伯,走南闖北,跟隨好幾位師傅,學了很多中醫本領,後來回到家鄉,偶爾給人治病,大伯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給鄰里治病,基本都不收錢。可是他的善良並沒有感動別人,很多人不花錢把病治好了,還到處說大伯的壞話。小時候,我總是不明白,那些人為什麼要那樣做,後來長大了,經歷了世間的人情冷暖,我終於明白,那些人那樣做,是因為妒忌。妒忌讓他們失去了做人應有的原則。

?惡意》反映了社會的某些真實狀況,在讀它的時候,你會不自覺地言語,生活中有些人和事確實是這樣。我們最難防備的就是人性的惡意。作者:海葉

《惡意》讀後感4篇 “惡意”——揭示人性黑暗的鏡子 第2張

第2篇

看完東野圭吾的《惡意》,頓時覺得世上什麼人都有,冷汗直冒。無論你是多麼親切友善的人,幫助親朋好友毫不吝嗇,但是,只要一個人打心眼裡對你很不爽,對你心懷惡意,你幫助他多少,解決多少難題,他都不會對你心存感激。反而你表現得越真誠,他越是增加對你的惡意。

在小說開頭,野野口修說日高邦彥由於鄰居的貓打擾到他的生活,所以毒死了鄰居的貓。因為這,我對日高有了很大的偏見。無論後面劇情怎麼發展,總是想起日高是怎麼壞的。可是,在以為小說高潮已經過去了,卻不想來了個人物的反轉,原以為日高是小說裡最壞的人物,原來野野口才是最惡毒的,日高是好的。鄰居的貓是野野口毒死的,並非日高。日高曾在他的作品《忍耐的極限》裡寫過,鄰居的貓經常在他的院子里拉屎,給他帶來很大的困擾。又由於日高在《忍耐的極限》裡還說過用什麼方法去毒死這個貓。但是,隨著劇情的發展,日高這個人物的性格逐漸清晰起來了,所以按照他的性格是不會害死貓的,而野野口因為對日高的惡意殺死了貓來栽贓陷害日高。

什麼樣的動機讓野野口對日高有這麼大的仇恨,讓人害怕的是,僅僅是因為對日高很不爽。一個從小就幫助自己的人,不但不知道感激,反而因為自己得了癌症快死了,別人生活如意最終起了殺意。

看了東野圭吾的很多小說,每次都會來個讓你措手不及的反轉。凶手每次在前文似乎都是個大白兔,最後才發現是個真正的大灰狼。

第3篇

?惡意》是一部手記體敘事性的推理小說,是日本天王作家東野圭吾的巔峰之作,它與《白夜行》齊名,同享榮耀與光輝。引人注目的是《惡意》與《白夜行》恰似兩生花,《白夜行》中的愛情極度熾烈,令人粉身碎骨;《惡意》中的怨恨則無比深沉,令人萬劫不復,人性的兩極就這樣奇異地直擊人心。

在讀《惡意》之前,我就已經看完了《白夜行》,那是一部很好的作品,已經被拍成電影和電視劇,當然《白夜行》要長一些,而《惡意》要短一些。我是在電子書上看完《惡意》的,不過在現在看來,我很幸運,我不知道書什麼時候結束,所以當罪犯找著時,我以為就要結束了,然而《惡意》與一般的推理小說不同,它徹底顛覆了推理小說的觀念——知道了罪犯是誰,推理小說也就結束了。

?惡意》先是以野野口修的手記開始描寫事件的發展和經過,是案件發生的主要內容,接著是刑警加賀恭一郎的記錄和提出疑惑,本來在加賀刑警的獨白中真相就大白了,即小說要結束了。但是,面對野野口修的認罪,再加上作案動機的不明,加賀刑警又進行了深入調查,結果又探出了新的情節。本來以為這次殺人動機找到了,真相可以大白了,而且犯罪嫌疑人野野口修也寫了懺悔書,對自己的犯罪事實完全認罪了,案子就這樣結束了。可是,當加賀刑警再次調查時,他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他覺得他掉進了一個陷阱,前面所有的一切都是假象!犯罪嫌疑人是一個得重病即將死去的人,就因為對暢銷作家日高邦彥看不順眼,產生了惡意。於是他精心策劃了一場謀殺,他謀殺的手法平淡無奇,他就是要警官知道是他殺的,並且留下了很多暗示,使警官陷入他的詭計。

?惡意》故事情節環環相扣,偵破進展百轉千回,每一次偵破都是真相大白的時刻。但是,儘管凶手置於眼前,作案動機卻始終不知。小說中既有加賀警官的表述,又有犯罪嫌疑人野野口修的表述,兩者讀起來都好像是事實。

老實說,儘管野野口修是罪犯,他是怨恨最深的人,但是在讀《惡意》的過程中,他一直是被視為無辜者,受害者。就算是已經知道他是凶手了,由於對作案動機不明,我仍對他沒什麼壞意,我覺得他只不過是一時衝動嫉妒而犯下了錯誤。在加賀刑警的調查中,當我知道他以前是受害者時,我甚至對他充滿同情。

可能前面我感覺不到有多大的惡意,但在真相出來時,我那份激動的心情是無法用語言來傳達的,我只能說,野野口修的惡意是最凶險的!他不僅殺害了作家日高邦彥,而且在名譽上也毀了他,甚至把他的人格都毀了。為達目的,他想出了一個相當長的計劃,當“真相”被公佈時,世人同情的目光會集中到自己身上,反倒是被害者日高邦彥受人唾棄。他捏造了與日高初美(日高邦彥的前妻)的不倫關係,並進而想出被逼做影子作家的故事,他甚至想得到日高邦彥問世作品之正牌作者的美譽。正因為懷著這樣的目的,他複製大量的手抄稿,弄到自己的手指都長繭,甚至不惜在寒夜裡,費上那麼大的功夫去拍一卷假的錄影帶......他對作家日高邦彥的恨是無比的深沉!令人萬劫不復!

作品中的凶手是可怕的,對一個人的惡意,其最終手段不是殺了他,有比殺人更勝一籌的方法來展示自己的惡意,那就是讓人身敗名裂,遺臭萬年。我無法理解這種極端的做法,就算怨恨再大也不能殺人。更何況以這樣的方法處理本來就不對,讓人身敗名裂,遺臭萬年,這是多大的怨恨啊!

更令我無法理解的是野野口修對日高的惡意僅僅來自於“看他不爽”。在生活中,人和人相處,難免會發生矛盾,如果就因為一點小問題而產生了惡意,那樣對誰也不好。“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寬容地對待他人,人生將會更美好,就算是你看哪個人不爽,也不能產生惡意,因為惡意是沒有什麼理由的,或者理由是微乎其微的',它只是對某個物件懷有的強烈的負面情緒,這種情緒的初始是細微的,結束的時候卻極為澎湃。

第4篇

好久沒有給大家推薦過書了,似乎也沒有推薦過吧。那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本小說,就是我最喜歡的作家——東野圭吾的《惡意》。《惡意》這本書大概是我在兩年前看的,當時看完,我並沒有留下隻言片語,於是,對當時我的心理就無從追蹤了。

為什麼我會想起這本書,並且向大家推薦呢?其實是因為我在後來寫《尋夢環遊記》的影評時,偶然的感悟,我的回憶被勾起了。

於是便想向大家推薦這本《惡意》。如果說,世界上的好人都是一樣的,惡人其實也是一樣的。《解憂雜貨店》詮釋了人性的溫暖,這《惡意》則是揭示了人性的醜陋。

該怎麼說呢。《惡意》讓我不可思議。書中有一大部分借用了日記的方式去記載這事情的經過,可是很可笑的是過去的日記也是會騙人的,就連錄影也是騙人的。

有時候眼睛看見的不一定是事實。古人常雲:“眼見為實,耳聽為虛。”

可是當兩者皆為虛假的時候,真相又在哪裡呢?當然書中不僅講了這一點,還有就是,當你處於一個高位,人們僅能仰視你的時候,可能你自以為的朋友對你有的不是豔羨也不是驕傲,而是嫉妒。

?惡意》實在是很精髓的反映了人性,你相信的,你不相信的,書中都有描繪,讓你從不同角度去體驗你所不知道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