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秋思》教學反思8篇 從《秋思》教學中我所得到的收穫與反思

《秋思》是唐代詩人杜甫的名作之一,通過秋天的景象描寫和個人感慨,表現出作者對時代狀況的憂慮和對人民疾苦的關懷。本文將圍繞教學中的反思展開,探究如何更好地傳達杜甫“秋思”的內在含義。

《秋思》教學反思8篇 從《秋思》教學中我所得到的收穫與反思

第1篇

?秋思》這篇課文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同單元的還有林海音《遲到》、史鐵生《秋天的懷念》和《被袋裡裝的是什麼》。這組課文反映的主題是:親情。《秋思》雖然文字只有四行,二十八個字,但詩人那份濃濃的思鄉之情如何在課堂上能與學生引起情感上的共鳴?除了詩的內容外,我到底要通過《秋思》這個載體教給學生什麼?詩的課堂到底應該是個怎樣的課堂?……這一系列的問題不斷呈現在我的腦海中。我不禁自問:新課程背景下的古詩應怎麼教,古詩教學應把握什麼?應帶給學生什麼?

我個人認為古詩教學的課堂應該是一個充滿詩意的課堂。這才無愧於古人創造詩詞,無愧於詩詞有別於其它文體,無愧於編書者納入古詩詞教學的用意。怎樣才能創造出一個詩意的課堂?我想方設法讓《秋思》的情意在詩意的課堂上流瀉。整節課下來我認為有以下值得總結的地方:

我一直認為詩的教學應不同於其它的課文閱讀教學。一般的課文閱讀教學可抓住重點的字詞句深入品味體會,但詩只有28個字,我們不能把詩拆得支離破碎,使它失去了整體的完整性。為了保護“詩”作為一種“完形”的存在,我採取的策略就是誦讀。不管學生懂與不懂,先讓學生讀了再說,讓《秋思》在誦讀中流淌。整節課我安排了學生大大小小的讀差不多有二十多次。開始整首詩的自由讀,個別讀,小組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奏,再師生配合讀,讀出這首詩特有的憂傷。接著課中導讀,在理解了詩意的基礎上,在體會了詩人的思想感情,在有了自己的個人獨特的見解後,再讓學生有感情地誦讀,老師的引讀、看意境讀、想像讀,最後熟讀成背。這樣一層一層地深入讀,讓學生在讀中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詩人的思鄉情,讀出自己的體會。讀出詩的味道。

古詩詞言簡意賅,一字千金,是極富魅力的。每個字、詞都是作者獨具匠心所在。所謂“十年得一字”、“語不驚人死不休”更是古人錘鍊語言的佳話。在深入備課後,我覺得詩中的“見秋風”可作為教學這首詩的突破口。“意萬重”是這首詩的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我個人覺得引導學生想象,豐富學生對“見秋風”的表象,加深對“意萬重”的理解。這樣對學生體會作者的內心情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當學生對這首詩有了整體的印象後,我馬上抓住詩眼“見”大做文章。我安排了學生一次次想象“見到什麼”“見不到什麼”,“風是無形的,看不見但作者卻感受到什麼?目的是希望學生在我營造的意境中,在一次次的對比中,以有形的景來襯無形的思,循序漸進地引領孩子們探究、品味“見秋風”。希望一次又一次地讓學生感悟詩人“鄉愁生於秋風裡”、“鄉思寄寓家書中”、“鄉心乃在寂寞處”。希望想象到的畫面成為學生通往作者內心的橋樑,讓學生與作者感同身受。

詩人的“意萬重”是詩的重點。當學生感受到張翰能棄官而回,而詩人卻只能通過寫家書來表達對家鄉的思念,可久居在外,一生坎坷的詩人又豈止是思家呢?於是為了讓學生更進一步瞭解詩人的“意萬重”我讓學生交流張籍的資料,讓學生了解詩人的生平,幫助學生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學生對詩人有所瞭解後,我馬上又讓學生想象詩人的“意萬重”可能是什麼?這樣學生通過理解後的想象,就有可能走進詩人的內心了,這樣詩中“意萬重”學生就能理解,就能在想象中深化了。

在《秋思》一課中,我前後安排了多次不同型別的想象。“見秋風”“意萬重”是聯想,聽誦讀想象畫面是一種表現想象,配樂想象家書是一種創造想象,多維度問作者是一種角色想象。目的是希望在恰如其分的情感的激發下,學生的想象豐富起來,說話寫話的訓練就水到渠成。

在《秋思》一課教學中,當學生的情緒被完全調動起來的時候,我運用多媒體,悽婉的背景音樂,讓一個飄滿離愁別緒的意境在課堂緩緩流淌,流淌進學生的`心田。此時我說:“這瑟瑟的秋思,絞碎了詩人思鄉的心,他最想和家人說些什麼呢?”學生們遐想翩翩,我讓學生拿出筆來寫一寫家書,學生紛紛拿起了筆,盡情地釋放著內心的感受,學生的情感在“寫”當中得到了釋放。互文印證也是我這節課採用的一個較為有效的教學方法。

在學生深入領悟了詩人的濃濃的鄉愁後,當捎信人帶走了信時,我及時挑疑:這帶走的僅僅是一封信嗎?它還帶走了什麼?學生馬上反應出帶走還有作者的心、作者的思鄉情、作者對家人的祝福……我及時把學生引入岑參的《逢入京使》一詩,通過兩詩相比較,進一步讓學生走進了張籍的心中,體會那種平淡的敘述中不平凡的情感。接著我還讓學生課下閱讀現代臺灣詩人余光中的《鄉愁》,希望把把鄉愁提升到愛國情愁中。

在整首古詩教學完成之後,我利用音樂和圖片創設了三個情境:思念遠方兒女的老媽媽;漂泊他鄉的青年學子;獨自在家的留守兒童,在這樣的情境中引導孩子進一步誦讀整首古詩,一詠三嘆的形式,層層掀起孩子們心中的情感之波,讓詩作真正的進步孩子們真實的生活,拉近和古詩的距離感。

有句廣告語“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用在我們的課堂上其實也是相通的,“給學生多大的空間,學生就有多大的創新空間。”在這節課上,我沒有將學校先進的教學理念——質疑探究運用充分,在課堂上還是以我問為主,沒有發揮孩子的探究學習精神。這一點,我在聽完李進老師的《秋思》後,有了很大的啟發,在以後的課堂上一定要多多實踐。

都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這一點我深深知道。但是到了這節課的課堂上,一緊張什麼都忘了。鼓勵的眼神,讚賞的微笑,真誠的表揚,熱烈的掌聲,這是多麼好的教學輔助資源,如果能夠充分運用,相信一定能像萬校長說的那樣,孩子們在課堂上的情緒會更激昂。

課一上完,宗主任就簡單的跟我說了一句“朗讀的形式還不夠多樣,一唱三嘆的朗讀形式較多,有些拖拉之嫌。”我也是這樣的感覺,其實平時的課堂上同桌讀,輪流讀,都是很好的讓學生參與朗讀實踐的手段,這節課上沒能合理運用,確實遺憾。

另外,聽了楊瓊老師的《被袋裡裝的是什麼》一課後,聽到他們班學生在課堂上自信、規範、有理有據的發言,又讓我不禁反思,在平時的課堂上一定要關注課堂的細節,學生表達的細節,因為“說”也是語文素養的一個重要方面,一定要工在平時啊!

這一次的“教學導航課”真是讓我受益良多,更加堅定了我在平時的教學中一定要一絲不苟的對待每一節課,不斷打磨自己,爭取更大的提高!

張籍這首《秋思》寓情於事,藉助日常生活中一個小小的片斷──寄家書時的思想活動和動作,非常真切細膩地表達了作客他鄉的詩人,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懷念。

教完全詩,應課後要求,要這首詩改成一個小故事。因此,上課學這首詩時,我就特意引導學生觀察課文中的插圖;交流“詩人在寫家書時,他會想些什麼?以及如何拆開家書,再看一遍自己寫的詩?”就這樣,在教完詩後,我自以為學生這下應該會寫了。可是,學生寫完後,一看上交的作業,竟然會像課堂上學生自己口述的文章很少,可以說是幾乎沒有呀。上課說的,作者的心理活動,作者拆開信時的動作,這兩方面可以說是等於在課堂上,白白地走過場呀!

課間,我把這事與同一個年級段的其他幾位語文老師交流了一番。才明白,讓學生面面俱到是不可能,應該允許他們在詩意的基礎上去擴充,或是讓一些學困生抄抄詩意也行。

《秋思》教學反思8篇 從《秋思》教學中我所得到的收穫與反思 第2張

第2篇

1、課前注重到學生中去了解學情。每一堂課在要求學生提前預習的同時,我都要提前、深入“基層”去了解學情。問問他們明白了些什麼,有什麼不明白的。這堂課也是一樣。這樣做的最大好處就在於能夠及時再次修整自己的教學設計,已經弄懂了的就不說,節約教學時間;需要說的重點講,集中教學目標與重難點。學生的學情是我教學生長的土壤。

2、課中遵循學生的需求,因材施教,因勢利導。根據學情來定教,及時調整教學設計。在整體感知時,我先問孩子“你們讀懂了些什麼?”,在他們的發言中很多問題就已經自行解決了。然後我又問“那你們還有沒有什麼不懂的呢?”,繼而透過梳理小結學生提出的問題來開始我接下來的教學思路與方向。

3、從整體入手,圍繞詩題解讀文字。在學生解釋詩題後,我在“思”字下做一標記,問:“圍繞這個字你有什麼想問的?”,透過學生的一一回答,我們梳理出三大問題貫穿整個課堂教學:思什麼?為何思?如何思?這既是問題也是古詩的.脈絡,捋清了“教與學”的思路。

4、體現高年段古詩教學特點,注重對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潛力的培養。圍繞“思什麼?”這個問題讓學生去默讀古詩再次思考“意萬重”的豐富內涵。並在小組交流討論。透過反饋學生說出了很多動人的場景和資料。有對年邁母親的擔憂與思念,有對弟妹的詢問,有對家鄉一草一木詢問,有對親人的節日問候,還有對家人說的寬慰的話語……

5、注重“走個來回”,從語言文字中來再到語言文字中去。不僅僅學習、積累、感悟詩句,更積累學習詩人的寫作及表達方法。本詩曾被王安石評價為:“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與岑參的《逢入京使》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在不斷品讀感悟的過程中學生已經逐步感受到詩的動人之處就在於抓住一個看似平常的動作“又開封”,將自己那“意萬重”,“說不盡”的心理烘托表現得淋漓盡致。此時我透過一個簡單的比較讀之後,進行小結帶領學生體會那種“人人意中常有之事,卻非人人所能道出。”神來之筆,是對其獨到寫作方法的一種體會與學習。

1、讀中指導欠缺,詩句誦讀在感悟這一層面沒有到位。誦讀的韻味沒能淋漓盡致體現出來。

2、對學生的生成沒有及時利用,趁熱打鐵,引導感悟中讀,讀中再感悟。在學生一個個起來反饋自己所感受,想象“意萬重”的資料時,我沒有及時讓他們一一讀出在每一次思念,每一份思緒時的情緒。試想當孩子站起來說出自己獨特感受後,相機立刻讓他們讀出感受那不就是不斷與作者的內心對話嗎,不就是一次次讓我們聆聽張籍的萬重思緒嗎?這樣個性化的想與個性化的讀就結合起來了,起到了一個深刻理解與昇華的作用。

3、學生的情感體會仍然不夠深,從讀中能夠感覺得到。這也說明與文字的對話還有點“浮”,也許還只是在與文字對話,還沒有真正做到與作者的內心去對話。進入到他的精神世界裡。老師的引導與示範作用不明顯。

4、板書設計及演示存在問題。一個是書寫功底還不夠,沒能把文字本身的美感表現出來。另外一個就是板書安排有些凌亂和隨意。這也是一個老師教學思路是否清晰,從容的反映。

5、在應對“啟而不發”的局面時,仍然不夠嫻熟、老練。語言過快,過碎。需要沉積下去繼續打磨。

在進行本次古詩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我受到了很多同事、領導的幫忙與指導。你們的展示,你們的推薦,你們語重心長又一語中的的評價都讓我受益匪淺。在那裡請允許我感謝在我前面執教的五位優秀老師的啟迪。我們雖然上的課型不一樣,但是卻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借鑑的地方。還要感謝我們五年級語文組的同伴們,在你我那一次次,一句句隨意但真誠的交流中,給了我不少的靈感。更要感謝萬校長、宗主任、錢主任、朱校長您們對我的幫忙、指導。您的不吝賜教讓我能夠站得更高,無論是看文字,還是看自己都能夠有更新更深入的理解與反思,謝謝!

第3篇

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林崇德提出“優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的成長模式,那麼要上好一堂好課,老師就要在不斷地反思中吸取教訓,收穫經驗。我參評的課題是七年級語文上冊(人教版)第三單元十五課《古詩四首》,我認為這一堂課的閃光點照亮了每一個學生渴求知識的心靈。

1、詩歌是一種抽象的文體,而我面對的卻是七年級新生,讓他們去理解詩人那複雜、抽象、難懂的情感,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必須要尋找一個簡單的切入點。我在設計教案時,首先想到的是怎樣使學生迅速進入情境,於是我先選擇其中兩首類似的詩歌:王灣《次北固山下》和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這兩首詩都是思鄉的典範之作。由於學生在校住宿,很容易想家,因此,匯入環節上先欣賞孟郊的《遊子吟》,哀傷的音樂配上溫馨的畫面,自然把學生帶入一個思念母親,想念家的氛圍中。

2、三維目標的設定。我將學習目標分為知識、能力、情感三維目標,也是一種分層目標的制定。由簡入難,第一步抓關鍵詞,在朗讀中品味詩歌語言的豐富性;第二步抓住季節景物的特點,由於第三單元的文章與季節有關係,所以在讀中還要抓住景物的特點;第三步讓學生理解這些景物飽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熱愛大自然和熱愛家鄉;第四步領悟本節課的難點——融情於景,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每一步都考慮了學生的感知能力,步步為營。

這節課的主題是“鄉愁”,應採取多種手段讓學生始終沉浸在“思鄉”情結中,所以在課件的製作上我要下一番功夫。背景音樂的選擇、畫面和朗誦視訊的挑剔,均要切合主題。以憂傷的二胡為主旋律,伴有行雲流水般的古箏。

學習古詩,朗讀是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甚至應是一個花大力氣的環節。理解文章內涵必須要建立在文字的閱讀上。但如何讀才能增強學生的領悟力和感知力?我主要是採取“生生讀——生生評,小組讀——師生共評”的模式。要求是個別學生讀完後先自己評價,再由其他同學評價,增強他們閱讀興趣,老師給予中肯的評判,接著展示小組合力,共同朗讀,再師生共評價。在這種其樂融融的氛圍下,學生的熱情反而激發了老師的閱讀興趣,我飽含深情的朗讀迎來了學生們熱情的掌聲,最後選出優生小組,並給予適當獎勵。

詩歌講究意象,但是對於七年級的學生來說,“意象”這個詞太深奧了。如何破解這個謎呢?我採取“求同存異”的辦法。相同點較易找到,關鍵在於尋找不同點,先抓住兩首詩中景物的特點,從色彩、感情基調去體會,逐漸發現兩者的最大不同是思鄉的程度不一樣,一個是熱愛大自然進而想到家;另一個是完全思念家鄉。一個淡淡一縷,一個濃濃憂傷。再加上仿寫例句,更增加了學生們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喜愛,最終達到本堂課的`教學目標。

在“知識連結”這個板塊中,本來說完“作者及寫作背景”之後接著切換“律詩和散曲”這一幅幻燈片,可是在授課過程中由於緊張落下第二條,我迅速平復自己不安的心情,決定把它放到學生第一次讀詩之後,揭示兩首詩在體裁上的不同,卻正好水到渠成,由我讓學生了解變成學生自己想要理解,真可謂是“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

一堂課下來,學生們的積極性高漲,參與性強,基於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學生們的聽的認真,記得也認真,教學目標就在快樂的環境下輕鬆解決了,課堂效率普遍提高。

再次回顧我的課堂也有不足之處,我認真總結,反覆考慮:

第一、在“美美地想”這個環節中,我在朗讀上花費的時間較多,以至於小組討論探究的時間略顯倉促,學生說的還不夠盡興;

第二、在講解“作者及寫作背景”時,應該提示學生將重點資訊劃下來,並記憶,而我只是說了一下重點的地方;

第三、在切換幻燈片時,應強調學生記筆記的速度和方法,篩選重點,剔除繁雜;

第四、我為學生蒐集的兩首課外詩歌,若能在課堂上讀一讀會更好,加深他們對家鄉的理解,增強他們對這兩首詩的情感把握。

我想,新課程對教師的傳統教學經驗提出了全新的挑戰,只有教師意識到自己的教學閃光點及其侷限性並經過反思使之得到調整和重組,那麼我們的語文課堂怎能不使學生快樂地學習呢?

第4篇

?天淨沙秋思》教學反思石琳每週的星期三是我們語文組團體教研活動時間,本週我十分榮幸地接到了講一節公開課的通知。我準備嘗試我沒有講過的公開課的課型——詩歌,於是,徵得了備課組全體成員的同意,《古代詩歌四首》被初步確定。

可是,四首詩一節課下來,必然是平分秋色,不分伯仲,再說剛剛開始上七年級的學生,自然不會讀詩的方法,無法融會貫通。於是,我們又商定,壓縮資料,擇其要來講,於是乎大致確定為《天淨沙秋思》。力求讓學生能夠在此課上感受到學習古詩的樂趣、方法技巧,更主要的是能夠融會貫通,感受到朗讀和體會是讀詩的要著。

於是我開始研究《天淨沙秋思》其文:馬致遠一曲小令,短短28字,意蘊深遠,結構精巧,平仄起伏,頓挫有致,音韻鏗鏘,直貫靈心。其四射的藝術魅力,傾倒古今多少文士雅客,騷人才子。曲中意味,既“深得唐人絕句妙景”(王國維的《人間詞話》),又兼具宋詞清雋疏朗之自然,歷來被推崇為描述自然的佳作,堪稱“秋思之祖”(《中原音韻》)。它勾畫了一幅浪跡天涯的遊子在深秋黃昏時刻孤寂無依的悲涼處境和思念故鄉的愁苦心境。你看:夕陽下,烏鴉歸巢,小橋邊,農人回家;而荒涼古道上,瑟瑟秋風中,我們的主人公卻是疲人瘦馬,踽踽獨行,夜宿何處,明日何往?都還不得而知。這又怎不叫他愁腸寸斷、倍思故鄉!全曲不著一“秋”,卻寫盡深秋荒涼蕭瑟的肅殺景象;不用一“思”,卻將遊子濃重的鄉愁與憂思寫得淋漓盡致。正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可是要能為學生傳達出這種“風流”談何容易?

於是我們又開始著眼於馬致遠其人。馬致遠(約1251-1324),字千里,號東籬,元代戲曲作家,元大都(今北京)人,因《天淨沙·秋思》而被稱為“秋思之祖”。但他是年輕時熱衷功名,有“佐國心,拿雲手”的政治抱負,但一向沒能實現,在經過了“二十年漂泊生涯”之後,他看透了人生的恥辱,遂有退隱林泉的念頭,晚年過著“林間友”、“世外客”的閒適生活。馬致遠早年即參加了雜劇創作,是“貞元書會”的主要成員,與文士王伯成、李時中,藝人花李郎、紅字李二都有交往,也是當時最著名的

“四大家”之一。馬致遠從事雜劇創作的時間很長,名氣也很大,有“曲狀元”之譽。而小令《天淨沙·秋思》膾炙人口,匠心獨運,自然天成,絲毫不見雕琢痕跡,很顯然是他晚年之作,因而“斷腸”之痛能夠隨處看到。

基於這種研究,我決定無論是出示課題解題、還是回顧歸類思鄉詩;無論是吟讀詩歌,感知情境的初步感知,還是解讀詩歌,進入情境的深入賞析;無論是評讀詩歌,深化情境,還是最終走出詩境,迴歸作者本人的文人情懷,我們都能夠看到學生的進取的、踴躍的、全面的'、深入的參與,在這節課上,我能夠感受到學生入情入境的朗讀,能夠感受到學生聲情並茂的表達,能夠感受到學生抑或濃郁抑或恬淡的哀愁,能夠感受到他們對馬致遠其人抑或深刻抑或膚淺的理解,這些都是我所期望的,也許,讀詩、詞、曲,也就大抵如此了

講完這節課,我感到語文課堂必須要緊緊抓住教學重點,能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鐘內最大容量地去訓練學生的語文素質。語文課應力求到達知識與情感的有機結合。在此同時,聽過好幾節語文課,有些教師只在於過多進行資料分析,而忽視了作者的情感抒發,“文以情而發,”我始終還是堅信這樣的一句話,所以在課堂上我僅僅抓住“秋思”的主題,讓學生圍繞詞語、句子進行品讀和賞析,品讀了一幅“深秋晚景圖”(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同時對一些重點的詞句進行拓展延伸,像講到“昏鴉”時,我讓學生讀相關詩句“飢啅空籬雀,寒棲滿樹鴉。荒涼池館內,不似有人家。——元稹。昏鴉何處落,野渡少人行。黃葉聲在地,青山影入城。——文天祥”這樣更能加深學生對“昏鴉”意象的理解。

古代詩歌的教學任務,不能停留在以誦讀為主要手段來使學生感知詩的韻律美上,而要循此繼進,採用多種方式來使學生產生朦朧的美的意識,培養學生再造意像的本事和聯想的本事,我採用“學生自我用話描繪詩歌”的方式既加深學生對詩的資料的理解,又鞏固學生對詩句的記憶,還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大腦活躍起來,充分發揮自我的想像力、語言組織本事,真正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之中了。

在這節課上,我在今後教學更需要注意的是,我講的語言還是太多,不能夠做到簡煉,在教學有序的銜接時,不能夠做到很好地過渡,過於太強勢,課堂設計的教學問題還不能夠具有開放性,在講這首小令的情語時“斷腸人在天涯”這一句時,沒有做到深入下去,給人一種沒有沉下來的感覺,有的只是泛泛地講,沒有點到重要資料上。

第5篇

當我拿起《秋思》這篇課文,心如千斤重。雖然文字僅有四行,二十八個字,但詩人那份濃濃的思鄉之情如何傳遞給沒有雷同生活經歷的學生,讓學生感受著詩人的感受,想著詩人的所想?除了詩的資料外,我到底要經過《秋思》這個載體教給學生什麼?詩的課堂到底應當是個怎樣的課堂?這一系列的問題不斷呈此刻我的腦海中。我個人認為古詩教學的課堂應當是一個充滿詩意的課堂。這才無愧於古人創造詩詞,無愧於詩詞有別於其它文體,無愧於編書者納入古詩詞教學的用意。怎樣才能創造出一個詩意的課堂?我想方設法讓《秋思》的情意在詩意的課堂上流瀉。

我一向認為詩的教學應不一樣於其它的`課文閱讀教學。一般的課文閱讀教學可抓住重點的字詞句深入品味體會,但詩一經這樣折騰就會把詩拆得支離破碎,它就失去了詩本身的整體完整性。為了保護“詩”作為一種“完形”的存在,我採取的策略就是誦讀。不管學生懂與不懂,先讓學生讀了再說,讓《秋思》在誦讀中流淌。整節課我安排了學生大大小小的。讀差不多有三十多次。開始整首詩的自由讀,個別讀,小組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奏,理解詩的意思。之後課中導讀,在理解了詩意的基礎上,在體會了詩人的思想感情,在有了自我的個人獨特的見解後,再讓學生有感情地誦讀。最終熟讀成背。這樣一層一層地深入讀,讓學生在讀中讀出自我的理解,讀出詩人的思想感情,讀出自我的體會。讀出詩的味道。

古詩詞言簡意賅,一字千金,是極富魅力的。它講究形象、色彩、韻律,每個字、詞都是作者獨具匠心所在。所謂“十年得一字”、“語不驚人死不休”更是古人錘鍊語言的佳話。在深入備課後,我覺得詩中的“見秋風”可作為教學這首詩的突破口。“意萬重”是這首詩的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我個人覺得引導學生想象,豐富學生對“見秋風”的表象,加深對“意萬重”的理解。這樣對學生體會作者的內心境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當學生對這首詩有了整體的印象後,我立刻抓住詩眼“見”大做文章。我安排了學生一次次想象“見到什麼””“見不到什麼””,目的是期望學生在我營造的意境中,在一次次的比較中,以有形的景來襯無形的思,循序漸進地引領孩子們探究、品味“見秋風”。期望一次又一次地讓學生感悟詩人“鄉愁生於秋風裡”、“鄉思寄寓家書中”、“鄉心乃在寂寞處”。期望想象到的畫面成為學生通往作者內心的橋樑,讓學生與作者感同身受。

詩人的“意萬重”是學生難以理解的。學生可能只會想到詩人思念家鄉,可久居在外,一生坎坷的詩人又豈止是思家呢?於是為了讓學生更進一步瞭解詩人的“意萬重”我先出示張籍的資料,讓學生了解詩人的生平,幫忙學生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學生對詩人有所瞭解後,我立刻又讓學生想象詩人的“意萬重”可能是什麼?這樣學生經過理解後的想象,就有可能走進詩人的內心了。這樣詩中“意萬重”學生就能理解,就能在想象中深化了。

在《秋思》一課中,我前後安排了多次不一樣型別的想象。“見秋風”“意萬重”是聯想,聽誦讀想象畫面是一種表現想象,配樂想象家書是一種創造想象,多維度問作者是一種主角想象。目的是期望在恰如其分的情感的激發下,學生的想象豐富起來,說話寫話的訓練就水到渠成。

在《秋思》一課教學中,當學生的情緒被完全調動起來的時候,我運用多媒體,悽婉的背景音樂,讓一個飄滿離愁別緒的意境在課堂緩緩流淌,流淌進學生的心田。此時我說:“秋風瑟瑟,鄉思絞碎了詩人的心,他最想和家人說些什麼呢?學生們遐想翩翩,我讓學生拿出筆來寫一寫家書,學生紛紛拿起了筆,盡情地釋放著內心的感受,學生的情感在“寫”當中得到了釋放。

第6篇

很久沒有這樣興師動眾的做課了,真的,我毫不否認公開課多多少少是要有表演的成分的,可是,我還是很慶幸,也很珍惜這次講課的機會,因為,我已經久違了這種感覺,久違了誇張一點講的“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味道,此時,我特想嘗試一下新課型的講法,所以,我準備嘗試我沒有講過的公開課的課型——詩歌,於是,徵得了備課組全體成員的同意,《古代詩歌四首》被初步確定。

可是,四首詩一節課下來,必然是平分秋色,不分伯仲,再說剛剛開始上七年級的小孩子,自然不會讀詩的方法,無法融會貫通。於是,我們又商定,壓縮資料,擇其要來講,於是乎大致確定為《次北固山下》和《天淨沙秋思》。當然,幾經斟酌,我們又決定只講一首曲《天淨沙秋思》,力求讓剛剛進入七年級的學生能夠在此課上感受到學習古詩的樂趣、方法技巧,更主要的是能夠融會貫通,感受到朗讀和體會是讀詩的要著。

於是我們開始研究《天淨沙秋思》其文:馬致遠一曲小令,短短28字,意蘊深遠,結構精巧,平仄起伏,頓挫有致,音韻鏗鏘,直貫靈心。其四射的藝術魅力,傾倒古今多少文士雅客,騷人才子。曲中意味,既“深得唐人絕句妙景”(《人間詞話》),又兼具宋詞清雋疏朗之自然,歷來被推崇為描述自然的佳作,堪稱"秋思之祖"(《中原音韻》)。它勾畫了一幅浪跡天涯的遊子在深秋黃昏時刻孤寂無依的悲涼處境和思念故鄉的愁苦心境。你看:夕陽下,烏鴉歸巢,小橋邊,農人回家;而荒涼古道上,瑟瑟秋風中,我們的主人公卻是疲人瘦馬,踽踽獨行,夜宿何處,明日何往?都還不得而知。這又怎不叫他愁腸寸斷、倍思故鄉!全曲不著一"秋",卻寫盡深秋荒涼蕭瑟的肅殺景象;不用一"思",卻將遊子濃重的鄉愁與憂思寫得淋漓盡致。正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可是要能為學生傳達出這種“風流”談何容易?

於是我們又開始著眼於馬致遠其人。馬致遠(約1251~1321至1324),字千里,號東籬,元代戲曲作家,元大都(今北京)人,因《天淨沙·秋思》而被稱為“秋思之祖”。但他是年輕時熱衷功名,有“佐國心,拿雲手”的政治抱負,但一向沒能實現,在經過了“二十年漂泊生涯”之後,他看透了人生的恥辱,遂有退隱林泉的念頭,晚年過著“林間友”、“世外客”的閒適生活。馬致遠早年即參加了雜劇創作,是“貞元書會”的主要成員,與文士王伯成、李時中,藝人花李郎、紅字李二都有交往,也是當時最著名的“四大家”之一。馬致遠從事雜劇創作的時間很長,名氣也很大,有“曲狀元”之譽。而小令《天淨沙·秋思》膾炙人口,匠心獨運,自然天成,絲毫不見雕琢痕跡,很顯然是他晚年之作,因而“斷腸”之痛能夠隨處看到。

基於這種研究,我們決定無論是出示課題解題、還是回顧歸類思鄉詩;無論是吟讀詩歌,感知情境的初步感知,還是解讀詩歌,進入情境的深入賞析;無論是評讀詩歌,深化情境,還是最終走出詩境,迴歸作者本人的文人情懷,我們都能夠看到學生的進取的、踴躍的、全面的、深入的參與,在這節課上,我能夠感受到學生入情入境的朗讀,能夠感受到學生聲情並茂的表達,能夠感受到學生抑或濃郁抑或恬淡的哀愁,能夠感受到他們對馬致遠其人抑或深刻抑或膚淺的理解,這些都是我所期望的,也許,讀詩、詞、曲,也就大抵如此了……

這節課雖然只是四十五分鐘,看上去是我一個人和36名學生的展演,但,在我的背後有整個的教研組,有宋昀教師的悉心指導,有李英軍教師的耐心指點,有崔玉萍教師的鼎力相助,有王峰軍教師的中肯提議……所以儘管還沒有到達學校領導,異常是董校長這樣的.語文專家的充分肯定,可是,我們也在講課的過程中,感受到了團體智慧的力量,團體力量的偉大!

講授詩歌要緊緊抓住朗讀這把金鑰匙,這節課上,我們就充分運用了這一點,於是,學生反覆讀,而每一遍讀的要求又在循序漸進的提

高,做到了讀中學、讀中賞、讀中悟、讀中背,讀中拓,於是,各類詩歌體裁的學習方法,學生都會了。那麼,這個例子的作用也就充分顯現出來了。

“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一向自信的我在講此課之前也有過很多猶豫,在同志們的鼓勵下,我堅持下來了,可是,不可否認由於自身駕馭本事有限,所以,本課雖有拓展,可是明顯感到容量較小、密度不大,相對於知識爆炸、資訊爆炸、智慧爆炸的今日這個時代來講,我還顯得過分保守,也明顯暴露出我自身功底不夠深厚,學習不夠深入,知識不夠紮實等諸多缺點,於是,我在頭腦中有設計出一系列的讀書方案,當然包括讀屏,爭取能在短時間內有所提高,儘量對各類課型有深入的把握和理解,不負眾望。

第7篇

在這節課上,我主要以誦讀為主要手段來使學生感知詩的韻律美上,採用多種方式來使學生體悟作者的孤寂,愁苦之情,培養學生古詩詞的感悟能力,形成素養,我採用“學生自己用話描繪詩歌”的方式既加深學生對詩的內容的理解,又鞏固學生對詩句的記憶,還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大腦活躍起來,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語言組織能力,真正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之中了。

在分析意象組合的過程中,學生通過想象和聯想進行再創造,意象之間似離實合,似斷實續的狀態被學生還原了。如在分析馬致遠《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一幅蒼涼悲壯的秋行圖。原來景是人眼中的景,而人是天涯斷腸人,所以第一層形成的動靜相迭的事態描繪的其實是天涯淪落人那種顛波流離、潦倒無依的曲折境遇和哀惋悽苦的多重心態下的情感軌跡。學生亦能從這樣畫面的還原和情感的體驗,將詩歌意象通過鑑賞昇華為一個境界,也就自然得到了意境的審美昇華。

在這節課上,我在今後教學更需要注意的是,我講的語言還是太多,不能夠做到簡煉,在教學有序的銜接時,不能夠做到很好地過渡,過於太強勢,課堂設計的教學問題還不能夠具有開放性,在講這首小令的情語時“斷腸人在天涯”這一句時,沒有做到深入下去,給人一種沒有沉下來的感覺,有的只是泛泛地講,沒有點到重要內容上

詩歌鑑賞的教學,應該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感知體驗,從此來培養文化的感悟能力,形成素養。在過去的詩歌教學中,由於應試專家和老師們精心炮製詩歌鑑賞的解題技巧,學生並沒有進行真正的鑑賞活動,而是追求技巧的`運用和答案的要點的完整性,跳過了感知和想象的心理層面。我認為詩歌鑑賞的教學要充分尊重審美心理的形成規律,從術語、文化知識的抽象的植入轉變到文化感悟的培養,展開合理想象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有關詩句的意象、意境,這就是一個很好的起點。

我認為課堂教學方法要多樣,激發學生興趣。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如何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始至終主動參與學習,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是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關於朗誦開展了很多活動形式。詩詞朗誦比賽,或背誦,或吟詠,或遊戲,評選“詩香班級”和“詩詞之星”。希望通過這些活動引導學生對古詩文知識由“淺嘗則止”到“牢固掌握”,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寓教於樂,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和感受成功的快樂和創造的幸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自主學習的成果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時,心中自然升騰起無限的自豪感,學生的求知慾和學習熱情被調動起來了,不僅知識能力得到有效地提高,同時進一步激發了對詩歌的熱愛的感情。

第8篇

講完這節課,我感到語文課堂必須要緊緊抓住教學重點,能在有限的四十分鐘內最大容量地去訓練學生的語文素質。“文以情而發,”我始終還是堅信這樣的一句話,所以在課堂上我僅僅抓住“秋思”的主題,讓學生圍繞詞語、句子進行品讀和賞析,品讀了一幅“深秋晚景圖”(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同時對一些重點的詞句進行拓展延伸,像講到“昏鴉”時,我讓學生讀相關詩句“飢啅空籬雀,寒棲滿樹鴉。荒涼池館內,不似有人家。——元稹。昏鴉何處落,野渡少人行。黃葉聲在地,青山影入城。——文天祥”這樣更能加深學生對“昏鴉”意象的理解。

古代詩歌的教學任務,不能停留在以誦讀為主要手段來使學生感知詩的韻律美上,而要循此繼進,採用多種方式來使學生產生朦朧的美的意識,培養學生再造意像的本事和聯想的本事,我採用“學生自我用話描繪詩歌”的方式既加深學生對詩的資料的理解,又鞏固學生對詩句的記憶,還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大腦活躍起來,充分發揮自我的想像力、語言組織本事,真正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之中了。

在這節課上,我講的語言還是太多,不能夠做到簡煉,在教學有序的`銜接時,不能夠做到很好地過渡,過於太強勢,課堂設計的教學問題還不能夠具有開放性,在講這首小令的情語時“斷腸人在天涯”這一句時,沒有做到深入下去,給人一種沒有沉下來的感覺,有的只是泛泛地講,沒有點到重要資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