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麻雀》教學反思7篇 從《麻雀》教學中得到的反思:突破傳統的教學方式

《麻雀》是一部引起不少爭議的電視劇,隨之出現了各種針對該劇的教學反思。本文將探討《麻雀》教學反思的主要內容以及相關討論。

《麻雀》教學反思7篇 從《麻雀》教學中得到的反思:突破傳統的教學方式

第1篇

有人說“教學是門遺憾的藝術”。的確,每次上完課在反思的過程中,總感覺有許多的不盡如人意之處,特別是《與眾不同的麻雀》一課,讓我感觸頗深。

1、運用多種識字方法學習字、詞。如“群”在理解字義的基礎上注重了成語的積累,“悄”字運用做動作方法進行識字,“妨礙”一詞讓學生利用換詞的方式去理解,“譴責”用聯絡生活實際去理解。總之,我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利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方法識記生字,而且是在具體語言環境瞭解字義,達到隨文識字的目的。

2、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促進學生對課文的感悟。在初讀課文時讓學生把句子讀通、讀順,這是對全體學生的要求。在感悟課文部分,我採用以多種方式讀,齊讀、指讀、分角色朗讀等來感悟課文。達到以讀代講,以讀促悟的目的。

3、理解“小麻雀的與眾不同”的過程滲透於課堂的每一個環節。師的一個個問題,牽動著學生的思維,適時的描述,細緻的觀察與體會,無不為突破本課的難點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同時也使學生體會到了小麻雀敢於堅持自己的正確做法,不為他人的言行所左右,最終救了朋友的性命。結尾處:如果你是被救的`小麻雀你想說點什麼?從故事中你有什麼收穫呢?利用這種的練習方式,不僅突出了學生對小麻雀的敬佩,同時也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

通過今天的教學,感受到我的語言還不夠精煉,情感不到位,沒有能完全的投入的課堂的情境。而我的這種狀態直接導致的是學生在課堂上未能融入情境,學習不夠積極。

如果讓我再一次教學這一課,我將讓學生更充分的讀對話,教師少講,真正做到以讀代講,以讀促悟。讓學生更好的發揮主體地位的作用。

《麻雀》教學反思7篇 從《麻雀》教學中得到的反思:突破傳統的教學方式 第2張

第2篇

?麻雀》出自19世紀俄國現實主義作家屠格涅夫之手。他以新穎的構思,精練、優美的語言文字,敘述了一隻老麻雀在龐大的獵狗面前,奮不顧身地保護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傷害的動人故事。文中通過對不同的角色的神態、動作的具體描寫,真實地表達了自己的思想感情;不僅刻畫出小麻雀的弱小,獵狗的凶暴,“我”的同情憐愛的形象,而且塑造出老麻雀在危機關頭,挺身而出,為救幼兒奮不顧身的果敢形象——熱情地歌頌了“親子”“母愛”這“一種強大的力量”。

1.認真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具體描寫來表現老麻雀奮不顧身掩護小麻雀的那種為“一種強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

2.體會第4、5自然段中描寫老麻雀神態、動作的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在學習這篇課文之前,我首先引導學生回憶第二單元關於“瞭解文章敘述的順序”這個專題主要是瞭解寫景文章是怎樣按順序描寫變化的景物的。在此基礎上學習敘述性文章常見的表達順序——按事情的發展順序敘述。

在學習課文過程中,不僅要學生了解敘述的順序,還讓學生按照課後題第二題的要求:根據所給的段意實際劃分一下每部分的內容。這樣做,不是把“分段”作為目的,而是把它作為訓練手段,使學生清楚地瞭解課文是按照怎樣的順序敘述的,以便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和表達方式。通過“從讀悟寫,讀寫結合”的訓練,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學生在回答“課文寫了幾個主要角色?它們之間是什麼關係?”兩個問題後,再來概括“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自然是水到渠成了。

學習課文第一部分時,我引導學生“抓重點句子理解課文內容”。從“畫出描寫小麻雀的句子,說說你體會到了什麼?”入手,鼓勵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感悟。學生從“嘴角嫩黃”“頭上長著絨毛”體會到了小麻雀的稚嫩幼小,從“呆呆地”“無可奈何”拍打著小翅膀,體會到了小麻雀的可憐無助。

課堂上,當一個學生說:“我認為小麻雀很調皮,因為它不在巢裡好好待著”時,我並不急於表態,而是讓其他同學來談談自己的看法,並說出理由。通過回答很自然地引出“風猛烈地搖撼著路旁的梧桐樹”這一環境描寫,從而為後面的它“從巢裡掉下來的”推斷提供依據,加深了課文內容的理解。

在學生熟讀、有感情地郎讀描寫小麻雀的句子後,讓學生回答“作者是哪幾方面把小麻雀描寫具體的?”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從動作、神態、外形三方面把小麻雀描寫具體的”,感悟寫法,進行仿寫練習,說說小狗向主人要吃的時的'動作、神態、外形,進一步體會應用,達到“讀寫結合”的目的。

在上這節課的時候,我的成功之處是:整節課,教師適時的引導、恰當的點撥,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自主探究、感悟理解,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師生平等、討論交流充分體現了課堂的民主和諧,學生學得快樂,教師教得輕鬆。

仿寫一處,學生說得不夠理想。如果我提供一些圖片效果可能會好些。

如果我再重新上這節課的話,我會這樣做:首先通過初讀課文,飽含情感,結合自己對老麻雀的認識,完成填空(任選一題):⑴()的老麻雀⑵老麻雀,()(答案:勇敢、令人尊敬;你真棒,我愛你……)接著精讀(4—5自然段,體會情感:帶著對老麻雀的敬佩之情,伴著音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4—5)段,並畫出最使你感動的句子。然後通過對重點段落的教學,進一步學習、掌握具體記敘和表達真實思想感情的方法。最後課堂表演:《我來當小記者》,由學生扮演小記者、獵狗、老麻雀、小麻雀、作者;小作者即興組織語言,採訪獵狗、老麻雀、小麻雀、作者。

第3篇

第五單元的語文要素中,明確提出“瞭解作者是怎樣把事情寫清楚的”,這組課文和習作例文也都都是重點圍繞這個重點來訓練的。

?麻雀》這篇課文,課後習題“說說課文圍繞麻雀寫了一件什麼事,這件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是怎樣的。”因此,我也在教學中,有意進行引導和訓練。

在事情的起因環節,我給了了學生一個問題:獵狗發現了一隻怎樣的麻雀呢?哪些詞、哪些句子告訴你這是一隻怎樣的小麻雀?“出生不久”、“從巢裡掉下來”,“可憐、無助”……孩子們一番熱烈的發言後,我讓他們自己讀一讀這一部分內容,加深對小麻雀的印象以及故事感受的起因。

事情的經過,是整個課文的重點,也是本節課的重點。我讓學生自己讀第4、5自然段,同座位交流:老麻雀是怎樣保護小麻雀的?我給了提示,讓他們標記處描寫老麻雀動作的`詞,很快,他們激烈討論。在請學生回答時,學生找打老麻雀像石頭一樣落地,孩子們感受到老麻雀的急迫和救子心切,於是我請學生結合對這句話的理解,讀出老麻雀的心情,高低起伏,模擬老麻雀的焦急……“挓挲”、“尖叫”、“掩護”,他們又找到這些動詞。我和學生重點討論“挓挲”的意思,感受老麻雀做好搏鬥的姿勢。隨後,我請學生有感情朗讀,繼而進行填空訓練,讓他們根據提示,填寫這一部分的主要內容,幫助學生整體把握這一部分脈絡。

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又揣摩了老麻雀的心理,以及它為救孩子,奮不顧身,由此而體現出的母愛偉大……

“事情的結局是怎樣的呢”“小麻雀獲救了!”在學習完這些內容,我讓學生回答課後第一個問題,他們爭先恐後,搶著要說出答案,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是他們初次接觸的知識點,但是並沒有少見而無話可說,重點還是要老師加強引導。

第4篇

在同智共同體同課異構活動時,我執教了《麻雀》一文。《麻雀》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的一篇選讀課文,是俄國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這篇文章及講述了一隻剛出生的小麻雀被一陣大風颳在地上,被獵狗發現,正當要被獵狗吃了的時候,老麻雀從高高的樹上飛下來,不顧一切的保護自己的幼兒。

本課主要通過品讀重點詞句體會老麻雀的愛子之情,感受母愛的無私偉大。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1、通過反覆朗讀感受愛的力量——比死或死亡的恐懼更強大。

2、抓住重點詞句體會小麻雀的可愛、老麻雀的勇敢。

多媒體出示畫面,播放音樂,讓同學們說說看到了什麼,由此感受麻雀一家人的溫馨與幸福。然而這種安寧很快就要結束,一場災難正悄悄逼近。由此匯入課題。 “請開啟課本168頁——《麻雀》,齊讀課題。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將面臨什麼危險。”學生們暢所欲言,然後安安安靜靜的書寫課題,孩子們慢慢地走進去。這樣以來,就很好的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中有哪些角色?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

任務一有助於孩子整理整個文章的脈絡,任務二便於把住文章的基調。

好文不厭百回讀,邊讀邊思考,邊讀邊想象,看看哪些地方感動了你,寫下自己的感受。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進行小組交流,班內彙報。並同時進行閱讀指導,在讀中感悟提升。

這是文章的重點,也是難點,要讓學生通過品詞酌句去了解老麻雀的救子心切,體會它的大義凌然,剖析它的奮不顧身。在這裡我做了幾個不同方式的處理 -----1、找出關鍵詞,反覆朗讀,體會老麻雀的'偉大。2、和老麻雀對話感受母愛的力量。3、變換角色,走進文字,身臨其境,感受小麻雀的無奈、老麻雀的無畏,獵人的感動。最後讓孩子們對麻雀***讚頌呼之欲出。

人文性的教育貫穿在整堂課中。最後通過《來自天堂的簡訊》故事的遷移,讓學生從書中麻雀***愛聯絡到我們身邊的母愛。特意選了《天空之城》這首歌做背景來渲染課堂氣氛。這堂課上下來,學生能夠體會到這強大的力量是母愛,重難點已經突破,並且能在我的引導下,感受到偉大的母愛,甚至感受到媽媽愛的無痕與無私。在指導朗讀中,也基本能夠以情促悟,以悟促讀。每個環節也基本能準確抒發自己的情感表達。

但細細想來,還存在著一些不足,如果能引導學生“從讀悟寫、讀寫結合”那就更好了。其實這篇文章練筆的點比較多,如寫寫生活中的母愛故事,再有就是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從動作、神態、外形三方面把小麻雀描寫具體的”,感悟寫法,進行仿寫練習,說說小狗向主人要吃的時的動作、神態、外形,進一步體會應用,達到“讀寫結合”的目的。

第5篇

?麻雀》是語文s版四年級上冊的一篇重點課文,是俄國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這篇文章講述了一隻剛出生的小麻雀被一陣大風颳在地上,被獵狗發現,正當要被獵狗吃了的時候,老麻雀從高高的樹上飛下來,不顧一切的保護自己的幼兒。

本課主要通過品讀重點詞句體會老麻雀的愛子之情,感受母愛的無私偉大。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1、通過反覆朗讀感受愛的力量——比死或死亡的恐懼更強大。

2、抓住重點詞句體會小麻雀的'可愛、老麻雀的勇敢。 我通過四個環節來落實自己的教學:

播放音樂,看課本插圖,讓同學們說說看到了什麼,把想到的內容和大家分享。由此匯入課題,開啟課本60頁—《麻雀》,齊讀課題。學生們暢所欲言,然後安安安靜靜的書寫課題,孩子們慢慢地走進去。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中有哪些角色?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

2、在閱讀過程中,注意自己的感受和心情變化。任務一有助於學生整理整個文章的脈絡,任務二便於把住文章的基調。

好文不厭百回讀,邊讀邊思考,邊讀邊想象,看看哪些地方感動了你,寫下自己的感受。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進行小組交流,班內彙報。並同時進行閱讀指導,在讀中感悟提升。

這是文章的重點,也是難點,要讓學生通過品詞酌句去了解老麻雀的救子心切,體會它的大義凌然,剖析它的奮不顧身。在這裡我做了幾個不同方式的處理:1、找出關鍵詞,反覆朗讀,體會老麻雀的偉大。2、和老麻雀對話感受母愛的力量。3、變換角色,走進文字,身臨其境,感受小麻雀的無奈、老麻雀的無畏,獵人的感動。最後讓孩子們對老麻雀的讚頌呼之欲出。

細細回想這篇課文的教學,還存在著一些不足,如果能引導學生“從讀悟寫、讀寫結合”那就更好了。其實這篇文章練筆的點比較多,如寫寫生活中的母愛故事,再有就是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從動作、神態、外形三方面把小麻雀描寫具體的”,感悟寫法,進行仿寫練習,說說小狗向主人要吃的時的動作、神態、外形,進一步體會應用,達到“讀寫結合”的目的。

第6篇

對於同一件事情——獨立生活,文中的三個“人物”——小麻雀、麻雀媽媽、麻雀爸爸卻有著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心態,然而就在這不同的心態變化中,最終三個人物達成了共同看法:應該勇敢的面對生活的中的重重困難,使自己學會獨立生活。在教學本課時,我抓住了這條情感線索:小麻雀心情是從傷心、捨不得的離開,到後來的歡快得回來見父母。麻雀爸爸媽媽的心情從開始的心軟、堅定,到後來的高興的迎接孩子的歸來。圍繞著這個線索通過朗讀,比較,想象、並結合板書等多種方法進行教學,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在品味小麻雀離開家的心情時,讓學生在朗讀中,找到傷心之處“離開了爸爸媽媽,我會餓死的。”特別是餓死,一個學生在讀書的時候,以重音突出,我馬上追問為什麼要這樣讀?學生不佳思索的回答,這個事實多麼可怕呀!對於從沒有離開過家的.小麻雀是想都不敢想的,然而現在他馬上就要面對了,這正是他傷心之處呀!沒有過多的分析,只是一讀已經超越了千言萬語的理解。有一句話是“可憐天下父母心”文中的麻雀媽媽又如何忍心面對自己的孩子這樣傷心至極呀,我通過教師的範讀把麻雀把媽媽那對孩子的那一份不忍,那一份同情,並希望得到麻雀爸爸的認可讀給學生聽。學生在聽中體會,在讀中明白。分角色朗讀中,學生以不同人物,用不同的口吻朗讀,並在這聲情並茂的朗讀中將自身的感情融合到文章中去,真正體驗到以讀促理解,以讀代替繁重的分析,在讀中完成閱讀能力的培養,加深了讀文章的記憶與理解。

在體會麻雀爸爸的那堅定的心態時,我用了比較的方法,先出示“從小就嬌生慣養,什麼時候才能獨立生活呢?”再出示“從小就嬌生慣養,永遠也不能獨立生活”這兩句話。讓學生比較兩句話有什麼相同之處,什麼不同之處?哪句話更能體會爸爸的堅定的態度?學生通過比較,明白爸爸的這一問,讓人不由得在內心中就肯定了這個看法,讓問者和答者在反問中達成共識。從而父親的那種不容反駁的堅定的心態,從比較中學生體會的淋漓盡致。

第7篇

?麻雀》是一百多年前俄國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寫的一篇文學作品的片段,這是一篇散文化小說、詩化小說,記敘了一隻老麻雀在獵狗面前奮不顧身地保護小麻雀的故事。課文內容比較簡單,如何在六年級上出深意是我所要思考的。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薰陶,獲得智慧的啟迪,享受審美的樂趣。

正如語文老師常說“要教會學生閱讀,”“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指導學生學習新的`閱讀方法,這是閱讀教學的主要路徑。本節課我意在從三個環節指導閱讀:1、看故事角色,梳理故事情節;2、靠近文章,仔細閱讀原文,品嚐原文的語言;3、拉開距離,看作者文集及寫作背景,分析作者寫作意圖。

本節課的教學,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的地方,下面是對本堂課的簡單小結:

教學伊始,我先出示麻雀以及相關文字,然後讓學生說一說你覺得小麻雀是一隻怎樣的麻雀?從哪兒看出來的?通過交流,學生認識到:小麻雀是一隻剛出生不久的小麻雀:是一隻從樹上摔下來的小麻雀;是一隻無可奈何的小麻雀??這些內容都能從相關字詞中找到,獵狗形象認識也採用這種方法。然後讓學生思考這兩個角色的故事結局會怎樣。引出下面環節現在如果故事增加角色,故事情節會怎樣展開呢?課堂一開始我營造了一個有利於閱讀主體情緒化的場,利用學生的閱讀期待使其和文字去對話,主動地去讀書,專注地讀,興致勃勃地讀。

這個環節效果是還沒有充分調動學生氛圍,學生對角色、情節的初體驗不夠。上這一個環節時在出示兩個角色後我忘了兩小步:你能用一個詞語形容此時小麻雀和獵狗的現場氛圍嗎?假設你現在是獵狗或者麻雀你會怎麼想?如果加上這兩步,我想一開始孩子們就能被我帶入角色的體驗中,對於下文老麻雀的形象分析會更有利。

這節課上我繼續從引導學生抓住主要句子,結合重點詞語談體會來理解課文入手,逐步培養學生抓重點詞體會感悟句意的能力。比如:我重點引導學生結合書上句子,理解老麻雀的形象,體會它面對獵狗時內心的怕與不怕,讓老麻雀的形象豐滿起來,也讓學生學習借鑑作者通過動作、神態的刻畫來描繪動物形象。這一部分的交流孩子們的表現不錯,不光自己說,還能就同學的回答做出評價和補充。我相信,在進行一段時間的訓練後,學生品詞析句這方面的能力會逐步提高上來的。

這一個環節我在學生的回答後缺了一個總結,學生一開始的回答有點亂,需要我做一個梳理,這裡如果我用句式“它怕,所以( );它不怕,所以( )”讓學生填寫並朗讀,再引導到我的詩歌合作讀,這樣對比的手法更加鮮明,老麻雀的形象也會更深地烙在孩子們心裡。

本課老麻雀全力保護小麻雀的愛子之情是令人震撼的,是學生看了課文後就能感受到的。這是老師不教也能理解的。作者僅僅是表現母愛的偉大嗎?這個時候我引入作家資料,讓學生結合整本書的內容更好把握課文主題,學生基本能說

出,弱小生命抗爭惡劣環境的勇氣和不屈服命運的戰鬥精神,引導我們尊重每一個生命,所有的生命都是美好而可愛的。這時我再提醒孩子們以後閱讀節選的文章有必要聯絡整本書閱讀,這樣才能更好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總之,以上是自己對這一課教學的簡單小結,還有許多問題存在,今後需要我不斷探究不斷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