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欣賞美景,舊物感受隨筆

  欣賞美景,舊物感受隨筆

沒人願意做這種事情,鄰里鄰居習慣了有人縫縫補補,如果不出來擺攤,怕大家不方便,只要自己身體允許,她會一直堅持在路邊擺縫紉攤。以下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欣賞美景,舊物感受隨筆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閱讀。

欣賞美景,舊物感受隨筆

欣賞美景,舊物感受隨筆一

四月裡,桐花開了,粉紅粉紅的,如你嬌羞的臉龐。

你常駐足抬頭觀賞,長長的睫毛下,一雙專誠的眸子。你說你喜歡四月,因為四月裡有你純真的夢想;你說你喜歡桐花,因為桐花使你記起曾經美好的情感。

晴和的四月,桐花綻滿枝頭,隨風搖曳,如一個個多彩的夢。你來到樹下,那種欣喜之情如同見到久別的友人。你小心翼翼捧起一朵低垂的桐花,輕輕地嗅著,花香侵入心脾,你陶醉於它醉人的花香與絢爛的色彩。你盡情欣賞,久久不肯離去,那一樹桐花可曾裝飾你少女純情的夢。

在廣袤無垠的大地,你的身影與粉紅的桐花相互輝映,構成了一道春天最亮麗的風景。陽光普照,和煦的春風悄悄拂過。呵!那是最美人間四月天。

陰霾的日子還是到了,一夜風雨之後,桐花紛紛飄落。你小心地撿起那些散落在地上的花瓣,捧在手心,那時你傷心地哭了,你說再也看不到桐花掛滿枝頭的景色,再也聞不到桐花的香味了。

一連幾日,你不再去郊外,你不再去看凋零的桐花,你怕觸及自己內心的脆弱。一個不經意的午後,透過窗子,你欣喜地發現,那一排排桐樹早已煥發新綠,在陽光下,那一片片嫩綠的新葉閃著耀眼的光芒。你坦然了,任何事物都不會是永恆,短暫的陣痛,終會孕育出無限的勃勃生機。

時光荏苒,歲月癒合了你的傷口,而你依然喜歡四月,依然喜歡桐花,只是純真的眸子裡多了幾分歲月的滄桑。我知道,你是個喜歡懷舊的人,曾經的記憶依然那麼深刻,正如你依然堅持著看桐花的習慣,任歲月穿梭,始終不變。你執著的身影在落英繽紛的桐花裡,是對你堅守的情感的一種完美註釋。

桐花年年開放,你依然喜歡駐足觀賞,歲月的流逝並沒有帶走你璀璨的韶華,只是你純真的眸子多了幾分滄桑與成熟。我相信,在風雨之後,你一定會重新擁有心靈那片情感的天空。

欣賞美景,舊物感受隨筆二

簡單的事情重複做,要麼成為專家,要麼成為工匠,我認識一位修鞋和縫補舊衣服的大姐,寒來暑往,秋去春來,在靠近學校的馬路邊上,擺攤三十多年,重複做著縫補幸福的事情,把自己的日子過紅火了,也方便了一屆又一屆莘莘學子,同時服務了一戶又一戶尋常百姓人家。

認識這位大姐,緣於春節前,我有一件冬款的紅色毛呢旗袍,一來嫌它側邊開叉,二來長度沒有及踝,於是,找了一件與旗袍同色系的退了休的夏季連衣裙,準備改成魚尾形半身內襯,來加成旗袍的內斂與端莊。鼠年的冬天格外寒冷,濱江路步行街上,幾個褲店負責剪褲腳的縫紉工都沒有出工。

我驅車來到縣人民醫院,買了點藥,然後一路向西,去解放路老宅子,看望住在那裡的公公婆婆。出了裕朗大橋,經過縣第二中學,在縣解放路國小的東南角,巧遇一個縫紉攤,儘管此時的氣溫零下十度,但馬路邊的生意依然忙碌。我停車下來,見到四五個人拿著衣服等待縫補。縫紉機面南而置,背面靠著環衛工人的零時休息工棚,多少遮擋了一些西北吼,但是來自上下左右的陣陣寒意,還是直往臉上和身體上撲,大家有凳子也不願意坐,都站著不時跺跺腳、搓搓手。

縫紉大姐的名字叫張金花,這個名字是從微信掃碼上獲知的,年齡大約60歲左右,體態微胖,一臉的健康色。瑟瑟寒風中,她氣定神閒,不溫不火,不急不躁,專注於自己的工作內容,有的是被套子開線了,翻過來縫一縫,分分鐘搞定;有的是拉鍊壞了換個拉鍊頭,修不好的就裝一根新拉鍊;有的是孩子玩皮,把口袋颳了個洞,她在小洞洞縫上個可愛的卡通小狗,立馬舊貌變新顏。她對前面幾個人的收費,都非常低廉,沒有新增配件的,基本都是2元錢,加配件的另外算上配件的錢,這麼廉價的勞動力,我感到很意外。

輪到我了,因為工序稍微複雜一些,所以花費的時間比較長,有機會和她聊起了家常。我問她這麼冷的天,又沒個棚子遮擋,手腳會不會凍麻了, 她說在馬路邊擺縫紉攤三十年,對寒冷和酷熱,早已經習慣了。

在馬路邊縫紉三十年?各種好奇,引發我的十萬個為什麼,也開啟她塵封已久的記憶。

1963年,她出生在離縣城不遠的響水鎮潘莊村,她是家裡的第一個孩子,後來又相繼添了兩個弟弟,當同齡人都上學的時候,她卻要在家負責看護兩個弟弟,為了爭取上學的機會,她哭過、鬧過,但無濟於事,一直到11歲,才在本村老師的干預下得以上學,可讀到4年級的時候,15歲的她再次被迫輟學,回家勞動掙工分,幫助父母養家。有一段時間,她反覆跟父母嘮叨,自己想學裁縫,想進服裝廠上班,但是沒有得到父母的理會。分田到戶以後,她成了城郊的菜農,和父母刨地種疏菜,一大早就要推著一大筐菜出來賣。

1984年,21歲的她,經過媒妁之言,聽從父母之命,與大她5歲的南河公社的一名憨厚老實的泥瓦工訂婚,當時的訂婚彩禮360元,她跟父母要了160元,買下一臺夢寐以求的熊貓牌縫紉機。訂婚不久,她就嫁為人婦,夫妻倆沒去南河農村生活,在縣城租賃一間幾平方米的小房子,以四年級的文化基礎,開始自學裁剪與縫紉,一本裁剪書都被她翻得軟塌塌的破了洞。兒子二三歲的時候,她就試著出攤給人補舊衣服,最先擺在響水中學老校區大門口的路邊,主要服務物件是響中的學生和老師,隨著響中搬遷,她的攤點又跟到解放路新校區大門口的馬路邊。後來,響中搬到開發區,這裡變成第二中學,她就一直在這裡安營紮寨,一呆就是三十三年。除了縫紉、修改舊衣服,她還學習修鞋子、釘鞋掌、修箱包等等,凡是學生以及周邊的居民,任何需要修理的,只要拿來,她都想方設法把它弄好,因為價格公道,老少無欺,因此口碑特別好,回頭客也特別多,有的人家孩子畢業離開響中了,有需要縫補修理的,還集中一下,來這裡找她修補。

平時接觸的人,抱怨生活不易,怪爹媽給的不多的比比皆是。金花的孃家、婆家經濟都不富裕,沒有一方給他們提供物質支援,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但她們不等不靠,用勤勞的雙手,一針一線縫補著自己的幸福人生,從五分、一角、二角,辛辛苦苦,積少成多,終於攢下8000元錢,在靠近響中的地方,買下了三間小房子,從此告別租客生活,有了屬於自己的棲身之所。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全部供書上學,有了自己的美好前程。當兒子領著漂亮的外來妹媳婦回家時,她又拿出平時省吃儉用,聚下來的四十多萬積蓄,在城南買了一棟別墅,作為兒子的婚房…… 靠著一雙粗糙的大手,辛勤勞作,從一無所有,到衣食無憂,日子越過越紅火。

在說說講講中,我的衣服改好了,手工費5塊錢,我覺得收的少了,就掃碼付了十元。臨走的時候,金花告訴我,她們家要搬遷了,目前居住的第一套房子,遇到城區改造,馬上就要拆遷了,將來可以分到兩套新樓房。我說那你可以安享晚年,不用在馬路邊擺縫紉攤辛苦了。她說現在擺攤,已經不是為了養家餬口,主要是現在的年輕人,沒人願意做這種事情,鄰里鄰居習慣了有人縫縫補補,如果不出來擺攤,怕大家不方便,只要自己身體允許,她會一直堅持在路邊擺縫紉攤。

 

標籤:舊物 隨筆 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