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教案7篇 “精心設計,啟迪思維——探究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教案”

本文提供了人教版國小六年級下冊教案,包括語文、數學、英語、道德與法治四個科目。這些教案以系統化、全面性為特點,旨在幫助老師更好地進行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教案7篇 “精心設計,啟迪思維——探究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教案”

第1篇

1、讓學生經歷從實際生活中抽象出百分數的過程,感受百分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會引入百分數的必要性, 感受百分數產生的價值,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讀、寫百分數。

3、提高學生比較、分析資訊的能力,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激發對數學的興趣和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理解百分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

教學難點: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百分數的實際含義。

師:同學們,誰能告訴老師,我們的數學知識來自哪裡?學生舉手回答:來自於生活。

師:沒錯,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是老師前段時間買的衣服,同學們,你能從這些圖中發現什麼數學資訊?

像這裡的86%、14%、63.2%、36.8%等數,我們把它們叫做“百分數”。這節課,老師將和同學們一起來認識“百分數”。

1、觀察服裝成分中的百分數,教師先示範讀,再讓學生齊讀。

1、教師展示課前蒐集的.百分數,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個讀給同桌聽,並說說所選百分數有具體含義。

2、學生彙報,師生評價。同時教師板書出每個分數的具體含義。

(1)據統計,國慶長假期間,半數以上的年輕人選擇自駕 遊,佔年輕人出遊總數的( )

(2)國慶長假期間,小客車上高速實行免費通行,長假期間小客車高速通行免費率達到( )

(3)高速公路上小客車的速度超過了大客車,小客車的行駛速度是大貨車速度的( )

(4)高鐵是準點率最高的交通工具,深受人們出行的喜愛,國慶期間全國高鐵準點率達到( )以上。

(5)2014年國慶當天,全國122個景區接待遊客( )萬人次。

3、小組討論:百分數和分數在意義上有什麼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呢?

讓學生回顧這節課學過的內容,談一談這節課的高興、緊張與遺憾各佔百分之幾?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教案7篇 “精心設計,啟迪思維——探究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教案” 第2張

第2篇

六年級學生們的美術基礎不相同,對美術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不同。大部分學生對色彩有辨別能力,把握物體形狀的能力很強,樂於動手,對手工製作課充滿了極高的熱情,對美具有了較高的欣賞能力。從六年級上學期的美術學習中不難看出同學們對畫畫充滿了興趣。作為美術教師要引導他們的興趣發展下去,並且要繼續培養他們良好的繪畫習慣。對班上在美術發麵有潛能、認識美的能力較強的學生加強輔導,進一步提高畫畫的能力。

國小美術課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的藝術文化課程,是學校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它對於陶冶情操,提高美術文化素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國小美術教學內容包括欣賞、繪畫、工藝等課業。通過美術教學,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與愛好;學習美術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

通過美術教學,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與愛好;學習美術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

1、初步瞭解中外優秀美術作品的文化價值。培養學生熱愛民族文化的情感和珍惜人類文化藝術遺產的態度。

3、幫助學生認識物體結構和空間關係,學習淺顯的構圖、色彩等知識,進一步提高繪畫表現能力和設計製作能力。

2、認識立體物的透視現象,初步學習運用線條和其它材料表現立體物。

7、 運用學過的美術表現方法為書籍、新聞故事或事件進行配畫。

1、認真學習大綱、認真備課,處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審美教育、能力培養和雙基訓練的關係。要充分發揮美術教學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2、 改進學習、教學方法,從國小生的年齡及心理特徵出發,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研究“教”和“學”的方法,充分運用視覺形象,講清重點、難點,使學生鞏固地掌握知識和技能,並逐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

3、深入鑽研教材,抓基礎,製作好範畫,手工範品,及時進行直觀教學。

4、 加強個別輔導,抓好課堂巡迴輔導的環節,認真的幫助學生解決練習中的具體問題。推薦成績優秀的學生參加課外美術興趣小組活動,使他們得到更大的提高。

5、 關心美術教學的改革和發展,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實驗,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6、 學業考核以平時成績為主,考核可採取多種方式。

第3篇

文學名作是語文教材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歷來是閱讀教學的重心所在。而解讀文學名作的文藝理論性文章學生讀得不多。如果說文學名作本身是感性而鮮活的,學生會愛不釋手,自覺投入,那麼我們不得不考慮到面對理性而呆板的文藝評論,學生可能會眉頭緊鎖,產生畏難情緒。因此,我想緊抓名作本身,以血肉豐滿的小說為平臺引出學生對作品的原始解讀,再順其自然引向小說理論家伍爾夫對《魯》這一作品的解讀,從而把學生從感性的讀引向理性的評這個層面上。同時,緊扣課文,集中精力讓學生了解伍爾夫解讀小說的切入點小說家的透視法,再聯絡文中提到的讀者的透視法和學生解讀小說的過程來體味像伍爾夫這樣的小說理論家和文學批評家是如何解讀文學名作的,從而使學生獲益,覓得一些解讀名作的方法和技巧。最後讓學生以讀過的文學名作為例,進行兩種透視法的比較分析,從而提高鑑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從教學論的意義上說,這是引導學生再次發現的一個過程,也就是用他們自己的視角,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名作及作者,讀出自己的心得,讀出自己新的見解,讀出自己的個性。這無疑是十分有意義的。

一、讓學生概括《魯濱孫漂流記》的主要情節,並談談讀後的感想。

2?反覆品讀本文,把握作者伍爾夫解讀《魯濱孫漂流記》的基本切入點小說家的透視法。

3?對比分析作家的透視法和讀者的透視法之間的關係。

課前準備:提前一週讓學生閱讀小說《魯濱孫漂流記》或播放碟片。

大家有過出外遨遊,探險漂泊的夢想嗎?那麼試想一下,你們都會有哪些經歷呢?(學生自由發言)

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因不滿於當時社會的黑暗與動盪,假想了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世外桃源,儘管它與世隔絕,但居住其間的人卻怡然自樂。英國小說家笛福的名作《魯濱孫漂流記》中主人公魯濱孫因著一心要遨遊探險的想法,幾次出海,最終流落荒島,關在那裡經歷了長達二十多年的孤獨生活。如何來解讀這篇小說呢?英國意識流小說家、小說理論家和文學批評家伍爾夫為我們指明瞭方向。(板書課題)

1?請學生概述《魯濱孫漂流記》這篇小說的主要情節。

2?(多媒體播放魯濱孫的航船觸礁這一情節)如果寫到魯濱孫九死一生,爬上荒島這一情節時,笛福請你為他往下續寫,你會如何寫下去?(請23名學生簡述續寫思路)

3?思考:為什麼以上同學的`續寫各不相同?為什麼他們與作者笛福的思路也完全不同呢?

4?我們能從今天要學的伍爾夫的文章裡找到上面這一問題的答案嗎?(將問題引向本文)

1?課文第3段中說《魯濱孫漂流記》是一個恰切的例證,作者要用這部小說證明什麼呢?

2?小說家的透視法指什麼?它對我們解讀小說有什麼作用?

?魯濱孫漂流記》是英國文學乃至世界文學的小說經典之作。有著豐富創作經驗和嶄新的小說創作理念的小說家伍爾夫對其進行了獨具慧眼的解讀和評論。她告訴我們全面掌握小說家的透視法是我們解讀小說的良法之一。課下讓我們再讀文字,進一步瞭解作者是如何分析笛福的透視法的。

偉大的戲劇家莎士比亞說過: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是說由於讀者的經驗和思維方式不同,他們對世界的看法,對小說情節及人物的理解都是獨一無二的。而我們要深入解讀一部文學名作,就必須爬到小說家的肩上,通過他的眼睛觀察。本節課,讓我們藉助伍爾夫的慧眼來分析一下笛福的透視法。

1?請一位學生朗讀第1段,其他學生思考:作者讓我們在探討作品的過程中,要有一場孤獨的戰鬥,這場戰鬥指什麼?

3?集體朗讀課文第2段,說說作者在這裡舉哈代和普魯斯特要引出哪個概念?

4?四人小組合作討論:作者是如何分析笛福的透視法的?

1?請找出文中關於作家透視法和讀者透視法的分析,談談兩種透視法的關係。

1?未學本文時,大家是怎麼解讀《魯》這部作品的?學了本文之後,作者的解讀對你有哪些啟示?對作者的解讀,你有哪些看法或補充意見?

2?試著運用作者的解讀法來解讀你們熟悉的文學名作。

雖然這篇文藝評論文行文較為含蓄,多用一些生動、形象的語言曲折地表達觀點,但透過作者伍爾夫的深入分析,我們知道了掌握小說家的透視法是解讀文學名作的一條良徑,今後同學們不妨一試。

第4篇

以“單位整合·群文閱讀”策略為指導,在講授本組教材時,注意各部分內容之間的內涵聯絡,發揮其整合的優勢。每個講授環節,都有意識地凸起本組專題。在《同步閱讀》5篇課文的處理上,調動學生課外自立閱讀的積極性,發揮這些個故事對學生潛移默化的薰陶作用。講堂上給學生搭設展覽閱讀收穫的平臺,重點指導學生交流課外閱讀感受,探討自立閱讀歷程中的困惑。

1.人教課標版教材國小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五組課文:《跨越百年的美麗》《千年夢圓在今朝》《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我最好的老師》。

2.人教版《同步閱讀》教材六年級下冊課文:《逝世前的科學記錄》《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宇宙生命之謎》《只有科學家才能做研究嗎》??

1.從本單元的科學故事中體會相關人物的.精神品質,並感受科學精神的鼓舞,成為自己不斷前進的動力。

2.分享孩子同步閱讀的學習內容,學習方法等,為學生有效同步閱讀奠定基礎。

同學們,科學精神是人類精神中不朽的旋律。它是一股清泉,洗去人們心中的愚昧;它是黑暗中的一把火,給人們帶來光明;它是人們新鮮的血液,不斷地求實創新;它是人們力量的源泉,不斷推動著社會的進步??今天,讓我們一起用畫知識樹的方法來感悟這人類精神中不朽的旋律吧!(出示課件知識樹和樹幹裡的“科學精神”幾個字)相信孩子們會用精彩的閱讀展示,讓這棵大樹長出茂盛的枝葉,結出豐碩的果實。

在第五單元的四個科學故事中,什麼樣的科學精神打動了你的心?

第5篇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複習了平面圖形的特徵,到目前為止,我們學習了哪些平面圖形?

生1:我們學過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

師:什麼是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麵積呢?我們今天就一起來複習關於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麵積的相關知識。(板書課題: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麵積)

師:什麼是平面圖形的周長?什麼是平面圖形的面積?

生1:圍成一個圖形的所有邊長的總和叫做這個圖形的`周長。

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圓的周長和麵積的計算公式。

結合學生的回答,有序地畫出相關的平面圖形,為構建知識網路做準備。

(2)如何計算這些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麵積?各個面積公式之間有什麼聯絡?

①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用字母表示為c=2(a+b)。

③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用字母表示為c=4a;面積=邊長×邊長,用字母表示為s=a

第6篇

2、瞭解魯濱孫在荒島戰勝困難、謀求生存的非凡經歷,體會魯濱孫敢於戰勝困難的積極的生活態度。

瞭解魯濱孫到荒島後遇到哪些困難,是怎樣克服的,體會他勇敢無畏的精神。

重難點通過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加以點撥解決,疑點通過教師補充有關背景知識解決。

1.板書課題:21*魯濱孫漂流記。解題:漂流什麼意思?(隨著水浮動)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自由發揮,最好根據課文內容)

同學們,你們看過《魯濱孫漂流記》的原著嗎?有誰能告訴我這篇長篇小說的作者是誰?(板書:英、笛福。請同學介紹笛福的有關資料)

2.本文是書的縮寫,魯濱孫是書中的主人公,他在一次航海事故中漂流到一座荒無人煙的小島上,戰勝種種困難,歷盡磨難,生活了28年之久,最後終於獲救回到了英國。

3.荒島,大家可能只在電視、電影裡見過。你能想像一下荒無人煙的小島是怎樣的嗎?用自己的話來描繪一下。注意荒島的荒字。(荒涼悽苦的)

4.剛才同學們通過想象,自己描繪了一幅荒島風景圖,真的'是很荒涼,很艱苦。請同學們把課本開啟,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魯濱孫來到的是一個怎樣的荒島。請9位同學接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思考以下問題:

b)課文講了哪幾件事?(5件:遇險上島、建房定居[包括了魯上船尋寶]、養牧種植、救星期五為伴、回到英國。同學回答時板書)

5.課文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這樣一個荒島:沒有名字、沒有人居住,到處都是亂石野草。如果是你在這樣一個荒島上,你會怎樣?

1.那麼,魯濱孫又是怎樣在這一個小島上活下去的呢?默讀課文,把課文中描寫魯濱孫在島上經歷的事的部分找出來,想一想:魯濱孫在荒島上生活碰到了哪些困難?(遇到困難:冷、餓、野人的威脅。解決辦法:搭起帳篷、打獵捕魚、養羊種麥。住所前空地插樹樁,羊群分養,救下星期五為伴。從中體會:魯濱孫有智慧、勇敢、不畏困難,頑強鬥爭,勤勞。回答時板書)

2.這些困難都是常人難以想像的,這關係到他的生死存亡,要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生存下去,而且生存了28年,需要怎樣的意志和創造力呢!這不能不說是一個生命的奇蹟!讓我們和魯濱孫一起去歷險吧!(齊讀課文)

1.魯濱孫在島上的經歷艱難、驚險,遇到的不是一般的困難,難中處處透著險,而魯濱孫面對困難毫不畏懼,想盡辦法,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歷盡艱難,勇敢地活著,你佩服他嗎?請大家把自己最感興趣的地方有感情地讀一讀,並讀給同桌聽,說一說:你佩服魯濱孫的什麼?為什麼?

3.魯濱孫孤身一人在島上歷盡千難萬險,除了書上講到的這些困難,肯定還有其它困難,想像一下,魯濱孫還會遇到哪些困難呢?

4.通過學習,大家對魯濱孫的瞭解更深了,請大家用一到兩個詞語來誇一誇他。

5.學完課文,你受到了什麼啟發(魯濱孫從遇險上島到回到故土,想盡辦法,利用周圍可利用的一切,積極改善生存環境。這對於處於生存競爭日趨激烈的現代社會的人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啟示。在當今的社會中,只要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掌握的知識,不向惡劣的環境低頭,不輕言放棄,就能克服任何困難。)

大家通過學習,對魯濱孫有了一定的瞭解,如果有興趣,可以讀讀笛福的原著《魯濱孫漂流記》。

第7篇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知道納稅的含義和重要意義,知道應納稅額和稅率的含義,瞭解常見稅種。

2、過程與方法能運用百分數的知識進行有關應納稅額的計算。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納稅的認識,增強學生的法制意識,使學生知道每個公民都有依法納稅的義務。

六年級上冊學過了的百分數(一)的知識,對百分數有一定的基礎,本節課稅率的知識是六年級下冊百分數(二)中百分數應用的一種。所以學生接受起來應該不會太困難。

教學重點:理解“納稅”“稅率”及其相關概念的含義,並會正確計算應納稅額。

教學難點:會正確計算應納稅額和個人所得稅,並能靈活解決實際問題。

平時同學們每天上下學,使用的日常交通工具,離不開城市的基礎設施;到了假期,很多家庭利用節假日外出旅遊,選擇不同的出行方式,離不開國家建設的基礎設施。讓學生知道是誰修建了這些基礎設施?(國家)

為了讓祖國更繁榮富強,人民生活更幸福美好,國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來進行建設。

展示圖片:國防、教育、衛生、公共服務機構的維持和基礎設施建設等等。國家拿出的這些鉅額資金是從哪裡來的?

稅收的主要專案分為: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和個人所得稅。

納稅:是根據國家稅法的有關規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體或個人收入的一部分繳納給國家。

稅率:應納稅額與各種收入(如銷售額、營業額“”)的比率叫做稅率。

一家飯店10月份的營業額約是30萬元。如果按營業額的5%繳納營業稅,這家飯店10月份應繳納營業稅1.5萬元。

(2)考考你:說出下面每條資訊中應納稅額、各種收入和稅率分別是多少?

①晨光文具店20xx年全年的銷售額是44萬元,按銷售額的5%繳納增值稅2.2萬元。

②長城賓館20xx年上半年營業額是840萬元,按營業額的4%向國家繳納營業稅33.6萬元。

③王老師家在20xx年購買了一套售價120萬元的兩居室商品房,按實際房價的1.5%繳納購房契稅1.8萬元。

一家飯店10月份的營業額是30萬元。如果按營業額的5%繳納營業稅,這家飯店10月份應繳納營業稅多少萬元?

①先讀題,再指名說說“營業額30萬元”是指什麼,“營業額的5%”是什麼意思?

媽媽買了一瓶售價為100元的化妝品,其中消費稅大約佔25%,媽媽為此支付消費稅大約多少元?

個人所得稅是一種非常專業的經濟學術語,是一種法律規範的總稱。

簡單的說,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的所得和境外個人來源於本國的所得徵收的一種所得稅。

日公佈,是我國建國以來頒佈的第一部個人所得稅稅法。

個人所得稅從誕生到現在一共經歷了三次修改歷程,其中最後一次是在20xx年4月20日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確定的。20xx年9月1日起個人所得稅免徵額調整至3500元。

(4)個人所得稅的求法(出示教材第10頁“做一做”。)

李阿姨的月工資是5000元,扣除3500元個稅免徵額後的部分需要按3%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她應繳個人所得稅多少元?

①讀題,重點引導理解“扣除3500元個稅免徵額後的部分需要按3%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這句話的意思。這裡3%的稅率是所有月工資的3%嗎?

③集體交流反饋,知道如下關係:個人所得稅=(總收入-免徵收部分)×稅率

①小明的爸爸得到一筆3000元的勞務費用。其中800元是免稅的,其餘部分要按20%的稅率繳稅。這筆勞務費用一共要繳稅多少元?

②李老師為某雜誌社審稿,得到300元審稿費。為此她需要按照3%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她應繳納個人所得稅多少元?

(1)繳納的稅款叫做(),應納稅額與各種收入(銷售額、營業額“)的比率叫做()。

(2)收入、稅率、應納稅額之間的關係是:應納稅額=()×()

(3)某商店去年的營業額是40萬元,去年繳納稅款共2萬元,則去年的稅率是()%。

(4)納稅是每個公民自願做的事情,想交就交,不想交就可以不交。這句話的說法是()。

(1)天津商場四月份的營業額是580萬元,按5%的稅率繳納營業稅,應繳納營業稅多少萬元。列式正確的是()。

(2)高經理的月工資是6800元,扣除3500元個稅免徵額後的部分需要按3%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他這個月應繳個人所得稅多少元?列式正確的是()。

(3)某飯店九月份的'營業額是150萬元,按規定要繳納5%的營業稅,還要按營業稅的7%繳納城市維護建設稅。二月份繳納的營業稅是()萬元,二月份繳納的城市維護建設稅是()萬元。將正確算式的選項填進括號。

a.150×5%b.150×(1-5%)c.150×5%×7%d.150×(1-5%)×7%

稅率問題平時學生接觸的不多,通過這節課的教學發現學生對這一內容特別感興趣。本節課的教學主要分為四個環節。第一環節是課題的匯入。通過創設問題的情境,很順利的引入本節課所學的內容,學生們的積極性得到了提高。第二環節是結合情境,學習新知。在教學過程中結合例項,讓學生進一步理解納稅,應納稅額和稅率等相關專業術語,並掌握應納稅額和個人所得稅的計算公式。第三環節是課堂練習。不同梯度的填空題和選擇題,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第四環節是課堂總結。這節課的重點是使學生明確稅率問題與百分數之間的密切聯絡。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也感受到很多數學問題都是從生活中來,再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這些實際問題,從而體現了數學的應用價值,增進了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