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求職經歷

職場講述:誰來關注一個夾生畢業生的苦惱

職場講述:誰來關注一個夾生畢業生的苦惱
“我才是今年的應屆畢業生呢!”聽說新聞媒體已將關注焦點轉移到2005年應屆畢業生時,L先生“忿忿不平”地喊出了聲。  11月1日傍晚,今年7月才畢業的L先生來編輯部講述了求職苦惱:“公司還沒和我籤
約,會不會簽約很難說。我們學校到現在還沒有正式簽約的畢業生還有三成左右!前有工作經歷這一關擋道,後有學弟學妹在追趕,我們這些‘夾生’應屆生的求職苦惱有誰知……”
  我就讀的大學曾是一所頗有口碑的專科學校,升格為大學後,仍以專科為主。因為準備專升本,錯過了應屆生找工作的最佳時機,後來考試受挫,從今年6月起才開始尋覓職業方向,成了有點尷尬的“夾生”應屆生。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已有困難。
  我們學校目前已正式簽約的只有7成多,我的專業屬於應用類文科,同一專業畢業生中還有3成左右和我一樣沒有找到正式工作。應屆畢業生中,名牌大學本科生的簽約率最高,一般大學本科生的簽約率也高於平均水平,大專生的簽約率就要低很多,我們學校還算可以,聽說一些民辦高職的簽約率還要低。
  上海學生的情況要比外地生源好一些,他們還有出國留學這條路―――同專業中就有3位家境較好的上海同學出國讀語言學校。
  我們的“歷史遺留問題”還沒有解決,學校、企業、社會輿論、新聞媒體就已冷落我們,想想心裡真有一種失落感。我們這些“夾生”應屆生也曾探討過造成“生米煮夾生飯”的原因……
  學校有點漫不經心
  學校對畢業生的工作問題還是有點漫不經心,不是很重視。我在團委擔任幹部,和學生工作指導部門的老師都比較熟悉。按理說他們應該對畢業生的工作擔負起重要責任,可事實並非如此。
  學生工作指導部門的李老師曾對我嘆苦經:“學校畢業生有1500多人,我們部門只有2名專職老師,怎麼忙得過來!”10月份前後,李老師就開始聯絡用人單位來學校“擺攤頭”招聘,500強大公司不會來我們學校開專場招聘會,但綜合性的校園招聘會10月以後還是很多,也會有少數比較好的企業和事業單位。
  李老師告訴我:“來招聘的用人單位分兩類,一類是用過我們學校的畢業生,認為不錯,主動來和我們聯絡的;另一類是我們費了不少口舌,才來擺攤招聘的。”
  學生工作指導部門不是簡單地找些企業來擺攤招聘就完成工作了,還應該替學生規劃職業生涯。可李老師卻說:“規劃職業生涯?根本不可能!1500名畢業生,就靠我們兩個人怎麼規劃,想把我們累死啊!”那時我正考慮是不是要專升本,本想請他指點一二,聽他這麼一說,只好識相地打消了這個念頭。
  今年7月回學校,走進學生工作指導部門辦公室,只見李老師正揮汗如雨地整理畢業生檔案。“畢業生走了,大量的檔案整理和轉移工作都要儘快完成。你自己倒水吧,我忙不過來。”李老師頭也不抬地說。我走到飲水機前剛準備動手,李老師一步跨過來,替我把水注滿。他說:“你已經離校了,不比從前了。你是客人我是主人,怎麼好讓你動手。”我嘴上說:“李老師您太見外了,我還沒找到工作,戶口還在學校呢。”心裡卻一陣刺痛,這不是在暗示我―――你的工作問題我管不了!
  企業有點不負責任
  去年10月以後我也曾陪同學參加過幾次在學校階梯教室舉行的綜合招聘會,來的單位不算少,但只有少數單位較有吸引力。一些比較好的單位對招聘有點敷衍了事―――畢竟不是名校,畢業生也以大專為主。
  一次,一位同學在遞簡歷時遭到了工作人員的拒絕:“大專學歷啊,不太符合我們要求。”這位同學是個倔脾氣,硬要對方收下簡歷。工作人員說實話了:“我們一般只招名校本科生―――收了簡歷也沒用。”同學急了:“那你們幹嘛來招聘?”工作人員笑而不答。
  同學小王原是學校團委主要幹部,成績好能力強,經學校推薦後,被一家事業單位錄用。沒想到,今年6月,小王氣呼呼地打電話給我:“我沒工作了!他們嫌我只有大專學歷,又沒有上海戶口,不要我了!”我問:“你不是已工作了3個月嗎?”他說:“他們居然說這3個月是實習期!”
  最讓小王受不了的是:大專學歷和非上海戶口都是進單位時已明擺著的事實,為什麼現在才提出來?而且事先並沒有說清楚是實習!“其實帶教老師對我的工作是滿意的,但部門領導從編制考慮不想再增加人手―――早就沒有正式錄用我的打算。可問題是直到最後才通知我,這不是太缺德、太不負責任了嗎?!”小王一肚子的委屈,可又有什麼辦法呢。
  大專學歷和工作經歷成為橫亙在“夾生”應屆生面前的2大難關。6、7月以後,招聘單位很少再招應屆生了,一般招聘的職位都要求有工作經驗。怎麼辦?我的辦法是發現有適合自己的職位,如果只要求有2、3年的工作經驗,就在求職信中把讀書時的兼職經歷也算作工作經歷―――只要能獲得面試機會就行。
  一次,我應聘一家網站的市場部策劃職位,大專以上,要有2年工作經驗。之前我曾在一家**部門所屬的網站兼職了1年,於是在求職信中如實寫了:“1年網站工作經歷。”但從簡歷中可以一目瞭然地看出是學生兼職。
  面試時連過幾關,到最後HR主管這一關時卻失敗了。因為HR主管說:“你的網站工作經歷原來是學生兼職啊,這個是不算的!”我在簡歷中已寫得很清楚,HR看簡歷為什麼如此粗疏?早知如此,何必白跑一趟!
  個人有點混混噩噩
  除了學校、企業,學生自身也有問題。我們這代人出生於上世紀80年代初,從小就受到這樣的生活觀念的影響:一切都是不穩定的,工作是不穩定的,生活環境也是不穩定的,從而造成了對周圍的一切都缺乏信任的心態和一種漂泊不定的人生態度。反映到工作上,就是頻繁跳槽。另一方面,企業對我們也不太信任,相互的不信任,加劇了工作的不穩定性。
  有位同班同學曾在一個月裡跳了4次槽。他說:“我想改行做平面設計,非常難,公司都要求有專業背景和證書,我沒有!”求職屢屢失敗的他,選擇了做銷售:“銷售入行門檻低,還可以拿底薪。”可銷售是很有挑戰性的工作,哪有他想象的那麼容易做。於是做一家跳一家。他“哀嘆”:“我都跳暈了,搞不明白自己的職位方向究竟在哪裡。”
  他的情況也許有點極端,可很多人對自己的職業生涯確實有點混混噩噩,不光是我們這些“夾生”應屆生,就算已找到正式工作的,又有多少人的思路是清晰的呢?
  我們這些“夾生”應屆大專生對工作的要求並不高:第一看企業的發展前景,第二看企業的軟硬環境,第三才看能拿到多少薪水。可為什麼還是很難如願呢?
  “夾生”應屆生只佔少數,大部分同學找到了正式工作。有些同學的成功個案很有啟發意義,值得我們這些“夾生”應屆生回味。
  如捱了某事業單位一“悶棍”的小王,很快就調整好心態,一個月後就通過招聘,被一家韓國大公司錄用。現在已過試用期,月薪拿到3000多元,不比一般本科生遜色。
  還有一位2003年畢業的同專業的學長,考出一個含金量很高的證書,又通過層層面試,被中國電信錄用,據說現在月薪已拿到6000多元。
  上面2個個案說明,想把“生米煮成熟飯”,自身能力最重要。事實上,能力強的同學,即使不慎“夾生”了,只要他願意,也能很快“變熟”,上面講到的小王就是這樣。
  真正有困難的是能力一般的同學。除了自身要提升、要努力外,我們希望學校還能多關心我們,企業能向我們伸出橄欖枝,社會輿論不要遺忘我們,新聞媒體別“喜新厭舊”只顧明年的學弟學妹。否則,歷年的“夾生”大學生會越積越多―――去年底我就在人才市場上遇到過好幾位2003年的“夾生”本科生,還是同濟大學等名牌大學的學生呢。接下去,我們這些今年的“夾生”應屆生就要和明年畢業的學弟學妹們在人才市場上狹路相逢了,我們該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