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面積教學設計及反思7篇

寫好教學設計是可以提升課堂效率的,只有將教學情況分析好,才可以將教學設計寫的優秀,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面積教學設計及反思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面積教學設計及反思7篇

面積教學設計及反思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散文優美的意境和語句,體驗愉快的節日氣氛。

2、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學習詞語:又大又圓、鑽、擠、團員、歡樂。

3、願意欣賞散文,感知散文語言的優美,風趣。

4、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5、引導幼兒在散文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散文詩《中秋節的月亮》

活動過程

1、通過提問,引發興趣

(1)你們過中秋節嗎?和誰一起過節的?

(2)中秋節的月亮是什麼樣的?

2、欣賞散文,初步瞭解散文的內容

(1)散文的題目是什麼?中秋節的月亮是什麼樣的?像什麼?(學習片語又大又圓)

(2)中秋節是個什麼節日?(團圓)

(3)家家戶戶傳出什麼樣的聲音?(歡樂)

3、幼兒欣賞散文

月亮是怎麼趕來湊熱鬧的?(學習鑽、擠)並用動作表現。

4、幼兒隨錄音(老師)一起隨意的朗誦散文。

你還見過什麼樣的月亮?

活動反思

在培養幼兒的語言時,要把握每個幼兒的實際,掌握幼兒學習語言的規律,有計劃地進行培養和訓練,讓幼兒多看、多聽、多說、多練,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那麼,幼兒的語言一定會健康的發展。

面積教學設計及反思篇2

一、教學構思

長方體和正方體是學生十分熟悉的立體圖形,在生活中經常要求解它們的表面積,例如:計算做一個長方體形狀的魚缸需要多少材料。雖然學生已經學會了如何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但是由於學生缺少生活實踐經驗,導致計算出來的結果不符合實際要求:多加了一個上面的面積。一個看似很簡單的問題,學生似懂非懂:魚缸的外形是什麼樣的?長方體嗎?計算所需材料的面積是否就是計算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魚缸沒有哪一個面,所以實際上是計算哪幾個面的總面積?如何計算這些面的面積?《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教材內容和教育資源引導學生對於以上幾個問題進行探索、發現,在認識矛盾衝突是如何產生的以及如何解決問題的驅使下開展探究活動,讓學生去解決魚缸製作的問題來開展教學。當學生經歷了探索發現的過程,就學會了如何用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實踐,並且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表述能力。同時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了探究、發現問題和靈活地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充分體現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學習的地位。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正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計算正方體的表面積。

2、使學生能夠根據實際情況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裡幾個面的總面積,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空間觀念,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活動過程:

(一)引導學生學習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1、回憶: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長方體表面積的概念以及如何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那麼誰來說一說什麼叫做表面積以及如何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

2、聯想:拿起(一個正方體的模型,手摸著面)提問:正方體的面有什麼特點?正方體的表面積是指什麼?正方體裡每個面的面積怎樣算?所以可以怎樣計算正方體的表面積?

3、歸納引入新課:正方體的6個相同的正方形面的總面積就是正方體的表面積。正方體的表面積怎樣求呢?這就是這節課的主要內容(板書課題)

4、教學例2:提問:題目條件是什麼,讓我們求什麼?求至少要多少平方釐米硬紙板就是求正方體的什麼?你會算嗎?

(有同學提出可以用長方體的表面積計算公式,因為長方體是一種特殊的正方體,所以可以這麼做。有小部份同學同意這個觀點,但是通過計算後認為方法太繁,可以用簡便方法。)

師:小結:正方體的6個面是面積相等的正方形,所以求它的表面積只要用稜長乘稜長求出一個面的面積,再乘6。

(二)說明:

我們已經學會了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在實際生產和生活過程中,有時不需要計算6個面的餓總面積,只需要計算某幾個面的總面積。這就要根據實際情況思考要求哪幾個面的面積和,並思考每一個面的面積怎樣算,如例3。

(三)魚缸的製作問題:

1、幫助學生回憶魚缸的形狀(長方體,但是沒有上面)

2、如何計算所需材料的面積?(就是求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但是要減去上面的面積)

3、教學例3

四、(出示長方體模型,把它看成魚缸的模型)

1、魚缸缺少哪個面的玻璃?(上面)

2、要求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玻璃,要算幾個面的面積和?哪幾個面有相同的兩個?哪個面只有一個?如何計算每一個面的面積?(5個面,沒有上面,左面=寬*高前面=長*高底面=長*寬)

3、指名學生板演,集體訂正。

4、改變題目要求,使得長方體的寬和高長度相等,觀察模型,你發現了什麼現象?怎樣計算比較簡便?

學生1:長方體的寬和高相等時,它的左面和右面是兩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學生2:長方體的寬和高相等時,它的前、後、上、下四個面是完全相同的長方形。

學生3:這個長方體沒有上面,所以只要算5個面的面積,它的前面、後面、下面這三個面完全相同

說明:寬和高長度相等時,長方體的前面、後面、下面這三個面完全相同(魚缸沒有上面),所以只要算出一個面的面積乘以3就可以了,在加上左面和右面的面積,就是魚缸所需材料的面積數量。

五、練習

書p42頁練習二的第一、二題。

(要計算長方體某幾個面的面積之和,關鍵是要知道如何計算長方體每一個面的面積,這些練習可以幫助學生進行鞏固,而且通過指名學生口答練習,可以及時瞭解學生的掌握情況,有利於以後教學的實施)

課後反思:

一、積極參與,發現問題。

在教學中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那麼在教學中必定要注重學生經歷學生研究的過程。在活動中,一方面要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另一方面要使得學生通過活動,根據所學的知識發現問題,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猜測結果,同時教師進行適當引導。在整個活動過程中,要讓每一個同學都參與這種研究學習的過程,通過本身的實踐活動去尋求問題的答案,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利用本身所掌握的知識提高科學探究的能力。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一課的教學中,我首先幫助學生回憶上節課的內容,提出相應的問題進行復習鞏固,同時提出新問題——正方體的表面積是如何求解的?然後讓學生根據所學的內容進行合理的猜測,並且舉例證明觀點是否正確,最後由我來歸納總結。設計探究問題:1、你能根據表面積的概念說一下什麼叫做正方體的表面積嗎?2、如何計算正方體的表面積?還進行全班討論,正方體表面積計算方法和長方體表面積計算方法的區別與聯絡。通過這種研究性的探討以及對比的方式,教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學生從本質上理解了表面積的概念而且學會了如何根據實際情況求解長方體某幾個面的面積之和,使得學生真正融入到課堂的教學中,體現本身的學習自主地位和主人翁感。

二、以事實為依據,解決問題

在製作魚缸的問題中,首先幫助學生回憶生活中的實物,然後出示簡易模型進行教學。先問學生魚缸有沒有蓋子,接著啟發學生猜想如何計算製作魚缸所需材料的面積數量,從而引出問題,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求解長方體某幾個面的面積之和的問題上來,這就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探索慾望。通過教學引導發現問題後,利用事實為依據,和學生一起解決問題。讓學生經歷一系列的探討研究過程,從不同角度發現問題。同時提出新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離開教室,對數學的學習保持一種新鮮感和神祕感。

三、鞏固知識,歸納要點

改變題目的要求,發現新問題,全班討論。經過多位同學敘述,他們便發現某些同學的認識是片面的,所敘述的內容是不完整的,所以結論不完全正確。要想得到全面正確的結論,就要用充分的事實來說話,資料這樣才能得到正確的結論。針對某些典型的錯誤觀點可以進行討論,推翻,說出問題的結果和原來預測的不同點(區別),然後和學生一起總結,加深印象。同時正確評估學生的觀點,通過練習,鞏固新舊知識,思考與討論問題的答案,大膽的進行猜測,做好記錄,最後歸納要點或者規律。新課程強調:教師是科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和親密的夥伴。我遵循這些理念開展以引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教學,探究氣氛也更活躍,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有了一定提高。

四、教學需改進之處:

教師要進一步做好“六認真”工作,提高教學能力,培養學生的敘述能力和運用能力,使得教學工作能夠讓學生學以致用,全面發展,成為一個“十”字型人才。

面積教學設計及反思篇3

活動目標

1.感知球會動、會滾、會跳的特性,會簡單的推理。

2.大膽猜測,樂於表達自己的意見。

3.體會做事要仔細,不要粗心大意。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人手一隻球、一塊布。

2.一張猜測用的圖表。

3.小雞、貓頭鷹、啄木鳥、凳子、鴕鳥蛋圖片各一張,ppt。

活動過程

(一)設疑:圓圓的東西會是什麼?

1.教師:小動物們在草地上發現了一隻花花綠綠的圓怪物,它們誰也不認識這圓圓的東西。小朋友覺得這圓圓的怪物會是什麼呢?(請幼兒大膽猜測,教師把幼兒猜測的東西畫在紙上。)2.教師:那圓圓的怪物到底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聽故事吧!故事的名字就是《圓怪物》。

(二)分段欣賞《圓怪物》

1.片段一:小松鼠發現的圓怪物。

(1)教師:是誰先發現的圓怪物?它猜圓怪物是什麼呢?

(2)教師:小松鼠啃了啃圓怪物,它是怎麼說的?(引導幼兒學說:不好!不好!這味道真不好!)(3)我們發現了圓怪物的一個祕密:不能吃。看看我們剛才猜的東西,哪些是能吃的呢?(把猜測圖表中能吃的圓東西去掉。)2.片段二:小雞發現的圓怪物。

(1)教師:小雞跑過來,看到圓怪物後是怎麼做的?

(2)教師:它發現了圓怪物的什麼祕密?這個圓怪物會”動”。

(3)教師:圓怪物是怎麼動的?我們一起來學學。

(4)教師:這個圓怪物不能吃,還會動。你們猜可能是什麼啊?為什麼?(把猜測圖表中不會動的圓東西去掉)3.片段三:啄木鳥發現的圓怪物。

(1)教師:啄木鳥飛過來,它以為圓怪物是什麼?它看到圓怪物後又是怎麼做的?

(2)教師:它發現了什麼祕密?圓怪物會滾。

(3)現在我們來猜猜,這個不能吃、會動又會滾的圓怪物是什麼呢?為什麼?(把猜測圖表中不會滾的圓東西去掉)4.片段=貓頭鷹發現的圓怪物。

(1)教師:貓頭鷹被吵醒了,它以為是什麼?它看到圓怪物是怎麼做的?

(2)教師:這次圓怪物怎麼了?(圓怪物會一上一下地跳)(3)教師:我們一起來學一學”跳”的動作。

5.教師:這個不能吃、會動、會滾、又會跳的圓怪物到底是什麼呢?

(三)完整欣賞故事得出結論

1.教師:讓我們完整地再聽一遍故事,請小朋友帶著這個問題去聽哦!

2.教師:小朋友猜出這個圓怪物是什麼了嗎?

3.幫助幼兒驗證皮球就是圓怪物。

(1)教師:剛才,我們發現圓怪物有哪些本領?

(2)教師:皮球寶寶有這些本領嗎?(請幼兒上來玩皮球,發現皮球會動、會滾、會跳的特徵。)(3)教師小結:皮球會動、會滾、會跳。原來它就是故事中的圓怪物。

(4)教師:在我們生活中,除了皮球外,還有哪些東西會動、會滾、會跳?皮球、足球、籃球這些球寶寶都會動、會滾、會跳,都是有趣的圓怪物。

活動反思:

通過第一次的試教,從總體的效果來看還是不錯的。但是我們也發現了不少的問題,比如在教具的設計上需要改進,我們發現在活動中運用紙偶的效果不是很好,雖然幼兒對於紙偶也是非常感興趣的,但是教師在進行操作時紙偶不是很方便,另外,小班的幼兒似乎對於木偶更感興趣。所以,我們決定運用木偶代替紙偶,在教具的設計上補充一個“草地背景”,並由同組教師進行輔助表演,這樣執教的老師能更好的進行活動,而且幼兒能更專注於故事的欣賞。這樣做的目的在於,我們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給予幼兒一個直觀、形象、具體的感覺,讓幼兒跟隨故事的發展結合自己的情感體驗,達到對故事內容的基本理解的目的,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又為幼兒構築了一個語言學習的舞臺。還有,就是在最後一個環節處,我們覺得讓幼兒最好能看到“圓怪物”的真面目(皮球),這樣能使活動更為完整,同時也能讓幼兒感受到成功的喜悅。第二,最後一個“玩球”的環節,應該放到第一個環節處,由“玩球”引出活動,引發幼兒對“球”的興趣,初步感知“球”的特點。在幼兒玩一玩→說一說的情境中引出活動,激發幼兒對故事內容的興趣,這樣的匯入更為合適。第三,在活動中我們運用了創設問題情境(提出問題)→幼兒思考回答→教師傾聽、判斷並給予迴應或提出進一步的問題→幼兒再思考回答……”的步驟來進行,使提問抓住重點,形成一個迴圈往復、螺旋上升的過程,使教學活動成為師幼雙方積極互動的過程。只是教師在每段故事的講述時,要注意幫助幼兒學習故事中的完整句“它是會x的”,還有就是幼兒完整句的表達“圓圓的xx可以吃(坐、抱)的”,充分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原本設計的幼兒參與故事的表演,我們改成了完整欣賞故事一遍,再次幫助幼兒對故事的理解。其餘,環節不需要太多的改動,整個環節還是蠻順的。

面積教學設計及反思篇4

活動目標:

1.指導幼兒在圓形的基礎上添畫各種物體,使幼兒在添畫過程中知道圓能變成各種有趣的東西。

2.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3.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4.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顏色、各種大小的圓。

2.由圓變成的物體範例。

3.一位大班幼兒

活動重難點:

重點:指導幼兒能用一個至幾個圓變成各種物體

難點:引導幼兒發揮想象,製作和別人不同的作品

活動過程:

1.引起興趣

教師:“小朋友,今天我們班裡來了一位小客人,(請出大班的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元元,(小朋友向元元問好)元元特別喜歡圓的東西,請他來說說他喜歡什麼圓圓的東西?(大班幼兒說:我喜歡玩圓圓的皮球,愛照圓圓的鏡子,愛吃圓圓的餅乾,還會變圓的魔術!)

教師:什麼是變圓的魔術呀?你能變給我們中二班小朋友看嗎?

2.元元表演變圓魔術

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元元是怎麼把紅色的圓變成蘋果的呀?(在紅色圓上畫上綠色的葉子就變成蘋果了)你們會變嗎?你們會變什麼呢?怎麼變呢?你們真聰明一下子就把元元的變圓魔術學會了。

教師:元元,你還會變什麼?元元:我還會變兩個圓,三個圓,四個圓,許多圓呢。

元元表演(把兩個圓變成了小雞,三個圓變成了小花,四個圓變成了蝴蝶。)小朋友,你能把兩個圓,三個圓,四個圓,許多的圓變成什麼呢?請幼兒自由討論,告訴身邊的好朋友。

3.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1)交代任務:我們今天也來學元元變圓的魔術。老師出示為幼兒準備的材料(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各種顏色,各種大小的圓。請小朋友先想好你想用幾個圓變成什麼東西,然後找到你所需要的圓,撕去圓後面的雙面膠的外面一層,粘在紙上,再把它添畫好。我們小朋友把圓變好了,可以互相參觀,也可以請客人來參觀,告訴客人,你把幾個圓變成什麼東西了。現在請小朋友去找一個好朋友一起去變圓。

(2)教師巡迴指導:

要求幼兒把廢紙仍在籮筐裡。變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東西來。幫助能力差的幼兒,鼓勵他大膽變圓。

4.評價

鼓勵幼兒大膽的告訴同伴和客人,你用幾個圓變成了什麼東西。

活動延伸:

小朋友,你們除了認識圓還認識什麼形狀的圖形?正方形,三角形它們也想讓我們小朋友來變魔術,以後我們請它們都來,變出更多,更美的東西好嗎?

在區域活動中讓幼兒玩各種圖形的添畫。

活動反思:

為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我採用了魔術遊戲匯入的方法。通過活動培養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開發了幼兒的想象力。

面積教學設計及反思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詩歌,感受圓的奇妙變化。

2、理解詩歌內容,讓幼兒明白詩歌中的各種事物都是圓的。

3、讓幼兒間共同分享對於圓的認識。並認讀重點詞圓、蘋果、飛。

4、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5、引導幼兒在詩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認識圓並認讀重點詞圓、蘋果、飛。

活動難點:詩歌的理解和掌握。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

認識圓形,熟悉生活中常見的圓的物體,並能說出它們的名稱。

2、物質準備。

掛圖、錄音帶、大字卡;詩歌讀本人手一冊、小字卡、書寫冊、圖片(圓形、蘋果)。

3、環境準備。

收集一些圓形物體的圖片張貼在閱讀區內。

活動過程

一、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候,走線,線上音樂遊戲《拉個圓圈走走》。教師和幼兒一起聽音樂做動作(音樂和玩法附後)。

二、感知理解活動

1、教師在小黑板上畫一個圓,讓幼兒進行現場發揮,看看老師畫了一個什麼?這樣幼兒就會從各個方面去考慮,在我們生活中都有哪些東西是圓的。然後教師再出示圓形的圖片,幼兒根據老師的提問自主討論。這是什麼形狀的圖形,這時教師出示大字卡“圓”,讓幼兒有一個直觀上的認識。

2、運用故事情景,引起幼兒興趣。

小紅帽要過生日了,她想讓外婆送她最喜歡的芭比娃娃,可是外婆給她出了個難題,要她說出外婆最喜歡的幾樣東西,要是回答對了,外婆就送她。回答錯了,那麼自然就沒有禮物了。外婆要的這些東西的前提條件都必須是圓形的。那麼外婆的問題是這樣的:“什麼水果甜又甜,什麼東西香又香,什麼東西飛上天,還要一個寶寶笑又笑”。這下可把小紅帽難住了,前三樣東西小紅帽一下就猜到了,可是最後一個問題,小紅帽想呀想,想的頭都疼了還沒想出來。眼看著生日一天天到了,可把小紅帽急壞了,如果答不出來,她夢寐以求的芭比娃娃就得不到了。可是我們的小紅帽是個聰明的孩子,最後一個問題的答案最終還是被她猜到了。生日這天,外婆一來小紅帽就跑到外婆的面前要禮物,外婆說:“我要的東西你都給我準備好了嗎?”小紅帽拿出了蘋果、月餅、氣球,外婆一看樂了,都對了。“可是還少一樣呀?”小紅帽跑到外婆面前對著外婆笑了笑,說:“這就是你要的第四件東西呀。”外婆開心極了,誇道:“你真是一個聰明的好孩子。”“這是你的禮物芭比娃娃。”小紅帽笑了,外婆也笑了。

3、教師總結蘋果甜又甜,月餅香又香,娃娃笑又笑,綵球飛上天。出示掛圖,播放錄音帶,請幼兒欣賞詩歌。並結合剛才的故事,讓幼兒仔細聽聽圓形都變成了什麼?再結合掛圖來回答問題。

4、教師手指掛圖帶領幼兒一邊閱讀詩歌一邊在黑板上將圓形變成蘋果狀、月餅狀、鈴鐺、再變成娃娃的笑臉、變成綵球。

5、師幼共同講述:師問:圓形變成什麼甜又甜?香又香?響又響?變個娃娃怎麼樣?變個綵球又到哪裡了?教師邊講解邊出示大字卡圓、蘋果、飛,讓幼兒熟悉這些詞。

三、遊戲活動:

教師出示大字卡圓、蘋果並念出來,請幼兒從字卡中找出相應的字卡並跟讀。教師念“飛”並做動作,幼兒跟著學並找出相應的字卡。

四、體驗活動:

1、教師放錄音帶讓幼兒看書劃指跟讀。

2、教師和幼兒進行詩歌接龍。先一同讀詩歌名及第一句,後面每一句,由教師讀前半句,幼兒讀後半句。如:師:變個蘋果,幼:甜又甜。待幼兒熟悉後,再分組進行,男孩讀前半句,女孩讀後半句。

3、讓幼兒拿出畫筆,邊畫出奇妙的圓形,邊唸詩歌。

五、結束活動:

交流總結,幼兒整理物品。

活動延伸

1、園內延伸。

(1)鼓勵幼兒收集圓形的物品放在教室區角“奇妙的圓中”。

(2)將掛圖和字卡放在閱讀區裡,供幼兒欣賞講述。

(3)引導幼兒完成書寫冊第三頁的“瀑布”,並注意描畫的方式。

2、家庭延伸:

(1)讓家長和孩子共同收集有關圓形的物體,並做好記錄。

(2)家長和孩子一起完成詩歌讀本的第七頁的延伸活動,並試嘗著編創詩歌。

教學資源

1、音樂遊戲。

1=4拉個圈圈走走

3313︱55︱33︱22︱31︱652035手拉

手兒走走,拉個圓圈走走,走呀走,走??

手拉手兒跑跑,拉個圓圈跑跑,跑呀跑,跑??

30︱25︱11‖32走,

看看誰先蹲下。跑,看看誰先站好。

玩法:

請全體幼兒手拉手圍成圈。第一段歌詞全體幼兒朝一個方向走,唱到看誰先蹲下時,幼兒立刻蹲下,看哪個最快。第二段歌詞全體幼兒反方向走,唱到看看誰先站好時,幼兒馬上站好,看誰最快。

故事:聰明的小紅帽(見活動過程)

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的認知能力有限,能打動和吸引他們的往往是生活中常見的事物。

學習《奇妙的圓》,讓幼兒懂得圓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圓和我們的密切關係。通過一個“○”(圓圈)讓幼兒拓展了思維,盡情的想象,最大限度的挖掘出了幼兒的潛能,也進一步培養了幼兒創新性思維的發展。

面積教學設計及反思篇6

活動目標

1.能根據圓形大膽想象,並嘗試用各種圓形材料拼擺組合成各種物體。

2.會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與同伴相互交流,並能自己解決活動中遇到的問題。

3.鼓勵兒童發現生活中的美,培養幼兒對美術的熱愛之情。

4.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範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活動準備

1.各類瓶子、瓶蓋、鈕釦、紙盤、紙筒、各色彩紙、花布等。

2.橡皮泥、剪刀、橡皮筋、電線、雙面膠等。

3.場地佈置、電腦課件。

活動過程

1.師生進場向客人老師打招呼後入座。

小朋友,今天我們到圓圓的世界來玩。一起來做動腦熱身操吧。

師生一起邊做動作邊念兒歌:腦筋轉轉轉,小手動起來,一二三,準備好。

2.(出示電腦課件)你們看,這裡有一個圓,它象什麼?(引導幼兒大膽想象並講述。)(出示兩個圓,許多圓)方法同上。

3.教師小結:圓圓的世界真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有葡萄、蛋糕這些圓圓的吃的東西,還有雪碧瓶、餅乾盒這些圓圓的用的東西,還有氣球、皮球這些圓圓的玩的東西,大自然中圓圓的動物腦袋、圓圓的仙人球這些都是圓的,真是精彩極了。

4.前段時間,我們收集了生活中許多圓圓的材料,用這些圓圓的材料能變出什麼好玩的東西呢?請你跟旁邊的小朋友講一講。

幼兒自由講述。教師與個別幼兒交流。

今天我們就來變一變,變得時候遇到困難該怎麼辦?(幼兒泛講)你的辦法不成功怎麼辦?(幼兒泛講)5.請想好的小朋友自己選擇材料,把你想到的用這些圓圓的材料來變出來吧。

這兒有一些輔助材料,需要用的小朋友可以來取用。

6.幼兒活動,教師指導。

教師在活動中不干涉幼兒活動,以幫助的口吻引導幼兒以下幾點:

(1)你需要的材料沒有,怎麼辦?

(2)你的辦法不成功怎麼辦?

(3)怎麼做才能牢固?試一試用這種材料是不是更牢固些?

(4)引導作好的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作品,並玩一玩作品,同時鼓勵幼兒大膽製作。

7.師拿一件作品讓幼兒猜一猜是什麼?幼兒如猜不出,就請設計師來介紹一下。

"還有誰也想來介紹自己的作品?"8.圓圓的世界真是豐富多彩,小朋友真能幹,用圓圓的材料變出汽車、雪人這麼多好玩的東西。小朋友肯定還有更好的辦法把圓圓的世界變得更美,請你們把好想法去告訴客人老師吧!

現在,我們請下面的小朋友來也來看看我們的創作吧!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美術活動是為了讓幼兒具備初步的審美意識,挖掘和發揮幼兒的創造能力。大班的幼兒已積累了較多的美術知識經驗,在此基礎上,我選擇了各種不同題材、不同風格的欣賞作品來拓寬幼兒的創造思路,提高幼兒的欣賞能力。

面積教學設計及反思篇7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觀察、交流,知道用1個圓至幾個圓拼貼、添畫,可以變成各種有趣的事物。

2.讓幼兒遷移已有經驗,藉助範畫擴充套件想象,創造出各種有趣的圓形事物。

3.培養幼兒樂意參與美術創作活動,並體驗創作帶來的樂趣。

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5.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顏色、大、中、小的圓若干

2.由圓變成的各種物體範例。

活動過程:

一、激趣匯入。

師:孩子們,你們看過魔術表演嗎?是什麼魔術表演?你們喜歡看(魔術表演)嗎?

師:我來給你們表演一個魔術,變魔術要有道具,下面把道具請出來。(出示大、中、小三個不同顏色的圓)問:這是什麼?它們有什麼不一樣?(顏色不一樣、大小不一樣)師:今天我要用圓變魔術,那怎麼變呢,你們要睜大眼睛看,看誰能發現老師是怎麼變的。

二、瞭解圓能變成各種有趣的東西。

??欣賞一個圓變成的各種有趣的東西。

教師表演魔術:在一個紅色圓上畫上蘋果的葉子就變成蘋果了。

問:我是怎麼變的?

師:要把圓變成蘋果,離不開這隻神奇的筆,只要畫上幾筆,圓就會變成有趣的東西了。

問:你學會了嗎?給你們一個圓,你要把它變成什麼呢?

幼兒自由回答,指名到前面用圓變魔術,並說說是怎麼變的。

小結:這個魔術你們已經會了,其實用一個圓變魔術很簡單,小班的弟弟妹妹都會,你們看他們變出了很多不同的東西。(出示幻燈片:範例)。

??討論。

師:咱們要變更難的魔術,用兩個圓、三個圓、四個圓、許多圓變魔術,你會嗎?

指名讓幼兒說說會用兩個圓、三個圓、四個圓、許多圓變成什麼物體。

師:其實用多個圓還能變出很多東西,不是你們不會,只是你們沒想到而已。請欣賞(出示範例幻燈片)。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交代任務。

師:你們知道了圓可以變很多東西,那你們想不想親自動手變一變?

1.不同級別的魔術師。

出示作品展示板。

師:你想成為什麼級別的魔術師?

合格的魔術師:能用不同數量的圓變出簡單的東西。(可以看範例:氣球、小雞、毛毛蟲……)優秀魔術師:能用不同數量的圓變出比較難的東西(如:葡萄架上掛了一串串葡萄、草地上有許多小雞在吃草、盛開了許多的花還有美麗的蝴蝶等)。

特級魔術師:變出了和別不一樣的、圖片上也沒有的東西。

注:出示範例。

2.介紹材料、提要求。

師:有各種顏色,各種大小的圓。請你們先想好你想用幾個圓變成什麼東西,然後找到你所需要的圓,用膠棒把它粘在紙上,再把它添畫好。我們小朋友把圓變好了,可以互相參觀,也可以請後面的老師參觀,告訴老師,你把幾個圓變成什麼東西了。最後,把你的作品貼到展板上。

3.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幫助能力差的幼兒,鼓勵他大膽變圓。鼓勵能力強的幼兒變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東西來。

4.評價幼兒作品讓幼兒上來說一說自己吧圓形變成了什麼?對有創意的幼兒作品給予肯定、表揚。

教案反思:

1、由於預定計劃,因而對於目標以及在實際中根據幼兒發展情況進行靈活調整。由於我們生活周圍有各種各樣的圓形物品,因而教師把握這一有利條件引導幼兒關注周圍事物,學習尋找、觀察的方法,獲取各方面的知識。

2、將幼兒的興趣、求與活動內容有機整合起來。在主題活動中善於發現幼兒的興趣和關注是我們教師實施教育的基礎,幼兒的興趣和需求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幼兒的好奇心強。常常對這件事感興趣,對那件事感興趣,有的孩子個性差異不同會產生不同關注點,同時根據課程的需要不斷提煉和分析有價值的內容。

在我觀察幼兒的興趣和學習需要生存了有關圓方面的`活動。

如:有趣的圓、圓形的妙用,根據這些內容創設相關主題牆飾有:我玩過的圓形物品、我用過的圓形物品、我吃過的圓形物品、我見過的圓形物品、我用圓形變變變,在創設過程中為滿足不同幼兒的需求讓預想內容和生存內容有機整合起來,鼓勵幼兒充滿自信參與活動創設和諧、平等、自由的氛圍,發展了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在各類活動及部分操作中激發了學習興趣,增強了關注周圍生活的願望,培養對科學的興趣,啟用孩子原有的認知經驗,隨之生成了其他形的教育活動,同時調動了家長的積極參與性。

3、在主題活動中為幼兒提供了充足的時間、空間。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而且鼓勵幼兒更多的嘗試。體驗不同的教學策略,使幼兒更積極更關注自己實踐獲得的過程。

4、在集體中每位幼兒在主題實踐過程中,他們都是活動的主人、都是參與者設計者、收益者、通過實踐我們感到主題活動中對於能力強的孩子。鼓勵他們動腦用各種材料製作實現自己的目的,對於中等水平的幼兒,我啟發引導他們畫出貼出簡單的作品,而相對能力弱的幼兒降低難度,讓他們隨意貼貼玩玩,主要激發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這樣有利於教師對幼兒的觀察和指導,大大提高了師幼互動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