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美術魚教案通用7篇

編寫詳細的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組織教學內容,制定完善的教案可以幫助教師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和資源,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美術魚教案通用7篇,供大家參考。

美術魚教案通用7篇

美術魚教案篇1

第1課:椅子設計

本課是一節設計?運用課,我以故事遊戲為主,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國小美術新課程標準打破了傳統美術教學的知識框架,強調通過綜合性美術活動的體驗學習,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研究創造,並運用綜合性知識技能去造型,設計、運用,喚起學生對未知領域的探究慾望,體驗愉悅感和成就感。

第2課:民樂放光彩

興趣是學生髮展思維的巨大推動力,是培養學生成功學習的祕訣。這節課我注意挖掘教學內容本身內在的樂趣,充分利用多媒體欣賞民族樂器的演奏場面,演奏中多種民樂的聲音交替出現,有獨奏的聲音也有齊奏的聲音交相輝映,氣勢龐大。通過欣賞使學生感受到民族樂器的優美動聽的、獨特的演奏,從而引發學生內心對民樂的喜歡。很好的激發了

第3課:舞臺美術設計

第一節主要以認識舞臺美術設計,從舞臺美術設計的各個環節下來認識一場舞臺劇,後來分工的認識,從第一堂課,小組分工、導演確定到繪製流程。而第二堂課開始,基本上學生都已經準備好道具了,但也有一些班級第一堂課安排不出來的,這也是班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

第4課:小小果殼箱 教學中我利用大量圖片展示了各種不同造型的果殼箱,穿插了一些設計導向提示,用以啟發學生從多角度、多方面瞭解果殼箱的設計元素。還展示了學生的設計作品,以及簡單的製作步驟圖,讓學生了解簡單的製作方法,並啟發他們進行新的創造,啟發學生從既美觀又實用的角度出發,進行果殼箱的設計。

第5課:中華扇子

扇子雖然是納涼的用具,但卻有著豐富的種類和藝術形式。我緊緊結合教材,扇子的種類、形式、內容、結構等方面展開,包括扇面的表現形式涉及山水、人物、花鳥等方面,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進行了解和感受、比較與分析,在欣賞的基礎上獲得自己的藝術感受與理解,並展開自己的藝術聯想。

第6課:亭子

在教學中,我注重讓學生欣賞教材上的亭子圖片及學習相關知識。通過提問學生了解哪些有名的亭子及特點,激發他們的表達慾望及學習興趣。並讓學生觀察、概括不同亭子的造型特點,明確創作要點,再提供學生作業,拉近了學生的創作距離,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第7課:誇張的臉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了解未知、學習知識的巨大動力,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有效途徑。有興趣的學習不僅能使人全神貫注,積極思考,有時也會達到廢寢忘食,欲罷不能的地步。五年級美術《誇張的臉》一課,要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原則為本實施教學。

教學時我通過課件給予了學生充分感受的機會,教材中的欣賞圖例已經給了一些表現方法上的啟示,如潑墨寫意、勾寫結合、勾線設色等,但不管是哪一種方法,對於孩子們來說都是很難的。我自己對教學目標的設定,再補充了一些自己覺得更適合的作品圖例進行教學,但第一節課教學下來,由於自己和學生的觀念存在著差別,學生不喜歡我選定的那些唯美的表現內容,如哪些江南韻味的人物。於是,在接下來的幾個班級教學時,我把重點放在引導學生利用一些身邊的圖象資料進行表現,如自己或父母的照片、同學模特、報紙畫刊上的一些人物圖片等,以此減弱人物表現時的難度,而專注於水墨特點的把握和方法的研究。同時教學時要設定好問題和探究的任務,開展廣泛的交流。對於表現技法,教師只需引導學生掌握最基本的即可,如勾線、設色、點寫等,然後啟發學生大膽探究更好的表現方法,畫出墨色的變化與畫面的整體關係。

第9課:齊白石筆下的蔬果

?齊白石筆下的蔬果》一課屬水墨畫範疇,我認為在教學中不應該單調的為教技法而教技法,更不能按成人畫法,依葫蘆畫瓢,而應根據學生年齡段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上引導學生自由思考、自由交流、自由想象、自由創造,學生有了學習興趣,便學得主動、愉快、有創造。

第10課:映日荷花別樣紅

教學中我通過大量圖片和優秀作品的欣賞,向學生介紹了荷花的造型特點,引導學生了解中國傳統繪畫中筆墨表現的特點。我組織學生展開討論,讓學生主動欣賞、感受,從而豐富學生的視覺經驗,促使學生感悟不同時間、不同環境下的荷花的意境美。同時瞭解祖國的民族文化藝術,進行繼承和發揚。

第11課:彎彎的小路

點彩畫這一繪畫表現手法,學生第一次接觸,因此感覺比較新奇,學習興趣較濃厚。但用軟性的畫筆表現點的時候,畫筆的各個不同接觸面怎麼點出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點,對於很少用軟性畫筆作畫的五年級學生來說卻是很難把握的。但不足之處就是學生的作業展示太簡單,感覺還太倉促。

第13課:裝飾紋樣

在教學中,我帶領學生欣賞了陶瓷、屏風、服飾及青銅器上的裝飾紋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欣賞水平,引導他們發現生活中的裝飾紋樣之美。我詳細講解了畢加索的版畫《公牛系列》的區域性、形的裝飾變化作品、色彩的裝飾變化作品和學生作品。這樣學習後,學生創作的作品效果很好。

第14課:做做陶藝

第15課:中國傳世名作

在教學過程中,我運用了朝代順序和藝術特點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教學,我點選課件,引導學生分析作品的主要藝術特點,表現現實生活、精湛的寫生技巧、臉型豐滿、設色工麗等。並通過課件再展現幾幅具有唐朝典型特點的藝術作品。我在這節課上通過對名作的欣賞、分析、評述,讓學生感受名作的藝術特點與魅力。

美術魚教案篇2

設計意圖:

圓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形狀,以熟悉的事物開展美術活動,具有很多新鮮和有趣的特質,本班幼兒思維比較活躍,對事物充滿了新奇,但動手能力太弱,合作意識不明顯,並且中班年齡段的幼兒具備了初步的動手能力,具有想象力,並對事物充滿好奇。為了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增強動手能力和合作意識,因此我設計了這一美術活動,意在通過活動增強幼兒的合作動手能力和發揮想象力,通過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小組合作,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

活動目標:

體驗動手做貼上畫的樂趣,感受動手動腦帶來的快樂

能夠小組合作創造出關於圓的貼上畫

能夠了解圓的形狀特徵,知道可以利用圓組成不同的物體

對方形、圓形,線條等塗鴉感興趣,並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活動準備:

環境創設---在教室中掛上有關圓的圖片或相關的美術作品

知識經驗---提前讓幼兒在家學習關於圓的基本知識

物質材料---多媒體材料、不同顏色大小的圓、自制圖畫若干幅、圖畫紙若干張

活動重難點:

能夠自己動手完成一幅貼上畫

活動過程:

一、作品匯入,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引出主題

出示關於圓的貼上畫作品圖片,激發幼兒的興趣

二、播放多媒體資料,展示作品

1、播放ppt,讓幼兒知道圓可以變出很多的物體

提問:小朋友們知道這都是什麼動物嗎?

這些動物都是什麼形狀的呢?

2、教師示範利用圓片組成不同的動物,讓幼兒產出動手操作的興趣

3、教師講述正確的貼上方法,提示幼兒要注意膠水的使用方法

三、分小組,讓幼兒合作動手製作貼上畫

1.分發材料,每個小組一張圖畫紙,若干圓片和膠水

2.讓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貼上,教師巡迴指導,給予動手能力的輔助

3.將幼兒的作品進行展示

四、總結課堂表現,給予幼兒鼓勵

活動延伸

讓幼兒將自己的作品帶回家給父母欣賞,嘗試回家利用不同的形狀和父母一起進行貼上畫

活動反思:

此次的活動是我初來茅幼的第一節教研課,活動中我發現自己還存在很多的不足,特別是一些細節方面的問題考慮的不是很好,希望以後可以通過不斷的學習進行改進,多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多進行自我反思。

1.首先在時間的控制上,沒有能夠準確的把握好時間,所以最後的展示操作進行評說沒有能夠很好的進行。

2.在紀律上,以後還要多多的加強小朋友們好的日常行為習慣的培養,控制好課堂的紀律。

3.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有些不突出,在讓幼兒找圓和半圓的時候,應該把橢圓也一起放在圖形中,讓幼兒的知識及時得以鞏固。

4.展示圖形組成的圖案時,沒有能夠很好的和操作材料進行結合演示。

這次的教研活動不能說是成功的,但我也學習了很多,我想我會在以後的學習中,多多的思考,多多的提問,多多的記錄,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讓幼兒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快樂的學習,開心的成長。

美術魚教案篇3

中班美術教育活動《可愛的烏龜》

活動目標:

1.複習畫烏龜,鼓勵幼兒合理地佈局畫面。

2.通過欣賞課件,感受畫面佈局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1.課件製作《可愛的烏龜》

2.烏龜手偶。

3.畫紙、勾線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出示烏龜手偶。

“今天,我請了我們的好朋友來,你們知道是誰嗎?”

“烏龜不高興了,它迷路了,你們知道它住在哪裡嗎?”

2.展示課件,幫助幼兒感知烏龜“住”不同的地方,畫面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1)出示海水圖,聽聽烏龜說了什麼?(“謝謝你們給我找了一個家,可是我應該住在哪裡呢?”)

(2)讓烏龜分別住在右上角、左上角、畫面中下部,請幼兒說說烏龜住在這裡好不好?為什麼?聽聽烏龜是怎麼說的。(“不好不好,我的頭、腳都在水外面了;不好不好,我住在草堆裡不舒服”)

(3)讓烏龜住在畫面中間,聽聽烏龜怎麼說?(“太好了,我最喜歡在水中間游來游去的了。)

(4)出示一個小烏龜在中間,聽聽它怎麼說?(“這麼大的海,就我一個人住?我很孤單哦!”)請幼兒想想辦法?

(5)增添許多個小烏龜(畫面較飽滿),聽聽烏龜怎麼說?(“太好了,這樣我就不會孤單了。”)

(6)出示一個小烏龜,一個大烏龜,感受知畫面。

3.請幼兒也來給烏龜安一個家。(1)提出要求:先想好是給大烏龜安家還是給小烏龜安家,給1個還是給幾個烏龜安家,安在哪個地方,烏龜最高興呢?

(2)幼兒繪畫,教師巡視指導。

提醒幼兒照顧烏龜的感受(即合理佈局畫面)

(3)作品展示。

幼兒互相欣賞、介紹作品,感受畫面佈局的美。

反思:

畫面佈局是幼兒比較難掌握的一個問題。以前,幼兒已有了畫烏龜的經驗,但在繪畫過程中,總是會畫的太小或太偏了,畫面給人的感覺總是不太漂亮,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設計了這個活動《可愛的烏龜》。

我改變了以往的繪畫模式:引起幼兒興趣→教師示範→幼兒繪畫→作品評價的方法,而是製作了課件,將整個佈局的問題放在課件中來解決,並且運用了幼兒較易接受的擬人化的手法及音效,幫助幼兒感受烏龜住在海水裡的不同地方畫面的感覺及烏龜的感受,烏龜說的話更能幫助幼兒理解畫面佈局的重要性,更易讓幼兒接受。

在幼兒繪畫過程中,教師的指導顯得更形象了,以往要幼兒將物體畫中間,畫大一些,畫滿一些,總是用平直的語調說,總有些孩子只顧自己畫,不去理會老師的話,但這次通過展示課件後再畫,有的幼兒畫了一個烏龜,我便說:“你想想,這隻烏龜一個人住,它會怎麼想呢?”幼兒很自然的就會多畫幾隻烏龜了。

幼兒在合理佈局畫面的基礎上,也充分顯示出自己的想法與創造,有的幼兒畫了許多隻小烏龜,在前面畫了一隻大烏龜,他說:“大烏龜帶著小烏龜做操呢!”有的幼兒把小烏龜畫在大烏龜身上,他說:“這隻小烏龜玩累了,在爸爸身上休息呢!”還有的幼兒畫了一個大烏龜、中間殼是空的,再在旁邊畫了只小烏龜:“媽媽剛把小烏龜生下來,正教它游泳呢!”可見幼兒的想象也是非常豐富的。

在評價過程中,我組織幼兒一起欣賞了同伴的畫,幼兒都能大膽地說出自己畫的是什麼,講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整個活動,這個課件顯得尤為重要,它不但解決了幼兒的佈局問題,還拉近了幼兒與烏龜的距離,幼兒在繪畫過程中能考慮烏龜的感受,達到了一定的效果。

美術魚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熟悉新環境,瞭解班裡的新夥伴。

2、知道自己升班了,萌發做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3、學做拉環、彩條來裝飾佈置活動室,產生熱愛新班的情感。

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新朋友;

難點:學用剪刀剪拉環。

活動準備

1、打掃活動室衛生,整理班級物品,簡單佈置室內的環境和區域。

2、剪刀、彩紙等。

3、輕音樂背景磁帶

活動過程

1、認識新朋友。

(1)老師自我介紹後與幼兒一起看一看班裡又來了幾個新朋友?

(2)請新朋友做自我介紹,說說自己的名字、年齡、家庭住址、愛好等等。

2、說說同伴的變化。

同伴之間自由交流,看看同伴的變化有哪些,好朋友是否長高了、長胖了?比比誰高、誰矮,誰胖、誰瘦?

教師小結:我們長大了,長高了,現在是中班的小哥哥、小姐姐了。我們又加入了新的朋友,大家在一起很開心。升入中班了,我們應該怎樣做呢?(引導幼兒從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同伴相處等方面談談自己的感受。)

3、熟悉活動室環境,說說中班活動室與小班活動室的不同。(可以事先帶領幼兒參觀幼兒園,看看新學期的新變化)

(1)看看班牌,認識中班的班牌。說說現在的活動室在幼兒園的什麼位置?

(2)參觀活動室,說說與小班的不同。

4、學習剪拉環,佈置新班級。

(1)讓幼兒想一想怎樣可以讓我們的新家更漂亮?(掛上拉環、彩條、氣球等)

(2)教師示範用剪刀剪拉環

(3)幼兒操作練習,教師要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4)播放輕音樂,教師與幼兒將剪好的拉環一起裝飾活動室,產生熱愛班級的感情。

活動反思

1、幼兒在進行自我介紹時比原來有了很大的進步,他們敢於也樂於在集體面前表現了,特別是幾個內向、不愛說話的孩子也很大方的做了自我介紹。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自信心得到了提高。

2、幼兒升入中班後能從環境變化中找到不同,幼兒的觀察能力得到提高。

3、在製作環節,幼兒鍛鍊了他們的小手靈活性和操作能力。

美術魚教案篇5

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討論等感受累加剪紙的特點,並初步嘗試用這一方法創作“花兒朵朵”。

2.能運用折剪、畫輪廓的方法進行創作,體驗成功的快樂。

3.能共同合理地使用各種工具、材料。

準備:

1.各色蠟光紙,糨糊,剪刀,托盤,抹布,鉛筆等。

2.累加組合剪紙作品一幅(見圖1),其中一隻蝴蝶的花紋可以分離並移動。

3.背景音樂,“三隻蝴蝶”背景圖(圖上有幼兒畫的若干花朵)。

4.欣賞剪花娘子庫淑蘭的剪紙作品,豐富有關經驗。

過程:

1.回憶已有經驗,萌發活動興趣。

師:我們聽過剪花娘子庫淑蘭奶奶的故事,也欣賞過庫淑蘭奶奶的剪紙作品,還記得是什麼作品嗎?庫淑蘭奶奶這幅作品是用什麼方法做的?

幼:梅香騎馬。

幼:用的是累加剪紙的方法。

2.欣賞剪紙作品《蝴蝶飛》,感知累加組合剪紙的特點。

(1)初步整體欣賞作品。

師:這些蝴蝶是什麼樣子的?

幼:大小不一樣,飛的方向不一樣。

幼:有紅色的、黃色的、藍色的。

師:在這麼多美麗的蝴蝶中,你最喜歡哪一隻?你覺得它哪裡最漂亮?

幼:我最喜歡紅色的蝴蝶。

幼:蝴蝶身上的鋸齒形花紋很好看。

幼:蝴蝶身上還有波浪形、圓形和水滴形的花紋。

師:這隻黑色蝴蝶翅膀上的花紋是什麼樣子的?

幼:最外面的是鋸齒形,中間有許多圓形,像小太陽一樣。

(2)初步瞭解累加貼上的位置不同,產生的效果也不同。

師:像小太陽一樣的花紋有幾層呢?我們一起來數一數。

(教師將黑色蝴蝶上的太陽形花紋一層層地分離,便於幼兒觀察。)

師:原來四層圖形從下到上,一層比一層小,而且它們的顏色也不同。

現在我要把它們貼回去,該先貼哪一個呢?

幼:桃紅色的最大,要貼在最底下,再貼綠色的、小一點的……最小的要貼在最上面。

師:貼好後的花紋和原來的一樣嗎?怎麼不一樣呢?

幼:圓形都貼到一邊去了,和蝴蝶小翅膀上的水滴形花紋有點像。

師:看來累加貼上的位置不同,產生的花紋效果也不同。

(3)初步瞭解累加貼上的層數不同,產生的花紋效果也不同。

師:蝴蝶所有的花紋都是四層的嗎?有沒有和它不一樣的?

幼:小翅膀上的花紋是三層的。

幼:還有蝴蝶的身體用了兩層累加,眼睛用了一層。

師:累加的花紋有單層的,也有多層的,它們的色彩和花紋效果也不一樣。

3.大膽嘗試用累加組合的剪紙方法創作“花兒朵朵”。

(1)共同討論製作方法。

師:我們的小舞臺要上演童話劇《三隻蝴蝶》,我們已經做了一些背景,畫了一些美麗的花。今天我們再用累加的方法做些花,把背景佈置得豐富些,好嗎?你們想做什麼樣的花呢?

幼:菊花、荷花、蝴蝶花、梅花……

師:我這兒有一些梅花,我們來看看它是什麼樣子的。

幼:最外面一層花瓣是紅色的,第二層是粉紅色的,還有花蕊。

師:我們怎麼來做這朵花呢?兩層花瓣一樣大嗎?

幼:先折剪出第一層梅花花瓣,再剪出第二層花瓣。

幼:最下面的最大,中間的小一些……還要剪出花蕊,然後把它們貼在一起。還可以剪些小花紋裝飾花瓣。

(2)嘗試製作。

師:我們可以用折剪的方法和畫輪廓剪的方法來做花,在使用材料時要注意:大的花瓣和花紋用大的紙,小的花瓣和花紋用小的紙,剪下的碎紙要放到空盤子裡,我們要像庫淑蘭奶奶一樣學會節約。

(幼兒製作並將作品佈置在《三隻蝴蝶》的背景圖上)

4.師幼共同佈置作品並欣賞,體驗成功的喜悅。

師:你最喜歡哪一朵?它哪裡最漂亮?

幼:荷花很漂亮,它的花瓣一層一層的,每一層的顏色都不同。

幼:雞冠花很好看,它的花蕊有很多形狀。

師:累加剪紙的方法不僅可以做花,還可以表現很多其他的東西,以後我們再來試一試。

活動分析:

剪紙活動是一個系列活動。該活動是為小舞臺表演《三隻蝴蝶》製作背景而進行的。在前期活動中,教師首先讓幼兒感受庫淑蘭剪紙的特點,引導幼兒欣賞優秀的剪紙作品,感受和理解剪紙藝術的美。在活動中,教師不僅讓幼兒欣賞作品的內容、畫面佈局,還鼓勵他們大膽講述自己的理解,引導他們討論剪紙方法,感受色彩、圖形變化帶來的美感,知道什麼是累加剪紙,並比較它和鏤空剪紙有何不同,激發幼兒探索學習的興趣。

剪紙活動不僅是技能的練習,也是對幼兒的一種文化薰陶,對幼兒生活觀念的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如在活動中關注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形成一定的環保意識,等等。

以上就是差異網為大家整理的9篇《幼兒美術教案》,能夠幫助到您,是差異網最開心的事情。

美術魚教案篇6

?教材分析】

象形文字,是人類祖先通過描募實物形狀而發明的古文字,它不但有固定的讀法,而且是一幅幅有趣的圖畫。本課教材以“學生與文字文化”為切入點,讓學生在瞭解一些有趣的象形文字的同時,體會漢字豐富的形象內涵,激發民族自豪感,對傳統文化產生興趣。

教學時,應提供學生“探究、理解、想象”的空間,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這節課體現了本單元綜合運用點、線、面、色來進行平面製作的要求,培養他們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對圖形的表意能力。

?學情分析】

教材巖畫、金文、古畫與古文字的比較欣賞匯入,激發國小生猜想、比較的同時,也初步感知古文字的字形是來源於實物的描摹,國小生從探究瑪雅和埃及的象形文字的意思開始,激發興趣,體會各國不同的古文化,更由於就是一幅幅有趣的圖畫,國小生可以描描畫畫,並用豐富的色彩使之變成有趣味的畫面。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感知象形文字。

⑵瞭解象形文字描摹實物的特點。

⑶能運用形與色表現象形文字,並裝飾成畫面。

2、過程與方法

⑴在“慧眼識字”活動中,瞭解象形文字的描摹實物的特點。

⑵在欣賞討論中,瞭解文字與畫面結合的描摹實物的特點,感受人類想象,創造的能力。

⑶在嘗試中,發展想象力,創造象形文字的有趣畫面。

3、情感、態度、價值觀

⑴物件形文字產生興趣。

⑵體驗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的豐富形象思維能力。

⑶培養想象、創新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

⑴感知象形文字及國畫的表現手法。

⑵發揮想象創新能力,表現象形文字的畫面。

2、難點:

能根據象形文字的結構,運用誇張、變形、重複、排列等方法裝飾成畫面。

?教學方法】

遊戲法,啟發式,談話法,探究體驗比較法,展示法。

?課前準備】

1、教具:象形文字的課件,象形文字的示範畫,板書卡片,做畫工具:墨汁、毛筆、調色盒、國畫顏料、毛邊紙,水桶。

2、學具:收集有關象形文字的資料,準備創造象形文字的美術工具:紙碟、墨汁、毛筆、調色盒、國畫顏料、毛邊紙,水桶。

3、環境佈置:準備象形文字的直觀感受作品——巖畫,佈置環境營造文化情景氛圍;將學生作品展示板放在美術室,擺好六人為一組的課桌。

?學科與德育的有效融合點】

本課教材以“學生與文字文化”為切入點,讓學生在瞭解一些有趣的象形文字的同時,體會漢字豐富的形象內涵,激發民族自豪感,對傳統文化產生興趣。教學時,應提供學生“探究、理解、想象”的空間,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這節課體現了本單元綜合運用點、線、面、色來進行平面製作的要求,培養他們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對圖形的表意能力。

?教學策略】

突出美術概念形成的一般過程:

1. 欣賞課文中的“巖畫、金文“、”古畫與古文字“,並進行比較,猜一猜,哪些是畫?哪些是文字?它們像什麼?它們想說什麼?

2. 說一說,象形文字是怎樣演變成今天的文字的?(從意象——簡化)的過程。

3. 想一想,小朋友是怎樣根據象形文字的形狀進行想象的?

4. 猜一猜,小朋友的畫想說一個什麼故事?小朋友是用什麼工具材料表現的?

5. 說一說,你見過用象形文字裝飾的物象嗎?

突出美術學習方式的綜合運用:把象形文字變成什麼?

1. 選擇一個或多個象形文字進行有序或無序的重複書寫,構成一幅美麗的畫面。

2. 選擇一個象形文字,並將其放大,加粗筆畫,進行裝飾。

3. 創造一個象形文字並進行變化,創作成與字義相關的形象。

評價:

1. 想象力豐富。

2. 圖形與字義相符。

3. 有創意。

?教學過程】

一、準備階段。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⒈猜一猜

匯入語——同學們,今天有個新朋友來到我們的課堂,他就是“烏龜爺爺”。你看,他還帶了一份禮物,注意觀察,就藏在裡面,看誰發現了?

⒉出示巖畫

①師:這位同學觀察得真仔細,今天“烏龜爺爺”將和我們一起學習有趣的象形文字。在遠古時代,人類還沒有出現文字,為了記錄事情,就用簡單的圖畫來表示。

②小結:這個用圖畫方法來記事是很有趣的,可是時間一長,人們覺得這個記錄方法並不方便,於是人們創造了又像畫又像字的符號,後來我們把這個符號叫做象形文字。

1、學生進行猜圖遊戲活動。

2、學生看巖畫,瞭解象形文字的來歷。

出示課件:

1、激發學生物件形文字產生興趣。

2、學生理解象形文字的產生以及巖畫和文字的關係。

二、思辨探知(動手實踐,自主探究)。

欣賞感悟:

1、瞭解各國象形文字

同學們,在古時候,象形文字的運用很廣泛,你們知道除了中國,其它國家有象形文字嗎?老師知道課前有很多同學找了有關象形文字的資料,誰來介紹一下?

2、“慧眼識字”的遊戲

①象形文字有什麼特點呢?

②從同學們的表情中,老師知道你們被這部影片深深地吸引住了。讓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出現的象形文字吧!誰來說?

③這些象形文字和我們現在的文字一樣嗎?為什麼?

④小結:原來象形文字有描摹實物的特點。

3、揭示課題

①今天讓我們一起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來進行“象形文字的聯想”。

②出示課題——板書

4、現場示範

教師邊講邊示範。

觀察比較:

⒈剛才,老師用幾個象形文字組合的完成一幅畫。下面欣賞另外幾幅畫,它們都用了什麼方法來進行聯想?

小結:原來是用了重複和排列的方法。

⒉老師知道同學們也收集了很多的象形文字,誰來說說你打算怎麼樣通過聯想把象形文字變成一幅畫?

⒊同學們,你們都有很好的想法,老師這裡有兩幅畫,哪一幅的構圖好呢?為什麼?

小結:我們在繪畫的過程中要注意,畫面要飽滿。

1、學生展示課前準備的資料。

2、小組分享交流。

3、學生進行慧眼識字的遊戲,並大膽講述物件形文字特點的看法。

4、學生觀看,感受,體驗中國畫的意象美。

5、學生參與討論。

6、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

7、個別回答,教師有針對性指導。

8、學生分組討論。

三、自我構建

(一)課堂作業

造型表現:

⒈出示作業要求。

將象形文字聯想成一幅畫:構圖飽滿、富有創意。

⒉學生創作活動。

⒊各小組將完成的作品展示—學生將完成的作品貼在展板上。 學生在參與嘗試活動中,發展想象力,創造象形文字的有趣畫面。

(二)欣賞評價

欣賞評價:

⒈同學們說一說,你最欣賞哪一幅畫?為什麼?

—學生髮言。

1、欣賞各小組展示的作品,交流感受。

2、學生充分評議。

出示展板

通過評價活動提高學生的審美評價能力,分享學習的快樂。

拓展延伸

知識拓展、總結提煉:

⒈在生活中,象形文字還可以美化我們身邊哪些物品?

⒉老師也找了一些用象形文字美化的生活用品,請欣賞。

⒊老師還找了一幅畫,誰來猜?

—這是08年奧運會的會徽,這個文字象是一個“人”字,又象是一個“京”,他似畫非畫,似字非字,引起人們的無限遐想,這就是中國漢字的魅力所在!

⒋總結:同學們,你們今天表現得真棒!這些象形文字都是人們在勞動生活中,用他們的聰明和智慧創造出來的。我們要向他們那樣,用自己的雙手把世界裝扮得更加美麗。

學生分小組,聯絡生活舉例回答。

出示課件:

1、學生感知象形文字與生活中的關係。

2、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感受人文藝術的薰陶。

3、激發學生將美術興趣內化為成功的動力。

?教學反思】

1、採用遊戲激趣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象形文字的興趣,從而掌握象形文字的特點。

2、通過演示趣味性衝擊力極強的視覺形象課件,讓學生得到美的薰陶。

3、通過教師的示範讓學生欣賞用中國畫,表現象形文字的意象美。

4、教師邊示範邊引導學生掌握運用誇張、變形、重複、排列等方法裝飾象形文字。

5、學生探討作業的表現方法。能根據象形文字的結構,運用誇張、變形、重複、排列等方法裝飾畫面。

美術魚教案篇7

課題:

中國現代雕塑

課時:

1課時

課堂型別:

欣賞 評述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教材中的現代雕塑作品,認識立體造型藝術的構思、主題的表現以及材料的美感等等。

2、通過欣賞現代雕塑作品提高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

認識立體造型藝術的特點、規律以及表現技巧。

教具學具:

課本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講授新課:

(一)欣賞中國現代雕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表現的主題應貼近時代

藝術是現實生活的反映,社會生活是藝術創作的源泉。任何藝術不可能超越所處的時代。因此一件好的藝術品首先是在主體的發掘上與時代的脈搏相一致,反映的是我們身邊活生生的動人典型事例。

2、成功的應用雕塑技巧和形式美的法則

雕塑屬立體造型藝術,在表現主體方面有其特有的藝術語言。首先是雕塑本身的體量感,它是以其實在的體積佔有空間,有一種視覺上的衝擊力。在形體的處理上充分利用形式美的基本法則:對稱、均衡、重心的移位對比、韻律等已達到完美的藝術效果。

3、雕塑材質的現代感

隨著科學的發展、時代的前進、新的雕塑材料不斷湧現,玻璃鋼、鑄銅、不鏽鋼、鈦鋁合金等,這些材料以其自身的美感為造型服務。

(二)作品賞析

1、千里馬:這件作品是著名畫家、雕塑家韓美林的作品,它的最大特點是將作品富於極強的裝飾性,抓住所表現形象的本質特徵,以極簡約的手法表現形象。作者利用馬的側面影像輪廓,用極概括的手法把馬的體態、動態表現得恰到好處。

2、家:是雕塑家傅維安的作品,以三頭牛為題表現了一組互為穿插交錯的一種組合造型,作者沒有顧及牛的每一條肌肉和骨骼,但準確地抓住了牛的體態的本質特徵。因此,看上去仍能明白無誤的認出牛的形象,這種簡單、概括手法是作者的獨到之處。

3、琴童:這件作品以現實主義手法,用具象的表現形式刻畫了一個認真彈琴的女孩。這是我國著名女雕塑家張德蒂的作品。作者以寫實手法刻畫了一個琴童在操琴時眼、手、腦高度協調、配合的場景。女孩兒極認真的表情和一雙手撫琴的稚拙、憨態都表現得相當具體,使人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4、開荒牛:這也是一件以寫實手法出現的雕塑佳作。是著名雕塑家潘鶴的作品,現陳列於深圳市政府廣場。作者以開荒牛的精神隱喻深圳開發、進取的奮鬥精神,在塑造形體的方法上加強了牛的體量,設計了向前行進的動態,給人有一種奮發、拼搏的聯想。

5、哥倆好:這件作品時以竹根為材料。作者巧妙的利用竹根的自然性,稍加雕琢既賦予了作品的藝術生命。竹根的自然形態可以說是千姿百態,但如何利用這些形狀和自己要表現的主題聯絡起來卻非常不易。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說過,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在作者收下,竹的根鬚變成了哥倆的帽子,竹的根部用來塑造連部,竹的根節部分又用來表現圍脖。兩個竹根的外形迥然不同,哥倆的形象也因之有異,帽子、圍脖也各有其形,但通過這些共有的事物卻表達了同一氣候環境的真實感受,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巧妙的構思。

6、挑戰:這幅作品所表現的是一位傷殘運動員。作者用鑄銅這種材料,以及其概括的手法表現了投擲時一個最有力的瞬間,這種由於動勢所造成的重心偏離給人以強烈的動感。然而這種動勢的安排只能藉助鑄銅把車輪與底座緊緊的焊接才得以完成。作者運用對比手法,把簡得不能再簡得輪椅與強健的運動員的軀幹放在一起,使人產生一種力量感。

7、家鄉的河:這件作品也是鑄銅材料的。作者的創作意圖非常明確,表現的是一個夏日,一個女孩站在水邊,手持一片石頭,準備打水漂。這是一個輕鬆自然的主題,反映了兒童閒暇時一種童趣的追求。作者以樸素、自然的造型和單純的表現意圖,明確的袒露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作者以寫實手法表現主題,易於使兒童接受,更貼近生活、貼近真實。

8、叔叔阿姨們:這件雕塑作品以全新的藝術手法,以及洗煉的造型,表現了一個令人激動的主題。作者對形體的概括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面部及五官全被省略,而小朋友身上的雨衣和雨鞋卻非常突出的佔有大面積的空間,這正是作者的本意,意在突出表現小朋友在雨中執勤的生動場面,高高揚起的話筒好像在傳遞出那稚嫩的聲音,提醒人們注意交通安全,一道彎曲的欄杆,既是作品的依託,又明確了人物所處的道路環境可謂一舉兩得。

三、小結:

學生說說現代雕塑的材料有哪些,主要特點是什麼?課本上的作品你最喜歡哪件?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