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沁園春長沙》的教學設計模板

課件設計和運用,一定要結合教學內容等多方面的客觀條件,具體問題具體對待。做的得體,會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反之,則會事與願違,如若枯燥乏味的課件必然會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而精心設計好一個課件,因勢利導,就能緊扣學生的活動心理,活躍其思維,增強其學習興趣,從而大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分享的《沁園春長沙》的教學設計模板,歡迎閱讀與借鑑。

《沁園春長沙》的教學設計模板

《沁園春長沙》的教學設計模板篇一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簡單掌握詩歌作者及寫作背景

2、領會詩歌抒情性的特點,把握詩歌的情感走向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仔細探討品味詩歌語言,把握其精練、準確的特點

2、反覆朗讀課文,直至熟練背誦

三、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目標:

理解、體會詩人崇高的情懷及豪情壯志

【教學重點】

1、結合詞作意象,理清作者的思路,體會作者情感

2、融入課文情景,有激情的朗讀詞作

【教學難點】

⒈讓學生從意象的角度來把握詞作中關於湘江秋景的描寫

⒉領悟偉人的博大情懷以及人格魅力

【教學方法】

⒈點撥法。通過點撥關鍵字詞,把握詞中意象。

⒉語言品讀法。在反覆的朗讀,背誦中體會作者情感。

⒊比較法。可以與作者的其他詞作縱向對比,也可以與本單元所涉及的其他詩歌做橫向對比。

【教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單元總括:

1、中國新詩簡介:中國新詩是相對與中國古典詩詞而言的,它是五四前後才出現的,新在用白話寫詩,擺脫古典詩詞嚴整格律的束縛,受外國詩歌影響較大。

2、詩歌鑑賞方法:詩歌重在品味,鑑賞詩歌可以從意象、意境、語言、情感四個方面著手,優美的詩篇都是用豐富的意象營造出新穎的意境,藉助凝練的語言表達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世界,因此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我們應該把品位的重點,鑑賞的目標都放聚焦於意象、意境、語言和情感四個方面!

二、匯入新課

“自古英雄出少年”,中國科學院人才學研究小組曾經對50位名人做過研究,發現他們中有90%是在20歲以前就立下了自己的志向。如岳飛的“精忠報國”,魯迅的“我以我血薦軒轅”,周恩來的“面壁十年圖破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等巨集願,都是他們在青少年時確立的志向。立志是成才的動力。今天,我們學習的《沁園春長沙》,就是表現作者青年時的志向和抱負的藝術寫照,這篇詞作也經常被人們稱為“長沙志”。

三、時代背景

這首詞寫於1925年,1925年是北伐戰爭開始的前一年,農*動在全國十幾個省開展起來。毛澤東同志直接領導了湖南的農*動,在韶山等地先後建立了二十多個農民協會,建立了湖南農民第一個黨支部--韶山支部。1925年10月,毛澤東同志從韶山前往廣州創辦全國農*動講習所,途經長沙,重遊橘子洲,面對絢麗的秋景,回憶往昔的歲月,寫下了這首詞。

四、學生朗讀、背誦課文,培養語感。

五、討論分析:

1、結合註釋,識記以下生字:舸崢嶸遒遏

強調:“糞土”的意動用法。

上闋:

2、學生集體朗讀上闋詩詞,思考以下問題: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這開頭三句點明瞭什麼?

明確:點明瞭時間、地點和特定的環境。

這三句的大意:深秋時節,我獨自站在橘子洲頭,湘江水日夜不停地向北奔流。--獨立寒秋圖

3、提問:

“獨立”兩字寫出了什麼意境?

明確:

⑴寫出獨自一人來此遊覽,遠望、凝思的情狀;

⑵與下闋開頭“攜來百侶曾遊”相照應,說明今天是一人舊地重遊。

⑶聯絡“寒秋”的分析和註釋⑴,可以看出這裡更表現出了無產階級偉大領袖在革命鬥爭的驚濤駭浪中昂然屹立的高大形象。

4、提問:

“看”字領起下面哪幾句?這些句子的內涵應怎樣理解?

明確:

⑴“看”字領起內容:“萬山紅遍……萬類霜天競自由”,描繪了詩人獨立橘子洲頭所見到的一幅色彩絢麗的湘江秋景圖。

⑵詩人從山上、江中、天空、水底選擇了幾種典型景物進行描寫,由遠及近,由上到下的空間順序,很符合人觀察事物的自然順序。

5、提問:

你能找出這首詞中主要運用了哪些意象嗎?你能各用一個有表現力的詞來說說各個意象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明確:

萬山(紅遍):紅之廣闊

層林(盡染):紅得深透

漫江(碧透):江水溢滿清澈之極

百舸(爭流):千帆爭發充滿生機

鷹擊(長空):矯健有力

魚翔(淺底):輕快自由

萬類(競自由):昂揚奮進

強調:主席這段即景氣魄極大,展示了偉人的博大雄懷和凌雲壯志。短短几句話,寫出了山、樹、水、船、鷹、魚乃至世間萬物的情態,有遠景如萬山、層林,有近景如長江、百舸等,又有靜景如山、林,亦有動景如爭流的帆船,翱翔的雄鷹,水中的游魚,即景狀物下筆闊綽,氣度非凡。

6、提問:

上闋後三句的含義及與前面內容的關係是什麼?

明確:

⑴這三句的大意是:面對這一派勃勃生機的大千世界,怎能不激起思緒萬端:廣袤無垠的大地呀,誰才是主宰你命運的真正主人呢?

⑵前面內容是即景,後三句是抒情,詞句連貫直下,也為下文的抒情準備了充足的背景氣氛。[結合“思考練習一”講解]

下闋:

7、學生齊讀下闋詩詞,思考以下問題:

“憶”字領起下闋哪幾句?這幾句的內涵是什麼?

明確:

⑴領起“恰同學少年……糞土當年萬戶侯”。

⑵大意是:那時候,同學們正當青春年少,風采煥發,才華橫溢,革命熱情奔放,奮發有為,經常在一起評論國家大事,寫出批評惡濁的,表揚善良的文章。把反動統治者視如糞土,作者所憶的是當年的崢嶸歲月!

8、提問:最後3句的含義及在表達上的作用是什麼?

明確:

⑴這幾句的大意是:還記得嗎?當年我們在江中游泳,激起的波浪,幾乎阻止了飛快前進的船隻。

⑵作用:以設問句結尾,但實際上是對“誰主沉浮”的巧妙回答--要像當年中流擊水那樣,勇敢地投身於革命風浪中,急流勇進,擔負起主宰國家命運前途的大任。

9、歸納下闋:下闋抒情,通過回憶,形象地概括了共產主義戰士雄姿英發的戰鬥風貌和豪邁氣概,藝術地回答了“誰主沉浮”的問題,表達了作者的雄心壯志。

10、總結歸納全詞

⑴作品的結構特點:

全詞分上下兩闋,上闋寫景,描繪了美麗壯觀的湘江深秋景色,並即景抒情,提出了蒼茫大地應該由誰來主宰的問題。

⑵作品借景抒情的特點

上闋即景抒情自然引出問題,下闋由憶巧妙作答,思路清晰。上闋頭三句點明瞭時間、地點、環境。然後一個“看”總領七句,描繪了獨立橘子洲頭所見到的一幅色彩絢麗的秋景圖畫。詩人從山上、江中、天空、水底選擇了幾種典型景物進行描寫,即景動靜、遠近結合,對照鮮明,生機蓬勃。最後一句由眼前的山、樹、水、船、鷹、魚,一下擴充套件到世間萬物,並對在寒秋嚴霜下的萬物蓬勃活躍,奮發自強的情狀作了富於哲理性的概括。自然地為下面的抒情烘托了背景,準備了氣氛。下闋從上闋的獨自舊地重遊,自然聯想到過去的戰友,引起對往昔生活的回憶。一個“憶”字又統領八句,概括了早期共產主義戰士的戰鬥風貌和豪邁氣概。最後以設問句結尾,對上闋的問題作了藝術的回答。

⑶極富表現力的語言

本詞語言,用詞精當、形象,極富表現力。如“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萬”字寫出了山之多,“遍”字寫出了紅之廣。“層”字表現出樹林的重重迭迭,“染”字則活畫出嶽麓山一帶楓林,彷彿人工染成一樣的壯美景色。“漫江碧透,百舸爭流”寫的是近景,“漫”字寫出了江水溢滿之狀,“透”字表現出江水碧綠清澈,“百”字寫舸之多,而一個“爭”字,則給碧綠無塵的江面增加了昂揚奮進的氣氛,活現出千帆競發,爭先恐後的熱烈場面。“鷹擊長空”用“擊”而不用“飛”,準確地形容了雄鷹展翅迅猛有力地拍打的矯健勇猛的雄姿。“魚翔淺底”用“翔”而不用“遊”,精當地把鳥不扇動翅膀盤旋迴飛的狀態,用來描寫游魚在水中自如輕快的神態,形象生動。

六、學生背誦全詞

七、作業佈置:

《沁園春長沙》的教學設計模板篇二

【教學目的】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悟詞人改造世界的巨集偉志向和堅定信念,學習詞人以天下為己任的闊大胸懷,領略詞人救國救民、砥礪自我的火熱激情。

2、知識、能力目標:①學習詞的有關知識,掌握詞牌“沁園春”的格式,知道韻腳,並嘗試用這個詞牌填詞。做到學以致用,用以強學,體驗不同文體的個性、特質,以期達到提高寫作能力的之目的。②學習古典詩詞“情景交融”藝術手法,賞析其妙用和藝術效果。

【教學重、難點】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體驗詞中所傳達出來的“崇高美”“雄奇美”“雄渾美”“陽剛美”。(難點)

2、知識、能力目標:①學習古典詩詞“情景交融”藝術手法,賞析其妙用和藝術效果。(重點)②用這個詞牌填詞,體驗長短句獨特的節奏、韻律,挑戰寫作制高點,感悟傳統文化的魅力。(難點)

【教學設想】

1、過程、方法目標:①鑑於學生已經在國中學過主席的《沁園春•雪》等詩詞,到此稍加點撥,掌握運用“沁園春”詞牌之目的即可達成。因此,教學的落腳點就歸於“學以致用”。這也是前後勾連、學新聯舊、鞏固知識的必然過程。②鑑於學生剛由國中升入高中,美感體驗和審美能力較弱,因此高中語文第一課適當拉長教學時間,課時設定為3節:第一節總結複習詞的知識,指導朗誦詩詞,重在整體感知和把握;第二節重點鑑賞詞的藝術手法及其藝術效果,突破審美屏障,培養審美能力,初步感知“陽剛美”及其概念,能列舉類似風格的詩文;第三節分析“沁園春”詞牌格式、韻腳,掌握的該詞牌的特點,學以致用,按“沁園春”詞牌填寫一首詞,表達當代內容和思想感情。

2、習慣、素養目標:①教法趨向學法,以“讀”為主,讀出陽剛、豪壯、雄渾,讀出情感起伏和節奏感,做到抑揚頓挫、張弛有致。②在讀中進入詞的意境,感悟詞的“崇高美”“雄奇美”“雄渾美”“陽剛美”。養成良好的誦讀習慣,培養熱愛誦讀的優秀品質。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

同學們,大家在國中已經學過了毛澤東詩詞若干,特別是《沁園春•雪》,還有《卜算子•詠梅》,都給大家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大家肯定感受到了毛澤東詩詞包蘊寰宇的胸懷,突兀磅礴的氣勢,靜中寓動、色彩明麗、場面壯闊的深邃意境,以及毛澤東本人熱情樂觀、從容淡定、吞吐大荒的闊大胸襟。柳亞子先生曾經撰寫詩詞,誇讚毛澤東詩詞是:“*歷史三千載,自鑄雄奇瑰麗詞。”對嘍,這就是毛澤東,這就是毛澤東詩詞!有句的文學論斷“風格即人”嘛!有什麼樣的人,就有什麼樣的文學作品。有毛澤東這樣的偉人,就有毛澤東詩詞,就有毛澤東詩詞藝術。毛澤東詩詞是中華民族最可寶貴的文化遺產之一,毛澤東和毛澤東詩詞已經成了現當代中國的文化符號!China==中國,同樣“毛澤東/毛澤東詩詞==中國”,大家說對不對?!

好!現在先讓一位同學帶領大家重溫一下《沁園春•雪》和《卜算子•詠梅》的大氣磅礴與堅定樂觀,而後讓我們走進“毛澤東詩詞藝術的海洋”,領略一下傳統詩詞這種文學樣式帶給我們的別樣美。

二、回顧總結詞的有關知識

1、詞史概略

詞定型於唐,極盛於宋,故俗稱“宋詞”。我國文學史往往“唐詩、宋詞、元曲(詩體)”(另有“唐詩、宋詞、漢文章”之並稱)並稱,可見詞在文學的崇高地位。

晚唐詞代表作家有溫庭筠、韋莊,世稱“溫韋”,其詞收入詞集《花間集》。在詞的發展,他們有很高的地位,他們開始大量填詞,成為文人詞的奠基者,是“花間派”兩位最重要的代表作家。

兩宋詞蔚為大觀,恣肆汪洋,代表作家眾多,重要的有:范仲淹、歐陽修、柳永、蘇軾、王安石、李清照、陸游、辛棄疾、姜夔等。名家名作燦若星辰,不可盡數。國中、國小學過的古詩詞裡,宋代詞人的作品就很多。(此處提問:誰能列舉一些,詩也行?)

【明確如下】辛棄疾的《清平樂》(茅簷低小)《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王安石的《梅花》《泊船瓜洲》《書湖陰先生壁》,蘇軾的《題西林壁》《飲湖上初晴後雨》《惠崇春江曉景》,李清照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陸游的《示兒》等等。

元代詞衰微,但有大家元好問,大家都比較熟悉他的詞句“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摸魚兒•雁丘詞》。明代詞依然衰微,最的詞人是夏完淳,大家也比較熟悉。詞至清代,較前繁榮,出現了一些大家,如陳維崧、納蘭性德、朱彝尊等,其中納蘭性德屢上銀幕,同學們可能瞭解一些。[來源:Z&_&]

近代詞,主要在晚清時期,創作成就不高,但詞派林立,詞學理論頗有建樹,這一點同學應該知道。其中最為切要的是王國維《人間詞》,及其詞學理論著作《人間詞話》,尤其是理論著作《人間詞話》,是一部劃時代的詞學論著,關於人生三境界之論,想必同學們都比較熟悉。(此處提問:誰知道王國維的人生三境界?)

【明確如下】①“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②“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③“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現當代詞,受新文化影響,創作一度衰落,但是這一時期,仍然不乏鍾愛古典詩詞的詞人。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是詩詞的行家裡手,尤其是毛澤東,他老人家成了這一時期最偉大的詞人,他的詞一出,便震驚世界,使古典詩詞在現當代發揚光大。尤其到了今天,新詩的衰微,註定了古典詩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復興。大學聯考中以古典詩詞寫出滿分作文的學生令人刮目相看!

2、詞的一般知識

(1)詞牌:詞是特殊的詩體,句子長短不一,故有“長短句”之稱,另有別名詩餘、曲子詞、曲子、樂府、樂章等。

(2)詞題:詞最初可和樂歌唱,後來與音樂漸漸脫離。詞有詞牌,表示音樂,與音樂脫離後,表示詞的格式,規定著句數,字數。所以“寫詞”一般不不叫“寫詞”,叫“填詞”,按照規定的句數、字數來填寫,還得按照平仄要求寫。詞牌與詞的內容沒有必然關係,不能以詞牌名來理解詞的思想感情。一般情況下,詞沒有題目,隨著創作的發展,便慢慢有了題目。如《沁園春•雪》。

(3)詞類:詞分小令、中調、長調(也叫“慢詞”,就是長篇詞)。小於58字為小令,介於58字到91字之間的為中調,大於91字的為長調。常見的詞為中調,分為上下闕(也叫“片”)。

(4)詞風:詞作分為兩大類,代表著不同的美感型別,就是——豪放派和婉約派;代表作家分別是:豪放派——蘇軾、辛棄疾、陸游等;婉約派——歐陽修、柳永、李清照、秦觀等。毛澤東詩詞應該歸於——豪放派。

【注意】豪放與婉約就這麼絕對麼?其實,這是就某個詞人詞作的主要美感來說的,但並不是說他的詞作全都是豪放的或婉約的。大家都熟悉李清照的《夏日絕句》,寫項羽的。(此處提問:誰能背誦一下?)[來源:Z_]

明確:派別不是一刀切,它主要反映詞人、詞作的主要藝術風格和美感。豪放派可能也有婉約詞,婉約派可能也有豪放詞。

三、朗讀,感知,薰染,審美

1、教師配樂範讀(配樂曲目《命運交響曲》)

【注意】朗讀過程中,讓學生感知詞的美,邊聽邊聯想關鍵詞語,用以概括自己的感受。

明確關鍵詞:大氣磅礴、氣吞山河、豪邁雄壯、堅定蒼茫、氣勢開闊、色彩明朗、景物非凡……(學生可能反映的詞語:大氣、壯闊、豪邁、不可一世、唯我獨尊………)

【明確】這些詞語都反映的是“陽剛美”“雄奇美”“崇高美”“雄渾美”,以中國特色的文藝理論術語概括言之——剛美也,與柔美相反。剛美者,有力剛勁,往往體現為體積龐大,抒情主人公形象高大、凜然不可侵犯等,表現自我對宇宙、自然、人生的征服與把握。

2、指導學生朗讀,先不配樂,要求讀出節奏,讀出強弱,讀出徐疾疾升降,讀出快慢變化。

《沁園春長沙》的教學設計模板篇三

[教學目標]

在利用註釋,自讀自解基礎上,引導學生學會整合利用相關資料,探究詞中深層內涵,提高鑑賞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背景及相關資料的適度整合與恰當運用。

[教學過程]

一、熟讀成誦與整體感知可放手讓學生自學完成。

疑難之處,採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方式解決。用多媒體或投影呈現,也可以印發給學生。

二、背景資料呈現,輔助解讀作詞動機與寫景寓意。

這首詞作於1925年,當時革命運動正蓬勃發展。五卅運動和省港大罷工相繼爆發,湖南、廣東等地農*動日益高漲。毛澤東領導了湖南農*動。同時,國共兩黨的統一戰線已經確立,國民革命政府已在廣州正式成立。這年深秋,毛澤東去廣州主持農*動講習所,在長沙停留,重遊橘子洲,寫下這首詞。

資訊整合利用輔助:

1.國共合作創造了大好革命形勢,詞中著力描寫“紅”色,富有象徵意義。紅色象徵革命,象徵火熱的情懷,“萬山紅遍”是“星火燎原”的外化。詞中寫“競自由”寓自由解放追求。

2.國共合作,革命應由誰來領導,成為當時的焦點問題。此便是“誰主沉浮”質問的來由與內涵,由此可見詞人以天下為己任的博大胸懷。

三、活動資料呈現,輔助解讀“崢蝶歲月”的相關內容。

1.毛澤東在長沙學習、工作期間,常與蔡和森等革命青年在橘子洲頭散步、游泳、暢談天下大事。

2.1911~1925年,毛澤東在長沙從事的主要革命活動有:

組織了湖南學生聯合會、新民學會

開辦了平民夜校、文化書社

參加反對袁世凱稱帝,領導了驅逐張敬堯、譚延闓、趙恆惕等軍閥的活動

創辦《湘江評論》,成立馬克思主義研究會

資訊整合利用輔助:

1.呼應“百侶曾遊”。

2.呼應“揮斥方遒”、“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等“崢嶸歲月”,也為“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作了詮釋。“萬戶侯”、“中流擊水”沒必要字字落實,但寓意要清晰。

四、小結

背景決定心境,心境決定物象,物象傳遞情意。讀詩詞必須知人論世,利用相關資料去解讀詩境,品悟詩情。這是鑑賞的基本素質。

教學設計三

[教學目標]

同“教學設計一”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朗誦比賽活動,“我最欣賞”的品味活動,“我們缺什麼”研討活動。

[教學過程]

一、朗誦比賽活動

預課:要求每個同學反覆誦讀課文,讀得音準語暢。

學課:分組交流,人人有誦讀展示機會,互相帶動。先行分組齊誦,培育團隊意識,提高整體能力。老師評點,評出優勝組,予以鼓勵。後行個人誦讀,每組推選的,全組幫助設計停頓、重音、表情等,集體評出個人,予以表揚。

二、“我最欣賞”的品味活動

要求:選出你欣賞的某個詞、某一句、某幾句,說明為什麼,寫成書面稿。相同的不可重複,突出“我認為”。基本同意的,可以補充;不同意的,提倡爭鳴。教師在互動中做好指導與協調,確保活動有序有質有效。

形式:課前釋出,自薦主持,課堂以對話形式展開。教師全程監控。課後可由課代表彙總個人發言張貼在牆報“學習欄”內,繼續品評。

備要:參見“教學設計一”中“重點品悟”相關點及其鑑賞思路,重在思路對,不求刻板照對現有結論;教師相機點撥,適時調控。

三、“我們缺什麼”研討活動

要求:人教版、蘇教版不約而同將《沁園春•長沙》作為高一語文第一課,顯然有所期許。我們正處於風華正茂、書生意氣的年齡,與毛澤東他們那個時代的革命青年相比,我們究竟缺什麼?請在整體理解把握詞作內容的基礎上,談自己的體會。理解有困難的,教師及時扶助。

形式:可用現場討論形式,先分組讓每個同學有發言機會,後由各組推薦者全班展示,教師欣賞、引導、調劑。可用隨筆形式,將自己的想法以書面表達出來,教師評點展示,促進資源共享,共同進步。

備考:當今青年不乏理想與執著追求,但通常定位在個人發展上,缺少當年革命青年以天下為己任的博大胸懷與歷史使命感、責任感;當今青年圖穩求安,優柔寡斷,缺少當年革命青年英勇無畏的豪壯果敢;當今青年談吐作文,少剛性多柔性,缺少當年革命青年深遠而雄奇的思想氣魄,急需補鈣。從成長來看,少年大志,一生大為;少年無大志,一生難作為。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後來的豐功偉業,正是基於他們年輕時的壯志激勵。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當今時代同樣需要“中流擊水”、中流砥柱型的英豪,知識青年更應敢為人先立大志、成英豪,從進入高一開始早起步,踏實奮進,漸強漸升,以不辜負時代的重託,民族的期盼。

【相關連結】

1.《沁園春》詞牌

沁園:東漢明帝沁水公主的園林,後為外戚竇憲所奪(見《後漢書》)。相傳《沁園春》詞牌由此得名。據《詞譜》載,《沁園春》雙調,114字。上篇13句,四平韻;下篇12句,五平韻。

2.“揮斥”的化用

《莊子•天子方》曰:“夫至人者,上窺青天,下潛黃泉,揮斥八極,神氣不變。”毛澤東“揮斥方遒”巧妙化用於其中“自由奔放”的意蘊,用以形容新時代的青年從舊思想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自由奔放的胸懷。

3.古詩詞的語序變動

古典詩詞受格律的制約,常破句(改變原有句序)重組。如《沁園春•長沙》起始“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正常句序當為:寒秋(我)獨立橘子洲頭,(望)北去湘江(流水)。因為詞作押ou韻,故將“橘子洲頭”後置作韻腳;為使前後音韻諧和,前兩句也隨之倒置,於是形成作品中的語序。古詩詞語序的變動和省略,雖然破壞了一般的語法規律,卻增強了美的韻律和特有的情趣,只是要學會品悟。

4.物性與情志的暗諧

在傳統文化中,景物本身的特質被賦予了特定的文化內涵,散發著情的資訊,即景語皆情語。如鬆、菊、梅、竹、蘭等,多用來表達高潔情操;沙漠、古道、落日、寒風、冷雨等,多用於傳遞孤獨惆愁;楊柳、舟船、長亭、關山等,多用作揮寫離別之苦;高山、奔流、上天、人海等,多用於歌詠豪情壯志;清風、明月、泉溪、花草等,多藉以抒發閒情逸致。如此等等,要有意識地積累,文化底蘊豐厚了,古詩詞鑑賞的底子就厚了。如“楊柳岸,曉風殘月”之所以,是因為“楊柳”(寓有離別)、“曉月”(寓有淒寒)、“殘月”(寓有孤獨)營造了“傷離別”的濃濃情意。

物性與情志的暗諧始於《詩經》,屈原作《離騷》加以光大,廣借奇花、異果、香草、佳木、峨冠、博帶、長劍、美女等等,寄託自己高潔美好的情志;而雜木、泥淖、陰雲、淫雨、烏鵲等,則成為憎惡、鞭撻汙濁、黑暗勢力的外託之物。古詩中的佩劍、舞劍絕非習武善戰,而是借劍明志(屈原、李白、辛棄疾詩中均寫到)。古詩中雄關、長城、滄海、大江、長風等物,多與豪情壯志相諧;南山、幽居、禪寺等物,多與隱逸情懷相連。這些已成為解讀中國古代文學的基本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