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牧童課教案7篇

每位老師在寫教案的時候都要下一番功夫的,教案在書寫的過程中,教師務必要考慮與時俱進,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牧童課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

牧童課教案7篇

牧童課教案篇1

設計意圖:

鋼琴曲《牧童短笛》是著名音樂教育家、作曲家賀綠汀創作的,這是一首帶再現的單三部曲式。可讓大班幼兒在欣賞的過程中聽辨樂曲的a-b-a三段式結構,從而瞭解這種音樂結構的特點,提高對同類音樂作品的聽辨能力。

活動目標:

1、想象音樂作品中的意境和情節,懂得分辨樂曲的a-b-a三段體曲式。

2、通過簡單的樂器伴奏來烘托音樂作品中此起彼伏的旋律特色,並通過不同音色的樂器來區別a、b段的不同情緒。

3、知道這是一首具有田園風味的中國音樂作品,激發對民族特色音樂作品的喜愛之情。

4、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的節奏。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牧童形象的木偶及田園風味的背景圖。

2、各種打擊樂器,錄音機磁帶。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讓幼兒聽辨樂曲的a-b-a三段式結構,並用合適的打擊樂來表現各段的情緒。

2、難點:教幼兒聽辨樂句,理解旋律中此起彼伏相呼應的特點。

活動過程:

1、音樂遊戲《什麼樂器在唱歌》。師:“什麼樂器在唱歌?”幼兒則閉上眼睛,聽老師選一種打擊樂器,敲出×××的節奏型,幼兒馬上睜開看,邊拍手邊說:“××樂器在唱歌。”

2、播放音樂《牧童短笛》,讓幼兒聽辨這首樂曲是什麼樂器演奏出來的。師:“請小朋友聽聽這首曲子,猜猜是什麼樂器在唱歌?”

3、向幼兒簡單介紹鋼琴曲《牧童短笛》的音樂背景。師:“這首好聽的鋼琴曲名是《牧童短笛》,它描寫的是我國美麗的江南地區,牧童倒騎在牛背上,悠揚地吹著短笛,在田間玩耍的情景”。

4、出示背景圖,幼兒完整地欣賞音樂。

5、分段欣賞。

(1)聽賞第一段音樂。師:“我們先聽這段音樂,想一想牧童這時在幹什麼?教師根據幼兒的描述,邊操作木偶邊進行小結:兩位牧童倒騎在牛背上,兩人你一句我一句地吹著短笛,走在美麗的田間。這段音樂是悠揚的,抒情的。

(2)聽賞第二段音樂。師:“下面,我們來聽第二段音樂。聽聽這段音樂和剛才的第一段有什麼不同?聽了感覺怎樣?想想牧童這時又在幹什麼呢?”教師根據幼兒的描述,操作木偶,小結:牧童這時從牛背上跳下來,高興地在田間翻跟斗抓蝴蝶,這段音樂是歡快的,跳躍的。

(3)聽賞第三段音樂。師:“下面請你們聽第三段音樂。聽聽這段音樂和前面哪段音樂是一樣的,這時牧童又在幹什麼?”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小結:這段音樂和第一段是相同的,這種第一段和第三段一樣的樂曲叫a-b-a三段體。這段音樂講的是牧童又騎上牛背,你一句我一句地吹著笛子,慢慢地走遠了。

6、啟發幼兒選擇合適的打擊樂器為樂曲伴奏。師:“你們覺得這首樂曲的各段用什麼樂器來伴奏比較好呢?”

7、為每位幼兒提供2-3種打擊樂,提醒他們在樂曲的a段與b段用不同的樂曲來伴奏,並能在教師的指揮下變換不同的節奏型。

教學反思:

?牧童短笛》是一首非常著名的鋼琴曲。它短小精緻、形象鮮明、風格清新、富有田園風味。全曲共分三個樂段。第樂段描繪了美麗的田園景色,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畫。第二樂段以歡快的節奏、快遞的速度和跳躍的伴奏,在情緒上與第一段形成鮮明的對比,具有民間舞蹈風格的五聲調式特點。歌曲《牧童之歌》,是根據《牧童短笛》的主旋律改編而成。

這堂課的內容對剛踏上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在樂曲的背景、加花、練習中,以顏色、形態、進場次序的變化來引一導學生的學習注意力。結合教學內容我創設了:聽、看、比、論、感等多種學習形式,以增強本課的學習效果。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覺得給學生創設教學情景,讓他們在實際的感受中體驗新知識、接受新知識、運用新知識,課堂的教學效果就會比較好。

牧童課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誦讀古詩。背誦《牧童》。

2、學習古詩,理解故事大意。體會古詩描繪的自由自在的情境。

【教學重難點】

1、邊誦讀邊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

2、對牧童自由自在的生活的體認。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1、教師導語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一首和童年有關的古詩《牧童》,請和老師一起寫課題。

2、講解“牧”字的偏旁,讀題。

3、複習古詩的學法

(1)對照註釋。

(2)查工具書。

(3)聯絡上下文和生活。

(4)看插圖

板書:看—查—聯—照

二、學習古詩

(一)自主讀詩,理解大意。

(二)誦讀指導

1、教師指導誦讀:

想象:鋪(望無際鬱鬱蔥蔥)

聽音樂:弄(悠揚優美動聽)

動作演示:歸(悠閒愜意)

猜測:臥(舒適安閒)

2、整體誦讀

3、寫法指導

(1)有遠及近

(2)景人情的融合

三、拓展練筆

“不脫蓑衣臥月明”

(1)牧童睡不著,他在想什麼

(2)牧童睡著了,他會夢到什麼呢?

教學反思

1、逐句教誦既費時又切割了古詩的整體美。

2、古詩教學重點應落腳到意境上,而不是寫法上。

3、一課一得。教者應該有時間觀念。微型課要在前12分鐘突破重難點。

4、教學設計要有時間節點的劃分。

5、板書是一堂課的骨架,應有主次之分。

6、失敗只是暫時的!

牧童課教案篇3

歌曲《牧童》是一首山歌風的江蘇民歌。4/4拍,五聲羽調式。歌曲的節奏抒展,旋律優美抒情。歌詞以童心描繪出藍天、白雲、綠水、青草,勾勒出一幅美麗的田野風光,抒發了小牧童悠閒放牧的愉快心情。歌曲的第三段至結束全以小牧童牧羊的吆喝聲襯詞為歌詞,巧妙地補充了短小而意猶未盡的情境,使得歌曲的情感得以充分地抒發,給人一種完美的審美感受。

表演《牧童》

教學基本要求

1、啟發學生看插圖,聽錄音範唱,初步感受歌曲。

2、聽著範唱錄音,用手指著圖形譜(羊)輕輕地跟唱。提示學生第三段歌詞分別在哪裡?結束句在哪裡?

3、能跟著老師的手勢、完整準確地演唱歌曲。

編創與活動

教師要指導學生分小組在音樂實踐中探索敲擊三角鐵的方法。

提示:

怎樣敲擊出長音?怎樣敲擊出短音?答案可有多種,教師應對積極探索的學生給予充分的肯定,如有問題,提出建議,如:這樣是否更好?

三角鐵及演奏方法簡介

三角鐵是打擊樂器的一種,由一根彎成三角形的鋼條製成,用小金屬棒敲擊發音,音色尖銳、清脆、透明、響亮。不宜弱奏和演奏快速複雜的節奏,可單敲或滾奏,其音響可穿過整個樂隊而賦於樂曲以特殊的色彩。常用於軍樂隊和管樂隊。演奏時,將三角鐵懸於皮條或繩子上,左手提起,右手用金屬棒敲擊。

牧童課教案篇4

?設計思路】

?綱要、藝術》的“內容與要求”裡說的,提供自由表達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達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

音樂欣賞《牧童短笛》是《我是中國人》主題中的一次集體活動。幼兒對中國民族音樂有初淺的認識,通過音樂律動《牧童之歌》直接把孩子帶入音樂主題。活動前幼兒欣賞過水墨動畫片《牧笛》,感受田園風味的牧童生活。活動中選用同樣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水墨畫與《牧童短笛》音樂組合,視覺上直觀感受水墨畫和具有中國風味的旋律的完美統一給人帶來的美感。體驗音樂要素變化所帶來的音樂情緒和形象的變化,提高對同類音樂作品的聽辨能力。幼兒在“靜聽細看”中感受中國式的美,在師幼互動和生生互動中創編各種牧童和小牛在田邊嬉戲的動作,想象各種有趣的遊戲表現音樂的歡快情緒。

?活動目標】

1、欣賞鋼琴曲《牧童短笛》,想象音樂作品中的情節,用語言與肢體動作分辨不同的音樂情緒。

2、知道這是一首具有田園風味的中國音樂作品,增加對民族特色音樂作品的喜愛之情。

?活動重點】

跟著音樂節奏創編牧童和小牛遊戲的動作。

?活動難點】

用語言與肢體動作分辨不同的音樂情緒。

?活動準備】

(一)經驗準備:

幼兒觀看過《牧笛》的動畫片,對小牧童的田園生活有初步瞭解。

(二)環境準備:

1、由牧童及田園風味的水墨畫製作成的ppt。

2、牛角頭飾和自制短笛,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 進入音樂情景(音樂律動《牧童之歌》)

“今天,我們一起到田野裡去玩,讓我們一起出發吧!”

二、完整欣賞鋼琴曲《牧童短笛》

(一) 完整欣賞音樂,展開想象

重點提問:

1、田野到了,你們瞧遠處來了一位小客人,猜猜他是誰?

2、瞧瞧,今天他帶誰來了?

(幼兒欣賞音樂,老師用表情提示)

(二) 配樂講牧童和小牛的故事(配上由水墨畫製作成的ppt)

重點提問:

牧童和小牛之間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

三、分段欣賞

(一)ab段對比分辨

重點提問:

1、哪段音樂牧童騎在牛背上吹笛子?

(模仿跟著音樂吹笛子的動作,教師捕捉孩子的亮點)

2、哪段音樂牧童和小牛在做遊戲?

小結:a段兩位牧童倒騎在牛背上,兩人你一句我一句地悠閒地吹著短笛。

b段牧童這時從牛背上跳下來,高興地在田間玩耍。

(二)重點欣賞b段

1、幼兒和老師合作遊戲

重點提問: 牧童和小牛會做些什麼有趣的遊戲?

2、兩位幼兒合作

重點提問:請大家猜猜他們在做什麼遊戲?

(孩子們把平日玩過的遊戲都遷移到活動中來,教師提示幼兒跟著音樂節奏遊戲。大家猜上來的兩個孩子玩的遊戲,起到上下互動的作用。)

3、弟弟朋友和妹妹朋友合作遊戲

請妹妹朋友做牧童,弟弟朋友做小牛,一起合作跟著音樂做遊戲。

(找出亮點:節奏、表情、動作。請幾對小朋友做示範,大家一起學一學。)

(三)欣賞a‘段

重點提問:遊戲做累了,牧童會幹些什麼呀?

小結:牧童又騎上牛背,你一句我一句地吹著笛子,慢慢地走遠了。

四、完整表演

提供牛角和短笛,分角色進行完整表演。

(提供道具,進一步讓幼兒融入音樂情景,彷彿置身於大自然中,把自己想象成為一個天真的牧童和淘氣的小牛,完整感受音樂中的情緒變化,大膽用肢體動作表達表現。)

【活動評析】

(一)活動的選材具有藝術性、趣味性,能在情感上產生共鳴

幼兒在音樂欣賞過程中,選用同樣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水墨畫與《牧童短笛》音樂組合,視覺上直觀感受水墨畫和具有中國風味的旋律的完美統一給人帶來的美感。幼兒通過感知音樂作品的藝術美,獲得美的感受,從而大膽的表達表現。

(二)根據樂曲內容,以角色身份與幼兒進行情感交流,激發幼兒有情感地參與其中

在音樂活動中,教師以牧童的角色身份參與活動,以逼真的表演把幼兒帶入音樂作品特定的意境之中,能恰到好處地表現出作品的蘊涵,激發幼兒的表達慾望。

(三)善於分析和表現音樂作品的各種情感基調

?牧童短笛》的A段清新悠閒,B段活躍歡快。教師通過音樂故事,幫助幼兒區分音樂段落之間在情緒、情感上的差異,能夠準確地表現和傳授引導幼兒在領會各種情緒、情感的基礎上表現出相應的動作。

牧童課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理解課文內容,讀好人物的語言,體會不同的語氣表達,從人物對話中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秀品質。

2、在學習中理解詞語,理解時積累,積累後運用詞語說句子。

3、懂得要敢於挑戰權威,也要謙虛謹慎,獲得生活的啟示和教育。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理解課文內容,讀好人物的語言,體會不同的語氣表達。

教學難點:

從人物對話中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秀品質。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活動:

課件出示戴嵩的畫作,第一幅:牡丹圖出示詞語(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第二幅:牧牛圖 (出神入化、絕妙之作)學生欣賞並誇誇這些畫作,學生用上這些詞語練說句子。

一、匯入部分

師: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畫家和牧童》,請小朋友們認真看老師板書課題。(師板書:“畫家”二字大,“牧童”二字小)

師:看課題後你發現什麼了嗎?()猜猜老師為什麼這樣寫。( )師:小朋友很會發現問題,想想該怎樣讀才能把一大一小的意思告訴聽課的老師(以手示意“畫家”二字讀大聲些,“牧童”二字讀小聲些),學生再讀課題。

師:大畫家和小牧童之間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呢?請小朋友們開啟課文95頁,比一比,誰讀得又快又好。(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

二、品讀課文,從畫作的畫法、旁人的誇讚、態度等體會“著名”

(一)引出“著名”

師:課文講了誰和誰的故事?他們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師:戴嵩是一位怎樣的畫家?( )

誰能用“著名”來說說戴嵩這個人。(二)品“著名”

重點句1:他一會兒濃墨塗抹,一會兒輕筆細描,很快就畫成了。

師:現在我們知道戴嵩是唐朝一位著名的畫家。那課文哪些句子具體寫戴嵩畫畫的?請小朋友們拿起筆,找到寫戴嵩畫畫的句子畫起來。(學生彙報後齊讀) 師:(課件)看看這幅畫,誰來指指,哪兒是“濃墨塗抹”,哪兒是“輕筆細

描”。(請一學生上臺指畫)

師:好,小朋友們,現在我們就是戴嵩,請起立,拿起筆,伸出手,邊讀句子邊畫畫。(指導學生讀好句子)

師:兩個“一會兒,一會兒”讓我們看到戴嵩畫畫得(又快又好、真快啊)對,這裡用兩個“一會兒”是表示戴嵩畫得很快的意思,那些小朋友能用上這兩個“一會兒”來說說句子。(學生說句子,教師相機評價。)小朋友們說的句子都是表示做事快的,咱們的戴嵩他一會兒一會兒

師:戴嵩的畫畫得又快又好,所以〈課件出示句子〉(他的畫一掛出來,就有許多人觀賞。)學生齊讀

重點句2:他的畫一掛出來,就有許多人觀賞。

師:(課件“一 就”變紅)你能把這兩個變紅的字讀好嗎?()讓學生讀句子,想畫面,(可讓學生邊聽老師朗讀,邊閉起眼睛相畫面,然後說說好像看到了什麼。從而感受來看畫的人來得可真(快啊),來得也(真多啊)那是因為戴嵩的畫畫得(好啊)

師:哪些小朋友能用上“一 就 ”來說個句子嗎?(學生練說,教師相機評價)戴嵩的事可是一 就

重點句3:商人和教書先生的話。

師:人們一邊欣賞著戴嵩的畫,一邊大聲地稱讚他的畫畫得畫畫得好。請聽一位商人大聲地稱讚說(課件出示商人說的話)

生:齊讀商人說的話。

師:商人的話音剛落,一位教書先行又大聲誇讚(課件出示教書先生說的話) 生:齊讀教書先生說的話。

師:我就是那個商人,你們就是那個教書先生,來一起誇誇戴嵩的畫。注意老師的表情和動作(師生互讀)男同學當商人,女同學當教書先生,一起來誇誇(分男女讀),這位商人搖頭晃腦的誇讚道(指一學生讀)這位教書先生搖著扇子稱讚道(指一學生讀)。

師:戴嵩畫畫的現場除了商人、教書先生外,還有很多人。他們看到戴嵩的畫,會怎麼誇讚他呢?師:小朋友們,課文中商人和教書先生誇讚的時候用上了“絕妙之作”這樣的詞語,如果我們也能用上這樣的詞語,那戴嵩聽了會更高興的。(提示學生用上課前積累的詞語: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出神入化) 師:大家你誇一句,我誇一句,都在誇讚戴嵩,課文中用了一個詞,找一找,是(紛紛誇讚)。

三、讀議結合,理解人物品質

師:就在人們的紛紛誇讚聲中,一位牧童擠了進來,並大聲喊道(課件出示插圖和牧童的話,示意學生學著牧童的樣子喊)

師:牧童這一喊就像(炸雷一樣),把(在場的人都驚呆了)。

師:大畫家戴嵩聽了牧童的話是怎樣做的?有什麼反應?又是怎樣說的?師:這句話告訴我們,戴嵩是怎樣做的?像我一樣嗎?(師做生氣狀)( )從哪兒看出來的?(和藹)誰能學學戴嵩和藹的表情?

師:現在我是小牧童,你們是戴嵩,一起來學學。

師:大畫家,您這麼大的年紀,並如此著名,卻叫我這個放牛娃“小兄弟”,這“小兄弟”三個字表達了戴嵩對小牧童的( ),來,帶上我們對小牧童的尊重,再叫叫他( )

師:小朋友們,你們平時喜歡聽到別人對你的批評嗎?( )可戴嵩卻對小牧童說“我很願意”我們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戴嵩呀?(學生髮言,教師相機板書:虛心或謙虛),來,讓這位謙虛的戴嵩來到我們身邊吧(師生互讀對話)再互換角色讀

師:此時我就是戴嵩,小朋友們就是小牧童,我有問題請教你們了。小兄弟,請你說說我什麼地方畫錯啦?(課件出示:這牛尾巴??)提示學生用上動作表示

師:小牧童們,真了不起,我還真沒見過兩牛相鬥的情形,你們怎麼對牛這樣瞭解呀?

生:認真觀察,細心??

師:這不僅是個細心觀察的小牧童,他還敢當著這麼多人的面指出一位大畫家的錯誤,你覺得他還是個怎樣的小牧童?(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相機板書:細心或勇敢)

師:讓這位細心、勇敢的小牧童也來到我們身邊吧(師生互讀對話)

師:戴嵩聽了小牧童的話,他是怎麼說的,怎麼做的呢?(課件出示最後一段話學生讀課文最後一段)誰能學學戴嵩的表情,做做他的動作。()你的頭向下低著,臉有點紅,這種表情叫(慚愧),我們一起帶著這種表情再來讀讀。這個“連連拱手”怎麼做呀?在這表示什麼意思。( )來,做上拱手動作讀讀,再帶上慚愧的表情,做上連連拱手的動作,再讀讀這個句子。

師:我就是戴嵩,小朋友們就是小牧童,咱們再來學習一下人物的語言,(課件出示對話)。開始。(師生互讀對話)互換角色再讀,同桌互讀,指導學生帶上表情、動作讀。

師:多謝你的指教,多謝你的指教,小兄弟,你還有什麼話想對我戴嵩說說嗎?(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相機評價)

六、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一位虛心接受他人意見大畫家戴嵩,還有一位大膽指出他人的錯誤小牧童,他們的品質一樣(了不起、讓我們學習、敬佩),孩子們,再看看老師的課題,有需要改的地方嗎?怎麼改?是啊,小牧童那樣大膽那樣了不起,我們可不能小瞧他,我們也要把“牧童”寫大(修改課題字型大小),讓我們帶上對他倆的敬佩之情再讀課題——《畫家和牧童》。

(課件作業)課後請同學們從這兩個人中選擇一個或兩個你喜歡的人,用一句話來誇誇他們。

下課!

牧童課教案篇6

教學內容:表演歌曲《牧童謠》

教授物件:一年級

教學安排:一課時

教學方法:講授法、聽唱法、情景教學法

教學準備:鋼琴、多媒體音樂課件、教材

教學目標:

1、通過演唱歌曲,學生能夠對 “mi,sol,la,re”的音高有所感知。

2、能夠風趣、準確的演唱歌曲,唱出湖北民歌的這種味道。

3、通過學習敲擊雙響筒,加深對音樂以及樂曲強弱的體驗與感受。

教學重點:能夠用風趣地情緒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對“mi,sol,la,re”四個音的音高有初步的感知,學習“la”的柯爾文手勢。 教材分析:歌曲《牧童謠》是一首湖北民歌,4/4拍子,五聲商調式。歌曲的節奏抒展,旋律優美抒情。用一問一答的形式,描繪天上太陽放光明和地上草兒青又青的田野風光,抒發了小牧童悠閒放牧的愉快心情。歌詞中巧妙運用“那斯那斯嗨”的`襯詞,簡單易學,利於傳唱。也方便學生編創回答式的歌詞。全曲由re 、mi、 sol、 la四個音構成,以生動有趣的問答式的歌唱表演形式來反映牧童在放牧時的愉快心情。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學生聆聽音樂《牧童短笛》進入教室。

(設計意圖:在優美音樂聲中進入課堂,創設輕鬆、自由、愜意的課堂氛圍。)

2、發聲練習:

(1)唱音階,複習柯爾文手勢。遇到5、3、6、2四個音時教師示範帶下手勢,讓學生重點感覺這幾個音的音高。(這裡學生不需要做柯爾文手勢,教師邊彈琴邊做手勢引導學生唱準音高。)

(2)模唱55556-- 55553-- 33332---

(設計意圖: 6是這課要學的柯爾文手勢,通過圖形譜的輔助與柯爾文手勢的結合作用,學生對音高有了初步的、形象地感知。)

二、匯入新課:

1、老師展示《牧童短笛》的動畫片。

師:小朋友們看看這位小朋友在做什麼?

(用生動活潑的音樂動畫吸引國小生的注意力,將他們帶入牧童、笛聲、晚霞優美、寧靜的氛圍中。)

生:牧童騎在牛背上,吹著竹笛。

師:哦,原來是一位小牧童。他吹的好不好?笛聲美不美?那麼小朋友想不想知道他吹的是什麼曲子嗎?

生:想。

師:那麼下面請大家豎起耳朵,我們一起來欣賞小牧童在他放牧時演唱的一首童謠——牧童謠。

(設計意圖:先動畫片匯入,吸引了學生,抓住了低段學生的喜歡生動、形象的事物的年齡特點,再激趣談話引導,引出歌曲題目,層層遞進,循循善誘。)

三、學唱歌曲《牧童謠》:

1、初聽歌曲,請學生回答歌曲的演唱情緒。(活潑歡快/抒情悠揚)。學生聽的時候,教師引導學生根據歌曲的 旋律把身體動起來。(設計意圖:瞭解歌曲的演唱情緒,為有感情的學唱歌曲打下基礎)

2、介紹歌曲:大家知道這位小牧童的家鄉在什麼地方嗎?請同學們翻開課本10頁,這是一首湖北民歌《牧童謠》。湖北地處江漢平原,每到春夏就會看到草地上、池塘邊那一群群的牛羊吃著草兒在悠閒的散步,只見他們的小主人,一個個的小牧童坐在大樹下,吹著竹笛,唱著歌曲。這首《牧童謠》就是其中的一首。(設計意圖:以兒童話的口語 來介紹歌曲,讓學生有聽故事的感覺,抓住了學生的興趣)

2、復聽歌曲,請同學們“跟我做”。隨老師打強弱拍(拍手、握拳、拍手心、握拳)。 四拍子強弱規律(強、弱、次強、弱)。教師先喊後號帶學生念拍手、握拳、拍手心、握拳,慢慢的再念強、弱、次強、弱,讓學生了解四拍子的強弱規律,再配上音樂打拍子。(設計意圖:通過“跟我做”,讓學生動起來,師生互動,瞭解四拍子的強弱規律,為接下來的學習歌曲鋪墊)

3、學生聽音樂,看歌詞內容體會歌詞特點。

師:同學們表現的這麼棒,接下來請同學認真聽音樂,再仔細看歌詞,看看哪位同學發現這首歌的歌詞有什麼特點?

(襯詞,放牧時的吶喊聲;一問一答的演唱形式。)

(1)、吶喊聲老師演示一次,再帶著學生跟琴唱一次,完成前兩句歌詞的學唱。

(設計意圖:教師生動的演示,讓學生有強烈的視聽感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大大提高了)

(2)有節奏的一句一句的念歌詞。就把歌曲第三句的樂句念下。再重點講解下最後一段的歌詞講法,特別注意光明兩字的念法。

(設計意圖:有節奏感的念歌詞,調動學生念歌謠的積極性,一問一答的念歌詞,很快就記住了歌詞的內容,為歌曲打下基礎)

4、同學們想不想唱一唱?老師彈琴帶學生唱。教師唱響些,學生輕些。最後一段教師一句一句帶學生唱

(設計意圖:根據學生的情況定的教學方法,前面學生的聽,念,已經對歌曲有了一定的學唱基礎,直接帶學生唱,加快進度,讓學生的積極性一直調動著,那麼最後一段一句一句帶學生唱,是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學習情況而定)

5、師生接龍唱歌詞,襯詞部分老師唱,第三句樂句部分學生一句一句來。最後一段重點跟唱。 (設計意圖:前面念歌詞時用過這樣的方式,學生腦子裡有這樣的印象,現在唱歌詞也用這樣的方式,配合得當,學習效率比較好)

6、男女生對唱,一段一段來。

(設計意圖:一段一段唱,有效的學習了這首歌曲一問一答的演唱形式,達到了教學目標)

7、解決問題——糾正——演唱鞏固。

8、情緒處理:那——要唱清楚;嗨——要保持住。

9、跟伴奏最後來一遍。

四、歌曲的編創與活動:

1、演唱歌曲,襯詞部分唱簡譜打手勢,第三句唱歌詞。

2、歌詞部分師生對唱。(師問生答)

(設計意圖:發聲練習時,襯詞部分的音已經學習過柯爾文手勢,現在放在歌曲裡面進行鞏固,層層遞進,循循善誘,達到教學目標)

五、歌曲的拓展

1、用打擊樂器雙響筒為歌曲伴奏,老師先示範正確的演奏方法,並注意打出強弱節奏規律。學生之間相互討論合適的伴奏音型,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伴奏。其他同學打強弱拍子為歌曲伴奏。

2、小組合作表演:請一組同學演唱,一組用嘴巴模仿雙響筒給歌曲伴奏,一組用雙響筒伴奏。 (設計意圖:認識、學習雙響筒,並引導學生用世界上最美麗的聲音——喉嚨發出的聲音,為歌曲伴奏,並提示要注意強弱拍的打法,完善了歌曲的學習。)

六、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跟隨著這位牧童小朋友學習了他們家鄉湖北的民歌《牧童謠》,還認識了新朋友“la” 和它的手勢,瞭解了它在音階上的位置和音高。同學們還能很好的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這首歌曲的歌詞是牧童小朋友根據自己的生活環境創編的,那同學們能不能根據自己的生活採用這種一問一答的形式創編歌詞呢?這是留給同學們課後的一個作業。另外老師還希望,我們同學們也要學習小牧童,做個懂事的好孩子,幫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大家說好不好。(設計意圖:以兒童話的口吻來總結結束今天的課堂,層層遞進,循循善誘,最後還深入德育教育,達到了情感昇華)

牧童課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畫家的“著名”。 讀好人物的語言,

體會不同的語氣表達。

2、過程與方法:品味詞句以及人物的言行,通過朗讀、想象,體會畫家和牧童的人物特點。

3、情感態度、價值觀:感悟畫家和牧童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理解課文內容,讀好人物的語言,體會不同的語氣表達。

教學難點:

從人物對話中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秀品質。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師: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21課,齊讀課題。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第一自然段,我們知道了戴嵩是一位什麼樣的畫家?

師:作為著名的畫家,他的畫受到了大家的喜愛。那他是怎麼畫畫的呢?請大家讀讀第二段,找一找。

二、品讀課文、體會人物。

1、①出示: “他一會兒濃墨塗抹,一會兒輕筆細描,很快就畫成了。”

a、找出兩個表示畫畫技巧的詞讀一讀

b、出示一幅畫,指哪部分是濃墨塗抹,哪部分是輕筆細描?

c、“一會兒??一會兒”飄紅,讀句子體會戴嵩畫的快。

d、用“一會兒??一會兒”說句子。

2、戴嵩畫的也同樣出色,圍觀的人看了,紛紛誇讚,它們是怎麼誇讚的呢?請你自由的讀3、4段。

(1)讀商人、教書先生誇讚的話。

a、圍觀的人是怎麼誇讚的?

b、誰來扮演商人誇讚戴嵩的畫?抓住“絕妙之作”指導學生朗讀商人的話。

c、知識淵博的教書先生又有什麼評價?指導朗讀教書先生的話。

d、讀帶有“稱讚、讚揚、誇讚”的三句話,體會到用到近義詞可以使文章生動,積累三個近義詞。

e、模仿書上誇讚的話,自己來誇誇戴嵩的畫,再用上“詞語加油站”裡的詞誇誇。 f通過大家的誇讚感悟“紛紛誇讚”的意思。

三、 讀議結合,理解人物品質

1、看圖思考:就在人們紛紛誇讚的時候,一個牧童擠了進來,他說了什麼?

聽了牧童這炸雷般的喊聲,大家一下子都呆住了。

2 、戴嵩是怎樣表現的?讀戴嵩的話,讀出和藹的語氣,通過句子對比(少了“很、請”),體會到戴嵩是個虛心的人。

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呢?自讀第五自然段,找出牧童的話,讀一讀,,填一填:

3 、戴嵩到底錯在哪裡,讀牧童的話,並填一填。

從牧童的表現,讀出牧童是一個( )的孩子。

4、分角色朗讀五、六自然段.

5、小結:戴嵩虛心聽取了小牧童的意見,以後每天都到鄉村觀察兩牛相鬥的情形,後來再次畫了“鬥牛圖”,(課件出示) ,《三牛圖》《歸牧圖》這兩幅名畫,也是他畫的。

四、拓展延伸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一位畫技高超並且虛心接受他人意見大畫家戴嵩,還有一位大膽指出他人錯誤的小牧童,他們都很了不起,值得我們學習。,孩子們,再看看老師的課題,有需要改的地方嗎?是啊,小牧童那樣大膽那樣了不起,我們可不能小瞧他,我們也要把“牧童”寫大(修改課題字型大小)。

五、歸類指導寫字:

1、在這節課裡,小朋友們說得這麼好,讀得這麼好,相信你寫字一定也很不錯。

要寫好字,首先得像小牧童一樣細心觀察,看看這四個字,

(課件出示“抹、擠、拱、批”)你發現了什麼?

2、交流:都有提手旁,是形聲字,左右結構。

都是左窄右寬。

3、寫的時候要注意什麼?“末”上橫長,下橫短。

板書設計:

21畫家 和 牧童

虛心細心

勇敢

標籤:教案 牧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