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中學音樂課教案7篇

教案在撰寫的時候,教師需要強調聯絡實際,為使接下來的教學工作順利,我們需要制定一份教案,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中學音樂課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

中學音樂課教案7篇

中學音樂課教案篇1

教學目標:

一、通過欣賞,瞭解革命歷程,激發學生奮發向上,敢於拼搏的鬥志。

二、掌握輪唱的演唱方法,並演唱歌曲《解放區的天》,瞭解輪唱在音樂表現方面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

把握節奏,掌握運用輪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教具:

電子琴、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

二、匯入:

以展示戰爭圖片進入本課內容。

三、革命歌曲欣賞。

1、欣賞《游擊隊歌》、《過雪山草地》、《四渡赤水出奇兵》三首歌曲。

2、教師介紹三首歌曲。

四、革命歌曲展示。

1、討論:你知道哪些革命歌曲與故事?

2、每一組派代表同學展示。

五、革命歌曲學唱。

(一)學唱

1、錄音範唱,體會歌曲情感。

2、隨琴哼唱旋律。

3、分組學唱。

4、齊唱。

5、教師範唱兩遍,學生比較。

6、隨琴學唱。

7、齊唱。

(二)輪唱

1、教師介紹輪唱。

2、學輪唱。

3、聽錄音範唱。

4、表演。

六、課外作業:請為歌曲配上簡單的動作。

七、教師小結。

中學音樂課教案篇2

課題:身邊的音樂

教學目標:

1、找出身邊的音樂,瞭解這些音樂的作用;

2、識別音樂的情緒,發揮創造想象力為生活中的不同場景配置背景音樂。

設計思路:

學生髮掘自己身邊的音樂,對生活中、社會中音樂的功能進行初步瞭解,使學生認識到音樂與生活的聯絡,體會“生活中不能沒有音樂”,“音樂伴隨我成長”的道理,並能為生活中的不同場景配置音樂。

教學重點:

在音樂聽賞中瞭解音樂的情緒及其作用

教學難點:

為場景配置音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1、學生聽音樂進入教室。(音樂為《歡迎進行曲》,由幾名學生列隊進入,並揮手向其他學生致意。)

2、師生相互問好。

二、感受與探索

1、教師提問:剛才播放的這首音樂大家都很熟悉吧,曲名是什麼?那幾位同學隨音樂進入教室時是什麼樣的神態呀?誰來模仿一下?他們為什麼會有這種神態呢?

(讓學生初步感知音樂的情緒與人的情緒之間的關係)

2、我們再欣賞幾段音樂,聽完之後,請同學們說說聽到這些音樂時的感受,然後請幾位同學來表演一下。

(在教師的引導下進一步找出身邊的音樂)

3、教師播放音樂片段,學生聽賞。

(《運動員進行曲》、《搖籃曲》、《國歌》等)

4、學生自己探索,尋找音樂。

教師提示:除了剛才我們都非常熟悉的樂曲以外,還有哪些在你身邊的音樂,請大家開動腦筋,找一找,比如你在電視中聽到的,在書店聽到的,在超市等很多地方都有音樂,你能唱一唱,哼一哼都可以。

5、對找出來的音樂進行簡單的情緒情感分析。

6、試對已經分析的音樂設定場景,學生合作表現。

(讓學生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表現音樂,在熟悉的音樂中創設場景,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和對音樂的興趣)

三、創作與表現

1、試配場景

剛才我們自己找出了許多身邊的音樂,也為找出來的音樂配置了一些場景,下面我們來為場景試著配一配音樂。

2、將學生分組,各小組自行確定要表現的場景,併為場景構思配置什麼樣的音樂。

(學生討論,教師下去指導)

3、教師提供音樂片段,學生自由選擇音樂。

4、分組展示交流,教師與學生一起對每個小組進行評價。

(以學生自評為主,教師只指導學生如何評價,不作結論性的評價,給學生自由思考的空間,但都要充分給予肯定)

四、教師小結,下課。

中學音樂課教案篇3

教學理念:

讓孩子們在音樂中發現美、表現美、創造美

教材分析:

歌曲《雪絨花》是美國音樂故事片《音樂之聲》中的一首插曲。該故事片根據美國當代著名戲劇、電影作曲家裡查.羅傑斯創作的同名音樂劇改編拍攝。劇情取材於1938年發生在奧地利的一個真實故事。影片中由羅傑斯和詞作者奧斯卡.哈默斯坦合作的插曲膾炙人口,成為影片中最精彩的組成部分。其中《do re mi》、《孤獨的牧羊人》、《雪絨花》流傳最為廣泛。這部影片曾榮獲五項奧斯卡金像獎,在世界影壇被譽為最動人的音樂故事片之一。《雪絨花》以深情悠長的歌調,用3/4拍子唱出,通過對雪絨花的讚美,真摯地傾吐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器樂曲《雪絨花》的配器較為豐富,有一定難度,但該曲目的學習有助於培養學生學習認真的良好品質,提升學生音樂學習的能力,養成他們在器樂學習中的集體合作精神,建設音樂的耳朵,享受音樂學習的樂趣。

教學目標:

1、學習用輕聲唱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在合奏中培養認真的學習品質,培養集體協作精神,並享受合作成功的喜悅。

3、在綜合表演中分享音樂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合奏的協調性和音樂的美感。

教學準備:

vcd光碟、豎笛、電子琴、各類打擊樂器等。

教學過程:

課前律動。演唱《青春舞曲》,用兩種節奏做律動,調動學生積極的學習情緒。

一、組織教學

多媒體播放網上音樂《哆來咪》,教師檢查學生學具準備及座次、分組情況。

二、匯入新課

剛才聽的這首歌,你能說出它的名字麼?(生答)這首歡快活潑的歌曲是美國電影《音樂之聲》的一首插曲,這部電影裡還有一首比《哆來咪》更受矚目的歌曲,那就是《雪絨花》,想聽《音樂之聲》和《雪絨花》的故事嗎?

講故事:《音樂之聲》的故事發生在70多年前的奧地利。一座古老的修道院中,有一位叫瑪麗亞的年輕修女。她活潑漂亮,會彈吉他,喜歡唱歌。有一天,瑪麗亞來到一個上校家當家庭教師。在上校外出工作期間,瑪麗亞教上校家幾個沒有了媽媽的孩子學會了很多歌曲。《多來米》便是其中的一首。她還給孩子們排練了合唱。當上校回家時,瑪麗亞和孩子們用甜美的歌聲迎接他。上校很高興,他也邊彈吉他邊演唱了一首歌。同學們猜猜,上校唱的是什麼歌?對!就是這首《雪絨花》。這是一首古老的奧地利民間歌曲,上校借這首讚美雪花的歌曲來表達自己對祖國幸福、安寧生活的熱愛之情。後來,瑪麗亞成了那幾個孩子的媽媽。在他們全家外出旅遊回家時,不幸的事發生了,德國法西斯侵佔了上校的祖國和家鄉,並要上校去當海軍。上校是個熱愛祖國的軍人,他不肯為敵人工作。他和瑪麗亞決定帶著孩子們逃往國外。就在他們準備逃跑時卻被敵人發現了。上校便假稱是去參加音樂節的演出。敵人不大相信,便派人跟蹤了他們。上校的家庭合唱團在音樂節上表演的第一個節目便是《雪絨花》。

三、欣賞歌曲

1、多媒體播放電影《音樂之聲》片斷――《雪絨花》的演唱。

生初聽,感受音樂的旋律美。

師提示:當《雪絨花》這首象徵著祖國幸福、安寧生活的歌曲迴盪在劇場時,觀看的聽眾非常激動,因為他們現在的祖國已經失去了往日幸福、安寧的生活。聽眾們懷著對祖國必勝的信心,一齊高唱起來,歌聲使敵人膽戰心驚。《雪絨花》在影片中完整地出現了兩次,第二次比第一次更激動人心。

生復聽,感受音樂的意境美。

2、討論:《雪絨花》這首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3、我們在唱這首歌的時候,應該怎樣來唱?

四、演唱歌曲

1、師彈電子琴,生劃拍用“啊”音哼唱旋律。

2、跟琴用輕聲唱歌詞。

3、師提示:怎樣唱這首歌剛才同學們已經討論了,現在請同學們把自己當成影片中的上校,跟音樂一起有感情地演唱這首歌曲。

(播放vcd光碟《雪絨花》伴奏音樂,生全體起立,有感情地演唱)

五、演奏樂曲

1、師匯入:同學們有感情地演唱了這首歌,讓我們一起感受到了這首歌曲的魅力。《雪絨花》這首歌曲優美的旋律,感人的歌詞意境贏得了眾人的喜愛,於是也有音樂創作人為它編配了器樂合奏曲,翻開書第14面。

2、看譜,分析配器,主旋律豎笛練習。

a、師範奏,生指法練習。

b、生自由練習,師指導。

c、齊奏,師用鈴鼓伴奏。

3、分析配器的各種節奏,並結合旋律進行試奏。

看第10面五線譜和簡譜的時值對照表,弄清配器的節奏。

a、碰鈴節奏

× ― ― × - × × - 0

叮 叮 叮 叮

b 、沙錘節奏

0 × × × ×× × ×” - 0

沙 沙 沙 沙沙 沙 沙

c、大鼓節奏

× 0 0 × × - × - ×

咚 咚 咚 咚 咚

3、合奏練習

a、分組,在a 、b、 c三組中,各抽一部分人演奏豎笛,其他人分別演奏一種樂器。

b、指出合奏中的不足,再度合奏,分組輪流進行。

六、綜合表演

1、匯入:今天,我們在演唱《雪絨花》這首歌曲的時候體會到了歌曲感人的藝術魅力,在樂曲合奏中享受到了合奏成功的愉悅。對於這首音樂作品的學習,同學們還有什麼想法呢?(生談想法)

2、分組討論,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式來表現這首音樂作品,生排練時教師做指導。

3、全班交流,組對組進行評價。

七、總結下課

師:今天我們通過賞、唱、奏、演四個環節對美國電影《音樂之聲》的插曲《雪絨花》進行了學習,《音樂之聲》的插曲除了課前同學們欣賞的《哆來咪》,我們今天學習的《雪絨花》之外,還有很多,老師這兒還有一首,我們一起來聽聽。(播放《孤獨的牧羊人》)這是一首很好聽、很有生活情趣的歌曲,以後我們會學到,今天的課到這裡,下課。

教學反思:

“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詠歌之,詠歌之不足,舞之,蹈之。”音樂是情感的藝術,是陶冶人性情的熔爐。只有在歌詠或舞蹈者本人對音樂充分理解的基礎上產生了濃烈的情感,才能對音樂進行精彩的表現和創造。本課充分營造情景:教師充滿深情的故事講述和故事片插曲《雪絨花》演唱片斷的欣賞,將同學們帶進一個神聖的殿堂――有關於美的音樂的,有關於愛國的,有關於人間摯愛與真情的……學生體驗各不相同,共同的是他們的情感得到了一次盪滌。由此,他們產生了濃烈的學習願望,在賞、唱、奏、創的教學環節中,他們盡情展示著對音樂的理解,表現著美的情感。音樂之美,情感之美,在課堂上得到體驗和昇華!

中學音樂課教案篇4

【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音樂教科書(湘版)

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藝苑風景線》

【教學理念】

新的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要提倡學科綜合,這節課綜合了音樂與美術這兩個不同的藝術門類,這兩種藝術品種所使用的物質材料不同,表現形式也不一樣,但這兩種藝術之間卻有著密切的聯絡,它們是相互作用的,相互影響的。

音樂是流動的時間藝術,繪畫是凝固的空間藝術,但它們有著共同的性質——最終歸於人的大腦之中,使人們在感受中引起思維想象。優秀的繪畫作品能給人以美的享受,從畫面的色彩,線條、結構中感受到音樂的韻律和節奏,使人產生豐富的聯想。優秀的音樂作品同時也是一幅美麗的畫,而這幅畫是一幅用音符當色彩、旋律作線條所繪出的只能用聽覺去觀看的心靈之畫。本節課的目的是通過老師的引導與學生的積極探索能夠對音樂與繪畫之間的關係產生好奇心與探究願望;初步感受、理解音樂與繪畫的個性與共性;能夠嘗試用繪畫來表現音樂;這樣能夠使學生達到一種情感上的、認識上的、實踐上的目標。學生在感受,體驗探討的過程當中拓寬了藝術視野與審美空間,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

這一節課是一堂音樂與繪畫的藝術綜合課,教師與學生面對的是師生共享的藝術品,雙方的關係是平等的,教師只是起一個引導的作用,更多地是讓學生自己去感受、去體驗藝術作品的美,去探尋不同藝術門類之間的聯絡。這節課自始至終都圍繞著音樂與繪畫這個中心來展開、深入到總結歸納。音樂課我覺得應該要做到具有音樂性、藝術性、綜合性和活動性,讓學生在音樂課中獲得更美的享受。

【教學目標】

1. 學生能夠對音樂與繪畫之間的關係產生好奇心與探究願望。

2. 學生能初步感受、理解音樂與繪畫的個性與共性。

3. 學生能夠嘗試用繪畫來表現音樂。

【教學準備】

教師需要翻閱大量有關音樂與繪畫的資料,並製成相關,隨時與學生進行交流與補充。閱讀的相關書籍有《色彩美學》郭廉夫、張繼華著,《音樂文化趣談》餘開基著,《藝術教育論》郭聲健著,《國家級中國小音樂骨幹教師教案精選》楊力、郭聲健主編,《音樂課程標準解讀》,《藝術世界》85年第三期,中的圖片來自《世界美術大圖典》、《中國水彩》、《中國美術》。學生分三組坐,以方便隨時進行討論和交流。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賞兩幅抽象畫

① 英洪的《致愛麗絲》

② 斯圖爾特·戴維斯的《布魯普斯和伊夫斯》

2.聆聽兩段音樂

① 多芬的《致愛麗絲》

② 文的《藍色妄想曲》

3.樂配畫

4.讓學生說明為什麼會這樣選?

從學生的回答當中匯入新課,展示《音樂與繪畫》的課題

二、感受與體驗

1.聽音樂聯想畫面——音樂中有畫面

①《節日序曲》施萬春作曲

②《苗嶺的早晨》

2.討論與總結音樂的個性特點

首先,音樂是一種聽覺藝術,具有流動性與時間性。音樂主要是靠音響、旋律、節奏、音色來進行“繪畫”的。

音響——使人產生想象和聯想,獲得視覺形象及畫面。

旋律——以時間為畫筆在不同音高位置上鉤出來的線條。

節奏——通過聲音的高低、強弱、長短有規律的交替來表現。

音色——音樂中音響組合的各種手段。如:橫向的除錯色彩、縱向的和聲色彩。

3.欣賞四幅畫聯想音樂——畫面中有音樂

讓學生說出自己真實的欣賞感受,再聯想到音樂的一些語言要素。

4.討論與總結繪畫的個性特點

繪畫是一種靜態的視覺藝術,也是一門空間藝術和造型藝術。

繪畫的基本語彙是線條、色彩、造型。

線條——人們認識和反映自然形態時最簡明的表現形式,有長短、粗細、曲直之分。

色彩——是人眼接受外界色光的刺激而產生的一種感覺。

造型——用線條和色彩在平面上組合成一種特定的結構位置。

5.音樂與繪畫之間的聯絡——音樂與繪畫的對應關係

① 媒體展示國畫《雄雞報曉》圖,然後聽聖桑《動物狂歡節》中的《公雞與母雞》,讓學生對比對同一事物的描繪,音樂與繪畫在表現上有什麼區別與聯絡。

② 劃線題

請同學們找出音樂借用繪畫的專用名詞:

和聲色彩 繪畫節奏 旋律線條

調性色彩 色 調 線條流暢

③ 連線題

音樂語言要素與繪畫語言要素當中哪些要素具有對應關係

音樂語言要素繪畫語言要素

旋律 色彩

和聲、音色 構圖

曲式、節奏 線條、造型

三、思考與探索

有《伏爾加河上的縴夫》、《墓地上空》、《奔馬》三幅畫,每一組選擇一幅畫,播放貝多芬的《葬禮進行曲》、莫索爾斯基的《伏爾加船伕曲》、《賽馬》三段音樂,讓學生分析本組的這一幅畫應該選擇哪一段音樂更為合適,討論後派代表到講臺上來發表意見,老師作補充說明。

四、實踐與創造

① 觀看吉拉爾德聽《黃河》畫黃河的錄象片段,讓學生感受看得見的音樂。

② 聆聽音樂,展開想象,繪出畫面,播放笛子曲《牧民新歌》學生作畫。

③ 學生作品賞析,繼續播放《牧民新歌》作為背景音樂。

五、歸納與總結

音樂與繪畫常常互相滲透,互相影響,互相對應,相得益彰。用音樂可以表現繪畫,用繪畫也可以表現音樂。

音樂表現繪畫的作曲家:

1. 俄國作曲家莫索爾斯基的《圖畫展覽會》,這是作曲家1837年在他看了亡友畫家加爾特曼的繪畫遺作展覽會後,為悼念亡友而作的鋼琴組曲,全曲共分10段,每段以一幅圖畫為創作依據,並各有標題。如《牛車》、《兩個猶太人》。

2. 法國印象派音樂大師德彪西的交響音畫《大海》,他運用各種音響來表現大海的巨集偉磅礴,變幻無窮的景色,通過音樂的各種音響材料描繪出對色光的感覺,又結合聲態、動態、製造出一幅幅絕妙的大海圖畫。

中學音樂課教案篇5

課題:中國古曲《春江花月夜》 民族管絃樂合奏

任課年級:初 ??

任課教師:劉老師

教材分析:民族管絃曲《春江花月夜》力圖從音樂的角度來刻畫一幅美麗動人的月夜江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中國古曲《春江花月夜》-中學音樂教案。樂曲的旋律流暢婉轉,格調古樸典雅、生動秀美,充分地利用各種音樂手段,形象地描繪祖國春江月夜的良辰美景,貼切地表現出標題“春江花月夜”的新意。這首樂曲的生動音樂語言,激發著人們豐富的聯想與想象。因此,它遠遠地超過了用詩歌語言所表現的意境。

?春江花月夜》原來是一首琵琶曲,曲名為《夕陽蕭鼓》,這首作品已成為中國傳統音樂中的一顆光彩奪目的璀璨明珠。它宛如一幅山水畫卷,把春天靜謐的夜晚,月亮從東山升起,小舟在江面盪漾,花影在兩岸輕輕搖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現在我們的眼前,給人們以高度藝術美的享受。

?春江花月夜》是由引子、主題樂段、主題的多次變奏及尾聲構成的。這首具有中國特色的變奏曲,每個樂段前面都有一個小標題。分別為:江樓鐘鼓、月上東山、風回曲水、花影層疊、水深雲際、漁歌唱晚、洄瀾拍岸、橈鳴遠瀨、欸乃歸舟、尾聲。

教學目的: 1、通過欣賞古曲《春江花月夜》,使學生了解有關的音樂文化知識,培養學生熱愛民族音樂的感情和學習民族音樂的興趣。

2、瞭解一些中國傳統音樂的結構特點。

3、背唱《春江花月夜》的主題。

教學重點: 認識中國傳統音樂結構的兩個特點:“魚咬尾”和“換頭合尾”。

教具:錄音機、錄影機、磁帶、錄影帶、鋼琴

教學時數:第一課時 (40分鐘)

教學過程:

一、匯入:(2分鐘)

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中國古曲,這首作品我們每個同學都聽過,音樂教案《中國古曲《春江花月夜》-中學音樂教案》。有同學會問:“老師為什麼會這麼肯定地說呢?因為我們每天在上課間操時,都要做一套太極操,這套操使用的音樂就是今天我們要欣賞的音樂作品,你們猜猜這首樂曲的曲名是什麼?《春江花月夜》

二、《春江花月夜》作品簡介:(8分鐘)

“春江花月夜”原本是一首琵琶獨奏曲,早在1875年前即有傳抄本,距今1999年,同學們算一下已流傳了多少年?學生答:“1999-1875=124年”。原曲名為《夕陽簫鼓》,並列有一系列的小標題如:夕陽簫鼓、花蕊散迴風、關山臨卻月、臨水斜陽、楓荻秋聲、巫峽千尋、簫聲紅樹裡、臨江晚眺、漁舟唱晚、夕陽影裡一歸舟等。20世紀20──30年代,上海的一些音樂家將這首曲子改編為絲竹合奏,取名為“春江花月夜”,並組合若干段落,每個段落都加有形象生動的小標題。請同學們開啟書p14頁,劃下各個小標題:江樓鐘鼓、月上東山、風回曲水、花影層疊、水深雲際、漁歌唱晚、洄瀾拍岸、橈鳴遠瀨、欸乃歸舟及尾聲。新中國成立以後,音樂家們又在絲竹合奏曲的基礎上,將此曲編配為民族管絃樂合奏曲。

三、《春江花月夜》的結構特點:(20分鐘)

這首典雅、優美、抒情的民族管絃樂曲,已成為中國傳統音樂中的一顆光彩奪目的璀璨明珠,它具有中國傳統音樂的結構特點。在欣賞這首作品之前,讓我們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樂曲中這些很有意思的結構特點。

1、 江樓鐘鼓:

這段江南風格的主題音調琵琶、古箏、簫、二胡等)絲竹樂器奏出。讓我們先來欣賞一下這段主題音樂。

請同學們看p14頁譜例:首先視唱主題,在反覆地視唱過程中,發現樂句一頭一尾的音都是用同度音貫串連線的。

這段主題旋律如歌,給人以恬靜安謐、令人陶醉。也是全曲的基礎。我們可以用一句民間的俗語來形容它叫“魚咬尾”。要求學生掌握這個特點後背唱這段主題旋律。

2、 這段主題,它在不同的音樂段落裡變化展衍,從不同側面充分展示它所蘊含的美質。在不同的段落中,這一主要主題往往改變它開始的部分,引出一些新的因素,給人以新的享受。請同學們聽三個段落“江樓鐘鼓”、“月上東山”、“花影層疊”。歸納出這三個段落有什麼相似點。特點是:每段的結尾樂句相同: 我們把這種中國傳統音樂的典型的結構特點叫:“換頭合尾”。

四、欣賞琵琶演奏家劉德海演奏的《春江花月夜》片段。(5分鐘)

五、小結: 瞭解和認識中國傳統音樂的特點對欣賞中國古代的音樂作品有很大的幫助。不但能從音樂作品中獲得美的感受,更能從音樂的本身發現美。讓我們在下一節課中共同感受這首《春江花月夜》給我們帶來的古典的美。

六、作業:背唱《春江花月夜》的主題。

中學音樂課教案篇6

一、起始準備 發聲練習:

二、音樂興趣活動複習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1、劃拍視唱 2、擊拍數數 3、聽辨填空 4、律動表演

三、複習歌曲:《歌唱祖國》

1、第一遍練唱時: 學生隨著伴奏、指揮,用飽滿伴奏和指揮,在學生中挑選有 有力的、連貫抒情的聲音演唱 能力有特長的學生擔任。

2、第二遍演唱時 學生站成合唱隊的形式演唱 老師做觀眾

3、小結歌曲的演唱,給你鼓勵

四、精選幾個短小片段聽賞體驗:學生簡記聽每個小片段所想 1、柔和婉轉的旋律:(體驗寧靜的感覺) 起的任何詞彙和感受。 2、簡潔明快的旋律:(體驗欣喜歡快的感覺)

3、流暢清脆的琶音(感覺是潺潺流水 的小溪還是奔騰的江河)

4、雄渾的音響和跌宕起伏的旋律: (預示的是一場暴風雪還是一片 豔陽天?)

五、聽賞:

自我激勵能使人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 是任何事業成功必不可少的 原動力。

1、《義勇軍進行曲》發出了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者的怒吼,至今仍鼓勵著億萬中華兒女,無論何時何地,只要聽到他的聲音,心中仍會升起一種無比自豪、無比驕傲的感覺。

2、欣賞交響詩《嘎達梅林》表達戰火紛飛的年代,民不聊生,飢餓、 寒冷侵襲者人們。

兩軍對峙充滿了濃烈的血腥味。

3、小結學生的聽後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中學音樂課教案篇7

教學內容:欣賞《春曉》、《新疆之春》

教學目標

1、能用歡快、親切的是聲音演唱歌曲《渴望春天》。

2、能認真聆聽小提琴獨奏《新疆之春》,感受音樂的情緒與意境,並能將樂曲的幾個樂段用不同的圖形或動作表現出來。

教學過程:

新疆的春天:讓學生在聽賞小提琴獨奏《新疆之春》的過程中,感受不同的春天。然後讓學生用打擊樂器、舞蹈或者繪圖,來表現他們所感受到的樂曲情境。

教學重點:

正確理解小提琴獨奏曲《新疆之春》的情緒,並能認識小提琴的音色。

教學難點:

感受新疆歌曲風格。

教學過程

一、美麗的春天

1、說一說

師:同學們,在春天裡,你們看到了怎樣的美景呢?

(引導學生說說字看到的及感受到的。)

2、聽一聽

師:讓我們一起到田園隨著音樂感受一下春天。

(展示春天的美景,播放《春曉》。)

師:在剛才的歌聲中,你們聽到了什麼聲音?

(聽到春風的聲音和朗誦的聲音。)

讀一讀

在春曉的伴奏音樂中,引導學生一起朗誦《春曉》這首詩。

師:在《春曉》歌曲中,春風是怎樣歌唱的呢?

師:誰能來模仿一下?

(學生模仿春風的旋律。)

(①說一說歌曲的特點:

(引出三連音的唱法)。

②說一說歌曲的情緒:

師:誰能說一說:春風吹拂時,它的聲音是怎樣的?

(春風吹拂時,像媽媽的手輕輕地滑過我的臉龐,在演唱春風時,應以輕柔、流暢的聲音演唱。)

師:讓我們一起來完整地欣賞這首歌曲。

(完整復聽歌曲。)

二、春天裡的新疆

1、聽賞〈新疆之春〉

師:剛才大家用歌聲描繪了美麗的春天,老師也為大家帶來了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請大家一起來聽賞吧。

(播放小提琴獨奏曲〈新疆之春〉,並配合新疆風俗民情的畫面。)

2、賞析〈新疆之春〉

師:大家能聽出這首樂曲是哪個民族的音樂嗎?

(新疆。)

師:這首樂曲的名字叫做〈新疆之春〉。新疆,位於祖國的西北邊陲,是我國面積最大的自治區。這裡主要聚居這維吾爾族的人民。他們能歌善舞。通過剛才的聆聽,同學們,在音樂中體會到了什麼?

(讓學生自主說出樂曲的風格特點,即這首樂曲濃郁的維吾爾族民間音樂風格和熱情奔放的性格特徵。)

師:現在讓我們仔細聽賞樂曲。

(樂曲的第一樂段和第二樂段。)

師:和你身邊的同學一起來說一說,樂曲中的第一樂段和第二樂段向大家描繪了什麼樣的美麗景色,它表現了什麼樣的情緒呢?

(組織學生討論,說出歌曲的第一樂段和第二樂段所表現的情緒。樂曲的第一樂段主題強勁有力,音樂活潑、跳躍。第二樂段以具有強烈的舞蹈性節奏的節奏,表現了人們跳起歡樂的手鼓舞的情景。)

3、表現〈新疆之春〉

師:新疆的春天真的很美。同學們,你們想不想自己來表現?

(播放〈新疆之春〉,學生自由選擇舞蹈、打擊樂器、畫畫等不同形式來表現。)

小結:

師:春天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季節,是一年中最美麗的季節。今天我們歌唱了祖國美麗的春天,感受了新疆的美麗春天。讓我們珍惜這美好的春天,為創造祖國更美的春天努力吧。

課後反思:

這是一首具有濃郁新疆風格的小提琴獨奏曲,本節課我主要運用了多媒體等有利手段,讓學生從視聽等各個角度感受了新疆的風土人情,也感受了新疆樂曲的風格,通過長笛與小提琴的音色對比,讓學生真正認識了小提琴。在以後的音樂欣賞過程中應多讓學生掌握各種不同的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