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找規律教學反思6篇

編寫教學反思能夠增強老師的教學質量,教學反思是教師對教育實踐反思的一種書面表達,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找規律教學反思6篇,供大家參考。

找規律教學反思6篇

找規律教學反思篇1

本節課是找規律這一單元的第一節課,為了使學生感受生活應用的廣泛性,同時使學生受到美的薰陶。本節課採取了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小組交流的學習方式進行教學。

我的教學意圖有兩個:一是讓孩子通過找規律能夠說出下一個是什麼;二是讓孩子充分感受規律的美。圍繞著這兩個教學意圖,我設計了五個教學環節,分別是:

一、創設情境,感受規律。

新課開始,我首先通過變水果的情境匯入,充分調動小朋友的學習慾望,激發出孩子大腦中規律這部分知識的原有經驗,然後直接揭題:像這樣一個蘋果一個香蕉,又一個蘋果一個香蕉,不斷重複出現的現象就叫做規律,今天咱們的任務就是一塊兒來找規律。

二、在自主探究中,發現規律。

1、這第二個教學環節,我設計的是認識規律。這一環節,我重在強化訓練孩子用較清楚、完整的語言來表述自己發現的規律。首先,我為學生創設了聯歡會時張燈結綵,這一兒童熟悉的生活情境,把氣球和燈籠有規律的呈現出來,使學習新知過程,融於豐富有趣的活動中,激發了學生學習和探究的興趣,讓學生在觀察、猜想、推理、操作中意會,感知規律。同時人人能夠參與,有利於面向全體,給學生提供思考、嘗試的機會。然後,我讓小朋友自由發揮,說說自己發現的規律。

2、接著這一環節我創設了讓學生猜的環節,讓學生意會,積累感性經驗。如猜下一面彩旗是什麼顏色?下一個燈籠是什麼顏色?下一個小朋友是男孩還是女孩等,都是讓學生先自我感受,再聽取別人的意見。給學生的學習提供了獨立思考、自我嘗試、獨立猜想、和體驗成功的機會。

三、在自主探索中,體驗規律。

?數學課程標準》提倡: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引導學生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數學知識,發展解決問題的策略。

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我首先在黑板上擺出有規律的圖形,讓同學們發現圖形的特徵以及規律,使學生能在自己喜歡的實踐活動中探究、發現事物的規律,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推理能力。接著,我在體驗規律這一環節設計了塗一塗、畫一畫的教學情境,用自主探索的方式讓孩子獨立完成。其中,塗一塗重在讓學生會按照規律塗色,還要會說出規律。

四、在小組合作中,創造規律。

這一環節我設計了小小設計師這一活動。讓學生小組合作塗出有規律的顏色,擺出有規律的圖形。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用自己喜歡的顏色來給花朵塗顏色,學生的創造力真是令人吃驚,他們不僅能模仿前面出現的一些規律來創造,有的還塗出了較難的規律。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興趣,誘發學生的求知慾,啟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探索者。同時,注意發揮群體優勢,讓學生在小組內相互合作、交流、協商,以提高學生間相互合作的意識。

五、說說生活中的規律,發現規律的美。

欣賞生活中的規律、找找生活中有規律的事物等,進一步加強對規律的感知體驗,從而發散學生的思維,創設出更多、更復雜的規律,培養了他們的大膽創新意識,體現了玩中學,做中學的理念。

本節課我的教學特點是:充分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我首先利用資源創設一個聯歡會的佈置的情境,讓學生在現實、有趣的情境中探索事物的規律,學生根據這一情境中擺彩旗、擺燈籠、擺小花等圖形感受規律,直觀、生動、形象地展現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讓學生全方位地在活動中體驗數學的魅力。還藉助多媒體讓學生欣賞規律圖片,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另外,我通過讓學生看一看、說一說、擺一擺、塗一塗、找一找等活動,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動態的過程中感悟規律、經歷發現規律過程,並獲得一些數學思想方法和積極的情感體驗。特別是讓學生小組合作擺一擺、塗一塗這兩環節中,我給學生自主探究的機會,給學生充分的思維時間和空間,開放了學生思維,學生設計出了與眾不同、有創意的規律,在張揚學生個性的同時,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

當然,本課也存在很多不足:

一、沒有調動學生學習和積極性

其實在課堂上,我已經看出他們不愛、不愛回答問題的特點了。可我卻沒有及時調整、調控課堂的對策,沒有利用手中的小星星激發學生的舉手意願,比如應該說:看誰最勇敢?看誰願意回答老師的問題?誰想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等一系列激勵性語言。

不足二:課堂評價單一

對於學生的回答,我始終說你回答得真好!評價不夠多樣化,沒有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對於一年級的學生,應該用不同的評價去教學,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滿足自身的需求,從而激發自己的發言慾望。

不足三:時間沒有掌控好,最後環節顯得緊張

課堂教學中我一直嚴加掌控教學時間,但還是沒的控制好。尤其最後環節欣賞規律的,只是匆匆而過,顯得很是掃興。

一路反思下來,本節課當中不足的地方還有很多。我會在以後的課堂教學中逐漸改正,讓我的課堂充滿情趣、充滿智慧,真正讓學生在愉悅中學會新知,我會為這一目標而努力!

找規律教學反思篇2

這次公開課,我上的是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找規律》這一節知識,這節課從開始上時就很輕鬆,課也按照我的意思往下走,這堂課上下來總的感覺還是不錯的。 回顧這節課主要有以下一些特點:

1、關注新舊知識聯絡,促進新舊知識合理溝通。精心預設生活場景,引導學生髮現生活中所隱藏的數學因素,感知 “規律”,就本教學內容而言是讓學生感知事物排列的“序”。

2、給學生的主動發展提供充分的時間和充裕的空間,讓小組活動效果落到實處。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是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前提,沒有思考的合作與交流是低效與流於形式的,學生將會出現無話可說。為避免這一情況的出現,我做了如下的安排:在解決盆花問題時,我先讓學生獨立思考,讓他們在練習本上將自己的思考過程表達出來,在此基礎上進行小組交流,使學生在感受解決問題的方法的多樣性的同時拓寬自己解決問題的思路。而在解決彩燈問題時,我則讓學生同桌說說自己的想法,再用自己認為比較簡單的方法解決問題。經歷了這兩個問題的解決過程,學生對這類問題的解決方法有了比較清晰地認識。這時,我將彩旗問題交給學生處理,由學生提問學生回答,我則用“餘數是幾時,是紅旗?餘數是幾時,是黃旗?”這一問題將這堂課的關鍵拋給學生,讓學生自己總結,提高認識。

3、合理組合、挖掘教材。如規律練習的拓展,我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個情景,引導學生根據所掌握的找規律的知識,自己設計出一個規律,讓學生深刻理解排序中的“組”和“組內事物的個數”及“組內事物的序”,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策略,讓學生體驗成功和喜悅。

4、自然體現數學與生活的聯絡,感受數學的人文價值。數學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應用於生活。從主題圖――盆花、彩燈、彩旗的出示,到結束時自然界中的規律現象和生活中的規律現象的展示,讓學生深切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絡,產生用數學知識去改造生活的慾望。

5、關注生成。如在找規律的過程中,我讓學生自己一次次經歷策略不斷優化的過程,而對於學生的錯誤資源,我能及時捕捉,引導學生通過思辨來糾正。

6、細節決定成敗。在預設中,我比較精心地設計了每一句過渡語和板書。儘量做到簡明不羅嗦,突出重點,這樣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建構,同時在數學課上也能讓學生感受我們語言文字的美。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課中,有些地方我還比較急噪,給予學生探究的時間還不夠,沒有為每個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提供廣泛的可能等。有遺憾,就意味著反省,意味著認識的昇華,意味著進步與提高。我將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努力,不求最好,只為更好。

找規律教學反思篇3

本學期的找規律單元是要學生用平移的方法探索並發現簡單圖形覆蓋現象中的規律,能根據把圖形平移的次數推算被該圖形覆蓋的總次數,解決相應的簡單實際問題。

開始,我出示了一張由1-10組成的數表和一個紅色方框,指出用這個框每次可以框出兩個相鄰數,得到一個和後,我問學生:“這樣移動方框一共可以得到多少種不同的和?”然後讓學生可以拿著手中的數表想一想,也可以框一框,在很多學生有了答案後,我讓學生髮言說出自己的想法。我以為學生會按照書上的本意,用一一列舉的方法來求出答案:1+2,2+3,3+4,……9+10。結果那位學生卻回答說:10-1=9。這是書上與我預設時都沒考慮到的,我當時有一點小小的意外,但我還是微笑著鼓勵他說說他的想法。可能這是他的一種直覺思維吧,他一時解釋不出這樣算的。原因。我知道他這樣做是完全可以解釋的:第一,可從找規律的角度來解釋。如果有2個數,每次框相鄰2個數,就得到1個和,如果有3個數,每次框相鄰兩個數,就得到2個不同的和,照此下去,有10個數,每次框2個相鄰數,就會得到9個不同的和,所以10-1=9;第二,可從排頭法的角度來解釋。一次框出2個數,1可以排頭,2可以排頭……9也可以排頭,10不能排頭,10個數中有1個數不能排頭,所以10-1=9(種)。當時我有幾秒的猶豫,是幫助他把這種思路更加明晰呢?還是繼續演繹預設的教案?為了不讓課堂節外生枝,我選擇了後者。雖然很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但自己總覺得缺少了點什麼。

接著,繼續用紅色方框分別框住2個、3個、4個、5個後,我出示了表格,並提出了書上的兩個問題:

(1)平移的次數與每次框出的個數有什麼關係?

(2)不同和的個數與平移的次數有什麼關係?讓學生通過小組交流來找出規律。學生經過獨立思考,小組討論,紛紛發現了規律。在彙報第一個問題時,出現了這樣幾種答案:

(1)每次框出的個數與平移的次數相加和是10;

(2)每次框出的個數是相鄰的自然數,而四次平移的次數也是相鄰的自然數;

(3)每次框出的個數與平移的次數奇偶性相同,或者都是偶數,或者都是奇數;

(4)每次框出的個數與平移的次數的逐漸減少2。看來學生的思維很活躍,尋找規律的角度也很新穎,從看兩者的和聯絡到了看兩者的差,從橫向尋找規律聯絡到縱向的比較,前兩條規律是我預設到的,而後兩條卻是沒考慮過的。當學生彙報後,我知道後兩個發現並沒有普遍性,但該如何向孩子們解釋後兩個發現只是特例呢?如果再換例說明顯然太費時,也並不一定能講清,而且還會沖淡主題,把本質的東西給拋棄了,得不償失。但如果肯定他們的發現是對的話,顯然又不行。當時我說:“你們很聰明,在這一道簡單的例題中,發現的可真多。”雖然話是這樣說了,但自己感覺心中特沒底氣。

課上完了,感覺自己對教材深層次的鑽研能力還需加強,對課堂中學生即時生成的資源,我沒能很好地利用與把握住。

找規律教學反思篇4

今天教學了積的變化規律,昨天佈置了預習作業:

計算、再觀察比較下列算式:30*24=720 (30*2)*24= (30*4)*24= 30*(24*5)= 後面三個算式等號左邊與第一個算式左邊比,什麼發生了什麼變化,算出後三題的積再與第一題的積比一比,你有什麼發現? 30*24=720 (30÷2)*24= (30÷5)*24= 30*(24÷6)= 後面三個算式等號左邊與第一個算式左邊比,什麼發生了什麼變化,算出後三題的積再與第一題的積比一比,你有什麼發現?學生在課始交流計算結果與自己的人發現時,習慣於表述成: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幾倍,積也擴大相同的倍數;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縮小几倍,積也縮小相同的倍數。

為了驗證大家的發現,我們首先讓大家用書中的例題驗證,再讓大家各舉一個例子驗證得出積得變化規律。但遺憾的是在後面的練習中學生還是習慣於直接計算積卻不用所學的積得變化規律去求積,在我的追問下好的學生想到根據記得變化規律直接用原來的積乘幾求到現在的積。

我也反思我的教學中是否有導致學與用剝離的現象,可能在開始的教學中教師只注重學生得出規律的結果反而削弱了學生對規律本身的理解與實際應用,於是在課即將結束前我出示了題目:根據275*46=12650 直接寫出275*92= 的結果並說明解題思路,到此學生才全部理解了記得變化規律的有用性。雖然是後知後覺但畢竟是真正有了“知覺”了。

找規律教學反思篇5

有人說:“教育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今天自己上了一節示範課—《找規律》。在這門“遺憾的藝術”獲得了一點點成功。高興之餘,也不忘記錄下自己的所得所失。

?找規律》是蘇教版國小五年級數學上冊,是《找規律》這一單元的第二課時,我設計的環節如下:

一、找規律,感受規律的美

這節課重點要學生去“找”規律,而不是規律的應用,更不是做競賽題。我設了這樣的匯入,我先以有節奏的拍手歡迎聽課的老師,再請同學們和老師一樣有節奏的拍手。在遊戲中滲入找規律,初步感受和體會規律,並說出自己的發現及時的匯入新課。出示有規律排列的盆花,彩旗圖,讓學生找規律,小組內交流,感受這樣有規律的排列顯得整齊漂亮。

二、找策略

圖中的盆花的顏色依次是紅、藍、紅、藍、紅、藍……學生找出規律,我及時提出問題,按這樣有規律的排列第15盆花是什麼顏色,小組內合作,討論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集體交流。

三、優化策略

學生解決盆花的問題出現三種策略,一種畫圖方法;一種是列舉法;一種是計算方法。請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解決彩燈依次是紅、紫、綠、紅、紫、綠、紅、紫……照這樣排列第17盞燈是什麼顏色的問題,比賽誰完成的快,交流時學生髮現計算方法還是比較快。

四、發現生活中規律

數學是解決生活的問題,用學到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才能體現數學的價值。讓學生找生活中這樣的規律如:“每四年一閏,每7天一個星期,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十二生肖……”

五、用規律設計圖案

我用今天這樣規律設計一幅圖案,向學生展示,再一次喚起學生對規律美的認識,讓學生自己設計,讓學生同樣體會到數學的美。以上五個環節,其中“一,二,三”個環節是重點,這樣的設計在實踐中獲得好評。

我的成功

1、激趣引入。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用有節奏的拍手來歡迎老師,一來緩解學生緊張情緒,二來把學生的注意力調動起來,發現拍手的規律,為下文找規律做了鋪墊。

2、充分體現課改的新理念。這樣的設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積極地投入到學習和研究之中,讓他們帶著問題展開小組合作交流,避免課堂中提問,以個別學生回答代替大多學生的思維。在學生探究規律的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而不是生硬把找出的規律教給他們。讓他們自己發現,自己解決,獲得成功的體驗。

3、根據課堂變化,及時調整設計。在優化策略這一環節,比較畫圖法,列舉法和計算方法時,課堂出現兩派,一隊認為畫圖直觀而且好理解;一隊認為計算簡潔,速度快。我馬上補充一道,“按燈籠這樣排法,第1840盞燈是什麼顏色?”要求畫圖,學生齊喊“哦!那畫到啥時?”從而感受到計算方法的簡便和實用。

4、靈活使用課後問題,巧妙設計習題。課後的練習第1題是擺珠子,第2題穿珠子,兩道題內容相似,我只選取了第1題。我設計一道這樣練習題:“我愛數學我愛數學我愛數學……第154個字是什麼?”這樣習題得到聽課老師的好評,它不但很有創意,還體現熱愛數學之情。

我的遺憾

課堂中對意料之外的回答,處理不恰當。當提出“彩旗的顏色依次是紅、紅、黃、黃、紅、紅……的順序,第23面是什麼?”時,因為有前面兩種問題的鋪墊,學生基本認可先找出每幾個一組,再列算式,正當總結時,於沂渭舉手說:“我還有一種方法,把紅旗當奇數,黃旗當偶數……”我馬上想到每2個一組,奇數是紅旗,偶數是黃旗,欣喜打斷他的話“噢,把紅旗看成一組,黃旗一組,也就是每2個一組,再計算。這種想法很好,大家給於沂渭鼓掌。”但是於沂渭臉上卻沒有喜悅之情。當時害怕浪費時間,完不成教學任務,沒有讓學生表達完自己的想法,聽課的老師對這種方法也有異議,表揚也顯得蒼白無力。

課後我叫來於沂渭讓他講完自己的想法。他的想法是這樣的,把2面旗當成一組,紅旗是單數,黃旗是雙數,第23面旗應是23÷2=11(組)……1(面)第11組是單數應是紅旗,剩下一面按順序應是黃旗。說的多啊!難得學生有這樣的奇思,可惜課堂上,我卻讓這精彩的一幕浪費掉。還得聽老師留下懸念,給自己留下深深的遺憾。

找規律教學反思篇6

教材分析

?積的變化規律》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內容。本課例以一組乘法算式為載體,引導學生探索當一個因數不變時,另一個因數與積的變化規律。在學生已經掌握了乘法運算的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在乘法運算中探索積的變化規律。通過這個過程的探索,學生將會經歷研究問題——歸納發現規律——解釋說明規律——舉例驗證規律四個層次的學習過程。學生將會用到觀察、計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學習手段,並最終發現規律,歸納與驗證規律,從而有效的培養學生探索與推理的能力,讓學生體會事物間是密切相關的,受到辯證思想的啟蒙教育。

學情分析

本課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乘法運算的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利用乘法運算,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學生通過對算式的觀察,自主的去探索規律、驗證規律,並使用規律。本課在愉快的環境中進行去學習,鼓勵學生積極發言,積極主動地探索新知,不斷提高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習興趣,增強自信心。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讓學生探索並掌握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或除以)幾,積也乘(或除以)幾的變化規律。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積的變化規律的發現過程,初步獲得探索和發現數學規律的基本方法和經驗。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學習活動的參與,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樂趣,增強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發現並運用積的變化規律。

教學難點:積的變化規律的探究策略。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匯入新課

二、探究活動,發現規律。

1、引導學生觀察以上這組算式的特點,想一想、說一說你的發現

?觀特點》

(1) 引導學生觀察因數的變化特點和積的變化特點。

(我們縱向看,這組算式什麼沒變?什麼變了?那當一個因數不變時,另一個因數和積是怎麼變的?有沒有規律呢?)

(2) 學生獨立思考,小組合作交流。

(3) 全班交流,課件引導

師給三個算式標上序號,如果把①式作為標準,②式與①式比,因數和積各是怎樣變化的?

?找規律》

通過觀察比較,你能說說你發現的規律了嗎?

師:積的變化是隨著因數的變化而變化的,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內容:積的變化規律。(板書課題)

?寫算式》

運用以上規律與①式對比,你能接著往下寫兩道算式驗證一下嗎?試試看,一定行!200×8=1600 8×40=320 (要口算,你們是怎麼想的)

2、同學們再看一組題,它又藏著什麼祕密呢?

20×4=

10×4=

5×4=

(1) 引導用同樣的學法觀察第二組算式,說你發現了什麼規律(學法:觀特點、找規律、寫算式)

“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除以幾,積也除以幾。”

(2)運用以上規律,你能根據15×12=180直接答出下面兩題的得數嗎

15×12=180 15×6= 15×3=

(寫完後和同桌交流你是怎麼根據規律寫下得數的,算一算對嗎)

3、整體概括變化規律

讓學生回憶,再讀一讀這兩個規律,數學講究簡潔美,能說得再簡單些嗎?

“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或除以)幾,積也乘(或除以)幾”

(評析:通過引導學生觀察、討論、交流、概括,激發學生積極探索的興趣和熱情,使學生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鼓勵學生合作學習,對積的變化規律進行整理,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完成相應的問題,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樂趣,增強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三、運用規律,解決問題

1、第一關:小試牛??

完成教科書第58頁的做一做。

2、第二關:再展雄風

完成教科書練習九的第五題

3、第三關:隨機應變

完成教科書練習九的第1、4題

第一題誰來讀題,能利用剛才學的規律來解決嗎?方法多樣,說說方法

第四題,如果用兩種方法,讓學生說說方法,哪種簡便。

4、第四關:終極對決

完成教科書練習九第二題,(如果沒有用我們學的規律,可出示百寶箱)

四、全課小結,拓展延伸

標籤:反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