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國小音樂新課程標準心得體會5篇

如果沒有清晰的思路寫出的心得體會是毫無意義的,每個人在進行心得體會的寫作過程中都是要經過深思熟慮的,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國小音樂新課程標準心得體會5篇,感謝您的參閱。

國小音樂新課程標準心得體會5篇

國小音樂新課程標準心得體會篇1

2022版義務教育階段新課標於2022年3月25日,由教育部正式頒佈實施,新修訂的課標包括藝術教育在內共有16個。教育部要求各地統籌謀劃、系統推進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落地實施。加大條件保障力度,保證課程有效實施。下面將義務教育階段的藝術課程標準中,藝術課內容、考試及學習方式做一個梳理,方便家長們瞭解。

一、藝術課程內容分五大類,戲劇影視分量加大,成為義務教育階段的必修內容

教育部頒佈的2022藝術教育課標中明確規定:義務教育藝術課程包括音樂、美術、舞蹈、戲劇(含戲曲)、影視(含數字媒體藝術)5個學科。

整體的課程設定上,《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中明確指出,藝術課程在一至九年級開設,並且課程時長要達到九年課時總比例的9%-11%。

新課標中,明顯增加了和擴大了藝術教育的內容和範圍,除了傳統的音樂、美術和舞蹈外,特別增加了戲劇(戲曲)和影視教育份量,並對新課程的實施和評估都有具體的建議和標準。戲劇教育除了作為一大專門項內容外,還在其他四大內容中都有涉及,在音樂、美術、舞蹈和影視課程中,都提到要求利用戲劇遊戲或情境表演的方法,對相關的藝術進行綜合的表達與呈現。由此可以看到是國家、教育部對教育戲劇的重視,我國中國小教育戲劇的春天即將到來,這對於在教育戲劇行業奮鬥了多年的教育工作者們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利好訊息。

二、學生至少要學習兩門藝術課,課程內容要與幼兒園和高中雙向銜接

在藝術課程安排方面,新課標要求分學段教學,學生至少選擇兩項學習。具體安排是:

1~2年級開設唱遊-音樂、造型-美術;3~7年級開設音樂、美術,融入舞蹈、戲劇(含戲曲)、影視(含數字媒體藝術);8~9年級開設藝術選項,包括音樂、美術、舞蹈、戲劇(含戲曲)、影視(含數字媒體藝術)。有條件的地區和學校,舞蹈、戲劇(含戲曲)、影視(含數字媒體藝術),可以提前到7年級(七年級)。

新課標要求,藝術課程設定要遵循藝術學習規律,體現學生身心發展階段性、連續性的特點,義務教育藝術課程分階段設定,第一階段(12年級)以藝術綜合為主,體現從幼兒園綜合活動到國小分科課程的過渡與銜接;第三階段(89年級)開設藝術選項,幫助學生掌握12項藝術特長,與高中模組化教學相銜接。

三、各門藝術課的學習設定了具體的學習內容

以戲劇課為例,戲劇(含戲曲)課程的學習內容包括“表現”“創造”“欣賞”和“融合“4類藝術實踐,涵蓋10項具體學習內容

戲劇(戲曲)課從一年級到九年級的學習任務:

12年級:學習任務主要依託唱遊·音樂實施,任務為“模擬表演”,即對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人、動物、植物進行模擬,培養學生對所表現物件特徵的觀察和概括能力,鼓勵學生運用自己的表情、身體、語言進行表演。

37年級:學習任務主要依託音樂及語文、外語實施,任務為“課本劇表演”,即選用音樂、語文、外語等教材中的教學素材,進行課本劇編創表演,觀看傳統戲曲表演,培養學生的舞臺表演意識和對錶演活動進行評價的能力。有條件的地區和學校可在7年級開設戲劇(含戲曲),學習任務圍繞“戲劇遊戲”展開。

89年級:學習任務包括“演出舞臺劇目““編演故事指令碼”“記錄觀劇心得“和“策劃戲劇化活動”。

四、藝術課的學習目標與學業評價:學生選課,不設水平等級,只判是否合格

新的課標要求將學生的課程學習與實踐活動情況納入學業評價。要求重視藝術課學習的過程性、基礎性考核與評價;尊重學生藝術學習的選擇性,以學定考,根據學生的選擇進行專項考核。

新課標規定:藝術課程學業質量標準是按照音樂、美術、舞蹈、戲劇(含戲曲)和影視(含數字媒體藝術)5個學科分別制定的。音樂和美術設19年級四個學段的學業質量標準,舞蹈、戲劇(含戲曲)和影視(含數字媒體藝術)設89年級一個學段的學業質量標準。

要求各藝術學科學業質量標準具有可測性、可評性,不設水平等級,只規定學生在每個學段學習結束之後應達到的合格標準。學業質量標準是教師教學評價的重要依據,也是學生需要達成的學習目標。

以戲劇課為例,具體的教學目標大致如下:

(一)在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文化理解方面達到:

1、能把握戲劇情境、結構、事件等的內涵,並在創作實踐和作品分析評價活動中加以運用;

2、具備基本的舞臺思維,能通過戲劇動作、場面等進行藝術表達;

3、能將所編演的作品轉化為文字形式,做到體例合乎規範。

4、理解衝突是戲劇藝術表現人類生活的構思方式之一,認識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在藝術創作中的重要作用。

(二)在審美感知、文化理解方面達到:

1、能從舞臺藝術整體構思、細節處理等角度,對所欣賞作品的藝術特色和意蘊內涵等進行初步分析;

2、能對所欣賞作品與歷史傳統、文化背景等的關係進行簡單分析;

3、表達觀劇的感受和見解,能做到條理清晰;

4、具備基本的戲劇(含戲曲)藝術史論知識,認識審美觀、價值觀在藝術創作活動中的重要作[]用。

(三)在創意實踐、文化理解方面達到:

1、初步瞭解“教育戲劇”和“教育劇場”的基本觀念,能運用“教育戲劇”的方法設計其他學科的學習活動,能運用“教育劇場”的方法策劃體現時代主題的戲劇活動。

2、認識戲劇具有廣闊的應用領域,知道跨學科、跨領域的探索是藝術創新的重要方式。

五、藝術課學業水平考試與與評價結果納入會考

藝術課的學習成績評價涉及學習態度、過程表現、學業成就等多方面,貫穿藝術學習的全過程和藝術教學的各個環節。考核方式釆取過程性評價與學業水平考試相結合的評定方式,將評定結果作為高一級學校招生錄取、地區教育質量評估等的參考依據。

(一)學生藝術課的成績評價包括:

1、課堂評價

由教師根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行為表現、學習態度、課堂學習階段目標的達成情況等方面進行評價。

2、作業評價

作業評價作為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與補充,作業設計包括獨立完成型與團隊合作型、書面型與活動實踐型、鞏固練習型與創意實踐型,也包括共性化作業與個性化作業。

3、期末評價

期末評價包括課堂評價、作業評價和期末考核的結果。其中,期末考核要依據本學期的課程目標、內容、教學實際組織實施。

4、評價結果的呈現

評價結果可以採用分項等級制和評語相結合的方式呈現,避免單純以分數評價學生。

(二)學業水平考試

1、學業水平考試是學生畢業的主要依據

義務教育藝術學業水平考試是以學業質量標準、課程內容為依據,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地方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實施的考試,旨在檢測和衡量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結束時的學業成就,為判斷學生是否達到國家規定的畢業要求提供主要依據。

2、學業水平考試的命題

依據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學業質量標準構建命題框架。命題框架應包括三個基本要素:一是課程目標,二是課程內容,三是學業質量標準。

3、測評形式

採用豐富多樣的藝術測評形式,如主題創作、專案設計、展示展演,以及凸顯藝術特點的紙筆考試等。

4、評分標準

以學業質量所刻畫的表現特徵為依據,結合具體任務的要求,預估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確定參考答案和評分標準。

六、學校要配齊硬體設施可以引進校外優質資源

新課標要求學校應該為藝術課程學習創造條件,配齊基本的教學設施(音樂教室、美術教室、舞蹈教室、工具材料裝置儲藏室)、器材(如常用樂器、畫具畫材、攝影器材、工藝工具與材料、數碼藝術器材等)和書籍(如藝術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學生學習用書,以及各藝術門類的重要圖書和期刊等)。

在條件許可的前提下,還需建立健全學校藝術表演、作品展示的專門場所,滿足學校藝術教育“常演、常展”的要求。

在教學課程方面,新課標要求在保證國家課程資源切實落地的同時,鼓勵學校與校外機構合作,引進優質藝術資源,提升藝術教學的質量。同時也要求加強藝術教師培訓,要進一步完善藝術教研員的培訓制度,彙集學科專家,幫助教師們解決授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完善音樂、美術教研員的培訓制度的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率先組建舞蹈、戲劇(含戲曲)、影視(含數字媒體藝術)教研員隊伍。匯聚學科專家、學科教育專家、教研員、一線骨幹教師等組建培訓者團隊,開展相關培訓。針對藝術教師在課程實施中遇到的問題,特別是舞蹈、戲劇(含戲曲)、影視(含數字媒體藝術)學科的教學問題,各級教研和培訓團隊要積極發揮作用,分階段、分專題開展持續、深入的培訓。

總之,義務教育藝術課程2022版新標準的修訂,強化了課程育人導向。各課程標準基於義務教育培養目標,將黨的教育方針具體化細化為本課程應著力培養的核心素養,體現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培養要求。在向著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之際,實施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對推動義務教育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

國小音樂新課程標準心得體會篇2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在新聞釋出會上對於2022年新課標作出說明,並且確定將在今年秋季學期實行。作為一名音樂教師,認真仔細研讀新課標是自己的責任所在,對(2022版)音樂新課標解讀如下:

1、堅持以美育人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落實核心素養為主線,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各類藝術活動,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豐富審美體驗,學習和領會中華民族藝術精髓,增強中華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瞭解世界文化的多樣性,開闊藝術視野。充分發揮藝術課程在培育學生審美和人文培養中的重要作用。

2、重視藝術體驗

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藝木感知及情感體驗,激發學生參與藝木活動的興趣和熱情,使學生在欣賞、表現,創造、聯絡、融合的過程中,形成豐富、健康的審美情趣;強調藝術課程的實踐導向,使學生在以藝術體驗為核心的多樣化實踐中,提高藝術素養和創造能力。

3、突出課程綜合

以各藝木學科為主體,加強與其他藝術的融合,重視藝術與其他學科的聯絡,充分發揮協同育人功能,注重藝木與自然、生活、社會、科技的關聯,汲取豐富的審美教育元素,傳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國小音樂新課程標準心得體會篇3

2022年5月7日上午,平頂山市國小音樂王雷名師工作室的教師們,在主持人王雷老師的帶領下,相聚雲端,共同學習了崔允漷教授講授的“育時代新人,繪課程藍圖——《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解讀。我有幸參加了此次活動,收益頗豐。

新版音樂課程標準的釋出,對每一名教師都是一次學習和進步的機會。音樂教學本身就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教學領域,新課程改革下的國小音樂教育不再是一種單純的音樂技能的訓練,而是關注學生的自我發展、社會交往、文化學文化學習,基於學科核心素養的本位,突出課程的綜合性、融通性。

通過學習,我發現,新《課標》最大的變化體現在四個方面:

首先,課程教育導向目標更明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人才基礎。義務教育課程規定了教育目標、教育內容和教學基本要求,體現了國家意志,在立德樹人中發揮著關鍵作用。研讀新《課標》會發現,本次修訂的各課程標準將黨的教育方針具體細化為本課程著力培養的核心素養,這種具體化的改進與完善,有助於教師在具體的教育教學實施中對標對錶,精準施策,從而更好地落實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教學目標,也會進一步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培根鑄魂,厚植愛國情懷,讓學生更好地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接班人。

其次,注重優化課程內容,彰顯學科融合,有利於助推學生進行深度與廣度的學習。義務教育課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設立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加強學科間相互關聯,帶動課程綜合化實施,強化實踐要求。這既是推動義務教育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需要,更是培養適應於國家未來,民族未來發展需求的複合型人才需求。特別是科學、綜合實踐活動開設起始年級提前至一年級,將勞動、資訊科技及其所佔課時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獨立出來,以音樂、美術為主線,融入舞蹈、戲劇、影視等內容的課程優化設計,對於聚焦學生核心素養,面向未來,增強民族自信、國家自信、文化自信有著積極的影響,也為教師的大教學觀的轉變指明瞭方向。

第三,科學研製學業質量標準,落實“雙減”精神,讓教與學更有章可循。新《課標》依據核心素養髮展水平,結合課程內容,不同學段學生學業成就的具體表現,科學制學業質量標準。這些標準的制定,很好地引導教師準確把握教學的深度與廣度,不僅為今後教材編寫、教學實施、考試評價等提供了依據,更重要的是,讓老師真正明白了“教什麼”“為什麼教”“教什麼”“教到什麼程度”,實現“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華麗轉變。

最後,注重“幼小銜接”,基於對學生在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領域發展水平的評估,合理設計國小一至二年級課程,注重活動化、遊戲化、生活化的學習設計。依據學生從國小到國中在認知、情感、社會性等方面的發展變化,把握課程深度、廣度的變化,體現學習目標的連續性和進階性。

總之,《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釋出,堅持了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創新導向的原則,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認真研讀,只有準確領會內涵,認真貫徹執行,我們的教學才會更加有效,我們的教育才會更有品質。

國小音樂新課程標準心得體會篇4

01

重視視唱

在“2022版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中,我們欣喜的看到:“在教學質量評價中,除了音樂鑑賞、參加藝術類演出以外,有一項要求被單獨提了出來:要熟悉樂譜,能視唱。從學生的一年級開始,這項要求就放在了學業質量描述當中。從第一學段的“認識簡單節奏譜和常用音樂符號,模唱簡單旋律”,到第四學段的“熟悉常見的音樂符號和術語,識譜、記譜比較流暢和準確”,可見視唱對培養音樂素養的重要性”。我們從音樂本體角度,無論任何音樂作品,識譜的問題,猶如一個孩子學習母語時的“識字”問題,是必須具備的基本功,音樂的識譜正如識字的筆畫等要求,是一定要掌握的。

02

改革教學方法

通過學習我認識到改革過去陳舊的教學方法是多麼的重要。要教好學就必須在教學中用科學、靈活的教育方法來進行教學。教學重點怎麼突破,教學難點怎麼解決都需要新課程標準的指導和幫助。

我們必須適應形勢,與時俱進,不斷改進、完善教學方法,用最優化的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和人格素質。

03

注重能力

新課標註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學習能力和探究學習能力,對於教師而言,所設教學目的不再是如何讓學生更容易學會知識,而是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將教學重心從“教”轉變為“學”。

04

提升素養

基於新課標的實施,我們的目標是關注素養,不只是關注知識點。素養目標不是靠上一節課、也不是靠聽就能聽出來的,要強化學科實踐,自己去嘗試去感受的過程。還有要推進綜合學習、跨學科學習,做“適合每個人”的教育,即要落實因人導學等方面。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備課實施教學的時候要提前預設看看能提升學生哪方面素養,需要學生做什麼,怎樣的學習效果最好,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家庭、學校、社會混合學習,達到提高學生能力,提升學生素養的效果。

課程標準可以說是一根“指揮棒”,只有理解了,才能奏出美妙的樂章。

義務教育藝術課程2022版新標準的修訂,強化了課程育人導向。各課程標準基於義務教育培養目標,將黨的教育方針具體化細化為本課程應著力培養的核心素養,體現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培養要求。我們能夠看出未來十年乃至更長時間的教育方針,國家都在不斷地加強學生的藝術素質教育。藝術教育之於孩子,不僅是個體與家庭的選擇,更是國家教育和發展層面的戰略!

國小音樂新課程標準心得體會篇5

從對新課程標準的學習中,我認識到審美、創新、創造力、創造性人才,學生為主體、自主性學習、音樂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將是教學新模式的目標,更加貼近基層,尤其是教學的出發理念與之前相比發生了變化,更加突出了實用性,使基層音樂教師又有了新的指導思想。通過新課標的培訓,我更新了觀念,提高了認識。下面是我對新課標的一些理解。

1、學會利用課程資源,以情傳知,讓學生感受美、鑑賞美、創造美

新課程提倡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重視學科之間的橫向聯絡,將音樂與舞蹈、戲劇、影視、美術等姐妹藝術的綜合,在實施中,綜合應以音樂為教學主線,通過具體的音樂材料構建起與其它藝術門類及其他學科的聯絡。音樂教學多為感知教材,感受美的內涵以達到鑑賞美的目的。而設計的範籌是主要的新課的教法,唱又是音樂教學的重要手段,是體會形象美,表現形象美的關鍵。為了能夠很好地感染教育學生,教學中,我讓學生採用多種形式的演唱表現音樂作品,讓他們自己討論設計表演作品,在參與活動中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個性愛好,揚長避短,並適時選用樂器,發展學生的協調能力,提高學生的參與情緒,幫助學生掌握節奏,音高,豐富演唱效果,從而達到鑑賞美的目的。

2、加強綜合技能訓練,使學生領悟音樂美

綜合技能訓練目的在於對已學過的教材內容進行鞏固和加深理解,使教師瞭解學生對學過的知識、技能掌握情況,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責任感。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充分利用示範法、指導法去學習,體會,讓學生充分領悟、感受音樂美的所在。所以,在教學中不能再以學生是否知道這道題的答案來衡量學生的會與否,以知道一首歌是怎麼唱的來衡量一個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與否,更何況音樂、美術等這些學科並不追求“標準答案”或唯一答案。我覺得教學的任務不僅是教,更是為了學,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自己去開啟知識寶庫的大門。

3、由專業知識傳授給學生,注重審美感受能力

教學是一種精神交流活動。作為音樂教師,課一開始就抓住學生的“心”,將他們帶入美的旋律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的教學觀念認為音樂課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和音樂知識,所以音樂課又被認為是技術學習課,因此在音樂課中過多的強調了學習技能、技巧,以致學生喪失了學習音樂的熱情和信心。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運用多種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辦法,巧妙地將學生與音樂拉近,使學生獲得良好的音樂感受,逐漸地喜歡音樂。

4、角色的轉換

新課程首先要求每一位教師進行角色轉換,教師不僅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更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學生不是僅是學習的參與者更是合作者。教師要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想法設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慾望,讓他們積極主動地真正地參與到學習中來,要改教師教學生學為學生主動學習教師引導合作,努力創設民主、輕鬆、雙邊互動的教學方式,這樣我們的教學才能使每一個學生感受到學習中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