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對刺教案優質7篇

寫教案是教師應該要掌握的一項技能,寫教案是為了讓我們在上課的時候更加有邏輯性,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對刺教案優質7篇,感謝您的參閱。

對刺教案優質7篇

對刺教案篇1

教學內容

教科書p100總複習“成長小檔案”第二幅圖,完成教科書p102第5、6題和p104~105“練習二十五”中第9~11題。

教學目標

1.通過整理和複習,對長度單位、角的初步認識的知識進行系統性的回顧,初步養成回顧與反思的良好學習習慣。

2.在整理和複習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長度單位、角的初步認識的相關知識,培養學生對知識進行整理的意識和能力,發展學生思維水平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幫助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感受數學思想,同時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牢固掌握長度單位、角的初步認識的知識。

教學難點

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米尺,學生尺,作業紙。

教學過程

一、設問中揭示課題

1.情境中設問。

課件出示教科書p100“成長小檔案”第二幅圖。

師:說說它和這學期學的什麼知識有關?(角的初步認識)

師:測量物體的長度要用到什麼單位?這學期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

2.揭示課題。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整理和複習有關長度單位、角的初步認識的知識。(板書課題:長度單位角的初步認識)

?設計意圖】通過情境的創設及教師的設問,啟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能快速進入學習狀態。

二、操作中梳理知識

1.複習長度單位。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哪些長度單位

?學情預設】多數學生能說出米和釐米。

師:有關米和釐米你們都知道些什麼知識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說在生活中量比較短的物體,可以用釐米作單位,量比較長的物體,常用米作單位;1米=100釐米;可以量出線段的長度和畫出指定長度的線段。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師:你們總結得真好!請同學們比畫一下1米和1釐米有多長。

教師出示米尺,讓學生上臺來指一指1米。

請學生拿出自己的尺子,指一指1釐米。

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一想剛才的1米和1釐米,接著睜開眼睛試著再比畫一下1米和1釐米。能舉出一些用米或釐米作單位的例子嗎

?學情預設】橡皮長約4釐米,數學書寬約15釐米,我的身高是1米35釐米等。

師:請你試著填一填教科書p102第5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後全班交流,並說說自己的想法。

?設計意圖】回憶有關長度單位的知識,學生自由發言,在此基礎上補充完善。之後通過比畫、與尺子比較等活動,進一步體驗米和釐米,建立米和釐米的長度觀念。

2.複習角的初步認識。

(1)角的組成。

①請學生在作業紙上畫一個角,並標出角的各部分名稱。

②將學生所畫的角展示並進行評析。

(2)角的分類。

①課件出示下面的三個角。

②指名學生說出這三個角各是什麼角,並說說判斷方法。

(3)完成教科書p102第6題。

師:圖形裡有幾個角哪幾個角是直角

?學情預設】圖形裡有4個角,左邊的2個角是直角。

師:請你們在圖形中加畫一條線段,使它增加三個直角。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展示。

?設計意圖】複習角的相關知識,讓學生在回顧梳理角的知識後辨別並數角,同時自主創造規定數目的直角。在鞏固知識的同時,提升數學能力。

三、鞏固中深化知識

1.完成教科書p104“練習二十五”第9題。

師:分別選擇哪一個答案?為什麼?

?學情預設】3個小題學生應該都能選擇出正確答案。

練習完成後,可結合本題引導學生認識以“分”作為計量單位,有兩種不同的意義:既是人民幣的單位,也是時間的單位。

2.完成教科書p105“練習二十五”第10題。

(1)估測線段。

師:什麼是線段估計圖中這兩條線段分別大約有多長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用不同的方法進行估測,只要合理即可。

(2)動手驗證。

師:請動手量一量,驗證你估測得對不對。

?學情預設】量線段時,學生的方法可能不一樣,有的從0刻度開始,有的從其他刻度開始,只要量出正確長度就行,重在讓學生體會“用釐米量”的思想。

(3)補充:在作業紙上畫一條長4釐米的線段。

3.完成教科書p105“練習二十五”第11題。

師:以給出的點為頂點,分別畫一個銳角、直角和鈍角。

在學生畫的時候,教師巡視,對畫法不規範的學生,要及時進行指正。

?學情預設】銳角和鈍角學生都會畫,畫直角時可能不規範,教師要加強指導,同時注意展示開口在不同方向的各種角,以加深學生對角的認識,豐富學生頭腦中角的表象。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讓學生加深對所複習知識的理解,使知識結構更加系統完整。同時調動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參與的意識,做到能輕輕鬆鬆學知識、做數學,從解決問題中體會學習數學的快樂。

四、總結中暢談收穫

師:通過今天這節課的複習,你們有什麼收穫或體會?覺得哪些地方還有疑問?

板書設計

長度單位角的初步認識

米釐米1米=100釐米畫線段

角銳角直角鈍角畫角

教學反思

通過認真研究教科書,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的編寫意圖和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對教科書做了一些更深層次的挖掘和精細化的處理,做到既尊重教科書,又注重對教科書進行創造性的加工,以利於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作業設計

一、填一填。

回形針長( )釐米,鉛筆比小刀長( )釐米。

2.20釐米+50釐米=( )釐米1米-30釐米=( )釐米

3.在()裡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1)杯子高約10( )。(2)元元身高1( )20( )。

(3)一隻蜻蜓長約7( )。(4)一張課桌高約75( )。

4.右圖中有( )條線段,( )個銳角,( )個直角,

( )個鈍角。

參考答案

一、1.1 4 2.70 70

3.(1)釐米(2)米釐米(3)釐米(4)釐米

對刺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和動手活動,使幼兒感知土壤裡有水、空氣、腐爛物等成分和與植物的關係。

2、培養幼兒的觀察、比較及動手操作能力。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三盆土(粘土、壤土、砂土)、挖土的鏟子、衛生紙、可以種植的菜秧、一小盆水、三隻盤子、四個紙杯(其中三個杯子杯底扎些小孔,一個杯子裝水)、一隻量杯。

活動過程

1、幼兒提前兩天到種植園,拔出幾棵青菜和小草。看一看,植物能不能離開土?觀察前幾天拔出的青菜和小草。

(1)青菜和小草都乾枯了。

(2)因為它們的根離開了泥土,離開土壤就會乾枯。

2、探究的問題:土壤中有什麼?用小鏟子挖泥土。

(1)土壤裡有樹根,還有爛了的樹葉。

(2)土壤裡有死蟲子。

(3)土壤裡有蚯蚓、螞蟻。

3、輕輕捏捏衛生紙包的泥土。

(1)紙溼了。

(2)泥土裡有水分。

4、把泥土放入有水的杯子中。

(1)有氣泡。

(2)泥土中有空氣。

5、說一說,植物為什麼會在土壤裡生長?

(1)植物在土壤裡生長,是因為土壤裡有肥料。

(2)因為土壤中有水分和空氣。

6、比一比,三種土壤(粘土、砂土、壤土)有什麼不同?將三杯土放在三隻盤子上,用量杯分別向三杯泥土中澆同樣多的水。

(1)砂土裡的水很快流到下面的盤子裡去了。

(2)壤土裡的水只流了一點,其他都被土壤吸收了。

(3)粘土裡的水都在杯口,滲不下去,下面的盤子裡沒有水。

7、想一想,植物種在哪一種土壤中,根吸收到的水分和養分最充足?種一種,哪種土壤最適合植物安家?幼兒將青菜秧種在三種土壤中,引導幼兒每天觀察記錄青菜的生長情況。記錄青菜在三種土壤中的生長情況。

注意事項

1.幼兒取泥土包入衛生紙中時,教師注意引導幼兒選取較溼潤的土。這樣,紙溼的效果較明顯。

2.幼兒向三杯土澆水時,水不宜多,以防水從杯口溢位流到盤中,影響觀察。

拓展思路

啟發幼兒觀察、探索仙人掌為什麼能生活在沙漠裡,瞭解不同植物對土壤條件有不同的需求。

對刺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以生活中有關左右的真實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2.認識"左右"的位置關係,理解其相對性。

3.能用左、右描述物體位置關係。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談話:聽說小朋友的歌唱得可好聽了,給老師們唱一首歌吧。學生唱《左手和右手》。

提問:這首歌的名字是什麼?(《左手和右手》)小朋友,哪隻手是你的左手,哪隻手是你的右手?

二、認識左右

1.強調左右手的作用,加深對左右的認識提問:咱們都有一雙靈巧的手,它們可是一對好朋友,左手和右手可以做些什麼呢?

2.找找身體上的左右提問: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有著很多像左手和右手一樣的好朋友,看一看自己的身體,你能找出像這樣的一左一右的好朋友嗎?(能)請你一邊找一邊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學生活動,尋找身體上的左右。

提問:"誰願意和大家說一說你身體上的一左一右的好朋友?老師建議,他說到哪兒,咱們也就指到哪兒行嗎?"生彙報尋找結果,邊說邊指,其餘的同學也跟著指一指。

講述:同學們觀察的真仔細,找到了這麼多一左一右的好朋友,連老師都佩服你們了。現在我要看看你們身體上的這些夥伴配合如何,咱們做個"聽口令,幫動作"的遊戲。

3.遊戲:聽口令做動作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左耳右手拍左腿,左手拍右腿。

前拍拍,後拍拍,左拍拍,右拍拍,上拍拍,下拍拍。

左腳跳兩下,右腳跳兩下左手叉腰,左手舉起來,向左彎彎腰。

右手叉腰,右手舉起來,向右彎彎腰。

4.各種方位介紹同座位。

談話:今天有這麼多的老師和我們在一起,他們很想認識你們,誰能用前後左右來介紹介紹你周圍的同學?(先請兩個生說一說,再同位互相說。)提問:在這些同學中有你的好朋友嗎?你的朋友坐在第幾組?第幾位?左邊還是右邊,讓我們猜一猜好嗎?

提問:你能用左邊右邊來說一句話嗎?可以說說這間課室的擺設。

[評析:用學過的各種方位來介紹自己的同座位,對"左右"這一方位進行延伸。學習"左右",並將這部分知識用到生活中,體驗學習與生活的聯絡。]

5.理解位置的相對性

(1)介紹文具的位置。

新學期開學,藍貓商店進了一些學習用品,小朋友,你們想去看看嗎?有哪些學習用品呢?它們是怎樣擺放的?

先自由說文具的位置,再體交流。

(2)提問:誰來說一說鉛筆的擺放位置。引導:為什麼鉛筆一會兒在左邊,一會兒又在右邊?(對於尺子來說鉛筆在它的左邊,對於筆盒來說鉛筆在它的右邊)。

(3)設疑:第二個是什麼文具?是尺子還是筆盒?同學們可以討論討論。請雙方代表上臺辯論,明確物體的位置是從右數還是從左數。

[評析:設計目的有三年:一是通過"藍貓商店的文具是怎樣擺放的,你能介紹嗎?",這一開放式的提問讓每個學生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介紹文具的.位置。二是鉛筆對於不同的文具來說,它的位置也就不同。體現左右的相對性之一。三是"第二個文具是什麼"的設計,引發學生從不同位置看到的結果不同的色論,進一步明確物體的位置,認識學習左右的重要性。]

過渡:同學們用左右為我們介紹了藍貓商店的文具,大家說的很好。下面咱們來輕鬆輕鬆。

1.學生齊唱《健康歌》。

2.喜歡這首歌的同學請舉右手(學生舉手),老師也非常喜歡(師舉起右手),我舉的是右手嗎?有不同意見嗎?為什麼?明確:站立的方向不同,因此左右也就不同。

3.同座位的同學握手,再次驗證左右的相對性。

教學反思

“認識左右”這節課是幼兒園大班下冊第一單元位置中的一個內容,是在幼兒學習了上下、前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能用“左右”來描述物體的位置,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體會左右的相對性是本課的一個難點。本節課我遵循了大班幼兒的認知規律,以遊戲貫穿整個教學,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建構新知。

第一,在認識“左右”時,我從幼兒找自己身體中的左和右的遊戲進入,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參與到學習的過程,這樣幼兒在玩中學,在玩中悟,體會到了自己身體上的數學。同時,通過讓幼兒互說如何確定自己的左右,這樣幼兒獲的了大量感性材料,初步認識左、右的基本含義。接著又從學生自己及身邊的幼兒入手,讓幼兒用左右來描述自己的鄰居,感受左右,訓練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反應能力。

第二,在教學左、右相對性時,我巧妙地設疑讓學生們判斷我舉的是不是右手,這樣一下子抓住幼兒的注意力,引起幼兒的思考;接著我讓幼兒舉起右手與我進行比較,我適時提問:是不是你們舉錯手了?你有什麼辦法說服大家?一石激起千層浪,幼兒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最後通過我的轉身結論得到了驗證。通過總結幼兒明白:面對面站著,方向不同,左右也不同。最後我通過讓幼兒握手和實踐活動走樓梯,幫助了幼兒進一步體驗左右的相對性,訓練了幼兒左、右的方向感,有效地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本課的不足之處是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傾聽的能力還有待提高,課上有些幼兒是隻顧急著發表自己的意見,還有的在用手比劃難以和大家交流。對於大班的幼兒我們今後還需有意培養其這方面的能力。

對刺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探索有彈性的物體,獲取有關彈性的科學經驗。

2.激發幼兒探索科學現象的興趣,培養其關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激發幼兒探索科學現象的興趣,培養其關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活動難點:讓幼兒探索有彈性的物體,獲取有關彈性的科學經驗。

活動準備:

1.操場蹦床跳墊

2.彈簧及帶彈簧的玩具、用具(拉力器、彈簧秤),其他有彈性的物體(各種橡皮筋、各種皮球、海綿塊)。

3.無彈性的物品(粉筆、金屬飯碗、金屬水杯)

活動過程:

一、討論

1.教師:小朋友在玩彈跳墊時身體有什麼感覺?

2.教師:你們知道身體為什麼會向上跳嗎?

二、教師講解

1.講解彈簧回彈現象,並演示彈簧伸縮回彈

三、幼兒互動

1.準備好有事彈性的物體擺放在課桌上,請小朋友試著去拉一拉、壓一壓、捏一捏,看看有什麼變化。

2.教師用身體語言演示彈性的特點(如彈跳、彈簧步等),帶領小朋友一起來跳一跳。“文章.出自屈.老.師教案網.“

3.準備好有事彈性的物體擺放在課桌上,再請小朋友試著去拉一拉、壓一壓、捏一捏,看看有什麼不同。

四、分辨有彈性的物體和沒有彈性物體

1.彈性的物品(彈簧、皮球)彈起來有沒有趣?

2.小朋友們說說看還有那些東西是有彈性的?

3.小朋友們再說說看那些東西是沒有彈性的?

五、結束部分:

表揚幼兒們的表現,讓幼兒們在鼓勵中成長,獲得自信和成功的喜悅。

對刺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能爬上距離地面60~90釐米斜放的木梯。

2.能克服困難與同伴合作完成任務,從中分享成功、體驗快樂。

3.提高幼兒四肢的協調性、靈活性。

活動準備

1.木梯、圈、輪胎、油桶、泡沫墊、自制樹枝、玩具小鳥若干、大型攀爬架。

2.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熱身。

幼兒進行跳格子、過小橋、爬山坡、鑽山洞、抬轎子等熱身運動,為遊戲做好準備。

分析

在開始部分,我設計了跳格子、過小橋、爬山坡、鑽山洞和抬轎子五個趣味小遊戲,意在通過跳、走、鑽、爬和合力抬等動作練習讓幼兒進行熱身,做好遊戲活動的準備。

2.合作探索,動作練習。

(1)幼兒自由探索爬山坡的方法。

(2)引導幼兒互相交流分享爬山坡的不同方法,並請個別幼兒進行示範。

(3)集體討論驗證,共同尋求既快又安全的方法。

①小組、個別的展示來驗證。

師:你們的方法都很好,你認為哪種方法又快又安全呢?

②幼兒借鑑他人的方法再次分散練習。

分析

這個環節是活動的重點部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告訴我們:教師要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才能真正成為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因此,我給了幼兒充分的時間去自由探索爬山坡的方法,幼兒分別在矮一點的山坡和較高的山坡上練習之後,得出了爬不同高度山坡“既快又安全”的方法.並且互相展示和學習,之後再按照“既快又安全”的方法練習本領。這樣反覆多次的練習,既提高了幼兒手腳爬的技能,也使他們學會了怎樣根據山坡高度的不同來選擇合適的爬坡方法。

3.遊戲鞏固,情感昇華。

(1)老師佈置任務:幫小鳥安個家。

(2)幼兒合作搬運材料過障礙,到達攀爬架上。教師重點指導幼兒與同伴合作的方法。

(3)幼兒利用搬運的材料合作搭建小鳥的新家,教師觀察指導幼兒合理地利用材料。

分析

這個環節是活動的高潮部分。我園自行設計並製作的“大型攀登架”一直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所以我一直在考慮怎樣在活動中將它好好地利用起來。“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因此在這個環節裡.我設計了為小鳥搭建新家的遊戲情境,這樣既能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又能鍛鍊幼兒的能力,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遊戲給了幼兒展示自我的機會,而大班幼兒僅僅能熱情地參與遊戲和展示自己的膽量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具有與同伴合作的精神與能力。於是我在遊戲的基礎上進行了拓展,鼓勵幼兒多人合作來共同完成搬運材料的任務。這時出現了有的孩子在攀登架中間遞材料,有的孩子在上面接應的合作場景,這些都為幼兒的交往和合作創造了條件,也讓每個幼兒都體驗到了與人合作、成功完成任務的快樂。

4.分享經驗,體驗樂趣。

(1)分享經驗,互相觀察各組的鳥窩,把小鳥放入新家,體驗成功的樂趣。

(2)隨著音樂拍手唱《做個愛心小天使》的歌曲,結束活動。

分析

最後的放鬆環節,我加入了音樂的元素,目的是讓孩子們都樂於做一個有愛心的小天使,使整個活動更加輕鬆、愉快。同時我特別注意對孩子的評價,因為孩子的每一個動作、每一次完成任務,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認可,老師及時而又積極的評價,更能激發孩子的自信。

編輯:cicy

對刺教案篇6

設計思路:

新思想強調幼兒的快樂學習,據於這些,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為編配上了歡快的音樂,利用音樂遊戲,讓幼兒在遊戲中感受二拍子的音樂旋律,培養幼兒參與音樂遊戲的興趣,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活動目標:

1。感受二拍子的音樂旋律,樂於用手按音樂節奏表現音樂。

2。喜歡參與音樂活動,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螃蟹手偶一個,自創音樂老師彈唱。

2。活動前聽過故事。3。場地安排:椅子兩兩背靠背,排成半圓形。

活動過程:

一、複習故事,引導幼兒感知螃蟹橫走的方向。"為什麼每次比賽,螃蟹都輸了?"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表達橫走。老師彈唱音樂一遍,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的節奏。老師再彈唱"爬呀爬呀爬呀爬,爬呀爬呀不見了。"引導幼兒用動作進行橫爬的音樂表達。

二、出示螃蟹手偶,引發幼兒興趣,引導幼兒感知手形動作。"剛剛小朋友都表現得很不錯,那用手錶示螃蟹怎麼做呢?"出示手偶螃蟹,引導幼兒觀察老師在音樂下的動作,配班老師彈奏音樂兩遍,幼兒跟隨老師做動作。

三、感受二拍子音樂旋律,樂於用手錶現音樂。"螃蟹說我的音樂是二拍子旋律,誰要是認真聽了音樂並樂於用手錶達音樂節奏,呆會我就和誰來比賽。"

四、老師再次操作手偶螃蟹,引導幼兒再次感受音樂節奏。

五、幼兒兩兩在凳面上進行比賽遊戲。選擇幾個掌握較好的幼兒與手偶(老師操作)進行比賽。

六、全體幼兒

在完整欣賞音樂的過程中再次遊戲一遍。附自創歌曲:

| 1 2 | 3 4 | 5 6 | 5 — |

一隻螃蟹八條腿,

| 6 5 | 4 6 | 5 3 | 2 — |

腦袋尖尖在喝水,

| 1 2 | 1 2 | 3 4 | 5 — |

爬呀爬呀爬呀爬,

| 6 5 | 4 3| 2 3 |1 — ||

(第一段)爬呀爬呀不見了。

| 6 5 | 4 3 | 2 — | 3 — | 1 0||

爬呀爬呀不見了。

(第二段)或者

|12 34 |56 5|

一隻螃蟹八條腿,

|65 46 |53 2|

腦袋尖尖在喝水,

|12 12 |34 5|

爬呀爬呀爬呀爬,

|65 43 |23 1||2 3 | 1 —||

爬呀爬呀不見了不見了

動作方法:一隻螃蟹八條腿,(一字一拍,四指曲張四次)腦袋尖尖在喝水,(兩字一拍,兩拇指“點”頭四次)爬呀爬呀爬呀爬,(兩字一拍,雙手向左爬四次)爬呀爬呀不見了。(第一段音樂兩字一拍,雙手向右爬兩次,然後雙手藏在背後。第二段音樂兩字一拍,雙手向右爬兩次,不見—雙手向前一攤,了—立即把手藏在背後。)雙手靠攏:兩拇指做腦袋,兩手的四指做螃蟹的八條腿。

對刺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蘋果,草莓,梨子,葡萄的顏色和特徵。並知道草莓和蘋果都是紅色的。並在描述水果顏色時,能做到大膽表達自己的意見。

2、回憶以往作畫的工具:蠟筆和水彩筆。並引出新的作畫工具,棉籤畫,讓幼兒知道棉籤生活中的用途,並對棉籤能作畫感興趣。

3、認識紅,黃,紫三種顏色,並知道3種顏色分別是哪種水果娃娃的顏色。豐富幼兒的色彩世界。

4、瞭解棉籤畫和顏料的操作方法,喜歡棉籤畫,並樂意為水果娃娃穿上漂亮的衣服。並培養幼兒作畫中的團結合作精神。

5、培養幼兒的禮貌方面,和送禮老師說謝謝。並大方給客人老師送舞蹈。

活動準備:

1、音樂4首(入場,舞蹈,作畫操作時,出場)。

2、水果4種(草莓,蘋果,梨子,葡萄)。

3、蠟筆,水彩筆,各一盒。

4、顏料(紅,黃,紫)若干杯。棉籤若干支。

5、畫上水果娃娃的大白紙3張。示範畫兩張。

活動過程:

一、(1)音樂《棉花糖》入場。

(2)送上音樂舞蹈《水果拳》給客人老師。

二、有一位老師給中(3)班的孩子送禮物。引起孩子對活動的興趣。

(1)讓個別孩子把禮物拿出來,並讓拿禮物的孩子說出禮物的名字,顏色,為教師把水果禮物放在水果盤中。

(2)全體幼兒把禮物的名字,顏色描述一次。大膽表達自己的意見。

三、提問:假如,今天我們要把這些水果吃掉,可能會把水果的樣子忘記的,我們用什麼的方法把水果的樣子記住呢?(發揮幼兒的想象力。

四、提問:我們平時是用什麼來畫畫和塗顏色的?勾起幼兒對以往作畫工具的回憶。利用變魔術的遊戲來引出,新的作畫工具:棉籤。並討論棉籤在生活中的作用。告訴幼兒棉籤還可以作畫的。

五、介紹棉籤的作畫方法:

1、介紹四種顏料,提問幼兒每種顏料給哪種水果娃娃塗顏色的?然後出示兩幅示範畫,其中一幅,有一種水果沒有塗顏色的,讓幼兒說出來,教師併為幼兒示範給這個水果塗顏色。激發幼兒對作畫的興趣。邊示範邊給幼兒說說操作的方法。

(如何正確使用棉籤等等)。並進行操作前的安全教育,注意的問題。

六、孩子們找一個喜歡的位置圍在一起操作。融入合作的氛圍中,教師巡視認同幼兒的大膽作畫。

七、向客人老師展示自己的作畫,體現小畫家的自豪感。

八、洗手,吃水果,自然結束活動,感謝謝客人老師和我們一起參與這次美術活動。

教學反思:

?水果娃娃》是我根據《水果屋》改編的中班語言活動。在活動進行中,我發現孩子們興趣很高,對於他們喜歡的毛毛蟲提出的任務,非常樂於去完成。雖然這個活動孩子們要掌握的句子“我用……做娃娃的……”對於孩子們來說有點兒長,但結合圖片,大部分孩子掌握比較好。他們敢於開口說,樂於主動說,課堂氣氛很好。我覺得這種創設情境學習語言,發展語言表達能力的方式很適合孩子,在今後的活動組織中,我會更多的嘗試這種模式。

標籤: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