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中班的我教案反思6篇

優秀的教案需要教師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和理解,教案應該合理安排學生的參與和互動,促進學習的積極性,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中班的我教案反思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中班的我教案反思6篇

中班的我教案反思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卡紙製作蝸牛,表現蝸牛的身體。

2、通過觀看範例和示範,瞭解製作的基本方法,把握折卷,貼上的技法。

3、在紙工活動中,保持桌面和地面整潔,養成良好的手工活動習慣。

4、培養幼兒耐心完成任務的習慣,享受摺紙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媧牛、卡紙、畫筆、剪刀、固體膠

活動過程:

一、兒歌匯入

老師變出一副美麗的圖畫,看我是怎麼變的?請了誰?(摺紙、繪畫的方法,請了小兔、蝸牛、花……)會動的蝸牛非常有趣,我們一起來製作蝸牛吧!

二、講解演示,瞭解製作蝸牛的方法

1.出示幻燈片,引導幼兒認真仔細地觀察學習

老師每出示一步,先請幼兒講講折法,然後演示。對於幼兒講不清楚或不太懂的地方著重講解。

2.出示示意圖再次演示一通

3.變成春天的畫:春天不但是小蝸牛出來了,還有許多小動物和花朵,老師也為大家準備了材料,請你先折小蝸牛,然後新增一些你喜歡的東西,可以是折的,也可以是畫的,把他們變成一副美麗的春天圖。

三、幼兒練習、播放背景音樂

重點引導幼兒正確使用剪刀、固體膠,感知體驗成功製作會動的小蝸牛的快樂。

四、共同欣賞

1.將幼兒作品展示出來,共同欣賞,請幼兒說說(用完整的話表達自己的意見)

2.共同整理材料,結東活動。

活動延伸:

幼兒將和家人一起製作蝸牛

教學反思

活動前對幼兒已有的`經驗估計過高,有的幼兒雖經常捉來蝸牛玩,但沒仔細觀察過。當談到蝸牛喜歡吃什麼時,對於老師而言也比較困惑,因為平時的司空見慣使我不再留心去觀察。在這一教學活動中,孩子們大膽猜想、分工合作、動手嘗試,並且持之以恆地做好記錄,他們通過自己的探究發現了蝸牛愛吃實物的祕密。由此我得到啟示,從小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提高科學活動能力,培養愛觀察、善思考、勇探究、樂合作、勤表達等良好習慣,對其日後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班的我教案反思篇2

活動目標

1.探索讓紙立起來的多種方法,發展求新求異思維。

2.培養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活動準備

1.橡筋圈、積木、橡皮泥、回形針、筷子、杯子、白紙若干

2.記錄表人手一張。

活動過程

1.嘗試讓紙立在桌上失敗,激發幼兒動手的興趣。

(1)引入活動師:老師想讓這張紙立起來,你們猜一猜紙能立起來嗎?

(2)組織幼兒討論:有什麼辦法可讓紙立起來呢?

2.幼兒嘗試不用任何輔助材料讓紙立起來。

(1)啟發幼兒不用任何輔助材料讓紙立起來。

(2)幼兒講解演示自己的方法,與同伴交流。

3.幼兒不折疊紙張,嘗試藉助材料讓紙立起來。

(1)教師介紹所提供的材料

(2)教師介紹記錄表的記錄方法

(3)幼兒操作:教師重點觀察幼兒操作情況,鼓勵幼兒用桌上老師提供的材料幫助紙立起來,看誰用的方法多,而且和別人不一樣。

(4)幼兒講解演示自己的方法,與同伴交流。

4.延伸活動:提供厚薄軟硬不同的紙,讓幼兒進一步探索讓紙立起來的方法。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下來,感覺自己的思路不是很清晰,面對幼兒各種各樣讓紙站起來的方法的時候,沒有進行很好的總結,可能是事先在設計教案的時候,沒有對可能存在的方法進行分類,考慮得還不夠周全,導致在上課的時候覺得思路不清晰。在活動過程中,沒有對“紙怎樣才算是站起來”這個概念沒有跟幼兒交代清楚,事先自己有在思考紙應該是不離開地面的立才算是站起來,脫離地面就是懸空的,不算站起來。但是在活動進行的時候,看到有些小朋友是用積木將紙撐起來,這張紙是橫躺在積木上的。看到這個現象後我還是沒有將這個問題提出來。設計教案的時候,我在考慮到底應該是先提供工具還是先徒手操作,在聽了指導老師的講評之後,這個問題迎刃而解了。

中班的我教案反思篇3

一、活動目標:

1、根據故事情節熟悉音樂,並隨著音樂的變化換動作,學玩音樂遊戲《風中的`小鴨》。

2、創編颳大風和刮小風時的動作。

3、遵守遊戲規則與同伴共享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

二、活動過程:

1、在優美抒情的《化蝶》樂曲聲中,邊做蝴蝶飛舞邊愉快地進入教室與同伴交往。(事先請幾位小朋友坐在教室中,表示“花”,進行蝴蝶找花的活動)

2、複習歌曲《柳樹姑娘》

a、齊唱歌曲

b、進行簡單的表演

3、學玩音樂遊戲。

a、欣賞故事:早晨,鴨媽媽帶著她的寶寶們,搖搖擺擺地來到草地上走走,

到池塘裡遊遊,走走,玩得真高興。突然,天變了,颳風了,風一會大,一會兒小,鴨寶寶們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鴨媽媽說:“孩子們!別害怕,只要我們緊緊地抱住大樹,躲在大石頭後面,大風就不會把。

b、傾聽音樂,感知樂曲aba結構,並聯想故事情節。

c、在座位上做隨樂動作。a段音樂用雙手食指合拍地點雙腿,表示鴨走和自 由游泳動作。b段音樂控制不動。

d、在教室內自由找空間做鴨子游泳動作,b段音樂控制不動。

e、創編括風動作。

傾聽b段音樂,區分樂曲中的力度變化,並隨樂動作,教師反饋部分幼兒 動作,供幼兒交流、學習。

f、全體幼兒隨b段音樂做括風動作。

g分角色遊戲。

部分幼兒扮“風”坐在座位上,其他幼兒扮演小鴨,隨樂遊戲。

h、交換角色。

中班的我教案反思篇4

活動目標:

1、喜歡聽故事,體會故事中真摯的友誼。

2、懂得朋友間相互關心、幫助。

3、理解故事內容。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活動準備:

音樂《找朋友》

經驗準備:會唱《找朋友》

活動過程:

一、播放音樂《找朋友》幼兒進入活動室。

教師播放音樂《找朋友》,引導幼兒進入活動室。

提問:

1、剛剛聽到的是什麼音樂?(找朋友)你的朋友是誰?為什麼他是你的朋友?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有朋友真好》讓我們來聽一聽故事裡會發生怎樣的事情?請小朋友們仔細的聽。

二、幼兒完整的欣賞故事

提問:

1、生日那天晚上癩蛤蟆在做什麼?癩蛤蟆說了一句什麼話?(青蛙還沒來)當時它的心理怎樣?(著急)它擔心什麼?

2、癩蛤蟆準備好長繩子,提燈、平底鍋想去幹什麼?

3、青蛙為什麼來遲了?它為什麼要送癩蛤蟆一個鬧鐘?

4、你從哪些地方看出青蛙和癩蛤蟆是一對好朋友?

總結:癩蛤蟆看到好朋友沒來,十分擔心,青蛙是為了給好朋友準備生日禮物而遲到的,它倆相互關心,真是一對好朋友。

三、學習對話

1、出示青蛙和癩蛤蟆的圖片,引導幼兒思考:癩蛤蟆看到青蛙來了心情怎樣?該怎樣表現?

2、教師扮演癩蛤蟆和青蛙,引導幼兒體驗癩蛤蟆焦急、關切的親情。

3、教師扮演癩蛤蟆,幼兒扮青蛙,學學他們的對話。

四、互動《找朋友》結束

教師:有朋友真好,你有朋友嗎?那請小朋友跟著音樂一起和你的好朋友一起跳舞吧。

教學反思:

中班幼兒正處於承上啟下的重要發展階段,思維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對朋友間相互喜愛與想念有了一些體壇,但還不能很好的表達。今天的活動主要以小兔與朋友間的友誼、想念為主線,用思念的風鈴來傳遞想念,使活動融入了很多溫馨、感人的情感因素,在活動中引導幼兒去感受“睹物思人“、託物寄情”。

在活動中我也創設了情境又結合了實際生活經驗,來啟發幼兒的想象,“小兔看到了城市裡的什麼東西會想到她的哪位好朋友?”在師幼創設的情景中進行對話與互動,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在活動中體驗到了朋友間相互想念和關愛的美好情感。

今天的活動主要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情景匯入,激發興趣,以“小兔子要搬到城市裡去住”為主線,引出與森林小動物不捨的友情,小朋友都能夠很好的投入到這個情境中。第二部分是進行“睹物思人”的趣味匹配,活動中先請幼兒進行猜測“小兔看到了城市裡的什麼東西會想到她的哪位好朋友?”在猜測之前也有問題“城市裡有什麼?”來進行鋪墊,這個猜測的過程需要幼兒展開豐富的想象,提高了幼兒的思維發展能力。同時在猜測的基礎上利用動物的特徵與城市裡的事物進行趣味匹配,這一環節相對幼兒來說比較簡單,完成的也很順暢。第三部分是通過“託物寄情”來傳遞小動物們對小兔的想念和問候,並在此過程中引導幼兒學說“小兔,你好,我是××,我特別想念你,我給你準備了××。”通過大膽表達這句話來傳遞與朋友之間的情感,引導幼兒瞭解到想念和愛要大膽的說出來。第四部分是情感昇華、延伸想念,通過小兔與朋友之間的想念來遷移帶入到實際的生活中,將愛傳遞給每個人。

活動結束,思念還在蔓延,經過聽課老師的評課,讓我也瞭解到在活動中還出現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慢慢改進:“想念”還不是很能突出,可以將想念在睹物思人這一環節重點強調,這樣為“託物寄情”更好的鋪墊,幼兒完整表述的時候會更加順利一點。

希望藉著每一次的機會與活動,把握每一次的過程,讓自己不斷在機遇中磨練,在活動中反思,在反思中進步。

中班的我教案反思篇5

活動目標:

1、能通過觀察發現幾種不同材質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狀態,發現比較、觀察能力。

2、學會使用符號"↑""↓"做觀察記錄。

3、體驗沉浮游戲的樂趣,願意積極表達自己的發現。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樂於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在操作中幾種不同材質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狀態,並進行簡單的記錄。

活動難點:探索如何讓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積木、塑料瓶、彈珠、泡沫、雪花片、蓋子、恐龍玩具、裝水的盆子、毛巾、桌子;記錄單(16)、筆、透明盆子、"↑""↓"符號圖片。

知識準備:知道什麼是沉,什麼是浮。

活動過程:

(一)以情景匯入,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

師:今天小熊過生日,小螞蟻要到河對面去給小熊送生日禮物,老師準備了積木、大蓋子、塑料瓶、小紙片、珠子、雪花片等物品,請小朋友們幫忙看看這些材料有哪些適合當小船幫助螞蟻過河。

教師請個別幼兒講述。

(1)師:現在請小朋友想一想,說說哪些材料適合當小船幫助螞蟻過河,為什麼(個別幼兒回答)

(2)師小結:小朋友覺得浮起來的材料可以幫助小螞蟻過河,而沉下去的就不可以。

(二)引導幼兒探索不同材質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狀態並且記錄結果,並用符號記錄。

1、教師出示記錄單,講解記錄方法。

師:老師這有一張記錄單,這一排是老師準備的材料。(出示ppt圖片)我們把會浮起來的物品可以當小船,用符號"↑"記錄,沉下去的物品就不能當小船,用符號"↓"。現在大家一起來猜想一下哪些會浮起來,哪些會沉下去,老師幫忙將猜想的結果記錄下來。

2、介紹材料,講解要求。

師:等一下我們分組進行試驗,老師給每組小朋友準備了記錄單、筆、裝水的盆、抹布、積木、塑料瓶、小紙片、珠子、雪花片、大蓋子。等一下小朋友可以將這些材料放入水中,看看哪些東西會沉下去,哪些東西會浮起來,並在記錄單上做記錄。小朋友們要輕輕的把材料放入水中,如果桌子、衣服溼了要及時用抹布擦乾。

3、幼兒分組探索原先的想法,鼓勵幼兒玩多種材料,觀察不同材質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狀態並集中記錄結果。

(1)師:小朋友看看哪些物品一放下去就沉下去,哪些物品一直浮在水面?哪些物品起先是浮起來,後來就沉下的?

(2)幼兒探索,教師觀察指導。

4、集中分享探究結果。

(1)師:剛才小朋友們都進行了試驗,現在請小朋友們討論一下你們剛才在實驗中發現了哪些東西沉下去,哪些會浮起來。

(2)師:現在請小朋友說說哪些物品會沉下去,哪些物品會浮起來。(個別幼兒回答)

(3)師小結:小朋友說的很好,泡沫、積木、瓶子、大蓋子會浮起來,彈珠、雪花片,恐龍玩具會沉下去。

(三)小朋友思考為什麼有些會沉,有些會浮?

(1)、小朋友們想想為什麼有的東西會沉下去,有的東西會浮起來。(請幼兒個別回答)

(2)、教師總結:物體的沉浮跟它本身重量和水的浮力有關,當物體達到一定的重量就會沉下去,而沒有達到重量就會浮起來。現在我們就來試試看。(做實驗演示給幼兒看)

(四)引導幼兒探索讓沉下去的物體浮上來的方法。

(1)師:現在我們的難度要加大了,請小朋友幫助小螞蟻想想辦法,如何讓沉下去的物品也能浮上來給小螞蟻當小船。

(2)請幼兒到前面來操作給小朋友看。

總結:小朋友們通過藉助可以浮的物體來幫助沉下去的物體浮起來。小朋友都非常的棒,幫助小螞蟻找到了過河工具。

(3)師:那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時候是藉助會浮的物體讓會沉下去的物體浮在水面上的?小朋友們可以想一想,等會到教室告訴老師。

中班的我教案反思篇6

設計意圖排隊是幼兒在園一日生活中最常見的。如:上廁所排隊、打飯排隊、來園離園排隊、做操排隊等。特別是做操排隊,需要幼兒根據老師的要求進行排隊。如男孩女孩各排一列或按照高矮來排隊等。"排排隊"這個活動就是幼兒在比高矮基礎上按照要求對物體 進行排序

活動目標

1、學習比較物體的高矮,能按高矮對物體進行排序。

2、在遊戲演示、操作比較中瞭解比高矮的前提條件。

3、樂意參加數學活動,體驗操作中的快樂。

重點難點

學習比較物體的高矮,能按高矮對物體進行排序。

活動準備

有大小、長短物體的排序經驗皮球一個。

小鴨玩偶、小雞玩偶裝在有高度的籃子裡、小貓玩偶 操作排序卡、高矮不一的積木。

活動過程

一、拍球,引出高矮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球,誰想來拍拍這個球?拍的時候腳不能踮起來,也不能跳起來。

師:這兩個小朋友誰拍到了?誰沒有拍到? 師:為什麼××拍到了,而××沒有拍到?

師:對,因為××高拍到了球,××矮拍不到球。

師:那老師和小朋友誰高誰矮呢?請一個小朋友和老師比一比。

師:老師和××誰比誰高誰誰矮呢?,請小朋友說完整。(老師比 xx 高。xx 比老師

矮)

二、瞭解比高矮的條件

師:我聽到了小動物的叫聲,原來是小鴨小雞。小鴨和小雞也要來比高矮了,我看看,小鴨和小雞誰比誰高誰比誰矮呀?(小鴨站在桌子上,小雞站在有高度的籃子裡)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清楚(籃子拿掉),現在它們誰比誰高誰比誰矮呢?

師:剛才小雞站在高高的籃子裡,而小鴨站在桌子上,這樣能比嗎?,那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師:請小雞下來也站在桌上,現在小鴨小雞都站在桌上能比了嗎?那請問誰比誰高誰比誰矮呢?

師小結:比高矮要站在同一高度上才能比。小鴨小雞說謝謝小朋友,你們真棒!

我們回去了。

師:喵喵喵,誰來了?小貓來了,那小貓是高還是矮?

師:原來只有小貓一個,沒有誰跟它比,所以我們不知道它是高還是矮。比高矮需要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才能比。小貓請你回去找個好朋友比一比吧。

(三)與同伴比高矮

師:小朋友,我們知道了比高矮要兩個或兩個以上,而且要站在同一高度上才能正確比較。那現在你們想不想跟好朋友比比高矮呀?

師:請你們找個好朋友,比一比,看看誰比誰高誰比誰矮?

師:請你說說,剛才你跟誰比了?誰比誰高誰比誰矮?(引導幼兒完整表述 xx 比我高,我比 xx 矮。我比 xx 高、xx 比我矮)

(四)給積木排隊

師:現在老師要請三個小朋友上來,比一比,並且根據高矮排排隊。

師:最矮的排在最前面,誰最矮呀?看看他們是怎樣排的?(從矮到高)

師:剛才啊,小朋友們排的特別的好。老師手裡有排列卡,看到小朋友玩得這麼高興,五個積木也來了,他們也想來比比高矮、並按高矮排隊。請從排列卡紅旗的地方開始排隊,排的時候要按照從矮到高的順序排隊。

師故意錯空:這樣排隊對嗎?為什麼?誰來幫老師改正? 師:原來排隊時要從矮到高的順序來排。

師:老師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七個積木、還有排列卡,請小朋友給積木從矮到高排在排列卡上,注意從小紅旗的地方開始排哦。

師:大家一起來看看你們是怎麼排的?(針對出現的情況講評)

(五)延伸活動:

師:又來了三個積木,他們也想排到隊伍裡來,老師把所有的積木放進益智區裡, 區域活動時你們去試一試,看誰排的又快又正確。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設了一個有準備的操作環境,把抽象、枯燥的教學內容 便成了有趣的生活活動,把數學活動與遊戲活動進行了整合。教具也是幼兒所熟知的 物品:動物玩偶、積木。讓幼兒在輕鬆自由的環境中主動去探索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遊戲是每個幼兒都感興趣的活動。在本次活動中,我採用了情境遊戲法來吸引幼兒的注意。主要通過小雞小鴨比高矮、同伴比高矮、給積木排隊等環節。小雞小鴨比高矮和小貓是高還是矮環節,是讓幼兒知道比高矮的條件。給積木排隊環節是培養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激發幼兒探索問題的興趣。這樣教也是契合了《綱要》中關於“教師應成為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的理念。此外,我還採用了觀察操作法、討論法等引導幼兒主動學習,樹立孩子們的自信心,讓他們體驗到成功後的樂趣,從而使本次活動達到科學性、趣味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

我認為本次活動還是有一下優點:

1、為幼兒提供了他們熟悉的常見的充足的操作材料。他們很喜歡,極大的提高了他們 參與活動的興趣。

2、整個活動較有趣味性,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樂。

整個活動體現了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和諧的師生關係,絕大多數幼兒能 積極參與活動。主動去學、願學、樂學,達到了預期的目標。但是在活動中也出現了 一些不足之處,比如小雞小鴨比高矮時,很多幼兒不能完整的表述“小鴨比小雞高,

小雞比小鴨矮”。這是因為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有些弱,需要老師在以後的學習活動 中加強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