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鯨課文教案參考6篇

寫一份教案的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能力都能有所提升,每一篇教案都融入了很多的情感,將自己的精力全都投注於其中吧,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鯨課文教案參考6篇,供大家參考。

鯨課文教案參考6篇

鯨課文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課文的8個生字,能正確地讀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品味感悟課文的優美語言,感受人與鳥的濃濃親情。

4.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他們的語感。

5.在充分閱讀課文的基礎上,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與海鷗的感情寫真實、寫具體的。

教學重點

練習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抓住描寫老人神態、動作和語言以及描寫海鷗動作的重點語句,體會蘊涵其中的深厚感情,並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寫具體。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 多媒體課件。

2.學生準備:課前預習課文,蒐集海鷗的圖片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流程

一、啟發談話,匯入新課

1.師:中央電視臺有個節目叫《動物與世界》,看過嗎?說說看有什麼感受? (出示課件,展示人與動物和諧相處圖片。)

2.下面,讓我們共同來學習第21課,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學習這篇課文,我們將要繼續練習用較快的速度來閱讀。邊讀邊想,看看課文分幾部分,每部分寫的又是什麼呢?

2.誰知道這句話出現在文中的什麼地方?

課件:

朋友告訴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來,對海鷗就像親人樣。

3.這段話與文中的句子有一個地方不一樣,看誰發現了。

4.對海鷗就像親人樣與和海鷗就像親人樣有區別嗎?

5.課文分幾部分嗎?每部分又分別講什麼呢?用簡單的小標題概。

三、讀思結合,學習1至13自然段

1.認真地讀一讀課文地第一部分,看哪些情景是在寫老人和海鷗就像親人一樣呢?一邊讀,一邊勾畫批註,然後我們來交流交流。

2.師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學習課文,體會重點語句

鯨課文教案篇2

一、學情分析

通過對《春》的學習,學生對比喻、擬人、遠近結合等寫作手法有了一個初步的感知和了解。《濟南的冬天》在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的運用上頗具特色。所以,本課教學重點在於引導學生分析修辭手法,讓學生敢於並且能夠分析修辭句,瞭解一類閱讀題型。

二、教學目標

1、瞭解課文結構,明白“溫晴”是濟南冬天最大的特點,體會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與讚美的情感。

2、學生自主分析文字語言,體會文章的語言美,從而更深層次感受文章的情感。

3、通過“換”的辦法,讓學生體會比喻與擬人兩種修辭手法的作用,並能對修辭語句進行規範的分析。

三、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品味文章的語言美,能夠自主規範的分析比喻句和擬人句的表達效果,克服國小時期用“生動”“形象”“具體”等簡單概括的習慣問題。

四、教學難點

讓學生清楚“濟南的冬天”不能更名為“冬天的濟南”的原因。

五、教學課時

三課時

六、教學工具

ppt多媒體教學

七、教學方法

講授法、自主探究法

八、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匯入

同學們,一說起冬天,我們就會想到厚厚的棉衣、暖手袋、暖氣等一大堆禦寒的物品;我們就會想起“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這樣的極盡寒冷與孤獨的詩句。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感受了朱自清先生筆下春的嫵媚,今天我們將一起走近老舍,去領略他筆下的濟南的冬天,一起去探究一下作者筆下濟南的冬天是什麼模樣。

2、作者介紹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滿族作家。代表作有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茶館》《龍鬚溝》。

3、正字音,識生字詞

(1)學生齊讀課後讀讀寫寫,讀準字音,教師強調易寫錯的字詞。

(2)完成同步上的字詞練習。

4、文章結構分析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找出文中最能概括濟南冬天特點的一個詞,找出之後展示在黑板上。

(2)教師根據學生寫在黑板上的詞,逐一與學生一起辨別,排除掉除“溫晴”以外的其他詞語,並讓學生筆記濟南冬天最大的特點是“溫晴”。

(3)學生思考,課文的1、2自然段是怎樣表現出濟南的冬天“溫晴的特點的,溫晴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運用對比,將濟南的冬天與北平、倫敦、熱帶進行比較,寫出濟南的冬天無大風、無毒霧、無毒日的“溫晴”特點。

(4)學生思考,文章的3到6自然段通過描寫濟南的哪些景物來表現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

陽光照耀下的山

山:薄雪覆蓋下的山

城外遠山

(5)學生思考,課文中作者將濟南的冬天與北平、倫敦和熱帶地區進行比較,細緻描寫濟南冬天的山水人文,字裡行間中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呢?

對濟南冬天的喜愛與讚美。

5、齊讀課文,嘗試著讀出喜愛與讚美的情感

6、結語

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與讚美之情並不由我們隨意的沒有根據的瞎說。我們下一節課就在這一節課對課文結構分析的基礎上,由同學們來發現作者字裡行間的情感。請同學們課後找出課文中你最喜歡的或你認為最能體現作者情感的語句細細體味,進行分析,下一節課我們進行交流與分享。

第二課時

1、匯入

(簡單回顧上節課內容)同學們,通過上節課我們知道了作者將濟南的冬天與北平、倫敦、熱帶的冬天相比較,總結出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進而通過對濟南冬天山水的描繪將濟南冬天的“溫晴”傳遞到每一個讀者的心中,從而極好的表達了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2、語言分析

(1)學生組內分析自己喜歡的語句或者最能體現作者情感的語句(教師提醒:從修辭、結構、情感等方面進行分析)。

(2)學生班內交流自己的分析成果。(學生每提到一處便先引導全班齊讀,再進行分析,教師補充)

重點語句採用“換”的方式分析,如下:

①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藍天下很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他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在藍天下很暖和,只等著春天的到來,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

“暖和安適地睡著”“把他們喚醒”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把山水賦予人的動作,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幾個句子連線起來形成了一幅優美的意境。

②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裡,他們全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這一圈小山圍著濟南,使濟南在冬天也特別暖和。)

將“一圈小山”比喻成小搖籃,形象生動的表現出“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的特點”,同時,運用擬人的手法,通過“放”“說”把山賦予了人的動作和語言且擁有愛心,使這“一圈小山”變得親切,同時表達出作者對濟南的山的熱愛。

③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兒粉色。(快日落時,陽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出點兒粉色。)

“害羞”一詞將薄雪擬人化,賦予雪人的情態,使得這個畫面生動,具有情趣。

④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中照個影兒呢。(天兒很晴,水藻很綠,水也不結冰,長枝的垂柳倒映在水中。)

一個“不忍”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將水寫得靈氣多情;楊柳照影也將楊柳擬人化,使得整個畫面美麗,充滿生機。

引導學生分別朗讀每個句子的兩種表述,體會修辭手法在內容表達和情感表達上的作用,並且能夠按照“點明修辭→具體說出修辭點→內容或結構分析→情感分析”的邏輯順序進行自主的語言分析。

3、結語

這一堂課我們重點學習瞭如何品味並且如何用書面形式分析文章語言,課後大家選擇文章中自己喜歡的一句話進行分析,強化課堂學習效果。

第三課時

1、匯入

在上一節課我們對課文語言分析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作者巧妙的運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擬人,形象生動的刻畫了濟南冬天的山水,表達了他對濟南冬天的喜愛與讚美。

2、鞏固、複習語言分析

通過課堂上的實踐,讓更多的學生掌握閱讀語言分析的方法。

3、學生思考,課文最後以“這就是冬天的濟南”結尾,可不可以將題目改為“冬天的濟南”呢?

不可以。因為“濟南的冬天”和“冬天的濟南”兩個片語的中心語分別為“冬天”(氣候、天氣)和“濟南”(地點)。所以,兩個片語為題的文章所要求的文章內容是有差別的,前者重在寫季節特點,後者則重在反應地方特色。課文中不論是開頭的三組對比還是後面的山水描寫都緊緊圍繞“濟南的冬天”“溫晴”的這一特點。所以,將題目改為“冬天的濟南”會顯得文不對題。

4、學生思考,老舍筆下的濟南的冬天充滿的“溫晴”,充滿的美好,但很多遊客慕名來到濟南的時候卻都大呼上當,這是為什麼呢?

(課外資料延伸:寫作經歷:老舍1924年隻身應聘去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任教,身居異國的他飽嘗了寄人籬下的孤獨之苦。為了結束這“沒有家”的孤寂生活,他於1929年動身回國,但因路費不足又在新加坡滯留了半年,直到1930年才動身回到國內,應邀到濟南齊魯大學任教,這樣漂泊的經歷使得老舍看到祖國的大好河山,抑制不住強烈的喜愛之情寫下了這篇《濟南的冬天》。)

學生通過對老舍這一段經歷的瞭解,明白濟南之於老舍是溫暖,是故鄉,而濟南對於遊客來說只是一個尋找歡樂的場所。兩者身份的不同,導致了極大地感情差異。

5、評講課後作業,對課文知識進行強化與鞏固。

九、課後作業

完成同步練習相應內容

十、課後反思

通過三個課時的教學,教學任務完成情況較好,其中語言分析中以學生分析為主,教師點撥為輔的方法極大調動了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

鯨課文教案篇3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教學應該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落花生》一文正是落實這一教學理念的範本,因此,本教案設計引導學生充分閱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瞭解課文圍繞落花生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在反覆的朗讀中,重點體會父親的話的含義,使學生受到情感薰陶,懂得做人的道理。在感悟課文內容的時候,注意體會文章詳略得當、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1.蒐集花生的圖片,蒐集關於作者許地山的資料。

2.製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

1.熟讀課文,藉助工具書自學生字、詞語。

2.蒐集關於花生的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謎語匯入,激趣入課

1.匯入:(多媒體出示謎語)同學們,你們都很喜歡猜謎語吧?現在就請大家聽聽老師的這則謎語:“根根鬍鬚入泥沙,自造房子自安家。地上開花不結果,地下結果不開花。”誰能告訴老師這是什麼植物?

2.解題:花生又叫落花生,因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鑽到土裡長成花生莢,所以叫落花生。

3.簡介作者:(ppt出示作者照片及資料)這篇課文的作者許地山是現代小說家、散文家。因為小時候其父關於落花生的一番話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他決心要像花生那樣,做一個對別人有用的人,因而常用筆名“落華生”。那麼,關於花生,他的父親談了些什麼,是怎樣談的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篇課文去看一看。(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開篇以趣味謎語引入新課,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對花生的特點有了一定的瞭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簡介作者,暗示課文主題,使學生產生探索的慾望。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多媒體出示學習要求,組織學生自主學習生字、詞語。

(1)會讀、會認生字。

(2)理解字義、詞義,不理解的查工具書。

(3)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通順。

2.師生交流,並檢測學習情況。

(1)引導學生小組交流,區別掌握易錯的字音、字形。

便:多音字,有pián和biàn兩個讀音。通過組詞區分讀音。

榨:讀翹舌音zhà,不要讀成zhá。

矮:讀ǎi,不讀nǎi。

(2)藉助工具書並結合課文內容理解詞語。

①指導學生解釋詞語時,要依據“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原則,聯絡上下文準確地理解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意思。

②學生聯絡課文具體語言環境理解“播種、吩咐、榨油、愛慕”等詞語的意思。

3.朗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通順。

設計意圖:提出要求,讓學生自主學習生字、詞語,教師適時點撥學習詞語的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

三、細讀課文,感知內容

1.引導學生快速讀一遍課文,思考文章圍繞“花生”寫了哪些事情。(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

2.再次讀課文,思考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記敘的。劃分全文的段落,討論每一部分的具體內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種花生、收花生。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寫母親提議過收穫節。

第三部分(第3~15自然段):寫過收穫節時吃花生、議花生。

設計意圖:細讀課文,把握文章主要內容,在此基礎上,理清文章結構,培養學生分析、理解、概括的能力。

四、再讀課文,分清主次

1.快速掃讀課文,瞭解文章重點內容。

2.引導學生小結:同學們,課文題目是“落花生”,你們認為課文著重描寫的是什麼?你們從課文內容中發現了什麼?圖片 引導學生髮現:從種花生到收花生要經歷幾個月的時間,作者卻只用幾個詞語一筆帶過,而過收穫節只是一個晚上的事,作者卻用了大量篇幅,可見過收穫節時對花生的議論是重點。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對全文進行總結,培養學生的總結、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五、教師示範,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本課會寫字,播放書寫動漫,讓學生觀察。

2.教師強調書寫要點。

澆:右下不是“元”。

慕:下面是“小”的右側多一點。

矮:右下“女”的橫較長。

3.教師範寫“播、榨、慕”。

4.學生練寫,互相評價。

設計意圖:寫字既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又是鞏固識字的一種手段,是學生學習功課的必備技能。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引入新課

1.提問: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哪些事?重點寫了什麼?

2.匯入:普普通通的花生引出了一家人的許多話題,父親的一席話,使我們對花生也生出了幾分敬佩之情。帶著這份敬佩之情,我們來學習課文。

設計意圖:通過複習課文重點內容,理清文章脈絡,為深入學習課文做好鋪墊。

二、學習課文,品讀理解

1.自由讀“種花生、收花生”的部分,理解內容。

(1)多媒體出示第1自然段,啟發學生思考:這個自然段先寫什麼,再寫什麼?(先寫種花生,再寫收花生。)

(2)課文中哪些詞語是寫“種花生”的經過的?這些詞語能顛倒位置嗎?為什麼?(買種、翻地、播種、澆水。這些詞語是按種花生的順序排列的,不能顛倒位置。)

(3)“居然”寫出了什麼?在這裡起什麼作用?(“居然”寫出了種花生的結果,也寫出了收獲時大家出乎意料的高興的心情。因為大家沒有種花生的經驗,又是在荒地上種的,對能否收穫沒有把握。沒過幾個月收穫了,真是喜出望外。“居然”一詞寫出了大家那種驚喜的心情。)

(4)練習用“居然”說一句話。(注意:寫句子時要有出乎意料的意思。)

2.分角色朗讀議花生部分,思考:課文中一家人是怎樣議論花生的好處的?(姐姐說味兒美,哥哥說可以榨油,“我”說便宜,大家都喜歡吃,父親說花生最可貴之處是它的果實埋在地裡,它雖不好看,但很有用。)

3.哥哥、姐姐和“我”所說的花生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父親指出的卻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視的一個特點。父親對花生進行了幾次議論?這幾次議論有什麼不同?(兩次。第一次把花生與桃子、石榴、蘋果作比較,第二次由花生的特點說明做人的道理。)

(1)多媒體出示父親的第一次議論。

圖片①父親是怎樣通過比較說明花生的可貴之處的?(父親把花生和桃子、石榴、

蘋果相比較。通過對果實的樣子、果實結出時的

位置的比較說明花生的可貴之處。)

②教師幫助學生抓住關鍵詞語“埋在地裡”“鮮紅嫩綠”“高高地掛在枝上”“矮矮地長在地上”等進行分析,體會花生的默默無聞、樸實無華。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體會花生的特點。

①花生的果實長在泥土裡,桃子、石榴、蘋果將果實掛在枝上,是不是花生故意鑽進土裡不讓人知道,桃子、石榴、蘋果故意炫耀自己?(不是的。)為什麼?(這是由它們各自的生長特點決定的。)

②桃子、石榴、蘋果鮮紅嫩綠,惹人喜愛,而花生卻將成熟的果實埋進泥土,等待人們來挖掘、利用。由此,你體會到花生可貴的品質是什麼?(不求虛名、默默奉獻、樸實無華。)

(3)多媒體出示父親的第二次議論,引導學生思考:父親借花生來教育孩子們做什麼樣的人?(謙虛樸實、不計名利、不炫耀自己、對別人有用的人。)

4.通過品讀,體會句子的含義。

(1)多媒體出示填空題:

人要做__________的人,不要做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你對作者的話理解了嗎?什麼叫“有用的人”?什麼是“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引導學生結合實際,舉例說明。

(3)小結:作者受父親的啟發所說的這段話是全文的中心。父親的教導深深地印在作者的心上,“落花生”的精神貫徹在作者一生的做人、寫作和教學之中。

(4)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對突出文章主題起了什麼作用?(第一句講過收穫節的談話一直到深夜,交代了時間,把整件事敘述完整了。第二句說明父親的話給“我”的印象之深,說明了作者在收穫節上的收穫之大,可見母親安排這一活動的用意和父親參加這一活動的目的。這樣的結尾深化了主題。)

5.分角色朗讀課文第12~15自然段。

6.練習根據課文的主題,分清主次。

圖片(1)結合“我”的一段話,概括課文的主題。(課文通過收穫節上一家人對花生好處的議論,說明人要做對別人有用的人,

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2)從種花生到收花生經歷了多長時間,在課文中佔了多少篇幅?從吃花生到談花生,從談花生到論人生經歷了多長時間,在課文中佔了多少篇幅?作者為什麼這樣安排?(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可以使學生對文章的主次有具體的感受,對文章主次與主題的關係有比較具體的認識。)

(3)小結:這篇課文重點敘述的是過收穫節、議花生,著重寫了父親的議論,這樣可以突出文章的主題。其他內容對文章的主題起說明交代的作用,略寫。我們在習作時也要確定重點,做到重點突出,主次分明。

設計意圖:加強文字閱讀,從語言文字中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是《語文課程標準》對高年級閱讀教學提出的具體要求。以上設計就是通過對語言文字的認真揣摩,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通過每一個環節的教學,層層深入,讓學生理解父親的話的含義,體會作者的表達意圖。

三、總結寫法,感悟道理

這篇課文借寫花生,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這種寫法就叫“借物喻人”。在我們的周圍也有許多事物能給我們以啟迪,讓我們懂得做人的道理。如:竹子、梅花、蜜蜂、路燈等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事物,都會讓我們想到那些默默作貢獻的人。

設計意圖:及時進行讀寫結合,能夠幫助學生學習作者借物喻人、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四、課外延伸,妙筆生花

1.花生會讓我們想到那些默默無聞作貢獻的人。看到竹子、梅花、蜜蜂、路燈等事物,你會想到身邊哪些人?讓我們學習借物喻人的寫法,試著選擇其中一個,寫一段話。

2.學生練寫。

設計意圖:結合生活實際,進行課後練筆,鍛鍊學生的寫作能力。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我從內容入手,引導學生了解課文圍繞落花生寫了哪幾件事。思考主要寫了哪件事,課文中他們是怎樣議論花生的。找出他們對花生的議論,看看父親是怎麼議論花生的,重點從父親說的這幾句話中領悟到做人要做具有花生這種品格的人的道理。這樣使得本節課教學條理清晰、主次分明。

鯨課文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屋、旁、鮮、堆、積、幹、淨、洗、澡”10個生字。能在老師的指導下描寫4個左右結構的字“推”、“堆”、“洗”、“淨”。

2、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標點停頓。能根據句子的標點,讀出不同的語氣。

3、懂得愛護環境,保持環境整潔,人人有責;整潔美好的環境能讓人們心情舒暢。

4、能觀察自己家周圍的環境,並仿照課文或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教學重點:

1、能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字音,並結合課文認識本課10個生字。

2、能正確朗讀課文,能根據句子的標點讀出不同的語氣。

教學難點:

能根據句子的標點讀出不同的語氣。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想象說話

1、出示課題:美麗的小路

齊讀

2、小朋友,你來猜猜看,這會是一條怎樣美麗的小路呢?請學生想象說話。

說明

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發揮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來說話,為孩子口語表達創設情景。同時也激起孩子學習的興趣。

3、小朋友們說得可真好,那麼書上究竟是怎樣來描寫這一條美麗的小路的呢?讓我們來聽聽課文的1----3節。

二、學習課文1----3節

1、邊看多媒體邊聽課文錄音1----3節

(1)為什麼說這是一條美麗的小路?它究竟美在哪裡呢?

(2)學生交流

指導朗讀第一小節:師範讀→指名讀→打擂讀

說明

對於“花花綠綠”、“五顏六色”等詞要讀重音,通過反覆的朗讀來體會小路的美麗。

(3)師引讀:這麼美的小路,兔姑娘看見了說……鹿先生看見了說……

(4)指導朗讀句子“啊,多美的小路啊!”(讀出讚美的語氣)

2、學習生字“屋、旁、鮮”

(1)誰已經和這三個字寶寶交上好朋友了?

(2)學生交流

“屋”:整體認讀音節;“旁”:同“傍”作比較;“鮮”:編順口溜魚羊鮮

3、齊讀課文1----3節

(說明:這篇課文可以分為“美麗的小路→小路變髒了→小路又變美了”這三層進行教學,而10個生字也可以穿插其中進行分散學習。因為學生一次次讀句子、讀課文的過程,也是對這些生字認知的過程。反覆認知後在對該段中出現的生字進行教學,更有利於學生記憶。)

三、學習課文4----7節

過渡:這麼美的小路,朋友們都喜歡在這裡散散步、說說話。可是有一天,美麗的小路變了,它變成什麼樣了呢?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聽老師讀課文4----7。

1、老師讀課文4----7

(1)學生想象:你彷彿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聞到了什麼?

(2)如果你走在這條路上,你會怎麼樣呢?

過渡:那麼,兔姑娘、鹿先生和鴨先生又有什麼表現呢?請小朋友們自己來讀讀課文的4----7。

2、學生自由讀4----7

思考:兔姑娘、鹿先生和鴨先生有什麼表現呢?它們又是怎麼說的呢?

3、全班交流

(1)指導朗讀句子“美麗的小路不見了。”

①看見美麗的小路變得這麼髒,你心情怎樣?

②指名用生氣的語氣來讀讀這句話。

③齊讀。

(2)指導朗讀句子“美麗的小路怎麼不見了?”

①師引讀:兔姑娘走過小路說……鹿姑娘走過小路說……

②指導朗讀句子“美麗的小路怎麼不見了?”

看看句子後是什麼標點,應該讀出怎樣的語氣?(讀出疑惑的語氣)

③師範讀→指名讀→齊讀

(3)指導朗讀句子“我一定要把美麗的小路找回來!”

①鴨先生說了什麼?

②指導朗讀句子“我一定要把美麗的小路找回來!”

看看句子後是什麼標點,應該讀出怎樣的語氣?(讀出肯定的語氣)

③指名讀→男女賽讀→齊讀

(說明:根據標點讀出句子不同的語氣,是這篇課文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因此在教學4----7節時,可以以此為突破點,重點進行這幾句話的朗讀指導。讓學生在反覆朗讀的過程中感受到美麗的小路變髒了,是大家亂扔垃圾、破壞環境造成的。從而做到在讀中理解,在理解後讀得更有感情。)

4、學習生字“堆、積”

(1)討論:你用什麼好方法記住“堆、積”

(2)反饋交流

5、師生合作,分角色朗讀4----7節

四、學習課文第8節

過渡:那麼大家是怎樣把美麗的小路找回來的呢?

1、聽錄音第8節

(1)聽錄音,思考:大家是怎樣做的?

(2)全班交流(抓住幾個動詞)

2、自由讀第8節

想象:這條美麗的小路以後會怎樣呢?

3、 學習生字“推、幹、淨、洗、澡”

(1)認讀生字競賽: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生字,說出自己識字的方法。

字形比較 :“堆----推”、 “澡----操”; “淨”注意後鼻音; 洗可用加部首的方法等。

(2)書寫指導:堆、推

(說明:學生由於課外閱讀,識字量不太均衡。針對學生個體差異實行因材施教:識字量大的孩子充當小老師,不再覺得識字枯燥無趣,識字量小的孩子有足夠的時間認讀,也不至於喪失信心。所以這樣設計有利於培養全體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五、複習生字,齊讀全文

1、比比誰的眼睛亮:搶讀生字

2、遊戲:字詞對對碰

3、齊讀全文

思考:學了課文,你懂得了什麼?

4、全班交流

5、說一說:你家周圍的小路是怎樣的?你怎麼做才能使它一直美麗?

(說明:為了讓學生在這一訓練中做到有話可說,可以事先安排學生觀察一下自家周圍的小路,同父母或同學討論一下這條小路美在哪裡,或有什麼地方需要改進。這種開放式的教學設計,讓課堂成為社會、學校教育的連線,又給學生提供了表現自己,與同學合作交流,展示自己學習成果的舞臺。這種創造性的語文實踐活動,增強了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

鯨課文教案篇5

一、板書課題,匯入新課。

1、板書課題:落花生看了這個課題,有什麼問題要問嗎?

2、花生,明白不明白?有的地方因為它有營養,吃了對身體有好處,所以叫它“長生果”,平常叫它花生。但課題上為什麼要加個“落”字,叫它“落花生”?看圖介紹花生,花生的特點就是落花入土而生果,所以在植物學上就叫它――落花生。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課前大家讀課文了沒有?既然讀了,此刻不要開啟書,看看誰對課文有記憶,這篇文章分幾部分來寫的?先寫什麼?後寫什麼?不明白,開啟書看看,誰看出來了,一開始寫的什麼?

2、指名說板書

種花生

過收穫節

3、課文就這兩大部分組成,你們說這篇課文長不長?

不長,但是這篇文章很精彩,明白是誰寫的嗎?

4、介紹作者背景,明確學習任務

(小中見大平中見奇重點突出)

(1)要弄明白作者透過講花生,說了一個什麼道理?

(2)領會“重點突出,主次分明”寫作方法

5、作者的筆名落華生就是從這篇文章變來的,你想他是不是為自己的文章有點感到驕傲?所以同學們要好好學,這篇文章很有味道。

三、重點感悟,學習課文。

(一)

1、下面我們採用抓重點的方法學習課文。怎樣明白文章哪一部分是重點呢?第一,看看他寫的是“詳”,還是“略”。

2、此刻你們看課文已分為兩大部分,那哪部分是重點呢?

3、對。重點段我們重點學,不是重點段我們就簡單的學,或叫“略學”。下面請大家讀讀第一自然段,你只要抓住一個重點詞,這一段就理解了。

4、學生默讀。

5、指名讀

6、說說你找到了哪個詞?談談你的理解“居然”(什麼意思?用在什麼狀況下?課文為什麼要用“居然”呢?)

7、你們再看,種花生的過程就寫了四個詞,哪四個?幾個月的事作者用四個詞就概括了,多幹脆,多簡單!所以這個作家了不起!這是第一段,因為它是略寫的,所以我們就採取了“略學”的方法,第二段“過收穫節”是重點資料,我們就重點學。

(二)

1、此刻請你們自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既然是過節,它有幾個節目?也就是說他們是怎樣過這個節的?先幹什麼?後幹什麼?

2、學生默讀課文

3、好,此刻我們來跟他們一塊過收穫節,收穫節的第一個節目,幹什麼?板書;吃花生

4、一邊吃一邊幹什麼?板書:談花生

5、此刻再看,第一部分用了一個自然段,第二部分“收穫節”用了十四個自然段。那裡“吃花生”用了幾個自然段?(兩個)而談花生用了十二個自然段,根據“看詳略”的方法,哪一個是重點?“談花生”是重點,那麼“吃花生”用哪種方法學?

6、誰來讀“吃花生”這兩段,一邊讀一邊找出值得注意的地方來。

7、指名說好幾樣吩咐很難得(重視)

8、母親做了好幾樣食品讓大家吃,下面該幹什麼了?(談花生)找個同學把下面的課文讀一遍,他一邊讀,大家一邊看看有幾個人在談話?(五個)四個人開口說話,這四個是各說各的呢?還是分成了幾個方面?誰和誰是一方面?幾方面在談話?仔細看一看。

9、指名說板書:我們談

父親談這兩方面資料誰是重點呢?用“看詳略”的方法還好使嗎?(穿插)老師告訴你們第二種方法―“看資料”。看父親說的話重要,還是我們說的話重要?誰的話重要,誰就是重點。

10、下面找幾個同學分主角讀這部分,只讀他們說話的資料,看看能不能把談話的氣氛讀出來。

11、談話完了,哥哥說了幾句話?讀出來,這句話重要不重要?姐姐這句話重要不重要?我的第一句重要不重要?再看第二句,讀一遍,這句重要不重要?但這句是聽了父親的話後的一個“覺悟”,所以還得看父親的話。父親說的話重要不重要?那你們說“我們談”是重點?“父親談”是重點?

12、從什麼上面看出來的?這就叫看資料確定重點

“我們”談的那幾句話除去我的最後一句話是重點以外,其餘幾句用不用仔細去研究?那我們把腦子集中在重要的句子上。透過“看資料”我們找出來了,“父親談”是重點。找到這兒,我們就快接近中心了。你們看看父親一共說了幾次話?用序號標出來。

13、五次.父親這五次談話都很重要嗎?用“看資料”的方法比較一下,哪次談話重要,哪次不重要。指名依次讀,並依次分析(1、2、5不重要,3、4重要)。

14、重點分析3、4贊花生,學花生

(1)你們把“贊花生”。這段仔細默讀一下,一邊讀一邊思考,父親是從哪幾點上稱讚花生的。再讀一遍,透過讀這段話,你們說花生這東西有沒有用?花生的果實,深深地埋在地下,只看地上的,貌不出眾,那麼花生有什麼好處?父親說的是有一點最重要,這一點是什麼?對,不像什麼一樣啊?父親是不是在批評蘋果和桃子這類植物啊?那為什麼要這麼說?突出了花生的什麼特點?(不炫耀自己的好處)

(2)我們再看“學花生”,一齊把第四次談話讀一遍。這次談話有六個字最重要。找找把它圈起來,六個字講了兩個方面,誰找到了(不好看,很有用)父親在這又說了花生的特點,那麼父親是讓你給我們學花生越不好看越好?是這個意思嗎?緊之後父親又是怎樣說的?那父親這麼要求,外表好看更好,更重要的是得有什麼?父親說“不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的東西。”不要做這樣的人,他是不是叫我們學花生?

(3)好,一個第三次,一個第四次談話,你們看這兩次那一次更詳一些?推出第三種方法“看目的”。在那裡看兩個目的。第一,看父親談話的目的,第二看整篇文章的寫作目的。此刻問你們,父親談話只是為了把花生稱讚一番呢?還是為了讓我們學習花生?我們用“看目的”的方法很容易就看出來這個是重點。父親談話的目的就是讓我們學習花生,作者寫這篇文章的寫作目的還是叫我們學花生。因此“學花生”是這兩段話的重點。父親這番苦心,“我們”理解了沒有?

(4)光說理解了不行,得從課文裡找根據。看你們能找出幾點根據?(三點)這三點裡,哪一點表現得最明確?印在心上是什麼樣貌的?父親的談話是什麼資料?再讀一遍。這句話深深地證明他理解了,學花生要學什麼?板書;做有用的人

(5)小結。

四、總結全文,深化主題。

“做有用的人”正是這篇文章的中心。作者寫這篇文章,他不是在向我們介紹花生這種植物,而是給我們講了一個道理。是藉助花生說的,這叫“借物喻理”。

板書:

種花生

落花生—吃花生

過收穫節△我們談

談花生△贊花生

父親談△

學花生△

借物喻做有用的人

(道理)

(找重點的方法)看詳略、看資料、看目的。

鯨課文教案篇6

【學習目標】

1、認識“蔽、搜”等7個生字。會寫“掘、拋、傾”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隨遇而安、慎重、驟雨”等詞語。

2、學生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養成對勞動,對生活的熱愛。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學生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養成對勞動,對生活的熱愛。

【教學時數】

2課時

【課前準備】

1、課前發動學生利用各6種途徑蒐集有關蟋蚌生活習性,特點等圖片文字資料。

2、每生準備橡皮泥一盒,白紙一張。

3、課外準備《蝸牛與黃鸝鳥》的音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題,設疑鋪展

1、有個小傢伙,小名“蛐蛐/曠大名“蟋蟀”,這不起眼的小東西居然有人稱它是昆蟲王國的建築工程師。不信,我們到蟋蚌的住宅裡親自去走一趟,轉一圈,看看蟋蟀的住宅到底是什麼樣的?

2、板書課題:蟋蟀的住宅。

3、齊讀課題。

二、自學課文,“買票進宅”

1、生自由試讀課文。

2、開動“知識快車”檢查自學情況:用知識競賽的形式讓學生“買票進宅”。如認讀生字、詞語,正確流利地朗讀難讀句子、小節。

三、默讀課文,“看宅劃說”

1、這小蟋蚌的住宅是什麼樣的?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一至六自然段,用“——”劃出有關句子。

2、反饋交流討論。

3、理解體會重點句子,指導感情朗讀。

a、蟋蚌和它們不同,不肯隨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選擇住址,一定要排水優良,並且有溫和的陽光。

b。當四周很安靜的時候,蟋蟀就在這平臺上彈琴。

c、大體上講,住所是很簡樸的,清潔、乾燥、很衛生,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了。

同學們,如果你是蟋蟀,天下雨了,當看到別的昆蟲為尋找住宅而奔忙,自己卻已有一個非常好的住宅時,你的心情如何?(自豪、驕傲)帶著這種心情朗讀第二、五、六自然段。

四、研讀課文,“橡皮泥捏宅”

1、一個小洞就有這麼多的名堂,怪不得課文說‘‘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了。”

2、請同學們根據課文中的語言再進行深入的研究,四人小組合作打造這項“偉大的工程”。

3、生拿出橡皮泥,捏造蟋蟀的住宅。

五、角色轉換,“廣告創意”

1、現在,你就是蟋蟀工程師,要參加昆蟲王國第一屆住宅設計大賽,請工程師為自己的住宅設計廣告詞。

2、語言轉換,能利用課文中的語言設計廣告。

4、交流彙報,評選創意廣告詞。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廣告連結匯入新課

1、課件出示學生的精彩廣告詞,感情朗讀。

a、舒適的平臺,溫暖的陽光,綠色家園,這就是我們蟋蟀的住宅。

b、蟋蚌的住宅,給你一個清潔寬敞的環境,讓你擁有一生的幸福。

c、精心打造,享受生活,一流的建築。

2、讀到這兒,老師情不自禁地想大聲地說上一句:

一流的住宅來自一流的建築工程師,沒有建築師的精心打造,辛勤勞作,哪有這麼溫暖舒適的住宅。

二、學習挖掘部分,體會蟋蟀的工作艱苦

1、在昆蟲王國裡,如此一流的住宅,這位建築工程師是如何挖掘的呢?

2、研讀第七、八、九自然段。

a、哪一處使你感觸最深?

b、劃出蟋蚌挖掘動作的詞。

3、彙報交流。

4、齊讀,讀出蟋蟀的工作艱苦。

三、昇華課文,譜寫歌詞

1、通過學習,同學們知道了蟋蟀住宅的特點,還知道了它的住宅是怎樣建成的,蟋蟀愛唱歌,蟋蟀的歌聲也很動聽,現在,請同學們先聽一首歌,這首歌的歌名是什麼?:

2、師生用課文展示《蝸牛與黃鸝鳥》的歌詞,蟋蟀和蟬都是歌唱家,現在請同學們模仿《蝸牛與黃鸝鳥》,創作一首《蟋蟀和蟬》的歌詞好嗎?

四、生創作交流

師生伴著《蝸牛與黃鸝鳥》旋律,齊唱改寫歌詞《蟋蟀和蟬》。(附歌詞)

啊門啊前一隻小蟋蟀,啊造啊造啊造住宅。

工具柔弱又簡單,一點一點往下挖。

啊樹啊上有兩隻蟬,,阿嘻嘻哈哈在笑它。

洞穴隨處可以找啊,何必辛苦整天挖。

啊蟬啊蟬啊不要笑,自己造住宅才舒服。

五、佈置作業

1、讀《秋蟲音樂會》(有關蟋蚌的聲音)。

2、選做題。

a、《我的住宅》為題介紹蟋蟀的住宅特點,以及如何建造。

b、用以下幾個小動物編個故事

螞蟻蜜蜂蟋蟀蟬蝗蟲螳螂

3、《黃岡》第7課

?板書設計】

7、蟋蟀的住宅——偉大的工程

蟋蟀的出名:唱歌、住宅

選址慎重(向陽、隱蔽)

住宅的特點:門口門外(乾淨、平坦)

屋子內部(簡樸、乾燥)

初寒動工工具柔弱

建造的過程:不懈工作不隨遇而安

長期整修吃苦耐勞

【教後反思】

本文從文字來說,主要寫了住宅特點和修建兩個方面。在學生交流自己的發現和感悟時,根據學生普遍對住宅特點感興趣的情況,我“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對課文內容作了大膽的取捨,重點研讀住宅特點,概括學習修建過程。在學習住宅特點時,學生髮現蟋蟀的住宅具有朝陽、傾斜、幹得快的特點,我就順勢引導學生將上下文聯絡起來學,發現段落之間的聯絡,感悟小蟋蟀舒適的住宅和他的不肯隨遇而安、慎重選址密不可分。通過今天的教學實踐說明,這種“舍而不棄、上掛下聯”突出了重點,揭示了文章的內在聯絡,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適應孩子的需求。

標籤:教案 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