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國小數學六年級教案最新8篇

編寫教案可以促使教師不斷學習和更新自己的知識,教案的適切性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度,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國小數學六年級教案最新8篇,感謝您的參閱。

國小數學六年級教案最新8篇

國小數學六年級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圓,知道圓的各部分名稱;

2、掌握圓的特徵,理解和掌握在同一個圓裡半徑與直徑的關係;

3、學會用工具畫圓;

4、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使學生初步學會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5、讓學生喜歡上美麗的圓,激發探索圓的特徵的興趣。

重點難點:

理解和掌握圓的特徵。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活動

同學們,上課之前我們先輕鬆一下做一做課間操怎樣?起立。

第一節:甩甩你的手臂(從前往後再換個方向)

第二節:轉轉你的腦袋

第三節:原地轉身

二、匯入新課

1、師:上課前的運動操你們發現了什麼?(在做圓周運動)

2、師:剛才發現有的同學手臂轉得不太像圓,什麼辦法轉得更像圓呢?(手直、肩不動)

3、師:我們在運動中可以產生圓,在生活中也有許多的圓,大家看:欣賞圓的圖片。

4、揭題:圓的認識。

5、師:我們看在這餐桌中看到了有幾個圓?

這中間有著許多的數學知識,相信嗎?

三、動手操作

(一)師:下面我們就做一做這個餐桌。

[媒體]做一做:同桌合作,每人在白紙上畫一個圓,然後剪下組合成一張圓桌模型。

(二)師:下面我們交流一下是怎麼做的?

[第一步]我們第一步是畫圓,你是怎麼畫的?

1、說說你是怎麼用圓規畫圓?

2、師:老師也在黑板畫一個圓(邊畫邊說)

把圓規的兩腳分開,定好兩腳間距離(半徑)。

把有針尖的一隻腳固定在一點(圓心)上。

把裝有鉛筆的一隻腳旋轉一週,就畫出一個圓。

3、老師的圓畫得怎樣?畫圓的時候要注意什麼?(針尖不動、兩腳距離固定)

4、你們畫的兩個圓的大小為什麼不一樣?(兩腳的距離不同)

[第二步]我們是把畫好的圓剪下來,問:剪時與我們以前的剪正方形、三角形的時候有什麼不同?

師:圓呢?(彎的)彎的在數學上我們叫做曲線,所以圓是由曲線圍成的與以前所學習的由線段圍成的平面圖形有很大的區別。

[第三步]

剪下的圓怎麼組合起來呢?這2個針孔從哪裡來?

師:針孔的這一點,我們叫做這個圓的圓心也可以用字母“o”表示。

師:還有什麼辦法找到圓心呢?(折)你們先拆下來試一試。(生動手操作)

師:說說你是怎麼折的?

可能:①生:對摺再對摺,交點就是圓心師:還可以怎麼折?

②對摺、展開、再對摺、再展??

師:我們再看這裡有幾條摺痕?而且它們都經過(圓心)像這樣的摺痕叫這個圓的直徑字母d表示(畫在黑板上)。

師:圓裡還有什麼?(半徑)你折的圓裡有嗎?指一指(畫在黑板上)這就是半徑。

師:什麼是直徑、半徑,自學課本p80讀一讀。

師:說一說什麼是直徑?解釋圓上、圓外、圓內。

我們一起指指,說說什麼是半徑?

[媒體]連結圓心和圓上一點,是半徑嗎?半徑也有幾條?為什麼?[板書]

你們也畫一條直徑和半徑。

仔細觀察,你還發現了什麼?

①一條直徑=兩條直徑。

師:還可以怎麼說?你是怎麼知道?用字母可以怎麼表示呢?

②所有的直徑、半徑都相等。

師:你們認為呢?可以用什麼方法證明?(量一量)你量一量。

你量的是什麼?量的結果呢?你的結論呢?

師:大家觀察得很仔細也很會動腦筋,現在老師有個問題不知可以?所有的直徑長度都相等?(在同一個圓裡)還可以呢?(相等的圓)你認為還有哪些結論也需要這個前提?

[板書]:在同圓或等圓中

三、應用

師:所以我們今後在考慮問題的時候還得想得仔細、周詳,對嗎?下面我們來看一組填空

1、[媒體]填一填

2、[媒體]再請你辯一辯:下面各句話對嗎?

(1)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直徑

(2)所有的半徑都相等

(3)圓是由曲線圍成的封閉圖形

四、畫圓

師:回答得不錯,現在老師要提一個新的要求,能接受嗎?

請你畫一個半徑為2釐米的圓?

師:想想半徑為2釐米該怎麼畫呢?可以商量一下再畫。(生畫)

師:說說你是怎麼畫的?(兩腳間的距離為2釐米,再定住,再畫)

簡單地說你是怎麼確定半徑為2釐米的?

如果畫半徑為3釐米的圓呢?

畫一個直徑為8釐米的圓呢?

你發現了什麼聯絡?(半徑=圓規兩腳之間的距離)

圓的大小是由什麼決定的?位置呢?

畫一個直徑為1米的圓

(等一會兒)

師:為什麼不畫?(圓規太小)想有什麼辦法呢?(釘子、繩子)繩子多長?(50釐米)為什麼?我們下課試一試好嗎?

五、總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圓的認識,從圓桌到圓的各種知識還有什麼知識值得我們問一問有嗎?

師:這些都是我們以後要學習的,老師還有一個問題:誰的家裡用的是西餐桌?有什麼感覺?相對來說,圓桌呢?

國小數學六年級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能在方格紙上按要求將圖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縮小。能在方格紙上準確建立一個點和一個數對得對應。理解圖形按相同的比擴大或縮小的實際意義。

2、過程和方法:結合具體情境,通過觀察、操作、思考、交流、展示等活動,體會圖形按相同的比擴大或縮小的實際意義。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使學生在研究圖形的放縮的過程中,初步感受圖形的相似。感受學習比例尺的必要性。欣賞圖形的美感。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出示照片:集體照

師:謝老師想把咱們班的集體照放進想框裡,怎樣把它放進去呢?(複製貼上)

師:看著這張照片,有什麼感覺?

師:是的,生活中有很多縮小和放大的現象,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投影出示課題:圖形的放縮)!

二、笑臉圖大變身

1、初步感受圖形的放縮

師:(出示1張賀卡圖片)這是一張賀卡,(邊說,邊操作,得到的三張賀卡)與原來的賀卡相比,怎麼樣?

生:一樣(不一樣)。

師:看完之後,你想說點兒什麼?你認為哪一張跟原圖最像?為什麼?(記住和原圖比:都是長方形的,是長變了還是寬變了?)

學生小組討論,發言。

2、深入探究圖形的放縮

師:為什麼同樣的賀卡,在進行了變化之後,有的與原圖相像,有的不像呢?接下來我們就來研究這其中的奧祕。(教師出示將方格圖照賀卡圖片。)

師:請大家認真觀察,並結合相關資料思考並分析:誰畫得像?為什麼?

請代表把你們剛才交流的想法與大家分享。

代表發言,集體指正。

師:看來只有長和寬都按照相同的比來畫,才能畫得和原圖相像。

(說明: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適當的板書寫出比。)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結合教材中的三幅圖研究所畫圖的長和寬與原圖的長和寬有什麼關係,讓學生體會只有按照相同的比來畫,畫的圖才像。在此過程中,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比例尺產生的必要性和它的實際意義。讓學生在操作活動中領悟圖形放縮的規律和奧祕。

三、畫一畫

師:有了圖形放縮的經驗,接下來我們要畫一畫。拿出自己的作業紙,自由設計圖案,並將圖形進行一次放大或縮小,畫完後,在四人小組裡面把你自己畫的情況、畫的方法向組內同學介紹一下,同時告訴大家你所畫的這個圖長和寬與原圖的長和寬的比分別是多少。開始吧。(作業紙上分別有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活動後,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集體展示、反饋。

?設計意圖】大膽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畫圖過程,培養了學生靈活的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創造思維的能力。學生在思考中去操作,在操作後再思考,不但形成了技能,而且對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有一個完整的認識。

四、生活中的應用

師:今天我們大家一起研究了圖形的放縮,請同學們想一想,你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會應用到圖形放縮的知識呢?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知在生活中,把物體放大或縮小的現象是經常遇到的,學習並運用這些數學知識可以給生活和工作帶來很大的方便。

五、神奇的小貓

師:看來同學們是非常留心生活中的數學,現在,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到遊戲中去體會圖形的放縮。(出示探究活動)

師:這是一隻名叫樂樂的小貓。根據我們學過的數對的知識,你能將表示小貓樂樂輪廓的點的數對正確的填寫出來麼?(可嘗試標出相應的座標圖,便於找出具體的位置)

教師指名補充表示小貓樂樂輪廓的點的數對。

師:小貓家族中還有三隻小貓:天天、晶晶和歡歡,(表格中呈現名稱)請你根據具體的要求講表示它們輪廓的點填寫在表格中,並觀察數對的規律,猜一猜:哪隻小貓最像樂樂?之後通過在方格紙上描點、連線來驗證自己的猜測。

學生活動、探索。

彙報展示(說一說你的猜測、依據以及驗證結果)。

?設計意圖】本環節結合具體的活動和例項,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了“神奇的小貓”的探究活動,通過在方格紙上畫小貓圖,以及討論哪隻小貓長得更像樂樂,使學生充分的感受到比例尺的廣泛應用。

六、小結

今天我們在活動和遊戲中體驗了圖形的放縮,下課後就請同學們到生活中繼續去體驗生活中的放大與縮小。

國小數學六年級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理解生活中百分率問題的含義,掌握求百分率的方法。

2、理解求百分率應用題的一般結構和求百分率思考過程的主要步驟,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數學的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會解答求百分率(或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應用題。

難點:對一些百分率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回顧百分數意義——直奔課題

師:同學們前面學習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還學習了百分數、小數和分數的互化,其實,百分數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人們經常用百分數來解決問題。

這節課就讓我們解決生活中的百分數問題。(板書課題:用百分數解決問題)

二、探索——解決問題

(一)教學例1第(1)題

1、出示資訊:六年級有學生160人,已達到《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兒童組)的有120人。

提問:你能提一個求分率的數學問題嗎?

(已達到《標準》的人數佔六年級總人數的幾分之幾?)

師:誰來解答這個問題?

生:120÷160=

師:你知道這個題目真正的問題是什麼呢?(出示問題)你們能解決這個問題嗎?有什麼疑問?(生質疑)師解疑,板書什麼是達標率。

讓學生說說六年級的達標率是什麼意思?

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同桌進行交流)

生:表示已達標的人數佔六年級學生總人數的百分之幾,六年級學生總人數為單位“1”。

達標率=達標學生人數÷學生總人數

師:從這兒,我們就可知道求百分數的方法跟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一樣的。

師:請同學們開啟書第85頁例1的第1部分比較一下,看有什麼不同?

(學生邊說老師邊板書:)

生:寫法不同,書本寫成分數的形式了,而且多了“乘100%”

師:誰知道為什麼要“乘100%”呢?不乘行嗎?

生:因為如果不乘100%,結果是分數的形式;而乘了100%結果就是百分數了。現在知道了什麼是達標率,也知道了怎樣求達標率,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學生計算)彙報板書

師:對達標率的計算你還有疑問嗎?

生:0.75×100%怎樣計算呀?

師:問得好,那誰能幫他解決這個疑問呢?

生:我知道,可以把100%看作1,再把0.75化成75%就可以了。

生:老師,我不是這樣想的,可以把100%中的100乘0.75,“%”照寫。

老師總結:同學們都說得非常好,兩種理解方法都可以,你認為哪一種更適合你學習的,你就可以選用那一種。

(板書: ×100%=0.75×100%=75%)

師:同學們現在你對求達標率這種問題會了嗎?你還有沒有不理解的地方?

(靈活處理)

(二)教學例1的第(2)題

解決了達標率問題,下面我們到生物組去看一看。這裡有一個還沒完成的試驗報告。他們遇到什麼困難了?什麼是發芽率?(師板書)知道了什麼是發芽率,怎樣計算呢?你又能否像達標率一樣把發芽率用公式表示出來?(讓同桌帶著問題討論)學生彙報,老師完善板書。

師:現在分3大組完成這個試驗報告並彙報結果,看哪一組最快最好。

師:你可以為這次試驗作個總結嗎?

生:從這次試驗可知綠豆的發芽率最高。

生:我從這次試驗可知大蒜的發芽率最低。

生:我知道花生的發芽率比大蒜的發芽率高。

(有利於學生對百分數問題的進一步理解與學習。)

你們知道計算髮芽率有什麼作用呢?(生答,師小結)

三、小結運用

師:同學們對比求達標率和發芽率,你能發現它們有共同的特點嗎?

生:都是兩個量比較的結果、都是部分與整體的比較、都要乘100%、都是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公式的分母都是單位“1”等等

師:同學們發現的真多,求百分率的問題其實都有一個特點,都是部分量與整體的比較。

師:其實,現實生活中像達標率、發芽率這樣的百分數還有很多很多,你還能舉例出其他的百分率嗎?試試看。

學生舉例:學生的出勤率、產品的合格率、小麥的出粉率、花生的出油率等等,師板書。這些百分率怎麼計算呢?小組同學商量一下。

學生以4人小組合作寫百分率的公式。(組長負責作好記錄並彙報。)

老師這裡就有一個求花生出油率的問題,想去看看嗎?出示做一做第2題。

學生做題彙報。

精明小法官:

1、學校上學期種了105棵花苗,現在全部都成活,這批花苗的成活率就是105%( )。

2、王師傅生產的98個零件,全部都檢測合格,這些零件的合格率就是98%( )。

3、25克鹽放入100克水中,鹽水的含鹽率是25%( )。

4、某工人加工了103個零件,有100個合格,這些零零件的合格是100%( )。

四、全課總結

師: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有什麼收穫?

學生自由回答。

師:你認為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求百分率)應用題的關鍵是什麼?方法又是怎樣的?

國小數學六年級教案篇4

設計說明

1.立足於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藉助舊知展開教學。

本設計充分利用“黃豆營養成分”這一情境,對教材內容略做調整,通過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的活動方式,自然引出“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這一新知,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與分數乘法應用題作比較,體會兩種問題的共同特徵,以實現新舊知識的自然過渡。

2.滲透數學思想,促進學生對數學本質的探究。

在對一個數乘百分數的演算法的探究中,當學生髮現可以將百分數轉化成分數和小數來計算時,我向學生提出了“將新知識轉化成學過的知識來解決問題”是學習數學的好方法這一理念,這既能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也能對學生進行數學思想的滲透。一節好的數學課,不僅要求教師完美地將數學知識呈現給學生,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從數學學習中獲得有價值的思想方法,這些在學生的後續學習中會用到,數學課的魅力應該體現在對學生思想的啟迪上。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收集有關食物營養含量的資訊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1.創設情境。

師:(手裡拿一把黃豆)請同學們估一估,這些黃豆大約有多少克?(約250g)

師:你們知道黃豆中含有哪些營養成分嗎?(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

師:你們的想法和營養學家檢測出來的結果是一樣的,營養專家還檢測出了有關資料,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課件出示:黃豆中的蛋白質含量約佔36%,脂肪含量約佔18%,碳水化合物含量約佔25%。

師:你能從中發現哪些數學資訊?

2.引入新課。

師:你們知道我手中的`這些黃豆含有多少克蛋白質嗎?這節課我們就來解決有關蛋白質含量的問題。(板書課題:營養含量)

設計意圖:教師通過手拿黃豆的情境,結合課件,讓學生了解到原來黃豆含有這麼多有營養的物質。教學從生活實際出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會和理解數學,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解決蛋白質含量的問題,應該如何列式?

(1)師:我們已經收集到了很多關於黃豆營養含量的問題,你們能利用收集到的資訊,設計一個求蛋白質含量的問題嗎?

(學生提取有用資訊,編寫題目:黃豆中的蛋白質含量約佔36%,在250g黃豆中,蛋白質約有多少克)

(2)師:下面請同學們獨立列出算式解決這個問題,要注意解釋清楚為什麼要這樣列式。

學生獨立思考,列式並彙報交流。

①你能試著用畫圖法來理解嗎?學生試著畫圖。

通過畫圖我們知道,求蛋白質約有多少克,就是求250g的36%是多少。

②學生試著列式:250×36%。

③列式依據:“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這道題是求250的36%是多少,所以也要用乘法計算。(36%化成分數是,這道題也可以理解為“求250的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計算)

2.計算蛋白質含量,學習百分數化成小數、分數的方法。

(1)師:你們有辦法解決嗎?請同學們以250×36%為研究物件,4人一組展開交流,共同商量解決的辦法,並將計算過程寫在練習本上。

(2)學生交流並展示學習成果。

方法一:把百分數化成分數計算。

36%==250×36%=250×=90(g)

方法二:把百分數化成小數計算。

36%=0.36250×36%=250×0.36=90(g)

(3)方法總結:將新知識與舊知識聯絡起來,將新知識轉化成我們已經學過的數學知識來解答,這是我們解決數學問題的好方法。

國小數學六年級教案篇5

學情分析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說: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學還原為一條原理的話,影響學習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我們應當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狀況進行教學。本節課是學生在認識了圓錐特徵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圓錐高的概念仍是本節課學習的一個重要知識儲備,因而有必要在複習階段利用直觀教具通過切、摸等活動,幫助學生理解透徹。學生分組操作時,肯定能借助倒水(或沙子)的實驗,親身感受等底等高的圓柱與圓錐體積間的3倍關係。但是他們不易發現隱藏在實驗中的等底等高的這一條件,這是實驗過程中的一個盲點。為凸現這一條件,可藉助體積關係不是3倍的實驗器材,引導學生經歷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表及裡、層層逼近的過程,進行深度資訊加工。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鋪墊孕伏

1.(電腦出示一個透明的圓錐)仔細觀察,圓錐有哪些主要特徵呢?

2.複習高的概念。

(1)什麼叫圓錐的高?

(2)請一位同學上來指出用橡皮泥製作的圓錐體模型的高。(提供刀片、橡皮泥模型等,幫助學生進行操作)

評析:

圓錐特徵的複習簡明扼要。圓錐高的複習頗具新意,通過動手操作,從而使抽象的高具體化、形象化。

二、創設情境,引發猜想

1. 電腦呈現出動畫情境(伴圖配音)。

夏天,森林裡悶熱極了,小動物們都熱得喘不過氣來。一隻小白兔去動物超市購物,在冷飲專櫃熊伯伯那兒買了一個圓柱形的雪糕。這一切都被躲在一旁的狐狸看見了,它也去熊伯伯的專櫃裡買了一個圓錐形的雪糕。小白兔剛張開嘴,滿頭大汗的狐狸拿著一個圓錐形的雪糕一溜煙跑了過來。(圖中圓柱形和圓錐形的雪糕是等底等高的。)

2. 引導學生圍繞問題展開討論。

問題一:狐狸貪婪地問:小白兔,用我手中的雪糕跟你換一個,怎麼樣?(如果這時小白兔和狐狸換了雪糕,你覺得小白兔有沒有上當?)

問題二:(動畫演示)狐狸手上又多了一個同樣大小的圓錐形雪糕。(小白兔這時和狐狸換雪糕,你覺得公平嗎?)

問題三:如果你是森林中的小白兔,狐狸手中的圓錐形雪糕有幾個時,你才肯與它交換?(把你的想法與小組同學交流一下,再向全班同學彙報)

過渡:小白兔究竟跟狐狸怎樣交換才公平合理呢?學習了圓錐的體積後,就會弄明白這個問題。

評析:

數學課程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體驗,教師在引入新知時,創設了一個有趣的童話情境,使枯燥的數學問題變為活生生的生活現實,讓數學課堂充滿生命活力。學生在判斷公平與不公平中蘊涵了對等底等高圓柱和圓錐體積關係的猜想,他們在這一情境中敢猜想、要猜想、樂猜想,在猜想中交流,在交流中感悟,自然地提出了一個富有挑戰性的數學問題,從而引發了學生進一步探究的強烈慾望。

三、自主探索,操作實驗

下面,請同學們利用老師提供的實驗材料分組操作,自己發現螢幕上的圓柱與圓錐體積間的關係,解決電腦博士給我們提出的問題。

出示思考題:

(1)通過實驗,你們發現圓柱的體積和圓錐體積之間有什麼關係?

(2)你們的小組是怎樣進行實驗的?

1. 小組實驗。

國小數學六年級教案篇6

複習內容:

課本第22頁練習六。

複習目的:

1、使學生進一你好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法的計演算法則,並能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

2、使學生進一你好理解整數運算定律同樣適用於分數,並能應用這些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

3、使學生進一你好理解倒數的意義並掌握求倒數的方法。

複習過程:

(一)匯入:板書:整理和複習

(二)整理。

1、啟發學生回憶整數乘法的意義:5個12是多少?怎樣列式。

使學生明確:5×12或12×5

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2、啟發學生回憶本單元學過的分數乘法的意義:

使學生明確:8/15×5,5個8/15的和,

8/15+8/15+8/15+8/15+8/15=8/15×5

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3、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就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使學生明確:24×3/8就是求24個3/8是多少,7/18×9/14就是求7/18的9/14是多少,是對整數乘法的的擴充套件。

練習:練習七的第3題。

板書:

分數和整數相乘,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為了計算簡便,能約分的要先約分,然後再乘。

一個數乘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為了計算的簡便,也可以先約分再乘。

使學生明確: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

板書:

應用乘法交換律應用乘法結合律應用乘法分配律

練習:練習七的第4、5題。

5、口算

練習七1、10題。

6、分數應用題。

(1)把誰看作單位“1”

六年級參加數學小組的有36人,語文小組的人數是數學小組的,體育小組的人數是語文小組的倍。體育小組有多少人?

(2)練習。

①打字員打一部書稿,每天完成,5天完成這部書稿的幾分之幾?

×5

②立新國小六年級有學生155人,其中的參加科技活動小組,參加科技活動小組的有多少人?

155×

④黨校食堂九月份用煤560千克。十月份計劃用煤是九月份的,而十月份實際用煤比原計劃節約,十月份比原計劃節約用煤多少千克?

560× ×

7、倒數:整理和複習第7題。

堂上練習:

1、練習七第2題,搶答,小組練習。

2、練習七的第3、11題。

3、練習七的第16、17題。

作業:

練習七的第12—15題。

國小數學六年級教案篇7

教學目的:使學生理解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分數乘以整數的計演算法則,並能正確運用“先約分再相乘”的方法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5個12是多少?

用加法算:12+12+12+12+12

用乘法算:12×5

問:12×5算式的意義是什麼?被乘數和乘數各表示什麼?

2、計算:

問: 有什麼特點?應該怎樣計算?

3、小結:

(1) 整數乘法的意義,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被乘數表示相同的加數,乘數表示相同的加數的個數。

(2) 同分母分數加法計演算法則是分子相加作分子,分母不變。

二、新授

教學例1。

出示例1:小新爸爸、媽媽一起吃一塊蛋糕,每人吃 塊,3人一共吃多少塊?

用加法算: (塊)

用乘法算: (塊)

問:這裡為什麼用乘法?乘數表示什麼意思?

得出: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

都是求幾個相同的和的簡便運算。學生齊讀一遍。

練習:說一說下面式子各表示什麼意思?(做一做第3題。)

問:那麼分數乘以整數方法應該是怎樣算?(通過觀察例1,得出分數乘以整數的計演算法則)

三、鞏固練習。

1.第2頁做一做。

2.練習??

國小數學六年級教案篇8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六年級數學(上冊)第80頁~第81頁。

教學目標:

1、同學們要經歷將眼睛、視線與觀察的範圍抽象為點、線、區域的過程。

2、我們還要理解觀察點、遮擋點、可視區域等詞語的意思。

3、感受觀察範圍隨觀察點、觀察角度的變化而改變。

教學重點:

經歷分別將眼睛、視線與觀察的範圍抽象為點、線、區域的過程,感受觀察範圍隨觀察點,觀察角度的變化而改變,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難點:

能運用“觀察的範圍”的相關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古詩引入,匯入課題。

1.我們在國小學了五年的古詩,那麼你們積累了那些古詩呢?誰能說一說。誰還記得王之渙寫的詩《登鸛鵲樓》?齊讀。

這首詩中哪一句描述詩人登高遠望時的感受,(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作者為什麼要說:欲窮千里目,須“更上一層樓 ”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觀察的 範圍”,從數學的角度來研究這個問題。

2.引入課題:觀察的範圍(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究、發現規律。

1、秋天到了,桃樹下落了一地桃子,小猴聞到香味,在牆外向裡張望 。可是前面一堵牆,小猴子能看到牆內的桃子嗎?

2、看,小猴子爬到了這個位置,能看見地上全部的桃子嗎?你猜想小猴看見多少個桃子?看來,光靠眼睛看是不準確的,你們能不能想出辦法,準確找到猴子看到多少桃子呢?說說你的想法。

3、在a點時,我們把猴子的眼睛看作“觀察點”,(板書:眼睛 觀察點)。

4、阻礙小猴子觀察視線的是什麼?(牆) 它的最高處在哪裡?(牆的右上角 )

5、我們把阻礙視線的這個最高點叫“阻礙點“(板書:阻礙點)。

6、觀察點和阻礙點進行連線,這條連線和地面的交點,就是離牆最近的點。

連線觀察點、牆的右上角、到地面的交點的線是一條什麼線?(虛線) 這條虛線就是觀察的視線。為什麼要把視線畫成虛線?(視線是看不見的,所以要畫虛線)

7、這條線能往上畫一點嗎?往上畫會怎麼樣?(觀察範圍變小)

這條線能往下畫嗎?往上畫會怎麼樣?看來,這條線必須穿過圍牆的右上角 。

8、小猴子想看得更多桃子,該怎麼辦?(再往上爬)

9、如果小猴子繼續往上爬,爬到b處、c處,你能找到牆內離牆最近的點嗎?(開啟課本第80頁,畫一畫)

10、彙報

11、觀察點的變化,直接影響觀察範圍 的變化。那麼,怎樣確定觀察範圍 呢?

先看( 觀察點),再找(阻礙點),連線這兩點,延長到(地面的交點)確定觀察範圍(齊讀一遍)。

12、我們把三次觀察的結果放在一起,你發現了什麼?

觀察的範圍與觀察的高度有關,還與什麼有關?

(觀察的範圍與觀察的高度、觀察的角度有關)

小猴爬得越高,看到的桃子越 多 ;說明小猴看到的範圍就越 大 。

可見,觀察點越高,觀察的範圍越大。(板書:觀察點越高,觀察的範圍越大。)

13、聯絡古詩:現在你明白王之渙為什麼說“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嗎?

你能從數學的角度來探究其中的道理嗎?說明了“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道理。

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下面,請同學們 用學過的知識,解決一些生活問題。

1.完成課本80頁試一試第1題。

2.課本80頁試一試第2題。變化的樓房。

(1) 如果客車繼續向前行駛,那麼他所能看到b樓的部分是如何變化呢?生:逐漸縮小

(2) 客車行駛到位置2時,司機還能看到建築物b嗎?為什麼?

3.小貓捉老鼠。一天小花貓出來散步,迎面遇到了一堵殘牆,有一隻聰明的小老鼠就躲在這堵殘牆的後面。

(1)請你在圖中畫出小老鼠可以活動的區域。(學生在課本上操作)

(2)如果你是小貓,你希望自己的位置怎樣變化?如果你是小老鼠,你希望小貓的位置怎樣變化?

(3)比一比:小貓的位置改變後,它的觀察區域分別有什麼變化?說一說你的發現。

4.(1)在黑夜裡把一個球向電燈移動時,球的影子是怎樣變化的?

(2)晚上與家長在路燈下散步,當走向路燈時,你的影子是如何變化的?遠離路燈 時呢?

5、在城市建設中,規定兩幢樓的距離不能太近。為什麼?

6、小麗能看到甲樓上的a點嗎?能看到甲樓上的b點嗎?

7、填空

(1)觀看物體時,站的越( ),觀察到的範圍就越( )。

(2)路燈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律是,離路燈越近,物體的影子就越( );離路燈越遠,物體的影子就越( )。

(3)紅紅和芳芳分別住在同一棟房的4樓和8樓,她們觀看夜景,( )比 ( )觀察的範圍要大。

8、判斷題

(1) 同樣的電線杆離路燈越遠,它的影子就越長。( )

(2)人遠離窗子時,看到窗外的範圍變大。 ( )

四、歸納整理,全課總結。

這節課學習了什麼?你學到了什麼?你認為觀察的範圍與什麼有關?這節課學習了什麼?你學到了什麼?你認為觀察的範圍與什麼有關?怎樣確定觀察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