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量與模式教案6篇

教案的編寫需要充分的研究和策劃,編寫教案有助於教師更好地瞭解學科知識和教育理論,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量與模式教案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量與模式教案6篇

量與模式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創造和表現模式。

2、感受動作模式遊戲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點圖紙(一張白紙上有很多間隔相同的圓點)、記號筆、空白卡片。

活動過程:

一、點圖紙上的模式

1、教師在點圖紙上畫一種模式(一個彎線,一條直線……),請幼兒識別。

2、提問:這些線是怎麼樣的?有什麼規律?

3、請幼兒跟隨教師的手指,大聲念出模式。

小結:彎線和直線一個隔著一個,有規律地不斷重複著。

二、創造自己的模式

1、請幼兒每人用點圖紙去創造一個新模式。

2、提問:

你創造的是怎樣的規律?

你的規律也是一個隔著一個的,和我畫的那個一樣嗎?

除了一個隔著一個排隊,還有什麼不一樣的規律?

三、遊戲:動作模式

1、提問:能用動作來表示這樣的規律嗎?可以怎麼表示?

2、教師在卡片上畫下幾個動作,請幼兒用卡片上的動作來表現模式。

量與模式教案篇2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已經積累了較豐富的模式經驗,但由於他們的思維處於由具體形象向抽象概括髮展的階段,因此他們對於模式的認知大多侷限於事物的外部特徵,尚不能充分認識到模式之間存在的內在聯絡。比如,他們可能很難把“拍手跺腳拍手跺腳……”的動作模式與“紅黃紅黃紅黃……”的顏色模式聯絡起來,他們可能還會認為“紅黃紅黃紅黃……”與“綠藍綠藍綠藍……”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模式。

因此,基於大班幼兒已有的模式經驗,我設計了“多變的模式”這一活動,藉助“點圖紙”這一簡單的材料,引導幼兒在“識別一創造一轉換”的過程中逐步嘗試將視覺模式轉換為動作模式,從而體驗到模式可以有不同表現形式。本活動的難點在於引導幼兒發現具有不同外部特徵的兩個模式之間存在內在聯絡,即兩組模式的符號雖然不一樣,但是它們內在的規律是一樣的。活動中,幼兒通過觀察自己與他人創造的模式,漸漸體會到模式的內在規律,漸漸認識到模式的表現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既可以用符號表示,也可以用動作、聲音等表示。因為這一學習內容對大班幼兒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可以有效激發幼兒探究、表現的積極性,促進幼兒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所以也更能體現集體教學的價值。

目標:

1.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創造和表現模式。

2.感受動作模式遊戲帶來的樂趣。

準備:

點圖紙(在長條白紙上畫有很多間隔相同的圓點)、記號筆、卡片(畫有手、腳、嘴巴等)、黑板。

過程:

一、識別點圖紙上的模式

1.在點圖紙上畫一種模式並請幼兒識別。

師:(教師出示點圖紙)生活中,我們見過各種各樣有規律的圖案,今天我帶來一張紙條,你們看看紙條上畫的是什麼?(用許多半圓和短線連線了一個個圓點。)

師:你們能發現我畫的線條有怎樣的規律嗎?

(幼兒回答時可能會只將線條的名稱連續讀出來,比如“半圓、一橫、半圓、一橫……”。)

師(小結):半圓形和短線一個隔著一個,有規律地不斷重複。

2.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模式。

師:你覺得半圓形和短線看上去像什麼?

幼:半圓形像小山,短橫線像小棒;像兩種積木搭的橋……

師:這些線條在你們眼中像那麼多東西,那你們能用動作來表示這樣“一個隔著一個”的規律嗎?

(幼兒設計動作來表徵點圖紙上abab的符號模式。一開始,他們的動作姿勢可能很接近符號本身的模樣。比如,用一隻手掌先彎成半圓形,再伸直,如此重複表現;將兩手臂先彎曲舉在頭頂,再向兩側伸直,如此重複表現;將身體彎成拱形,再趴在地上,如此重複表現。)

師:你們都做得很好,你們還能想出其他動作來表示這樣“一個隔著一個”的規律嗎?只要是兩個不同的動作,一個隔著一個就行了,誰來試試?

師(小結):原來我們可以用動作來表示這樣“一個隔著一個”的規律。

二、運用點圖紙創造自己的模式

1.請每個幼兒用點圖紙創造一個新模式。

師:看,用這樣有點點的紙條就能畫出有規律的圖樣來。你想自己來畫一畫嗎?我為每個人準備了一張紙條,請你先想出一個規律,然後將它們畫出來,看看能不能畫出和我不一樣的規律來。

(每個幼兒拿一張點圖紙創造模式:有的畫的是一條向上的彎線和一條向下的彎線,有的畫的是一個半圓形和一個三角形,有的畫的是兩個半圓形和一條直線,有的畫的是兩個半圓形和兩條直線……)

2.請幼兒將畫好後的紙條呈現在黑板上供大家分享交流。

(1)你設計的是什麼樣的規律?

(2)你畫的規律也是“一個隔著一個”,和我畫的那個一樣嗎?

(3)除了“一個隔著一個”的規律,還可以有什麼不一樣的規律?

3.引導幼兒分享彼此創造的模式,並有意識地將內在規律相同的點圖紙擺放到一起。

師(小結):雖然這些符號看上去不一樣,但它們都是“兩個一組,一個隔著一個”排列的。

4.引導幼兒挑選一個模式並用動作來表示。

(1)能用動作來表示這個模式嗎?可以怎麼表示?

(2)對於同樣的模式,可以用不同的動作來表示嗎?誰來試試?

三、遊戲:按規律接龍

1.介紹遊戲規則。

師:我們不僅可以用動作來表示圖案的規律,還可以用有規律的動作來玩有規律的接龍遊戲。剛才你們有的是用手做動作的,有的是用腳做動作的(邊說邊出示畫有小手和小腳的卡片),如果卡片上畫的是一張嘴巴,你們覺得可以怎麼做?(用嘴巴發出聲音,比如“耶”“歐”等。)

師:下面我來說明遊戲規則:(1)請一個小朋友上來抽三張卡片,將它們排列起來貼到黑板上(即形成一個模式的基本單元),並繼續照著這個排列的模樣放卡片,至少重複放三組。(2)大家一起商量可以用什麼樣的動作或聲音來表現這個排列的規律,比如“拍手、跺腳、喊‘耶’,拍手、跺腳、喊‘耶’……”(3)從座位的一邊開始,每個小朋友按這個排列的規律依次做一個動作或發一個聲,大家一起合作表現這個排列規律。

2.引導幼兒玩動作模式遊戲。

(1)鼓勵幼兒設計新的模式並用動作來表現,如“拍手、拍手、跺腳,拍手、拍手、跺腳……”。

(2)引導幼兒明確自己的動作,關注同伴的動作,比如:你是怎麼知道應該做這個動作的?××做得對嗎?為什麼?

量與模式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數。

2、通過各種遊戲培養幼兒動手、動口、動腦能力。

活動準備 趣味練習在圖畫裡找數字

活動過程

一、遊戲引起幼兒興趣

1、小朋友一起拍拍手、轉轉手、搓搓手。

2、手指遊戲:

一隻猴子在水邊,看見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咬!

二隻猴子在水邊,看見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咬!咬!

三隻猴子在水邊,看見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鱷魚來了,咬!咬!咬!

﹙幼兒邊做動作,邊伸手指頭﹚。

二、找找123

1.教師: 1、2、3,這些數就在我們身上,在我們的教室裡,在我們玩具中,我們不僅要會讀數,

而且要認識數,以後逐步學會寫數。

2.幼兒數數,教師出示卡片

(1)引導幼兒數數老師有幾個鼻子?有幾張嘴巴?

幼兒邊說,教師一邊出示數字卡片1。

(2)幼兒再數數老師有幾隻眼睛?幾個耳朵?

幼兒邊說,教師一邊出示數字卡片2。

(3)引導幼兒數數教室裡有幾盞燈?

幼兒邊說,師一邊出示數字卡片3。

3、讓小朋友觀察,1、2、3這3個數的長相不是一樣的,說一說它們各自的特點,

教師:1像小棒;2像小鴨;3像耳朵。

4、教師: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好多好多的水果寶寶,送給你們,喜歡嗎?

老師說出水果的名稱和數量,幼兒將水果的數量貼上在相應的數字下面;

反之根據水果的數量貼上相應的數字。﹙貼對了,發給小紅花給予獎勵﹚。

5、趣味練習

找找圖畫裡的1 2 3

三、活動結束

1、師幼一起跳數字舞,一個小孩手摸地,二個小孩顛顛腳,三個小孩轉又轉。

2、小朋友回家以後數數你家裡有哪些東西有1個,哪些東西有2個,明天講給老師和小朋友們聽聽,好嗎?

量與模式教案篇4

設計意圖:

當學習要求轉化為幼兒內在需要時,教育目標就變成幼兒遊戲的意願。此活結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創設了“小兔採蘑菇”的故事情境,讓孩子以角色身份輕鬆、自然地完成各項操作。

活動目標:

1.複習按顏色分類及5以內點數;給數字1~5排序。

2.5以內數量點卡與實物卡片、數字卡片的匹配練習。

活動準備:

1.幼兒分組參加遊戲,每五名幼兒為小組。

2.每組配備五張顏色致的母卡,母卡為蘑菇形狀,大小20cm×20cm,上面分別畫有點子1~5個,另設兩個插卡袋。

3.每組配備畫有數量1~5的小兔的卡片各張;數字卡片1~5套;排序用的小旗標記;兔子頭飾若干

4.地板上畫有不同顏色的大圓形——“籃子”(能站下五個小朋友)。

活動過程:

1.複習按顏色分類及點數。

教師以兔媽媽的身份向小兔子們交代採蘑菇的任務。

師:(將母卡散放在地板上)今天天氣真好,我們起去採蘑菇吧!請每個寶寶採到朵蘑菇後,看看它是什麼顏色的,然後放進同樣顏色的“籃子”裡,坐到“籃子”邊上。請幼兒找到相應顏色的圓圈坐好,教師請幼兒點數每組有多少人,多少朵蘑菇。

2.按蘑菇上面的點子數匹配相應的實物卡片。

師:能幹的小兔子採了這麼多蘑菇,我們請客人起來分享吧!蘑菇上有幾個點子,我們就請幾隻小兔子來吃蘑菇。

教師為每組提供小兔卡片,小朋友按各自蘑菇上的點子數,來請同樣數量的小兔子吃蘑菇,點卡與實物卡對應,要求將實物卡插在蘑菇卡上的插卡袋上。

3.按點子數匹配相應的數字卡片。

師:數字寶寶看到小兔子們玩得好開心,它們也想找朋友起做遊戲了,蘑菇上有“點子.數字1就和個點子做朋友,蘑菇上有三個點子,數字3就和三個點子做朋友

教師為每組小朋友提供數字卡片,請小朋友根據各自蘑菇上的點子來找相應的數字卡並將數字卡插在蘑菇卡上的插卡袋裡。

4.給點卡排序。

師:聽!小蘑菇在說什麼呢?哦!原來它們想請小朋友幫幫忙給它們按從小到大、由少到多的順序來排隊,比一比,看哪一組最快!想一想誰應該排在最前面,誰應該跟在後面?

教師提供排序標記,請每組幼兒在各自的排序標記上按要求給點卡排隊。

5.結束。

師:今天小兔們真能幹!快到中午了,寶寶肚子餓了吧!請兔寶寶把採來的蘑菇都

交給兔媽媽,讓媽媽來做頓豐盛的午餐吧!

活動延伸:

將操作材料投放到數學遊戲區,引導幼兒在區域活動中進一步操作、學習。

量與模式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探索發現畫面中的模式。

2、嘗試運用3—4種物體進行有規律的排序。

3、體驗與同伴合作設計模式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繪本《亂七八糟的魔女之城》

2、1個城門、1封信

3、操作材料:彩鏈、彩色圓片、彩色組塊及各種形狀

活動過程:

一、繪本情景匯入,探索發現模式

1、情景匯入,引出活動

2、觀察畫面,引發幼兒對模式的興趣

(1) ppt1—2(引導幼兒發現aab模式)

師:公主出發了,到了城堡,發現門是鎖著的。

師:那鑰匙在哪裡?去問問這棵大樹吧。(提出要求,從畫面中找出aab模式)

(一起念著咒語入場回到位置)

(2) ppt3(引導幼兒觀察畫面,發現abc模式)

師:哎呀!前面哪條路才能找到巫婆呢?你發現了什麼?

(3) ppt4(找模式:abb、ab、abc)

二、幼兒操作:做項鍊

(1)提出要求:用彩鏈串一條有規律的項鍊

(2)幼兒操作,教師巡視

(3)作品交流分享

三、拓展練習:設計模式

1、提出要求:幼兒分組進行,選擇材料進行模式設計

2、幼兒操作,教師巡視

3、交流分享

四、延伸活動分享故事繪本《亂七八糟的魔女之城》

量與模式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學會目測有明顯大小差異的物體,懂得物體的大小是通過比較來認識的。

2.通過遊戲使幼兒初步體會到由大到小和由小到大之間的轉變,初步發展幼兒的多向思維。

3.激發幼兒探索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幼兒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硬紙魚20條(有大小差別)、釣魚竿若干、用大積木圍搭成一個“池塘”。

2.吹泡泡用具:裝有肥皂水的塑料瓶人手一份,吸管(單孔、多孔、粗細不一)數量多於幼兒人數,氣球若干。

3.可變大或變小的食物若干種,如餅乾、水果、青菜、木耳乾等。

4.照相機、大白紙和畫筆,幼兒自帶小時候的照片和近照。

?活動過程】

遊戲一:釣魚

1.每次請一名幼兒來釣魚,要求釣“池塘”中所有魚中的一條和最小的一條。魚釣上來後,分別放在大魚筐和小魚筐裡。

2.嘗試:請幼兒自由地釣魚,仍舊要求釣的和最小的魚。

遊戲二:超級比一比。

1.請幼兒將手放在眼睛前當望遠鏡,大家一起來找找教室裡的“大”和“小”。

2.將幼兒分成兩組,玩超級比一比的遊戲:比比誰的鞋子?誰的頭?誰的嘴巴張得?誰的手?誰穿的衣服?……

遊戲三:大人和小人

1.教師講述故事《大人國小人國》。

2.照片分享:小時候的我……(小手小腳,坐在推車裡,不會自己穿衣褲和穿鞋襪、吃飯。)

3.提問:如果有一天你變大了,你是什麼樣的?(個子高了,胖了,力氣大了,穿大鞋,跑得很快,可以做許多的事情,上學等。)

4.啟發幼兒運用想像力隨意表現身體某部位的變化。將幼兒表現的身體輪廓印香在紙上。(可將胳膊伸長,兩腳分開來表示大人;用蹲下,胳膊、腿、腳收緊或綣起來的動作來表示小孩。)

遊戲四:吹氣球

1.引導幼兒想一想:有哪些能夠變大和變小的物體?

(游泳圈、氣球、蹦蹦床、摺疊床、扇子、被子、雨傘。)

2.幼兒嘗試讓氣球變大的方法。

(1)請幾名幼兒用口將氣球吹大。

(2)用口吹難度太大,可以用氣筒打氣。

3.思考用什麼方法讓氣球變小。

(1)用自己的身體部位(用手戳破、用腳踩爆、用__壓破)。

(2)藉助外力的方法(用針刺破、用錘子或磚頭砸破、用釘子戳破)(3)將綁緊氣球的繩子解開,直接放氣。

4.幼兒自由地到戶外玩氣球。

遊戲五:食物變變變

1.大家圍坐在桌前,觀察餅乾、水果、青菜、火腿、幹木耳、麵粉等食物。

2.提問:怎樣使食物變大、變小?:(吃一吃、炒一炒、切一切、剁一剁、摘斷、真空包裝、晒乾、浸泡、油煎。)

3.分享食物,把好吃的東西變小、變沒有。

?活動延伸】

1.繼續收集如望遠鏡、放大鏡、充氣椅、蹦蹦床、吹泡泡等材料,讓幼兒主動探索以進一步加深對大和小變化的認識。

2.展示如蝴蝶的成長變化過程等各種動物的成長資料(書、圖片、錄音故事),幫助幼兒初步理解“長大”的概念。

3.充分挖掘一些潛在的、隱性的遊戲。如從“拔河”可瞭解力氣的大和小、從“獨木橋”可比較膽子的大和小、從“大雨和小雨”可體驗到聲音的大小。

?設計評析】

這是個從基礎入手形成大小相對概念的教學活動,重點是讓幼兒在掌握大和小概念的過程中發展多角度的、多層面的思維。

在教學上打破了過去數學課的傳統模式,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的特點,寓數學教育於遊戲之中。

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注意到了發展性原則,循序漸進,步步深入。

標籤:教案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