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5的乘法教學反思通用6篇

認真寫好教學反思,老師們的專業水平一定都有所提高,只有對這一階段的教學情況瞭如指掌,才可以將教學反思寫得出色,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5的乘法教學反思通用6篇,供大家參考。

5的乘法教學反思通用6篇

5的乘法教學反思篇1

一、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源於生活,但又高於生活。數學教材中的問題多是經過簡單化或數學化了的問題,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瞭解數學的思考方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必須善於發現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發散性和趣味性的數學問題。在進行7的乘法口訣的練習時,我找到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如計算“古詩”的字數、算出七星瓢蟲的黑點等等,把數學知識與生活現象有機地聯絡在一起,學生倍感親切。這些練習都緊扣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給單調的乘法口訣溶入了濃厚的生活氣息,給枯燥的數學內容賦予鮮活的生命,讓數學課更貼近孩子的生活實際。通過這些練習,學生的思維已經擺脫了7的乘法口訣的侷限性,達到了知識、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多維目標的整合與統一,可謂別具匠心。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積極的學習情感。

本教學環節中,充分強調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全方位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通過多種感官的協調參與,從而使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與思考問題的習慣。每一道精心設計的練習牢牢抓住了每位學生的心,使他們心甘情願的投入到學習中來,真正感受到數學的趣味與魅力,從而產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情感。

總之,教學情境的創設,生活素材的挖掘,教學活動的體驗,都是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這樣的教學理念是新課標所倡導的,也是我們在教學中要努力遵循的原則。學生在學習7的乘法口訣之前,已經學習了1—6的口訣,對口訣的結構及意義都有所瞭解,但7的乘法口句數較多,記憶不太容易。因此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學習心理、認知規律,我於是對本課的教學目標進行了重新的定位。讓學生自主參與編制乘法口訣的活動,明白乘法口訣的來源,掌握編制乘法口訣的方法,利用相鄰乘法口訣間的聯絡來理解並記憶乘法口訣,讓學生經歷探索數學知識的過程,學習用數學方式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概括、推理及自主學習的能力,與同學合作交流的態度,並從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立性、自主性。

課堂上,我充分的讓學生觀察、想象、交流、合作、嘗試,整個教學過程都啟用學生已有的數學活動經驗,引導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始終體現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活動、思考和交流中體驗學習的過程,注意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關注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這節課我認為還有一個閃光的地方就是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經歷合作的愉快,因此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合作意識也增強了。

當然這節課中也存在著不足,我認為我的評價語言過於蒼白,針對性不強,今後的教學中我要注意評價語言的運用,讓每一節課都能給學生帶來收穫。

5的乘法教學反思篇2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抓住學生的感悟,利用了知識遷移是方法,使學生能用乘法的運算定律使一些小數的計算簡便,並能靈活運用地進行四則運算,提高了學生的計算能力。

一、在複習整數乘法運算定律的基礎上進行教學

先讓學生通過對整數乘法運算定律的回憶,熟悉運算定律在在整數運算中的運用,在利用計算比較是學生感悟運算定律在小數乘法中同樣適應。

二、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適時引導點撥

首先出示幾個算式

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讓學生先觀察每組算式有什麼特點,實際上這三組算式分別運用的是整數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但是這三組算式都是小數乘法,也符合嗎?因此可以先讓學生猜測,再進行驗證。通過驗證,學生髮現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在小數乘法中確實適用。先猜測再驗證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最基本的辦法,也是科學的世界觀養成的基礎。在這一環節中,教師的作用只是引導點撥,決不把規律強加給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己去猜測、發現、驗證。

三、加強鞏固,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學到了知識,然後用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問題才是數學學習的真諦。既然發現了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在小數乘法中同樣適用,再運用這些定律使小數計算變得簡便,這一步教學能激起學生運用新知識的慾望。接著出示

0.254.784 4.80.25

0.65201 1.22.5+0.82.5

在簡算的過程中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

本節課是一節典型的利用舊知識遷移新知識的課,學生已經對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掌握得很好,但是這些運算定律到底是否適合於小數乘法,也是這節課要探究的主要內容。因此這節課讓學生先猜測,再驗證,從而得到這些運算定律同樣適用於小數乘法。然後就用得到的這個規律來對一些小數乘法進行簡便運算。本節課始終遵循著猜測驗證應用的教學主線,使學生始終親身體驗參與知識的結構過程。

5的乘法教學反思篇3

4月27日,春雨細細,清風習習,於華靜老師來到我們欽村國小,參與了我們欽村國小低年級數學組的集體教研與磨課活動。本次磨課活動中,由我執教了《乘法的初步認識》,課堂之後,大家聚在一起,對這節課進行了評點。於老師、耿老師和全體教研組老師的精彩點評,像窗外的絲絲細雨,潤人心田,催人奮進。

一、“生成”,需要“水到渠成”。

本節課中,我利用了課本中的變魔術的情境,當魔術師變出8串葫蘆,讓學生動手寫算式,來體會寫加法算式的麻煩,從而讓學生動腦思考,去創造一種新的寫法,既能看出是8個5相加,寫起來有比較簡單。可是在這個環節中,學生寫出8個5相加並不覺得非常的麻煩,因此,學生並沒有產生創造一種新的寫法的需要。所以,這個環節可以加上一句話:“如果魔術師變出了20串呢?變出100串呢?你還想用加法來表示嗎?”當這個問題出現,孩子的腦海裡自然會想象出算式寫起來會有多麻煩,從而產生想要創造一種新的寫法的必要性。

二、“生澀”,教師引領當做“潤滑油”。

乘法的意義在本節課以至在整個乘法的學習中的地位可以說是舉足輕重的,尤其是在孩子第一次接觸乘法時,感受、瞭解乘法的意義是必須的。所以我設計了當出現用乘法算式5×8表示8個5相加時,讓孩子聯絡著上面的連加算式說一說乘法算式的8是從哪來的?5是從哪裡來的?其實,很多孩子心裡還是很明白的,5就是加數,8就是加數的個數,但是孩子並不會說的特別規範,只能說出大致的意思。今天上課有個小姑娘起來說5就是上面加起來的數,8是8個5,當孩子說完,我沒有及時給與評價,而是希望有說的更好的孩子能說,導致和這個孩子想法相同的孩子不知道怯場了,不知道該怎麼去說了,出現了冷場。於老師告訴我,這個時候,應該及時給孩子肯定的評價,讓其他孩子知道這樣的理解就是正確的,並且老師的語言規範的示範一遍,下面再找孩子說的時候就比較順利了。

三、“比較”,需要去同存異。

到底什麼樣的算式能用乘法算式來表示?這也是一個值得讓學生思考的問題。本節課的設計,是讓學生觀察右邊加法算式的共同特點,去發現什麼樣的算式能夠用乘法算式來表示。由於一年級的孩子年齡小,智力水平有限,孩子們看到一堆不同的算式在一起,很難通過表面看本質,看出來這些算式的加數是相同的,但是讓孩子找不同就比較簡單了。所以本環節修改為在孩子把一些相同算式轉換為乘法算式後,加上一道加數不相同的加法算式,這時候孩子就有了疑惑,從而質疑,產生認知上的矛盾,這時候再去問什麼樣的算式能寫成乘法算式就比較容易回答了。

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教學的路還很長,還有很多教學上的東西等待我們去學,去用。在這條路上,鑽研就是進步的金鑰匙,思考就是進步的催化劑,用心教學,用心思考,總有一天,也能桃李滿天下!

5的乘法教學反思篇4

人教版實驗教材在乘法口訣教學這一部分改為先教學5的乘法口訣,再講授2—4的乘法口訣。新課標指出: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其實,有的孩子已經會背一些甚至是所有的乘法口決。那麼,我們在教學中也要遵循學生已有的知識規律,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藉助學生感興趣的素材,引導他們經歷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知道每句口訣的來源,理解口訣的含義和結構,為進一步學習2、3、4和6的口訣打下基礎。

在教學中,我從謎語引入:兩棵小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學生猜到是手以後,然後我又問: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5”呢?給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觀察、猜測、交流等活動中,體會數學知識的形成。

乘法口訣教學的基本模型就是:編制口訣—記憶口訣—鞏固口訣—應用口訣。本課作為口訣教學的第一節課,重心要放在編制口訣,理解口訣的含義以及口訣的結構上。在學生編出了5的乘法口訣後,我就讓學生觀察、思考:我們知道一個五就是五,那麼二五一十是什麼意思?學生不難說出二五一十就是二個五相加就得十,把乘法的意義也聯絡起來了。學生通過討論也可以得出:口訣的前面2個表示乘法算式中的因數,後面就表示積。這樣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的意義,掌握雙基,發展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增強學好數學的願望和信心。

但是在課中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接下來,我自己就這節課的不足作一個反思。

一、學生的注意力不夠集中,比平時上課表現要差一些。出現這一原因是學生上午第

1、3節課都有領導和老師聽課,第2節課上的是數學練習課,第4節課才是數學——課內比教學的上課,所以孩子們的注意力等受到年齡特點的限制,表現欠佳。

二、對於教材的處理和學生活動安排考慮不周到。例如,利用小棒擺圖形的例1放在學生用手編完口訣後還是可以的,把學生估計高了,沒有讓學生自主學習課本知識,擺出的圖形五花八門,學生彙報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同時也讓觀課人感覺這個活動設計沒有意義。

三、教學環節應把課堂小結放到拓展延伸之前,那樣就不會沒有時間進行課堂小結了,拓展延伸環節可以讓學生課外去思考完成。

四、全課板書不完整,主要是:5×1、1×5;5×2、2×5;5×3、3×5;5×4、4×5;5×5沒有等號和積,導致學生記憶口訣和用口訣受到一定的影響。

5的乘法教學反思篇5

一、為什麼分子相成、分母相乘。

應該說,讓學生結合圖形理解為什麼分母相乘是直觀的,從課堂的1/5來看,學生現有5份中的1份,現在1/5的1/2就是把這一份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 份,那麼要平均分成相等的幾份,就相當於是把每一份都分成2份,5×2就是10,5×4就是20。那麼為什麼是分子相乘呢?在自己再次修改之後進行教學的時候,發現2/5×2/3為什麼分子是2×2,其實第一個2表示是有2豎,第二個2表示是有2行,2×2就是2/5×2/3塗出的部分。

二、如何從分數乘整數到分數乘分數。

分數乘整數有幾個數的幾分之幾和幾個幾分之幾相加兩種意義,到底哪一種意義可以遷移到分數成分當中來呢?1/5的1/2,感覺好像是一個數的幾分之幾?那麼是否可以從這裡入手,那麼時候可以從3的1/2遷移到1/5的1/2呢?感覺不是非常的好,不利於分數圖形的理解。那麼情景圖中的1/5×3理解成3個1/5,那麼1/5×1/2就可以理解成1/2個1/5。比較之後,最終我選擇了1/5的3倍來理解,1/5的1/2。進行遷移。

三、給學生一個自主的機會。

練一練在第2小題完成之後,安排了這樣一個環節:分數相乘的積一定小於每一個乘數嗎?在教學中,兩個班,一個班一帶而過,一個班花大力氣讓學生思考,讓學生先思考,再從這道題目當中找出有哪幾道題是小於的,那幾道題目不是的?再讓學生觀察為什麼有的是,有的不是?不是的原因是什麼?觀察發現當乘大於1的.數的時候,就是大於另一個乘數了。這時候引導學生以前有沒有這樣的結論,小數當中也是如此,讓學生把新知建構到舊知當中。

比較兩次不同的教學過程,關於時間與效率兩者之間的矛盾,該如何有效地進行處理,的確是一個值得去探究的問題。

5的乘法教學反思篇6

?8的乘法口訣》是在學生學習了1----7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反思整節課的過程,特點如下:

一、注重結合教材。

我利用教材書上的情景圖,通過觀察小青蛙一次接一次的跳遠,學生說出了小青蛙從0點開始,每次都是跳8格,利用這個數學資訊,我提出了“一次跳8格,也就是一個8,列出算式?”學生列出了關於8的乘法算式,接著我又提出了“怎樣把這些算式計算得又對又快呢?”從而引出課題,這一環節中,既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二、注重了學生的合作交流

在課堂中,我注重了學生的合作交流,在學生試編8的乘法口訣前和後都安排了學生小組、同桌的交流,又鼓勵學生上講臺交流,讓學生在不斷交流中掌握8的乘法口訣。通過讓學生交流想法、對口令、遊戲等多種活動,從多層面上記憶、應用8的乘法口訣,給了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活動空間,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本節課給我帶來了很多的啟示:使我感覺到在素質教育下,我應該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把先進的教學理念化為教學行為,只有這樣,才能改變長期形成的舊的教學方式,才會樹立“以學生髮展為本”的課堂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