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五上小數的乘法教學反思5篇

寫好教學反思是作為老師都應該學會的,編寫教學反思能夠增強老師的教學質量,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五上小數的乘法教學反思5篇,供大家參考。

五上小數的乘法教學反思5篇

五上小數的乘法教學反思篇1

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教材這樣歸納:先按照整數乘法計算,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再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在實際教學中,還有學生根據前面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遷移歸納成: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積(指未化簡的)就是幾位小數。這兩種說法實際上是一致的,都可由積的變化規律得出。因此,本課的重點和難點都應當在於幫助學生髮現和掌握因數中小數位數變化引起積中小數位數變化的規律,形成比較簡單的確定積的小數點位置的方法。關鍵在於適當弱化積的計算過程,突出尋找積的小數位數與因數的小數位數的關係,以保證學生思維的高效性,也避免計算枯燥無味的感覺。而教法上更多地可以依賴知識的生長結構遷移類推,讓學生自主發現、歸納和掌握。

小數乘小數是第一單元的一個教學重點,它是在學生學習了小數乘整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我以為這一知識節學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礎,只要重點掌握了小數乘法的算理,學起來應該是比較輕鬆的,可事實的情況大大出乎我的意料。由於對難點問題:積的小數點的位置處理得不到位,所以在課後練習中,學生出現錯誤的現象比較多:

1、方法上的錯誤。例如在教學例3(1.2×0.8)時,學生能流利地說出先講兩個因數分別擴大10倍,這樣乘得的積就會擴大100倍,為了使積不變,最後還要將積縮小100倍;但是在計算的過程中,學生不能將算理與方法結合起來,不能正確地解決積的小數點的問題。

2、計算中關於0的問題。部分學生在積的末尾有零時,先劃去0再點小數點;部分學困生在遇到因數是純小數或因數中間有0時,還要將0再乘一遍。

3、計算上的失誤。因數的數位較多時,個別學生直接寫出得數(如2.15×2.1的豎式下直接寫出4.515,沒有計算的過程),做完豎式,不寫橫式的得數等。

面對學生出現的這樣那樣的錯誤,我不得不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課堂,審視自己的教學,並對此進行了深刻的反思。的確,說算理對於學生計算方法的掌握,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具有積極的作用。然而搞形式化說理,忽視學生對算理的感悟,則有害而無益,形式化說理,表面上看似乎有理有據,推理嚴密,但它不是建立在學生對計算過程和方法感悟的基礎上,因而難以使學生對算理真正內化,難以使學生理解實現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

新課標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基礎是生活經驗。雖然,教材中的例題也來源於生活實際,但是離學生的生活經驗還是比較遠的。如果能夠找出生活中的例項,讓學生說出變化規律,效果會更好。因此教學中要準確的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小數乘法計算方法的依據因數變化與積的變化規律,因該放手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自己舉例子說明積的變化規律,這樣獲得的積的小數點與因數的小數點的關係才是主動的。在講算理的同時,重視計算技能的培養,細化型別,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正確的理解和掌握計算的方法,做到既重視教學過程又重視教學結果;既注重新舊知識的聯絡、講清算理,又要突出積的變化規律、突出豎式的書寫格式、突出因數中小數的位數與積中小數的位數的關係。這樣才能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五上小數的乘法教學反思篇2

小數乘法計演算法則的基礎是整數乘法,整數乘法的列豎式計算對學生來說是有一定基礎的,可是如何讓學生理解“小數乘法的計演算法則同整數乘法的計演算法則相同”其實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如何使學生從整數乘法列豎式計算過渡到小數乘法的列豎式,理解好計算的算理顯得非常重要。

一、觀察積變化的規律

在教學中我首先給出幾組口算題,引導學生髮現規律,體驗發現的樂趣。充分理解(1)一個乘數不變,另一個乘數擴大(縮小)多少倍,積就會擴大(縮小)相同的倍數;(2)一個乘數擴大(縮小)多少倍,另一個乘數也擴大(縮小)多少倍,積就會擴大或縮小它們倍數的乘積倍。引導學生直接運用這個規律口頭計算出0.3times;2,同時運用小數乘整數的意義進行驗證,然後再計算出2.6times;0.8感受規律的正確性。

二、規範豎式的'書寫格式。

有了前面對算理的理解,當遇到用豎式計算0.85times;0.4時,受以前學過的整數乘法豎式和小數加減法豎式的影響,大部分學生都認為應該把小數點對齊,也就是數位對齊,為了讓學生理解,我就引導孩子思考在計算時我們是把它們看成整數進行計算,也就是計算85times;4,而85times;4列豎式的話應該怎麼對齊?應該4和5對齊,所以0.85times;0.4也應該把4和5對齊,也就是末尾對齊,這樣講過之後學生自然就理解了為什麼不把小數點對齊。小數乘法其實就是整數乘法的延伸,用整數乘法算出後點小數點。後來學生在計算象12.7times;23、5.2times;0.64等題時,都能正確列出豎式進行計算了。

三、引導學生總結出小數乘法計演算法則:“計算小數乘法,先按照整數乘法的法則算出積,再看乘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在本節課我充分利用舊知,讓學生主動學習,學會學習,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真正成為了學習的小主人。不足的是學生作業正確率不太高,計算性錯誤屢錯屢犯。在以後還得加強口算能力的培養,分析能力的培養。總之,在計算的課堂上,要多練習,計算不在多做,而是要精密,做一道會一道做一道對一道。每天練習,持之以恆,終會攻破難關。

五上小數的乘法教學反思篇3

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小數乘法,我大膽改變教材沒有使用課本上的情景圖,安排了複習積變化的規律,通過例1,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之後安排了一些練習鞏固。而在實際的學情中,有大部分學生都會算小數乘法,知道當成整數計算,然後點上小數點,但對於為什麼要這麼算,豎式的寫法還很模糊這一現象,我想如果按照教材的編排進行,這樣的問題沒有挑戰性,學生不會感興趣,於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安排:

1、突出積變化的規律

在教材中積變化的規律是複習,我在教學中卻將當它是新知,引導學生髮現規律,體驗發現的樂趣。充分理解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縮小)多少倍,積就會擴大(縮小)相同的倍數。引導學生直接運用這個規律計算出0。3×2,同時運用小數乘整數的意義進行驗證,感受規律的正確性。

2、突出豎式的書寫格式。

有了前面對算理的理解,當遇到用豎式計算3。85×59時,學生不再感到困難,但要他們說出為什麼這麼寫,部分孩子還是不能理解,所以我抓住小數點為什麼不對齊了引導學生思考,我們已經將3。85擴大100倍,計算的是385乘59了,所以根據整數乘法的計算方法計算,而不是小數乘法了,最後還得將積縮小100倍。

3、突出小數的位數的變化。

小數位數的變化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因此我為這個安排了兩個練習,一個是推算小數的位數,二是判斷小數的位數,在判斷小數的位數後選擇了兩題讓學生計算,認識到並不是積的小數的位數和因數的小數位數都是一樣的。

在整節課的學習中,學生開始對學習充滿興趣,積極的思考,運用發現的規律去解決問題,能正確計算小數乘整數,而讓我覺得困惑的是,在前面這一部分我讓學生髮現規律,運用規律去口算,然後去筆算,一切都在我的安排之中,教學的過程是流暢的,順利的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遷移和擴充套件,學生掌握的情況也是很好的,

但過多的暗示是否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如果不鋪墊,直接出示小數乘整數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對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否好些?課的下半部分,學生對計算已經不感興趣了,有幾個孩子已經開小差了,事後調查得知,他們覺得問題太簡單了,就是積的小數位數的問題,只要移動小數點位置

就行了,計算沒有什麼多大意思。學生說得是實話,最近學的都是計算,都是討論計算方法,而計算方法的發現有時不需要讓他們經歷發現、探究的過程,更多的是老師的提醒和告訴,充滿好奇心的孩子怎麼喜歡被動的接受呢。看來計算的教學還需要教師將練習的形式變的豐富些,吸引學生的眼球和大腦。

五上小數的乘法教學反思篇4

小數乘法這個單元的知識是在三、四年級整數乘法和小數的基本認識的基礎上的一個延伸。我在教學中本以為學生會輕而易舉的掌握知識,可是教學下來學生做題的情況卻令我出乎意料。總結起來學生出現問題的情況大致有兩種:

1、方法上的錯誤:不會對位;計算過程出錯。小數乘法的對位與小數加減法的對位相混淆;而不是末位對齊。學生在計算過程中花樣百出的現象較多,如在豎式計算過程中小數部分的零也去乘一遍;每次乘得的積還得去點上小數點,兩次積相加又要去對齊小數點等。

2、計算上的失誤:做題馬虎、不仔細。看成整數乘法算好後,忘加小數點;或小數點打錯位置;或直接寫出得數(如2.15×2.1的豎式下直接寫出4.515,無計算的過程),做完豎式,不寫橫式的得數等。 面對這種嚴峻的情況,使我不得不靜下心來重新審視自己的課堂教學,並對此深刻的進行了反思:

一、教師主導性太強在學生做題中出現錯誤時,我總是急於給同學分析做錯的情況,而沒有讓同學自己找找原因,如果讓他們先想想小數乘法的法則,然後再跟錯題比較一下,這時候有的同學可能自己找出錯題的原因,這樣才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下次做題時不會再犯相同的錯誤。或者還可以把學生所有的錯題的形式集合在一起,讓學生自己“會診”,找出錯因。

二、新授前相關複習不夠到位對於學生的學習起點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在學生的基礎掌握不好的情況下,就應該先為學生作好鋪墊,提前讓學生作好整數乘法和小數初步認識的複習,而不應該急於按教學計劃開課。如果在開始教學新知識時就把好計算關,給學生夯實基礎的話,就不致於出現正確率較低的現象。

三、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新課程標準》指出:口算既是筆算、估算和簡算的基礎,也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平時的教學中,就要多加強口算題的訓練,以提高計算正確率。 四、忽視小數乘法和小數加減法計算的根本區別。小數加減法和小數的乘法最根本的區別就是小數點的位置情況,在開課之前我沒能作出預料,可是在學生的做題中,我卻發現了好多同學在學完小數乘法的末位對齊後,加減法就忘記了小數點對齊。 我想如果我能在課前作好充分的預設,在課上作好強調,學生的出錯率也會降低。經過此教學,我找到了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也為我在下一部分的教學提了一個醒,使我越來越認識到:沒有精心的備課,就沒有高效的課堂。沒有了反思,就沒有自己的教育信念,永遠成不了具有自己鮮明個性的教師。

五上小數的乘法教學反思篇5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抓住學生的感悟,利用了知識遷移是方法,使學生能用乘法的運算定律使一些小數的計算簡便,並能靈活運用地進行四則運算,提高了學生的計算能力。

一、在複習整數乘法運算定律的基礎上進行教學

先讓學生通過對整數乘法運算定律的回憶,熟悉運算定律在在整數運算中的運用,在利用計算比較是學生感悟運算定律在小數乘法中同樣適應。

二、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適時引導點撥

首先出示幾個算式

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讓學生先觀察每組算式有什麼特點,實際上這三組算式分別運用的是整數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但是這三組算式都是小數乘法,也符合嗎?因此可以先讓學生猜測,再進行驗證。通過驗證,學生髮現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在小數乘法中確實適用。先猜測再驗證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最基本的辦法,也是科學的世界觀養成的基礎。在這一環節中,教師的作用只是引導點撥,決不把規律強加給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己去猜測、發現、驗證。

三、加強鞏固,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學到了知識,然後用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問題才是數學學習的真諦。既然發現了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在小數乘法中同樣適用,再運用這些定律使小數計算變得簡便,這一步教學能激起學生運用新知識的慾望。接著出示

0.254.784 4.80.25

0.65201 1.22.5+0.82.5

在簡算的過程中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

本節課是一節典型的利用舊知識遷移新知識的課,學生已經對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掌握得很好,但是這些運算定律到底是否適合於小數乘法,也是這節課要探究的主要內容。因此這節課讓學生先猜測,再驗證,從而得到這些運算定律同樣適用於小數乘法。然後就用得到的這個規律來對一些小數乘法進行簡便運算。本節課始終遵循著猜測驗證應用的教學主線,使學生始終親身體驗參與知識的結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