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職場 > 工作總結

最新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總結精選範文

工作總結是我們對自己的工作加以分析研究,找出問題,能得到什麼經驗教訓。總結可以寫出自己的得與失,找出需要改進的地方,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最新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總結精選範文,供大家參考。

最新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總結精選範文
最新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總結精選範文

在省州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業務部門的大力支援下,今年,我縣“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緊緊圍繞推進實施“六項行動計劃”和發展農村產業,取得了良好成效。計劃投資68941.26萬元,完成投資61313.95萬元,佔計劃的88.94%。計劃建立示範村33個,實際建立示範村36個。結合小城鎮建設和鄉村旅遊發展,36個示範村計劃投融資158274.47萬元,完成投融資157592.15萬元,佔計劃的99.57%。通過 “六項行動計劃”建設,示範村寨初步實現了“道路通暢,結構合理,功能完善,安全便捷;人畜飲水安全,農灌保障有力;農民住房經濟美觀,安全適用;用電安全可靠,智慧綠色;寬頻融合,普遍服務,郵件接收快捷;村寨功能齊全,設施完善,環境優美”的目標。通過發展農村產業,加強新型農民培訓,農民素質提高,就業能力增強,增收渠道拓寬,收入增加,預計20__年示範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8311元、同比增長15%的目標。美麗鄉村建設,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增加了農民收入,提高了農民幸福指數,繪就了新時期農民幸福美好家園新畫卷。

根據省、州有關精神和縣的目標考核要求,按照《黔南州20__年“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工作考核方案》(黔府辦發電〔20__〕93號)彙報材料撰寫提綱的要求,現總結匯報如下。

一、工作機構和工作機制的建立情況

為做好全縣“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我縣印發了《甕安縣“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立活動實施意見》(甕黨辦發〔20__〕22號)和《關於成立“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立活動領導小組的通知》(甕委辦字〔20__〕69號)、成立了由縣長任組長、縣委副書記任常務副組長、縣“四家班子”分管領導任副組長、29家單位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立活動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縣財政局,由組織部行文,抽調6人集中辦公。並印發了《關於成立“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小康寨行動計劃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的通知》(甕府辦函〔20__〕70號),定期或不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研究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縣級領導深入一線,現場指導,幫助鄉鎮解決實際問題。各部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從技術、專案、資金等方面積極支援“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各鄉鎮把“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明確了專(兼)職人員負責本鄉鎮“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歸納起來,我縣“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立活動,建立了目標責任考核制度、領導幹部掛點幫扶制度、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等工作機制,確保了“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有序推進。

二、工作方案的制定和定期排程情況

今年,我縣召開3次縣委常委會議、3次政府常務會議進行專題研究,形成了具體工作意見(20__年農業農村工作意見、綜改辦9號、10號等檔案),將“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的各項具體目標任務進行了分解落實,並列入《甕安縣20__年度目標管理考核辦法》,作為對鄉鎮和部門年度目標考核的重點內容。工作推進中,開展了4次督查,將督查情況報告縣委縣政府,反饋給鄉鎮和各單位,調動了鄉鎮和部門的工作積極性。業務工作上,按時報送“排程表”、工作總結、彙報材料等,印發簡報13期。

三、規劃編制情況

結合小康建立,我縣制定了行政村建設計劃,並印發了《甕安縣20__~2020年“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計劃》(甕農美領字〔20__〕1號),從20__年起,每年啟動實施一定數量的示範村建設,到2019年“美麗鄉村”建設覆蓋率達到85.39%,2019年實現全覆蓋,2019-2020年全面提升。根據黔小康寨〔20__〕2號檔案精神,編制了全縣及13個鄉鎮的小康寨行動計劃建設規劃。

1、體系規劃。村寨規劃涉及全縣13個鄉(鎮、街道辦事處)的88個行政村(社群)1190個自然村寨81636戶331136人,佔全縣農村人口總數的79.97%。按基礎條件分為中心村寨130個,一般村寨1060個;按建設型別分為精品型村寨86個,提升型村寨218個,普及型村寨886個。分年度實施計劃:20__年實施32個村、20__年實施15個村、2019年實施15個村、2019年實施13個村、2019年實施13個村的建設,2019~2020年全面提升。

2、建設規劃。專案建設方面,20__-2020年,建設小康寨專案5833個,總投資213281.81萬元。其中:交通類專案815個,投資65459.50萬元;水利類專案728個,投資18118.72萬元;環境類專案2679個,投資52360.72萬元;文體類專案204個,投資1351.95萬元;服務類專案190個,投資4199.70萬元;其他類專案1217個,投資71791.21萬元。

3、其他規劃。20__年,我縣各涉農部門編制了部門規劃涉及交通、水利、農業園區等9個“三年行動計劃”,並經縣委辦批覆實施。2019-20__年,縣住建部門編制了66個村莊整治規劃,經縣政府甕府函﹝2019﹞360號、甕府函﹝2019﹞239號批覆實施。今年,又編制了猴場鎮草塘社群陳家灣、江界河鎮櫻桃村、銀盞鎮新場村大雁河、新場、玉山鎮深溪等5個村莊整治規劃。目前,共編制完成71個村莊整治規劃。

四、培育和打造主導產業情況

今年,我縣緊緊抓住發展經濟這一中心,大力調整產業結構,積極壯大支柱產業,緊緊圍繞茶葉、生豬、蔬菜、烤煙、精品果助民增收五大主導產業和禽類、漁業、藥材三個輔助產業,促進優勢農產品區域化佈局、規模化發展、產業化經營,取得了良好成效。農業產業發展專案計劃投資12025.50萬元,建設農業示範專案,完成投資,12025.50萬元,佔計劃的100.00%。

一是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有序推進。我縣緊緊搶抓省委、政府實施“5個100工程”契機,突出抓好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目前猴場迴圈農業示範園區科技展示館主體已完工;休閒觀光農業園、萬畝觀光桃園、十里獼猴桃長廊、十里荷塘、生豬產業改造提升、萬畝辣椒產業帶、農業科技孵化園建設等正在有序推進;富水橋綠色食品工業園區農產品展示館建設,已完成主體工程,“一縱三橫”主幹道正在抓緊建設。經過積極努力,甕安縣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被政府確定為省級重點農業示範園區,建中白茶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成功進入省級農業示範園區;中坪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甕水農產品加工園區、平定營現代高效農業產業園區、嵐關休閒農業園區成為州級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

二是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按照《甕安縣農業產業化和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的要求,狠抓結構調整,以茶葉、辣椒、畜牧業等為重點的優勢產業初步形成。預計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7569元,同比增長16.59%,示範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8311元,同比增長15.02%的目標。

三是龍頭企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全縣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55家,其中:省級7家,州級31家,縣級17家。今年新增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15家,其中:省級2家,州級3家,縣級10家。

四是農業品牌建立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全縣完成農業品牌建立17個,其中:無公害產品認證8個(生豬6個、禽蛋1個、魚1個);有機食品(茶葉)認證2個,獲省級著名商標3個,獲貴州名牌產品4個。正在申報省級著名商標1個,申辦省級名牌產品2個。涉及蔬菜2萬畝,茶葉1373畝,養殖生豬4575頭,養殖水面25畝,產量50噸,禽蛋20萬枚,肉雞10萬羽。

五、“六小工程”建設情況

今年,我縣計劃投資68941.26萬元,推進“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六項行動計劃和農業產業發展計劃建設。共完成投資61313.95萬元,佔計劃的88.94%。其中,六小工程計劃投資56915.76萬元,完成投資49288.44萬元,佔計劃的86.60%。未能全面完成投資計劃的原因是部分專案建設期為兩年,預計明年全面完成建設計劃。

1、小康路。計劃投資2278.87萬元,建設村及村級以上公路258.2公里。共完成投資20811.87萬元,佔計劃的91.35%,部分專案因洪澇災害滯後了進度,預計明年初全面完成建設任務。

2、小康水。計劃投資6530萬元,建設專案9個(類)。共投入資金6530萬元,佔投資計劃的100%。

3、小康電。計劃投資1397.24萬元,建設10千伏線路配網工程16條,線路總回長21.85千米,400伏及以下線路配網工程36.82千米。共完成投資1397.24萬元,佔計劃100%。

4、小康房。計劃投資2489.14萬元,建設小康房、進行村莊立面改造和農村危房改造,共完成投資2877.74萬元,佔計劃的115.61%。其中,完成投資1196萬元,建設小康房299戶,佔計劃的的100.00%;完成投資1340.60萬元,改造立面263510㎡·次,分別佔投資計劃的140.82%和任務的190.18%;完成投資341.14萬元,改造農村危房238戶,佔計劃的100%。

5、小康訊。計劃投資20240.24萬元,建設通訊機站、網際網路寬頻專案、村郵站以及4G一期、二期基站等20個專案,完成投資14194.32萬元,佔計劃的70.13%。因部分專案建設期為兩年,預計20__年全面完成建設計劃。

6、小康寨。計劃投資3477.27萬元,建設149個環境類、水利類、文體類專案和硬化村內道路,共完成投資3477.27萬元,佔投資計劃的100%。其中,硬化村內道路160.71公里2868.79萬元,完成100%,建設環境類、水利類、文體類專案149個608.48萬元,完成計劃的100%。

六、村莊立面改造情況

今年,我縣“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房屋立面改造專案由縣財政專項資金和小城鎮建設資金支援,涉及平定營鎮營定街村、甕水辦事處茅坡村、猴場鎮下司社群、草塘社群、馬場坪村。縣財政專項資金投入1340.6萬元,改造立面376戶。其中:營定街村21戶,投資59.49萬元;茅坡村57戶,投資162.93萬元;馬場坪村43戶,投資141.13萬元,下司社群137戶,投資419.22萬元,草塘社群118戶,投資557.83萬元。小城鎮建設房屋立面改造專案,採取BT模式建設,涉及434戶,完成投資10800萬元,其中,下司社群古邑核心區沿線改造198戶9800萬元,草塘社群沿街立面改造236戶1000萬元。

七、融資、財政資金投入和整合各類資金情況

今年,我縣36個示範村計劃投融資158274.47萬元,完成投融資157592.15萬元,佔計劃的99.57%。其中:

1、州級示範點猴場鎮下司社群投融資情況。主要採取BT模式、涉農專案支援和縣財政資金引導投入等三種投資模式進行建設。計劃總投融資90819.16萬元,完成90749.22萬元,佔計劃的99.92%%。其中:小城鎮建設採取BT模式融資67300萬元,佔州政府目標責任書20190萬元計劃的336.5%;涉農專案主要有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農業園區建設、生態移民安置、新農村建設、以及水電路專案建設,計劃投資23519.16萬元(含縣財政專項419.22萬元),完成23449.22萬元,佔計劃的99.70%。

2、縣級示範點投融資情況。除下司社群外,全縣其它35個示範村建設,計劃投融資67455.31萬元,完成66842.93萬元,佔計劃的99.09%。

3、縣財政資金安排情況。今年,我縣美麗鄉村建設,縣財政預算安排1000萬元專項資金(實際完成1340.6萬元),園區建設及茶、菜、果、豬四大產業發展安排3000萬元基金,村級合作組織扶持安排200萬元資金,全面完成了州政府“每個點不低於100萬元”、“土地出讓金10%用於美麗鄉村建設”的計劃任務。

八、精神文明建設情況

我縣在“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立中,一是以“甕水長歌鄉村行”送文化下鄉公益演出活動為載體,提升群眾綜合素質。該項活動被列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專案)”。今年“幸福進萬家甕水長歌鄉村行”公益文藝演出活動已拉開序幕,7支演出團隊將於7月至10月分赴各鄉、村進行100餘場巡迴演出。二是以“多彩貴州文明行動”為載體,改善城鄉人居環境。以“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為重點,對群眾反映強烈的“髒亂差”問題開展“多彩貴州文明行動”,按照集中整治、長效管理、標本兼治、獎懲結合的辦法,科學制定了《甕安縣“多彩貴州文明行動”考核標準》,進行常規督查和定期檢查,形成“檢查-通報-整改-複檢-再通報”的良性迴圈。三是以文明建立活動為載體,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大力開展“文明鄉鎮”、“文明村”、“文明社群”、“星級文明戶”等評比活動,自覺提升文明素質。目前,全縣已建立各級文明村鎮71個。四是以鄉村道德講堂為抓手,加強傳統美德教育。通過在全縣鄉、村、鄉鎮學校等單位建立道德講堂,用“身邊人午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事教身邊人”的形式,把思想道德建設的內容專案化、實踐化,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農村落地生根。五是以“法律知識進萬家”活動為載體,增強群眾法律意識。組織專業司法人員走進鄉鎮、村居、學校等地,以設諮詢點、辦宣傳欄、發宣傳資料、開展法律法規宣傳講座等方式,開展法律法規宣傳活動,增強幹部群眾學法知法守法的自覺性,預防和減少了違法犯罪。

九、示範村專案建設、典型及亮點打造情況

20__年,我縣計劃建設美麗鄉村示範村33個。其中,黔南黨辦發〔20__〕19號下達7個(平定營鎮營定街村、甕水辦事處茅坡村、猴場鎮下司社群、大金星村、珠藏鎮桐梓坡村、銀盞鎮大寨坪村、江界河鎮渡江社群),甕農綜改發(20__)9號下達26個(甕水辦事處花橋社群,雍陽辦事處雲星村、仙橋社群,銀盞鎮巖根河村、銀盞村、太平社群、新場村,猴場鎮草塘社群、馬場坪村,平定營鎮平定營村,永和鎮後壩村、觀塘村、洗馬塘村,玉山鎮苟家莊村、玉山村,珠藏鎮榮院村、柿灣村、新華村,中坪鎮中坪村、新土村,天文鎮烏江村,建中鎮鳳凰村、太文村,江界河鎮桂花村、茶園村,嵐關鄉茶海村)。實際建立州、縣示範村36個(名單見附表)。建立過程中,我縣按照“富、學、樂、美”總體要求,注重內外兼修,做到四個結合,實現了四個目標。

一是美麗鄉村建設與農業產業發展相結合,著力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實現“腰包鼓”。我縣緊緊抓住發展經濟這一中心,大力調整產業結構,積極壯大支柱產業,緊緊圍繞茶葉、生豬、蔬菜、烤煙、精品果助民增收五大主導產業和禽類、漁業、藥材三個輔助產業,促進優勢農產品區域化佈局、規模化發展、產業化經營,取得了良好成效。通過主抓“五大產業”,引領特色農業發展,預計20__年實現示範村農民人均純收入8311元目標。

二是美麗鄉村建設與新型農民培訓相結合,全面提高農民綜合素質,實現“智慧增”。主要採取綠證培訓、普通培訓、諮詢服務“三大措施”,提高農民素質。據統計,完成綠證培訓1500人次、普通培訓30000人次、諮詢服務10萬人次。

三是美麗鄉村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著力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實現“精神爽”。我縣推行縣級帶動、鄉鎮互動,村寨聯動的“三級聯動”模式,助推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一是以“甕水長歌鄉村行”送文化下鄉公益演出活動為載體,提升群眾綜合素質。二是以“多彩貴州文明行動”為載體,改善城鄉人居環境。三是以文明建立活動為載體,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四是以鄉村道德講堂為抓手,加強傳統美德教育。五是以“法律知識進萬家”活動為載體,增強群眾法律意識。

四是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旅遊發展和小城鎮建設相結合,不斷完善村寨基礎設施,實現“村莊靚”。我縣有效整合各種資源,各種資金,形成“拳頭”,集中打造,各示範村寨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農村環境面貌煥然一新。

我縣美麗鄉村建設取得了良好成效,示範亮點不斷增多。主要有具有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鄉村旅遊、小城鎮建設支撐的猴場鎮下司社群,具有萬畝茶園支撐的嵐關鄉茶海村,具有紅色文化支撐、全省一事一議發源地之稱的珠藏鎮桐梓坡村,具有特色農業支撐的中坪鎮新土村,具有城郊農家樂休閒旅遊支撐的雍陽辦事處雲星村,新建設的天文鎮烏江村上壩中心村寨示範點等,總之,新亮點正象雨後春筍般不斷增多,不再列舉。以下僅對猴場鎮下司社群、雍陽辦事處雲星村作簡介。

猴場鎮下司社群美麗鄉村建設簡介。下司社群按照“富、學、樂、美”的要求,紮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20__年,投入資金90819.16萬元,建設專案11個。其中,古邑核心區建設1平方公里40000萬元,古邑核心區沿線改造198戶9800萬元,環西路建設2.3公里17000萬元,通組道路建設16.8公里500萬元,生態移民安置200畝15000萬元,農業園區建設800畝8000萬元,村寨道路硬化4.09公里69.94萬元,村寨房屋改造137戶419.22萬元,新農村專案建設1個30萬元。農業發展方面,圍繞高效農業示範園區建設,狠抓菜、果、藥、煙、豬等特色農業發展。種植西紅柿300畝,辣椒1500畝,金銀花500畝,大棚西瓜100畝,中藥材1200畝。預計20__年農業總產值226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412元。通過專案建設,初步實現了村寨道路通暢,安全便捷,人飲安全,農灌保障有力,通訊、電力全面普及,農民住房經濟美觀,安全適用,村寨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目標。

雍陽辦事處雲星村美麗鄉村建設簡介。雲星村以水果、中藥材、畜牧水產養殖等特色農業和城郊休閒、農家樂為主要產業。專案建設上,投入資金5509.79萬元,建設專案12個。其中,道路建設5.5公里297.71萬元,庭院硬化6440平方米22.22萬元,安裝路燈20盞7.49萬元,排汙溝建設1534米14.17萬元,建小康房6戶64.2萬元,建敬老院1個5000萬元,獼猴桃種植示範200畝84萬元,草莓種植50畝20萬元,火雞養殖2019只15萬元,休閒垂釣15畝15萬元,農家樂15戶75萬元,觀光農業300畝500萬元。通過產業發展,預計今年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9200元。通過專案建設,農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農民收入不斷增加,村寨環境煥然一新。

“兩區”建設工作情況。我縣啟動了壩子禁止建設區和農民集中建房區(簡稱“兩區”)建設工作,對200畝以上集中連片的耕地規劃設定禁止建設區,以農村居民建房用地指標控制分散建設,引導農民集中建房,打造農民集中建房區,拓展國土利用空間,保護耕地和鄉村田園風光。銀盞、猴場、玉山、江界河四個鎮率先開展壩子禁止建設區的劃定設定工作,已劃定壩子禁止建設區5個,面積7940畝;規劃集中建房區5個,面積300.3畝,可安置農戶369戶。目前,已啟動玉山鎮深溪村集中建房區的場平工程,形象進度已完成30%。

十、採取的主要措施

1、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建立“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機制。為做好“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我縣成立工作領導小組,設立了辦公室,並抽調專人集中辦公,定期或不定期召開聯席會,對建設中存在的重大問題進行研究落實,同時把“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作為對鄉鎮和相關部門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的重要內容,調動了鄉鎮、部門的工作積極性。縣級領導深入一線,現場指導,幫助鄉鎮解決實際問題。各部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從技術、專案、資金方面積極支援“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各鄉鎮把“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相應的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對本鄉鎮“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和協調。廣泛發動群眾,爭取專案,落實資金,確保了“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順利推進。

2、突出主體,加大投入,有效推進“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我縣按照黔南府發﹝20__﹞28號和黔南黨辦發﹝20__﹞19號檔案精神,明確每年預算安排1000萬元專項資金(甕黨辦發﹝20__﹞22號),並整合各類專案資金40000萬元以上,投入“四在農家·美麗鄉村”示範村建設。農業產業培育方面,投入近200萬元獎勵扶持龍頭企業發展,預算安排3000萬元專項資金支援猴場迴圈農業示範區和富水橋綠色食品工業園區建設。各鄉鎮緊緊抓住發展經濟這一中心,大力調整產業結構,積極壯大支柱產業,圍繞茶葉、生豬、蔬菜、烤煙、精品水果五大助民增收主導產業,促進優勢農產品區域化佈局、規模化發展、產業化經營。

3、做到“四個結合”,確保“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取得實效。按照“富、學、樂、美”的要求,我縣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注重內外兼修,通過“四個結合”,實現“四個目的”:一是與農業產業發展有機結合,努力增加農民收入,實現“腰包鼓”。二是與紅色旅遊、小城鎮建設和“兩區”建設相結合,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實現“村莊靚”。三是與精神文明建設有機結合,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實現“精神爽”。四是與科技下鄉、新型農民培訓相結合,全面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實現“智慧增”。通過“四個結合”,改善了農村人居生活環境,增加農民收入,提高了農民幸福指數,繪就了新時期農民幸福美好家園新畫卷。

4、組織學習培訓,提高幹部群眾的思想認識和建設水平。今年以來,我縣為了做好“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工作,認真組織參加了州住建局、州新農村辦等單位組織開展的美麗鄉村建設培訓,先後組織縣、鄉(鎮、辦)、村(居、社群)幹部職工到浙江安吉、重慶武隆、遵義餘慶和本州的荔波、獨山、貴定、龍裡等地參觀學習取經,並請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名校教授到我縣授課,使幹部職工拓展了視野,提高了思想境界和認識水平;鄉鎮、辦事處之間,組織幹部群眾互相參觀學習借鑑,提高認識,增強技能,激發了幹部群眾建設美麗鄉村的熱情。

5、廣泛宣傳,全面動員,努力營造“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的良好氛圍。我縣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公示欄等多種宣傳媒介,採取發放宣傳單、會議動員和現場參觀等形式,大力宣傳“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著力引導群眾自覺參與,掀起農民群眾建設幸福美好家園的熱潮。據統計,全縣召開大型推進會3次,小康寨建設專題會3次,新聞報導12期,印發各種宣傳資料10000餘份、簡報13期、宣傳專欄66塊。

6、建立和完善各項工作機制,紮實推進“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一是建立部門聯席會議制度。由縣領導小組組織,各“牽頭單位”和“責任單位”參與,定期或不定期召開部門聯席會議,研究落實相關工作。二是落實專案計劃責任制。由縣政府與牽頭單位和責任單位簽訂“責任狀”,落實各年度建設計劃。三是建立掛點幫扶制度。結合小康建立、黨建扶貧等掛幫制度,由縣領導掛帥,“牽頭部門”牽頭,各機關、企事業單位定點到鄉鎮,從政策、技術、資金、物資等方面進行結對幫扶。四是工作考核機制。縣委縣政府將“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列入年度目標考核範圍,與小城鎮建設、產業發展並列為三大重點工作考核內容,通過亮點觀摩、檢查等,對各鄉鎮、部門工作進行了打分排序,進行評比,嚴格兌現獎懲。

十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1、排程工作需要加強。由於“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涉及面廣,牽涉部門多,有關部門工作人員都是兼職,加上部分人員崗位經常輪換,工作排程存在一定難度。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資訊反饋不及時,導致成績未能充分體現,沒有認真挖掘提煉,宣傳報道的素材比較缺乏。二是排程工作跟不上發展需要。由於“六小工程”牽頭單位和責任單位的橫向聯絡還不夠,各“小”單位存在“重視對口上報,忽視資源橫向共享”的現象。

2、專案建設後續管護有待加強。雖然我縣“美麗鄉村”建設使廣大農村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髒亂差和亂搭亂建等現象時有發生,長效管理機制及村規民約還有待建立健全。

十二、下步工作打算

根據全縣村寨體系規劃,按照省、州、縣的統籌安排部署,20__年,我縣將新啟動建設示範村15個,加上平定營鎮“美麗鄉村·生態田園”示範點涉及到的梭羅村,共建示範村16個。主要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強規劃工作。繼續編制和完善村莊整治規劃。二是制定工作實施方案,完善工作措施。突出重點,有序實施。三是強化投入。整合各種專案資金,加大財政支援力度。

最新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總結精選範文

根據市、區基層辦的要求,我受派委任福成鎮門頭村“美麗廣西”鄉村建設(扶貧)工作隊員,在後盾單位的支援和幫助下,在村委班子的配合下,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的開展,通過一年的努力工作,認真履行駐村承諾,切實為村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使駐村工作有序紮實地開展,現將一年以來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全面瞭解村情村況。

門頭村位於福成鎮最北端,轄區面積19平方公里,現有耕地面積7200畝,林地面積1800畝,全村分為2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為2765人,其中男性1450人,女性1315人。門頭村設黨支部一個,有黨員49名,其中男性黨員39名,女性黨員10名。門頭村有貧困人口408人,主要經濟作物以種植甘蔗、水稻、西瓜、花生、木薯、玉米、豆角為主。全村人均收入5020元。

村裡存在的困難及問題:

1、村容不整潔、環境衛生差;

2、村集體經濟薄弱,辦公經費困難,村集體經濟實業少;

3、觀念落後,農民思想觀念保守,農業結構單一,科學種養技術貧乏,村民收入低;

4、道路設施落後,人安全飲用水工程有待解決。

針對門興村存在的問題,結合村裡的實際情況,配合村委開展以下工作。

二、解決存在問題,努力兌現駐村承諾。

1、發動村民群眾積極參與“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活動,大力宣傳清潔鄉村的意義,組織村民群眾開展大清掃活動,把自家門前後的垃圾清除,統一放到垃圾池,村級保潔員不定期開展衛生清掃保潔工作,實行包片到人,分段負責,使全村的面貌變得清潔,讓廣大村民群眾切實感受到開展清潔鄉村工作帶來的好處,使門頭村的清潔鄉村工作得以常態化開展。

2、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我和全村黨員幹部認真開展學習,通過交心談心,民主生活會等形式,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查擺自身存在的問題,結合門頭村的實際情況組織舉辦了20xx年門頭村全體黨員幹部培訓班,讓全村黨員都瞭解開展黨的群眾路線的必要性,通過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和學習,把密切聯絡群眾的思想貫徹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如今年7月份抗擊“威馬遜”超強颱風,和8月份的“海鷗”颱風中,把村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放在首位,組織全體黨員幹部轉移和安置受災困難群眾,讓受災村民群眾感受到共產黨員是他們的堅強後盾。

把村裡的困難時刻放在心上,把村裡存在的問題逐步幫助落實解決。如開展清潔鄉村工程,村級換屆選舉工作,瞭解村裡經濟困難後積極向後盾單位反映情況,得到後盾單位幫扶四千元使村裡的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在瞭解到村委舊辦公樓是危房,存在安全隱患,村委日常用水困難時,積極協調和引導自治區水產畜牧局等上級部門對門頭村進行幫扶,到目前已幫扶村委進行危房拆除改造村委美化專案七萬多元,現在村委已用上了自來水,村委的面貌也變得靚麗整潔。還引進了銀海區農業綜合開發專案,投資480萬的土地整治專案工程落戶門頭村,現在工程正有序地推進和開展。今年十月份還組織開展了科學種養培訓班,讓廣大村民群眾多瞭解科學種養技術,引領村民共同致富。組織開展村級文化體活動和電影下鄉活動,豐富了村民群眾的文化需求,也凝聚了民心,推動了社會工作的穩定和發展,兌現了我的工作承諾。得到了村委和後盾單位的認可。

三、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經過將近一年的駐村工作,雖然協助和幫助村裡解決了一些事情和問題,但我認為自己離一個優秀的“美麗廣西”鄉村建設(扶貧)工作隊員的要求還存在著差距。

最新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總結精選範文

2021年,我市認真貫徹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按照“重建紹興水城,重構紹興產業”的戰略部署,以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為重點,深入實施“千萬工程”,積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持續改善農村生態環境、人居環境和發展環境,不斷促進農民物質富裕和精神富有,實現了美村和富民兩翼齊飛。

一、堅持科學規範,爭創農村治汙新業績

全市上下堅持把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工作作為重中之重的任務抓緊抓實,創新政策舉措,紮實有效推進。全市共完成新增治理村527個,新增受益農戶20.17萬戶。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市縣兩級都成立了以主要領導為組長的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工作領導小組,抽調精幹力量集中辦公。將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工作列入各級各類考核的重要內容,層層簽訂工作責任狀。市委、市政府先後兩次召開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工作推進會、現場會,兩次組織開展全市性工作督導活動,推動工作落實。組建市縣兩級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專家團,共有專家126名,及時開展指導服務。舉辦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各類業務培訓,累計培訓超過3000人次。二是加快專案進度。全市以縣域為單位,全部編制完成了農村生活汙水治理規劃,完成543個村的專案圖紙設計。專門下發檔案,加強對規劃設計單位委託、終端設施及主要建材採購、施工監理單位確定等招投標工作的規範管理,全市以縣域為單位統一開展了主要材料招標採購。堅持科學治汙、典型帶動,紮實推進市級32個農村生活汙水治理試點村建設,試點推廣高負荷地下滲濾汙水處理複合技術等7項先進適用技術。三是確保工程質量。編印《紹興市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工作手冊》,制定實施質量巡查、材料檢測、招標採購、專家指導、月報統計、檔案管理等規章制度,在全省率先研究出臺《紹興市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專案設計指導性意見(試行)》,嚴把圖紙稽核關、材料質量、施工建設關、技術工藝關、監理監督關、驗收評審關等“六關”。新昌縣推出“一團一牌一碑一網一考核”的“五個一”工作制度,加快了專案建設進度,確保了專案建設質量。制定出臺《關於加強農村生活汙水治理長效管理工作的意見》,探索建立農村生活汙水治理長效管護工作機制。四是強化要素保障。全市共整合落實15.2億元資金專項用於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其中,市財政落實7500萬元專門用於市本級的以獎代補。在省補助資金競爭性分配中,新昌縣、上虞區進入全省補助資金競爭性分配第1類縣(市、區),其中新昌縣獲全省第7名。全市各級廣泛組織開展“千企聯千村,合力治汙水”專項行動,支援和動員社會力量捐資、捐物、認建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專案,全市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捐款超過3.5億元。

二、堅持建管並重,展現農村社群新風貌

以村莊環境美化為目標,全面惠及和精品培育並重,加快建設和加強管理並舉,深入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積極打造江南新水鄉。一是全面改善農村環境。在全市村莊環境整治基本實現“輪一遍”的基礎上,按照全域覆蓋的要求,結合“雙清”、“四邊三化”、“三改一拆”等專項工程,以高速公路、國道沿線、名勝景區、城鎮周邊為重點,深化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不斷提升村莊整治水平,目前諸暨市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國家示範專案順利通過省級驗收。建立健全農村環境長效管理機制,大力推廣專業化、社會化保潔機制,積極採用輿論監督、行政問責等手段,深化農村環境整治保潔的常態化、規範化、制度化。如柯橋區從拓展“潔淨鄉村”競賽活動、完善“雙最”評選辦法、啟動庭院整潔戶評選、區級領導掛職城鄉環境“三長制”、加大獎懲力度等方面入手,努力實現農村環境衛生精細化管理。二是深入開展 “四級聯創”活動。以美麗鄉村先進縣、先進鄉鎮、精品村和美麗農家建立為載體,紮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全年有12個鄉鎮、16個村成功建立市級美麗鄉村先進鄉鎮、精品村,全市建成各級美麗農家3.9萬戶。嵊州市圍繞建設“和美越鄉”,突出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加快建設名人聖地等美麗鄉村示範區,成功建立全省美麗鄉村建設先進縣。三是有序推進空心村改造。選擇村級班子戰鬥力較強、群眾實施改造願望強、村內空心區成片面積較大且舊房佔比高、村集體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且專案能實現資金平衡、建設用地佔補平衡或節餘的村開展空心村改造試點。全市當年新啟動106個村開展空心村改造試點,累計完成27個村,完成改造面積1300畝,其中退宅還耕250畝,已安置農戶近3000戶,探索形成了“原地改造”、“土地收儲”、“退宅還耕”等多種行之有效的改造模式。四是積極探索農村垃圾減量化、資源化處理試點。全市確定了14個市級試點村(其中新昌縣、上虞區的4個村被列入省級試點),各試點村因地制宜,在對農村垃圾進行分類的基礎上,確定了太陽能生態處理、自然堆肥等不同方式進行減量化、資源化處理。諸暨市趙家鎮採用沼氣生態池垃圾減量化資源化處理模式,建造完成160立方米的太陽能堆肥倉,可消化解決450人口一年的生活有機垃圾。

三、堅持人文特色,豐富村莊建設新內涵

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歷史文化傳承弘揚的過程,通過深入系統發掘、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促進人與自然、物質與精神、生產與生活、傳統與現代的融合,深化和豐富美麗鄉村建設內涵。一是加強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完成省第二批5個重點村、21個一般村的規劃編制工作,並通過省審評;確定第三批10個市級歷史文化村落重點村培育村。同時加快第一批省級重點村、一般村和第一、二批市級重點培育村的建設。全市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工程共完成頂瓦修補4.57萬平方米,牆體加固3.45萬平方米,立面改造16.52萬平方米,修復構件2974個,整體拆除不協調建築2.11萬平方米,修復村內古道31.4千米。二是加快農村文化培育建設。以農村文化禮堂建設為重要載體,按照“五有三型”標準建設,整合行政村現有文化陣地,建設農村文化綜合體,全年全市新啟動農村文化禮堂建設73家。同時開展了農村文化禮堂“選單式”活動,明確了一批法制宣傳、科技普及、安全教育、健康知識、文藝活動、禮儀禮節、民生保障等方面的活動專案,努力提高農村文化禮堂實效性。推進農家書屋和農村出版物小連鎖店建設,新建農村出版物小連鎖店6家,累計建成35家。三是開展花卉進村莊試點。結合美麗鄉村建設,積極開展花卉進村莊活動,倡導在村莊內路旁、樹下、廣場、隙地、門前、庭院廣泛栽花栽果,培育建設一批體現當地文化傳統、產業特色的花卉街巷、花卉公園、花卉之家,大力弘揚花卉文化,使種花、愛花、賞花蔚然成風。全市共有31個村開展花卉進村莊活動,10個村建立成首批市級花卉村莊。如柯橋區的王壇鎮東村村利用農業產業基地優勢,分別以梅花為主要花卉,打造花卉村莊,形成村莊新特色。

四、堅持創業創新,拓展農民增收新途徑

創新農村體制機制,優化農民創業環境,加快“美村”、“富民”的有機結合,把地域資源優勢、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一是培育農村新型業態。按照“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化美麗鄉村建設成果,培育發展鄉村旅遊、休閒經濟、民宿經濟、農事體驗、農村電子商務等農村新型業態。市政府專門出臺發展鄉村旅遊產業的扶持政策,全面實施鄉村旅遊“1112”工程,計劃培育2000家鄉村旅遊特色經營戶(農家樂經營戶、越鄉民宿、家庭農場)。諸暨市趙家鎮依託美麗鄉村先進鄉鎮建立,興建農村電子商務園區,培育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帶動山區農民增收致富,其中最大的一家電子商務開業2個月就完成農產品銷售200多萬元。二是創新土地制度。積極推進以農村土地制度創新為主題的柯橋區省級農村改革試驗區建設,深化完善耕地保護制度、創新農村宅基地使用制度,實現農村宅基地跨村流轉,允許農村宅基地在堅持“一戶一宅”、法定面積和接收村同意的前提下,在鎮鄉域範圍內調劑、購置。制訂出臺《關於加快推進集體土地範圍內房屋登記發證工作的指導意見》,紮實推進全市農房確權登記和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平臺建設,為農民增加財產性收入打下堅實基礎。三是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因地制宜探索物業經營、資源開發、產業發展等多種發展模式,增強持續增收能力, 鼓勵村集體通過整理、收購、置換等途徑,利用村集體建設用地,村級留用地和村莊整理節餘土地,建設各類物業專案,使物業成為村集體經濟穩定而持續的收入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