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職場 > 工作總結

課堂的活動總結6篇

通過認真的活動總結,我們能夠更清楚地瞭解我們在專案中取得的成就以及可以改善的地方,通過活動總結,我們能夠更加理清工作中的脈絡,發現問題的根源,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課堂的活動總結6篇,感謝您的參閱。

課堂的活動總結6篇

課堂的活動總結篇1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高效課堂教學是穩步提升教學質量的保障。我校抓住本學期市區有關“高效課堂教學”展評活動的契機,從集體備課、校本教研、常規管理、校級教師教學基本功評比等方面抓起,以賽代培,以活動代教研,講求實效,確保師資隊伍水平和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一、完善集體備課內容,“備”為“教”服務

我們圍繞“高效課堂教學”一主題,將抓集體備課作為突破口,通過大面積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來達到提高學生學的質量和教師教的質量這兩個目的。我們強化集體備課實效性,對集體備課建章立制,嚴格規範集體備課的內容、要求、時間等環節,我們制定“兩帶、三定、四新、五清”的制度。

兩帶:集體備課時老教師要帶頭幫助青年教師;骨幹教師要帶頭解疑答難。

三定:集體備課定時間、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

四新:教學設計要樹立新觀念、突破重難點要有新方法、發揮學生主體性要有新形式、擴充套件知識面要善於查詢新素材。

五清:清楚教材編排意圖、清楚教材知識體系、清楚學生學習情況、清楚學生知識能力的生長點、清楚進行創新思維訓練的切入點。

在此基礎上,為了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老師們不但能備課,還能備好課、備精課,我們對集體備課提出了“三個結合”的要求,即:共性與個性相結合、反思與問題解決相結合、個人引領與平等交流相結合。

共性與個性相結合。這裡的共性是指我們對集體備課提出的基本要求是相同的,要實現“五統一”,即統一內容,統一目標,統一重難點,統一進度,統一練習。但這並不是最終的要求,還要在形成“共性”的基礎上,突出“個性”。要求教師的教學要因班而異,因人而異。因此,我們在集體備課的內容上將做適當的調整,增加教學預設和學情分析兩項內容,要求在教學預設中,除了確定性的內容外,還要增加多元性和非確定性的內容;要求通過學情分析,不斷增加選擇路徑,形成多種方案以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要。反思與問題解決相結合。我們將“問題解決”納入反思的範疇,將教學中的案例,歸納整理提煉成一些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集體攻關,依託集體智慧釋疑解惑,調動每個教師形成觀點交鋒,在爭論中深化認識,在參與中提升水平。

比如針對學困生輔導的問題,不侷限在教師間的交流和研討上,及時將“學困生形成的原因與轉化”作為一個課題,組織全體教師參與研究,將問題分類,分析解決,年級間、學科間協調起來,共同制定轉化計劃,及時交流學生在各科課堂上的表現,各科教師聯合起來,使學困生轉化工作增加了一條新的途徑。

個人引領與平等交流相結合。集體備課應該是教師互助合作的有效形式,它必需能充分利用集體的力量和智慧,發揮群體的作用與優勢,因此,“一枝獨秀”的現象根本無宜於教學質量的大面積提高。我們要求在集體備課中,每一個教師必須提前“預習”,備課時必須發言,不但要有數量,還要有質量。這樣就充分發揮了每一個教師的作用,各抒己見,真正實現同伴互助,資源共享。

二、豐富校本教研的形式,“研”為“教”服務

開展“課堂如何進行有效的師生互動,提高課堂效益”校本教研活動,達到提升學校的教學質量的目的。我們在組織校本教研時,注重克服重理論,輕實踐;重學習,輕交流的弊端,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動,吸引老師們樂於參與,善於參與,高質量地參與。

1.構建學習型教研組織,激勵教師主動發展

我們倡導教師讀書作為校本教研的重要內容,要求每一位教師都要制定讀書計劃,每學期每人自選2本教育專著閱讀,並撰寫讀書筆記和心得。定期做搞好讀書交流活動。

學校定期舉辦專題研討會、教師論壇、課題交流等活動,使學習小組成員逐步完成從粗淺、零碎的實踐經驗到系統的理性認識的提升,不斷提高教學研究水平。

過去各學科教師常常以“隔行如隔山”的理由自我諒解對其他學科的陌生,不同學科的教師在教研上無對話的基礎與需要,教研活動處於“學科孤立”的狀態。因此,學校建立跨學科的協作教研組,通過對各學科教材內容的共同分析研究,有機整合其他學科中的相關知識,利用、借鑑其他學科相關知識和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形成。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開闊視野,實現專業的增值。

2.開展主題教研活動,促進教師專業提升

教學研究離不開理論的指導,更不能脫離實踐的檢驗。我校將實行學科、年級組教學展示活動。活動分為兩個層面:即1—3年級的組內常規課和4—6年級的校內課件課。活動中,授課教師在學科組說課,每個教研組的教師集體備課,共同準備教學材料、學具、製作課件,再由授課教師進行試講,最後上課。上課後由全組成員集體反思點評。在活動中,同學科教師均參加聽課,不同學科教師可選擇性聽課,並就課堂教學中的問題與參加展示的教研組教師進行交流。教師在彼此反思交流的過程中檢驗集體備課的效果,切實解決許多實際教學問題。

三、細化常規管理環節,“管”為“教”服務

在常規管理中我們提出的口號就是:課堂是教學領導工作的第一現場。我們要求行政領導一定要坐得住板凳,尤其是課堂裡的板凳、年級組的板凳。教學管理人員擔任“高效課堂教學“展評活動的評委和組織者。

在管理中,我校將從“硬體”和“軟體”兩個方面對教學質量進行監控。

1.對教學流程中“硬體”的調控。包括:教案的撰寫、及時進行教後反思、互相聽課評課情況、作業的批改、學習筆記等材料的檢查堅持每月一次,並認真進行記錄,作為業務考評的第一手資料,發現問題,及時研究、調整、解決。

2.對教學流程中“軟體”的調控。主要指對課堂教學行為和學生學習情況的調控。我們將進一步修訂《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學校教師工作制度》、《青年教師培養計劃》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對每位行政、教師提出明確具體的要求,並嚴格落實。採取“四個不打招呼”的方式,即:不打招呼地聽課、不打招呼地深入班級測評、不打招呼地檢查備課、批改情況,不打招呼地傾聽教學反思。針對這一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都必須認真上好三種課:常規課、研究課、公開課,尤其要紮紮實實上好常規課,切實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常規課不認真、不過關,堅決不推薦做公開教學。教學領導堅持深入課堂聽課,並採取隨堂聽課、重點聽課、跟蹤聽課等形式,及時發現教學中的共性問題,圍繞教師困惑的問題,及時與老師交換、研究和解決。

3.對教學效果進行質量調控。我們將認真做好平時的質量檢測工作。抓課堂教學的反饋環節——作業質量;抓階段學習效果——每學期的質量監測;抓學習能力的質量檢測——學能測試,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高效課堂教學”的研究、活動、評比根本受益者是教師和學生,目的是提高學校的整體教學質量,改革教學方式,創新學習方法,使我們的教育事業蒸蒸日上,國家人才輩出。我們相信只要智慧地耕耘就會有收穫,相信只要我們求真務實,腳踏實地地付出就一定能迎來常小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的喜人局面。

課堂的活動總結篇2

根據安定區、學區打造“六模組‘3+x’建構式高效課堂”相關檔案精神,結合我校實際情況,我校施行了“學、探、測”三步六環節課堂教學模式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有效教學,打造高效課堂。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其他教師為成員的高效課堂實施領導小組。本學期以來,為提升我校教育教學質量,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我校以課堂高效為抓手,以改革課堂教學模式為突口,通過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紮實開展教育教學活動,使學校工作有了一定起色。

我校在實施有效教學,打造高效課堂活動中,主要採取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

一是加強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初見成效。學校通過召開關於提升教學質量的專題會議,制定了《安定區鄭川國小教育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安定區鄭川國小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計劃》等規章制度,對教師的備、教、批、輔、考、評各個方面作出了具體要求,並對各個年級、各個教師的`目標作出了相應的要求,作到責任明確,心中有數。

二是落實制度,加強檢查。

每月對教師的各項工作進行常規檢查,而且進行通報。做到了月月有檢查,月月有記載,月月有改進。

三是領導帶頭,強力推行,紮實打造高效課堂。

校長從寒假高效課堂培訓學習回校後,先對老師進行了延伸培訓,然後在不同年級上示範課、彙報課、研討課多節,充分體現了“學、探、測”三步六環節教學模式,教導處和其他教師聽課20多節次,並組織評課,肯定成功之處,提出改進意見。

四是每位教師學習關於高效課堂的相關檔案精神,撰寫學習筆記和心得體會。

在上課時進行高效課堂實踐活動,使課堂效果得到了明顯的提升。

五是“走出去”,學習借鑑他人優秀成果。

教師先後參加區上組織聽課活動和學區組織的說課競賽活動,所有教師回校後都上了展示課、彙報課。取得較好成果。

六是積極參加教研活動。

每位教師都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教研活動,對活動能積極獻計獻策。

七是深入開展了“名師”建立活動。

通過一系列活動,學校教學質量開始明顯提升。首先表現在教風、學風的轉變上。本學期以來,從領導到教師,在教學常規的各個環節做起,轉變教學觀念,實行教學改革,注重課堂高效,加強課後輔導,湧現了一批工作踏實的教師和一大批勤學好問的學生。

同時在開展高效課堂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一是少數教師的教學觀念還有待革新,不放心學生,生怕學生不懂,上課老師講得多,學生動的少;課外作業多,課堂作業少。二是國小科的教學還有待加強。包括品德與社會、心理安全專題教育的備課、課堂教學和作業的處理。三是少數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夠濃,學習目的不夠明確,學習上的競爭意識不強,自主學習的效果較差。四學生的學習方法不當,特別是自習、自學、交流等等。

高效課堂活動的開展對於農村學校來說壓力很大,機遇也很大。說是機遇,是因為它為農村教育帶來一些新的氣息。壓力大是說教師傳統模式教學由來已久,而高效課堂的實施對教師的備課、上課、輔導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投入比原來更大的精力和時間來進行教學。不過困難是暫時的,在今後的工作中要積極想辦法解決,力爭讓課堂教學有一個較大變化,有一個新的起點。

課堂的活動總結篇3

20xx年11月18日下午四點半,我們小三班的老師們提前三十分鐘來到了今天親子課堂的活動地點——京華城童學館,與童學館的工作人員接洽今天的活動,為今天的活動做好準備。

不一會兒,家長們帶著孩子三三兩兩地來到了,在童學館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來到更衣間更換了童學服,感覺家長、孩子們一下進入了狀態,看著一個個換了裝憨態可掬的孩子們,真像是古時一群來到學館學習的國小童。因為還有一些參與活動的家長和孩子沒到,童學館的老師帶著已換好裝的孩子們來到遊戲間,讓孩子們玩玩具,一是為了減少孩子們等待的時間,二是減輕孩子們對陌生環境的不適應,她們與孩子們輕聲的交流著,很快孩子們進入了遊戲狀態,不久就從孩子們緊張的臉龐上看到了無邪的放鬆了的笑容,已經忘卻了自己身在何處了。

下午五點整活動正式開始了,孩子們來到了祖師爺孔夫子的像前,首先是第一個環節;【寶貝開蒙禮】開蒙禮即古代啟蒙教育之初舉行的“拜師禮”。在古代,學童入學前要舉辦隆重的“開蒙禮”,這是人生第一禮,是人生成長中的一個重要標誌。【師正衣冠】老師幫孩童整理衣冠,意味著孩子先正衣冠,後明事理。【集體拜孔】感受莊重的儀式,學會尊師重道。【擊鼓明志】老師組織小朋友一個接一個依次擊鼓,擊打聲音越響亮,說明志向越遠大、信心越堅定,越有可能成功。這一程式寓意孩童“目明耳聰,茅塞頓開,創業建功”。【硃砂開智】老師用毛筆蘸硃砂在學童額頭正中點上紅痣,即為“聰明記”,又稱“開天眼”,讓學童記住,用好眼睛和耳朵,專心致志,從此成為眼明、心明、好讀書、讀好書的聰明學童。【開筆寫字】小朋友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寫下“人”字,希望小弟子們在人生啟蒙階段,學會做人,像人字一樣頂天立地。第一個環節過後進入第二個環節;【快樂養心茶道】:體驗茶道動作,學習惜物愛人之心,培養靜定優雅。

國學經典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華民族人文精神的結晶。從整個國家和民族層面來看,親近經典、承續傳統,這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感謝為本次活動開展的童學館,不僅使孩子們和家長們增長了知識,也讓我們老師提升了自我開闊了眼界,總之本次活動是一次美好的體驗。

課堂的活動總結篇4

根據學校和理科教研組工作安排,我組於20xx年3月10日至3月21日進行了課堂教學評優暨多媒體課件製作競賽活動.前來聽課的領導及教師每節課達18人之多。共聽數學課6節,化學課2節,物理課1節,評出了前4名優勝者,並上報學校參加複評。評出的優勝者為:郭順年、李生魁、胡建萍、王武文。下面從兩方面談一談本次教學評優的得失:成功的方面:

一、教學指導思想明確

從教學內容看,學科的9節課都是以課標為依據,以教材為依託,組織學生學習。這些課都充分體現了:教學內容以教材為中心;教學過程以教師為中心,教學形式以課堂為中心,學習方式以學生為中心;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注重了課堂結構的優化。教學目標的“三維性”得到了充分的落實。總體上來看,大部分課都是比較成功的,都充分展示了各省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研究成果,在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優化課堂教學等方面都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和探索。

二、注重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主動參與

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應該是資訊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知識獲取的主動參與者。”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能創設各種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學過程中為學生留有探索與思考的空間和實踐,讓學生在這種情境中、思考中、動手中、探索中、交流中主動去獲取知識。例如:郭順年老師的《提公因式法》。

三、教學設計精巧、思路清晰、層次分明

這次的9節課,執教者都能認真鑽研教材,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精心設計教學程式,採取多種教學方法,多種練習形式進行教學,教師是教學過程中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師生關係融洽,使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學會數學知識,掌握學習方法。例如:李生魁教師的《平方差公式》。

四、教學手段多樣這次評優活動,在教育技術方面體現了技術的現代化和手段的多樣化。

多媒體的廣泛使用,使教學過程生動形象,增加了課堂的教學容量,提高了課堂效率。

不足的方面:

一、要進一步更新觀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科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會學,會學才能發展。知識是能力的載體,書本上的知識要學會,但是,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習這些知識,使學生獲得認識事物,發展自我的能力。課堂教學要做到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必須從思想深處來一番轉變,改變老師是科學“權威”身份,相信學生,尊重學生,課堂上要真正做到師生平等,教師要努力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只有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的主動精神才能真正得到發揮。數學學科是一門知識系統性很強的學科,知識與知識之間有著緊密的內在聯絡,學生完全有可能在舊知識的基礎上或者聯絡生活實際主動獲取知識。顯然,相信學生有足夠的認知潛能、尊重學生的主動精神,這是能否真正突出學生主體作用的重要認識基礎。從這樣一種基本認識出發,備課時,老師主要考慮的不再是怎樣把學生教會,而是怎樣才能引導學生自己主動獲取知識,並且從中逐漸學會學習。

二、教師要在“導”上下工夫

基礎學科課程,不管是哪類課程,都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但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不是放任學生自己學習,更不是降低了對教師的要求,而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努力在“導”上下工夫,也就是說,要在組織、指導、點撥、參與等方面精心設計、

三、教師要刻苦錘鍊自己的教學基本功,切實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教學基本功涉及很多方面,這裡只談一點:語言。教師語言功底如何,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從目前聽課情況看,仍存在著發音不準、吐字不清、語速過快、語言重複的現象,大多數教師語言還需要下大力氣提高。部分教師的口語能力較弱,課堂用語單一、機械、枯燥,有的口誤較多,有的隨意性較大。這些都是需要努力改進的。

四、建設一支穩定的高質量的骨幹教師隊伍,既是立校之本又是當務之急

一支穩定的高質量的骨幹教師隊伍,是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學校對此高度重視,我們應紮紮實實做好選拔和培養的工作。現有的優勝者,要清醒地找到自己的不足,確定自己的遠期目標和近期目標。刻苦鑽研,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對於未入選的新教師,要認真向老教師學習,力爭在短期內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這9節課充分展示了每位教師紮實的基本功,各有特色,都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但也發現有些教師在放手讓學生真正的廣泛參與方面,放手不夠大膽;對學生出現的錯誤不能及時、合理、有效的處理;基礎知識訓練不夠紮實。有待今後進一步探討和總結。特別是對個別新教師,應與老教師及時溝通,建立互幫互助的體系。

課堂的活動總結篇5

這學期,在學校的支援和組織下,開展了國小美術第二課堂,通過活動提高了學生的繪畫能力和審美,有力的開發了學生的智力,鍛鍊了孩子的手的協調能力。為了下學年能更好的開展美術第二課堂,以便以後能做到取長補短,有所提高,特將這一學期來的美術第二課堂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本學期美術第二課堂活動主要是針對每個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及其興趣愛好,將興趣班分為書法班、美術大班和小班。書法班為三至六年級學生,主要學習了顏體字的基本筆畫,臨摹顏體字帖掌握字的結構。所有學生都有較大的進步。由於一至三年級的學生年齡和繪畫基礎部分都比較低,因此,一至三年級的學生為小班,學習的主要內容是兒童畫創作,通過訓練提高學生在繪畫中的觀察能力和造型能力,提高了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四至六年級的學生對繪畫已有了一些基礎,因此為大班,學習的主要內容是色彩,在本學期中進行彩色訓練,在繪畫創作中著重進行了結合油畫棒、水溶性油畫棒、彩色鉛筆等多種材料的綜合性繪畫嘗試,豐富了學生對繪畫工具、材料的認識,也豐富了作品的效果。同時重視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本學期積極為學生創設有利於激發創新精神的學習環境,通過思考、討論、對話、等活動,引導學生在美術創作活動中,創造性的運用美術語言;鼓勵學生在欣賞活動中,開展探究性的學習,發展自己獨特的見解。

在美術書法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遵循審美的規律,多給學生感悟藝術作品的機會,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進行比較。擺脫以往簡單的講解代替學生的感悟和認識,通過比較、討論等方法,引導學生體驗、思考、鑑別、判斷,努力提高他們的審美趣味。

從單純的技能、技巧學習層次提高到美術文化學習的層面。在這學期的美術書法教學中創設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學生通過美術書法學習,加深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加深對藝術的社會作用的認識、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涵養人文精神,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性與探究性學習。本學期將加強美術與其他學科的聯絡,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絡,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和綜合探究的能力,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引導學生以感受、觀察、體驗、表現以及收集資料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

在一學期的工作中,有許多收穫、許多進步,當然,我的工作還存在不足,我期待著我的工作能夠得到更快的完善,得到更好的發展,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更加努力,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

課堂的活動總結篇6

現在將本學期工作做如下三個方面總結:

一、制定系統的訓練計劃

1、隊員的選拔

剛組隊時,手上既沒有現成的體育苗子,也沒有體育成績方面的一手資料,對於學校體育現狀更不甚瞭解。在領導和同事的支援下,對全校國小進行選拔,在3月初組隊進行訓練。三個多月訓練下來,經過不斷考察,全盤考慮,至今留下男隊員12人,女隊員8人。

2、全面系統的訓練計劃

組隊之初,我認真研究了國小生的生理、心理特徵,以及身體發展規律,結合我校實際現狀,總體目標,制定了全年訓練計劃,階段訓練計劃,月訓練計劃,周訓練計劃。既有基礎訓練,又結合專項訓練,各個階段有主次之分。各種訓練計劃在實施過後我都做了總結,每次的訓練內容我都作了記載和小結。

二、嚴格組織紀律,加強思想教育

1、建立組織制度和紀律

體育運動員歷來都不大遵守紀律,組織鬆散,自由主義。運動訓練初始,我便制定了組織紀律(學習紀律、訓練紀律、自習紀律、日常紀律)。並對以上執行評分到人,期末結合體訓成績進行排名,前三名評為優秀運動員。經過一週觀查,選定隊長(副一名),副隊長各一名,隊幹部各施其職,對本職工作負責,每人值日一天。

2、時刻注意學生動態,進行關心和教育學生由於年齡小,訓練又辛苦,思想難免有波動,開小猜。首先在訓練安排上,我採用中小強度,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學生體質和適應能力,使其訓練時不感到困難和壓力。其次,經常進行典型事蹟介紹,勵志教育,增強其鬥志和信心。再次,團結學生,相互關心、幫助,使大集體象家一樣溫馨。

三、訓練狀態分析:

1、已取得的成績學生隊伍得到精簡和提升,隊伍由原來20五人精簡到15人,但訓練水平和氣氛有很大提高,訓練成績有很大提高,能進入前列的學生有兩人,進入二列的有四人,其餘都有望進入前八。

2、目前存在的困難。因為訓練佔了學生的學習時間,學生學習任務重,訓練難免開小差。應取得班主任等科任教師的支援

3、解決的方法和措施:在今後的訓練中還應注意改善方法。

標籤: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