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職場 > 職場升職

經理人:獨斷專行,難逃厄運!

一位企業家這樣感嘆:“假若時光真的能夠倒流,假若真的能有東山再起的機會,我首先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在企業內部建立一套完善的制約和監督機制。”

經理人:獨斷專行,難逃厄運!

  巨人總裁史玉柱在檢討其失敗時也曾坦言:“巨人的董事會是空的,決策是一個人說了算。因我一人的失誤,給集團整體利益帶來了巨大的損失,這也恰好說明,權力必須有制約。”

  如果時光真的能夠倒流,那麼,2004年11月,由於挪用公款和賄賂罪而被香港廉政公署借創維在香港總部召開董事局會議之機,拘捕的創維集團董事局主席黃巨集生及創維集團的其他高管們,會不會再以“創維的黃巨集生時代結束”為價代,換取那區區4800萬資金?

如果時光真的能夠倒流,那些由於獨斷專行導致企業失敗,或者想通過投機獲取個人利益,最終被迫外逃、“失蹤”或者被捕,從而上了《經理人》的“中國企業管理‘黑榜’”的企業家們,他們又有怎樣的感慨?

  權力需要制約

“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法國著名哲人孟德斯鳩曾對國家權力制衡原理這麼說過。同理,在企業經營執行過程中,絕對的“獨斷”,終究難逃絕對失敗的厄運。

  中國的企業家大多集創業者、所有者、決策者和執行者於一身,董事會形同虛設,下級也只能俯首貼耳。這些條件與權力的結合,必然使我們的企業家個人擁有了全世界最高的經營失誤和決策錯誤的機會。

  總結投資決策失敗的企業家,我們會發現,他們對利潤的追逐、對財富的渴望、對成功的期盼都是毫無節制、沒有止境的,他們無一例外對發展規模有著特殊的偏好,他們無一例外相信自己無所不能,他們中的有些人“拍拍腦袋”就能做出重要決策。所謂的“超常規擴張”,其結果最終是使他們經營的企業漏洞百出、危機四起,甚至走向滅亡。

  無止境的貪慾,以及沒有任何制約的權力,又使另外一些企業家把“黑手”伸向了企業,就如從自己家裡拿錢一般,把企業的錢、股民的錢塞進了自己的錢袋。“黑心”企業家紛紛落馬,致使一個又一個企業面臨危機,甚至由於資金鍊斷裂而轟然倒下。

  企業要想持續壯大,不斷髮展,企業老大們的權力必須有所制衡!

  不妨學學外企

那麼,企業老大們的權力如何制衡?在這裡,我們不妨從優秀的外企身上取取經:

  第一,“四個眼睛”。有著155年曆史的德國西門子在管理遍佈世界的企業群體時,一個極為有效的制衡方法,就是要求下屬公司在確定了基本預算後,日常發生的任何大筆業務款項,即便看來是在總經理權力範圍內的經營活動,都實行總經理與財務總監同時簽字方才有效的雙重製約機制。並且在公司內部管理條款中,非常剛性地規範了財務總監具有這一特殊權職,用他們通俗的語言來說,就是“四個眼睛總比兩個眼睛看得更清楚”。

  第二,“透明窗”。那些腐敗“高管”們除了濫用職權、鋌而走險的主觀原因外,一個很重要的客觀因素也幫了他們的大忙,即“錢流”的封閉性和模糊性。傳統會計法已經無法面對現代如此複雜的經濟交易,在較大規模的企業中尤其如此。難怪80%的世界500強企業會實行ERP系統。可以想象,當日復一日的“錢流”通過ERP執行,使之零散資訊整合,勾兌出真實透明的動態狀況,自然就能打通和及時顯示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之間的交易,讓彼此隔離、密閉、零碎的東西,變得規範而簡單清晰,這等於給公司所有資金的流向安上了一個透明窗,“錢流”像火車時刻表一樣讓人一目瞭然,同時也可以使得監管部門更加明瞭、直接、及時地監控,以免死後驗屍,亡羊補牢!

  第三,規範的程式。在美國市場上,不管是美國公司還是外國公司,也不論公司是大是小,進行某個專案時,都會遵循一個大同小異、相當規範的標準程式:首先,翻開《托馬斯工商大全》,將有關資訊查閱出來,然後,將候選的廠家名稱交給專業諮詢公司,請其對產品的質量與效能、價格、資信、行業地位進行全面評估,把不合格的淘汰出局,然後再進行下一步的篩選與評估,確定最終的物件後,才進行一輪又一輪的商務談判。所有外國優秀企業,基本都是按照這一教科書式的規矩從事國際間大宗商業活動與專案的。這是一種嚴格按照分工與程式、充滿商業理性精神的行為方式,使決策者與操作者個人犯錯誤而影響全域性的機會降到最低。

  重視心靈的自覺修煉

  不管如何,制衡只是外因,單從高管們一人獨大,異化變質這方面來說,內因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從心理學原理來看,人們內心被驅動,一般受到這三個方面的影響:一是法律,告訴自己不能做什麼;二是道德,告訴自己不該做什麼;三是歸依自己的心靈,告訴自己怎樣才能做更好。心靈存在於自我精神世界裡最深的地方。有的人意識到了,有的人沒有意識到;有的人是豐富的,有的人是貧乏的;有的人知道在自我日常物質生活、情感生活層面之外,還擁有精神生活領域裡的心靈;有的人迷失了自己最重要的東西,荒蕪了心靈的修煉,朦朦朧朧,昏昏庸庸地走完一生。平心而論,已在官途財道上奔波之人,更應該在沒有外界壓力和利益驅動的情況下,潔身自好於未來,自覺修煉於心靈。可以這樣說,心靈脩煉也是一種制衡,屬於一種發自於內需自律的軟性制衡。

  首先,崇尚心靈的自由。懂得自由的人,是讓金錢跟著自己的事業走,以健康心態賺取合理合法的錢,而不是像肉食動物嗅著肉香追一樣圍著銅錢味轉。王石很清楚自己登上喜馬拉雅山是讓錢跟著他走的原理。作為“高管”們,一旦把錢當作炫耀的資本與奢求的目標,就成了心靈的累贅,失去了心靈的自由;假如再貪婪的話,必然走入歧途,毀滅了自己。其次,關注心靈的滋潤。有位僑居國外的朋友,在一家國外公司擔任CEO,從小受家庭的影響,每週定期去教堂做禱告,尤其當他意識到自己受到某種誘惑而有過錯時,內疚不已,晚上還會在自己家裡做懺悔。這是他為自己心靈做淨化的一種方法。另外,享受心靈的孤獨。尤其處在“高管”這一層面的人,既有高處不勝寒的孤獨情結,又有應酬他人的無奈,被利益羈絆套牢的苦衷,所以,既是孤獨人,又是難孤獨的人。享受孤獨的愉悅,久而久之,品味自高。

  當然,對企業家個人來說,心靈脩煉作為一種軟性制衡固然重要,但對整個中國商界來說,更應該重於客觀的法律法規和權力制衡機制的建設。就這點而言,中國企業任重而道遠啊!   

(智聯編輯:聞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