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職場 > 工作報告

2020黨建引領城市社會治理彙報

  2020黨建引領城市社會治理彙報

針對城市基層黨建面對的新情況新矛盾新挑戰,太原市迎澤區堅持“四個導向”,統籌“服務資源、力量、機制、重心、資訊”五個要素,打出下沉一線“組合拳”,推動構建多元共治的城市基層治理體系,夯實黨的執政基礎。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0黨建引領城市社會治理彙報資料,提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2020黨建引領城市社會治理彙報

 

彙報一

加強黨建引領下的基層社會治理創新,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指出,要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堅持不懈抓好黨內政治生態建設,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這為我們進一步做好新時代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指明瞭方向。

針對城市基層黨建面對的新情況新矛盾新挑戰,太原市迎澤區堅持“四個導向”,統籌“服務資源、力量、機制、重心、資訊”五個要素,打出下沉一線“組合拳”,推動構建多元共治的城市基層治理體系,夯實黨的執政基礎,全力提升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幸福感。

堅持問題導向

新時代城市基層治理面臨諸多新問題。加強和改進城市基層治理,必須切實加強黨的領導,始終牽住黨建引領這個“牛鼻子”。

黨建引領是匯聚各方力量的現實需要。新形勢下,新階層、新群體不斷湧現,傳統領域與新興業態相互交織,社群居民群眾由“單位人”變為“社會人”,治理的重心向基層社會轉移,匯聚和整合各方力量,促進齊抓共治,必須進一步發揮黨建“龍頭”作用。

黨建引領是化解風險矛盾的現實需要。當前,經濟社會處於深刻轉型與變革期,城市化程序加快推進,利益格局、矛盾糾紛更加多維化,不穩定因素日漸增多。化解風險隱患和促進各方利益協調,必須進一步發揮黨建統籌作用。

黨建引領是滿足群眾期盼的現實需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社群居民群眾對住房、教育、醫療、就業、養老等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斷提高,品質化、精細化、個性化服務需要不斷增強。群眾反映問題渠道更加多元,輿情發酵擴散更快。滿足多元價值需求,促進社會文明法治,必須進一步發揮黨建主導作用。

黨建引領是創新突發事件解決方式的現實需要。面對疫情防控工作常態化的趨勢,深化創新“網際網路+黨建”模式,不斷鞏固基層黨建工作的“網上陣地”,彰顯“網上黨支部”功能,始終發揮好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為疫情防控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必須進一步發揮黨建創新作用。

堅持目標導向

新時代對城市基層治理提出更多新要求。實踐證明,把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有機結合,讓基層黨組織“說得上話、插得上手、使得上勁”,才能更好推動城市基層治理取得實效。

有利於服務資源有機整合。迎澤區在街道社群大力推行“五約”(商約、簽約、亮約、履約、評約)工作法,組織社群黨組織與513家駐地單位、企業簽訂共建協議,確定900多個共享專案,涵蓋場所開放、搶險救災、志願服務、文明建立等各個方面。

有利於服務力量深入一線。結合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迎澤區的763名網格長、86名第一書記和街巷長、6218名在職黨員、360名黨代表、258名“小巷管家”深入社群一線,上門服務居民17600餘次,排查安全隱患23400餘次,化解矛盾糾紛2200餘次,實現了“進萬家門、知萬家情、解萬家憂、辦萬家事”。

有利於服務機制關口前移。迎澤區建立區直機關受理街道社群事務聯絡人制度,將56個區直機關承擔辦理街道社群事務聯絡人的姓名、職務、電話、郵箱、微訊號和本單位受理事項等內容編印成冊,下發至街道社群。街道社群遇到問題有專人諮詢,遇到困難有專人幫辦,全力推動機關服務關口前移。

有利於服務重心穩步下移。我們認真探索基層治理新方式,在街鎮成立“五辦兩中心一站”,將長期在基層工作、經驗豐富、年富力強的幹部選派到黨群服務中心、便民服務中心及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工作站具體負責,把更多資源下沉到基層,全面加強基層工作力量。

有利於服務資訊公開透明。我們主動適應形勢變化,拓展黨建服務陣地,開發“迎澤群工”APP,設立基層黨建、事項反映、民事代辦等12個板塊,實現了“一端受理、一網聯通、四級聯動、限時辦結、跟蹤反饋”多種功能。自上線以來,累計受理居民群眾反映事項255.5萬餘件,群眾滿意度高達99.81%。

堅持創新導向

近年來,我們積極探索實踐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的新路子,基本形成了多元共治的城市基層治理新格局。

積極探索“小網格”“大黨建”,逐步實現街鎮吹哨、部門報到。健全完善“區委—街道黨工委—社群黨總支—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六級組織體系,統籌網格內黨的建設、社會保障、綜合治理、社會救助等工作,實現“多網合一”,真正推動黨建向樓棟延伸、向末梢擴充套件,把黨的工作觸角延伸到每家每戶,為街道社群賦能減負。

積極探索“業委會”“大黨委”,逐步實現社群吹哨、黨員報到。我們建立區、街道、社群三級黨建協調委員會,吸納254名駐地單位和新興領域黨組織負責人兼任街道黨工委或社群黨組織委員。探索建立以社群黨組織為核心,以居委會、業委會、物業、社會組織、駐地單位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一核多元”基層治理體系。

積極探索“紅色物業”治理新模式,逐步實現居民吹哨、物業報到。我們通過“黨建+物業”模式,打造獨具特色的業委會黨支部,建立“紅色物業”城市治理新模式。目前已在無物業小區成立53個業委會、15個業委會黨支部,形成黨建引領作用明顯、行業監管更加完善、執行機制科學高效、人居環境舒適和諧的治理新局面。

積極探索“網際網路+黨建”新模式,逐步實現服務吹哨、雲端報到。我們通過“迎澤群工”“智慧迎澤”等平臺,健全完善社群黨組織資訊公開、議事協商和投票表決等運轉機制,讓工作透明可查。疫情防控期間,依託“智慧迎澤”平臺,“面對面、鍵對鍵”地讓社群居民群眾第一時間瞭解疫情防控動態,實現疫情防控“線上線下”全覆蓋,凝聚起群防群控戰“疫”強大合力。

堅持過程導向

新時代城市基層治理需要更多新路徑。要把握好黨的領導這個根本,堅持不懈抓基層打基礎,正確處理“三個關係”,推動互促互進、共同發展,全面提升城市基層治理效能。

處理好黨的領導與社會共治的關係。我們始終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注重發揮基層黨組織在調動社群黨員和轄區單位在塑造共識、搭建聯動載體和資源整合等方面的作用,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域性、協調各方。同時,要善於以黨建帶動共建,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治理。

處理好組織群眾與服務群眾的關係。我們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突出群眾主體地位,調動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主動性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意識和能力;堅持群眾需求導向,從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出發,從群眾反映最強烈的事情做起,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處理好剛性制度和柔性管理的關係。我們強化制度機制保障,推動基層黨建制度與基層社會治理機制有機銜接,使基層黨組織自覺落實基層社會治理責任制,實現基層社會治理的制度化、規範化、長效化;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充分發揮“以文化人”的作用,夯實基層善治基礎,實現柔性治理,讓城市更加宜居、更具包容和人文關懷。

彙報二

xx區嚴格按照xx市委組織部“996”城市基層黨建精準導航模式,推深做實“‘五心’聚力、‘紅色’聯盟,精緻xx、品質xx”建設,為推動xx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證和組織保障。

堅持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繪就創新發展“新藍圖”。區委常委會認真研究有關檔案精神,專題聽取彙報,提出貫徹落實意見。針對常委會指出全區黨建品牌沒有亮度、區委一線指揮作用發揮不夠的問題,區委組織部精心研究制定“五心”工程及兩個配套檔案,細化75項重點任務,為推進重點工作任務落實明確“時間表”“路線圖”。結合半年考核,採取實地觀摩和聽取彙報相結合的方式,對8個街道城市基層黨建進行綜合評價。同時,召開2020年上半年工作考核集體約談暨重點工作推進會,排名靠後的5家單位和未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目標任務的3家單位主要負責人作表態發言,進一步統一思想、找準問題、剖析根源、細化舉措、破解問題。

堅持完善組織體系為重點,構建黨建聯盟“共同體”。牢固樹立“全域黨建”理念,積極整合轄區各類優質資源,實現“握指成拳”的聚合效應。區委履行第一責任,成立大學生“雙創”聯合黨委,打造“雲創大學城平臺”。與駐區省市單位、科研院所等24家黨組織達成共識,召開全區城市基層黨建聯盟成立暨聯席會議,搭建街道社群與轄區單位融合共建平臺,開創“雙向聯絡、雙向服務、雙向受益”的新局面。特別是與省委黨校圍繞“以黨建為引領,加大合作力度”開展深入座談交流,謀劃合作專案,選派8名優秀黨建專家深入街道指導開展工作。堅持以黨支部建設標準化為抓手,以“三會一課”合開、主題黨日聯過以及聯席會議等形式,常態化聯絡溝通,推動要事共商、大事共決。與省委黨校、西北師大高校等科研院所,共建教學基地、實踐基地、服務基地、調研基地。

堅持注重有機融合為突破,打好共建共享“組合拳”。依託街道“大工委”和社群“大黨委”,吸納295名委員,簽訂共建協議404餘份,形成單位聯動貫通的組織體系。有效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75家區直部門與60個社群建立聯絡包抓制度,簽訂契約化共建協議,進一步抓實“雙報到”“雙服務”,解決群眾關心的出行、就醫、養老、就業等13個方面的急難愁盼問題,辦實事好事11430件,開展志願服務21404人次。目前,區四大家領導班子建立黨支部聯絡點24個,開展政策宣講24次,深入基層調查研究26次,列席指導“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組織生活12次,講黨課18次,協調解決問題或幫辦實事49件。

堅持補齊短板弱項為導向,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構建“街道—社群—片區”三級網格體系,設定三級網格232個,成立網格黨支部(黨小組)223個,配備網格員3562名,以黨建統領網格內各類組織、各項工作。加強陣地建設,在威廉公館、陽光怡園等13個小區內配建社群辦公陣地6235平方米。建成12家高標準區級黨群服務中心、31家社群自建黨群服務中心和26個黨建聯絡點,保證黨員群眾享受便利服務。

       同時,積極打造“紅色物業”,通過發展黨員、選派黨建指導員等方式探索“黨建+物業”模式,目前全區93家物業公司,成立黨組織39家,對11家物業公司黨支部進行集中授牌,物業公司黨組織覆蓋率41.9%,建立“黨群議事廳”2個,定期召開民主協商會議,推行“五步議事工作法”,充分調動社群居民參與基層治理積極性,實現小事不出網格,難事不出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