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讀王小波《黃金時代》有感

觀後感2.39W
《黃金時代》不是王小波用文字單純地為某一方辯白,而是直麵人性,直面自己,直面被群體思潮裹挾下的獨立人格。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讀王小波《黃金時代》有感,以供參考。

讀王小波《黃金時代》有感

讀王小波《黃金時代》有感1

上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的中國,那是一個民氣十足、海闊天空的時代,一群年輕人經歷了一段放任自流的時光,自由地追求夢想與愛情,有人在流離中刻骨求愛,有人在抗爭中企盼家國未來……蕭紅,一個特立獨行的女子,一路流亡,從北方到南方,從哈爾濱到香港,一邊躲避戰亂,一邊經歷著令人唏噓又痛徹心扉的愛情與人生。對生的堅強對死的掙扎在她筆下穿透紙背,她的人生亦是如此。

許鞍華導演的關於女作家蕭紅的《黃金時代》是今年最被期待的電影,就借“三八國際婦女節”之際說點和這部電影有關的或無關的。

先說一個略微殘酷的事實,“國際婦女節”指的是共產國際,是19xx年8月召開的第二次國際社會主義婦女代表大會上,由共產國際的德國領導提出的建議,並最終確定3月8日為“國際婦女節”,所以主要是社會主義國家慶祝這個節日。有資本主義國家的女性朋友的,就不要問人家放不放假,過不過節了哈,她們大概得上班。

言歸正傳,黃金時代。電影之所以最終命名《黃金時代》,源自蕭紅寫給蕭軍信中的一句話“這不正是我的黃金時代嗎?” 折射了1930年代民氣開放、自我意識覺醒,百舸爭流的年代,那是蕭紅這樣的知識分子的黃金時代,也是追求自我的女性的黃金時代。

蕭紅,一個民國女子,經歷了逃婚、未婚先孕、生子後被棄、母子分離、幼子夭亡、顛沛流離、與四個男人發生情感糾葛,這還只是她人生的一部分,真正貫穿她生命的主旋律——是以寫作為武器,喚醒更多人的自我覺醒意識。她一生如同動盪塵埃,從未停歇,直到最終客死異鄉,她幾乎經歷了那個時代的女性不敢想象的所有事情。她的文字、她的感情生活和她坎坷的命運,本身就比一部電影還要精彩跌宕。王安憶曾說,有故事有才華的女人很多,蕭紅之所以能被歷史記住,是因為她把自己的熱情轉化為更巨大的東西,去影響其他人。

蕭紅骨子裡有東北女人的熱烈,她和張愛玲都是自我意識覺醒的女性,都忠於自我。北國冰雪中長大的蕭紅活得炙熱投入,燃燒自己,心懷天下;而上海風骨的張愛玲活得冷峻淡然,永遠冷眼旁觀,有一種置身事外的氣度,只活自己的。

 

讀王小波《黃金時代》有感2

 

提起蕭紅,更多的人想到的是她和祖父在花園內無憂無慮的生活,很少有人能夠想起她一生顛沛流離,四處流浪。

蕭紅一生都未曾得志過,正如湯唯主演的《黃金時代》裡所描述的,蕭紅沒有按照別人的思路來寫文章,因此不是很受歡迎。更別提正值抗日時期,許多作家忙著寫抗戰小說時,她卻在寫《呼蘭河傳》,得不到時代的認可,自然未能在當時引起強烈反響。蕭紅的性格極為堅韌,哪怕她一次又一次被別人拋棄,被命運玩弄,不得不一次又一次輾轉生活,可她在哭過之後,總會堅強起來去繼續戰鬥,“這個世界上還存在一些讓我死不瞑目的東西。”這便是蕭紅活著的理由,也是女性在亂世之中難得擁有的一些可貴品質。從整體上來講,我不太欣賞和佩服蕭紅。她一直在尋找著愛她的人,自始至終她都相信這著愛情,相信有一天她會和愛她的人能安安穩穩的生活在一起,只是可惜,所有她愛過的男人都未能如其所願。不是將其拋棄,就是自己參軍,或好或壞,上天一直在和她開玩笑。可是,她為什麼不嘗試著一個人獨立生活下去呢?既然找尋不到自己的愛情,她大可以交一大堆朋友,談天說地,交流寫作,這也是一種動亂中的安穩。可她沒有這麼做。我想,她還是沒有從封建的圈子中徹徹底底地跳出來。也不止是她,乃至那個時代的中國人都認為,女子必須早早出嫁,相夫教子,蕭紅怕也是這樣的想法。一方面是為了順應時代,一方面又可以找到感情上的寄託。但孩子也算是一種感情寄託啊,她卻棄之不顧,我至今也不解其是何用意。蕭紅臨死時倒也不算孤獨,端木就陪在她的身邊。儘管如此,蕭紅的一生都未曾圓滿過,甚至可以說,想得到的從未得到過。

 

讀王小波《黃金時代》有感3

 

拿到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心裡有些期待,不知他會帶給我什麼全新的體驗。我以前只知道他的夫人是社會學家李銀河,人們評論他的作品中有大量的情愛場景的描寫。 翻開王小波個人簡歷,他在雲南當過知青插過隊,後來返城參加大學聯考。看他的《黃金時代》,我認為處處都能看到他的影子。本小說描寫了知青王二在雲南山區插隊和同樣插隊的隊醫陳清揚的遭遇。 故事選取了一個荒涎的開頭方式:陳清揚找我證明她不是破鞋,於是我們搞破鞋。

文中的我二十一歲,在一生的黃金時代,還有好多奢望,想愛想吃。我以偉大情誼的借囗和陳清揚發生了第一次性關係。這些本來是一個青春期男子的正常需求。 文中選取了一個典型的環境——**中的雲南山區,選取了一些典型的事件。如知青的王二插秧,餵豬,以及無聊時用槍打瞎了隊長家的狗,打耗子,打鷺鷥。軍代表調戲陳清揚不成,打擊報復王二和陳清揚。害怕軍代表用更極端的方式報復文中的我,我們逃到山上,過了半年自己回來了,碰上運動被揭發出來,要我們寫材料,交待自己的問題。 我們被審查,被批鬥,被捆綁。要求交待自己的問題。問題的內容自由選擇或是交待男女關係或是投機倒把又或是投敵叛國。事實是什麼,真相是什麼?沒有人理會,也沒有人關心。再後來我們倆被逼著寫交待材料和出鬥爭差,內容越低俗越好。

每個人的生活都不可避免的烙上時代的烙印,作者將王二和陳清揚的情愛故事放在這樣一個時代,折射出那個時代形形色色的扭曲和變形的人。這種以小見大的手法,讓人耳目一新。 相比**電影《芙蓉鎮》中灰沉的壓抑氣氛,作者用戲謔的口吻,將時代帶給人們的衝擊,表面看上去有點雲淡風輕,卻讓人感到心頭也是沉甸甸的。 看過池莉寫知青生活的《懷念我們聲名狼藉的日子》,讓人噓唏。再看《黃金時代》,有青春的百無聊賴,有年少的輕狂和放蕩不羈,有過逃離和抗爭也有妥協。所有這一切,隨著時間的流逝,它變成了頑強不屈的青春記憶,正是這點頑強不屈,使它是成為王二的黃金時代,成為陳清揚的黃金時代,也成為王小波的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