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發言稿

幹部做好五道加法題講話稿

發言稿2.85W

  幹部做好五道加法題講話稿

“如果時間可以倒流,您願意回到哪個時刻重新再來?”有的人願意回到“弱冠”之年、“桃李年華”;有的人願意重溫山高為峰、高光時刻……而我的答案是:我不願意回去。。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幹部做好五道加法題講話稿資料,歡迎參閱。

幹部做好五道加法題講話稿

從20xx年全國全面實施大學生村官計劃起,一個又一個的寒來暑往,見證了一批又一批的大學生村官來來往往,不知不覺已超十個年頭,我想起了小時候寫的記敘文,有一個“高頻詞”叫“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在此,對你們加入公務員隊伍、加入全市大學生村官和選調生團隊,表示歡迎和祝賀!

有一名年輕同志曾問過我一個問題,“如果時間可以倒流,您願意回到哪個時刻重新再來?”有的人願意回到“弱冠”之年、“桃李年華”;有的人願意重溫山高為峰、高光時刻……而我的答案是:我不願意回去。因為,“人生就是一場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應該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同樣,我們不能決定人生的長度,但能決定人生的寬度、甚至厚度。那些好的、壞的,振奮的、頹廢的,幸福的、後悔的,都是每個人所獨有的經歷和體驗。經歷過就是人生,體驗了就是活過,回不去了也不想回去,是為期待更好的未來!《論語》中有一句話,叫“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毛主席說,“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託在你們身上!”鄧小平同志提出的幹部隊伍“四化”方針,即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其中“一化”就是年輕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年輕幹部就如“小樹苗”,成長進步不能大水漫灌,需要精耕細作,才能驅蟲防病。

結合這些年來的所學所思所踐所悟,今天與大家分享“年輕幹部要做好五道加法題”。

第一道題:學+思=靜

學習是個永恆的、常講常新的課題。年輕幹部要捨得花精力來學理論,當前,就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精神和新修訂的黨章,做到學、思、用貫通在一起,知、信、行統一在一起。通過學習,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堅定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

信仰如果缺失,人生就會迷失。中國共產黨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在一支小船上誕生的偉大政黨!中共“一大”13名代表有5種迥然不同的人生結局,最終見證新中囯成立的只有毛澤東、董必武兩位。有一個詞叫“殊途同歸”,其實殊途永遠無法同歸,歷史給了所有人同樣的命題,但不同的人在血與火的考驗和洗禮中,因“選擇”而交出了不同的答案……不是每個人,都能以短暫的生命輝映漫長的歷史。在歲月長河和歷史程序中浮沉,有的人因為看見而相信,有的人因為相信而看見,蘇東坡說,“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如果認定了,就要信上一輩子,否則就會出大問題。電影《流浪地球》裡有一句很火很熱的臺詞,“北京第三交通委提醒你: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我仿用了一下,“道路千萬條,忠誠第一條;政治不過硬,遲早兩行淚!”忠誠不絕對就是絕對不忠誠,年輕幹部要以絕對忠誠之心對黨絕對忠誠,泰山壓頂不彎腰,“雖九死而不悔。”

讀書有三部曲,讀有字之書、讀無字之書、讀心靈之書。農村基層就是一本厚重的“百科全書”“無字之書”,基層幹部群眾就是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的“專家”“學者”,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與群眾交朋友、把群眾當家人。做群眾工作,一次、兩次群眾或許不理解你,但不厭其煩、耐心細緻地去上十次八次,群眾也就把你當朋友當家人了,畢竟“人心都是肉長的”。在農村工作,最大的能耐就是做群眾工作的能力,以心交心就能心心相印、和風細雨才能春風化雨。

聽說過一個關於駐村扶貧工作隊員的真人真事。一名駐村隊員與他幫扶的一位老人關係非常好,去年清明節,老人打電話給他說,“孩子,你快來一趟,陪我去給我家老伴上上墳吧。”這就是新時代的“魚水情深”,這位老人已經把我們的這名隊員當作自家的孩子了!

人的知識不會因環境的變化而自然積澱,能力和水平也不會因為職務的升遷而自然提高。學習比學歷更重要,學歷代表過去,學習能力才能成就未來。

組織上選人用人不是先給你職務,才讓你去慢慢學習成長,而是講求一個“人崗相適”,你必須先通過學習鍛鍊達到崗位的任職資格條件後,才放心的把你放在這個崗位上,這就叫事業需要什麼人就選什麼人、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我們已學到的知識叫存量知識,都是我們用來調動其他未來知識的一種黏著物。或者,是為了釣一條大魚而準備的那條小魚,為了滾一個大雪球而最初捏起的那個小雪球。如果說現在已懂得、已掌握的知識是金子的話,那麼學習能力就是點石成金的那個手指頭。

中學時就學過的《論語》裡那句耳熟能詳的話,“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如果都是左耳進右耳出,那學習又有什麼意義呢?臺灣大學有一座非常著名的鐘,叫“傅鍾”。它每天就敲21下,為什麼只敲21下呢?校長傅斯年先生說:“一天只有21個小時(我理解包括了用來學習、工作、吃飯、睡覺等方面的時間),剩下的3小時是用來沉思的。”

優秀的人與一般的人的區別,很大程度上就在於思考的深度。“法蘭西思想之王”伏爾泰說,“書讀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會覺得你知道得很多;而當你讀書而思考得越多的時候,你就會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還很少。”深度思考是一種緊缺資源,思考進不了狀態會覺得很累,但當進入狀態、養成習慣你就不會覺得累了。深層次思考不夠,就會失去判斷力,以致問題擺在面前也發現不了,現在提倡“在研究狀態下工作”,你眼中的問題,也許就是別人的解決方案。

有效的閱讀,就是一個把一本書先讀薄、再讀厚的過程。“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隨身會帶著一個小本子,當讀到喜愛的句子、聽到獨到的觀點時就會摘抄下來,有時哪怕三言兩語的體會與感悟也會記錄下來,這好似把書讀薄了;當經過日積月累的糅合,有些知識和文字悄無聲息地融進大腦與骨血,日後只要一個觸動點,就可能噴薄而出,就愈加豐富靈動,這表明把書讀厚了。

文字綜合能力是年輕幹部的核心競爭力之一。現在機關中公認的有個“苦差事”,就是“寫材料”。我注意到除了“兩辦”文字祕書之外,我們組織部所謂的“筆桿子”們辦公室的燈也是市委、政府機關最晚熄的。“寫”是很辛苦、很清苦、很孤苦、很心苦的腦力勞動,有一個非常形象的說法,“一臺電腦、兩袖清風、三餐無味、四季無常”。“爬格子”的人大腦不會閒著,走路、吃飯、睡覺都在想,有時半夜有了靈感,再倦也要起床趕緊記下來,生怕一覺醒來又忘到九霄雲外,不過現在條件好了,不起來也可以存在手機裡了。

我的微信朋友圈實際上就是我的記事本、備忘錄、知識庫,學習收藏轉發的時候加上幾句自己的摘抄、體會與感悟,就像前些年寫微博一樣,存下來的東西總有一天會派上用場、對自己有幫助。“21天養成一個好習慣”,有人說,喜歡發朋友圈的人是熱愛生活的人。還真不是有人認為的高調和張揚,中國共產黨是從起初的“路演”馬克思主義走到今天的偉大政黨,新時代基層黨組織的第一項職責任務就是“宣傳黨的主張”,連說都不敢說、講都不敢講,你還能組織、宣傳、服務、凝聚好群眾?

第二道題:專+拼=競

時代在進步,社會分工也越來越精細化。這些年我們組織系統一直在弘揚“安專迷”精神,“安”是一種境界,安下心來方能心無旁騖;“專”是一種追求,專心致志方能業務精湛;“迷”是一種狀態,迷戀至深方能成就事業。

這個“專”指的就是專業化。各行各業都需要“工匠精神”,總得有一些人守花開花謝、守日月星辰……對年輕幹部而言,最需要的內涵是專業素養、最需要的底氣是專業能力、最需要的品質是專業精神。有一個定律叫“一萬小時定律”,要成為所在行業、所在領域的“業務通”“活字典”“多面手”,不經過三年、五年的專業化訓練和養成是難以做到的。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代表團討論時多次強調,“盡銳出戰、迎難而上”“真抓實幹、精準施策”“不獲全勝、決不收兵”。昭通是全國地級市中貧困人口最多的,今年要實現7個縣摘帽、624個村出列、40.07萬貧困人口脫貧,分別佔全省的1/5、1/4、1/3,還有25.54萬人將搬出大山進行集中安置,“全國脫貧看雲南、雲南脫貧看昭通”,非移山填海心力不可為也。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貧困群眾脫貧靠奮鬥,貧困村出列靠奮鬥,貧困縣摘帽也靠奮鬥。生逢其時,能投身於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這是人生之大幸。拼、奮鬥、吃得虧、盡力而為,這都是有夢想的年輕人該有的樣子。就像體育健兒一樣,立即就做,馬上就辦,始終保持一種適度的緊迫感、緊張感,始終保持一種備戰“亞運會”甚至“奧運會”的競爭意識、競技狀態。

當然,是戰役就得有犧牲。脫貧攻堅戰也像革命戰爭年代一樣,同樣的有流汗、流淚、流血,甚至像這幾年你們的同齡人王秋婷等同志還獻出了年輕而寶貴的生命,“天空沒有翅膀的痕跡,而我已飛過。”在基層工作,“安全第一條”,所以我會婆婆媽媽、嘮嘮叨叨、反反覆覆的叮囑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注意休息、注意身體!

第三道題:嚴+實=淨

“從哪兒來?到哪兒去?”

這是哲學上一個永恆的命題。白巖鬆在《白說》中講到一個印第安寓言,一支西方探險隊到土著部落去探險,走了幾天後,印第安人嚮導止住了向前走的腳步,“我們走得太快了,靈魂跟不上趟,要停下來歇一歇,等一等靈魂。”黎巴嫩作家紀伯倫說,“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麼出發。”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七一”講話中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

一個政黨有其初心與使命,一個人亦如此。前幾年去深圳培訓,受一位教授的點醒,我也初步形成了我的初心與使命“四個基本一致”,即對上級與對下級基本一致、現在單位與過去單位評價基本一致、在位與不在位基本一致、人前與人後基本一致,當然最後一個基本一致不會輕易做到。

真正的自由,不是身體的自由,不是財務的自由,而是心靈的自由,而獲取自由的方式只有一種,那就是自律。這裡講的自律,包涵了自我管理的能力。當你不斷地成長進步,越往高處走越是要覺得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一個人重要的不是管理別人,而是管好自己,不給組織添麻煩、少給自己找麻煩。天上掉餡餅的時候,當你抬起頭去接,要知道,前方的地上就可能有一個陷阱等著你。

生命是一條河,我們都是臨水慕魚的人。當這條河流向前、向好的時候,我們不過是“隨波逐流”,但當這條河流偏離、變質的時候,我們要敢於“逆流而上”。

十年來,昭通市大學生村官工作之所以得到各級組織的肯定與基層幹群的好評,不是因為人多,而在於心齊。我把做法和經驗簡單的歸納為“兩個認得”,你們大多數認得我、認得金潔科長,說明我們的管理服務工作做好了;同理,村子裡大多數群眾認得你們,“狗都不咬你”,說明你們的“在村為村”工作做好了。

在農村基層工作,要有好習慣、好心態、好狀態。我理解你們可能遇到的每一點挫折,也會欣喜你們一定會有的每一份成功。才華與本事只是讓一個人上路,但走多遠,還要看人品與情懷。像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李小三部長勉勵的,“腳踏實地、心無旁騖、勇往直前、出類拔萃。”

第四道題:苦+樂=境

現代畫家豐子愷先生說,“人生有三層樓,第一層是物質生活,第二是精神生活,第三層是靈魂生活。”先生還有一幅“留白”的漫畫,“人散後,一鉤星月天如水”,疏朗簡潔、意境悠遠,我是喜歡得不得了。“留白”既有“空”也有“舍”的意思,有時空一些,即是圓滿,舍一些,便是成全。

年輕幹部要有高境界、大格局、真本領。“鞭打快牛、苦樂不均”的情況各個單位都會出現,做事就有可能出錯,洗碗越多摔碗的機率就會越大(習近平總書記語),不僅要受得苦,還要受得累。“批評你的人是你生命中的貴人”,工作中難免會出現失誤錯誤,不管是領導批評還是同事指出,虛心接受、深入反思,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或者是一些非議與指責,也當成是一種提醒、一劑良藥。在一個團隊中,團結就像拳頭,五指緊握成的拳,就有了了不起的力量,“互相補臺好戲連臺,互相拆臺一起垮臺。”任何團隊都需要“放心”幹部,“文經我辦無差錯,事交我辦請放心”,這樣的幹部誰都會喜歡。

學習、工作和生活也有一個文火慢燉、細水長流的過程,有一種“大美”是把冷板凳坐熱。全市大學生村官工作真實寫照的打油詩這樣說,“吹拉彈唱、打球照相,打掃衛生、佈置會場,材料報表、電腦電商,學思踐悟、半畝方塘”。以一種平和樸素的心態,達觀地接人待物,許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生活樂趣就會越來越多。

人和自然界的萬物一樣,都有自己的“燃點”,即使再平凡的個體,也會自帶光芒。但能否“燃”起來,取決於心靈的溫度,尼采說,“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第五道題:磨+練=進

一個人都有自己習慣的環境、氣候和狀態,我把他稱為人的“舒適區”。在“舒適區”裡呆久了,“溫水煮青蛙”,就會習慣性地自我設限,看不到人生的種種可能,就像經常看到的一種現象,如開會的座位不固定,有的同志即使先到也只會去坐後幾排。凡事都有兩面性,避難退縮者的託辭講“命”,“命不好”;擔當作為者的謙詞說“運”,“運氣好”。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年輕幹部普遍存在知識弱項、能力短板、經驗盲區,“薄發”的前提是“厚積”,積之愈厚,發之愈佳。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全國組織部長會議上指出,優秀年輕幹部要有足夠本領來接班。理論的深化、黨性的錘鍊、能力的提升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靠的是背水一戰的努力,與持之以恆的堅持。

在幾次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引用過“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勉勵年輕幹部要當幾回“熱鍋上的螞蟻”,接幾次“燙手山芋”。哪怕上刀山下火海,也要收住淚水、笑看過往,“咬牙”去走一遭,置之死地而後生才能練就“大心臟”。

其實,困難就像彈簧一樣,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在心底多加幾塊“壓艙石”,人生之舟才會“向青草更青處漫溯”“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毛姆在《月亮與六便士》中說,“我用盡了全力,過著平凡的一生。”電影《後悔無期》有句臺詞,“懂得了很多道理,就是過不好這一生。”在成長的路上,還避不開一個話題,“進退留轉”。要正確對待組織、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他人,“進”是責任擔當、“退”上積蓄能量、“留”堅守奉獻、“轉”機遇挑戰,說直白點,就是把做事留給自己、把做官留給組織,是金子在哪個崗位上都會發光。

最後,我就團隊建設再分享三句話。第一,人在一起叫聚會,心在一起叫團隊。像國家男子足球隊,他們多數時候僅是簡單的聚會而已,但我們昭通市大學生村官這個團隊不一樣,今天是一個新起點、再出發。第二,小成功靠個人,大成功靠團隊。三毛說,“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流浪。”我們這個團隊是全省甚至全國大學生村官中的一張名片,只要把家安在這裡,哪怕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第三,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像西遊記團隊,唐僧師徒個個各顯其能、各展其才,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回真經。

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行動則是渡船和橋樑。誠然,這“五道加法題”不能幫助你們解決“船”和“橋”的問題,也不能幫助你們抵禦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所面臨的風霜雨雪,但你們要相信,未來的人生還有多種的可能。時間其實不是河流,衝不走任何人,時間是刀,可以雕刻出任何人。我們沒有成為我們曾以為的,我們成為了我們能成為的。

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追夢人。既然選擇了大學生村官和選調生,便只顧風雨兼程!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