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鄉醫療院調查報告5篇

調查報告可以涵蓋多種領域,包括科學、法律、醫療等,用於研究、評估和解決問題,調查報告中的資料分析部分應該使用合適的統計工具和方法進行處理,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鄉醫療院調查報告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鄉醫療院調查報告5篇

鄉醫療院調查報告篇1

一、歷史弊端

由於受經濟條件的制約,在農村,“小病挨、大病拖、重病才往醫院抬”的情景司空見慣,目前因病致困返貧現象嚴重,農村需住院而未住者到達41%;西部因病致貧者達300-500萬。農村的貧困戶中70%是因病導致的。自1985年以來,雖然農村居民收入也在不斷增長,但增長幅度明顯小於城鎮居民。剔除物價因素,19xx-19xx年農村居民收入年均實際增長3.1%,而同期城鎮居民收入年均實際增長4。5%,國內生產總值年增長速度為9%。19xx年以後,農村居民實際收入增長基本處於停滯狀態,19xx-19xx年農村居民收入年均實際增長僅為1。4%。但與此同時,農民醫療支出大幅上升。以安徽省為例,20xx年前三季,農村人均醫療支出42.82元,與上年同期37.69元相比,上升了13.6%;其中醫療衛生保健人均支出19元,已接近上年人均全年支出20.2元。19xx年人均全年壓療支出14.41元,19xx年曆史為52。11元,19xx年為51.65元,10年間增長了2.52倍,而10年間農民純收入增長也僅是2.52倍。

並且在全國的保障制度中,農民被排擠在保障體系之外。農村社會保障始終處於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邊緣,有相當部分社會保障的資料將整個農村人口排擠在保障體系以外。我國農村的經濟發展水平仍然十分低下,多數農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承受本事弱,相對於城鎮社會保險改革進度而言,農村社會保險僅侷限於部分富裕地區試點階段,家庭保障仍是農村社會保障的主體。以醫療保險為例,我國當前進行的醫療保險改革不一樣於發達國家,的原因就在於它不是全民醫保,而只是城鎮職工的醫療保險改革,目前是解決公費醫療負擔過重問題,保障基本醫療服務。而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雖然曾在農村被廣泛實踐過,但幾經周折,最終由於各種原因而解體。

二、關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簡稱“新農合”,是指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援,農民自願參加,個人,團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採取個人繳費、團體扶持和政府資助的方式籌集資金。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由我國農民自我創造的互助共濟的醫療保障制度,在保障農民獲得基本衛生服務、緩解農民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它為世界各國,異常是發展中國家所普遍存在的問題供給了一個範本,不僅僅在國內受到農民群眾的歡迎,並且在國際上得到好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從20xx年起在全國部分縣(市)試點,預計到20xx年逐步實現基本覆蓋全國農村居民。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及省政府關於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實施意見有關精神,農民大病統籌工作改稱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行個人繳費、團體扶持和政府資助相結合的籌資機制,籌資標準不能低於30元人,其中縣財政補助10元,鄉鎮財政補助5元,農民籌資15元。歸納起來是籌資提高,政府補助多,農民受益面大,為患大病的農民建立了保障,給付額到達20000元。

三、建設新農合的意義

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農村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然而,經濟的發展並沒有給農民在看病問題上帶來太多的實惠。我國人口占世界的22%,但醫療衛生資源僅佔世界的2%。就這僅有的2%的醫療資源,其80%都集中在城市。從19xx年到20xx年農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長2.48%,但醫療衛生支出年均增長11.48%,後者的增長竟然是前者的近五倍。據有關媒體報道,至今中國農村有一半的農民因經濟原因看不起病。在廣東那樣的經濟發達地區,也有40。08%的群眾有病未就診,23.35%的群眾應住院而不能住院。另外,我國社會保障的覆蓋面還很窄,不足以解決農民的“後顧之憂”。

在廣大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基本上處於“空白地帶”。疾病,像一把利劍掛在農民兄弟的頭上,“看病難、看病貴”是目前中國農村比較普遍的現象。“十一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轉型過程將進一步加劇,要使這一轉型能夠平穩推進,整個社會需要構建嚴密而可靠的安。所以,農民的醫療衛生問題已經遠遠超出了問題本身,解決農民的看病難,不僅僅僅是尊重農民起碼的生存權的問題,更是建設公平、公正的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如何解決農民的看病難回顧歷史,我們以往解決過這一問題,並且是在十分困難的條件下。

19xx年世界銀行年度發展報告《投資與健康》指出:“直到最近,(中國)一向是低收入國家的一個重要的例外……到上世紀70年代末期,醫療保險幾乎覆蓋了所有城市人口和85%的農村人口,這是低收入發展中國家舉世無雙的成就。”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農村人口還佔全國人口80%,但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36歲提高到了68歲。專家們承認,這種健康業績的基礎,是在“將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的資源配置大格局中,輔之縣鄉村三級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網路、遍佈每個農村社群的土生土長的“赤腳醫生”隊伍和合作醫療制度的“三大法寶”。所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發展農村合作醫療,是新時期建設新農村題中應有之意,是十分必要的。

四、實施中的一些問題:

1、社會滿意度低

社會保險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點就在於,它強調的不是個人成本收益的平等,而是保險金的社會滿意度[7]。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作為一種社會保險,受益的農民和政府補助資金來源的納稅人的滿意度對其成功與否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而調查中發現一些農民不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主要是基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保障水平低,農民瞭解不深,怕政策有變,認為是把自我的保險金拿去補償別人了等的研究。而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不滿主要是因為保障水平低,參加和理賠程式繁瑣等。此外政策不公等導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社會滿意度低。

2、障水平低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以大病統籌兼顧小病理賠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這個定義顯示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救助農民的疾病醫療費用的而門診、跌打損傷等不在該保險範圍內,這項規定使得農民實際受益沒有預想的那麼大。

3、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宣傳不到位

現有的宣傳多集中在介紹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給農民帶來的表面好處上,沒有樹立起農民的風險意識,也沒有體現出重點,沒有對那些不參加的農民進行調查,使得宣傳大多停留在形式上。許多農民並不真正瞭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意義,他們僅從自我短期得失的角度研究,由於自我身體好,生病住院的概率低,沒有必要花那個冤枉錢。還有一些農民認為它跟以前的義務教育保證金一樣,最終被政府騙走了,認為是把自我的保險金拿去補償別人了。宣傳也沒有把具體的理賠標準發給農民,使得他們在理賠時,看到那麼多藥費不能理賠一些農民有被欺騙上當的感覺。

4、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登記、理賠程式過於繁瑣

首先,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登記程式繁瑣。其次農村合作醫療的理賠程式也很繁瑣。城鎮居民的醫保都是能夠拿來抵押一部分醫藥費的,能夠直接在卡上交醫療費的,事後再來結算。國外的醫療保險更是讓醫院、醫生與保險公司而不是患者發生直接的利益關係。而有些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要農民先墊付,這樣如果一些農民借不到錢還是看不起病,然後持著有關手續到合作醫療報帳中心申報,最終又要去信用社領錢。有的村莊離報帳中心和信用社很遠,來回的車費都比較貴。繁瑣的登記、理賠程式增加了農民許多不畢業的麻煩,降低了農民的滿意度。

以上都是我在很多閱讀了相關資料後,結合工作中和調查中瞭解的一些實際問題。對此次全國性的醫療保障制度的一些看法。在此次的暑期實踐中工作的同時我也深深的被打動著,我國對三農的重視。近幾年來國家一步步的免除了農業稅,學費,還有此刻進行中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一系列惠民政策。

聽衛生室的護士說此刻好多種疫苗也是免費為兒童接種的。順便提議一下,我在工作中發現的一個弊端:醫生拿過來讓我錄入電腦的紙質聯單都是很複雜的多張聯單。我覺得既然已經錄入電腦儲存就不需要浪費很多的紙張來開四聯單了,一張存單就能夠了。對此醫生也甚感煩瑣,畢竟在惠民的同時我們也要注意環保。

鄉醫療院調查報告篇2

今年上半年,我有幸再次參加了市政協組織的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小型調研活動,通過在xx縣xx鎮一天瞭解農戶、聽取基層幹部情況介紹,對這項工作在我市的試行有了初步瞭解,在這裡談一下自己的感想。

xx年10月,國務院召開了有中央政府各部門和省級政府主要領導人蔘加的全國農村衛生工作會議,會後以中共中央、國務院的名義釋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決定》。強調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農村衛生工作,加強領導,增加投入,優化衛生資源配置,逐步縮小城鄉差距,建立和完善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立和完善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和醫療救助制度等等。市政協很快在xx年初組織進行了農村衛生工作專題調研,其中關於新型合作醫療的摸底調查是調研的主題之一。我參加了此次調研,親身感受到了當時大多數農民對這項政策的實施持懷疑、觀望態度,包括我們的一些基層幹部也對開展這項工作信心不足。主要原因是舊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瓦解和衰落給農民帶來了切膚之痛,農村公共衛生、預防保健工作明顯削弱,一些已被控制和消滅的傳染病、地方病死灰復燃,新的公共衛生問題不斷出現,農民的健康水平呈現出下降趨勢。醫藥費用不斷上漲,廣大農民不堪重負,看不上病、看不起病的相當普遍。xx年的調查顯示,群眾有病時,有48.9%應就診而不去就診,有29.6%的人該住院而不住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農戶明顯增多。農民迫切希望改變現狀,但又不相信政府能真正下決心解決問題。其實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與過去實行的舊合作醫療制度有許多不同點,主要是:

第一,新型合作醫療是政府主導下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援;而過去的合作醫療則主要依靠鄉村社群自行組織。

第二,新型合作醫療的資金來源,主要靠以政府投入為主的多方籌資,中央和地方則政每年都要安排專項資金予以支援。具體的籌資比例為: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各佔2/5,農民個人繳納115,鄉村集體經濟組織有條件的也要給予資金扶持;而過去的合作醫療資金,主要靠個人繳納和村級集體經濟補貼,政府各級財政不負籌資責任。

第三,新型合作醫療以“大病統籌”為主,重點解決農民因患大病而出現的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而過去的合作醫療主要解決小傷小病,抗風險能力差。

第四,新型合作醫療實行以縣為單位進行統籌和管理的體制。一個縣的人口,大縣有一百多萬,小縣也有二、三十萬,統籌的範圍大,互助共濟的作用就大;而過去的合作醫療一般都以村為單位(xx左右人口)統籌,少數以鄉為單位(二、三萬人口)統籌,互助共濟的能力較小。

這次調研我們看到,僅三年時間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已經在全國部分地區實施。在我市四個縣的試行也僅是今年1月份才開始,已呈現出一種喜人的局面。xx鎮約2.7萬人口,有2.1769萬人參加了合作醫療,參合率達81%,已有154人住院費用得到報銷,7.9萬元,門診人次1051,費用7971元。看病享受了實惠的農民動情地說,我們農民有病住醫院,也能報銷醫藥費,這是歷朝歷代沒有的事,真是非常感謝黨和政府制訂的好政策。現在農民觀念和心態也發生了變化,有病想看了、敢看了,注重自己的生命與健康了。一些持觀望態度的人,開始積極主動要求參合。兩年前後一比較,人們的心態發生如此大的變化,主要原因是我們各級黨委和政府,非常重視這項工作的推行,作了大量紮實有效的工作,把它作為為農民作好事做實事的具體體現。

當然作為一項新生事物,在其實執行初期必然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調研中我們瞭解到:

1、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宣傳還不夠深入人心,農民對政策的理解不透徹,普遍存在期望值過高現象。

如現行的合作醫療是建立以大病統籌為主的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和醫療救濟制度,主要是幫助農民提高抵禦大病的風險,而農民卻要求將門診費用大幅度提高;在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由於工作人員的解釋和處理與農民的理解有偏差,容易使農民對政策產生懷疑,失去繼續參合的決心。

2、農村基層醫療機構的基礎設施和裝置大多數沒有達到規範標準,不能根本解決農民就近醫療的問題。有病治不了或拖成大病,花錢更多。政府應該把鄉鎮醫療機構作為農村合作醫療的基地,給予足夠的投入,改善基礎設施,增加必須的醫療裝置,使每一個鄉鎮醫院都能達到統一的硬體標準。

3、基層醫療機構的人才短缺是困擾農村合作醫療長期穩固發展的嚴重問題。鄉鎮醫院醫務人員學歷低,專業技術水平不高是普遍存在的問題,與兩年前相比情況更差,縣醫院連續兒年都引進不到大學本科的醫生,而現有的人才還在繼續流失,這己經形成了惡性迴圈。其實人才進不來和流失掉,最根本的原因是待遇問題,如何提高基層醫院醫務人員的待遇,讓他們安心在基層工作,是農村合作醫療的重要支撐點。

4、調研中農民強烈希望,各級合作醫療的工作人員要對政策領會透徹,端正為農民服務的態度,提高服務意識,讓農民通過與這些工作人員的接觸,理解政策,相信政府,增強積極參合的信心。

我們此次調研只是對試執行中的新興農村合作醫療的初步瞭解,更客觀、真實的資訊有待於這項工作的進展中的不斷反饋。以科學的發展觀來看,無論從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還是要長期保持我國的國際競爭力,在資本、資源和技術這些基本要素上我國都不具有優勢,只有勞動力要素供給具有無可爭議的優勢,我國的勞動力供給大部分來自農村,所以體力良好和心智健全的農村勞動力就是我國競爭力。從這一點上講,建立新型合作醫療制度,保障農民的基本健康水平,增進我國的人力資本資源的積累,對保持經濟持續增長具有戰略上的意義。應該把增進農民的基本健康水平和人口控制、普及國民的義務教育放在同樣重要的政策位置,從國策的認識高度來看待。只有把這三項政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才能全面地提高我國國民的素質。城鄉一體化的發展雖然表現為各個方面,但增進廣大農民的身體健康和心智健全就是我國社會全面發展需要永遠追求的基本目標:發展的根本目標就是促進全體國民自身的發展。

鄉醫療院調查報告篇3

隨著我國整體經濟的長足發展,廣大的農村的經濟生活狀況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小病挨,大病託,重病才往醫院抬”的狀況卻沒得到多大的改善。究其原因,其中之一便是農村的社會保障體系發展的不夠完善,很多的社會保障內容還把農民排擠在保障之外。雖然目前農村已經實行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制度,但在其實施的過程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很多方面還不盡如人意,亟待我們去發現和解決。

利用此次寒假,我作了關於新型農村醫療保險的社會調查,調查範圍是我的居住地樂至縣中天鎮一村七組。此次調查的目的主要是想通過了解本村村民對該項保險的瞭解程度和態度,以發現此項保險政策在實施過程中的存在的具體問題。在這次調查中我主要採用的方法的是問卷的形式,輔助的方法是以訪問方式和村民交流。通過此次簡單的調查,我將瞭解到的情況簡單總結如下。

一、關於新型農村醫療保險的基本情況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簡稱“新農合”,是指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援,農民自願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採取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政府資助的方式籌集資金。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由我國農民自己創造的互助共濟的醫療保障制度,在保障農民獲得基本衛生服務、緩解農民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它為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所普遍存在的問題提供了一個範本,不僅在國內受到農民群眾的歡迎,而且在國際上得到好評。

二、該項保險在本村組的覆蓋情況

該項保險在本村的覆蓋率為80%左右,有部分人是因為家境比較寬裕買了回報率更改的商業保險,而沒有買此醫療保險。有些則是因為懷著僥倖的心裡覺得自己用不著保險,買了是一種浪費,因此什麼保險也沒買。

三、村民對其的瞭解情況

在此次的調查中,通過對資料的分析得知,只有30%的人對新型農村醫療保險是瞭解或者非常瞭解的狀況,其他為了解一點或者完全不瞭解。對於參保後能享有的待遇,過半數人也只是略知一二。而對於發生醫療費用後該如何報銷的問題,仍有差不多一半的人不知道該如何報銷。

四、村民對其的態度

總體上,絕大多數村民認為該新型農村醫療保險是對農民有好處的,但是一半以上的人認為該項保險待遇水平一般,只有30%左右的人認為其待遇水平達到了高的標準。並且有差不多40%的村民認為該醫療保險的起點過高,封頂線過低。

五、村民對醫療機構和醫務工作人員的態度

在本村,過半數的村民選擇小病自己找藥吃,只有大病才上醫院。三分之一的村民則是基本不上醫院。村民對於醫療機構中人員的服務態度也是褒貶不一,有40%的村民認為不滿意或者很不滿意。在他們去醫院就醫時,只有20%的醫院會要求出示醫療保障卡,並且核對身份。關於農村醫療保險報銷的規定,絕大多數醫院只是粗略的介紹一點,不會詳細的介紹。在醫院治療後,只有23%的醫院會主動的提供正規醫療費用法發票及費用詳細清單。

六、村民認為醫療衛生體系存在的問題和需要改善的地方

在所給的問卷中反應最強烈的問題應屬監管機制不夠健全、醫務人員自身的

素質低和公益醫療機構的缺乏,有80%村民都認為當前的農村醫療衛生體系存在這些問題。當然針對存在的這些問題,村民也提出了自己認為應該改善的方面,其中有90%的村民都提到了醫務人員的服務態度問題,80%的提到提到醫療技術水平的問題。

七、關於我國目前農村醫療保險政策的看法和建議

針對這一問題,一些村民還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包括加強醫療保險費用的監管、能不收病單更好、報銷更及時、提高報銷的水平。

通過對該分問卷所反映的資料的的瞭解和分析,可以看出我國的新型農村醫療保險政策的在本村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村民對該項政策的具體內容不夠了解

2、報銷不是很方便

3、醫療機構的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和服務質量低

4、對該項政策的落實,監管工作不到位上

針對以上問題,我作為一名大四的學生,特別是作為一名法學專業的學生,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以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

第一,應該加大新型農村醫療保險制度的宣傳工作。爭取讓絕大多數的村民都深切的瞭解這一政策的具體內容,而不只是僅僅瞭解這個名稱而已。目前村民瞭解醫保政策主要的渠道是宣傳資料、電視、親戚朋友介紹和醫療機構工作人員介紹。而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只是簡單的介紹,因此使村民不能很好的瞭解這一政策。為此,我們應該對醫療機構工作人員進行醫保政策知識的培訓,或者在醫院設立專門的醫保政策解答視窗,以便更好的普及醫保政策知識。

第二,應儘快的解決報銷不方便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我認為首先應該多設立一些公益性的醫療機構,這樣村民看病才方便,有病了去醫院看病的機率才會更大,也才可能談得上報銷的問題。其次應該在便民的地方設立一些專門的代理報銷點,而不是隻能到定點的醫院看病才能享受報銷。

第三,提高醫療機構的服務態度和服務質量。醫院是救死扶傷的地方,醫務人員是人們心中的白衣天使。然而現在的一些醫院和醫務工作者卻讓人寒心。他們看病看物件,有錢人,熟人則是好藥好醫生,面對窮人,他們則是另一副嘴臉。為此應該提高醫務工作者的素質,讓他們平等的對待每一位病人。

第四,加強對該項政策落實的監管,以做到專款專用。防止一些居心不良的人濫用專款和防止一些醫院或病人編造理由報銷,損害國家和他人的利益。具體措施可以使加強相關方面的立法,也可以是要求嚴格審查報銷單據,特別是要加大醫院環節的審查。

通過以上的途徑,我相信一定可以在一定層度上解決新型農村醫療保險政策的落實和提高其落實的水平,以更好的實現惠民這一目的!

鄉醫療院調查報告篇4

研究背景:近年來,醫療保險覆蓋面在逐步擴大,很多農民們也都加入到了參與醫療保險的隊伍中。投保無疑能給農民們帶來巨大影響,在面臨高額醫藥負擔時,是真正能夠給農民們帶來實質性幫助的措施之一。我國的醫療保險大體上有合作醫療、醫療保險、統籌解決住院費及預防保健合同等多種形式,其中合作醫療是最普遍的形式。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由政府支援、農民群眾與農村經濟組織共同籌資、在醫療上實行互助互濟的一種有醫療保險性質的農村健康保障制度。醫療保險制度的建立旨在改善農村的醫療現狀,提高農民的健康水平。

一、“三農”問題所實施的一項“實際、實效、實用”的重要決策。它解決了農村居民長期沒有醫療保障的重大問題。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實施,從本質上說,對解決一直困擾著農村居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它的實施讓農村居民在醫療問題上有了保障。在面對昂貴的醫療費用時,不必在有自己一人承擔,有“新農合”為農村居民承擔一部分的醫療費用。它從實質上減輕了農村居民的醫療負擔,它從實質上為農村居民提供了一定的醫療保障。

雖然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實施,在解決農村居民解決醫療保障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它現在卻處於起步階段,它還需要完善。我們相信不久,它將在解決農村居民醫療保障問題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二、農民對“新農合”的看法:

在我們小分隊下鄉進行調查的時候,也想被調查的農村居民進行了詢問,我們對他們問到了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看法時,幾乎百分之九十五的農村居民表示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讚揚,他們說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國家對他們的關心,是國家為解決農村居民的醫療保障問題所作出的一項有效的政策。雖然它的確從根本上對我們農村居民在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上給於我們了一定的幫助,它能為我們在醫療一些花費不是太多的疾病上提夠相當一部分的補助,但當我們在遇到重大疾病時,它卻不能發揮較大的作用。在此,我們希望國家能不斷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希望能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農村居民也能有較好的醫療保障,能解決一直困擾著我們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讓我們正真的看得起病,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三、調查問卷資料分析:

在7月11日,我們小分隊開始了我們的下鄉調查工作,經過幾天的調查,我們共對兩百名農村居民進行了問卷調查,接受我們調查的居民有一百六十二名,其比例為百分之八十一。通過問卷,我們深入農戶,我們通過問卷瞭解他們參與農村醫保的實際情況在問卷調查的同時,為農民解決他們不明白的相關問題。針對每一個問題分析如下:

問題一:你是否瞭解保險,瞭解它的作用嗎?

針對這道問題,其回答較瞭解的有四十名,約佔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五。回答一般瞭解的有四十二名,越佔總數的百分之二十六,而回答不瞭解的佔總人數的百分之四十九之多。

問題二:你家去年在醫療上的開銷是多少?

在這道問題上,大多數人的答案是在500以下,但也有些個別的開銷較大,如幾千元到上萬元。

問題三:你家是否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若沒有其原因是什麼?

在我們調查的一百六十二名居民中幾乎所有的人都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

問題四:你覺得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制度對減輕家庭醫療負擔有明顯作用嗎?

這道問題回答明顯的有二十四人,佔總數的百分之十五。回答一般的有四十五人,佔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七。而回答不明顯的卻有九十三人,佔總數的百分之五十八。

問題五: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後,你的醫療保障是否得到滿足?

針對這道問題有,有三十八個人回答了滿足,而表示不滿足的卻有一百二十四人,佔總數的百分之七十六點五。

問題六:你是否瞭解“新農合”?是否覺得“新農合”的報銷程式複雜?

在這到問題上我們得到了這樣的資料,只有二十八個表示瞭解。且有百分之七八十的人表示不瞭解報銷程式。

問題七:你是否考慮過以後的養老問題?

在我們調查的那一百六十二人中,僅僅有十六人回答考慮過,有三十四人回答偶爾考慮過,還有一百一十二人沒有考慮。

問題八:你是否購買了養老保險?

在我們調查的這一百六十二人中,有六十八個人表示買了,但其中有五十二個都是打工單位為其購買的。而剩下的九十四個人表示沒有購買任何養老保險險。

問題九:你對買保險的看法是什麼?

對於這個問題,各有個的看法,各有各的不同認識。但也有幾點是得到大家的看法較一致。第一,買保險和儲蓄差不多。第二,買保險可以使被保險人獲得一定的保障,減少後顧之憂。第三,買保險是一種從眾心理。

問題十:你參加了“新農合”或購買了其它醫療保險,在發生保險事故後,若索費不成,你知道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嗎?

在這個問題上,有一百四十八人回答不知道,回答知道的僅十四人,佔總數的86%。

四、在鄉鎮府調查結果:

在7月11日至7月13日,我們小分隊分別來到了雅安市姚橋鎮、多營鎮、中裡鎮三地,並且去了當地鎮政府瞭解了些有關“新農合”在鎮上的參加比例和實施情況。

通過我們對三地政府的訪問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

一、參加情況:我們小分隊在三地政府處瞭解到三地農村居民參加“新農合”的概率分別為95.3%、95.4%、93.5%。而據我們向各鎮負責人那瞭解到,各鎮雖有一小部分人沒有參加,但那一部分人幾乎都屬於長期在外打工、部隊服役和一些已經買了足夠的商業保險的居民。

二、報銷制度:據我們瞭解到在這三地“新農合“的報銷物件為:住院醫療費用。各地採取的報銷方式為:就醫後到新農辦直接報銷。而報銷比例為:在鄉鎮醫院治療按60%報銷,在區級醫院治療按40%報銷,在市級醫院治療按30%報銷。其最高限額為:xx0元整。

三、反映情況:我小分隊在鎮政府瞭解到各鎮70%-80%的農村居民對“新農合”表示贊同,給予了積極的評價。但也有一小部分居民對此表示懷疑,他們心中懷有“‘新農合’雖然是為了解決農民的醫療問題,但實質是‘政府出資,醫院獲利’的政策。”由此可以看出我們仍需加強“新農合”的宣傳力度,讓農民真正的瞭解“新農合”,認識“新農合”,消除他們心中的疑惑。

五、調查分析及總結: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看到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在雅安地區的實施狀況以及所調查的地區的居民保障基本狀況,也通過調查反映出了農村居民對“新農合”的不同看法以及其他社會各方對“新農合”的不同態度。也通過調查反映出了“新農合”的一些不足。

1、雅安地區“新農合”事實基本情況及所調查地區居民生活保障基本情況: 在我們調查的姚橋鎮、多營鎮、中裡鎮三地“新農合”參加率分別為95.3%、95.4%、93.5%。並且我們在雅安市新農辦瞭解到雅安整個地區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參加率為92.2%。就此資料我們可以看出“新農合”在雅安地區的實施情況是相當不錯的,它具有很高的參加比例。而據我們在鎮上負責“新農合”的主任那瞭解到,沒有參加“新農合”的大多數是在外地打工。同時,我們通過調查三鎮的一百六十二民居民瞭解到該村雖基本都參加了“新農合”,但卻很少人購買的有其它商業保險。而在養老問題上,據調查可以看出在農村很少有人仔細考慮過自己將來的養老問題。在農村地區養老意識地下。雖然有人也購買的有一點養老保險,但那幾乎是在外打工,公司給購買的,很少有人自己去購買一些養老保險。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雖“新農合”的實施給廣大農村居民帶來了很多的切身利益。但農村地區居民的保障問題仍然沒能得到全面的解決。

2、對“新農合”的看法: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實施,在解決農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上的一項重要舉措。它從農民的切身利益出發,從中國的國情出發,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所實施的一項重要決策。

它的實施受到廣大農民的歡迎,它從本質上對解決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上給予了一定的幫助。它給廣大農民帶來了切身利益。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

但事事無完美,它仍然存在著很多的不足,還需繼續完善,不斷的提高質量,為廣大農民帶來更多的實惠。

3、“新農合”的不足:

⑴、報銷比例較低,報銷限額較低。

⑵、報銷程式很複雜,常常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得到補償。

⑶、在異地打工的農村居民不能享受這項優惠政策(在外打工人員,在外醫療不能得到報銷)

⑷、宣傳不到位,很多居民雖然參加了“新農合”,但很多卻不能很瞭解它

⑸、體制不完善,需進一步完善體制,減少資源浪費。

六、總結: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們從中看到了對“新農合”的各種各樣的看法。總的來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實施,的確從實際出發,立足中國國情,在解決一直困擾著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上給予了一些幫助。 這項政策的出臺受到了廣大農村居民的歡迎,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同。通過我們在雅安部分地區的調查資料顯示,在雅安地區在xx年已基本實現“農村基本普及新型農村醫療合作保險制度”。

從另一方面來看,雖然農村居民幾乎都參加了“新農合”,它也能為農民解決一些醫療問題,但其並不能為農民提供充足的醫療保障,以及其自身本不完善。所以,“新農合”仍需不斷完善。農村的保障問題依然嚴峻,我們還需不斷摸索,不斷的出臺好政策,以為農民提供更多的保障。

對此,我們提出幾點我們自己的觀點和意見:

(1)觀點(存在的問題): 一是政策本身存在的問題。

我們首先要肯定國家實施農村醫保這一政策的利好出發點:讓所有農民都看!老奶奶那麼認真的對待我們的問卷,我們沒有理由不做好。 得到實惠,獲得保障。但區域的差異使之存在必然有侷限性。它不可能實現貧富差距大的區域優惠措施不同,優惠比列不同。另一方面,對報銷地點,報銷方式的限制,使目標群體少之又少,因而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就失去了該政策存在的本質意義。

二是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當政策在上傳下達的過程中,很多時候只剩下了簡單的傳達,關心的只是有多少人蔘與到了這項政策,而未關心到參與這項政策的百姓有幾人得到了實惠,因此說他們忽視了最關鍵的步驟:向參與者宣傳政策的意義以及如何行使他們的這一權利。這樣一來,農民只是聽說了一項政策,然後參與了,而當真正需要時卻不知該如何行使。

三是農民自身的問題。 許多農民平時很少去關心政府的政策,只是跟風般的參與,然後棄之一邊,或者等待優惠自己來到家裡,更有甚者覺得自己家裡根本用不上,所以不必關心。然而當突發事件,突發疾病出現時才慌了手腳,只夠抱怨醫療費用高昂,而不知道政府的政策可以減輕他的負擔。

(2)解決意見

一。國家政策的提出要儘可能能夠實現因地而宜。根據區域不同,貧富差距,百姓意識等方面提出對應的實施政策。針對醫保這一問題,政府應該使可報銷地點小化,譬如:加強對鄉村診所的管理,然後賦予鄉村診所農村醫保的報銷權利。同時使可報銷範圍更廣泛,例如:感冒,頭疼發燒等小疾病。

二。在上傳下達的實施過程中,一定要牢抓宣傳關,確保每一位民眾都瞭解與自己利益相關的政策,確保每一位民眾在需要時都能有條不紊的行使自己的權利。

三。農民意識有得提高。這個方面可由本地政府才取措施改善。

如:1.加強宣傳。 2.召開農民會議。3.實施農民集體培訓等。

我們相信,只要做到以上幾個方面,我們的調查就不會再暴露出那麼多讓人感慨又讓人心酸的問題。農村醫保也才能讓所有參與者滿意!

鄉醫療院調查報告篇5

根據幾天來在農村的調查,經過討論,我覺得現階段就農村醫療改革來說,實施根本不徹底。通過統計,大約85%的村民只是知道這個醫療改革,但是對之卻不瞭解。更有甚者,根本不知道也不在乎這個國家措施,這更加劇了政府措施落實情況的困難。經過總結我覺得在農村,存在的主要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1、對合作醫療不瞭解和不信任是明顯影響合作醫療的要害因素,而合作醫療制度本來的規範執行情況,補償機制實施的嚴格性,又將影響廣大農民參加合作醫療的積極性。

在這一方面應加大對合作醫療的急轉力度,使他們在瞭解政策的基礎上,走近政策,最終參與政策。這也許是村委會宣傳力度不夠或者其他原因,所以村委會應該在工作中緊緊圍繞農民最為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加強監督治理,確保做到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加強對基金籌集,對使用情況的審計和檢查,定期向群眾出示財務帳目,接受群眾監督。

2、另外,經濟困難是未參加合作醫療的原因之一。

雖然現在農村經濟發展不錯,但仍有不少貧困戶,對於昂貴的醫藥費根本就望而止步,除去國家報銷的,剩下的仍然是天文數字。儘管這種情況不多,但存在。因此,在被調查的農村中,農民收入狀況相對可以,所以經濟困難不是要害因素,而僅是原因之一。

3、總的來說,村民對報銷制度不是很瞭解,不知道什麼樣的病該報銷多少,在哪報銷。

對於他們來說,小病去診所看看就行了,大病再去大醫院,報銷的時候再去問問相關人員。通過對村委負責人的調查知道,按照醫療待遇低於城鎮基本醫療保險高於新農合的原則,該市確定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平均報銷比例為55%,最高可達70%,具體報銷多少要看病的種類,住的醫院等。

4、藥品太貴,醫院檢查程式太麻煩也是村民反映最強烈的問題之一。

於這個問題,我認為政府應該加大監督力度,要嚴格控制合作醫療基本藥品目錄和診療專案外醫藥費用,加強門診醫藥費用控制,並加強對定點醫療機構服務行為和農民就醫行為的監督管理,簡化不必要的程式。

5、醫療裝置、設施陳舊老化,醫療衛生人才匱乏。

在這次調查中我們看到,農村有些鄉鎮衛生院和社群醫療衛生服務站房屋破舊、設施簡陋、醫療器械破損得不到補充和改善,難以達到正常醫療保健的目標。村級衛生醫療機構和鄉醫負擔重,而各級政府對鄉醫從事的公共衛生和預防保健工作沒有任何補助,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鄉醫開展預防保健工作的積極性。對於這,政府要切實把農村醫療衛生事業擺上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推進鄉(鎮)衛生院執行機制的改革,建立人才流入機制。

總之,農村醫療衛生狀況的改善和醫療服務水平的提高需要農民的積極配合和政府沒強有力的政策措施相結合,應在相關部門的密切配合下,加大合作醫療的宣傳力度,加強治理,使農村中農民真正熟悉到合作醫療對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的重大意義,讓農民消除疑慮,把政府的政策變為農民的自覺行動。相信在國家對衛生制度不斷改革的實踐中,農村醫療狀況將會有大的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