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關於優秀《罪與罰》讀後感範文

讀完一本書之後最重要的讀後感要記得寫,《罪與罰》是一部批判現實主義的長篇小說,那麼相關的讀後感該如何寫呢?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關於優秀《罪與罰》讀後感範文,以供參考。

關於優秀《罪與罰》讀後感範文
關於優秀《罪與罰》讀後感範文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罪與罰》是他的一部最深刻最富於現實意義的作品,是一部催人淚下的社會悲劇,是一部發人深省的哲理小說。他以犀利的筆觸無情的剖析那個時代俄國的社會現實,深入地觸及社會底層的各個角落,令人窒息的感到,走投無路就是小說的主旋律。種種社會的原因把窮苦無告的人們逼到左右為難、進退兩難的困境。

故事發生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彼得堡的貧民區,在一座公寓的斗室中住著一個窮困的大學生拉斯科爾尼科夫。他原本在法律系就學,但因困輟學,靠著母親和妹妹從拮据的生活費中節省下來的錢維持生活,已經很久沒有交房租了。房東停止供食,催租甚緊。這個時候他遇到了馬爾美拉陀夫,他是個因失業而陷入絕境的人,他的長女索尼婭被迫當了街頭妓女。尼科夫聽了,他不想像這樣任人宰割,他想要“證明”自己是一個“不平凡的人”。有一個心狠手辣放高li貸的老太婆,尼科夫計劃著要殺了她。一晚,他趁他一個人在家的時候,闖進老太婆的房間,將其殺死。但是這時她的妹妹正好從外面趕來,尼科夫在慌亂之中也將其殺死。第二天清晨,他收到傳票十分恐懼,當知道是追繳欠款才鬆了一口氣。事發後,他病倒了,幾天不省人事,後來並有所好轉,但是內心卻一直處於更痛苦的矛盾衝突中。馬爾梅拉多夫因車禍身亡,尼科夫將身邊僅有的錢接濟孤兒寡母。律師盧仁因為沒有成功娶到尼科夫的妹妹而懷恨在心,想要誣陷索尼婭偷錢,但是尼科夫揭穿了他的無恥行為,因此索尼婭十分感激他。殺人事件之後,雖然他沒有露出痕跡,他無法擺脫內心的恐懼,感到美好的感情泯滅,是比法律懲罰更嚴厲的良心懲罰,他意識到他自己的“實驗”失敗了。他懷揣著痛苦的心情來找索尼婭,受到其宗教思想的感召,並且在索尼婭的勸說下,說出了犯罪真相和動機。在索尼婭的勸說下,向警方自首。他被判八年的苦役,來到了西伯利亞。不久之後,索尼婭也來到這裡和他相聚。他們決心以懺悔的心情承受一切苦難,然後獲得精神上的新生。

書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尼科夫犯罪前後的心裡描寫。他具有典型的雙重人格,他心地善良、樂於助人、有天賦、正義感,但是同時擁有陰鬱、孤僻的性格。他在馬爾美拉陀夫被撞後,看見他們連葬禮的錢也拿不出來,又拿出母親今天剛寄來的錢送給他們一家孤兒寡母。可是這些錢是他的母親以養老金作抵押向別人借的,是他所有的錢了。但他又讓人捉摸不透,他蔑視一切,有時候卻非常注意細節。正是這種雙重人格之間的激烈衝突,使得他不斷動搖在對自己的“理論”:做“平凡的人”還是“不平凡的人”的肯定和否定之間。

“罪”是開頭,只佔了一章,後面寫的全是“罰”。“罪”是貧困生活和觸目皆是的社會不公。“罰”,他現實逃避懲罰,再來接受精神上的懲罰和折磨,也是指自首後的服刑。最後把“罰”導向救贖,從索尼婭一人認罪,到向廣場上的人認罪,尼科夫靈魂擺脫煎熬,走向解脫和救贖。

通過尼克爾,作者揭露了資產階級的“弱肉強食”原則對小資產接濟知識份子的毒害,批判了這一原則的反人道主義的實質。

小說場面轉換很快,場景的推移很迅速,主要情節過程只用了幾天的時間,在濃縮的時空中容納了豐富的思想內容,小說的時代色彩和政論色彩十分的鮮明。小說的結構方面,因果到歷史敘述模式的退場和以對話和獨白為中心的新的結構的建立。在對心理現實主義的推進,儘量不脫離人物自我意識以及最大限度挖掘人物潛意識的心理描寫,以“復調”對“獨白”的超越。

關於優秀《罪與罰》讀後感範文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開始習慣於妥思妥耶夫式的的漫長敘事,也許最真實的敘事註定無法不漫長。

執著是個可怕的東西,執著於生活的人可以像螞蟻一樣埋頭長征,也可以惡魔一樣揣起屠刀。可人從來不是隻生存於兩段的砝碼,最真實的人生是遊離在平衡與偏執兩端的維繫。跨過天平的橫樑走到極端的過程,是屠戮自己的過程——把自己交給上帝,或是交給惡魔。

生活擅長製作常談常新的謎團,不管是天才還是傻瓜都能有所解悟,但現實永無正解。窘迫的現實與對理想主義的推崇讓一個年輕人陷入瘋狂,他躺在棺材一樣陰暗低矮的出租房裡思索,以“確定自己是屬於可以為所欲為的不平凡的人,還是隻配做不平凡的人的工具的普通人。”在偏執狂的思維裡,不平凡的人可以疾馳的象群般踐踏著腳下的生命踏上光明,平凡的人註定庸庸碌碌供人踩踏。拿破崙的鐵騎橫掃歐洲的時候,生靈塗炭的戰場成了皇位後最閃亮的註腳。拿破崙乘著歷史的東風成就王座,他說:“從偉大到可笑只有一步之差,讓後人去評判吧。”

可惜那個躺在棺材裡的大學輟學生做了最偏執的評判。社會的畸態讓他只看到踐踏與輝煌,並且將前者視作後者的必要基礎。對自我哪怕還有一絲堅持的人,都是不適合拿起屠刀的,更何況是飢寒交迫中靠消化自我維繫生命的拉斯科利尼科夫。當他在病態的執念中將劈柴的斧頭變成殺人的利器,其實他不差毫釐地殺死了自己。他近乎推脫的言辭並沒有錯,不是他殺死了寄生蟲一樣的老太婆,更不是他殺死了老太婆天真無邪的妹妹,他事先早就將斧頭砍進自己的脈搏,犯罪現場只生產惡魔而不適合活人。

“我”之死成就“我”之惡,這個命題也許在唯物論者眼中是嗤之以鼻的自欺之辭,可惜“人是天生的形而上學家”,唯心的解讀往往給生活以解脫。執著於錯誤的後果是可怕的,這偏執表現在生活裡尤其令人難以逃離。用最世俗的眼光審視小說主人公,或許會覺得他最大的錯誤就是未能將自己的教義堅持到底,他沒能徹底將良心的自我毀滅於黑暗中,殺人後他成功地規避了法律的制裁卻再脫離不了自我的譴責。無恥者的最無恥之處便在於他總能繞過人性的約束而將失敗歸之於手法上的失誤。

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小說中所說:“人這種卑鄙的東西,什麼都會習慣的!”——若人可以用畜道生存,那麼生活就沒什麼不可以。所以罪的罰對於無恥者是無效的,對於高尚者卻是難以逃離的。也因此,生理上的懲罰其實對於罪犯而言是最低階的,因為這能夠以儆效尤,卻不能讓他學會高尚。只要邪念未死,一點點僥倖心理的作祟便足以令其重返罪途。關於拉斯科利尼科夫的救贖,陀思妥耶夫斯基直到文末也是語焉不詳,或許正如批判者所言,這曝露了無法剝離的時代烙印。但當索尼婭將自己的柏木十字架戴上拉斯科利尼科夫的脖頸,而自己戴上屬於被男人殺死的莉扎薇塔的銅十字,當她選擇罪之罰的重者與男人共涉西伯利亞,當愛情的唯美洗濯時代的汙濁,我想沒有比這更好的結局。

同是時代的棄嬰,卻以愛為結獲得了新生,這到底是出於文學家的浪漫,還是源自歷史的歸宿?真情難求,難在少有共同承受,愛情的本義可能便是於共同承受中獲取共同的救贖。可惜,小說誕生之日起,作者便已經死亡,何況如今其人屍骨早已化為春泥,陀思妥耶夫斯基已然沒有機會為自己辯駁。文學大師恐怕也不會為小說辯駁,但若是那份“共享十字架”的偉大愛情尚不能讓人救贖,我亦無言。時代的焦灼塑造時代的棄嬰或是寵兒,生存在歷史之痛中的人們,自須領受生活的正解。在此意義上,“罪與罰”毋寧說是“罪與救”,救贖之道與淪落之道同在。

關於優秀《罪與罰》讀後感範文

一部大部頭的書,看了一些書評,關於犯罪心理學,對俄羅斯貧富不均的醜陋社會的無情揭露等等等等。下面我寫一下我的看法,不是科班出生,勿噴。

在看小說後半段的過程中,讓我最糾結的莫過於這個老太婆該不該殺。一方面,正如主人公所說,他是一個蝨子,殺了她還可以造福無數人。但另一方面,她作為一個普通人,即使再卑鄙齷齪,我們似乎也沒有權利去結束她。但是,假如一個人真的能夠成為拿破崙,那麼,這樣的糾結不知道還會不會繼續存在下去。好在小說在結尾給了我們答案,無論這個答案是否符合每個人的觀點看法,這畢竟是作者最終在人性的罪與罰間作出抉擇。

小說最吸引我的有兩個方面,一是拉斯科尼福本人,他本人就是一個極為複雜的人。心懷理想,但這種理想符不符合實際我們又不得而知。志向遠大,但我們也不知道這種志向是不是年輕人的年少輕狂。他既是一個善良的人,又是一個自私的人,即使一個自尊的人,又是一個虛榮的人。但這似乎才是一個現實的人,不是小說的人。吸引我的第二個方面便是小說緊張的節奏和人物雙方之間步步為營的對話。尤其是拉斯科尼福與波爾菲力之間的幾次對話,真的是讓人緊張到了極點。像這樣的節奏,小說中比比皆是。

我一直認為一部小說或是電影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於,你永遠也不會知道下一步會是什麼,而最讓人慾罷不能的地方則在於,你永遠無法知道她的結局會是什麼。

這部小說中,會有一切你喜歡的人物,各種性格的,而且,就我個人而言,我還是非常喜歡大團圓形式的結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