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論中國共產黨歷史》讀後感三篇

讀後感叫做讀書筆記,是一種常用的應用文體,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簡單說就是看完書後的感觸。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論中國共產黨歷史》讀後感三篇,供大家參考。

《論中國共產黨歷史》讀後感三篇

《論中國共產黨歷史》讀後感

解讀黨史“密碼” 為時代寫下“精彩註腳”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輯的習近平同志《論中國共產黨歷史》一書,近日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在全國發行,對廣大幹部群眾學好黨的歷史,在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中全面開啟偉大事業發展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論中國共產黨歷史》一書以中國共產黨百年來艱辛奮鬥和曲折探索為敘述脈絡,深入總結了黨在各個歷史時期創造的理論成果、積累的寶貴經驗、鑄就的偉大精神,深刻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百年來發展壯大的輝煌歷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只有全面地學習黨史、瞭解黨史、用好黨史,才能更好地認識和把握現在,更好地面向和開創未來,為新時期新徵程寫下“精彩註腳”。

學史則居安思危,回顧走過的路,黨史正如明燈,照亮腳下前行道路。以史為鑑,就是要學會在“前人”的失敗中總結經驗、汲取教訓,避免重蹈歷史覆轍。無論是偉大事業發展還是個人成長,都需要常懷“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憂患意識,“思則有備,備則無患”。前行道路上面臨著無數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需要我們去應對,百年非凡歷程中,中國共產黨人始終保持著一種重要的品質,就是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本領,不斷提高應對風險、迎接挑戰、化險為夷的能力水平,為我們應對內外部複雜情況變化、解決現實困難問題提供了基本遵循。歷史經驗中蘊含著居安思危的大智慧,這就要求我們要在學習歷史、銘記歷史中總結運用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成功應對風險挑戰的豐富經驗,舉一反三,用歷史經驗看未來,提早作出戰略佈局,真正做到防患於未然。

知史則求真務實,不忘來時的路,黨史正如清泉,滋潤一方思想沃土。以史為鑑,就是要學會在歷史中探求經世致用、治國興邦的務實舉措用以指導和解決現實問題。黨的百年曆史是最好的營養劑,蘊含著實事求是的思想精髓,是我們黨和人民事業不斷走向勝利與輝煌的根本原因。實事求是不僅是中國共產黨思想路線的核心,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各項理論成果的基礎,為中國共產黨人奠定了世界觀與方法論的基石。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在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正確指引下,把實事求是貫穿於治國理政各個方面、各個環節,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在艱難探索中克服困難、改正錯誤,與時俱進大踏步趕上時代,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學識知史,就是要更加自覺地堅持和貫徹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在求真務實中堅定理想信念、堅強黨性原則。

用史則行至穩遠,走好前行的路,黨史正如號角,激發拼搏奮進力量。以史為鑑,就是要鑑往知來,領悟歷史演變規律,正確分析把握髮展趨勢,認識歷史必然、掌握歷史主動,從歷史中汲取力量、指引未來。學史用史是我們牢記黨的初心、踐行黨的使命的重要途徑,只有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把初心和使命變成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精氣神和埋頭苦幹、真抓實幹的原動力,才能在新的長征路上乘風破浪、行至穩遠。百年黨史資政育人,要在學史用史中解讀黨永葆青春活力的“基因密碼”,以“趕考”的清醒繼承和發揚革命鬥爭精神,用黨的偉大成就激勵人,用黨的優良傳統教育人,用黨的成功經驗啟迪人,凝聚起一往無前的拼搏奮進力量,推動黨和人民偉大事業不斷向前。

《論中國共產黨歷史》讀後感

當衝鋒的“軍號”再一次響起

建黨100週年,看紅色影像,憶崢嶸歲月。重溫紅色電影《古田軍號》,該影片以一位紅軍小號手的視角,講述了紅軍從井岡山突圍到閩西期間,革命領袖帶領紅軍在絕境中探索真理,指引中國革命走向成功。當衝鋒的“軍號”再一次響起,“號聲”裡蘊藏著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百折不撓的為民初心,鐫刻著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後繼、英勇奮鬥的革命歷程,彰顯著中國人民眾志成城、奮發圖強的堅強意志。

當衝鋒的“軍號”再一次響起,我們在重溫影像中銘記紅色歷史。《古田軍號》是一部革命歷史題材電影,聚焦1929年紅四軍在福建省上杭縣古田鎮召開的古田會議,闡述了青年革命領袖帶領紅四軍面對重重磨難、堅守信仰、堅持不懈探索革命真理的歷史故事。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古田軍號》選材深刻,人物形象飽滿,故事情節豐富,是一部生動的黨史教材,觀看紅色影片,就是要在紅色影片中讀懂歷史背景。古田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重要的會議之一,也是中國共產黨人民軍隊建設歷史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會議的勝利召開,使毛澤東的正確思想成為了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的靈魂,為中國共產黨建黨建軍提供了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百年征程波瀾壯闊,中國革命歷史就是中國共產黨人最好的營養劑,學史知史、銘記歷史,才能更好地立足現實、擘畫未來。

當衝鋒的“軍號”再一次響起,我們在光影匯合中汲取紅色精神。古田會議精神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一項重要成果,以強大的生命力引領著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不斷髮展壯大,推動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偉大事業不斷取得勝利。我們黨歷來十分重視繼承和弘揚古田會議精神,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發展的各個時期,都注重運用古田會議精神推進黨和人民軍隊的建設,著力從思想上建黨是古田會議精神的核心,保持黨的先進性是古田會議精神的根本,弘揚古田會議精神,就是要把黨的優良傳統繼承好、發揚好。《古田軍號》是有情懷、有溫度,更有深度的一部紅色電影,觀看影片正是一次精神洗禮,從對偉大人物性格的細節刻畫中、對歷史內涵和人文內涵的深度剖析中,每一幀光影匯合都傳遞著老一輩革命家的初心和使命,弘揚紅色精神,在黨史無窮智慧中汲取堅定向前的磅礴偉力。

當衝鋒的“軍號”再一次響起,我們在學思踐悟中爭當紅色傳人。軍號聲聲,振奮人心,當影片裡的紅軍小號手吹響手中的軍號,聽,那嘹亮的軍號聲正是人民軍隊不散的軍魂。《古田軍號》中隱藏著許多感人的細節,無論是對不同人物內心的細節刻畫,還是以一聲軍號結尾昇華影片主旨,都在不同程度地為觀眾鋪墊歷史背景,同時也讓觀眾感受到革命先輩的寬廣胸襟,勉勵著觀影者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爭當紅色傳人,可以說是革命歷史題材電影的一種重大突破。百年黨史育人、啟迪人、鼓舞人,承載著中國共產黨砥礪奮進的光輝歷程、輝煌業績和寶貴經驗,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和帶領著中國人民接續奮鬥,戰勝了前進道路上的重重艱難險阻,回顧和重溫黨的歷史,就是要在學思踐悟中挖掘並傳承好紅色基因,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光輝成就,努力成為新時代的奮鬥者、奔跑者、搏擊者。

《論中國共產黨歷史》讀後感

一八四〇年鴉片戰爭以後,在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的轟擊下,中國危及四起、人民苦難深重,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黑暗深淵。在這樣時勢之下,作為中國的先進分子,老一輩革命家們積極投身抵禦外敵侵略、反抗民族壓迫和階級壓迫的艱苦鬥爭,帶領中國人民始終堅持的苦難和挫折中求索,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當時,他們是站在時代潮流最前沿的人,創造了黨光輝的歷史,如今,我們身處和平穩定的年代,雖然無法成為他們那樣的英雄,但仍然可以發揮先進性,成為很“酷”的共產黨員。 第一,要堅定理想信念。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先輩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實現這個夢想,他們從事的工作是激情燃燒的、富有挑戰性的,但並非這種激情和挑戰讓他們保持對事業的熱情,更主要的是他們能夠始終堅持自己的理想信念。我們大部分的黨員都是普通黨員,所從事的工作也都是平凡的崗位。畢業時,我們也都“書生意氣,揮斥方遒”,但我們面對的不是“倒海翻江卷巨瀾”,或是“雄關漫道真如鐵”,而是平平無奇、細緻瑣碎的工作,彷彿被下了“西西弗斯的詛咒”。可是,這也許就是另一種事業上的曲折,新的時代就是需要我們每一位黨員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都細緻打磨,從而讓我們的每行每業都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而能否做到這一點,更主要地也是要看我們能否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第二,要提高政治站位。也就是我們應始終堅持和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革命先輩們在遇到黨的政策與自己的意見不同時,雖然保留自己的意見,但都始終對黨忠誠、堅決執行。一些老革命家雖然受到錯誤的批判和鬥爭,但復出後仍從大局考慮,繼續堅信馬克思主義、堅守共產主義理想,堅持推進黨的事業。反觀現在,在日常工作中,有時工作要求與我們自己的想法不同時,我們也應該積極貫徹執行,不該僅僅從自身的角度考慮問題,而要從更高的站位上看待問題分析問題,不能把個人得失看得太重。 第三,要始終艱苦奮鬥。艱苦奮鬥一直是我們黨的政治本色和優良傳統。習主席在《讓井岡山精神放射光芒》一文中提到,強調艱苦奮鬥,不是要求黨員、幹部像當年那樣過“紅米飯,南瓜湯,挖野菜,也當糧”的日子,而是要永葆艱苦奮鬥本色,不丟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不丟廉潔奉公的高尚操守。一時的艱苦奮鬥容易,難的是始終堅持。在剛剛工作時,我們可能會付出更多的努力,對困難的任務也能勇於承擔,但經過長時間日復一日的消磨,能否仍然能保持愛崗敬業,始終兢兢業業、腳踏實地的完成每一項工作,這就是對我們每一個普通黨員的考驗。經受住這樣的考驗,在普通的崗位上建功立業,這也許就是我們這代黨員的歷史使命。 李大釗說過,“無限的過去都以現在為歸宿,無限的未來都以現在為淵源”,在恰是先輩們開始投身革命的年紀,我們應堅守初心,矢志不渝,不忘昨天的苦難,肩負今天的使命,追逐明天的理想!這樣的我們依然很“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