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國富論》讀後感優秀參考範文三篇

當我們看完一本有趣的作品之後,我們的內心一定產生了很多的啟發和感慨,為了銘記當下的收穫,最重要的就是 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國富論》讀後感優秀參考範文三篇,一起來看看吧。

《國富論》讀後感優秀參考範文三篇
《國富論》讀後感1

《國富論》,被稱為西方經濟學的"聖經"。今年寒假,我閱讀了斯密先生的《國富論》。

先說說這本書產生的時期。那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剛剛結束的時候,我們知道英國是最早的資本主義國家,由於時代較早,資產階級革命也相對不夠完善,實現了封建勢力與資產階級妥協,議會至上,王在法下的君主立憲制。在這種情況下,當時的英國還擁有著大量的封建殘餘,大量的封建主還擁有著土地,仍然可以在經濟上和資本家一較高下。而資本家都是一些新興的資產階級,仍然看不到商業的發展前景,也不知道該怎樣做。從微觀的資本家的角度來看既是如此,那麼對於新興資本主義國家的英國來說,商業發展的影響更是巨大,東南面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已經開闢出了新航路,而且通過殖民掠奪的方式奪得了美洲亞洲和非洲的絕大多數殖民地,也因此獲得了大量的資本積累,東邊的法國已經奪得了西歐的陸上霸權,掌握著西歐的經濟命脈,而長期居住在北歐的以海牧維生的荷蘭人,又霸佔著國際的海路貿易。在這種四周環敵的地理位置與貿易格局之下,大英帝國如何崛起,新興資產階級如何生存,在他們的面前是一片黑暗。而在這個時候,先知誕生了,他不是救世主耶穌,也不是佛祖釋迦牟尼,他只是一個普通的,活生生的人,一個在海關任職的專員,而就是他教會了英國的資本家們該怎麼做,使大英帝國在百年之內迅速崛起為世界第一強國。

勞動分工思想,分工思想我們最早上在高中學政治時期提到的社會三次大分工,到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人類社會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進行了三次社會大分工:發生在原始社會中期的原始農業與原始畜牧業分離的第一次社會大分工,促進著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的過渡;發生在奴隸社會中期的農業和手工業分離的第二次社會大分工,促進著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過渡。第三次社會大分工是當時的英國所處的時代,商業與手工業的分離,促進著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過渡。這些思想雖然都是馬克思具體提出的,而這些思想的雛形卻是亞當。斯密的提出。

剩餘價值論,這似乎又是馬克思提出的,而這也是亞當。斯密最先提出的,不過他們所處的角度不同,亞當。斯密站在資本家的角度,提出了利潤從何而來,就是從榨取工人的剩餘價值中來,只有這樣才能不斷的積累資本,擴大生產規模,進行再生產,這樣資本家們就會越來越富有,而資本主義國家也會因此而積累大量的財富而稱霸世界。馬克思是站在工人的角度,提出資本家取得利潤的實質就是榨取工人的剩餘價值,最終的目的就是讓工人們站起來,用無產階級暴力革命來推翻資產階級。

階級論,首次提出了封建地主階級,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之間的關係,屬於生產關係之間相互矛盾卻又相互依賴的關係,地主為了取得高額利潤而抬高地租,資產階級又要為了減少成本和提高利潤而與地主討價還價和降低工人工資或提高工人勞動時間。而工人的目的就是少乾點活以及提高自己的工資而與資本家進行交涉,甚至罷工與暴力革命。這生產關係的三環一環套一環,缺一不可。其實這個思想在我國的現實社會也是有很大的意義,我國最大的地主就是國家,因為土地是國有的,在可用土地資源日益緊張的今天,國家不得不將地租抬高,賣給有競爭力的房地產商,而代表資本家的房地產商為了支付高額的地租而抬高房價,而作為類似於三環中工人階級的消費者,就要和房地產商討價還價,甚至不斷變幻東家,以取得符合自己經濟實力的住處。而在很多人因為買不起房子而擔憂的時候,國家又要考慮消費者的實際情況下條文說如果房價再不下調,就對城市一二把手進行懲辦。所以說,三環之中一環套一環,環環相扣,互相影響,這種思想用在今天,用在中國也是完全適宜的。

此書前四篇的目的,在於說明廣大人民的收入是怎樣構成的,並說明供應各時代各國民每年消費的資源,究竟有什麼性質。第五篇即最後一篇所討論的,是君主或國家的收入。在這一篇裡,我要努力說明以下各點:第一,什麼是君主或國家的必要費用,其中,哪些部分應該出自由全社會負擔的賦稅,哪些部分應該出自社會某特殊階級或成員負擔的特殊賦稅。第二,來自全社會所有納稅人的經費是怎樣募集的,而各種募集方法大抵有什麼利弊。第三,什麼使幾乎所有近代各國政府都把收入的一部分,作為擔保來舉債,而這種債務,對於真實財富,換言之,對於社會的土地和勞動的年產物,有什麼影響。

斯密在《國富論》中要回答的最後問題是,感情與"公平的旁觀者"之間的內在鬥爭,在社會的長期演進中究竟是怎樣在歷史本身的大舞臺上發生作用的。這個問題的答案見第五編,他列舉了社會發展的四個主要組織階段,除非由資源的匱乏、戰爭或政府的壞政策予以阻止,否則這些階段是會連續進行的。這四個階段是:獵人的最初"野蠻"階段,原始農業的第二階段,封建或莊園"耕作"的第三階段,商業上相互依存的第四階段。每一階段伴有與它的需要相適應的制度。例如,在獵人階段中"沒有任何財產……因此,也就沒有任何確立的行政長官或正規的司法行政"。隨著牛羊群的出現,產生了比較複雜的社會組織形式,不僅包括"可怕的"軍隊,而且有不可缺少的法律和秩序堡壘。斯密思想的核心是:這種制度是保護特權的工具,不能用自然法為之辯護。他說,"文官政府是為了財產的安全而設立的,實際上是為保護富人反對窮人而設立的,即為了保護有些財產的人反對根本沒有財產的人而設立的。"最後,斯密將演進描述為從封建主義走向一個需要有新制度的社會階段,這種新制度是由市場確定的而不是由同業公會確定的,是自由的而不是受政府限制的。這在後來稱為放任自由的資本主義,斯密稱之為完全自由的制度。這種物質生產基礎的連續改變,將帶來的上層建築的必然改變,這和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有明顯的相似之處。可是也有一個重大的差別:馬克思主義體系中的最後動力是階級鬥爭,而在斯密的哲學史中,主要的推動機制是"人性",由自我改善的慾望所驅使,由理智所指導。

斯密死後,人們把《國富論》奉為經濟學的聖經,把他關於利己的人受"看不見的手"引導增進了社會利益的思想,作為市場經濟千古不變的基本原則,卻把《道德情操論》幾乎忘得一乾二淨。於是,市場經濟缺少了道德,引發了許多罪惡,在個別地方甚至成為災難。

所以,作為經濟學的著作,至今仍具有非常廣泛的經濟學價值。

《國富論》讀後感2

翻讀《國富論》,最讓我觸動的就是思想的力量,誠如作者提到,技術可以提高生產力,思想也可以提高生產力。但很有可能其影響力遠遠勝過技術,思想和技術應該是相互的,思想的每一點進步可以推動技術,反過來技術的發展也可以推動思想的進步。比如分工的概念,亞當·斯密舉了釦針製造業的例子:一個人抽鐵線,一個人拉直,一個人切截,一個人削尖線的一端,一個人磨另一端,以便裝上圓頭。要做圓頭,就需要有二三種不同的操作,裝圓頭,塗白色,乃至包裝,都是專門的職業。這樣,釦針的製造分為十八種操作。做出來的數量遠遠高於每個人單獨做完全部工序的多得多。

讀到這段的時候,我對亞當·斯密個人思想的力量欽佩不已,他在1773年也就是242年前系統提出了分工這個概念。其實,分工這個概念在亞當·斯密提出之前就已經無意識存在,只是沒有系統的科學提出分工的概念,而現在在社會的各個組織普遍存在,甚至可以說,分工改變了世界。分工的優點很多,包括,可以增加勞動者熟練程度,提高勞動生產率;可以節約一個人由一道工序轉到另外一道工序的時間,減少管理壓力;更容易促使勞動發明促進自己簡化工序的發明。因此,分工可以大幅度提高生產力,並在此基礎上產生新的思想,從而導致現代社會有政府機構、科研機構、企業單位、事業單位等有組織的分工。

可以說,分工在現代社會已經佔據了“統治地位”,有了先進的思想再加上先進的技術,各行各業都在各自領域內創造出日新月異的變化和發展,當代一個國家的強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思想與科學技術,而其中思想是第一位的。由此,我聯想起李總理今天上半年的6次國內考察,涉及國有企業、創業大街、金融機構、社群、國家部委等,多次提及“創新”“改革”“網際網路+”,這些詞的提出,可以說,都和總理對當前“新常態”下經濟社會發展的思考緊密相關,而這些思考的落實則需要各行各業的人站在行業發展的至高點,充分發揮每個人的聰明才智,在行業內發揮各自的智慧和創造力才有可能實現,因為沒有智力資本、文化思想的支撐,大到一個國家,一個行業,小到一個單位,只會大而不強,無法引領發展潮流,無法在國際分工中佔據更有利的位置。

《國富論》讀後感3

人們常說,1776年有兩件大事發生,一是美國獨立,二是《國富論》誕生。領導美國獨立運動的喬治華盛頓成了“美國之父”,發表《國富論》的亞當斯密成了“經濟學之父”。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斯密和他的國富論的故事。

亞當斯密出生於蘇格蘭的法夫鎮,父親是一位律師,在斯密還小時,父親就去世了,母親成了寡婦,因此斯密很小就與母親關係密切,像牛頓,康德,尼采等偉大人物一樣,斯密終身未娶,有人猜測斯密可能有戀母癖。斯密很小便表現出自言自語和愛思考的傾向,對於思想家來說,出神思考是他們的秉性。斯密就是這樣一個愛思考的單身漢

《國富論》是一個綜合體,是一部“包羅永珍”的大書。這本書的內容,在今天看來,仍然具有很大的啟發意義,這本書的核心就是道德情操論中提出的利己主義觀點,斯密有句名言:“請給我我所要的東西吧,同時,你也可以獲得你所要的東西。”,正是因為人在經濟交往中追求各人利益,才導致了社會利益的產生,斯密在《國富論》中認為,人是自利的。儘管人類隨時隨地都需要得到他人的協助,但僅靠他人的恩惠是不行的,他只能利用他人的利己心。因此,“我們每天所需的食物和飲料,不是出自屠戶、酒家或麵包師的恩惠,而是出於他們自利的打算”。也就是說,自利並不可怕。作為一個自發的合作體系,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會引導自私的個體在不知不覺間服務於社會利益。

斯密然後論述了他的分工理論,斯密曾親自參觀過釦針工場,在那裡,他觀察到:一個沒有受過專門訓練的勞動者,無論如何努力,一天也生產不了20枚釦針。但有了分工之後,經過前後18道工序,每人每天就可以生產48000枚釦針。在斯密眼中,分工理論是一個神奇的魔杖,分工魔杖”的神奇就在於,分工使得勞動簡單化、專門化,從而為機械的發明和使用創造了條件,斯密還沿著這個思路提到,可以存在某一個行業的人專門從事發明創造,這樣就可以大大增進科學的內容。現代社會手機,電腦等高科技含量東西的出現,無疑是對斯密理論的驗證。

在分工理論的基礎上,斯密提出了市場限制分工理論,這在當時是一種創見,交換的範圍,或者說市場的範圍,會制約分工的程度,分工是由市場交換所產生的,所以分工的範圍必然總是受到交換能力範圍的限制。換言之,受到市場範圍的限制。當市場很小時,沒有人能得到任何鼓勵去專門從事一種職業,分工相應就會減少,

有了分工之後,商品的價值應如何衡量呢?斯密區分了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想象兩個東西,水和和鑽石,“水”有很強的“使用價值”,但很多時候卻分文不值;而“鑽石”幾乎沒有“使用價值”,卻常常費用高昂。斯密提出,自己用來衡量商品價值的是交換價值,而用來衡量的尺度就是勞動,等量的勞動,無論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對於勞動者都有著同等的價值。所以,勞動是商品的真實價格,貨幣只是商品的名義價格。

最後,國富論的重中之重,就是其中蘊含的自然秩序的思想,自然秩序是法國重農主義者提出並被斯密繼承的,他們認為人類社會和物質世界一樣,存在著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即“自然秩序”。人類面對這種秩序,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加干預,據說,魁奈的門徒麥爾西埃·德·拉·利維埃,曾被葉卡特琳娜女皇招去,諮詢有關俄國制定一部新憲法的事。在詳細論述了這項任務的最大困難和有關責任後,他扼要地提出意見說,女王要達到憲法的目的,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一切事情自然發展。女皇一聽到這話,就把他打發走了。重農學派希望把立法的活動減低到最低限度,並認為“任何立法機構所能做的最有益的工作是廢除無用的法規”。如果人類需要什麼法規的話,那也只是大自然的不成文的法規,是自然的秩序,是自然界也是人類社會看不見的手,分工、競爭和自由,這就是斯密貢獻給人類的偉大財富。這些觀念造就了自由市場制度,斯密對“自由競爭”的看法,似乎顯得過分樂觀。他也沒能親眼目睹經濟危機、失業、汙染以及放縱的自由市場帶來的一系列嚴重而深刻的問題。不過,這些問題更多地應該是後繼們應該探討的。《國富論》包含的智慧,無論如何都依然有著難以忽略的巨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