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關於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心得體會三篇精選

不拘一格攬人才,創新創業促發展。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培養高技能人才。那麼關於人才工作會議的心得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關於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心得體會三篇精選,以供參考。
關於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心得體會三篇精選

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心得體會

中共中央印發了《中國共產黨組織工作條例》,對人才隊伍建設涉及的領導體制、制度機制、服務環境等重大問題作出明確規定,為進一步做好人才工作提供了科學遵循和行動指南。黨的十九大報告也指出:“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要充分發動人才這個巨大“引擎”,引領人才百花齊放,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第二個百年做出偉大貢獻。

重視人才觀念,別讓人才“沒引擎”。“思皇多士,生此王國。王國克生,維周之楨;濟濟多士,文王以寧。”來源於《詩經·大雅·文王》意思是周文王禮賢下士,國內人才濟濟,所以國勢強盛。劉備三顧茅廬而不餒,終成一方霸主三分天下,齊桓公不記管仲追殺之仇,拜其為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千秋基業,人才為本,人才是立國之本,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資產,二戰時歐洲大量人才移民美國,為美國成為世界霸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二戰後美國繼續發揮“虹吸效應”,源源不斷吸引著全球頂尖人才植根美國,引領多次全球科技產業進步。因此加快統籌各類人才隊伍建設、提高人才總體水平是國家應對形勢發展強盛國力的必然要求。

提供人才資源,別讓人才“少了油”。“人才各有所宜,用得其宜,則才著,用非其宜,則才晦”,要堅持黨管人才原則,遵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發揮黨在招聘人才的引領作用,為人才招聘提供基礎保障。日本社會崗位流動性小,老一輩長期佔據重要崗位,年輕人只能靠“熬資歷”晉升,日本經濟一潭死水,間接促成了“失去的三十年”。因此要不斷完善人才上升通道、暢通人才成長渠道,破除論資排輩、年功序列。用“真金白銀”留住人才,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高標準建設人才配售房、人才公寓,切實解決人才住房困難問題。“水深魚極樂,林茂鳥知歸”,形成開放包容創新的氛圍,為人才發展提供“肥沃土壤”,不斷優化人才引進政策推動城市活力。

精準定位人才,別讓人才“熄了火”。“順木之天,以致其性”,按照人才成長規律,欲速則不達,揠苗助長,終將適得其反。對人才全方位地進行評估,不斷完善人才培養和發展機制,要以知人善任之能,引領人才“人盡其用”。“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人才引進工作不能一味追求“高大上”的履歷,根據學歷“一刀切”,結合地方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和產業發展的要求,和一些列“卡脖子”的技術侷限,針對性地引進專用型複合型人才,根據以往的工作求學經歷,性格專業特點根據不同專業,為每位人才“量身定做”合適的崗位和鍛鍊機會,按照因事設崗、按崗選人的原則,進一步提升人才和崗位的精準度和匹配度,避免因種外部原因讓人才“南橘北枳”“水土不服”,讓人才在合適的土壤生根發芽,枝繁葉茂,為後人撐起一片綠蔭。

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心得體會

人才,是強國之根本、興邦之大計,國以才而立、業以才而興,當前正值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關鍵時期,凝聚人才“智力”支撐十分重要,要以更多的人才“紅利”激勵人才,從而激發人才的創造活力和奮鬥精神,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提供強而有力的智力支撐。

政策放寬,啟用人才“一池春水”。一些地區在人才引進過程中,不能突破陳規,對學歷、年齡、職數等條件的限制制約了人才引進的成效,存在“人難引”的現象。要破除唯身份、唯職稱、唯學歷的條款式引才,緊扣需求導向,放寬准入“門檻”,特別是經濟基礎薄弱的西部地區,更要探索建立柔性引才措施,對於急需緊缺人才適當地放寬准入條件,對於高新科技人才適當地加大政策傾斜,對於專業技術人才適當地簡化招聘流程,真正把各項政策用在“築巢引鳳”的刀刃上,放寬制約人才發展的政策措施,不斷以政策支撐讓人才“匯聚”,啟用人才“一池春水”。

管理包容,釋放人才“施展空間”。對人才的管理,切不可過度“行政化”,簡單地套用幹部管理制度,使人才“束手束腳”,制約人才創新創造的積極性。要破除人才管理“行政化”,緊密結合人才工作特性,拿出符合現有人才的管理措施,更要把更多人才管理許可權下放到用人單位,針對不同型別人才,拿出更具包容性的管理制度,正確對待“用人之長”和“容人之短”之間的辯證關係,讓人才不為條條款款所限制,大膽放手,釋放更多人才施展拳腳的空間,讓各類人才能夠有更多的精力研究,以精湛的“技能支撐”和強大的“智慧支撐”為鄉村振興作保障。

待遇保障,緩解人才“後顧之憂”。大多數引進人才都歸類為企事業單位人員,薪酬待遇一般與職級掛鉤,而職級晉升受用人單位職數、人才工齡等條件制約,導致人才薪酬待遇與崗位貢獻值不相匹配,在物質消費日益劇增的時代造成較大經濟壓力,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才作用發揮。要破除人才薪酬待遇與貢獻不對等的現象,優化人才績效考核機制,讓人才的績效工資與能力才幹測評、業務貢獻程度、工作成效考評等相匹配,健全完善人才薪資待遇機制、人才津貼補貼機制、獎勵激勵制度等,營造健康向上的人才競爭氛圍,進而激發和釋放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心得體會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人才作為引領發展的戰略資源,是競爭之本、創新之要、強鄉之基,關鍵就在於實施更加積極開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在引進、培養、留住人才上下足功夫,吸引更多人才返鄉,為鄉村發展注入強勁動能,為鄉村振興賦能加速。

引進人才,構築鄉村振興人才“蓄水池”。“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棲”,當前,我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比任何時候都需要人才,只有樹立“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思維,才能引得更多“燕歸巢”為鄉村振興賦能。各級黨委應以需求為導向,大膽創新,摒棄毫無選擇地“撒網”式亂引一氣,而是秉持“人地兩相宜”的思考,因地制宜地制定出人才政策,通過創新宣傳方式、加大宣傳力度、摸底調研,向全社會吸收各位人才。一方面,對於國家現有政策,如高校選調生、“三支一扶”、後備幹部等要繼續大力支援;另一方面,建立鄉土人才資訊庫,按照生產型、經營型、技能服務型、技能帶動型等類別精準摸排,把真正有本事的家庭農場主、高素質職業農民納入組織視野,注滿人才“蓄水池”。

立體培養,啟用鄉村振興創新“動力源”。做好“三農”工作,引得進是基礎,培育好是關鍵。在鄉土人才的培育上注重立體培養,才能推動人才增值提效。一方面,可以搭建鄉土人才孵化基地,舉辦鄉村振興專題培訓班,創新教育培訓機制,採取“自己教、走出去、請進來”“理論學習+田間實操”相結合的方式,舉辦優質糧食、果林種植、水產畜牧養殖等特色產業培訓班,把農業致富經傳授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另一方面,建立“土專家”人才資訊庫,實行動態管理,及時調整資訊庫資料,培育期內對各方面能力進行考核,按成績發放成長資助金,依託群眾反映,由鄉鎮領導進行談話提醒,有違法違紀的情況進行除名並停止享受有關政策。最終要打造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鄉土人才隊伍,啟用鄉村振興的內在動力。

多重激勵,打造創新創業生態“聚集地”。人才的競爭關鍵是人才生態的競爭,“留才”貴在“留心”,只有運用多重激勵,讓人才真切感受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認同感、“三顧茅廬只為先生向北來”的被尊重感和“此心安處是吾鄉”的歸屬感,才是鄉土人才賦能鄉村振興的長久之計。一方面,及時進行正向激勵,嚴格落實人才優惠政策,給“土專家”頒發證書,發放成長資助金、獎勵金。政府安排資金支援鄉土人才成立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通過以獎代補形式,重點扶持。加速完善鄉村配套設施,在政策允許範圍內,對人才的家庭生活、住房問題、子女上學、父母養老等問題給予關心。另一方面,暢通人才流動渠道,打破人才流動的體制界限,讓人才能夠在不同領域實現有序順暢流動,提高幹事創業的積極性,營造識才用才的工作環境和創新創業良好生態,才能真正讓願意留在鄉村、建設家鄉的人留的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