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最新學習中央人才工作會議重要講話精神心得體會三篇

科學發展,人才為先。努力開創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新局面。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推進人才強市戰略。那麼關於人才工作會議的心得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最新學習中央人才工作會議重要講話精神心得體會三篇,以供參考。
最新學習中央人才工作會議重要講話精神心得體會三篇

學習中央人才工作會議重要講話精神心得體會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關於鼓勵引導人才向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革命老區和基層一線流動的決策部署,更好服務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近日,四川省聚焦人才“引育用留”關鍵環節,出臺《四川省鼓勵引導人才向基層流動十條措施》,著力造就一支留得住、能戰鬥、帶不走的基層人才隊伍。

優化“入口關”,強健基層力量。一是從嚴“機關”入口,讓幹部來自基層。當前,基層、機關工作人員流動性較差,機關幹部普遍缺少基層工作經驗,省、市級部門作為指導基層的業務部門,很多幹部不瞭解基層工作現狀,在指導基層開展業務時存在“脫節”現象。措施強調,省、市級機關和事業單位招錄或聘用,基層工作經歷成為“硬槓槓”,有效加強了機關幹部隊伍建設。二是寬設“基層”入口,吸引更多社會人才投身基層。降低了基層公務員考錄門檻,加大了從大學生服務基層專案人員中定向考錄基層公務員力度,給更多有理想的社會青年提供了平臺,構築了基層人才流入“窪地”。三是精設“綠色”入口,給“專業”人才提供特殊通道。加大從“雙一流”高校定向選調引進急需緊缺專業優秀畢業生工作力度,鼓勵基層各類用人單位設立“候鳥型”人才工作站,省級機關急需緊缺專業選調生和個別特殊職位,可直接進入省、市級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讓“專業”的人幹好“專業”的事。

敞開“出口關”,科學拴心留人。“十條措施”對症下藥,盤活基層優秀人才。一是高度“出口”,暢通人才向上流動。“十條措施”的制定,暢通基層幹部進入省、市部門通道,讓基層成為人才的“蓄水池”,成為機關的“輸血站”,形成人才到基層去、幹部從基層來的用人導向。二是寬度“出口”,讓人才平行流動成為常態。推行事業單位崗編適度分離新機制,支援縣級機構編制部門加大事業編制統籌力度,在全縣範圍內實行動態管理、調劑使用。條條大路通羅馬,讓人才能夠發揮專長,在適合自己的崗位上有幹勁、有作為、有出路。三是廣度“出口”,增強基層人才成長動力。開通了基層人才評價綠色通道,放寬了基層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年限,在推薦、申報評審國家和省級人才獎項、科技計劃專案時加大對基層人才的傾斜支援力度,樹立了在基層建功立業良好氛圍。

把住 “人才關”,樹立正確導向。不入基層者,不足以察民情。來自基層,才能服務基層;深入基層,才能瞭解基層;歷經基層,才能擔當作為。一是打造基層人才“主陣地”,讓基層成為優秀的“代名詞”。“十條措施”鼓勵引導人才向基層流動,為基層傾斜各類政治待遇和保障,加大鄉村實用人才培養力度,構建人才智力幫扶機制,開通基層人才評價綠色通道,拓展基層了人才成長空間。二是重塑幹部隊伍價值觀念,讓基層成為幹部成長的“起點”。長期以來,“倒金字塔”觀念深入人心,基層各類資源與成長平臺處在末端,政治資源分配不均,優秀人才對基層的認同感不強。“十條措施”的制定,為基層厚實沃土,避免了“基層沒人去”“機關前途好”的亂象發生,進一步優化了政治生態,激活了基層人才隊伍幹事創業的新局面。

“十條措施”創新了人才培養模式,聚人才於基層,讓人才從基層成長起來。優化“入口關”,敞開“出口關”,把住“人才關”。通過正三“關”,讓基層人才守得住初心、經得起磨礪,留在基層、戰鬥在基層、奉獻在基層,讓基層成為鍛造和培育好乾部的“搖籃”。

學習中央人才工作會議重要講話精神心得體會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組織工作條例》,併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遵照執行。各級組織部門作為抓人才工作的主要領導機構,要牽頭統籌協調本地區人才工作和隊伍建設,念好“引、留、育、用”四字訣,以識才的慧眼、聚才的良方、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吹響把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偉大奮鬥之中的“集結號”。

譜好“引才曲”,構建“近悅遠來”新格局。治國之要,首在用人。當前,我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求矢志愛國奉獻、勇於創新的優秀人才。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是保證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根本之舉。要堅持把黨管人才作為第一要務,在政策支援、機制創新、體系建設等方面發揮黨的政治、組織優勢,加強對黨內和黨外、國內和國外等多方面人才的政治引領和政治吸納。“種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要拓寬視野、樹立戰略眼光,主動拆除引才“圍牆”,降低“門檻”,開闢“綠色通道”,既向外招才引智“擴大增量”,又注重本土人才“盤活存量”,聚焦城市發展、鄉村振興“真需求”,以更加積極、開放、高效的招才舉措,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定好“留才調”,優化“惜才好士”大環境。人才工作的關鍵是留住人才,而留住人才重在服務人才,因此要營造愛才惜才的良好環境。環境好,則人才聚、事業興。要樹立強烈的留才意識,堅持黨委聯絡服務專家制度,完善領導幹部直接聯絡服務人才工作機制,加強對優秀人才和先進典型的宣傳,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要完善人才服務保障體系,充分發揮用人單位的主體作用,鼓勵創新、寬容失敗,提供施展抱負的工作環境和創新創業的“定心丸”。同時,還要不斷完善引進人才工資收入、福利待遇、職級晉升、職稱評定等優惠政策,明確“服務專員”,及時為他們解決住房安置、子女入學、醫療保健等問題,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務保障。

填好“育才詞”,錘鍊“幹事創業”真本領。近年來,各地十分重視人才工作,紛紛出臺各項舉措加大引才力度。然而,有些地方沒有做好“後半篇”文章,存在“重引才、輕育才”現象。沒有一身真本領,不能融入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一切都是空談。要注重在培養和鍛鍊人才上下功夫,引導鼓勵人才多學習、多交流、多創新,既向世界前沿學,又向一線群眾學,即注重培養創新型領軍人才、企業家,又注重培養技能型人才、帶領群眾致富的“田秀才”“土專家”。同時,要把黨性教育作為強化人才政治引領重要方式,在潛移默化中增強人才對政治和地區文化的認同,讓人才能夠“落地生根、茁壯成長”,為地區發展培養出接地氣、有溫度、熱心服務於人民的高水平人才。

奏好“用才樂”,弘揚“實幹擔當”主旋律。用什麼人、用在什麼崗位,一定要從工作需要出發,以事擇人,用當其時、用其所長,確保人盡其才。要不斷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健全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新型企業等領域人才“物質+精神”雙重激勵機制,堅決破除“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的不良傾向,決不能讓人才把大量時間花在一些無謂的迎來送往上、花在不必要的評審評價上,花在形式主義種種活動上,為人才鬆綁,激發創新活力。要充分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和政府引導作用,優化人才資源配置,鼓勵引導人才向重要崗位、艱苦地區和基層一線流動,把重點人才用到“刀刃”上,以人才促發展,用人才謀振興。

學習中央人才工作會議重要講話精神心得體會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提出“要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鄉土人才是帶領群眾致富的“頭雁”,是推動鄉村振興的“基石”。組織部門作為“人才之家”,要在鄉土人才培養上精準發力,培育一批“愛農業、懂科技、有絕活、有本領”的“土專家”和“田秀才”,真正讓鄉土人才“破土飄香”強起來、富強來。

著眼全域“尋”,讓鄉土人才“破土而出”。樹立“有用即是人才、人才就在身邊”的理念,以慧眼識珠的眼光就地取“才”,通過深入農村、基層一線摸底調研,及時在種養殖大戶、農村致富帶頭人、能工巧匠中發現和挖掘一批技術水平高、傳統手工藝好的“土專家”“田秀才”“繡娘”等本土人才。以求賢若渴的姿態積極引“才”,積極探索“專案+人才”“崗位+人才”等回引模式,常態化開展外出鄉土人才溝通聯絡工作,增強對家鄉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實現“得人心”和“增人數”的有機統一。以精細“繡花”的功夫管好用活鄉土人才,分領域建立優秀鄉土人才資訊庫,實行跟蹤培養和管理服務,持續優化鄉土人才資源配置,推動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聯動發展。

搭建平臺“用”,讓鄉土人才“含苞待放”。緊扣鄉村振興的總要求,不斷拓展鄉土人才作為空間,使鄉土人才幹事有奔頭、成長有空間、上升有通道。圍繞“產業興旺”,鼓勵各類鄉土人才興辦經濟實體、發展特色農業專案,讓鄉土人才成為鄉村振興的生力軍。圍繞“生態宜居”“鄉風文明”,開展“設崗定責”活動,通過設定先鋒崗、劃定責任田,積極動員鄉土人才爭當美麗鄉村建設標兵。圍繞“治理有效”,對政治成熟、思想素質好、致富帶富能力強的鄉土人才,推薦充實到村“兩委”班子,注入新鮮血液。圍繞“生活富裕”,實施“專家+大戶+農戶”三級幫扶體系和“鄉土人才+貧困戶”等結對幫帶合作模式,幫助解決廣大農戶生產過程中遇到的技術問題和困難,示範帶動群眾拓寬增收致富“綠色通道”。

完善服務“育”,使鄉土人才“香飄四野”。“環境好,則人才聚、事業興。”對鄉土人才在生產資金、生產技術等政策、資金和技術進行適當傾斜,幫助把產業做大做強,讓鄉土人才成為產業興旺的“領路人。按照梯次化培養、精細化管理、個體化指導的原則,開展多元化、訂單式培訓,培養造就一批能夠帶強產業發展的“經紀人”、帶動群眾致富的“領頭雁”、帶領技藝傳承的“田秀才”。舉辦鄉土人才技能大賽,讓各類“土專家”“田秀才”露臉、亮相,展示真本事,做到以賽促學、以賽促教。加大對鄉土人才先進典型事蹟的宣傳力度,增強鄉土人才的榮譽感和成就感,激發鄉土人才幹事創業的“原動力”和創造力,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