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日瓦戈醫生》讀後感範文最新

醫生要心在群眾身上,以愛心德行服人,不要看輕你的職責,要堅信醫生是有用的,那麼關於相關的讀後感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日瓦戈醫生》讀後感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日瓦戈醫生》讀後感範文最新

《日瓦戈醫生》讀後感1

在醫學院時,尤利日瓦戈的一位教授提醒他:“細菌在顯微鏡下或許看起來很漂亮,但是它們卻對人類做些醜陋的事。”

日瓦戈的理想和原則信仰站在戰亂(第一次世界大戰、革命和接下來的內戰)所帶來的殘酷和恐怖的對立面。書中有很大的部分在描述理想主義是如何的被布林什維克、叛軍和白軍所摧毀。尤利必須在那的時代親眼目睹食人、分屍和其他無辜平所遭受的恐怖事件。甚至於他一生的摯愛—拉拉,都從他身邊被奪走。

他對於戰爭可以把整個世界變得無情、把之前和平相處的人們變得水火不容而深思良久。他那橫跨的旅程可以說是有種史詩的感覺,因為他所經歷過的世界是那樣的不同。

他渴望可以找到一個地方可以逃離這一切,這驅使著他橫跨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最終回到莫斯科。鮑里斯帕斯捷爾納克隱約的批評了蘇聯的意識形態:他不同意“鍛造一個新人”,因為這違反了人性。這也是這個小說的主體思想。

重視個性價值和自由並非主張僅僅關心自己,而是意味著尊重每一個人,愛別人,特別是不幸的人。作品中日瓦戈的這種博愛思想,同樣是從韋傑尼亞夫那裡接受的。從少年時代起,他就感覺到舅舅總是懷著同一切人平等相處的高尚感情。

他曾在冬妮婭母親的病床前說:“在此人心中存在的人,就是這個人的靈魂。這才是您本身,才是您的意識一生當中賴以呼吸、營養以至陶醉的東西。這也就是您的靈魂、您的不朽和存在於他人身上的您的生命。”

日瓦戈與拉拉之間的愛更是一種捨己的、帶有自我犧牲性質的愛。儘管日瓦戈知道拉拉如其本人所說是“心靈受了創傷的人”,卻仍然無私地愛著她。兩人感情愈深就愈關注對方的幸福,都鼓勵對方回到自己的親屬身邊去。

《日瓦戈醫生》讀後感2

看完之後第一感覺就是《日瓦戈醫生》是一部當之無愧的鉅作,帕斯捷爾納克是真正的大師。與其說它是一部作品,更不如說它是一幅畫,一幅巨大的社會圖景。它的時間跨度非常大,講述了那個社會的變遷,人們疲倦的心。以日瓦戈醫生為線索,他的一生就是那個社會的一個縮影。他是一個真正的人,是帕斯捷爾納克筆下的靈魂。看完電影后日瓦戈醫生的身影一直揮之不去,這本書賦予了這個角色以生命,給了他靈魂。

帕斯捷爾納克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心靈在觀察那個時代,觀察社會。《日瓦戈醫生》刻畫了1905年革命、一次世界大戰、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新經濟政策這段時期近45年的歷史。它描寫了社會的動盪和人們生活的無奈和生不由己。我覺得帕斯捷爾納克就是那個醫生,他沒有自己明確的政治立場。他不支援革命,也不反對革命。他像日瓦戈醫生一樣渴望拯救世人,醫生的使命就是救死扶傷。他不管他的病人是紅軍還是白軍,也不管他的病人是布林什維克還是孟什維克,他只是把他當做一個人,一個有權利獲得生命的人。只要是人,就有生命的權利,就有追求自我表達自我的權利,不管是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年代,都不應該犧牲掉個人的尊嚴,犧牲人性來成全所謂的進步。醫生愛寫詩,可是那個年代連寫詩都能牽扯到政治,寫詩都有罪。一個人連表達情感的自由都沒有,那真的是太壓抑太殘酷了。《日瓦戈醫生》揭露了社會的動盪帶給人們的悲劇,在那個年代,個人的聲音被遺忘。它的視角不是放在社會的進步,也不是放在革命的進步意義,而是放在人身上,放在他們的生活和他們的情感上。

任何文學作品都不缺乏悽美的愛情,《日瓦戈醫生》也不例外。臘拉是一個命途多舛的女子,就像一朵綻放在沙漠中的曼珠沙華,經歷風霜,依舊妙曼多姿;醫生是亂世中救死扶傷的人。他們兩本來是兩條平行線,是戰爭把他們連在了一起,可也是戰爭把他們分開。他們的愛情就像是黑色夜空中的一道流星,如此短暫的相守,可是絢爛,在心中永遠盛開。在那麼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人心惶惶,恐怕只有如此完美的愛情才能使那顆躁動不安的心平靜下來吧!他們的愛情太美好,更顯得以後的生活是那麼的殘酷。冬妮婭也是一個悲劇人物,醫生從小青梅竹馬的伴侶,直到最後分別那一刻都深愛著醫生,即使知道可能永遠不會再相見,她也會永遠愛他。戰爭中,他們聚少離多;最後,還是因為政治原因,永遠地分離。巴沙,那個狂熱的革命分子,深愛著妻子臘拉,可是他更愛自己,更愛革命,最後不得不選擇自殺。醫生最後娶了鄰家女,他最愛的人臘拉也被送去集中營,下落不明;最愛他的人冬妮婭和他已經永遠的分開,醫生也在某天下了電車之後死亡。

《日瓦戈醫生》讀後感3

當我合上書,眼前晃動著的是日瓦戈捂著前胸搖搖晃晃地從悶熱的電車上走下來,一頭栽著地上死去了,拉拉在不遠處。那個一生坎坷的女人最後失蹤了,被送往了勞動營,可能就消失在了那裡。還有遠在天邊的冬妮婭,痛不欲生的馬琳娜,自殺了的帕沙……

日瓦戈是個典型的俄羅斯知識分子,受到良好的學校教育和深受舅舅的宗教文化薰陶,他抱著以基督福音為基礎的歷史觀、博愛和自我犧牲的思想以及“勿以暴力抗惡”的原則,經歷了革命前後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1905年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國內戰爭、新經濟政策和社會主義建設等等。外部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日瓦戈卻始終不改初衷,一顆赤子之心愈挫愈堅。他保持著精神上的獨立自由,用自己的原則去審視社會歷史的變遷。

我敬佩這個一生誠實正直,忠於自身信仰和滿懷人道主義精神的醫生,在那個動盪不安的紛亂時代,在種種苦難和厄運的殘害下,日瓦戈仍然能堅守著自己的本心,堅定自己的信念,不曲意迎合時代風尚、追趕浪頭,從他的身上我們能感受到他對人類精神自由的一種崇高的追求。但是,也正是因為他的這種理想化的精神追求,他的命運註定以悲劇結局。他既肯定革命的正義性,卻又否定革命的暴力手段,他想逃避現實,走一條迴避戰爭的中間道路,想尋找到精神上的世外桃源,卻忘了:任何遊離在社會之外、獨善其身的做法都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