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使用導學案的心得體會7篇

心得體會的書寫是能夠讓我們的不斷更迭的想法得到記錄的,經過了周密的分析審視之後,我們寫出的心得也會更具參考價值,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使用導學案的心得體會7篇,供大家參考。

使用導學案的心得體會7篇

使用導學案的心得體會篇1

從上學期至本學期,數學導學案的版本有所不同。而我認為這個學期的新的版本更好。為什麼?因為就我而言,在上學期導學案的使用中,只是把導學案填了填滿而已,並無心去做深入的研究,看完後還是一知半解;但這一學期,我的導學案上漸漸地多了一些圈圈畫畫,再漸漸的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想,出現在導學案空白的地方,學起來也是變得更加輕鬆。就這一方面,本學期的導學案就用起來得心應手多了。

使用導學案後,我的學習能力提高了,自學能力提高了。原本,一片空白的導學案上,只要我有了想法或疑問,寫在上面,第二天,老師就會為我們排憂解難,在這過程中,我的學習效益提高了,學會了提出質疑並解答,學會了理解一些公式的意義(如冪的意義等)。如何更好地使用導學案?我認為我們不能一直停留在只是圈圈畫畫,寫一寫有的沒的廢話上,我們應該進一步的思考,為什麼這道題要這樣做?而不是隻用熒光筆劃出來,說這是重點罷了。我們要漸漸地從只是回答導學案上的問題,到寫一些自己的感受,再到儘可能寫一寫有用有深度的東西(如今的要求),迫使自己不斷的學會自我學習的真正含義。

如果我是老師,對導學案使用不自覺的同學,我要多加以指導與引導。激發他們對學習的`興趣,讓他們感到學習並不是一件難事。

使用導學案的心得體會篇2

以“導學案”為載體,學生自主探究為主旨的教學改革試驗已經得到廣泛的事實與推進。教改後,課堂發生了驚人的變化:課堂上老師講得少了,學生講得多了;學生的思維活了,問的問題多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多了,學生的視野開闊了。一年多的試驗,讓我切實體會了:“給學生一個機會,學生還老師一個驚喜”這句話的含義。我對自己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了反思,用新課程的理念,對曾經被視為經驗的觀點和做法進行了重新審視,現將在反思中得到的體會總結出來供大家參考。

一、教學中教師角色和教學行為的轉變

1、“導學案”要求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是新條件下教師角色的重新定位。“導學案”的使用,使教師的教學觀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每位教師充分利用“導學案”的特點重視學生良好的習慣的培養,鼓勵學生主動學習,堅持學習,獨立完成作業,遇到難題,尋根究底,課堂上小組內相互討論,既促進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融洽了同學之間的關係,同時,教師更多的是授予學習方法,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歸納方法,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 實習報告網】

2、教學中能“用活”教材。

“導學案”的使用,使得教師不再是照本宣科的講教材,而是根據教材提供的知識,從生活實際取材,提出問題,不但讓學生學會了解決問題,更能瞭解數學來源於生活,又反作用於生活,更讓學生知道他們所學習的數學知識不僅是為了繼續深造,對今後的工作、生活也是有用的。

3、教學中能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創造性。

“導學案”的使用,給了學生充分發揮的餘地,“給他們一個舞臺,我們將收穫更多的精彩”!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宰。

二、我的困惑

在高中學“導學案”的實施過程中,新授課和複習課的不同課型,的確讓學生自主學習,給了不同層次的學生很多發展空間,但對於學習困難的學生來說,這無疑“雪上加霜”,即使是老師細緻的講解都未必使他們知道知識的來龍去脈,更不用說自主學習了,展示交流更是談不上,這使得整個班級學習兩極分化嚴重。怎樣才能兩頭兼顧:即發展了好學生,又使後進生有所進步,一直以來還沒有找到比較好的方法。

另外教學中,教師都採用了小組合作交流,共同學習的方式,但在此過程中,很多的學困生在交流中只有聽得份,因為很多知識他們不懂,又不願意讓別人知道或不想讓別人聽見自己錯誤的想法,於是只聽別人說,自己不發表任何言論,學習上很是被動,久而久之,學習越來越落後;而對於那些調皮的學生來說,討論簡直是一種輕鬆,以此有正當理由說話的機會,說話不少卻什麼也沒有學到,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分化日趨嚴重,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使課改教師十分頭疼,還有待於探索和研究。

三、我的感想

凡事有利就有弊,改革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放開思維,我們在摸索中學會創新,學會反思,大膽挑戰,在教改工作中鼓足前進的勇氣,不斷創新,踏實肯幹,推動教改工作繼續向前發展。

使用導學案的心得體會篇3

上學期,我校倡導使用導學案,在教學工作中我也開始使用了,通過不斷教研和實踐,對“導學案”的使用已由最初的一無所知到現在的初嘗甜頭,下面把我使用導學案後的體會簡單談談。

一、導學案的設計有效地指導學生的課前預習

學習語文的第一步就是讓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原來沒有使用導學案時,學生們拿著語文課本讀到一到兩遍,再寫一寫本課生字,就找不到可做的事情了,有很多學生都做了漏網之魚,書本簡單的批幾個字,沒有一點成效,而有了導學案同學們依照導學案的要求,能夠自己去學習,把文中的一些字或詞語通過各種方法(查工具書、問老師和同學等),批註到課本上或導學案上。除此之外,有了導學案,學生在課前的自學過程中不再茫然,學生有清晰的思路,對知識點的形成和其中的重點、難點、目標,藉助“導學案”完成課前預習。導學案中的一些關於合作探究的習題,同學們也能在小組內合作交流彙報,學習效率大大增強了。

二、導學案的使用讓“滯停”的課堂變得生趣盎然

原先的教學,雖然上課前我都讓學生預習本節課所學習的內容,可由於目標不明確,學生學習不得法,不知如何下手,預習總起不到預期的效果,課堂上老師講學生聽,沒給他們合作交流的機會,發言的同學寥寥無幾,課堂氣氛如一潭死水,無一點漣漪,冷冷清清。自從使用了導學案,把課堂交給了學生,學生成了課堂的主體,老師只起個適時點撥的作用,你一言,他一語,課堂上出現了針鋒相對,脣槍舌戰的局面,很是熱烈。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們肯定想學、願學。

三、導學案能“用活”教材

“導學案”的使用,使得教師不再是照本宣科的講教材,而是根據教材提供的知識,從生活實際取材,提出問題,不但讓學生學會了解決問題,更能瞭解語文知識來源於生活,更讓學生知道他們所學習的知識不僅是為了繼續深造,對今後的工作、生活也是有用的。

總之,導學案這種授課模式的目的在於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動獲取知識,由“學會”變成“會學”,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創新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將教與學有機的結合,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今後我會在我的課堂教學中適當嘗試導學案,希望可以使課堂效率進一步提高。

使用導學案的心得體會篇4

導學案,對我來說既是個新事物,又不是個新事物,說它不是個新事物,因為它和我們以前用的教學案有著相同之處既都是為教學服務的,說它新事因為它又和教學案有著本質區別,教學案是以老師怎麼教為主線,而導學案是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線加以老師的的學法指導,把主動性還給了學生。這樣就很好的調動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從而有效的提高了學習效率。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為了切實落實構建有效課堂的教學理念,提高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使學生成為自主學習的主人,我校實施“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經過了對導學案的學習使用,我有以下體會:

一、導學案的編寫原則

1、構建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學案導學”教學模式,要求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體,教師進行適當的指導,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所以,有利於構建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2、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怎樣讓“四十五分鐘“的課堂更有效,更充實;怎樣讓我們的課堂教學過程更優化,減少無效或低效活動,這是我們的最終目標,導學案的使用是為了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

3、發揮集體校研的力量。通過本組內各位教師的出謀劃策,不斷創新,不斷修改,我們群策群力,共同設計出了版面精美,環節清晰,重點突出的導學案。

二、導學案的編寫過程

為了切實上好每一堂課,我們將學案的編寫分為“預習學案”、“導學案”、“達標反饋學案”三個環節。

主要環節“導學案”的設計,結合課堂教學過程的要求分為七大部分: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學法指導、學習過程、合作探究、拓展遷移、課堂小結等。

實行個人劃分任務原則,我們每個人負責一週的備課,為了設計好導學案,組內的每一位老師都是絞盡腦汁,仔細認真的設計每一個環節以及每一個知識點,力爭呈現給學生的是最完善的設計。

三、導學案的具體使用

1、指導課前預習:每節課前,把導學案發給學生,使學生在課前的預習活動中有的放矢,學生有了清晰的思路,對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學習重難點,有所瞭解,便於有針對性的進行課堂學習活動。

2、課堂引導探究:在預習的基礎上,教師把本節課要掌握的重點知識進行說明,按照具體環節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指導學生針對主要問題進行自主探究或者分組討論,進行合作探究,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積極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在課堂上,師生共同圓滿完成問題的解決。可以適當開展各種競賽,讓鬚生在愉悅、進取、力爭上游的學習氛圍中完成學習任務,對學生的回答以鼓勵為主,允許學生創新思維,大膽質疑,給學生足夠的學習空間。

3、作業的佈置:作業要求鞏固課堂學習內容之外,還要為下一單元的導學案做充分的準備。讓課堂的內容能夠有序的聯結起來,便於學生梳理知識。

四、有待商榷和改進的地方

1、在導學的過程中,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的指導顯得有些流於形式,學法指導太空,應該把學法指導滲透到各個環節當中去。

2、由於時間的關係,有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就忽視了導學步驟,為了增大課堂容量,就忽視了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

3、導學案不能做統一標準要求,各個學科都有自己的特點。我認為語文學科的導學案的設計更應該突出人文特色,讓課堂教學內容更豐富,更有魅力。

4、應該努力做好課堂反饋,讓每一堂課遺留下來的問題即使解決,做好鞏固與銜接。

總之,我認為導學案的使用規範了課堂教學過程,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有利於因材施教,對於自主學習能力差的學生有一定的幫助,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但每一個新事物的出現,總要經歷不斷的更新與完善,我想在今後的不斷摸索與創新的過程中,我們一定會設計出更科學、更實用的導學案,真正做到教學相長。

使用導學案的心得體會篇5

xxxx年我校作為徐州市首批有效教學研究實驗學校,在領導的關懷指示下開始使用導學案,在使用過程中我們是邊實踐邊總結邊修改邊借鑑,為了更好的把導學案落實於自己的數學課堂,形成自己的特色,我們群策群力,有了一些自己實踐後的思考。

首先,要在設計與編寫導學案上下功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已有知識經驗,根據教材的特點,設計切實可行的適合學生使用的有效的導學案,在這方面我們學校實行集體備課,先由同年級同學科教師集體研討、深入鑽研教材,討論制定導學案方案,再由具體的主備人開始書寫,然後再分發給每位任教教師進行二度開發,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做適當修改補充等,通過這樣不斷的實踐修改,使得導學案的使用有了一定的成效,可以說從根本上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

其次,要在導學案的實施上下功夫,導學案是以導學為方法的教學活動,導學案的實施必須依靠教師和學生的對話和互動,做到教師的“導”和學生的“學”的有機結合。在具體操作時首先教師要做好課前的“導”,注重引導學生的課前預習,通常我們編寫的導學案有預習部分或者是提供預習單以供學生預習;同時要做好課中的“導”,這是導學案是否有效的關鍵,做好課中的導,就要注意一些實施策略,可以根據教材的不同,(如根據教材是數與代數領域還是空間與圖形領域等)實施不同的導學策略,引導學生完成導學案的學習,同時確保教學的有效性;還要注意課後的“導”,指導學生延伸導學案的學習,在具體操作時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拓展性的或者是開放性的習題,讓學有餘力的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

再次,導學案的使用要注意一些問題。經過一年的導學案教學實踐,我深深的體會到到導學案的有效使用真正地轉變了教與學的方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切實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但是,在研究中,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不僅要求教師要設計編寫有效的導學案,還要求教師要及時抽批導學案,以更好地瞭解學情,在具體操作中教師的工作量較大;導學案要求我們的學生必須根據導學案內容認真進行課前預習,所有同學必須自行解決“學案”中的“學前準備”部分,或者是“預習單”,可是我們的學生由於班額過大,學生人數較多,總有一些學生不能按照要求去完成課前應該自學或預習的內容,少部分的同學在課中探究活動中自覺性較差,總想等待別人的成果,兩極分化較嚴重;“導學案”的使用使得學生在課前就能提前預知要學習的新知,並且也瞭解了即將呈現的結果,這樣的課堂學生按部就班的按照教材呈現的思路去思考,失去了自己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機會,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創造性的發揮。

經過一年的導學案的實施與研究使我對“導學案”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對“導學案”的設計與編寫以及實施,由過去的淺表認識到逐步提升,其間我們有成功,也有收穫,當然也有很多不足之處,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我們一定會發揚優點,彌補不足,相信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我們一定會做得越來越好!

使用導學案的心得體會篇6

這學期,我擔任的是五年級的數學教學任務,作為國小階段的高年級,我想在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做些嘗試。於是,我大膽地對導學案進行研究,嘗試課前讓學生自學。

經過兩個多月的學習和實踐,我對導學案有些收穫,也有些思考。學習內容中本身就含有很多對學生來說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比如,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中就有三個“觀察與思考”的活動,這些圖文並茂的問題讓學生在課前思考,更有時間的保證,所以在課堂上交流時學生都能充分地表述自己的看法。

但是,導學後的課堂跟平常的課堂應該有所不同。創設情景就變成了檢查自學情況,有些動手操作的內容讓學生課前完成,課堂上有了更多的時間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特別是對學困生的輔導。

但也有不足。

1、學生到了五年級了,學習水平的差異已經形成並且明顯化了,這直接影響到自學效果的不同。優等生自己閱讀課本基本上就能理解學習內容了,對於他們,課堂上應該適當為他們拓展,才能讓他們對課堂有興趣。而學困生的自學能力弱,課本中的問題沒辦法解決,課堂上就只能關注他們基礎題目是否理解。這“吃飽”與“吃好”的矛盾如何解決?

2、學生預習完以後,對一些知識已經瞭解了,在課堂上再讓他們進行探究,他們就缺少興趣了。總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應該更加努力,不斷地去嘗試,尋找一種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

使用導學案的心得體會篇7

近一年來,我校推行了以“學案導學”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三至六年級統一使用導學案實施教學,以追求有效的課堂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作為一名數學教師,現在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談一談在利用導學案導學過程中的一些體會和困惑。

一、使用導學案導學有效地指導了學生的學習,讓學生成了真正的學習的主人。

國小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使用導學案實施教學,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彰顯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要把課堂還給學生”的教學理念,更多地關注了學生學習的全過程,關注了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導學案是學生學習的載體,利用導學案導學是課堂教學的主線,學生根據導學案中“自主學習”這一版塊的內容有層次的學習教材,積極思考,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再加上老師的點撥,從而實現了學習目標。

二、使用導學案導學要求教師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是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角色的重新定位。利用導學案導學,使教師的教學觀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教師充分利用導學案的特點重視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鼓勵學生主動學習、堅持學習、獨立完成作業,遇到難題尋根問底,課堂上小組內相互討論;同時,教師更多的是授予學習方法,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歸納方法,教師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

三、使用導學案導學的一些困惑

1、學生以完成學案上的習題為己任,因此拿到學案後,急於去完成學案上的習題,而不認真地閱讀教材,不能真正地發現問題,不能真正地在小組內展開探究討論,甚至在老師點撥講解時也在忙著完成習題,連舉手發言的人也寥寥無幾了,產生了所謂的“假思考”“假探究”“假討論”“假合作”,這樣既不利於大部分學生掌握知識,更不利於提高學困生的學習成績。面對這一情況教師應該如何去引導?

2、小組交流學習難以起到真正實效。學生小組合作時各做各的,各說各的,看似場面非常熱鬧,好像在合作討論,可我讓小組選代表發言,他站起來說的幾乎都是他自己的觀點和想法,根本不是他小組合作討論過的觀點和想法。另外,一些學困生在交流中往往只有聽的份,造成時間越久他們的自信和語言表達能力越得不到鍛鍊。

3、一個班集體中,因學生的智力水平和學習能力存在著差異,如何設計出能體現個體差異的導學案,既要帶動基礎知識比較薄弱的學生,又要提高優等生的水平,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水平?

4、導學案的教學形式是否都比較單一?固定了“定向示標、學生自學、展示交流、精講點撥、達標訓練”的教學模式,是否有些千篇一律?長此以往,師生容易產生厭倦心理。因此,如何在使用導學案的同時既能彰顯教師的教學個性,又能培養和發展學生個性,是我們需要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

導學案作為一種輔助工具,它不可能真正代替我們的教學,我們在教學中,要靈活地編寫出符合我校學生實際情況的導學案併合理利用它,讓它充分發揮“導”與“學”的作用。

標籤:心得體會 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