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閱讀後感600字優秀7篇

讀後感也可以作為一種文學評論的形式,讓我們參與文學界的討論和交流,讀後感是一種對知識的積累,因為它讓我們將書中的資訊牢記在心,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閱讀後感600字優秀7篇,供大家參考。

閱讀後感600字優秀7篇

閱讀後感600字篇1

魯迅先生的文筆一向是很犀利的,像一支支鋒銳的標槍,總能準確無誤的刺入當時昏庸無能的執政者的咽喉。狗·貓·鼠正是這樣一篇文章。

文中對“狗”的描述不多,暗諷了目光短淺又自以為是的人,卻用了大幅筆墨描述了貓和鼠。貓性情殘忍,喜歡捉弄折磨弱者,雖與獅虎同類,卻又帶著讓人噁心的媚態,貓自己要是身材再高大些,還不知道會怎樣的狂妄。這種隱喻的手法暗諷當時反動文人的醜惡嘴臉,入木三分。魯迅先生仇貓的理由最初很簡單,只為了“它們在我的耳朵邊盡嚷的緣故”。真正讓他恨起這些貓,是因為他最愛的隱鼠被貓吃掉了。

魯迅先生在文章中對鼠的描寫也十分有趣,特別是用“老鼠數銅錢”來描述老鼠遇到敵人的絕望和驚恐,體現了作者豐富的人生閱歷和過人的洞察能力。那些跳梁的大老鼠顯然是讓人厭惡的,它們有損無益,只會破壞和偷竊,而貓呢,雖是飼養著的,卻吃飯不管事,而且大多聲張虛勢,本事不足。隱鼠倒是個有趣無害的蠍西,它弱小可愛,喜歡“緣腿而上,一直爬到膝髁”,卻“慰情聊勝無”,給魯迅帶來了有關“墨猴”的遐想與快樂。儘管作者後來知道了隱鼠並不是被貓給吃了,但他還是討厭貓。與其說魯迅先生討厭貓,不如說是借“貓”來表達他對反動文人和政客殘忍無恥的行徑的痛恨與鄙視!

魯迅先生一身正氣,但他所處的年代黑暗、腐朽、不平等,他用筆作為標槍,用力投中一切黑暗腐朽、麻木不仁的現實。狗·貓·鼠這篇文章生動有趣,卻飽含深意,足以讓當年所謂的“狗、貓、鼠”們無地自容!

閱讀後感600字篇2

是誰的背影?總穿梭於危急的地方,把我從苦惱中救出?是誰的背影?總守候在病床的旁邊,熬紅了雙眼卻不在乎?是誰?是父親!

“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朱自清的眼淚如花從那一刻綻開了,祖母的辭世,父親的下崗使他家風雪交加!在他的眼中,他父親有點哆嗦,兒子那麼大了,還不放心。家,是一個一直想掙脫的網,但風雨來了卻成了避風港!父親辛苦攀過石欄為兒子買下硃紅的橘子,提著的反是橘子嗎?還有沉甸甸的父愛!離開的時候,走幾步,回頭看……捨不得。擔心,期盼和關心,彷彿書寫在他的背影上,清晰而又深刻,不能忘卻!兩年後,他的思念隨著信向朱自清寄來。家景一日不如一日,父親離大去之期不遠。在這個貪病交加,悽慘冷落的季節。“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朱自清嘆息著!悔恨,歉意與思念交織在晶瑩的淚光中化開了。

愛,就是樸素中出高尚;愛,就是無聲中響出歌曲;愛,就是透明中折出光彩。為兒子攀欄買橘是一件平常又特別的事情。在千千萬萬愛的付出中顯得平常,在千萬的平常背後顯得特別!“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裡,再找不著了。”在生命的人海里,相信會一下子認出那個步履蹣跚的背影,那個正是當天為“自己”買橘子的父親。“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是的,我們又要如何報答父母的深恩呢?

父親,在失敗時鼓勵,在成功時嚴厲,需要時幫助。沒有華麗的語言去形容默默奉獻的父親,用上所有的語言也不夠。但他為孩子付出的,一點一滴積起來是一個大海,一粒一顆堆起來是一座大山,一片一朵湊起來是一幕天空。翻開陳舊的相簿。你記起了嗎?心中那沉甸甸的關愛,就是父親為你做的平常而又特別的事。

閱讀後感600字篇3

可能聽到“打架”這個詞後,有人會氣憤,那樣的人是勇敢的人;有人會高興,那樣的人是不好的人;還有人會害怕,那樣的人是弱小的人。此時我的腦中會出現:電影中戰爭的場面,也可能出現一隻老虎和一隻獅子打起來了。今天,我要講一個打架的故事,故事中打架的一個人卻是英雄。

弗蘭諦在幼兒園附近的一個角落裡等待著斯代地。因為斯代地每天放學都會到幼兒園來接他的小妹妹,而弗蘭諦正在準備斯代地出來的時候向他大打出手。讀到這裡,親愛的讀者,你會想到弗蘭諦和斯代地會有一場大戰,而弗蘭諦這麼高大為什麼要打斯代地這個矮子呢?

因為,前幾天弗蘭諦拿一塊石頭把教室窗戶上的玻璃打破了,而斯代地將此事告訴了校長,所以校長把弗蘭諦開除了。當斯代地把小妹妹領出去的時候,費蘭諦繞到斯代地他妹妹身後。

此時,你會想弗蘭諦將怎樣打斯代地?你可能會想,他會從斯代地的小妹妹下手。沒錯,弗蘭諦抓住了斯代地妹妹的小辮子往後拽,一下子,斯代地的小妹妹差點摔在地上。親愛的讀者,你想斯代地會怎麼做呢?他可能識時務為俊傑,會帶著小妹妹迅速離開,也可能極力反抗。可是你會想斯代地那麼矮小,怎麼可能反擊呢?可是文中斯代地卻這麼做了。斯代地他憤怒地打向弗蘭諦,而弗蘭諦卻把斯代地反扣在地上,被弗蘭諦爆打一頓。正在這時,斯代地反過來照著弗蘭諦的肚子打了一拳,用腳狠狠地踏在對方的胸上。這時,弗蘭諦從口袋裡掏出刀子刺向斯代地,而斯代地用兩隻大手抓住對方的手腕,使弗蘭諦的刀滑落在地,同時他的手也被刀劃了一個口子。弗蘭諦逃走了,斯代地和他的妹妹走回家了。

其實,生活中還有許多像這樣的事,比如沉香救母,沉香為了救出自己的母親,將強大的二郎神打敗了。愛的力量是強大的!

閱讀後感600字篇4

?西遊記》中的人物可謂是家喻戶曉,他們的性格卻是迥然不同——有堅韌不拔又有點兒固執的唐僧,本領高強、性格叛逆的孫悟空,愛貪小便宜卻心地純良可愛的豬八戒,還有忠厚老實、本本分分的沙悟淨。

?西遊記》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孫悟空。

孫悟空是從石頭裡孕育而成的,是一隻天產石猴。孫悟空為求長生不老,歷經數年拜到菩提法師門下,由於他天資聰穎,學會了七十二變等高深的法術,學成法術後,他拜別師傅,回到了花果山。孫悟空天性放蕩不羈,又在種種原因下向玉帝發出了“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狂語,後被如來佛祖關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直到唐僧的到來。因為唐僧救了他,於是,他歷經重重艱難險阻,一直保護著唐僧到了西天,修成正果。

讀完書後,我並未感到孫悟空任何的喜悅,反而讀出了他的淒涼和孤獨。是的,孫悟空是本領高強,近乎無所不能的。但,他一直很孤獨。一直以來——在被關壓在山下的五百年,他不曾有過一個聽他說話的知己;取經路上,他一次次的獨自面對著危險,他一次次被誤解,一次次被唐僧驅趕,所有的苦楚與委屈無人傾聽,他也無法說出口,因為他是孫悟空,無所不能、天生嘻嘻哈哈的孫悟空,在困難時,沒有人伸出援手,他只能去求他人幫助,他從一個放蕩不羈的猴王變成了一個充當“救火隊員”的角色。一次次的懇求,是他一次次被粉碎的尊嚴;一次次的驅趕,是他無法消失的傷疤。修成正果後,也沒人傾聽他的心事吧,唐僧?他是旃檀功德佛,過於迂腐了點兒;豬八戒?他是淨壇使者,正忙著享受吧;沙悟淨?他是金身羅漢,可以傾聽自己的心聲,卻無法安撫他一絲一毫的傷疤。

幾百年過去了,孫悟空也應該還是孤身一人吧。

閱讀後感600字篇5

草房子,就是用草搭成的房子。在草房子裡,發生了許多有趣、富有寓意的故事。讓我們一起走進奇妙的草房子,探索其中的意義。

這段時間,我利用課餘時間讀了《草房子》。這是著名的兒童文學家曹文軒的著作。在這本書裡,我認識了禿頭的陸鶴、善良的紙月、英勇救人的秦大奶奶、堅強的杜小康、領養的孩子細馬、異想天開的桑桑……其中,我最喜歡的人物要數桑桑了。

桑桑是這本書裡的主人公,是校長桑喬的兒子。他調皮、搗蛋、聰明、善良,經常做出一些不平常的事情,比如他看見人家捕魚,就把家裡的蚊帳拿走做網,結果受到父母的一頓責罵,他發現冰棒在棉被裡不會融化,就穿著棉衣在校園裡到處跑,結果引得同學哈哈大笑。他把記載著爸爸榮譽的筆記本毀掉,換來爸爸的一頓狠打,就在晚上桑桑脖子上的腫塊嚴重了,問了很多家醫院,都是同一個殘忍的結論:桑桑將不久於人世。但他的家人、老師、朋友不放棄一絲希望,一直在他的身邊鼓勵他,爸爸帶他到處求醫,紙月一直默默的幫助他,老師溫幼菊用自己的經歷告訴他“別怕”。最終奇蹟發生了,桑桑的病醫治好了。

這本書不愧是中國版的《愛的教育》,從書中我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純美的情感,觸動了我柔軟的心靈。

這本書讓我懂得很多:面對朋友,我們要互相幫助,面對疾病,我們要學會堅強,不要輕易放棄,要保持開朗樂觀的心態。

閱讀後感600字篇6

?霧都孤兒》是十九世紀英國最傑出的小說家查爾斯。狄更斯創作的一部小說。

小說中的主人公奧立弗。退斯特從小失去了父母,是一個孤兒。他是在濟貧院裡長大的。那裡的生活非常艱苦,食物非常簡單,通常是一碗玉米粥、一塊乾麵包,奧立弗。退斯特在這樣的環境中度過了九年。

奧立弗。退斯特非常不幸,但他也是幸運的,他曾被迫加入強盜的行列,但他沒有泯滅天良。後來通過親人、朋友的幫忙,奧立弗。退斯特終於弄清了自己的身份,並得到了一部分遺產:八百英鎊。好心的布朗羅先生把奧立弗。退斯特當作親生兒子來看待,奧立弗。退斯特建了新家,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書中最讓人感動的是,十歲的奧立弗。退斯特被迫從濟貧院裡逃了出來,不料被一個名叫傑克的竊賊盯上。傑克把奧立弗。退斯特帶到了賊窩,那些賊們妄想把奧立弗。退斯特訓練成一個小偷。奧立弗。退斯特受盡了百般折磨,他不斷地想方設法逃離,並十分頑強地與敵人搏鬥,終於逃了出來。奧立弗。退斯特是寧願過著流浪的生活,也寧死不願去當小偷。

看完了這本書,我深切地感受到奧立弗。退斯特的命運是多麼的曲折不幸。但他憑藉著剛毅頑強的意志、堅持不懈的精神戰勝了生活中碰到的一個個困難,終於讓自己過上了美好的生活。奧立弗。退斯特真是好樣的!

與奧立弗。退斯特相比,我真是太幸福了!我有一個幸福的家,爸爸媽媽很愛我!我要好好地珍惜這一切!更要努力學好知識,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人,來回報家庭,回報社會呀!

閱讀後感600字篇7

對讀書的方法,培根說得比較抽象,沒有說出那些書應該如何?他只是提醒人們,“有些書只需淺嘗,有些書可以狼吞,有些書要細嚼爛咽,慢慢消化”。淺嘗不就是蜻蜓點水嗎?有些知識只要知道就行;狼吞不就是鯨吞嗎?

有些知識要求迅疾、新鮮;細嚼爛咽,如經典思想需要品讀,要品讀,需要把心靜下去,需要把時間投入進去,使之消融於我的精神之中。初次的閱讀經典,可能給你的感覺就像一盞很小的路燈,照亮你的腳下,光圈也不見得範圍很大,不過,只要堅持下去,又會迎來第二盞路燈……一盞盞路燈延續到未來的路上。

等到走過漫長的道路,遠離你熟悉的環境時,你若是回頭遙望,儘管是山重水複,煙霧迷茫,但你會從心底裡發現第一盞路燈的意義。

培根進一步的提醒很有必要,“有的書只需選讀,有的書只需瀏覽,有的書卻必須全部精讀。有些書不必去讀原本,讀讀他們的節本就夠了,但這僅限於內容不大重要的二流書籍;否則,刪節過的'書,往往就像蒸餾水一樣,淡而無味。”不過,這裡原則的話說了一大堆不行,對實際的操作沒有意義,按照我的觀點,只能選擇簡潔、便捷。

要我的做法便是選讀古詩詞,瀏覽的可能是小說,精讀的,就是那些有一定思想意蘊的著作,如《蒙田隨筆錄》、《培根隨筆集》、《帕斯卡思想錄》、《理想國》、《叔本華隨筆》、《尼采隨筆》、《西方哲學史》等;還有《道德經》、《論語》、《孫子兵法》、《幽夢影》、《菜根談》等等。

讀書的問題,有時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而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因為問題在書中無法解決,只能在書外化解。培根的閱歷,使他談讀書有了更厚的底子,更廣闊的視野,談吐就變得非常精妙,“讀書使人淵博,辯論使人機敏,寫作使人精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