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教育是慢藝術的讀後感8篇

通過寫讀後感,我們可以分享我們的閱讀體驗,鼓勵他人也去探索文學作品,讀後感可以讓我們更加註重細節和文學細緻的品味,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教育是慢藝術的讀後感8篇,感謝您的參閱。

教育是慢藝術的讀後感8篇

教育是慢藝術的讀後感篇1

?教育是慢的藝術》是福建著名學者張文質先生的作品。與其他許多教育理論書籍不同的.是,這是一本教育演講的集子,共收錄了張文質老師從2004年到2008年五年間的12篇演講實錄,其中,有四篇是與1+1讀書俱樂部成員聚會時的發言,有八篇是到各地學校的演講,篇幅最長的是後面五篇,佔了全書的四分之三。

言為心聲,文如其人。張老師的演講,通常是“沒有完整的講稿”,“和大家面對面的談話時捕捉頭腦中快速生成的影像,甚至是不太完整的對某個問題的理解”的呈現。這種生成性為講演注入了更多鮮活的魅力,反覆品讀這些“原汁原味”的文字,我彷彿又回到了聆聽先生講座的酷熱八月的上海會場,時而言辭犀利、鞭辟入裡,時而充分肯定、讚賞有加,時而殷切期盼、信心滿懷……從他身上,我不僅看到了生命化教育的希望與未來,更看到了一個有良知的有責任感的教育學者長期致力於教育革新與喚醒的赤誠行動。

一、生命化教育的倡導者、實踐者

生命化教育是張文質老師的夢想,是忠實的倡導者、實踐者,他逢人必講,走到哪講到哪,他對老師講、對學生講、對家長講、對學校講,不遺餘力。他到江蘇、出廣東、上湖北、遠赴內蒙古、挺進新疆,倡導生命化教育,建立實驗學校。最多的,應當還是他的根據地福建。12次講演,就有11次是在福建各地的學校。他的足跡差不多快要踏遍福建的每一塊土地了吧?

對生命化教育本質的詮釋應當數他2004年末在永春師範的一次講演最為經典。他說,“所謂生命化教育,其實就是一個精神的理念,是對更美好的教育的一種價值訴求。”用一句話來表達,那就是,“把對每一個兒童的理解、關愛、信任、成全,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體現出來,它不是僅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達和理解,它必須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體現出來。”

在他看來,所謂教育,就是對每一個個體生命發展可能性的成全,社會需要這樣,學校更要這樣。教育是慢的藝術,他通過自己的行走與觀察,對許許多多無視生命漠視生命的反教育急功近利的教育行為痛心疾首,振臂高呼生命的尊嚴,告訴我們生命的可貴,引導我們期待生命的美好。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明白,在現實的教育環境下,要達成這種從生命本原出發的教育理念是何其困難,但張老師始終不氣餒不爭辯,他以巨大的勇氣與力量一直堅守著自己的信念。

二、想大事情,做小事情

面對“落花流水”般的教育環境,張老師對所有一線老師都寄予了深深的理解與敬意,每到一處,他總是平等而親切地勉勵所有的老師們,如何在面對現實的同時,尋求內心精神的豐盈。他處處強調,教師要能夠既想大事情,更做小事情。在“生命化教育”12人研究小組聚會上,他說:“今天我們能做的也許不是對教育的想象,而是隻能提醒自己這就是我們生存的現實。”但既使這樣,“我們要努力回到生命當有的更堅韌的立場,回到作為個人的承擔——觀察、記錄、思考、對話、寫作,努力做一個行動者。努力培植自己更豐富的教育智慧,努力不使自己變得遲鈍、衰竭、愚蠢、喪失熱情,努力在具體的工作中生髮出更多的生命熱度與溫情,相信自己就是相信靈魂未死的價值,哪怕一點一滴,不是逃向蒼天,而是回到塵土,既受苦又痴迷於自己笨拙的努力。”

07年3月他在福州格致中學鼓山校區論壇上說:“不要偷走孩子的夢想。我們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教育危機,不是哪所學校,而是這就是我們共同的境遇,教育需要思考大問題,教育也需要在小事上持續、耐心地努力。”

08年4月他在福州十八中市級專題研討會上,談到規模巨集大的巨型學校在探索有效教學的艱難時,仍不失時機地肯定到:“教育需要我們每一個人都貢獻出一點點自己的見解,提出一點點自己的思考,它不一定有價值,但作為一個思想的提問者,還是有意義的。”這就是張老師所說的“想大事情”。

那什麼是做小事情呢?

張老師說:教師“管好自己的課堂”是做小事情;教師“多一種經歷,多讀一本書,增強生命的強度”是做小事情;教師“說真話,做真事,善待第一個學生”是做小事情;教師“有學習的傾向,學習的意識和習慣”是做小事情;和同事“交流教育心得,遇到困難開始研討”是做小事情;甚至每天“把自己收拾得更乾淨一點等等”也是做小事情。

而作為學校,在“校園內很多樹下放有凳子,可以供孩子們課間能夠坐著休息”是做小事情;“在校門口放著兩排椅子供來接送的家長坐著休息”也是做小事情……他認為,小事情是有著巨大能量的。“目光向內才可能知道自己的責任,才可能知道一切變革正因為‘我’的參與而變得更有可能。”

05年6月,他在泉州骨幹教師培訓會上對培訓學員們說:“我們幾乎沒辦法在大的格局中做出什麼,但在我們的身邊就有可為的事情,作為一個目擊者,一個見證人,觀察者,記錄者,思考者,作為一個發出自己聲音的人。……我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行動準則,就是想大問題做小事情,大問題要思考,小事情要踐行。要從我們能夠改變的地方去嘗試。”

在永春師範的生命化教育的講演中,他談到教師要隨順人的稟賦,樹立一個樂觀的學生觀時,他說:“我們既能夠有所思想,也能夠有所行動,以自己的創造性工作表達出對學生的信任和期待,也表達出相信每個人都有更美好未來的信心。”每一個教師都應“時時提醒自己、改變自己、剋制自己的否定性思維,一點一點地變得陽光起來,積極一點,主動一點,努力在責任之中表達出我們對生命的眷戀。”

三、深入學校、深入課堂

從他的書中,我捕捉到了一個教育學者十幾年來不懈的真實的行走歷程。他深入學校,深入課堂,把自己的教育思考,牢固地紮根在真正的教育基層學校的土壤裡。他跑遍了各種各樣的學校,城市的、鄉村的、城郊結合部的、中學的、國小的、公辦的、民辦的等等。他說:“我熱衷到學校聽課,也比較信賴自己所看到的。在這樣的現場,你同樣是一個教育的承擔者,同時往往能夠獲得一些原先未曾料想到穎悟。”

為了在福州一所學校的教師論壇上進行十幾分鐘的發言,他特地跑到這所學校去聽了兩節課:心理健康、歷史。他說:“我希望自己能有一點與課堂相融,與學生真正相見了的感覺。”他會跑到自己女兒所在的學校去聽課,包括通用技術課、英語課,他都聽。有時,他還上課,給學生講語文講作文。他說自己每年聽課都在100節以上——這是一個什麼量?與在我們學校,只要求每個老師一個學期聽課量達到12節相比,100節,相當於平均一週都會聽二節課!在我們學校誰能做得到?校長一年聽課是多少?教研部門的那些各學科教研員們一年聽課又是多少?放眼中國教育,敢於跟這100節叫板的,又會有幾人?

四、純樸的鄉村教育情結

如果說今天的教育環境已是“落花流水”的話,那鄉村教育則早已是“落荒而逃”了。優秀的老師們逃了,優秀的學生們逃了,經費緊張,辦學艱難,已非同一般可言。拿我的老家湖北荊州的情況來說吧。家在農村的,只要家長有稍許能耐,都會想方設法讓孩子到縣城區學校去讀書,而鄉鎮學校的老師,也通常會想方設法調到城區學校去工作。而城區的優秀學生呢?則是流向條件、資源更好的地級市學校或省會城市學校,優秀的老師基本上也是如此。

於是,城區學校的規模總是很大,一個班七十多人是再正常不過的事,而鄉鎮學校規模則一縮再縮,班數班額不斷減少。為了保障那可憐巴巴的鄉村教育的基本師資,主管部門不得不採取一些舉措,如選擇城區學校的老師到鄉村學校開展階段性支教。然而“上有政策,下就有對策”,被安排去支教的老師的情況可謂五花八門:有的老師人去了,但心沒有去;有的是今天去了,明天不見了;有的是這個月在上班,下個月就一“病”不見了;而最為離譜的是,有的乾脆私自請個人頂替自己到支教的學校去上班,自己玩起了失蹤,遠走他鄉……

張老師深切關注農村的教育,常常深入農村學校進行調研講學,更把很多農村學校作為生命化教育的實驗學校來研究。他一針見血地指出:“我覺得教育最沉重的問題首農村教育問題。”“今天農村教育問題有一個比大學聯考更沉重的話題,就是這些年來,農村的孩子進入重點大學、進入名牌大學的比例逐年下除,像北大、清華差不多就是15%,所以很多農村的孩子只能上二流、三流、四流,不入流的大學甚至是那些‘野雞大學’。”

他的敏銳,不是一般的學者可以比的;他的敢言,也不是一般的官員可以比的。閱讀這些講演實錄,我常常驚訝於張老師的勇敢,這是一種口無遮攔地道出真相,這是一種殘忍難堪的逼近真實。講真話在當下其實是很困難的事情。我們不是不知道真相是什麼,而是說出真相太難了,我們也不是不知道真相被揭露的話會改善現實,但依然選擇了沉默,因為,堅持說真話太麻煩,太危險了。

我跟張老師一樣,也是從農村走出來的,腳上的泥巴還沒有洗乾淨,腳底還是鄉下的泥土,如今雖然生活在南方城市,但我的心仍然紮在老家那一個閉塞貧窮的小村落裡。我沒有可能再回到老家回到鄉村去工作,但我對張老師這樣一種質樸的農村教育情懷充滿了敬意。他可以一連十幾次地到同一所鄉村學校——晉江龍林國小去聽課調研,可以到農村鄉鎮去義務講學,可以到泉州市一所鄉鎮學校(永和中學)跟學校教師們進行多次座談、跟學生面對面地對話。

他不是浮在面上,只有空空的關愛;他不是浮光掠影地到此一遊,只有留存的鄉村圖片;他把行動把責任建立在對眾多鄉村實驗學校不辭辛勞的指導與實踐之中;他勉勵在鄉村工作的老師們,要“學會妥協,學會調整,在妥協中前進,在調整中提高”努力增強自我生命的強度。他更大聲向有志之士向社會強烈呼籲:目前,農村更需要一種新的教育理念,農村教育需要更多的人來關注。

與這一本書相遇,是我暑假赴上海的一個意外收穫。當我在上海興高采烈請張老師簽名合影時,我感動於文質老師的平等與親切,讀完這本書,我更感動於張文質老師這份教育的赤誠。仰望星空,腳踏實地,也是我的教育責任。

教育是慢藝術的讀後感篇2

學習張文質老師的《教育是慢的藝術》,尤其是他所研究的課題,生命化教育,頗有感觸,並有所理解、認識和收穫。

張文質老師在《生命的禮讚》一文中簡述了什麼是生命化教育,他認為生命化教育就是把對兒童的理解、關愛、信任、成全,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體現出來;它不是僅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達和理解,它必須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體現出來。我記得杜郎口中學的辦學理念是:“以人為本,關注生命,開放課堂,群體參與,師生互動,教學相長,氣氛和諧,環境寬鬆,自主參與,個性發展。”這都體現的是對於人性的關注和關愛,與生命化教育的理念,與“以學生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思想理念是相切相關相融的,是一脈相承的。

張文質老師說:學校應當是幸福的樂園。生命化教育是學生的幸福,是教師的幸福;教師的幸福,是教育的幸福。但是,我們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真正做到關愛學生,尊重學生,讓學生得到有尊嚴的學習生活嗎?學生在學校的生活是幸福的嗎?

按常理,學習優秀的學生在校生活應該是幸福的,其實,不盡其然。尖子生為了在學習上拔尖,就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辛苦和心血。上課認真聽課這是沒說的,下課十分鐘也不能浪費,午休時間,課間時間,放學後的時間,雙休日,節假日,所有能利用的時間,幾乎都不會讓其白白流過,他們每天每日都是在學海中苦苦地掙扎著,並時時擔心成績掉下來,名次滑下來,學習負擔重,精神壓力大,整天都是處在高度緊張的狀態中。現在,學生沒有幾個能達到以學為樂、學中作樂的境地。學習好的學生,在學校的生活並不是幸福快樂的。

學習優異的學生在校生活不是幸福的,那些在學習上有障礙的學生,他們在校的生活更不會有幸福可言。沉重的課業負擔和學習壓力,加之一些教師不端正的教育態度和生硬粗暴的教育方法,使學生在長期的學習生活中遇到種種挫折,導致一部分學生厭學、懼學,最終棄學輟學。這就形成了各班級中的學困生(過去叫做差生)、流失生。

生命化教育的理念是對更健全的生命的成全,是要讓每一個人都有過更有尊嚴的生活的意識。可這些學生在學校的生活中不可能過上有尊嚴的生活。對學生考試成績進行排隊、按名次進行分桌、按名次分配考場、張榜公佈排名榜……這不都是我們做教師的經常性的所作所為嗎?也就是在這些司空見慣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的教育行為中,學生沒有安全感,整天在提心吊膽中渡過,怕成績下降,怕名次排下去。好學生怕,學習不好的學生更怕。哪次開家長會後不是陣陣電閃雷鳴?陣陣狂風暴雨呢?大批的學生在一次次考試失敗的打擊下,失去了幸福感、自尊心和自信心,逐漸地加入到了厭學的行列中,變成了學困生。

今年我市會考的考生有1931人,不及格的人次有5131人次(各科不及格人數相加得出),平均每學科不及格人數是733人,佔37.96%。這不是一筆小數字吧?這還不算中途輟學的呢。我們的教育不僅僅是為一張高分的卷子,但連最基礎的知識都沒掌握多少的學生,帶著自卑,帶著恥辱走向社會又能做什麼呢?

這些學生的問題,有社會的原因,有家庭的原因,有家長的原因,有學生本身的原因,也有學校的原因,教師的原因。

生命化教育就是對每個孩子的一份真愛、一份關注、一份尊重、一份賞識、一份等待、一份寬容,它努力培植的是對生命的敏感,關注所有生命的`價值,肯定所有生命的意義。這“所有”,就應包括優秀生,也應包括學困生。

而我們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更多的是在關注知識技能的傳授,行為能力的培養。學校關心的是升學率、優秀率、平均分;老師關心的是考上重點高中的有幾個,能升學的有幾個,課堂上眼中只有學習好的學生;家長關心的是考了多少分,能不能成為學習的尖子生,能不能考上重點高中,能不能考上好大學。學校是傳授知識的封鎖嚴密的加工廠,學生是訓練有素的整天等待接受知識的容器。是我們關注的目光不對,是我們關注的支點放錯了。我們有真愛,但我們愛的方式不對;我們有關注,但關注的物件不對;我們有賞識,給的卻是極少部分的優秀生;我們還缺少尊重,師道尊嚴幾千年,不可能一下子改變;我們還缺少等待,總是急不可迫的恨鐵不成鋼;我們還缺少寬容,總認為嚴師出高徒,棍棒出孝子……

我們要做到對更健全的生命的成全,必須從珍愛生命做起,讓每一個學生都有過更有尊嚴的生活,要引導學生對更美好的未來充滿期待,讓老師幸福地教學,讓學生幸福地學習,讓學校真正成為學生幸福成長的樂園。

教育是慢藝術的讀後感篇3

“教育,是一種慢的藝術。慢,需要平靜和平和;慢,需要細緻和細膩;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尤其需要合理地對待學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錯誤……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間和時間。”寒假讀了張文質老師編輯寫的《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書,這本書是張文質老師在多個場合的演講集,語言淺顯易懂,處處顯示出張老師對教育的關注、關心與反思,他主張在大環境無法改變的情況下,教師塑造身邊的小環境,解放孩子。回想從教十三年,我很有感觸、深有體會。作為教師的我們,今天該怎樣理解“教育是慢的藝術”呢?令我思考很多很多……

“慢”需要感悟。“有時候我們簡直就沒有辦法使一個人學得更多、學得更好,也沒辦法讓他迅速形成所謂‘良好’的習慣,我們經常無法對自己的教育行為作出恰當的判斷,也無法洞悉一個成長中的兒童最需要的究竟是什麼,我們怎樣才能恰到好處的保護和幫助他,教育其實就是一種互相尋找、發現,彼此增進理解的過程。”這樣的文字,總是一次次驚醒我要學會等待,學生不需要的擔心,而需要關心;學生錯了,不需要責罵,而需要理解;學生不需要說教,而需要分享;學生不需要冷落,而需要疼愛。學生本身就是希望,我們儘管為學生著想,為教育的慢而崇拜。我堅信,我的眼裡沒有差生,每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有他神聖的理由,都有他存在的價值。比如面對一些問題兒童,愛因斯坦到十歲才可勉強說話,海倫凱勒兩歲的時候就雙目失明,雙耳失聰,舟舟被認為是弱智少年,卻是世界級的天才指揮家。

這學期,我新接了一個一年級的班,真的發現不知道自己叫什麼名字不知道家住哪裡的孩子,不能說話,眼睛不能聚焦的孩子,不能聽見同伴說話,帶上助聽器才可勉強聽見聲音的孩子,但是,這又怎麼樣呢?誰能敢說,他們不會是下一個愛因斯坦,舟舟或者海倫凱勒?時間是證明學生成長最好的東西,不是靠老師的聲嘶力竭的吶喊和批評甚至奚落諷刺,置之不理。這樣的孩子一定會有獨特的視角和自己的思想。老師生拉硬扯地教育管教,怕是會誤事的,也不會有什麼成效,“教育是慢的藝術,即使是知識的獲得,經常也是困難、艱苦、緩慢的過程;人的成長更是曲折、艱難,有自己的規律,一點也勉強不得。”千萬不要在無意的傷害中偷走了孩子的夢想。

“慢”需要等待。教育的等待會讓我們看到更多美好的東西,在課堂上即使我們用同樣的時間、同樣的方法教授同樣的知識,也不會使學生取得同樣的成績。那就讓我們學會等待吧,用耐心靜靜地等待,用寬容溫暖去等待,用汗水辛勤去等待。就像農民一樣,春日裡播種,把對秋天果實累累的嚮往融於澆水施肥、鬆土拔草、辛苦耕耘之中,儘管有許多果實的收穫是要等到來年乃至他年的,但他們依然不惱怒,不氣餒,繼續默默耕耘,因為他們相信,每一粒種子都有發芽成長結果的那一天!作為教師,“等待”就是見證學生成長的過程,“等待”給了學生成長大量的時間和空間。“等待”是對學生的信任,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每一個孩子都有無限的潛力,關注和挖掘學生的潛力是至關重要的。面對每一個學生時,我們始終都要有這樣的心理暗示:在他的成長中一定有很多潛能沒有被挖掘出來,我們不要著急,慢慢等待,等待的過程也是孩子潛能釋放的過程。真誠地賞識每一個學生,對每一個學生都充滿期待並加以特別引導的話,那他們的潛能將會得到充分地挖掘。教育是慢的藝術,是等待的藝術。對學生的教育永遠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惟有耐心的等待,堅守,我們才能看到花開的美麗。

“慢”需要永恆的責任。張老師告誡我們:要加深對教育的理解,確立自己的生命價值與目標。本書中,他提到馬克思·範梅蘭對教師最好的描述:成為學生心目中能夠替代父母角色的人。他還說:“研究教育,最需要的是傾聽、觀察、記錄和描述,研究教育就是回到教育,回到細緻、持久的省悟之中”。日本教育學者佐藤學認為,教育往往在緩慢的過程中才能積澱一些有用的東西。在教學中,我們要去慢慢地感悟,教育是浸潤和雕琢的境界,要保持“慢”,慢,代表是平靜和平和;慢代表是細緻和細膩;慢代表的耐心和耐性,就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的心情。

作為教師,我們要學會:

1、學會寬容,學會善待學生。我們的孩子每一個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生命密碼,帶著獨特的稟賦,帶著不同家庭的影響來到學校,寬容、尊重差異,就是培植文化與人的多樣性。

2、學會等待。因為每個人都會有智慧的覺醒,有一個精神力量增長的過程,自我意識的形成過程,所以教師要有等待之心。

3、學會傾聽。更多傾聽孩子的心聲。

4、學會欣賞,哪怕孩子只有點滴進步,我們也要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

5、學會讚美。教師應大聲說出對孩子的肯定和表揚。

6、學會參與。參與到學生生活中去,真正和學生在一起。

7、學會合作。任何課堂的成功都有賴於師生的對話、互動、合作,而合作能力的培養,只能在合作過程中實現。

8、學會表現。教師要有很好的“舞臺感”和課堂表現能力。

9、學會反省。不僅思考教育方法、策略、技術,更要檢討在成全人的方式、價值取向上的對與錯。

10、學會創造。通過成就學生的方式來成就自己。我們的成就感、滿足感離不開課堂和學生。要成為有魅力、有感召力的人。成為引領孩子人生方向的人。

我非常喜歡“慢教育”這個詞。教育並不是立杆見影的工作。急功近利,往往與教育背道而馳。以“慢”的心態來對待教育,陪著學生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賞成長的快樂,慢慢地陪著學生長成參天大樹,何嘗不是一種睿智,一種氣度?

教育是慢藝術的讀後感篇4

今年暑假裡,我讀了張文質的《教育是慢的藝術》這本書。書中說道“教育,是一種慢的藝術。慢,需要平靜和平和;慢,需要細緻和細膩;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尤其需要合理地對待學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錯誤……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間和時間。”作為教師的我們,今天又該怎樣理解“教育是慢的藝術”呢?我主要想從以下四個方面來談談我的認識。

一、“慢”而不“怠慢”。

教育教學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一部分“問題學生”,他們在學習上基礎較為薄弱,理解和接受能力差,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習失去信心,自暴自棄;在生活及其他方面,特別是高年級的學生,早戀、打架鬥毆等現象不時發生,給我們的教學和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大難度。作為教師,我們常常有恨鐵不成鋼的感覺,缺乏足夠的耐心和寬容。對此,我反覆思慮著如何將他們引上良性發展的軌道。如果對這部分學生“怠慢”了,就意味著放棄他們,後果不堪設想;相反我認真思考,改變了自己的否定性思維。雖然他們的壞習慣很難改變,但並不是不可救藥;雖然他們在學習方面起點比較低,但仍然可以有所作為;雖然他們進步的速度比較慢,但並不等於到達終點的速度就慢。因此作為教育者,我們對待這些問題學生要鼓勵、啟發、引導、耐心、寬容、等待……,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使他們逐漸調整和理順好自己的狀態,再差的學生都有它的基礎點,就從每個學生的具體基礎點做起,自然生長點開始,逐漸延續增長,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自然就會產生興趣,而繼續續下去。(比如今年我有一個學生叫賈元瑤,在國小她學習習慣就很不好,又比如現在在鄭州二中讀八年級的李豫徵)

二、“慢”需要感悟。

我們老師在我們的教學中慢慢地去感悟,就像為人父母,育人的經驗也是慢慢感悟出來的。一個好教師,應是偶有所得,有些獨特的理解、獨特的發現。教育是些潛移默化、潛滋暗長的東西。作為老師,尤其如我們成天和孩子打交道的老師,對待孩子,我們要有耐心,要學會傾聽,要平等對待每個孩子,不能戴“有色”眼鏡。在我們的教育過程中即使我們心中有不滿,有怒火,都應該壓制自己。靜下心與孩子交流,開啟孩子的心結。也許,你一句溫暖的話語,改變的卻是一個人的人生。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在於激勵與喚醒”,我們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平時,我們要更細緻、耐心些,多一些等待、思考與剋制。我們要腳踏實地,善於發現,做好觀察記錄,捕捉更多的瞬間。

三、“慢”需要等待。

這個“慢”,要有足夠的期待,足夠的耐心,減少教育浮燥與功利。而作為一種慢的“藝術”,尤其需要合理地對待孩子的不足缺陷甚至錯誤。每個人的成長過程,就是點滴錯誤、點滴成績、點滴感悟積累而至質變的過程。這個慢,也就是讓孩子感受、體驗過程,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個過程中充滿著跌下去和爬起來。他一跌到,你就去懲罰他,而不是等待他、鼓勵他自主地站起來,那他也許會耍性子,乾脆不起來,等著你來拉扯他。對學生來說,錯誤是什麼?錯誤是一種經歷,錯誤是一種行為,錯誤是一種認識的暫緩,錯誤是一種履歷性的成長資源。學會使用這種不可再生的資源,需要教師發揮慢的藝術。“教育不能追求立竿見影的效果,‘立竿見影’的背後可能就是反教育的行為,所有反教育的行為都立竿見影。”我以此作為一劑清醒劑,並時時告誡自己,欲速則不達,對待“問題”學生,要寬容,要等待,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能簡單粗暴。在具體做法上,這幾年我改變了以往遇到他們“作亂”時批評、埋怨的做法,尤其注意當眾保護他們的自尊心。然後以自己的熱情和真心感染他們,以欣賞他們的優點為出發點,以保護他們的自尊心為基礎,拿起表揚的武器,營建“讚美文化”。循序漸進地培養他們“向上”、“向善”的精神。

四、“慢”需要永恆的責任。

一個人在校期間只是他人生的一個階段,還有很長的路要他走下去,“活到老學到老”是生存的需要,畢業時的他,還有那麼多的不完善,一個好老師在學生心中的地位是至高的,師生之間的偶爾一個簡訊、一句問候、一次思想的交流和碰撞等等對一個人的激勵、鼓舞、發展導向都是有很大作用的,(比如我們班的學生王若林,我只是在國小最後一次的家長會上點名表揚了幾個很有學習潛力的孩子,結果這個孩子考上了上海交大)我想這也是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神聖之處吧?這也是我們對社會的責任吧。作為一個教育一線的教師,我非常喜歡“慢教育”這個詞。教育並不是立杆見影的工作。急功近利,往往與教育背道而馳。以“慢”的心態來對待教育,陪著學生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賞成長的快樂,慢慢地陪著學生長成參天大樹,何嘗不是一種睿智,一種氣度?

教育是慢藝術的讀後感篇5

?教育是慢的藝術》這本書,是我的一位教師前輩向我推薦的。20xx年5月份第一次讀,讀著張文質的文字,滿滿的都是真實。他一直在講教育的真相,一直在強調生命化的教育,讀得我心裡很痛的那種感覺!

和另一位教師前輩交流,讀《教育是慢的藝術》,怎麼會有心痛的感覺?她說,痛苦,就不要讀了!於是,就把它擱置那裡了。為了完成此文,又拿起了這本書。一年多的沉澱,心境完全不一樣了,沒有了曾經的痛徹心扉。

當教師失去了她該有的陽光下最光輝的師道尊嚴的時候,我們只能向自己尋找答案,一切從自己的內心去探求。也許,就是那種笑著哭的感覺吧。就是那種流著淚去追尋夢想——砥礪前行、靜待花開、用生命去綻放教育的絢爛焰火!

在《直面教育與生命的悲情》一文中,我讀到“德國教育家洪堡在一百多年前做了兩件有深刻影響的事,一個就是極大地提高教師的工資,結果使得優秀的人才大量湧向學校;一個是實行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免費教育。德國,哪怕經過兩次世界大戰,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富有、最強大、最有創造力的國家之一。這跟洪堡教育改革的理念所開啟的制度有很大的關係。”

心裡是振奮的!真的羨慕德國的教師從業者,不是豔羨他們高額的工資,而是眼氣高額工資所帶來的當教師的師道尊嚴!

我們當教師的有尊嚴嗎?

有些家長一提起老師,就咋咋咋地評論。就是社會上,也總是貶低教師。我真不知道教師都犯了怎樣的道德失誤?世人為什麼要用超於常人的道德標準綁架教師?

教師,是神?還是個人?

當孩子在學校擦傷,家長跑到學校嗷嗷叫:孩子交給你,就給我看成這!當老師和他講道理時候,他說:滾一邊兒去!甚至是想要向老師大打出手!

當教師的是否要問,教師的師道尊嚴,哪裡去了?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在泥濘中,用那遙不可及的夢想支援著我們前行!

教育是慢藝術的讀後感篇6

外出學習,少不了去名校參觀,聽“美女”做課,大凡做課的教師,也都是學校的“王牌”,不僅教學基本功紮實,也鮮有“醜女”。

事有湊巧,一次外出學習,上午下午各安排參觀一所學校,上午為參觀團做課的是一位漂亮時尚、影視明星般的女教師,舉手投足也如舞蹈一般,很是吸引我們的眼球,課上得也算可以。下午到另一所名校,先聽課,為我們做課的教師已站在講臺前,如果沒有上午的美女教師做對比,我們可能不會在意這位老師的相貌,可是她長得實在太一般了,黑面板,小眼睛,短頭髮,臉稍顯得長了些,長臉偏穿了“v”形領的黑西裝,既不時尚,也不精神。略顯拘謹地站在講臺邊,招呼著進場的學生。與上午的“美女”教師形成鮮明的對比。我們在下面悄悄議論,怎麼沒有同事提醒她穿件漂亮些的衣服。

學生坐定,課也開始了。誰知,一進入上課的狀態,這位“黑妹”教師很快就煥發出別樣的光彩,這種光彩,不是為了當“課堂秀”而拿腔拿調的感情豐富,也不是手舞足蹈般的肢體語言配合,而是由內向外散發出的令人賞心悅目的舒服。我想來想去,這種舒服感應該叫教師味兒的美麗,她聲音輕輕的,語調柔柔的,由於是剛入學不足三個月的一年級學生,她的語言還很兒童化,課堂上處處洋溢著讚揚和民主。

我留心了幾個細節:其一,在指導學生字的筆畫時,針對一年級的學生提點,往往會安排書空的環節,此時,教師一般都轉過身子,背對學生書寫,這樣可以使自己寫的和學生寫的筆畫一致,而這位老師運用的是鏡面書空,對於老師自己來說,也就是從右往左寫,這有一定的難度,不信,諸位老師可以一試。而這位“黑妹”老師非常嫻熟地給面對學生做著鏡面書空範寫,似乎這和教師會說普通話一樣尋常。其二,有一位小胖子說話結結巴巴的,一點兒也不流暢,可是在這節課上有一處發言使她大加讚賞,她先是豎起大拇指,笑眯眯的看著這個孩子,高興地誇他:“***,你今天真是令老師刮目相看啊!”然後,又走過來,摸摸小男孩的頭,小男孩甜滋滋地坐下了。在我看來小男孩的發言無論是從思維角度還是表達質量都是非常普通的,可是,教師那種絲毫不做作的真誠表揚會使孩子覺得這是了不起的回答,她注意的是孩子自己和自己的橫向比較。其三,有一位小孩認讀一組音節,反覆了多次終於把一組全讀對了,老師釋然地說:“哎呀,你終於都讀對了,你看,老師都要急出汗來了。”她的釋然是那麼自然和真誠,說完,甜蜜地笑著,為孩子的成功顯得很激動。

相比之下,“美女”老師的課遜色了許多,兩位老師課的設計差別不大,美女教師的語言還更顯生動,然而,我問了身邊的幾位聽課教師,大家都說這位“黑妹”老師講得好。而且大家居然和我有這樣的同感——這位“黑妹”老師一上課就覺得漂亮了許多。

這使我想起了一個詞——上鏡。上鏡,這個詞在影視界運用得最為廣泛,指的是演員在鏡頭前的感覺。如果一個人並不十分漂亮,可是一上鏡頭,就讓人覺得很漂亮,這就是上鏡。明星周迅就是很“上鏡”的演員,她應聘演〈〈大明宮詞〉〉中的太平公主時,據說看起來與導演心目中的太平還是有一定距離的,可是造型完一試鏡頭,人人叫絕,小太平就是她了,!這就是上鏡。

當然,周迅本身也算是一個嬌俏可愛的美女。對於女人而言,美麗,是隨身攜帶的通行證和優惠卡,尤其是在機遇降臨的緊要關頭,棋逢對手的關鍵時刻,美麗,就是化險為夷的殺手鐗,會及時地對焦灼不堪的美女亮起綠燈,溫柔地把遺憾和無奈留給對手。當今賽事林林總總,主持人大賽賽的是口才,聲樂大賽賽的是嗓子,模特大賽賽得是身材,可是,這些看似與“靚不靚”關係不大的賽事,美女的臉蛋總能不自覺得在賽程中為自己的分數提高几個百分點。優質課大賽似乎是與賽美麗關係最小的賽事,可是據說也有美貌贏得勝出的傳聞。其實,但凡生活中美麗的人兒,鏡頭前當然也美麗,一上鏡,“東施”變“西施”的機率也很少。但是,“上鏡”現象給了我們做教師的一個提示:課堂,就是教師的“上鏡”時刻!我們,應該追求“上鏡”的美麗!

做教師很難有真正的上鏡時刻,倘若真去上鏡,恐怕面對黑黑的鏡頭要拘謹得醜態百出了。然而,那位“黑妹”為我們演繹了教師的“上鏡”風采,倘若幾十雙求知若渴的童眸是鏡頭的話,那麼,在課堂上,尊重學生,愛戴學生,善於引導學生,時時關注學生,把課的重心放在學生的感受和體驗上,對話和發展中,為學生的成功喝彩,為學生的進步鼓掌,在學生思維阻滯時點一點,在學生認識不清時撥一撥,這種煥發在課堂中的師者真誠就是“鏡頭”前的獨特美麗,就是教師最具職業魅力的“上鏡”時刻。但是,作為老師,找到自己的“鏡頭感”,必須準備好兩個背囊:一個裡面盛滿情感;另一個裝滿知識。

教育是慢藝術的讀後感篇7

品讀這部書的時候,有人評價說這部書理論性太深,沒有實用性。不過我讀的時候,總感覺如沐春風,像和作者在促膝長談一般,總給人以心靈的啟迪。我們也需要不時的好的`理念的注入,不是麼?

之前一直有一個困惑,聽電視上的節目主持評說某一本書時,即使這本書我從來沒聽說過,在他們的“忽悠”之下,我就會聽的入迷,而且會對這本書產生極大的興趣。像《子午書簡》之類的讀書或者評書節目是非常喜歡。回過頭來細想一下,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在上課時不惜花費全部精力,但是在讀書上卻是推薦的極為可憐。記得七年級來時,學生有讀書課,為了作為一個好的引導,我總會在課堂結束前的幾分鐘介紹幾本好書。而且當時突發奇想,給班級的學生辦了班級報刊,報刊的一欄就是好書推薦,好的電影也在其中。但是,由於學生學習任務太緊,這項工程也就夭折了。不過現在想來,推薦好書確屬我心中所願。只是苦於沒有一個良好的途徑。

肖川在《教育的情趣與藝術》裡邊有一章節就是“做個好書的鼓吹者”,我覺得這話很是符合當下的情境。學生學習壓力大,平時上課任務趕得緊,學生對書幾乎快絕緣了。這個時候,就需要老師“振臂一呼”,“鼓吹”某一本或者一類好書,讓學生能在學習之餘能夠多品讀經典、收穫感悟。雖然作者在文中只是向讀者推薦一些比較好的作品,讓人從其中受益良多。我們作為語文老師,在課堂上也應如此,將書中之精華、精彩之處向學生展現,讓學生愛上讀書、多讀好書!

肖川先生在寫這些理論時,一邊強調課堂內外的人性關懷,一邊就在闡釋讀書的好處。這給我們以極大的啟發。以後再課堂當中,我們不妨將這種理論運用到實際當中,在講解一篇文章之後,不妨多推薦幾部和這個作家相關、而且也適合學生讀的作品。在假期之餘,也可以讓學生多讀好書。記得有一次放假,學校給每位學生布置了4本好書來閱讀,當時的情況發展到這4部書不僅在開封市,在網上都是好書難求。在網上,這幾本書的銷量直接是遙遙領先的。我在此並不是想說求實的影響力有多大,只是覺得這種舉措對學生、對家長乃至對社會都形成了這樣的一種文化影響力——多讀好書!

所以,不妨在學習之餘,都鼓吹好書,讓老師們行動起來,給學生以啟迪,引領他們遨遊書海,這何嘗不是一種享受呢?

教育是慢藝術的讀後感篇8

張文質先生是著名的學者、作家,他一直在推行著“生命化教育”。而這本《教育是慢的藝術》是他《慢教育叢書》裡的一本,描述了教育要回到根本,迴歸本真,細細品味,能引起我作為一個教育者的深深思考。

“我常常發現,更可怕的是人失去耐心,缺乏最基本的修養;更可怕的是不自知,自我陶醉,自甘粗魯、卑俗,有時候這一切才是教育更為具體、尖銳的問題,但是它往往被各種任務、指標、困難遮蔽了。因此研究教育,最需要的是傾聽、觀察、記錄和描述,研究教育就是回家,回到教育,回到細緻、持久的省悟之中”。讀了這一段文字,我不禁問自己,工作這麼多年來,有沒有認真想過“教育”這兩個字的含義。

總覺得自己通過師範的學習,什麼都懂,什麼都知道。平時的教育工作中,總是急於見到成效,往往在課堂上沒有細緻的傾聽、觀察、思考學生的言行,或是一味的自己認為如何如何而忽略了學生的感受,更可笑的是,自己覺得還挺不錯,還為自己能夠這麼快駕馭學生而沾沾自喜,現在想來真是膚淺的很。有時在對待一些特殊的學生時往往沒什麼耐心,採取的方法也比較簡單,也覺得這樣的學生教育不好不是我的責任,似乎已盡力到我的努力了,我每天要忙這忙那,還要完成各種各樣的任務,總是對自己的行為找一些理由,等等。這一切都是我日常的教育工作變了味,使教育沾染了太多的社會習氣,脫離了教育原來應有的本真。讀了這段話,讓我重新進行了思考,重新審視了我先前的一些行為,並在以後的工作中進行調整,讓教育迴歸自然。

“不言而喻,教師要有一顆教育的心靈,敏感、細膩、堅強、執著、明確、美好,教師甚至“要比熱愛自己的黨派、教會更熱愛自己的學生”,教育確實要以愛為底色,談起教育就是談論我們的孩子和未來——然而,只要一靜心我們就知道自己實在被扭曲得太厲害了,也許更需要詢問的就是我們還有多少真摯的熱情,承擔的勇氣,能夠在各種困難中堅持應當堅持的執著,可是我知道這樣的詢問很多時候也是蒼白無力的,莫名的焦灼與恐懼盤踞了我們的生活,太多的指標、任務、功利已經控制了我們的心靈,我們渴望著美好,內心都變得越來越無望與冷漠——堅冰時期仍然延續著,有時我們幾乎無法越過它瞭望到自由和有活力的未來”。

這一段,告訴我們所處於這樣一個時代,學校也被各種各樣的功利所包圍,但作為教育者的我們要時刻保持一份清醒,要擁有一顆教育的心靈,要對學生始終充滿愛。一方面,沒有愛,我們的教育就會偏離遠來的方向,便會使我們平時的工作變得那麼急躁、那麼勢力、那麼急功近利,這樣導至工作中,對學生進行機械式的任務式的教育,往往學生越學越不想學,對學習也會失去信心,教育教學的效果也就會越來越差,如此惡性迴圈,後果就更不堪設想。另一方面,這樣的工作狀況,對自己來講也不是不盡如意的,試想每天面對著不願學習的學生,面對情況糟糕的教學場景,教師本人也難以獲得教學成就感與工作快樂感,常此以後,身心俱疲,對老師自己的發展也是有弊無益的。

文中張文質先生又談到了著名教育家葉瀾教授的一段話:“許多年來,葉瀾教授持之以恆的躬行“新基礎教育”的理念,無論到哪所實驗學校,她必定要先上教室聽課(而且每次都是聚精會神地坐在教室的最前面,她說這樣才看得清楚每個學生的“動態”),必定要先和實驗教師對話,為他們“捉蟲”、指路。如果沒有外出,她幾乎每週總會安排一天時間,早上六點多鐘就出發到一所學校,上午一聽就是4節課,中午簡單用餐後,就開始評課、交流,然後則是講座和對學校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見,她家裡人告訴我每次“這樣的活動回到家往往要到晚上六七點了”。葉瀾老師是當代最有影響的教育學者,她的“田野作業”方式同樣令人讚歎、敬佩,啟人心智”!

葉教授是一個教育大家,她都在盡力做一些每天我們看似在平常不過的事情,她並沒有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可她確真真實實的是一個教育大家,她所做持的態度是一個優秀教育者具有的優秀品質,不帶任何功利。也許,教育本是件簡單的事情,把每天的日常工作還原到原來的面目,便能真正好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