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優質8篇

在寫讀後感的時候,要求簡明扼要,不要求豐富感人,讀後感就是根據自己的感想所寫的文章,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優質8篇,感謝您的參閱。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優質8篇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篇1

龍應臺女士是個聰明的媽媽,做她的孩子是幸運的,我也希望有這樣的一個媽媽,在對付孩子的諸多問題上能選擇理智的做法。

龍應臺的《孩子,你慢慢來》中的卷首語有這樣一句話:“我在石階上坐下來,看著這個五歲的小男孩,還在很努力地打那個蝴蝶結:繩子穿來穿去,剛好可以拉的一刻,又鬆了開來,於是重新再來;小小的手慎重地捏著細細的草繩。淡水的街頭,陽光斜照著窄巷裡這間零亂的花鋪。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這個孩子從從容容地把那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龍應臺看著那個五歲的孩子,用草繩打個蝴蝶結,她願用一生的時間去等,等他五歲的手指把這個蝴蝶結紮好。我也希望我的媽媽有耐心,雖然不一定有用一生去等的耐心與勇氣,但為了一點小事兒不要那麼著急多好啊。我想,每一個孩子身上有很多的閃光點:陽光、誠實、肯努力、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有堅持自己的愛好,在音樂上有天賦等等,這個孩子不一定會會從容文雅,不一定待人處事,不一定在生活上完全自理,但請媽媽不要著急,所以希望有一個像龍應臺一樣的母親!耐心且有愛心。

其次還希望媽媽像龍應臺女士一樣很理性,能努力去思考如何尊重孩子。她的這本《孩子你慢慢來》一書適合所有已經或將會成為母親的人看,適合所有教育工作者看。不過,這本書裡面的文章,大概是龍應臺所有文章中最特別的,它們完全是溫情與理性交融、母愛的光澤與孩童的諧趣洋溢的生活散文。

就像封底所言:“這本書裡的龍應臺是一個母親,與生命的本質和起點素面相對,做最深刻的思索,最不思索的熱愛。它不是對傳統母職的歌頌,它是對生命的實景寫生,只有真正懂得愛的作家才寫得出的生活散文。”所以希望媽媽或者老師像龍應臺一樣懂得孩子,尊重孩子。

而且這本書則完完全全是從一個媽媽的視角寫的,所以充滿了溫馨的感覺。如“天上的雲,一團團一塊塊的,有時白、有時黑,雲的背後是藍色的天空,偶然飛機經過時有長長的尾巴,把天空分開,如此細膩的描寫,眼前彷佛出現”龍應臺女士如何跟兒子相處和教導的畫面多讓人羨慕啊。諸如送孩子上學時見到一景一物,嚴選孩子看的故事書,孩子犯錯時循循善誘……這些平常的事,描寫得細膩動人,像有一股暖流注入心中。所以這本書特別地溫暖,希望大家一定要去看看哦!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篇2

終於在今天有機會拜讀龍應臺的著作《孩子你慢慢來》,這是一本很優秀的書籍,書中的一字一句,都是那麼的輕柔,她以一個母親的角度,用她細膩的文字,輕輕柔柔的將她對於孩子們的愛刻進每一個讀者的心裡;她也以一個學生,一個曾經的學生,表達了她對於國內教育方式的不滿。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 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這就是龍應臺對於孩子的態度,她尊重孩子,在她的認知中,孩子就是“獨立而莊嚴的生命”,她尊重孩子的執著,她願意等。

書中的第一章,讓我的心不禁為之顫抖,林老師對王愛蓮毫不掩飾的厭惡,以及他對那個可憐的窮苦孩子毫不留情的體罰,都讓我為之心寒。“藤條一鞭一鞭地抽下來,打在她頭上、頸上、肩上、背上,一鞭一鞭抽下來。王愛蓮兩手捂著臉,縮著頭,不敢躲避,不敢出聲;我們只聽見藤條揚上空中抖俏響亮的`簌簌`聲。

然後鮮血順著她虯結的髮絲稠稠地爬下她的臉,染著她的手指,沾了她本來就骯髒的土黃色制服。”那綠色的藤條,不僅打在了王愛蓮的身上,也打在了作者的心上。周圍人們的歧視導致了王愛蓮帶弟弟妹妹跳河的悲劇,而冰冷骯髒的河水吞噬的也並不僅僅只是幾個可憐的孩子。

這是龍應臺童年的陰影,王愛蓮幼小生命的逝去,先生冰冷的面孔和每天三小時的作業,使她害怕,她不願意讓她的孩子也去承受這些,所以她尊重孩子,她試著讓自己融入孩子的世界,而不是讓孩子去接受自己。“沒說完,颳起一陣秋風,鮮紅的綵帶在風裡波浪似地翻滾起來,此起彼落,媽媽一時呆住了,她以為自己在看一條春節鞭炮聲中的五彩金龍——誰說這不是一條龍呢?”是啊,誰說這不是一條龍呢?孩子的世界永遠是那麼的純真,也讓龍應臺受益無窮。

成為母親,讓龍應臺獲得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不得不犧牲的,究竟是什麼時候開始她哼的曲兒竟變成了兒歌的?她自己也不知道。或許是她第一次擁著這個小生命,把他的腦袋輕輕地放在自己胸口,感受著他淺淺的呼吸的時候,她就徹徹底底的變成一個母親了吧。當若冰問她為了做一個母親而拋棄事業時“你後悔嗎”的時候,她的心裡肯定也翻起了波瀾吧,那句“有些經驗,是不可言傳的”中,透露出的,也許就是她於母親這種特殊職業的感受,有些東西,她犧牲的心甘情願。

在另一個小生命出世時,她有過擔心,實際上這也化為了事實,她看見安安聽了人們對於弟弟的誇獎後在鏡子前反覆的照,“媽媽,我的睫毛不長嗎?我的頭髮不軟嗎?我的手,媽媽,我的手不可愛嗎?”……一句句話語,柔柔的牽動了母親的心絃,她安撫自己的孩子,告訴安安他和弟弟的區別,她就那樣耐心的用自己的愛,看著自己的孩子一步一步,穩穩地,穩穩地走向未來。

漫漫人生,她有很多的時間去細心的教導他的孩子,教他們萬事萬物,教他們行事做人。

她並不著急,她也有這個耐心去等——孩子,你慢慢來。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篇3

不止一次的品讀龍應臺的《孩子你慢慢來》,每次翻開這本書時總感覺到裡面每一個字都是那麼的溫柔,充滿著濃濃的母愛,細細品讀彷彿能看到一灣潺潺溪流從一個母親的心裡流出來,情景美如畫卷。習慣於斜躺在床上手捧書本的我總會不自覺的嘴角上揚,為龍應臺的兩個孩子感到幸運,有一位多麼睿智,多麼慈愛的母親。

這本書的封面是:在一片落滿枯黃樹葉的路上,一個孩子正在低著頭,小心翼翼,又仔仔細細,似乎在尋找什麼,又似乎在思考什麼。這個年齡的孩子,他們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探索的慾望,他們研究著身邊的任何事物,包括他走的路和看見的路邊風景。而在當今這個處處高喊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的年代,天下父母都在潛意識裡把自己對生活的期許都強加在了孩子身上,希望他們更優秀,更強大,更乖巧……卻忘記了,孩子的一切進步都是有時間規律的。更重要的是,忘記了孩子的生命旅途,孩子才是自己的主人。選擇一張這樣的圖片作為封面,我想這應該是在提醒我們應該給孩子們預留一個屬於他們思索的時間和空間吧。

記得第一次讀這本書時,當我僅僅讀完卷首語,我就被那句“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這個孩子從從容容地把那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所深深震撼。龍應臺願意用一輩子的時間等一個五歲的孩子紮好一個蝴蝶結。捫心自問,我有她那樣用一生去等的耐心與勇氣嗎?哪怕是用一天的時間去等待孩子做完一道我自認為簡單的數學題?當孩子有興趣和信心做好的事情,如果我們還去中途干擾或自作聰明的指導,會不會阻礙他們對事務的原本認知?打擊他們的自信心?泯滅他們的創造能力呢?一個又一個疑問,讓我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我想龍應臺是對的,此時的我們,面對孩子的“執著”,不需要焦躁,不需要催促,更不需要我們畫蛇添足的指導。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只有學會耐心等待,才能讓孩子有自我成長的能力。

書中的每個小故事,看似那麼的平凡,無一例外的沒有跌宕的情節,沒有峰迴路轉的曲折,但卻無一例外的可以震撼讀者的心。當龍應臺接到超市電話,說鄰居家的孩子偷糖果時,現實中的我們能和書上所寫的一樣處理這件事情嗎?能原諒孩子嗎?當日記《一隻老鼠》中的情節在現實中出現時,我們也能和龍應臺一樣在知道孩子的訴求時與孩子平等對話嗎?印象最深的是《觸電的小牛》,現實中的我們也能苦口婆心的對孩子說教嗎?也許更多的是嚴厲的指責,換來的卻是孩子更大的叛逆心理,摧殘了自己,也傷害了孩子。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篇4

第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是十年前,那時候的自己酷愛看書,當時買手機的時候在裡面下載了幾本電子書,其中就有這本孩子你慢慢來。

裡面有一段話很打動我: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臺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讀完這段話覺得心裡很乾淨了,就像炎熱的夏天一個飢渴難耐的人喝了一杯清清涼涼的水身體的每一個毛孔都在叫囂著:舒暢。

那時候還未談婚論嫁,看到龍應臺用文字刻畫出來的那些孩子們單純、稚嫩、小清新、小美好瞬時覺得原來小孩子這麼可愛,以後我要是生了娃娃,我也要這麼對待他。

小孩子們天真、單純且不諳世事。

想想都覺得畫面好唯美啊!

雖然真正生了娃之後才覺得並不是只有唯美,養育孩子的這條路上還有數不盡的各種崩潰。

今天暫且只說唯美,不談崩潰。

複製一段以前記錄兒子成長的日記:

中午午睡的時候,兒子的小手摟著我的脖子,我們倆臉貼著臉,心中忽的一動,等孩子慢慢長大後這樣溫情的時光註定會慢慢減少。

我用臉碰了碰他的臉,我說我用我的臉親你的臉,兒子來了興致,他說:“那我用我的鼻子親你的鼻子,然後把鼻子對上了我的鼻子,用我的眼睛親你的眼睛,用我的額頭親你的額頭,”最後他把鼻子湊到我的頭髮上聞了聞,說:“媽媽,你這頭髮有一股味道,”我一想:兩天沒洗頭了,是不是什麼難聞的味道呢。

他繼續說道:“媽媽的頭髮有一種蛋糕的味道,聞起來甜甜的,香香的,讓人想啊嗚吃一口”。頭髮形容成蛋糕這比喻好像誇張了點,覺得兒子長大後一定是說情話的高手(偷笑)。

兒子又接著說:“媽媽跟爸爸的手不會再長了,我的手小,還會長,這是爸爸告訴我的。”

我莫名的想要落淚,原來陪伴孩子慢慢長大是一件這麼讓人幸福的事。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篇5

世界上有一種永恆的愛,叫母愛。世界上有一個永遠愛你的人,叫母親。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愛自己的母親,她無微不至地呵護著我們長大成人,關心我們,照顧我們,願意用盡一生的心血陪伴你我。暑假中,我出去旅遊時讀了《孩子你慢慢來》這一本書,更深刻體會到作者龍應臺在生活中就是一位偉大的母親。

大家都說母愛是偉大的,有了母親才有了今日的我們;有了母親,我們才能如此茁壯的成長;有了母親,我們的人生才會十分精彩,有了母親,才能教會我們人生的真諦,有了母親……《孩子你慢慢來》體現了龍應臺作為母親內心最柔軟、最細膩的的款款深情。龍應臺對於孩子的教育充滿了耐心,她不會厭煩於和安安的對話以及安安的問題,反而還會和安安互動,滿足孩子的好奇,解答孩子的疑惑,甚至引發提問,從不厭倦,哪怕安安的話還說不完整、表達不清;她可以講一百回的《西遊記》給孩子們聽;她還可以幫孩子們拯救那“噁心”的老鼠……。

我記憶最深刻的莫過於《葛哥與底笛》這一片段了。哥哥安安認為媽媽更愛弟弟,所以他與弟弟鬧矛盾這個問題變得十分棘手,還會剪弟弟的衣服…..他想:這算是對他搶走媽媽對我的愛的報復。可是,龍應臺每一次都不是去指責安安、去訓斥安安,而是用一個又一個溫暖的懷抱和真情的話語讓兄弟二人的關係漸漸變好,她的教育方式是最獨特的。每當我看到那幅插圖時,腦海裡情不自禁想起了生活中無微不至照顧我的媽媽。

每當我考試考不好時,她不會狠狠地訓斥我,打我,而是細心地幫我分析題目,告訴我錯在哪裡,下次要怎麼改正,每一次睡覺以前,媽媽都會陪我看30分鐘的課外書,遇到不理解的詞語,她會想盡辦法告訴我,詳細地和我解釋清楚,並告訴我下次繼續努力,教會我許許多多解題方法,明確下一次考試的目標。而我呢,面對媽媽的囉嗦和嘮叨,我卻一而再再而三地指責她,嫌棄她煩,甚至反過頭來狠狠訓斥她,讀了這一本書以後,我才進一步瞭解了做一位盡職盡責母親“臺前幕後”的艱辛,我的心中是無比愧疚。

?孩子你慢慢來》是作者龍應臺贈予兩個孩子的話語,是兩個孩子在面對困難時前進的動力,是兩個孩子在遇到挫折時的一份又一份的鼓勵,是無微不至的關心與照顧。是啊“母愛如水,母親是源”,讀完這一本書以後,我更深刻地理解了這兩個詞語所蘊藏的寓意啊!也讓我從此以後有了一顆隨時懷著對母親敬佩之情的心。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篇6

知道龍應臺應該是11、2年前,我讀書的時候,那時候真是喜歡書,每天要看幾本書,然後才戀戀不捨的睡去,但是龍應臺的書我從未讀過,12年後,讀她,是因為我的女兒。一個2歲5個月大的小天使,每天都調皮搗蛋,問題多多的小可愛。在對她的管教問題上,我頗費心思,不停的否定自己,嘗試改變。我覺得我應該做一個完美的媽媽,叫她在溫言軟語中快樂的成長,可是隨著她年齡的增加,我開始對她的睡覺、拉尿、吃飯、哭鬧喪失耐心。經常會吼叫或者“懲罰”,雖然從未想過去控制她,可是言行上卻不由自主的試圖控制:你要聽話,你該睡覺,你必須吃蔬菜等等……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對記憶中的龍應臺有些不一樣的認識,一直以為她是尖銳苛刻的,原來她還會如此溫柔的一面。

?孩子,你慢慢來》這本書讀起來的感覺很歡快,很溫暖,在孩子睡前書的選擇上,媽媽也煞費苦心,孩子是上帝送給女人的禮物,是來自天堂的小天使,她的心純淨無暇,被媽媽小心細緻的呵護著。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順其自然,不需要強求一定要學有所成,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我喜歡他們親近大自然,喜歡孩子把15分鐘的路程走成75分鐘而不去責問,喜歡她的放手,更欣喜她的得到。我捫心自問——你是否也有這樣的勇氣?可以給孩子自由,叫她在適當的年齡自己去探索,答案的是否定的,我沒有勇氣,我不夠強大,所以我需要力量,我也要放手,我也要給她那麼多自由的愛。

我感慨國內外教育的差距、環境的差距、理念的差距,我改變不了這個社會現狀,只能改變自己,不要因為她成績平平就苛責她,不要因為她沒有特長就用別人來比較她,不要因為她沒有出人頭地覺得顏面無存。我只要告訴她,無論你怎樣,媽媽都愛你,最愛你,我的寶貝,只要你健康快樂。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篇7

今年暑假把龍應臺的《孩子你慢慢來》看完了,躺在沙發上看著書,嘴角禁不住一次次上揚。這樣美好的感情,這樣溫柔的成長,讓我心亦變得如斯溫柔。

龍應臺一貫以尖利敏捷的文風著稱,但這對孩子成長的點滴記錄,每一個字都是那麼的柔軟,是一個母親從心裡流出來的潺潺溪流,兩岸風景無有突兀,但美如畫卷。故事講的是龍應臺經歷兩個兒子幼年的成長中以及過程中的所感所思。文字裡的“媽媽”是那樣可愛的一箇中國臺灣女子,她在自己的異鄉、兒子的故鄉,用愛與理智撫育上天送給自己“作為女人的禮物”,用心地感受生命與這個世界最初的接觸,感受他們在成長中的喜悅與淚水。文中沒有跌宕的故事情節,沒有峰迴路轉的曲折,但有無數的忍俊不禁,無數的低迴溫柔。成長,是如此可愛的過程;母親,是這樣一個溫暖的字眼;孩子,是這樣的讓人心生溫柔……

龍應臺是個聰明的媽媽,她的孩子們是幸運的,她也是幸運的,在孩子的問題上選擇了這樣一個理智的做法。《孩子你慢慢來》,是的,慢一點,我們可以感受上天給我們安排的是多麼豐盛的禮物。更真切地感受愛,我們才會生出更多溫柔的情懷,更多的愛。

所有的育兒書都告訴我們,在孩子的成長中出現了這樣那樣讓你無奈的事必須控制自己的情緒,但在面對孩子時,所有的定力似乎都要打個折扣。我們忍不住要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別人家的孩子進行對比,認為他樣樣都不應該落後,我們希望他有出乎意料的進步,卻不能容忍他有任何形式意義上的退步。

是的,我們在潛意識裡把自己對生活的期許都加在了孩子身上,希望他強大,希望他優秀,希望他不要惹麻煩。卻忘記了,他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一切進步與成就都有發生的時間和規律。看過龍應臺的《孩子,你慢慢來》,深刻地感悟到應當學會寬容與等待,慢慢地,等待那些生命的必然的到來,等待生命的慢慢成長,這需要溫柔的堅持。是的,我們不要做強人,就讓我們恢復溫柔的本性,讓生命恢復它本來的美麗面目。

想起龍應臺《孩子,你慢慢來》中的卷首語:“我在石階上坐下來,看著這個五歲的小男孩,還在很努力地打那個蝴蝶結:繩子穿來穿去,剛好可以拉的一刻,又鬆了開來,於是重新再來;小小的手慎重地捏著細細的草繩。淡水的街頭,陽光斜照著窄巷裡這間零亂的花鋪。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這個孩子從從容容地把那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龍應臺看著那個五歲的孩子,用草繩打個蝴蝶結,她願用一生的時間去等,等他五歲的手指把這個蝴蝶結紮好。捫心自問,我有她那樣用一生去等的耐心與勇氣嗎?看著自己漸已長大的兒子,我越來越覺得做母親是一門學問,一門很偉大很深奧的學問,遠遠難於做一位老師的角色!有時候很茫然,有時候很疑惑,有時候又沾沾自喜。看著學習上不優秀的兒子,缺忽略了他身上很多的閃光點:他陽光,他自信,他對未來充滿自信,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他待人處事從容文雅,他生活上不用你操心,還會倒過來勸解你、安慰你,他堅持自己的愛好,在音樂上有天賦、肯努力……呵呵,一個健康的孩子,我為什麼僅僅因為他不適應應試教育而責備他?給自己一個信念:做像龍應臺一樣的母親!只想對兒子說,人生的路很長,你美好的人生剛剛開啟,讓我們慢慢地、美美地、堅強地一起走!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篇8

首先,看了本書後我意識到到小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他們思考問題的方式,跟我們成年人不太一樣。在教育過程中,我們不能只從我們的主觀願望出發,可以多站在學生的立場思考問題,這樣能避免出現尷尬。其次,小孩子好奇心與生俱來,對外界充滿了好奇,就會問一些奇怪或讓你驚奇的問題。

比如有一天,一個孩子問我:老師,您的名字裡怎麼有草字頭呢?你又不是草?這是讓人啼笑皆非。老師要做好育人工作,首先要當一個合格的傾聽者,能平等地與學生談話,不新增任何的主觀色彩。我們很多老師雖已認識到這些的重要性,但要做到又是另一回事。只能慢慢努力,朝這個方向靠近。

讓學生自己獨立嘗試著去完成一件事,能很好地鍛鍊學生的能力。這個出發點很好。事實上,只有學生自己做過或主動嘗試的事情,才能讓他們即喜歡,又印象深刻。往往老師逼著做的事情讓學生很反感,效率也低下。

對於一些事情可以讓學生慢慢來。但不可能允許任何事都可以慢慢來。就像學習,尤其到了複習階段,你慢了一步,就與別人有了差距,若你不及時追趕,這個差距只會越來越大。老師也只能幫助他加快速度追趕別人,而不是對他說不要著急,可以慢慢來。就算老師不急,家長也會十分著急,我們的孩子怎麼那麼慢呀,怎麼辦才好。這是現在制度下的必然,我們也無力改變。我們能做的就是在學習忙碌的學習之外,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給學生的童年留下不一樣的色彩。

現在一上國小就開始了正規學校式的教學。跟我小時候相比,現在學生的課業負擔重了許多。雖然年年在喊減負減負。我們這裡的學生還算是幸福的,放學後除了完成了適量的家庭作業後,就可以走家穿巷,去其他小朋友家串門,或一起去野外瘋狂。

現在教語文,真為學生感到辛苦,每天要識記那麼多的新字詞。基礎好的還能跟上,基礎稍差點就會掉隊,這樣的要求下,能讓學生慢慢來嗎。在教拼音時,教學時間只有一個多月,由於學生對拼音的接受程度有快慢,並不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讓學生都牢固掌握。我認為只要牢牢讓學生掌握好拼音,再教會學生字典的使用方法。學生自己就有能力獲取、積累識字。我想學生主動去獲取遠比教師灌輸好許多。

標籤:讀後感 慢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