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老殘遊記小說讀後感通用三篇

老殘遊記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震撼,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將感受記錄下來,你知道怎麼寫嗎?以下是本站和大家分享的老殘遊記小說讀後感通用三篇的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老殘遊記小說讀後感通用三篇
      老殘遊記小說讀後感通用1

毋庸置疑,清官者,名垂千古、流芳百世,皆因人們擁戴清官、熱愛清官。黑臉的包龍圖,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始終是一片懲奷除惡的“大青天”。奷臣者,遭人唾罵,遺臭萬年,皆因人們憎恨奷臣、厭惡奷臣。殘害忠良的秦檜,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永遠是跪在岳飛墓前的(前些時候,看到網上傳言,秦檜在家鄉已站起來了,此刻的社會價值取向真得讓人迷惘和心寒)。

劉鶚的《老殘遊記》中寫了二個清官,讀後,卻讓人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第一個“清官”是玉賢。該人是因為“辦強盜辦的好”而“補曹州府”(見第三回)。他辦強盜究竟辦得怎樣樣好呢?書中寫道:“不到一年竟有路不拾遺的景象。”

玉賢大人對於“止盜”採用的方法卻是“堵”。他在“衙門口有十二架站籠,天天不得空”(見第五回),“未到一年,站籠站死兩千多人”(見第三回)。就曹州府這麼一個小地方,一年不到的時間,就被玉賢拿住並站死的所謂強盜有兩千多人。這麼一個地方哪裡來的這麼多強盜,全都是由於“他(指玉賢大人)隨便見著什麼人,只要不順他的眼,他就把他用站籠站死;或者說話說的不得法,犯到他手裡,也是一個死。”玉賢雖然做到了“路不拾遺”,在上級眼中能幹的,在百姓眼中卻是殘暴的。此人表面清廉,實則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酷吏,為了讓自我升官,竟然不顧百姓死活,不問青紅皁白,用百姓之血染紅自我官帽上的頂珠。老殘在客店的牆上寫下一首詩,對此進行了無情的批判:“得失淪肌髓,因之急事功。冤埋城闕暗,血染頂珠紅。處處鵂鶹雨,山山虎豹風。殺民如殺賊,太守是元戎。”

第二個“清官”是剛弼。此人不一樣於玉賢,玉賢是一心為升官,急於幹出一番政績來,以博取上級歡心,所以以殘酷治民,是一個實足的“酷吏”。而剛弼卻不為升官,以“清廉自命(見第十六回)”。此人清廉確也真得清廉,然而,此人卻是剛愎自用,卻又昏庸無能之輩。對於剛弼這種所謂“清官”,白太尊有一段分析很是精闢,也很是一針見血:“清廉人是最令人佩服的,僅有一個脾氣不好,他總覺得天下都是小人,僅有他一個人是君子。這個念頭最害事的,把天下大事不知害了多少。”

對這些昏庸、殘暴之輩,老殘認為:“官愈大,害愈甚。守一府則一府傷,撫一省則一省傷,宰天下則天下死!(見第六回)”在那樣的年代,能說出如此之話,實為不易,真可謂是震聾發饋之聲也!

《老殘遊記》是中國四大諷刺小說之一,作者劉鶚學識淵博,在算學、醫道、治河等方面均有出類拔萃的成就,所以,就小說資料而言,涉及各種自然科學範圍頗廣。尤其難能可貴的是,作者的文采也是相當不錯,異常是對山東濟南一帶的風情描述,讓人印象深刻,過目不忘,讀後收穫頗豐。當然,劉鶚對於所謂“清官”的諷刺,悠悠以為,多少有些過了。清官畢竟是人人誦之,人人贊之。縱觀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之淵源歷史,清官不是多了,而是少之又少,恰如當代社會中的珍稀動物。劉鶚所寫的“清官”實非“清官”也,這些人充其量可是是沽名釣魚之輩而已。

老殘遊記小說讀後感通用2

今年暑假我讀了一本很棒的書——《老殘遊記》,這本書是取原著裡的精粹而著,比起原著更容易理解,情節也更緊湊明快,所以我很喜歡這本書。

《老殘遊記》,一聽名字就應該知道,這是一名叫老殘的人旅遊時所寫的東西。本書作者劉鶚,字鐵雲,筆名洪都百鍊先生,清末江蘇丹徒人。他很喜歡科學,一心希望國家富強,但他那些謀求革新的主張,並不能被當時頑固的守舊派接受,最後受誣陷,流放新疆而死,書裡的主人公老殘,就是劉鶚的化身。其實,《老殘遊記》並不全算遊記,他是通過描寫酷吏的主要政績,暴露出清代末年政治的黑暗與殘暴,表現出民間生活的慘痛。

在這本書裡,老殘是以醫生的身份出現的,總是搖著一串銅鈴滿街逛,遇見不公事,就上去打抱不平、為民申冤。老殘的第一站就是山東的蓬萊山,老殘也是在此地出的名。他走到一處地方,有個大戶,姓黃名叫瑞和,得了一種怪病渾身潰瘍,每年都要犯幾次病,誰也治不好,那日,老殘正好搖著銅鈴經過此地,說自己能治,說這是大禹傳下來的方子,別的都不管用,黃家半信半疑,就勉強答應試試,結果,還真的藥到病除,一直都沒再潰瘍,老殘的醫術就此傳開。

他接著開始雲遊四海,遇到了玉賢和剛聖慕兩位“清官”,辦案從來雷厲風行,但生性殘忍,採用嚴刑峻法,冤枉了不少良民,剛聖慕還危害兩條人命,有的當地老百姓膽大,就給老殘說說這酷吏的暴行,有的怕招禍上身,就什麼也不敢說,老殘也是心裡著急卻什麼也不能做,只得乾著急。後來老殘還幫助了一位婦女翠環,因為黃河鬧水災,她的家園被淹沒了,被淪為妓女,後經老殘相助,逃出了火坑,隨老殘回江南。

我很喜歡這本書,讓我瞭解到了當時社會政治的實況,以及清末那些酷吏“清官”斂財害命的所作所為,這些“清官”描邊以清廉為名,實際上卻用血腥手段統治和欺壓人民。這是一本值得細細品味的書,很值得一讀。

老殘遊記小說讀後感通用3

手搖串鈴,身披破棉袍,奔走於江湖中,小說的主人公就是這樣一個頗具有俠風道骨的赤腳郎中。老殘,本名鐵英,因喜歡懶殘和尚煨芋的故事,故號補殘。因作者和時代的緣故,小說不免有一股迂腐氣,但對於老殘這樣一個人,我是很喜歡,他為人做事極為瀟灑隨性,既有綠林好漢的劫富濟貧,又有竹林七賢的淡泊寧靜,輕名利,重情義。讓我想起了帶著面具,手持佩劍在空中劃出“Z”的佐羅,還有小時候犯花痴的物件紅葉大盜。

小說被賦予的時代是晚清時期,也就是作者生活的年代。在《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中,作者吳研人鳥瞰晚清社會,作者看到的無非是三樣東西:蛇蟲鼠蟻,豺狼虎豹,魑魅魍魎。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牛鬼神蛇充斥著社會的各個角落,劉鶚在這群烏合中順手把清官這一類人物揪了出來,自古以來,寫昏官庸官的多,清官一直是被膜拜的物件,譬如說包公,鐵面無私的虛擬形象滿足了多少年來人們對父母官的幻想,而小說中老殘卻說(清官)“官愈大,害愈甚,守一府則一府傷,撫一省則一省殘,宰天下則天下死”,原因是“他總覺得天下人都是小人,只他一個人是君子”,所以容易剛愎自用,濫施刑罰。在這些清官的血腥統治下,百姓只能忍氣吞聲,含著眼淚還誇“清官”,“好官”,所以大凡酷吏的政治外頭都是好看的。小說以玉賢,剛弼兩個清官為例,引出兩段冤殘案,剛弼所掌的魏家冤案後因老殘等人的介入,得以真相大白,最後幾節讀來酣暢淋漓,大快人心。這清官之禍不免讓人想到商鞅,李斯一派的法家人物,在任時功績熠熠,可最後商鞅被車裂,李斯被腰斬。清官酷吏的道路以目,庸官昏官的盜賊猖狂,究竟哪一個是百姓最為懼怕的,我們不得而知。現在有的官員更懂得相容幷包,一方面拿著房地產老闆的鈔票,一方面逼得拆遷戶跳樓自焚。身為公務員卻踐踏法律道德,殊不知這是脫了鞋抽自己的臉,還讓別人聞臭。在封建專制的社會,清官禍國殃民的例子不勝列舉,但其實無論是清官還是昏官,都不過是帝王的凶器,款式不同,其殺傷力卻是相同的,可以說,只要存在極權專制的社會,清官就會變了味,這一點在近代中國得到了證實。

小說成書於新舊社會之交,所以書中竟有阿修羅,福爾摩斯之類的詞,在一本古體書中出現,讀起來有點好笑。當時基督宗教傳入中國,書中還有一段最宗教的論述,很有意思,“凡道總分兩層,一個叫道面子,一個叫道里子,道里子是相同的,道面子就各有分別了”,“惟儒教公到極處,佛道兩教,就有了偏心,唯恐後人不崇奉他的教,所以說許多天堂地獄的話來嚇唬人”。至於西洋教,都是流血成河。作者之所以有這樣的觀點,是因為他自己所信奉的是儒家的太谷教。書中對女性的描述少了些大男子主義,戲子白妞,黑妞的演奏生動自然,聽她唱戲時,“五臟六腑裡像熨斗熨過,無一不服帖,三萬六千個毛孔,想吃了人蔘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住在深山的?姑,出口驚奇,頗有林下風範。被迫淪為妓女的翠環,老殘不僅給她贖了身,還納為小妾。

作者劉鶚深受洋務派影響,是個保守的學習西方的愛國派,所以他想抱的還是慈禧的小腳。在文中,他借老殘之口,稱革命運動為北拳南革,持否定批判態度,在第一章,老殘和友人在大明湖觀光時看到的一艘快要觸礁的船,並提議送上西方的羅盤,有的人說這是西方的代表,因此斷定劉鶚是偏向西方的政治派別,這種說法未免太偏頗。充其量說明劉鶚在當時順應了潮流,有一些思想覺醒。

《老殘遊記》還有後續,我不想再讀了,狗尾續貂的故事太多,就到老殘破案這結束剛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