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憫農的讀後感6篇

通過寫讀後感,我們可以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更好地傳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寫讀後感有助於讀者從不同角度審視文學作品中的人際關係,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憫農的讀後感6篇,供大家參考。

憫農的讀後感6篇

憫農的讀後感篇1

聽媽媽說,我小的時候胖乎乎的,身體很棒,上幼兒園之前幾乎沒有進過醫院。可是上了幼兒園之後就開始挑食了,而且還經常剩飯,身體也沒有從前好了。媽媽真是為了我的吃飯問題傷透了腦筋。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上國小後。

一個週末,媽媽帶我離開了城市,到了較遠的村子。我們就坐在田間地頭看農民伯伯種地。天吶,這個境像就跟我在書上見到的一模一樣。他們頂著太陽,弓著腰,掄著鋤頭,在地裡勞作,還不時的用掛在脖子上的毛巾,擦拭不停滴下的汗水。這不就是我剛學過的古詩《憫農》嗎?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原來媽媽帶我來這是想讓我感受到種糧食的過程真的是很辛苦,是想讓我知道不應該浪費每一顆米粒。

從那以後我知道了,每一種蔬菜,每一粒米飯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我會把碗裡的飯菜都吃乾淨,不再浪費了!

憫農的讀後感篇2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不記得什麼時候,就會背這首古詩,懵懵懂懂的似乎理解它的意思,但並沒有對它有多麼深刻的體會,直到經過那件事之後。

一天,我在家裡看電視,一則新聞吸引了我。袁隆平,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花了12年的時間成功的研究出了產量驚人的雜交水稻,解決了整個人類的糧食問題。我起先也不懂的什麼叫糧食問題,但是我看到一個瘦弱的非洲黑人小男孩蜷縮成一團,滿身的骨頭凸起,看起來十分的恐怖。他的身邊有一隻飢餓的的禿鷹,正在等他的死亡。毫無疑問,這麼瘦弱的孩子,就是因為沒有飯吃,沒有食物,所以註定要變成禿鷹的食物。當我明白那張圖片想要反映出的真正含義的時候,我難過的流下眼淚。

?憫農》這首詩就是告訴我們食物來之不易,要珍惜糧食。在那個食物匱乏的年代,珍惜了,就會讓餓肚子的人吃飽,不至於餓死。雖然現在有了雜交水稻,但是我們依然要學著珍惜糧食,因為世界上還有人吃不飽飯。萬一年成不好,沒有收穫,平時人們又不珍惜,很容易又有災難。

所以,不管什麼時候,我們都不要浪費糧食。因為珍惜,所以更加幸福!

憫農的讀後感篇3

我國的古詩眾多,而我最喜歡的還是唐朝詩人李紳的《憫農》。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我讀著這首詩,眼前彷彿出現了烈日當空,農民們流著滿頭大汗,辛勤地鋤草、耕地,汗珠一串串地滴下來,滴進了泥土裡的情境。有誰知道這盤中的每粒米飯,都凝結了農民伯伯們的勞苦!

現在大家的生活都富裕了,很多人好像都忘記了節約是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比如在飯堂吃飯的時候,我看見有的小同學非常挑食,好吃就吃,不好吃就不吃。總是隨便把飯菜倒進垃圾桶裡。

我想大聲呼籲:讓我們大家都從節約一粒米開始,從自己身邊小事做起,用實際行動來珍惜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吧!

憫農的讀後感篇4

我曾經讀過《憫農》這首古詩,它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的意思是:中午的時候,烈日當空,農民伯伯還在田裡鋤地,汗珠都滴在泥土中。有誰知道那一粒粒米飯裡,都凝結著農民伯伯的辛苦呢?農民伯伯那麼辛苦的種田,而我們卻浪費糧食,這是不對的。

就從我說起吧!每天吃飯的時候,碗邊還粘著一些米飯,我就懶得理,如果把這些米飯集在一起,就能多一口飯吃。經過這首詩的詩意的教育,我改了這個壞習慣。我洗菜的時候,一些菜被我不小心弄爛了,就扔了,而這些菜,都是農民伯伯用辛苦的汗水換來的,現在我已經知道這樣做也屬於浪費的行為。

有一次,爸爸的朋友請我們一家三口去喝早茶,餐桌上擺著許多點心。爸爸和朋友只顧著聊天,幾乎沒怎麼吃過。結帳後,我看見服務員把點心倒掉。看著這些被浪費掉的食物,再想想農民伯伯在烈日下鋤地的情景,我的心很不好受。農民伯伯要是看到了這一幕幕,他們該多傷心啊,自己辛辛苦苦種的糧食,就這樣輕易地被浪費掉了!

有些人對這樣的浪費還以為光榮呢,我看是一種極大的可恥。節省,才是美德。

讓我們一起節約吧,不要讓浪費的行為出現在我們中間!

憫農的讀後感篇5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在我還呀呀學語的時候,媽媽就教給我這首《憫農》,當時因為我小,不理解詩的含義,吃了還是掉,以我媽媽的話說就是:“哎呀!你看看!太浪費了,掉的差不多都比吃得多!”但是,雖然媽媽千叮萬囑,但我還是改不掉這個壞毛病。

上一年級了,我們的語文老師給我講了《憫農》每句詩的意思,我聽了以後,十分後悔,心想:“我以前為什麼不聽媽媽的話,節約糧食,珍惜農民伯伯們的勞動成果呢?”因此,我下定決心,以後一定要節約糧食。要知道,這一粒一粒的大米,是農民伯伯在春暖花開的春天;烈日炎炎的夏天;秋高氣爽的秋天;北風呼嘯的冬天,用汗水一滴一滴澆灌出來的。所以,我今後一定!一定!一定要節約糧食,不浪費一粒米!

我在這忠心的告訴大家,我們以後要節約糧食!

憫農的讀後感篇6

暑假裡,老師佈置我們閱讀古詩70首,其中一篇《憫農》讓我深受啟發。

這首古詩是唐朝詩人李紳寫的,這首詩大家都很熟,全詩是這樣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詩的內容主要講的是:農民伯伯在烈日下辛勤地勞動,汗水滴在泥土裡,有誰知道,我們盤中的飯,每一粒都包含著農民伯伯的辛勞。

讀完詩,看完註釋,我不禁羞愧起來,想起我以前吃飯總要剩下好多的飯菜,而且會掉很多米粒,媽媽常說我吃飯象在種米,吃不掉的飯菜都被媽媽當做垃圾扔掉了,想想農民伯伯那麼辛苦地種糧食,我的行為有點可恥,不僅浪費了糧食也浪費了錢,我好慚愧啊!我決心從現在做起,一頓飯能吃多少就裝多少,不再浪費糧食,不再浪費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同學們,你們也加入到節約的隊伍中來吧,我想假如世界上每個人都珍惜每一粒糧食,那麼世界上許許多多的貧困人們,就不會再忍受飢餓,也會減少許多的犯罪現象,我們的生活也會更加美好!讓我們趕快行動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