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著心理書的讀後感推薦5篇

通過寫讀後感,我們可以將自己的思考和感受以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每本書都像是一次心靈的冒險,而讀後感則是我們記錄這段旅程的方式,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著心理書的讀後感推薦5篇,供大家參考。

著心理書的讀後感推薦5篇

著心理書的讀後感篇1

關於拖延的原因,除了焦慮等因素外,作者對我啟發最大的一點是關於時間的主觀感受。每個人對於時間的主觀感受是不同的。這一點乍一聽感到驚奇,思考後就覺得深以為然。舉一個書中的例子,一個拖延者在晚上衝到郵局去郵寄稅費,有人問他為什麼遲到,他說:"距離午夜還有5分鐘,我沒有遲到!"很多拖延者生活在主觀時間和客觀時間的嚴重衝突中,不願意也不能認知到他們的時間概念與鐘錶時間有著很大的差異。而有些人把鐘錶時間看成無關緊要的.,認為它不夠人性,有些人則始終處於時間混亂中,一開始似乎一切進展順利,但因為突然發現時間不夠而暈頭轉向,而這樣的經歷只會在他們身上一再重演。這一經常無法被普通人所認知到的因素實際上恰恰說明了很多拖延事件的緣由,頗使人有恍然大悟之感。

拖延怪圈這一作者著墨頗多的地方也是直戳痛點。拖延怪圈簡練言之:

1.這次我想早點開始;

2.我得馬上開始;

3.我不開始又怎麼樣呢;

4.還有時間;

5.我這個人有毛病;

6.不做

7.我永遠不會再拖延!

你發誓,下一次你一定早一點開始,控制好焦慮情緒,嚴格按照計劃,把事情做得井井有條。直到下一個任務出現……我相信有很多人看到這兒會感到心裡咯噔一下。因為作者實在是描述得太到位了!很多人,包括我,都曾被困在這樣的拖延怪圈中而感到無比苦惱。我們期待著改變。

改變是一個過程,可以分成四個階段:前關注、關注、有意識有行動或者決心改變、無意識有行動。當你閱讀本文時,你至少是在第二或第三個階段了。通過有效的途徑,你慢慢地進入到下一個階段。而當到達第四個階段時,新的神經通路開始運轉,你開始適應新的行為方式和心理。這樣,隨著時間推移,有一天你會發現拖延變得不再對你有誘惑力,很多事情都可以馬上動手去做。

對你的拖延症有了這麼多的深入瞭解以後,克服的方法就顯得簡單了許多:設立明確的目標與充分可行的計劃。這樣的目標應具有可觀察性、具體性和特殊性,它可以被分解成幾個小的步驟,第一步可以在五分鐘內被完成。通過實踐以後,你會發現,制定這樣的目標和計劃並不難,實現每一步都很輕鬆,而且會帶給你成功的快感。對了,在實現目標、完成計劃、不斷進步的過程中,別忘了獎勵自己的努力和進步哦。豆瓣的一個小組"我們都是拖延症"目前成員人數已超過133200.說明拖延症的人群絕不是一個小數目,但同時也說明大家已經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並且在努力地利用集體的影響和科學的方法去克服。

如果你沒有拖延症,希望你繼續堅持下去,給別人樹立一個榜樣;如果你深受拖延症煩擾,不妨讀讀這本書,汲取一些養分,早日與拖延症說再見。

著心理書的讀後感篇2

古人云:“開卷有益”。常讀書和常思考,會使我們勇於和善於對自己的教育教學作出嚴格的反省和內省,既不憚於正視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於總結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經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鑑的精華,為理論的突破夯實根基。讀書,能使你的知識變得更豐富,若干年以後,“教科書在你眼裡看來就淺易得像識字課本一樣了”。

我閱讀了《學與教的心理學》這本書,讀完後深有感觸,這本書中提到的很多的教學機制、教學理念,與我們的教育教學息息相關。讀後使我的業務水平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對學生的心理以及學與教的心理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教學是教與學的統一,只有老師和學生們的積極配合,才能達到教學的完美結合。

?學與教的心理學》這本書包括了三部分:教師與學生心理,學習心理,教學心理。它將新的學習論和教學論及其教學設計技術貫穿全書。採取了以學校學習和教學中的心理學問題為基本線索,介紹和剖析學與教的重要方面和主要環節的心理學理論與應用。論述了學習型別與教學條件的相互關係,學生人格特徵與教學處理的相互影響,師生間和同學間的互動作用,等等。

從書中,我認識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我國教育面臨著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要提高學生的素質,首先要使教師隊伍具備良好的素質。要更新我們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提高自身教書育人的技能。

2、中、國小教育的物件是青少年學生。學生的發展既是教育目標,又是教育的基本依據。教師要想取得預期的教育效果,必須瞭解學生髮展的基本規律及其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教學中我應把握學生的認知特徵,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

3、幫助學生有效地學習是教師的天職。若要有效地幫助學生學習,就必須懂得和熟練地運用學習規律。所以我們教師要知道學生認知能力、動作技能和態度與品德學習的過程和有效學習的內部與外部條件。

4、教師必須學好教學心理學才能使習得的學習論原理轉化為教學技能。為我們的教學決策提供心理學依據和應用技術。

5、教學設計是一項複雜的技術,需要許多心理學和教育學知識作指導。教師必須知道並理解課堂教學的一般過程。課堂上的任何教學方法或技術的選用必須適合教學目標的需要。激發和維持學習動機是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要順利完成教學各個環節的任務,必須自始自終對課堂進行有效的管理。

著心理書的讀後感篇3

三年前開始接觸心理學是從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開始的。《性學三論》,意識,無意識,潛意識讓我真的覺得大腦中有一股意識在流動,很多狀況似乎都能對號入座,問題似乎都能找到合理的解釋。

他的人格理論,夢的解析,冰山理論給了我很大的震撼,讓我覺得自己的人生好像有一種無形的意念在操控著自己的行為。

本我,自我,超我在內心一些所不能接受的衝動在尋求釋放。自我防禦機制,各種依戀關係,讓我覺得在這個世界上,會有另一個不一樣的自己,在做著不同的事情。

繼而聽到不同的聲音就是他的學生榮格的理論,發現了他的人格面具,有了集體無意識的概念,並知道了不同的人格面具和原型。男人的阿尼姆斯原型和女人的阿尼瑪原型,讓我想到伍爾夫的一句話,偉大的靈魂是雌雄共同。

其實掌控人生命運的是潛意識,尤其是被壓抑的潛意識。

這個時期的阿德勒也是個偉大的心理學家,他的《自卑與超越》是繼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後的個體主義心理學的先驅。並納入了對兒童的培養與分析。

同時期的霍妮也是人格分析的代表人物,她的書我只是粗略的過一遍,沒有很深的印象,還可以重新再閱讀一遍。

直到這兩天讀懂了這本《《心理學與生活》》,我才發現我對心理學的認知太淺薄了。心理學理論試圖揭示大腦,心理,行為和環境的功能以及它們的相互聯絡性。

精神分析理論與個體人本主義理論只是龐大心理學中的一角,還有行為主義,認知理論和自我理論等等,可能我仍舊處在概念模糊的狀態。

這本書的偉大在於它們之間是彼此聯絡又可以獨立成章成書的,並且可以延伸到很多領域。突然的歸納與理解讓我能更加全面地看待問題,並把他們聯絡在一起,指引我去尋找那個不一樣的自己。

從生物理論到心理人格分析,到行為主義,再到個人主義最終想要達到的是自我認知來對行為進行分析。這是一種文化屬性,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可是如果可以意識到,改變了潛意識,是否意味著是可以改變行為抉擇呢?

看完書後我一直在思考“認知”兩個字,認——“言”和“人”,知——“矢”和“口”,知道的事物,可以脫口而出。自我認知,對自己的瞭解如果能達到脫口而出的地步,該是怎樣的一種英明。

“我”從出生起,就包涵了太多的基因密碼,遺傳因素,在子宮中被孕育,直到出生已經形成完善的生理體質。從嬰兒到兒童,到青少年再到成人,身體機能不斷完善,身心都得到成長,可是有一天突然問你,自己你是誰,你該怎麼回答呢?

是赤裸裸的血肉之軀在日復一日的趨於成長滅亡,還是看不到摸不到的心靈意識在暗潮湧動。你的每一種行為背後在被什麼支配,你的潛力究竟有多少,你真的瞭解嗎?當生活中一個突發事件發生時,你能分析歸納出行為背後的原因嗎?

小時候學過一首詩,人有兩件寶,雙手和大腦,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現在想想這首詩包涵了這本書的全貌——心理與生活。

生物的我們受達爾文進化論的影響,具備了最完善的生理體質,包涵了神經,腦,內分泌等一系列系統。有大腦中的下丘腦,杏仁核,海馬,以及身體的各個器官,也有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等精神遞質。進而產生了視覺,聽覺,嗅覺等各個感覺系統。

去年研究《心經》,認識到了《心經》與心理學的關聯——“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應該說得正是這個意思吧!

佛說人有眾生相,著相了便是執迷於表象而偏離了本質。破相了,便是覺性,才能見性皆佛。

從感覺到知覺,需要組織,辨認與識別,各種研究知覺的方法與理論應用而生。這些都是需要通過後天習得與記憶而來的。引領我們進入心理意識狀態。

怎樣學習與記憶,是我們一直在探索的目標。特別是對於渴求知識的人來說是一件法寶。記憶的外顯作用和內隱作用,陳述性記憶,程式性記憶,感覺記憶是如何完成的。什麼是學習,怎樣去記憶,這裡都可以找到解答。學習和記憶的最終目標其實是為了達到認知而做準備的。

行為主義,社會過程和關係,我們是該接受社會給予我們的角色,從眾與社會的期望,還是做個格格不入者呢?每個人期望值或許都是不一樣的。

自我認知,是我這段時間以來一直自審的東西。認知就是了解自己行為動機,認識並掌控自己的情緒,清除內心的心理障礙。我在反思中發現,無論生活與工作,我並沒有很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包括行為才導致了一次次內心衝突與人際交往的障礙。

自我認知有一個反思的過程,學習是模仿,但創造出一個獨一無二的自己,那才是真實的自己。

雖然我不再執著與相,不再那麼焦慮,對自己不再那麼攻擊,可是仍舊給身邊的人帶來了傷害。

最近也看一些形而上學的哲學書,我深感自己的無知。是接受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還是質疑我在故我死,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上帝死了,尼采瘋了。要麼孤獨,要麼庸俗,我喜歡的叔本華自殺了。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讓我沉迷於背後的邏輯。

人生而孤獨,他人即地獄。雖然我們終其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可是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我一直尋尋覓覓,找到屬於自己的思維模式,找到自己與身邊的人與這個社會共存之的一種狀態,找到那個我不認識的自己。

自己被生活深愛著,但卻淪為自己的lower。感激兒子治癒了我,孩子的愛比父母的愛要單純的多。父母只不過是打著愛的旗號進行控制和發洩自己的情緒。感激這本書對自我的認知,心理學的最終目的是理解而並非控制。

有時候突然害怕去聽懂一首歌,讀懂一本書。感激自己豐盈的精神世界,讓我找到了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每一個都是進入另一個地方的入口。人人生而平等,想要愛,先學會懂自己,去尊敬自己,然後去理解。

著心理書的讀後感篇4

中國航天員,將再次譜寫新的英雄篇章。這將是歷史性的第一步。從二零零三年神舟五號載著楊利偉完成中華民族飛天夢想,短短五年間,中華民族邁出了她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步,開始開展航天員出艙活動的極新探索。名著讀後感

中華民族是最早具有飛天夢想的民族。固然,在現代航天事業中,我們成了厥後者,但不甘落後的中國航天人用一連串的跨越式步伐,縮短了與世界航天大國的差距。隨著中國行將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能夠獨立開展出艙行走的國家,我們已經可以揣測下一步神舟飛行的交會對接實驗和不遠的將來將出現的具有一定使用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長期在軌自主飛行的空間實驗室。

著心理書的讀後感篇5

五個小時,可以幫你揭開心理諮詢的神祕面紗,可以幫你深入瞭解心理諮詢是怎樣帶來改變和成長的,你是不是也很心動?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講述了一隻熱情又愛冒險的蛤蟆先生,因為生活中的種種失利導致心情抑鬱,然後去做心理諮詢,每一次的心理諮詢都給他帶來了不一樣的收穫,一點點從抑鬱狀態中走出來,最終恢復了熱情和活力。全書只有10.8萬字,人們的閱讀速度一般是每小時2萬字到4萬字,按最慢閱讀速度2萬字/時,5個多小時也完全可以讀完本書。這麼短的時間就可以開啟一個新世界的大門,你要不要嘗試一下?

通過閱讀這本書,可以消除很多人對心理諮詢的誤解,比如有些人覺得只有得了心理疾病才做心理諮詢,或者像書中所說那是針對經歷過嚴重或者可怕事件後進行的一項神祕活動。不是的!心理諮詢其實是一件普通的、科學的事情。每個人在人生的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很多心理問題或者說是心理困擾,比如工作壓力大導致情緒抑鬱、親子關係緊張讓人煩悶、親密關係無法調節讓人痛苦、絕望等。心理諮詢師幫助人們解決的是心理問題,不是心理疾病,心理疾病是屬於精神科醫生的職責範圍。

另外一個誤解就像書中的蛤蟆先生一樣,以為心理諮詢就是被動接受的過程,見了心理諮詢師就說:“是他們讓我來做心理諮詢的,你告訴我怎麼做才能好受一些”。其實,心理諮詢應該是一個自發自願的過程,來訪者有想要改變自己的想法,諮詢師幫助來訪者改變自己,也就是所謂的“助人自助”。來訪者不能像學生時代一樣被動的聽老師講課,學點新知識就算完成任務了,更多的是需要自己去探索痛苦的來源並摸索出解決痛苦的方法。諮詢師在整個過程中會傾注全身心的關注和陪伴,使來訪者更高效的完成自我改變和成長。

書中描述了蛤蟆先生每一次諮詢的詳細過程,從蛤蟆先生和心理諮詢師蒼鷺的對話中,我學會了一種思考方式,一種聯絡過去再看向未來的思考方式。這種方式幫助我更好的理解自己,有效的改變自己的行為。

有一次,愛人開車送我去辦事然後他再去上班,因為時間緊張導致他有可能遲到。一路上他在不停的表達自己對於遲到的焦慮,而我卻一直默默無語。自己事後一直在疑惑,當時的自己為什麼那麼冷漠無情,跟平時相差很大呢?我嘗試著用諮詢師的話問自己。

“你當時的感受是什麼?”

——“我有點內疚、有點不知所措,我想要安慰他卻不知道該說什麼。”

“這種感受讓你想到了什麼?”

——“想到了小時候我媽對我說‘我這麼苦、這麼累都是為了你,你還不好好學習,你對得起我嗎’。那種內疚感、無力感很相似,甚至還有點憤怒。”

“現在的你,理解了當時的自己嗎?知道該怎麼做了嗎?”

——“是的,我理解了。默默無語的我其實回到了‘適應型兒童狀態’,體驗著跟童年時候一樣的感受,然後用相同的沉默迴應了那種感受。如果是現在這種‘成人狀態’,我可能會向他表達因為自己的拖延導致時間緊張的歉意,會安慰他幫助他緩解焦慮,也可能會跟他一同探討避免遲到的其他解決方案。”

從問題中看清自己的情緒和感受,然後回憶小時候是否有相似的情境,再回到當下用理性大腦解決問題。這種思考方式不但揭開了我的疑惑,也讓我有了建設性的方法。如果以後再有類似的內疚感和無力感,我相信可以更快速的理解自己,幫助自己跳出“適應型兒童狀態”,回到“成人狀態”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標籤: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