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求職風向

面試熱點: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及解決辦法

近年來,我國開始連續擴大招生規模,2003 年全國高校畢業生有212萬,2004年達到250 萬,而2005 年和2006 年各增長到330萬和413萬,2009年畢業生達到610萬。伴隨著畢業生如潮水般地湧向就業市場,而社會上對人才的需求則是呈現一個緩慢增長趨勢,畢業生與就業崗位呈現出供大於求的現象,這裡有諸多原因。

面試熱點: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及解決辦法

  一、主觀原因

(一)大學畢業生就業心態不好是造成就業難的原因之一。浮躁、急功近利的就業心態。主要表現在:一畢業後眼光高,剛畢業就想拿到高工資;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沒有合理的規劃;畢業生在畢業後沒有給自己定下合適的目標,面對社會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

(二)片面的“人才觀”帶來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在我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等思想根深蒂固,大部分的畢業生都想去大機關,事業單位或者大型國企工作,都希望能夠在大城市就業。而一些位置相對偏遠,待遇較低的單位都遭到冷落,畢業生都冒著風險去擠獨木橋。一方面是有業不就,另一方面又是招不到合適的人。每一個單位、企業,他們的人員結構都是呈金字塔型,他們分別由基礎人力、基本人才、管理人才、研發人才、決策者組成,越到上層,人員需求越少。如果每一位大學畢業生都想要往上走,需求量小競爭性大,那就業的壓力也就相當大。

(三)家庭因素產生就業難,相當家長認為,孩子從幼兒園到大學,父母為了孩子的教育付出了很大心血,經濟支出不計其數,認為既然孩子受了高等教育,就應有出息,應該幹一份體面工作,這樣心裡才能平衡。對此可以理解,這樣帶來的就是“擇業”的問題。孩子選擇的職業必須經過父母同意。由此也引發就業難。公務員面試資料。

  二、客觀原因

(一)我國的國情是人口多、底子薄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農業人口占的比例相當大,文化水平不齊,地區經濟發展又不平衡,工業化水平不高。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每年需就業的人數達2000萬(2010 年大學生630 萬,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就業400 萬,城鎮人口和新增勞動力1000萬)。以我國每年經濟增長10%算,每一個經濟增長1%帶來80~100 萬個就業崗位,每年還有近1000 萬人失業。勞動力市場供大於求,帶來就業的壓力相對增大,造成大學畢業生就業難。

(二)社會就業環境相對不公平造成就業難應該說,經過這些年的努力,我國正在建立一個相對公平的就業環境,如公務員凡進必考,國有企、事業單位招聘必須面向社會公開、公平、公正擇優錄取。但靠關係就業,灰色就業等現象還確實存在,特別是一些事業單位,壟斷企業,大型的效益好的國有企業,這一現象還相當嚴重,還有戶籍因素等等,這給一部分沒有“先天”資源的大學畢業生,造成不好的負面影響,也是造成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高校的教育、管理質量不過關,造成學生就業難近幾年由於大學擴招,大學、學院一起上,專業設定一哄而上。雖說解決了年輕人的上學問題,但是也給就業帶來了困難。我們國家用幾年的時間,完成從精英教育到大眾化教育這一個階段。大學的建設表現在學生數量的膨脹上,而真正的大學內涵建設一下子跟不上,教學、管理水平距大學的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從而造成培養的學生質量不過關。這些學生雖有大學畢業生之名,但沒有大學畢業生之實。

(四)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直接原因就是出口減少,失業增加,本來就業就困難,由於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全球經濟停滯,國際國內就業難上加難。

為應對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提高大學就業率,提出以下幾點粗淺建議:

  一、一切從實際出發

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也是指導大學生就業的基本思想,每位大學生要從自己的家庭實際和自身實際出發,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作出職業選擇,能出國留學、考研繼續深造的就選這條路,能就業的就先就業,通過鍛鍊提高自己的業務知識和實際工作能力,謀生是主要的。千萬不能攀比,要找出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決不能跟風。

  二、更新就業觀念

觀念是人對事物的看法和理解,它支配著人做出某種選擇,而在做出選擇的時候,觀念的支配認為這種選擇是正確的,但事實是否如此,就需要檢驗觀念,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要增強和規範就業意識。合理角色定位。由於高等教育將實現從“精英教育”到“大眾教育”的轉變。因此在現代社會,知識只是個人適應社會、成為社會合格成員而必須掌握的基本勞動技能和生存技能。大學生不應該是有優越感的特殊群體,而應該是就業勞動大軍中的普通一員。有了合理的自身角色定位,才能正視自己的身份,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恰當職業評價。職業只有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大學生要擺脫輕視體力勞動或服務性勞動傳統思想的影響。根據社會的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最大限度地發揮才能。特別要摒棄計劃經濟時代“一步到位”的傳統就業觀念,樹立“先就業,後擇業,再創業”的觀念。

2009 年5 月2 日胡錦濤總書記同中國農業大學師生共迎五四青年節時希望同學們到基層一線去經受鍛鍊、發揮才幹。總書記語重心長地對學生們說,五四運動昭示的青年運動正確方向,就是在黨的領導下,走與工農群眾相結合、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道路。對青年學生來說,基層一線是瞭解國情、增長本領的最好課堂,是磨鍊意志、汲取力量的火熱熔爐,是施展才華、開拓創業的廣闊天地。希望同學們自覺到基層一線去發揮才幹,到艱苦的環境裡去經受鍛鍊,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切實走好邁向社會的第一步,開闢事業發展的新天地。

  三、社會關懷

2008 年12 月5 日,胡錦濤到遼寧考察工作。關於就業問題他指出“越是在經濟困難時候,越要高度關注民生”就業是民生之本,這關係到千家萬戶。要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全方位促進就業增長。希望各類就業服務機構急求職人員所急,解求職人員所難,努力幫助更多的求職人員特別是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為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作出應有的貢獻。”大學生就業難是不爭的事實,黨和政府積極想辦法尋出路,先後對就業問題開會發檔案,各級政府成立了就業指導中心,現在社會上就業形式多樣化,公務員考試、行政事業單位招考、參軍、村官選拔等等,但是,面對就業大軍,只能起緩解作用,政府在這方面還要加大力度,提出不成熟對策:

①要對未就業的大學生,進行規範管理,從政治上關心他們的思想進步,可以將學生按歸屬地管理,成立黨支部,定期進行學習,及時瞭解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②從生活上制定切實可行的保護性政策,確保他們的生活有來源,不能因為未就業受到大的影響;

③給他們提供學習機會,根據個人在校所學的專業以及即將上崗專業進行有計劃的組織學習,為就業作充分準備;

④未就業大學生所屬地包括父、母單位可以採取更加靈活的就業方式,可以採用臨時聘用、合同制的錄用管理方式,包括過去行之有效的就業形式。大學生就業是關係到家庭、社會穩定的大事,務必引起更高重視!只有這樣才能緩解就業問題。只有黨和政府全社會齊抓共管,大學生就業問題的解決是會出現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