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有關教育類的書讀後感7篇

通過寫讀後感,我們可以更好地感受作品中的藝術魅力和表達方式,讀後感的寫作幫助我們發現書中的人生智慧和哲理,從中獲得啟示和思考,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有關教育類的書讀後感7篇,感謝您的參閱。

有關教育類的書讀後感7篇

有關教育類的書讀後感篇1

暑假裡,我再一次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就像日記一樣,記錄下主人公安利柯一年中感人的事情或是有趣的`故事。

書中,在每個月的結尾都由爸爸媽媽的話來評價、總結這個月的行為表現。從中,我也明白了故事裡蘊涵的深刻道理。

比如,遇見小孩在哭泣,一定要上前問明情況,是不是迷路了,看可不可以幫上忙;路上遇見可憐的乞丐,也應該伸出援助的手,幫幫他們。有一天,我在汽車站,看見兩個可憐的乞丐,年紀很大了,也沒有力氣去賺錢了,我的外婆就給了他們五元錢。還有一個老外,吧口袋裡所有的錢都給了他們。

安利柯有一個好媽媽,她很善良。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吧, 題目是《畸形兒》。“今天有些不舒服,就請了假在家休息。母親要去一趟畸形兒學習,幫看門人的兒子辦理入學手續。我請求母親帶我一起去,母親答應了。但是到了那裡,她卻不讓我進去,只是讓我在外面等她。”我開始不明白這是為什麼?

一直看到後面,媽媽說:“如果你進去了,那些小孩會越發覺得自己不幸。”

我體會到了,做什麼事情不能只考慮自己,還更應體會別人的感受,儘量不去傷害別人,哪怕是在不經意間。

有關教育類的書讀後感篇2

這幾天,我看完了《愛的教育》這本書。這本書裡的故事很感人,篇篇催人淚下。最讓我感動的是《告別》。這是作者在國小升級後與同學、老師告別時憂傷的感受。作者在校園裡有過挫折,有過歡樂,也有過苦惱;作者回想起與同學老師相處的一年,非常傷感;他真誠地祝福她的同學與老師。

還有《雪球事件》與《訪問傷員》,我也很喜歡。說的是作者的朋友卡羅菲與別人打雪仗時,一個雪球砸傷了一位老人的.眼睛,老人趴在地上非常痛苦地呻吟、叫喊。卡羅菲有害怕,不敢承認。但最後在卡隆的勸說下,卡羅菲還是撲到老人的懷裡,用斷斷續續的話語給老人賠禮道歉,還把最珍貴的郵冊送給了老人。讀了這兩篇文章後,我已經喜歡上卡羅菲那誠實勇敢、心地善良、大方的好性格。我更欣賞卡隆不僅自己光明磊落,而且幫助同學勇敢承認錯誤,做同學的堅強後盾。還有這位受傷的老人,雖然自己眼睛受到傷害,但在卡羅菲承認了錯誤後,非但沒有責備他,而且還安慰他。

讀完了這本《愛的教育》,我深受感動,這本書讓我知道了什麼才是人間真正的愛與人間真正的友情、真情。

有關教育類的書讀後感篇3

沒用多久就把這本書看完了,其實好多的教育理念自己和身邊的夥伴都在運用著,只不過我們都做了"不長心的人",沒有很好的整理自己的教育生活,希望教室讀後感。從整體寫作思路上來看,蘇老師步步為營,在為學生設計著學習生活和校園生活,相信在他的班級裡學生永遠都能享受到自主、平等、自由的快樂。

每一個小故事前都有一個小小的序,簡單、明瞭,能夠一下子就能看明白小故事所闡述的內容,接下來的故事都是很平淡的、很平常的、同時很直白的進行敘述,讓人感覺到就是身邊發生的事情,看了這麼多的能力,以自己的教學經驗來看,我把這些能力歸結為低年級可行組和高年級必修組。

自己身處低年級這些教學方法或者說是學生能力的培養,我覺得其中的幾種對自己來說還是頗有益處的。比如說體驗懷胎十月,這正合適宜的完成了我校的感恩月的主題,讓學生從小就能體會到父母的恩情,對德育教育也有很大的幫助,讀後感《希望教室讀後感》。我們學校從小就培養學生讀書的好習慣,看來許多的好習慣都是需要訓練的,連讀書的習慣都要有計劃有措施的進行訓練,同樣禮貌也需要強化訓練,見人主動打招呼,怎樣文明行禮、就餐、說話、走路都要慢慢、嚴格的進行訓練,對剛剛入學的一年級國小生來說也很重要同樣也很必要。

給父母洗腳、學做幾道菜、跟身邊的人說好話對國小階段的低年級兒童來說也非常必要,讀過此書後還是覺得有許多的想法跟自己不謀而合,自己在平時教學中也很重視這些良好習慣和能力的培養,比不上蘇老師的就是能夠點點滴滴都能用照片來詮釋,蘇老師還真是教育路上的有心人呀。

學過了,不能光眼熱吧,總告訴自己心潮澎湃之後得有點小變化,在鼓勵著自己,繁瑣的工作中讓自己"長點心"--海南呀!你長點心吧!

有關教育類的書讀後感篇4

愛像陽光,照亮了我們的心房;愛像雨露,滋潤了美麗的花苞;愛像空氣,我們處處都能感受得到……是因為愛,我們人世間才變得溫暖。讀了《愛的教育》,我感受到了愛的重要!

?愛的教育》是義大利著名兒童文學作家亞米契斯寫的,它還有一個副題《一個國小生的日記》。這本書通過一個國小生記日記的形式,反映了社會各階層的人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他們的生活狀況以及他們對各種事物不同的態度、不同的感情與不同的處置方法,它用樸素平淡的語言,塑造了一個個貌似渺小、但實際上卻很不平凡的人物:馬爾可、老鐵匠、鐵匠的兒子、賣菜的婦女、少年鼓手……這些感人的故事讓我明白了:人與人之間是多麼需要相互關心、相互理解、相互幫助啊!而這種關心、理解和幫助,都離不開一個最基本的東西——愛。

讓我最感動的.一個故事就是《萬里尋母記》,這個故事講了13歲的馬爾可為了尋找自己的母親,用雙腳走出了萬里長路,最終他找到了母親,還“救活”了生病的母親!

看到這個故事啊,我想到了自己,想到了爸爸媽媽對我無微不至的愛,而我還老是嫌他們這兒不好,那兒不好的,所以我感到十分慚愧!我取得的所有成績,都離不開平時爸爸媽媽對我的關心和教誨。這點點滴滴都體現出他們對我無私的愛!

因為愛,我們在成長;因為愛,我們懂得感恩;因為愛,我們選擇堅持;因為愛,讓我們有支撐生命的力量!

有關教育類的書讀後感篇5

也許在《翻轉人生的教育》一書的作者,也就是文中的主人公、高中教師喬治?古斯里奇決定提筆寫下這個故事的時候,他才會對二十年前懵懂無知的自己感到慶幸。當時深受抑鬱症所苦的他債臺高築,不得不接受一份到阿拉斯加教書的工作,五年的工作能獲得比外間其他同類工作高出三倍的薪水--側面也說明了這份工作的棘手程度,他對自己能否做好這份工作並無自信,但是他已經別無選擇。

他不是以一個認為自己足以“傳道授業解惑”的導師的形象出現的,他的腦海中無論是對孩子們還是教育本身,都沒有固化的認識和偏見,這對他和孩子們,其實都是一件幸運的事。這意味著,他們之間,也許會有無數的可能發生。

古斯里奇就職的尤皮克學校位於遠離美國本土的白令海峽上的聖勞倫斯島,這是一個愛斯基摩人生活的地方,相對於常年零下五十度、冬季可達零下七十度嚴寒的居住條件來說,更大的難關是島上愛斯基摩人對他們的態度,到島上的第一天古斯里奇的兩個女兒就被愛斯基摩小孩用石頭攻擊,“白人垃圾!白人垃圾!滾回你們的地方!”,他可以清晰地看到孩子們臉上介於憎恨和厭惡的神情。

學校的學生和家長對學習這件事的看法和那些小孩也沒什麼不同,在他們看來,祖祖輩輩以捕獵為生的孩子們的人生軌跡已經註定了,對英語都還說不流利的他們來說,學習“白人們的知識”既困難又無必要,因為他們不擅於閱讀,所以他們對小島外的世界知之甚少也無甚嚮往,沒人想要走出去,更沒人想過要去白人開設的高校繼續深造。在這種消極的態度之下,學校的老師也把上課當做是義務在應付,認為這些愛斯基摩人是不可雕的朽木。在雙方共同的消極作用之下,古斯里奇看到的就是這樣一所無組織無紀律、死氣沉沉的學校。

他在和學生們一點點走向成功的時候發現,被翻轉的何止是這些愛斯基摩孩子們的人生,他的人生和教育觀念,也因為這些經歷逐漸改變。他意識到,身教比言傳重要,人格比學問重要,智慧比知識重要,相比起古板的知識,孩子們若能擁有健全的人格和生活的智慧才是教育最大的勝利,因為這樣不僅他們會過的充足快樂,同時也將成為這個社會的正面因素,進而推動教育環境的良性迴圈。

有關教育類的書讀後感篇6

今天有幸與孩子一起讀書,我們選擇閱讀《愛的教育》中的一篇文章《我去世的女老師》。

這篇文章敘述的是作者亞米挈斯的老師不幸去死,他去參加老師葬禮的事。這位女老師是一位善良,熱愛孩子;生了病也繼續上班,給孩子上課,疾病把她的生命奪走時,她還不忘把自己數量不多的`書籍留給了她的學生……一個墨水瓶給了一個孩子,一個作業本給了另一個,她擁有的一切都送了人。她教過的和沒教過的孩子都為她的去世而落淚。

我的感受是一位平凡的老師,在她生病去世時,有這麼多人為她送葬,學生家長去為她送行,這麼多人為她流淚——哭氣!她雖然去世,但是她的一切都在大家心中;大家都會記住這為老師是幸福的,孩子們給她送花,在教堂裡唱祈禱文;在孩子幼小的心中永遠會記著這位女老師!

文章讀完了感觸多,我很羨慕這位女老師,她有這麼多悼念她的人。她永遠是孩子們心中的好老師!

閱讀文章《我的母親》《小抄寫員》《我去世的女老師》《背影》《母愛》

有關教育類的書讀後感篇7

有人說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教師只有帶著愛自己孩子的心去愛學生才能真正換來學生的愛,才能真正做到對學生負責。“愛與責任”並存,這是做班主任的前提條件。

我預想不到《愛心與教育》會給我帶來多少改變,但至少讓我重新認識自己,審視自己。我不會放棄班主任工作,用更多的愛去澆灌教育事業,用責任來承擔教育職責

給我一個班,我會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