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7篇 創新校本課程:個性化教學計劃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是指學校根據本校特點和學生需求,制定的一套富有針對性的課程教學方案。它旨在提升教學質量,提供多元學習機會,並促進學生成長髮展。校本課程教學計劃的制定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以確保教學目標的達成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7篇 創新校本課程:個性化教學計劃

第1篇

根據英語學科組年輕教師的特點,上學期我們加強了學科組的建設

並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這學期將進一步加強學科群建設,配合學校和院系首批學術帶頭人選拔活動,組織全體教師實踐教學基本功,做好名師工作。

幾年來,英語組根據學科教學的特點,制定了一系列有規律的制度,使學科教學工作規範化、制度化。然而,這些常規系統還沒有得到徹底實施。這學期要利用學校工作重心向基礎學科教學轉移的契機,狠抓這些教學套路的落實,提高教學質量。

首先,學科帶頭人精心組織學科組每週例會,既進行專業學習和教學研究,又交流思想,力求讓所有老師在思想上達成共識。認真執行《英語小組教學規則》、《英語早晚閱讀規則》、《英語小組獎金考核規則》,採用量化考核方式,每週將考核結果反饋給被考核人,使考核真正起到規範教師教育教學行為的作用。

其次,進一步加強備課小組建設,學科帶頭人要加強對各備課小組工作的監督。根據學科組的統一要求,各年級備課領導每週組織教師集體備課一次,每次備課都要有書面記錄。每週五上午,備課組長對全組教師的教案、作業、教課書進行檢查,及時將發現的問題反饋給課堂教師,提出指導意見,並書面記錄檢查情況,提交學科組長檢查;學科帶頭人每兩週隨機抽查全組教師的教案、作業、教課書,將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給教師,提出改進建議,在學科組例會上公佈檢查結果,並將檢查結果與當月獎勵工資掛鉤。

最後,嚴格執行“雙率”合規責任制。根據我係的工作計劃和英語教學實際,本學期各年級的“雙率”指標為:優秀班的“雙率”為100%;myp班的“雙率”是100%;平行班通過率97%以上,優秀率85%以上。為了達到“雙率”指標,我們採取班主任、備課組長、學科組長負責制,將班級、年級、學科的“雙率”是否達標分別與班主任、備課組長、學科組長的獎勵工資掛鉤,這是對其績效考核的重要指標。

國中英語教學研究的重點是改革課堂教學。因此,必須進一步發展“優化輸入,分層輸出”的課堂教學模式。首先,通過第3-5周的理論學習和“輕負擔、高質量”模式教師的經驗介紹,新教師可以掌握“優化輸入、分層輸出”的課堂教學模式,推出高質量的示範課。然後,通過觀察第6-8周的“輕量、高質量”示範課,結合新的《國中英語教學大綱》的相關精神,進行深入的探討和研究,力求讓全體教師熟練靈活地運用“優化輸入、分層輸出”的課堂教學模式,從而使英語課堂教學朝著“輕量、高質量”的要求邁進了一大步。經過一年的教學實踐,我們探索出了一些“優化投入”的有效方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而且我們在“分層輸出”的討論上有了很大的突破。這學期我們重點研究如何藉助計算機輔助教學優化“優化輸入,分層輸出”的課堂教學模式。期會考試結束後,小組中的每個老師都會上一節研究課,寫一篇總結、心得或論文。

上學期我們以個別課實驗的形式學習英語活動課。課程是當前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國家教委今年釋出的國中英語教學新大綱的精神實質——進一步加強學生用英語表達思想和交流能力的培養。實踐證明,在活動課中,教師可以為所有學生創造一個只說英語而忘記母語的空間。在各種英語活動中,周圍的氛圍感染著每一個學生,強大的學習動力驅使著每一個學生說英語。這種以英語口語為中心的英語活動課可以使學生儘快培養用英語思考和表達思想的交際能力。這學期,我們繼續學習英語活動課,重點是myp課。每兩週舉行一次英語活動課,由彭老師帶領,徐健老師協助。七年級八年級也在努力,由蔣紅梅老師和李東華老師負責,所有老師都參加了。

二、大力推進“258”雙語教學計劃,在我係營造英語環境

根據廖校長的工作報告,“258”雙語教學計劃必須強制推行,以實現雙語教學

版畫計劃的.重點是,非英語科目可以用英語授課,非英語科目可以用英語授課

刻字的關鍵是老師,不是學生。因此,為了大力推進“258”雙語教學計劃,

策劃,深入創造我們的英語環境,這學期,我們要總結上學期的經驗,在做好以下工作的基礎上,通過上一段樓梯來打造我們的英語環境。

這學期國中教師的英語培訓還是要以ibo班主任的英語培訓為主。培訓工作由老師主持,一名外教協助,彭、、雕刻師參加培訓。對其他非英語教師的英語培訓仍然是自學的形式。英語學科組負責編寫課堂教學術語和專業相關術語,每兩週釋出一次。每個年級組辦公室的英語老師負責每月一次的培訓和考核。一年級組由李東華老師負責,二年級組由薛玲玲老師負責,老師負責二年級組,三年級a組由劉老師負責,三年級b組由毛萬玲老師負責,德育部由陳老師負責,老師負責教學部。各年級組辦公室英語教師在負責人的安排下,做好非英語教師的英語培訓工作。

這學期,我們將進一步嘗試用英語教非英語教師。每個學科組推薦一兩個英語基礎好的老師參加。教務處統一安排,英語學科組老師積極協助。首先,申請英語授課的老師要彙報教學內容,確定授課班級。其次,英語組指派一名英語老師對老師進行英語培訓,並在第八週之前將教學內容翻譯成英語,發給學生學習,以消除詞彙障礙。最後,在英語教師的幫助下,講師設計了整個英語教學計劃,進行了一次試講,並在第16周ibo被授權參觀時啟動了演示課。

各課題組推薦參加全英語教學示範班的老師有、、張、吳、、、熊旭輝等。英語課題組安排的培訓教師有陳、許建之、、、、。

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國中英語課外閱讀第一冊已經初步完成。列印和裝訂任務將在本學期第二週完成,第三週投入使用。所有英語老師,在各備考組的相同要求下,認真引導學生有計劃的閱讀,並注意收集意見以便下學期複習。與此同時,我們開始編寫國中英語課外閱讀第一、二、三冊,爭取在下學期完成並試用。霍建華負責這項工作,毛萬玲、薛玲玲和李東華協助。

根據廖校長的學期工作報告,本學期的英語口語聽力大賽仍然由各部門舉辦,這是我們校本學期的六大活動之一,也是我們學校創造英語環境的一項重大舉措。為了做好這項活動,每個班的英語老師都要在課堂上進行選擇,並對選擇的學生進行培訓。然後每個年級會進行一次試講比賽,選出的優勝者會進行強化訓練。外教和一個老師會負責輔導。最後,教育部將在週四下午舉行為期15周的英語口語聽力比賽。所有英語老師一定要高度重視這場比賽,每個備課組都要精心組織選拔,爭取在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為了保證我們的學生在全國中學生英語水平競賽中的優勢,我們必須及早做好準備。為此,本學期七年級成立了全國中學生英語水平競賽輔導小組,由周先生負責輔導。輔導時間安排在每週二、四綜合能力班競賽班和第七班。一級備考組要檢查落實這項工作,學科組要定期抽查。

推廣儀式中的英語環境展示是我係向全體師生展示英語環境的重要視窗。這學期我們繼續以上學期校園廣播的形式展示,努力讓我們的英語環境通過上一段樓梯展現出來,形成自己的特色。為此,我們設立了校園英語廣播,由學生會每天下午課前組織,每個班的學生輪流主持廣播。英語老師指導和檢查廣播草稿,羅曉的老師負責。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7篇 創新校本課程:個性化教學計劃 第2張

第2篇

二年級的學生活潑可愛,課堂上他們大多是愛提問的孩子,孩子們對於老師介紹的這些

家鄉風情的知識非常感興趣。校本課所涉及到的海洋知識拓寬了學生視野,增長了學生的知識。我要充分利用每一節課,把學生培養成為一個具有

根據我校學校、教師、學生、等實際情況,自主教學,教學內容以海洋生物環境為主題,

2培養學生熱愛海洋的生活情趣,樹立保護海洋的意識。

培養學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學生掌握基本的`海洋常識。

1認真備課,精心準備,課堂上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如圖片、課件、錄音機等引導學生置疑問難,學習新知。

自主學習,嘗試錯誤,教師只在必要時,給予指導、幫助,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3充分發揮學習夥伴的作用,讓學生互助學習,團結合作,共同解決學習上的困難。

走出課堂,走出學校,將課堂延伸到課外,爭取學生家長的支援,帶領學生親自實踐,體驗

第3篇

二年級的孩子活潑可愛,課堂上他們大多是愛提問的孩子,孩子們對於老師介紹的xx家鄉風情的知識非常感興趣。特別生活在xx鄉鎮的農村孩子對xx的方言有濃厚的興趣,校本課程所涉及到的xx話——是地區文化的結晶,蘊含著豐富的民族特色。xx話——我們故鄉的吳語,凝結著甌越人民生活感情和人文理想,也顯示了xx人的個性與精神。校本課程有意識拓寬了孩子視野,增長了孩子的知識。

我要充分利用每一節課,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具有“我愛xx、xx是我家”的新xx人。在整個社會的大背景影響了xx話的生存。因為大力推廣普通話,學校規定課堂上師生不能講xx話,統一講普通話,這樣學生講xx話的機會很少。雖然中國小都設定了地方課程,但鄉土教材也是以現代白話文編寫、以普通話教學的,所以學生基本沒機會學講xx話。

另外,外地來溫打工的越來越多,xx”土著”外遷也越來越多。這使得班級裡的俚語參差不齊,於是大家便漸漸形成只用普通話交流的慣。面對如火如荼的課程改革和地方傳統文化的不斷髮展,我以極大的熱情,嘗試著將xx童謠引進地方課程課堂,用以彌補教材的生硬和不足,拉近課堂和現實生活的距離,使地方課程教學更加風趣、更加生動,從而更加有效地實現課程目標,更好地提升教學效果。

根據我校學校、教師、學生、等實際情況,自主教學,教學內容以“學說xx話”和“xx童謠”為主題,引導低年級的學生了解xx,我愛xx,瞭解xx話也是一份偉大的文化遺產,有普通話不能替代的文化價值和文化功能。教學內容:共有三章,第一章人物稱謂,人物稱謂包括親屬稱謂和職業稱謂,根據教學需要穿插情景對話與童謠。第二章數字教學內容,穿插情景對話與童謠,重點學童謠《xx是個好地方》。第三章時間和情景對話與童謠。儘可能讓孩子多學些xx童謠。體會xx方言的優美以及文化意義,激發學生學說方言的興趣以及愛xx方言、愛家鄉的情感。

本主題是“我愛xx、xx市我家”。校本特色課程的一大主題。在開展“xx小吃”主題活動的基礎上,孩子們對xx的文化已有了初步的瞭解和認識,同時對我們的家鄉——xx,也產生了濃濃的興趣和感情。

然而,現在的xx孩子從小就開始學普通話,有已漸漸淡忘xx的方言該怎麼說,有的甚至不會說xx話。為了讓孩子們從小不忘自己是xx人,或從小在xx長大。xx是生他養他的故鄉,本學期我們以“xx童謠”為切入點開展主題教學活動。在生活中,孩子們常隨著似懂非懂似準非準地娓娓朗誦,但對其所描繪的內容和蘊含的意境又常常難以理解。一為培養孩子對民間童謠的興趣,有利於優秀的民間藝術的傳承與發展,二為孩子提供輕鬆學x的x話的良好氛圍,使xx方言得以傳承。

1、使孩子瞭解xx的地形地貌,瞭解xx的歷史,培養孩子愛xx的情感。

2、瞭解xx話的特點上。學說xx話的親屬稱謂的'含義。學會發音。

3、瞭解xx話的特點上,學說xx話之一的數字,並通過xx童謠及xx話民歌《叮叮噹》和歌曲,體會xx的民俗風情。

4、在瞭解xx話的基礎上,通過看看,聽聽、說說、講講,唱唱xx童謠,掌握6一8首童謠

5、能用說說、唱唱、講講,演演、等方式創造性地表現xx童謠。是孩子們初步感受xx文化的豐富和多彩。

6、在頌唱童謠,做遊戲過程中提升對xx方言的審美力,培養熱愛xx的情感。

1、培養學生愛家鄉的情感,使孩子掌握基本的xx方言。

2、初步體會xx童謠意境,理解民謠所蘊含的情感和道理。

1、認真備課,精心準備,課堂上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如圖片、課件、視訊、錄音機等引導學生置疑問難,學新知。

2、改變常規教學模式,變課堂為學堂讓學生動腦想想,動口講講,動手做做,動腳走走,自主學,嘗試錯誤,教師只在必要時,給予指導、幫助,真正把學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3、充分發揮學夥伴的作用,讓學生互助學,團結合作,共同解決學x的x話的困難。走出課堂,走出學校,將課堂延伸到課外,爭取學生家長的支援,帶領學生親自實踐,體驗勞動的樂趣。

4、玩玩、做做、學學,切實提高學生勞動能力。把科普教育與遊戲、比賽、表演等方法相結合,寓教於樂,事半功倍。

第4篇

為全面貫徹全教會精神,落實新的國家課程計劃,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強化學校特色,我校在切實執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同時,根據校本課程的目標和要求,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我校校本課程開發方案。

由於長期的“應試教育”的影響,造成學生被動學習,不會學習,教學效率低,這嚴重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並且還影響了學生個性的發展,新課程的改革更是把“人的發展”放在重要的位置。國小生正處在可塑性大、易於理解外來事物的刺激,便於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習慣的最佳時期。

為了能使孩子們更好地成長,對他們加強藝術素養的培養,應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校於20xx年成立民族打擊樂團隊伍不斷壯大,堅持每週活動。目前已經初步構成以打擊樂為核心的民樂藝術特色。孩子們不僅僅有了一技之長,並且綜合素養得到顯著提高。

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使教師不僅僅是課程的實施者,並且成為課程的設計者、課程標準的制定者、教材的編制者,這些都要求教師不斷地去努力,認識課程、探索課程。研究學生,不僅僅要有紮實的基本功,專業的學科知識,精湛的教學藝術,還要有融會貫通的綜合本事。校本課程的研發權給予了一線的教師,那就為教師供給了無限的表現與創造的舞臺,令人欣慰同時也感到機遇與挑戰是並有的。正如我們的教師所想的那樣:這是一種壓力、一種挑戰、一種職責、一種渴望、一種成功。我們將和它一齊成長。

望欣園國小建校以來,一向努力構建“全面+特色”辦學模式,作為望京科技創業區“辦一所有特色的學校”,這是全體師生共同追求,也是社會各界對學校的殷切期待。近幾年來,望京作為經濟發達地區,社會發展迅猛,人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社會對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期望經過學校的藝術教育來提高子女的藝術素養、審美本事,民族自豪感,從而豐富內心世界,這就對學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夠說我校藝術校本課程,正是在這種形式下開設的,是時代發展的產物。

1、貫徹落實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北京市人民政府貫徹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決定的意見》和《朝陽區國小校本課程開發與管理指導意見》的精神。

2、我校的辦學理念:創辦高質量的、有特色的新型學校。為培養德智雙全、身心共健、才藝俱佳、健康歡樂的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3、本校資源條件:設施完善,專用教室齊備,多媒體裝置先進。教師工作熱情高,且積極肯幹;多數教師有可開發的特長。學生質樸、樂學,興趣廣泛。絕大多數家長綜合素質較高,且能很好地配合學校工作。社群參與學校辦學的願望較高,且與學校建立了較好的協作關係,學校有必須的號召力。

4、社群資源、學校資源和教師資源以及對學生、家長、社群、教師關於校本課程設定的調查問卷結果。

1.經過民族藝術教育,培養學生審美本事,從而提高學生綜合素養和本事,積累藝術文化深厚的底蘊,激發學生對民族藝術的熱愛之情。

2.經過民族藝術教育,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

3.經過民族藝術教育,塑造學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培養他們良好的心理品質,從而豐富孩子們的人生,使他們健康歡樂地生活。

4、經過校本課程的開發,培養一批覆合型、科研型的教師。

1、課程開發小組成員具有較高的開發校本課程的熱情和本事,能夠較好地完成課程開發工作。

1、互補性原則:開發校本課程,做到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予以補充和拓展。

2、可行性原則:學校在確立校本課程開發目標時,充分研究本校教師隊伍的整體實力、科研水平,根據現有條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內外課程資源,努力使校本課程實用、可行。

3、主體性原則:教師是校本課程開發的主體,在課程的開發和實施中要重視調動教師的主動性。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要還重視學生的參與,尊重學生的興趣和選擇。

4、全面性原則:儘可能利用校內教師的資源,開發校本課程,人盡其能,物盡其用。

5、靈活性原則:教學資料、方法應以學生實際情景而定,教師應從學生的本事、效果等差異出發,因材施教,資料形式上可靈活調整,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

我校本著校本課程及教材建設規劃既要研究校本課程在整個學校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又要研究我校自身發展目標的定位,既要取國家課程為主之長,又要補國家課程不足之短,既要研究學生的合理負擔,又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所以對校本課程的框架做了如下設定:

a)根據對學生、家長、教師和社群的問卷調查,擬開設民族工藝、民族器樂、民族服飾、民族建築等課程。

1、加強校本課程與各學科的有機整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3、校本課程修改組的人員參與聽、評課的指導,做好校本課程的監控、測評,調控校本課程實施情景,總結經驗,解決問題。

1、授課教師的評價。學校經過聽課、查閱資料、調查訪問等形式,對相關教師進行考核,並記入業務檔案。主要是四看:一看學生學習興趣,二看學生實際理解的效果,三看領導與教師聽課後的反映,四看學生問卷調查的結果。

2、學生的評價。評價時,我們異常注重學生個性和特長的發展,關注學生對校本課程的學習過程,強調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對師生關係的實際感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獲得成功的體驗等成為評價學生的主體資料。評價的方法除了觀察、調查、考查學習知識、成果展示等外,我們還建立了學生興趣特長髮展的“成長記錄袋”,允許孩子們把自我認為優秀的作品(一張畫、一副書法作品、一盒錄音帶、一個小製作……)放到記錄袋中,能夠想象幾年之後,當孩子們再去看哪些作品時,會發現自我又長大了,或許這作品陪伴他們以後的人生道路。

1、利用現有資源,徵集教師意見,確定校本課程的具體資料。

2、經過對學生、家長、社群、教師的調查問卷確定校本課程所設定的資料。

3、將開發的'課程綱要拿到學生及家長中徵求意見,看所開課程能否滿足學生、家長的意願。

1、校本課程理論。資料:《校本課程學習資料》——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校本課程研究等資料。培訓方式:集中學習、交流研討。

2、教師專業知識培訓。學校對擔任校本課程的教師進行相關專業知識培訓。

1、主講教師姓名、課程型別、授課物件、授課時間(周課時、總課時)

3.確定課程目標:(全面、適當、清晰;涉及目標的三大領域)

5、設計學習方法:體現課程的特點、貼合活動主題的要求、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徵。

6、提出課程實施的提議:含方法、組織形式、課時安排、場地、裝置、班級規模。

7、課程評價:主要是對學生學業成就的評定,涉及評定方式、記分方式等

學校向修改組成員介紹所開課程的主要資料、目的、授課方式等,讓教師自主選擇進行修改。

1、任課教師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按步實施。學校隨機聽課,隨時測評。

3、教師應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到達規定的課時與教學目標。

4、教師應儲存學生的作品、資料及在活動、競賽中取得的成績資料。

6、每學期召開一次校本課程研討會,展示優秀教師的成功經驗,解決存在的問題,及時總結校本課程的實施情景。

1、設計三份調查問卷(學生、家長、教師)瞭解大家的需求。

(三)初步理清開發思路,擬訂開發綱要,確定開發專案。

(一)根據擬定專案、選定組長、明確人員分工、制定開發方案。

(二)各專案開發小組修改專案開發方案,分工協作,完成專案開發綱要的編制工作,並在全體教師會上討論。

(三)修改綱要,開始撰寫課程計劃、文字,設計學生活動材料等。

(五)課程文字、計劃和自查表報學校校本課程審議委員會審議。經過後,由學校報區課程審議委員會審議。

(六)區課程審議委員會審議經過後即開始在校內實施。

在使用校本課程文字的時候,將根據教材使用的實際情景,從學習資料的選取、誦讀資料的數量上不斷對文字進行調整,以滿足學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第5篇

以培養學生“自主、自立、自信、自強”為目標,以“弘揚傳統文化,熱愛家鄉;參與實踐活動中,學會求知;自我鍛鍊保健,學會生存”為主題,通過引導、感知、實踐體驗來實施校本課程,提高學生創新精神和生活自理能力,本著研究校內資源,開發校外資源的工作方針,對本土資源進行教育化的開發,使課程的內容更貼近學生,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促進他們的個性化發展。

校本課程開發充分體現了課改的指導思想,是實現課程改革目標的一種教材,體現了課程資源的.多樣性,是一門全新的課程,需要在實驗中不斷地學習、求知,根據學校特點,三年級以愛家鄉為主要教學內容

三、教學重難點: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愛家鄉的樂趣。

1、通過學習,弘揚傳統文化和愛鄉教育,增強學生自豪感和自信心。不斷髮展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具有蒐集和處理資訊,分析

2、使學生懂得家鄉物產豐富,自然風光好,從而引導學生熱愛家鄉,樹立建設家鄉的遠大理想。

1、根據學生身心的發展特點,結合教學內容,採用靈活、豐富的學習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參與與體驗,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發展需求,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2、構建開放式校本課程,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形成學校與社會、家庭密切相關的教育網路,拓展學習空間。

3、建立多元、互動的評價體系。既要關注學習結果,又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注重評價內容的多元化。形成學生認同樂於參予的激勵評價形式。

4、課前精心準備,認真備課,確實組織好活動,不留於形式。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的興趣。

第6篇

依據《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從我校辦學特色和育人目標出發,本著有效利用現有教育資源,依靠本校教師、學生共同開發、實施的原則,實施校本課程教學。

我校校本課程的開發是根據學校地處農村,自然資源、人文資源、社會事業、經濟發展等方面的優勢,結合我校的傳統和特點,以及學生的興趣和需要,自主開發的適合我校的課程。學校課程的開發要提高課程的適應性和實效性,適應學生髮展的`興趣和需要,適應學校、社群發展的需要。校本課程的開發,為教師提供了專業發展的機會和條件,也為學校培植辦學特色創造條件,有利於完善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彌補其侷限性。

校本課程是相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而言的一種課程,是指以某所學校為基地,在理解國家課程設定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特點和資源,組織並開發實施的課程。學校將開辦講座,組織教師學習有關校本課程的理論,使教師領會校本課程實施的要領,掌握校本教材編寫的基本原則。

校本課程的實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必須使所有的教師都參與到課程實施中來。我校科技製作、歷史教育、手工製作、編織等科目,涉及的知識面寬廣,內容豐富多彩,對教師的要求也相應地提高了。因此全校教師都要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學校課程是由在國家課程計劃框架內,學校自行決定、自主開發的課程,開發主體是學校教師。因此,我校校本課程教學堅持遵循以下原則:

1、合作性:校本課程開發、教學是一種集體配合的事業,學校課程更是如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校長、其他同事、學生、家長、社群人員等通力合作,發揮群體智慧。

2、民主性:學校校長、教師、學生、家長構成學校教育的“共同體”,成為學校課程教學的主體。學生需要學什麼,喜歡學什麼,“共同體”裡教師、家長最清楚。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廣泛聽取他們的意見,形成一個民主氛圍。

3、選擇性:校本課程教學要有利於學生全面而主動的發展,讓每一位學生的潛能都獲得充分和諧的發展,使個性得到張揚。因此,教學時儘量為學生提供多樣化、可供選擇的內容,適應學生的需要、興趣和經驗。

4、開放性:校本課程教學時,在資源方面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包括學校、家庭、社群等多方面的資源;在主體方面要充分調動校長、教師、家長、上級領導、參與的積極性,共同進行課程建設。

5、靈活性:校本課程教學時,不求全求大求新,立足本校實際,量力而行,逐步完善。

分層:依據學生的學習能力、知識水平和個人意願,組建教學班,進行分層次教學。

分組:按課程型別、學習內容、學習程度、教學目標等採取多種教學形式以實施課程計劃。研究性課程以實驗班進行為主,班內分組進行。

分塊:校本課程安排在每雙週校本課進行。學校所有教學和活動場所根據課程安排劃分成不同功能的板塊。

校本課程的常規管理由教務負責,主要負則排課。教師的教案檢查、教師上課情況的檢查、均衡學生選修科目和班級的選擇,監督學生上課的情況由馮校長負責。

對學生上課的管理,由班主任負責,由教務處負責檢查學生的上課情況。要求教務處的常規管理方法講究科學,工作要細緻入微,確保校本課的正常運作。

校本課程在講授的內容上執行校本教材,在講授方法上不同於國家課程,要注重學法指導,強調學生思維的開啟,強調知識的拓寬,課堂氣氛要輕鬆愉快,教學方法要不拘一格。

第7篇

地方校本課程是國家課程改革和實施“義務教育課程改革方案”中以增進國小生健康為主要目的課程。地方校本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管理與開發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全球化、資訊化和知識經濟的到來,地方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利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結合我校各項資源開發利用的實際情況,進行安全、環境保護的知識、傳統文化等方面的教育。

七年級共有學生120人,他們模仿力強,接受新事物快,而且他們的性格、世界觀正處於可塑性階段。因而這一時期對他們進行行為規範,心理健康,安全自救,生命歷程的教育至關重要。

通過學習將傳統文化精髓灌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立志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讓學生做個具有傳統文化素養的中國人。全面提升學生的古典文化素養,培育審美情感,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

瞭解當地的環境和主要環境問題;感受自然環境變化與人們生活的聯絡;養成對環境友善的行為習慣。

1、教學中,應結合學生實際,力求選擇適合學生合適的方法進行教學,提高學生的興趣,採用多媒體動畫錄音等手段,圖文並茂,使學生在做做學學中達到教學目的。

2、對傳統文化中的詩文進行誦讀,記背。再慢慢品嚐,感悟。對其中感

興趣的話題,展開研究。蒐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對我們的民族文化有更深的瞭解,夯實我們民族的根。做一個真正的堂堂正正的中國人。環境保護

3、瞭解當地的'環境和主要環境問題;感受自然環境變化與人們生活的聯絡;養成對環境友善的行為習慣。

第一週(地方課程)環境保護教育——農藥帶給我們什麼

第四周(地方課程)安全教育——正確處理同學間的衝突

第七週(校本課程)學法指導——國中生常規學法指導

(一)第八週(校本課程)學法指導——學習語文要養成好習慣

第九周(地方課程)環境保護教育——溼地的“呼喚”

第十週(地方課程)環境保護教育——大地的“呻吟”

第十一週(地方課程)安全教育——如何度過青春期第十二週(地方課程)安全教育——怎樣預防性騷

第十三週(校本課程)學法指導——如何開展英語期末複習第十四周(校本課程)學法指導——複習的方法第十五週(地方課程)環境保護教育——不和諧的聲音

第十八週(地方課程)傳統文化教育——列子湯問二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