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冬至語言教案8篇 《破冰學語言——冬至語言教案》

冬至,又稱“冬節、長至、亞歲、亞陽節或水留日”等,是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標誌著冬季的正式到來。在這個寒冷的季節裡,如何給語文教學增添溫馨和趣味呢?下面,我們為您提供一份精彩的“冬至語言教案”,助您輕鬆拓展教學內容。

冬至語言教案8篇 《破冰學語言——冬至語言教案》

第1篇

2、用橡皮泥團圓、壓扁、包裹的技能製作餃子皮和餃子餡;

3、和朋友們介紹和分享自己做的餃子,體驗冬至節日的歡樂氣氛。

課件準備:《冬至》動畫視訊、包餃子視訊、包餃子步驟圖

教師播放視訊動畫《冬至》,引導幼兒瞭解冬至的習俗,引出餃子主題。

小結:冬至那天,一家人一起包餃子或湯圓,邊吃邊聊天,很是幸福。所以,餃子、湯圓就代表團圓,代表著對家人和客人的祝福。

播放視訊《包餃子》,引導幼兒初步瞭解包餃子的方法和步驟。

1、製作餃子皮:選擇喜歡顏色的橡皮泥,兩隻小手搓一搓,搓成圓球;再用手掌把圓球壓薄,壓成圓圓片。

2、製作餃子餡:選擇喜歡顏色的橡皮泥,切碎或團圓。

3、包餃子:用皮包住餡,用大拇指和食指把兩邊捏在一起,一個餃子就做好啦。

區域活動:在美工區投放做餃子的材料,讓幼兒製作不同樣式的餃子並展示。

家園共育:幼兒回家嘗試和家人一起包一頓餃子,體會冬至的溫馨氣氛。

冬至語言教案8篇 《破冰學語言——冬至語言教案》 第2張

第2篇

(一)、勵志視訊通過播放勵志視訊,幫助崗位克服自卑心理。

(二)、知識競答自選題目(勵志題目),答對即可獲得獎品,答錯仍有參與獎。

(三)、演講現場採訪崗位,請各崗位談談自己對學院助困工作的看法和寶貴的建議,並邀請優秀崗位代表上臺演講,談談工作、學習心得,激勵其他崗位在工作和學習上取得進步。

(四)、溫情送湯圓邀請所有在場崗位人員共聚食堂,分享湯圓,傳達節日祝福和學校的關愛。

本活動共分為兩個階段,前期對活動的相關內容進行宣傳,並把活動的有關任務下達到各個幹事並做好準備工作;後期將於12月21日舉行“情暖冬至,愛在助困”活動。

第3篇

2、通過這次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領略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3、讓學生懂得去珍惜與家人團聚的時間,以實際行動減輕父母的負擔。

(1)會意字。甲骨文表示絲繩的終結,是“終”的本字。金文將絲結簡化為點;或另加義符日,表示一年時日的終結,當然是冬季了。篆文省去日另加義符,表示年末結冰的季節,以突出冬季。

冬,四時盡也。—《說文》無冬無夏。—《詩·陳風》

3、瞭解古代人如何過冬至?(祭祀活動;食的活動;禮的活動;娛的活動)

(1、注意防寒保暖。2、合理調節飲食起居,不酗酒、不吸菸,不過度勞累。3、保持良好的心境。4、進行適當的禦寒鍛鍊)

(四)交流:每年你和家人是如何過冬至的?你有哪些感受?

1、體驗:跟家長學會做餛飩或水餃,感受冬至節的喜慶,增強學生動手的能力。

第4篇

2、通過這次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領略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3、讓學生懂得去珍惜與家人團聚的時間,以實際行動減輕父母的負擔。

領略祖國的傳統文化冬至的的無窮魅力,意識到在生活中能夠懂得珍惜與家人團聚的時間,並以實際行動減輕父母的負擔。

1、宣佈主題:主持人宣佈“情暖冬至,洋溢青春”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2)講述冬至的傳說和習俗:如冬至吃餃子、狗肉和混沌等。

3、冬至是一個開心的.節日,接下來一起來玩遊戲“模仿秀”;

4、在冬至這天,家人都會團聚一起吃湯圓,接下來請傾聽吉他《賣湯圓》;

5、下面讓我們一起欣賞幽默又搞笑的小品《賣湯圓》;

6、冬至是家人團聚的日子,在這一天我們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減輕父母的負擔。接下來請聽朗誦《歌頌母親》;

7、在這歡樂的節日當中,每個人心中都有願望,下面請聽歌曲《許一個願望》;

第5篇

為了讓孩子們充分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感受濃濃親情,培養動手能力,我們熱情的邀請家長走進班級,與幼兒一起團團圓圓包餃子,熱熱鬧鬧過冬至。希望這不僅是一次慶祝冬至的包餃子活動更是一次增進親子感情,感受班級大家庭的溫暖,培養孩子們禮貌、大方、分享、合作、參與動手、品嚐美味、繼承中華傳統等的良好教育契機。

1、通過開展包餃子的親子活動,體驗勞動的快樂,增進親子間的感情,營造過冬至的熱鬧、快樂氣氛。

2、通過活動鍛鍊幼兒的生活能力和動手能力,同時培養孩子愛勞動的好習慣。

3、藉此機會,促進家長間的溝通交流,增進親子、家園相互之間的情誼,增強班級的凝聚力。

1、事先召開家長會,選出桌長3名家長(負責整個組的管理,工作分配);副桌長3名家長。以自薦或老師推薦的方式選出,較有組織能力的家長組織幼兒開展遊戲。自薦選出會和麵、擀麵皮的家長6名。

2、家長帶擀麵杖6跟、面板、電磁爐3個、電磁爐配套鍋具3個

3、一次性桌布、幼兒用碗、家長用餐盤、筷子、菜盆、大餐盤

5、將活動流程單貼在教室和餐廳門上,便於家長參與活動

6、製作任務卡四張,根據各組任務由教師分發給各組桌長

1、本次親子活動儘量是孩子的爸爸或媽媽參加,在整個的活動過程中家長們不僅要照顧好自己的孩子,還要力所能及的幫助、照顧班級的其他孩子,家長們要給孩子起好示範、榜樣的作用,活動中積極主動、團結合作、有謙讓精神。活動結束時,大朋友和小朋友一起,通力合作一起收拾,把教室整理的乾乾淨淨。

2、由於寢室空間較小,照顧孩子起床,整理床鋪的家長人數有限制,約15名(家長會時報名)請幫助起床的家長一定要準時。

3、由於使用了電磁爐燒水,家長要照顧好自己的孩子,避免燙傷事故發生,成餃子、添餃子都請家長操作,幼兒不靠近電磁爐

4、為保證食品衛生安全,和麵、擀皮、製作餡料的家長要戴口罩操作.

5、教師監督家長及孩子在製作餃子和進餐前做好手部清洗工作。(家長用自己孩子的擦手毛巾)

6、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吃餃子,但是由於人員較多,不能保證能讓大朋友吃飽,希望家長諒解。

3:10——3:20由楊老師向大家宣佈遊戲活動內容,介紹各組桌長,組員,向桌長們分發任務單??

1、親子游戲(在舞蹈班遊戲):由家長組織幼兒玩“撲克牌搭高樓”的遊戲,(遊戲詳情附後)

2、四個桌長家長負責佈置教室包餃子場地(拉桌子、椅子、鋪桌布)

3、和餡料家長組織幼兒洗韭菜、並送到廚房處理,回教室後和餃子餡

4:50——5:00請3名桌長負責煮餃子,3名副桌長負責給各組分發(三個電飯鍋分別由三名教師看管)

以家庭為單位,利用撲克牌用折、卷、疊、圍合等方法,搭出高高的撲克牌高樓,比比哪個家庭搭出的高樓最高,造型最奇特。教師用相機幫助記錄修建成果。

玩法:親子面對面站,當聽到帶頭人說:“泡泡糖”時,一起回答“粘哪裡?”帶頭人回答:如“粘眼睛”這時親子相互摸到對方的眼睛。遊戲可以更換帶頭人,玩數次。

第6篇

3、深刻對祖國的認識,知道我國是一個有悠久文化傳統的民族。

3、讓孩子知道冬至是冬天真正來臨的日子。並瞭解一些冬至要吃的食物有哪些?冬至團(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包餃子、喝冬釀酒、吃餛飩憶西施等,讓孩子感受到冬至的節氣。

第7篇

3、讓幼兒瞭解並認同冬至節,喜愛傳統節日,賦予傳統節日新的時代內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傳。

1、播放《節氣歌》播放二十四節氣歌,引出《冬至節》

2、引起幼兒的好奇心,講述關於節氣的資訊。預設: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並且是很重要的一個節氣。冬至這天,白晝最短,黑夜最長。冬至是冬天最冷的時候,過了冬至開始“數九”,九九八十一天後,就真正感受到了春天。

簡介冬至的由來、俗稱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黑夜會慢慢變短。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中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冬至是大雪冬至後是小寒,因為冬至沒有固定於特定一日,所以被稱為“活節”;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冬至十天陽曆年(元旦)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冬至”又稱為“冬節”。

三、說冬至傳說、習俗過渡:為什麼古代的節日還能保留至今?讓我們一起用傳說和習俗來“說冬至”吧!

1、用傳說說冬至。主要有:傳說一:冬至餛飩夏至面。傳說二:冬至吃狗肉。傳說三:冬至南吃餃子北吃餛飩

第8篇

知道冬至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簡單瞭解冬至的飲食習俗。

課件準備:《九九歌》童謠音訊及圖片;“湯圓”圖片;“湯圓”手工成品圖。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一首很特別的童謠,名字叫《九九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小結:這是一首描寫天氣變化的童謠,童謠中出現了一到九九個數字,所以叫《九九歌》或者《數九歌》。人們習慣從冬至這天開始“數九”,每九天算一個“九”,冬至是一九的第一天。數完九個九之後,冬天結束,春天就來到了。

組織談話,引導幼兒瞭解冬至,知道冬至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小結:冬至又叫“冬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日期在每年的12月22日左右。

小結:冬至這天,各地有不同的風俗,北方地區有冬至吃餃子習慣。南方地區有冬至吃湯圓的習慣。

出示手工成品圖,播放童謠音訊《九九歌》,發放材料“超輕黏土、紙盤”,鼓勵幼兒動手製作湯圓。

我們可以用各種顏色的超輕黏土製作湯圓,還可以把湯圓搓成你喜歡的形狀。搓好的湯圓要放在紙盤子上哦。

童謠《九九歌》的內容不要求幼兒理解,教師在講解內容的時候不宜太深入或時間太久。

在美工區,投放材料“超輕黏土”,鼓勵幼兒動手製作餃子。

將幼兒製作好的湯圓裝飾在班級的美工區內,供幼兒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