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2023中庸讀書心得範文3篇 中庸精神讀書筆記

近日,2023年中庸讀書活動圓滿結束。在此背景下,我們整理出了一批優秀的中庸讀書心得範文。這些範文論述了傳統儒家經典《中庸》的內涵和實踐意義,對於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建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誠實守信”的價值觀念體系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2023中庸讀書心得範文3篇 中庸精神讀書筆記

第1篇

?中庸》是儒家又一重要經典,從方___的角度看,它的價值遠遠超過《大學》。程頤說:“此篇乃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孟子。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複合為一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躲於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子思公元前483~前402年,孔子之孫,他是戰國初人,相傳《中庸》為子思所作。但就其內容考察,此書不可能成於《易傳》之前,至少是同時代的作品。而且“孔門心法”的說法也不確切,由於孔子當時還沒有這樣深刻系統的思想。為了彌縫其中的矛盾,朱熹作《中庸章句序》時將其加以虛化,不提孔子,並將這種“心法”的由來上推至堯舜。朱熹說:“《中庸》作甚而作也?子思子憂道學之失其傳而作也。蓋自上古聖人,繼天立極,而道統之傳有自來矣。其見於經,則‘允執厥中’者,堯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堯之一言,至矣盡矣,而舜復益之以三言者,則所以明夫堯之一言,必如是而後可庶幾也。”

?中庸》通篇的主旨是論中和,以為中和是性,中和是道,中和是宇宙的本來狀態。人的可告,就在於能中和;政教的作用,就在於致中和。故《中庸》開篇便道:“天命之謂性,任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這必修之道是什麼呢?《中庸》的作者寫道:“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本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中為本,和為道,合而言之“中和”就是道,而且是達道。

?中庸》既是以致“中和”為目的,但如何才能致中和呢?《中庸》提到的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其一,至誠無妄的心態。《中庸》說:“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中庸》的作者以為,想題目,看題目,處理題目,要想能“中”,首先要誠。不僅要誠,而且要“至車?。只有至誠,才能立天下之大本,經綸天下的大事業。什麼原因呢?《中庸》說:“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與天地參就是與天地並列為三,說明是人的思想品德智慧的無比高尚。這種無比高尚的境界是逐步達到的,而關鍵的一步,就是要“至誠”,由於只有至誠,才能充分發揮自己固有的天性,也就是天地無私之性,能儘自己之性就能盡他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就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就能參與天地化育。當然這僅是作者的推理,不一定全是事實,作者據此立論而已。

2023中庸讀書心得範文3篇 中庸精神讀書筆記 第2張

第2篇

?中庸》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認識事物,處理問題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到了宋代將其與《論語》《大學》《孟子》合著“四書”。中庸即中用(庸通用),中不離用,離用則無中。中庸是一種道德標準,要求待人接物保持中正平和,因時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

中庸強調做人做事的平衡、適度和優化,掌握一個“度”字,無過也無不及,恰到好處,收放自如。中,就是中道而行。中道就是不偏,不偏就是不走極端。中道不行不行,中道不應該不行。天在上,地在下,人居於其中。因為天道、地道都是人做不到的。天生萬物人做不到,地厚德載物人也做不到,人是不得不走天地之間的那條”中道”。“中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君子之所道也。”中道就是人道,人道就是禮義。這裡的禮義是讓多數人能夠生活安寧的社會規範,是規範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如果說中道即人道,那麼人道就是仁道了。仁道是符合人性的,大家都不該違反,都應該照著去做,而且要一直堅持做下去,這就是“常”,所謂“常”,即常有常存。故“庸者,常也”。

所謂“中庸”,就是把仁一直做下去。不行仁,這叫不仁;做了一半,這叫中道而廢。中庸的理論依據在於人性,在於對社會運作規律的探究。而中庸之道,指的不偏不倚,是持中求和的處世態度。一個人做事如果不懂得中庸,就會處處受阻,一個人做人如果不懂得低調,就會處處碰壁。但是, 中庸不是隨大流,不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不是圓滑老練,而是一種均衡之術,是一種保守不偏激的態度,是一種以和為貴的生存智慧。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一、"天命之為性,率性之為道,修道之為教"的天然性。

二、"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程式性。

三、“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的實用性。

四、"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的差異性。

五、“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的能動性。

第3篇

從開始接觸《論語》起,“中庸”便在我的生活中頻繁出現,於是漸漸淺嘗了這個易懂卻又高深的詞彙。“中”意為不偏不倚,過猶不及;“庸”意為平常,平庸。

?論語》和《中庸》中都講“中庸之道”。在拜讀後,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中”是圓,“庸”是方,“中庸”就是把“中”的道理用一種最恰當、合理的方式表現出來,因此可以說是一種方與圓的完美結合與運用。

記得不久前,我曾對於“鋒芒畢露還是韜光養晦”有過一番思考,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生態度,中國古往今來,似乎都在提倡著“韜光養晦”,這樣正迎合了那句“滿招損、謙受益”,人們覺得這樣才能真正體現一個人本身的素質與修養。但當人們站在如今這個社會的視角上時,卻又突然發現,這樣的思維方式似乎已不再適用。如今,在我看來,這兩種人生態度都是不能完全採納的,取而代之的,當然是“中庸”。記得一段很經典的話:“岳飛鋒芒太露,無法躲過風波亭之劫;李太白鋒芒太露,難以見容於官場,蘇東坡盛名之人,屢遭磨難,大象因牙而被擒,蚌以有珠而見剖,龜因殼而致死,鸚以饒舌而被困,犀牛因角貴而招殺,金鐸以聲自毀”。其實,鋒芒太露的結果,容易招忌及受害。所謂“花要半開,酒要半醉”,也是如此,而這,正是一種“中庸之道”。“半開”、“半醉”,需要度的把握,而這是沒有確切的衡量標準的。行事之時,靠的只是每個人心中對中庸的理解與堅守,在那些複雜中,我想,“簡單”的持守才是最難的。

於是,我“引入”了“圓通”,便是做到既方又圓,這是一種原則性與靈活性的高度統一。而要做到這一點,需要高度的智慧和修養,能始終做到這一點的人,就絕非等閒之輩。正如中庸所提到的“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上面所提到的只是生活中的小片段--對於才華的顯露,當然,在這之外,還有更多的“中庸圈”,我想,孔子之所以為聖人,便是在於他一生始終處於這中庸圈內吧!他所擁有幾乎全部優良品質,雖不奪目,但始終不乏光耀。他面對弟子的過人或不及之處,能正確的對待,並不一味發揚長處,而正是忠於“不偏不倚”。面對才華橫溢,不放棄收斂鋒芒;面對勇敢,不放棄畏懼;面對矜莊,不放棄隨和……我想,孔子之所以成為聖人,就在於此。

中庸帶給我更多的,就是“和”了。不偏不倚,不過也無不及,達到最好的狀態,這就是“和”。這樣的一種心態,就是平常心。生活中,面對過失,不過分埋怨別人,也不過分自責;面對榮譽,不過分張揚,也不過分低調;面對困難,不過分躊躇,也不過分淡定。萬事適中,達到“和諧”的境界,這樣天地萬物會各安其位,正常執行。這是一種大智慧。

?中庸》的深奧讓我無法完全置身於內。我想,如果此生無法精通《中庸》將是我最大的遺憾。萬物持中,這是做人的原則與處世的藝術。無論碰到什麼事,拿出“中庸”,以不變應萬變,這將是一生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