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中庸》心得體會7篇

心得體會是指把人生經歷中的想法用文字書寫下來的重要文體,寫心得體會是記錄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中庸》心得體會7篇,供大家參考。

《中庸》心得體會7篇

《中庸》心得體會篇1

上學的時候讀《中庸》,根本讀不懂;聽老師講,反而更加糊塗。現在在《師資建設》工作了,漸漸的領悟了其中的一些道理。中庸是儒家所倡導的.一種最高思想境界和思想方式。。中,不偏不倚,庸,平常。既不過分也無不足。

?中庸》強調中庸之道是人們片刻也不能離開的,但要實行“中庸之道”,還必須尊重天賦的本性,通過後天的學習,即《中庸》所說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天命之謂性”,是說人性是由天賦予的。“率性之謂道”,是說循著這種天性而行就合於道,認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於治儒家之道,所以說“修道之謂教”。實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問題,也是修道的問題,這是發展了孔子“內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這是《中庸》裡面最為重要的一句話,實際上把所有儒學都講完了。喜怒哀樂之未發,是個什麼狀態?關鍵是“未”字,表明了古人修養不是在錯誤的觀念和思想到來之後再進行修正,而是在思緒紛飛之前便能清明自覺。而一旦心念之前便自覺,那麼隨後思緒所及無不是自然合乎規矩道德。道理說起來不難,理解也不難,只是做起來難。我們大多習慣於跟自己的思維打交道,思維要起未起之前的那一段心態,不是很容易抓住。可知“中”的本身並非喜怒哀樂,而是指對喜怒哀樂的持中狀態,就是說對喜怒哀樂等情慾要有一個適中的度的控制,過度的喜不叫喜,過度的樂也不叫樂。朱熹註釋說:“喜怒哀樂,情也;其未發,則性也。無所偏倚,故謂之中。平時能持中,一旦表現出來,就能中節,這就叫和。因為效果的“和”決定於方法的“中”,所以程頤解釋中庸一詞說:“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不易說的是不可更易,不是別的不可更改,而是“中”的原則的不可更易。今天也沒有人罵你,所以不怒;今天也沒有中一百萬給你,所以你也沒有喜;今天沒有傷心的事,所以沒有悲哀;今天也沒有愛國獎券中了那麼高興,平平淡淡,此心不動。一點都沒有喜怒哀樂,喜怒哀樂沒有發動的時候,這種情況這種境界叫“中。

?中庸》還闡述了學習程式,並強調“擇善而固執之”的勤奮不懈精神。它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是為學必有的過程。它又說:“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為學程式與頑強的學習精神,至今仍有借鑑意義。

所以。我們在生活中,好好體會《中庸》的思想。並將這種思想融入到我們的工作和學習中去。

《中庸》心得體會篇2

和諧是古代社會的主題,我們中國要建設成為強盛、民主、文化、協調的社會主義國度。中國自古就有以和為貴的精良傳統,北京奧運會上,一個“和”字型現了中華民族的文明精華,向眾人傳遞了中國的處事立場。對我們個人而言,每個人要感性看待問題,以中庸的態度處置問題。

學習的過程也就是修身的程序,通過書本獲得悉識,通過常識傳遞思維,,進而到達書中請求的道德水平。通過瀏覽,我學會了: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自己不樂意做的事情千萬不要強加給別人。“正人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幸運”,要學會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察看事物,不要以君子之心度君子之腹。

在當今這個競爭劇烈的社會,壓力充斥了人們的生活,人們開端抱怨社會的不公,而不是反思自己。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能力強的人就會生存下來,沒有能力的人就會被社會淘汰,這是很畸形的景象。因而,我們要溫和的對待這個問題,不要將其極其化,在意識問題的基本上,一直空虛自己,是自己變的強盛,同時要堅持一顆謙遜謹嚴的心,不要戒驕戒躁,任何事件,當時有準備就會勝利,沒有預備就會失敗,不要盲目自負,要做到胸有成竹。

人要活到老,學到老。唯有博大和寬容,才幹相容幷包,使為學存在世界目光跟開放胸懷,真正做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進而“泛愛眾,而親仁”。咱們要逐漸的進行學習的五個檔次,終極使本人適應社會,實現自己的幻想。

激動是魔鬼,在面對難題的時候,一定保持一種平和的態度,不要心急,緩緩的處理,只有這樣能力戰勝艱苦,最終達到成功的此岸。所有任性而為,不要強求,只要屬於自己的貨色,就永遠跑不了!

在《中庸》中,我領會到了知識的主要性,知識真的能改變一個人的運氣。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學習可以轉變人的思惟境界和文化層次。博學之,審訊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是學習的五個層次,正所謂質變才能達到量變,在我們積聚量的時候,一定要以中庸的態度來面對事情,以平和的心態處理事情。

近多少年來,爆炸性新聞比擬多,比方說“我爸叫李剛”等,這些訊息從側面反應出中國的國民生活程度差距很大,其中,確定有良多人在埋怨為什麼自己不那麼富有,認為生涯不公正。實在,我感到,生活是最公平的,只有你付出了努力,生活就會給你一份回報,別人用一份盡力就能做到的,我們可以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別人用非常的努力做到的,我們能夠用一千分的努力做到。假如這樣子的話,即便我們再貧困,再笨拙,也一定會靠自己的才能將生活水平進步,必定會變的堅強起來!

《中庸》心得體會篇3

學期我的寒假作業之一是讀《中庸》,因為它是儒家乃至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偉大智慧的結晶。所以讀完之後感覺:書中的精髓將是人生道路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

其中印象深刻的段落是:君子能看到常人所看不到的地方,能透過現象看本質。一般的人總是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未深究。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

聯絡生活實際感到: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需要我們用心的觀察分析才能瞭解,看待別人往往不能只看現象和表面,而是要深入其心靈,著眼於本質。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教育。

讀中庸有感

?禮記。中庸》中關於做學問是這樣講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辯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

告訴我們:要廣博地學習,詳細地求教,慎重地思考,明白地辨別,切實地力行。不學則已,既然要學,不學到通達曉暢絕不終止;不去求教則已,既然求教,不到徹底明白絕不終止;不去思考則已,既然思考了,不想出一番道理絕不終止;不去辨別則已,既然辨別了,不到分辨明白絕不終止;不去做則已,既然做了,不確實做到圓滿絕不終止。

的確,《中庸》中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

點評:語句通順,句意流暢,言辭優美,敘寫形象、生動、鮮明,語言表達能力較強。脈絡分明,層次感強,敘氣說井然有序,纖毫不亂。情節波折性較強,於平常之中生意外,能引起讀者的注意。

《中庸》心得體會篇4

中庸有三層含義,一是中不偏,庸不易,二是指中正、平和,三是指中用的意思。

中庸中道出,人生需要不偏不倚,不變換自己的目標和主張,這是一個持之以恆的成功之道。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社會情況總是在不斷地變化的,就馬克思主義哲學來講,我們需要實事求是,無論做什麼事都需要根據現實狀況,實事求是的調整自己的計劃和目標。這樣講來,要保持中庸,做到不變更自己的主張和目標,似乎有點難,然而我們依然會追求中庸,因為我們需要有一個持之以恆的目標,人生有時候也需要做到不偏不倚。子路曾經問什麼是強,孔子回答:“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至死不變,強哉矯!”孔子認為能夠做到中庸是強大的,一個人做到不偏不倚,不隨波逐流,堅定自己的信念,堅定自己的原則。只有自己心中有一個強大的目標,做到不偏不倚,這樣才是真正的強大。就像在戰爭中,反抗不一定是強,反抗也不一定是弱,就像《潛伏》裡面說的“有一種勝利叫做撤退,有一種失敗叫做佔領”。

在中庸中講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因為喜、怒、哀、樂太過,治怒唯有樂,治過喜莫過禮,守禮的方法在於敬。一個人要保持中正平和,需要從容淡定,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能過喜過憂,不能過怒過哀。七情六慾本來是人的正常反應,但不能反應過頭。無論在什麼場合,如果都將這些情緒表現到“中正平和”的境界,既不過分,也無不足,不管遇到了什麼狀況,都能夠保持一種淡定的態度,保持一種從容不迫的情懷,那麼就做到了中庸。做到中正平和似乎有利於自己的成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自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在孔子看來,中庸是很難實現的,然而,中庸為什麼很難實行和彰顯呢?孔子說:“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

在現今這個時代,越來越多的人隨波逐流,肆意妄為,沒有原則,沒有持之以恆的目標,越來越少的人做到不偏不倚,中正平和。我們需要多注重提升自己的內在涵養,學習中庸思想中的優秀部分。雖然中庸很難實行,但是也不是不可實行的,“君子之道,闢如行遠必自邇,闢如登高必自卑”。要實行中庸之道,也需要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

《中庸》心得體會篇5

近來讀《中庸》,書中的一些觀點我很贊同,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知恥近乎勇”“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看看原文,再看看現代專家的譯文,感覺我們古人真不簡單。原來我的印象中,古文經典無非是“之、乎、者、也”充斥其間,通篇是古代的一些迂腐文人的酸臭文章,經過世事的浸潤,閱覽人事的滄桑,再細細品味古文經典,感覺自己先前的認識是多麼的膚淺和粗陋,多麼的不合時宜。系統地閱讀過《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對古文經典有了粗淺的認識,彷彿脫胎換骨似的,對古文經典有了全新的認識,即使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他們文章中的觀點仍不過時,因為古人、今人及將來的人,心性是一樣的,對事物的看法,做人做事的原則都有相通之處,不管時事如何變遷,作為生命主體的人都是一樣的,無論什麼時代都有共性。

為什麼四書能傳承不息?讀完《中庸》過後,我算有了一點領悟,因為它們是中華文明的傳承,更因為它們本身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歷風風雨雨,經歲月的沉澱,而歷久彌新,不會過時,就看你用什麼眼光去讀了。

《中庸》心得體會篇6

?中庸》原文“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喜怒哀樂的情緒還沒有發生的時候,心是平靜安寧祥和無礙的狀態,稱之為“中”;如果情緒之發生時也能由這種“中”的狀態控制,則稱之為“和”。『中』的狀態是人性最本初和自然的狀態,也是天下萬事萬物的根本,人對事物發出情緒能夠用『和』原則來自制,則是最接近道的。《中庸》強調中庸之道是人們片刻也不能離開的,但要實行“中庸之道”,還必須尊重天賦的本性,通過後天的學習,即《中庸》所說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天命之謂性”,是說人性是由天賦予的。“率性之謂道”,是說循著這種天性而行就合於道,認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於治儒家之道,所以說“修道之謂教”。實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問題,也是修道的問題,這是發展了孔子“內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中庸》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須好“三達德”,實行“五達道”,才能達到“中庸”的境界。所謂“五達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處理這五方面關係的準則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義婦順”、“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五達道”的實行,要靠“三達德”:智、仁、勇。而要做好“三達德”,達到中庸的境界,就要靠“誠”。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們努力進行主觀心性的養成,以達到“至誠”的境界。

?中庸》還闡述了學習程式,並強調“擇善而固執之”的勤奮不懈精神。它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是為學必有的過程。它又說:“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為學程式與頑強的學習精神,至今仍有借鑑意義

系統地閱讀過《中庸》,對古文經典有了粗淺的認識,彷彿脫胎換骨似的,對古文經典有了全新的認識,即使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他們文章中的觀點仍不過時,因為古人、今人及將來的人,心性是一樣的,對事物的看法,做人做事的原則都有相通之處,不管時事如何變遷,作為生命主體的人都是一樣的,無論什麼時代都有共性。

為什麼四書能傳承不息?讀完《中庸》過後,我算有了一點領悟,因為它們是中華文明的傳承,更因為它們本身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歷風風雨雨,經歲月的沉澱,而歷久彌新,不會過時,就看你用什麼眼光去讀了。

《中庸》心得體會篇7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古典文化名著是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年伊始我院組織了對傳統文化《論語》的學習,現在又組織學習了《大學中庸》,通過這兩次學習,使我不僅體會到了古典文化的經典和博大精深,更感受到中國的傳統文化對我自身的指導意義。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德。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段話是《大學》的經述,也是這本書的總領,揭示了大學的宗旨。看完這部分,使我懂得學習和工作都要有安靜和平的心智,這樣才能神思安穩,去思考自己所研究的問題,思慮周詳問題,才能抓住問題的關鍵和規律。這對於在法院工作的我來說非常重要,在開庭之前要認真閱讀每一本案卷,做好開庭前的準備工作,在庭審中抓住庭審過程的爭議焦點,圍繞爭議焦點調查和審理案件,但是實踐中,一般當事人大都缺乏出庭經驗和技巧,在庭審時提不出觀點,抓不住重點,找不到焦點,而是採取平鋪直敘的方法或是想到哪裡就說到哪裡的方法。這就需要法官有安靜和平的心智,神思安穩,思慮周詳問題,以平等寬容的心態注意觀察當事人的心緒,體察當事人的心態,揣摩當事人的心理,以便及時準確地“對症下藥”,找準妥善解決問題的切入點,及時化解糾葛。相反如果內心急躁,就很難去認真全面的思考案件。

讀《大學》的另一個深刻感受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內心的中正,就是謹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外界所左右,不受個人感情所支配,公平裁判,沒有偏私。在具體審判訴訟案件過程中,要客觀、中立,與各方當事人保持同等的距離,不偏不倚,以事實為根據、法律為準繩,公正地裁判,公平地保護訴訟各方合法的實體權益和訴訟權益。作為糾紛訴訟的終極解決者,必須保持嚴格中立的立場,本身不能代表任何意志和利益,只能通過依法確認的事實,根據法律規定的準則和對法理精神正確的理解,公允地確定哪些利益當受排斥,哪些利益應予保護,使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社會利益受到同等尊重、獲得同等的法律保護。

讀完《中庸》,令我感觸較深的就是要懂得“人類世界最重要的是人與人間的和諧共處”,這雖為一個人為人處世的方法,但是這種為人處世的方法運用到我們法官的審判案件中就是和諧裁判,調解結案。享有東方經驗美譽的調解制度,就是強調“和”的效果,也是解決糾紛的最佳結案方式。目前較普遍的“大調解”機制的建立,也體現了中華民族“和為貴”、“息訟止爭”的優良傳統。“和”並不是要回避矛盾,而是要通過分析當事人心理,注重釋明法律,查清案件事實,講究方式方法,進行細緻入微的法律分析和事實分析,使當事人勝敗皆服。通過調解,不僅合理解決了矛盾糾紛,防止矛盾糾紛激化影響社會和諧,而且理順了當事人的情緒,緩和、化解了相互之間的對抗與衝突,達到了化干戈為玉帛、重建和諧關係的效果。

標籤:心得體會 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