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有關《雪地裡的小畫家》教案3篇 「雪景之美:一份獨到的《雪地裡的小畫家》教案」

《雪地裡的小畫家》是一部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也是教育界廣泛使用的教材。本文將針對該作品編寫教案,幫助教師更好地教授有關知識,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審美能力。

有關《雪地裡的小畫家》教案3篇 「雪景之美:一份獨到的《雪地裡的小畫家》教案」

第1篇

?雪地裡的小畫家》以一首兒歌的形式,將一群小動物在雪地裡踩下的腳印,用形象生動、可愛又富有趣味性的語言表達方式描述出來。雖然活動目標是一首兒歌的學習,但文學作品中蘊含的小動物腳掌的形狀特徵、小動物冬眠等科學知識也是在這個教學中需要體現的。因此,在兒歌學習前,我運用ppt、圖片這類直觀效果的形式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然後在學習中,又通過分段式學習、支架式學習、抽離支架式學習等各種方式,來達成教學目標。

由於這一活動是第一次教學,之前沒有進行過試教,對幼兒科學方面的認知能力沒有一個很明確的認識,因此我採取了較保守的教學方式,在探索動物腳印時,我出示了動物,運用了配對的方法來認知。但在實際教學中,我發現幼兒對於小雞、小狗、小鴨的腳印不需要圖片的提示,已經有認知經驗,完全可以讓孩子自主探索發現,當時我沒有及時調整教學方法,而是隨著預設的環節繼續開展。

對於教學現場,教師對幼兒實際表現的.臨場反應,應變性還不夠,一味地按部就班不能體現出一個教師的教育機智。這一教學活動看似比較順利地達成了目標,對於目標的難度定位是否過於簡單,把這一內容放到中班上學期期末或下學期初會否更適合。

活動中,讓幼兒認知動物腳掌的形狀及其比擬物,是這個教學活動中的難點目標,幼兒有很多自己的想象發現,當老師出示比擬物時,幼兒顯得有些突兀,他們又要花一定時間去觀察、思考,聯絡這兩個物體之間的關係。

如果將這一環節延伸拓展,幼兒想象出一種比擬物時,讓他們運用兒歌中的語句來創編、說一說,是否更能體現幼兒自主發現,並對他們的自主發現予以肯定。

有關《雪地裡的小畫家》教案3篇 「雪景之美:一份獨到的《雪地裡的小畫家》教案」 第2張

第2篇

?雪地裡的小畫家》是實驗教科書(北師大)語文一年級上冊第十單元《冬天》中的一篇主體課文。本課是一首富有兒童情趣的詩歌。(下雪了,下雪了,雪地裡來了一群小畫家。小雞畫竹葉,小狗畫梅花,小鴨畫楓葉,下馬畫月牙。不用顏料不用筆,幾步就成一幅畫。青蛙為什麼沒參加?它在洞裡睡著啦!)作者以生動活潑的兒童語言,講述了一群小畫家在雪地上畫畫的故事。激發了學生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1)認識12個生字以及“蟲、目”這2個偏旁,會寫“幾、用、魚”3個字。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雞、小鴨、小狗、小馬這四種動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狀以及青蛙冬眠的特點。

(1)在盡情的朗讀中體會“雪地裡的小畫家”的喜悅。

(2)通過“觀察”等方法理解為何“不用顏料不用筆,幾步就成一副畫”;

(3)通過“查閱資料、討論”瞭解動物冬眠情況和冬天更多的特點。

(1)從內心喜歡這種朗朗上口的兒童文學作品,願意主動背誦。

(2)嚮往冬天,有一種要發現冬天更多祕密的迫切願望,渴望到大雪紛飛的冬天,到雪地上去盡情地嬉戲、玩耍。

2.練習根據課後問題,讀課文,回答問題,理解課文。

教具準備 圖片(竹葉、梅花、楓葉),田字格小黑板,寫課後第2題填空題的小黑板,生字卡片。

(三)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讀懂課文;認識小雞、小狗、小鴨、小馬這四種動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狀,知道青蛙是冬眠動物。

1.“雪地”是什麼樣子的?(下大雪以後,地面上積了一層厚厚的雪,把大地都變成銀白色的了)

師述:我們學學課文,看看這些雪地裡的小畫家是怎樣畫人的,都畫了些什麼畫。

1.學生自練看拼音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記住生字的讀音,要讀成句。(讀幾遍後教師檢查,指名讀)

3.這篇課文有幾句話?從哪兒到哪兒是一句?(說出每一句是第幾行)

4.這篇課文,告訴我們一些什麼知識?(四種小動物的爪或蹄子的形狀不同,青蛙是冬眠動物)

1.讀第1句,問:小動物們要在雪地畫畫,看到下雪了高興嗎?你從哪裡看出它們很高興?(從第1句兩個“下雪啦”看出它們很高興)師述:這句話最後的標點符號叫歎號,在這裡是表示高興的`語氣。你們自己練習讀出高興的語氣。(自讀幾遍後指名讀)

(1)這句話講在什麼地方?來了誰?(雪地裡來了一群小畫家)

(2)“雪地”與上句有什麼關係?(冬天下了大雪,才會有雪地)

(4)這一群小畫家和“雪地”有什麼關係?(雪地是小畫家畫畫的地方)

(1)誰在雪地上畫畫?(小雞、小狗、小鴨、小馬在雪地上畫畫)(自己練說)

(2)它們都畫了什麼?(小雞畫竹葉,小狗畫梅花,小鴨畫楓葉,小馬畫月牙)

出示圖片,讓學生觀察竹葉、梅花、楓葉、月牙的形狀,說出它們形狀上的特點,說說它們的名稱。看書上插圖與圖片比較,說說小畫家們畫得像不像。

(3)說說小畫家畫的畫是什麼?(是它們在雪地上踩出的腳印)

(4)為什麼說小雞畫竹葉呢?(小雞的爪子印出的形狀像竹葉)依次問其他幾個動物畫的為什麼是……(小狗爪子下面的肉墊像梅花,小鴨的腳趾間有蹼連著,印出樣子像楓葉,小馬的蹄印像月牙)

(2)這4位小畫家是怎樣畫畫的呢?(不用……不用……幾步就成一幅畫)

(3)“幾步就成一幅畫”是什麼意思?(小動物走過雪地,爪子或蹄子踩在雪地上,在雪地上留下的爪或蹄印就是它們畫的畫。把它們各種形狀的爪或蹄印比作一幅美麗的畫)(自己練說後,指名回答)

5.讀第5、6兩句話。想一想,青蛙為什麼沒有參加?它為什麼大白天“在洞裡睡著”了呢?(因為青蛙是一種冬眠動物)

師述:因為在寒冷的冬季,食物和水分都很缺乏,青蛙為了減少消耗,就臥在洞裡不吃也不動,像睡覺一樣,我們管這種現象叫冬眠,等到春天,天氣暖和了,再恢復正常活動。

師述:你們覺得這篇課文有趣嗎?讀出小動物的快樂的情趣。(自己練讀後,指名讀,找2~3人)

(一)學會6個生字:畫、葉、牙、用、筆、幾,認識新偏旁“”,竹字頭。

(1)識記字形,自學後指名提問。(畫,huà,用部件加筆畫方法記,半包圍結構。上面是“一”,中間是“田”,下面是豎折、豎兩筆,一共8筆)

(1)識記字形:自學後指名說。(用數筆畫方法記,一筆橫“一”,二筆豎折“”,三筆豎鉤“”,四筆斜撇“牙”。一共4筆,月牙的“牙”)

(1)識記字形。(用,yòng,用偏旁加筆畫的方法記,半包圍結構,外面同字框,裡面是橫、橫、豎。一共5筆。第一筆是豎撇)

(1)認識新偏旁“”,竹字頭。筆順是撇(),橫(?),點(),兩邊一樣。

(2)識記字形。(筆,bǐ!,上下結構,上面竹字頭,下面“毛”字,一共10筆)

自學字形。與“幾”字有什麼區別?“兒”第二筆是豎彎鉤(乚),“幾”第二筆是橫折彎鉤()。

1.畫:引導學生自己找準位置(整體部件),看教師範寫字後,獨立寫字頭。

(2)部件位置:①竹字頭上的兩上“”在豎中線左右各一個,左邊第二筆橫尾壓豎中線,右邊第一筆撇尖壓豎中線。②“毛”字第一筆從竹字頭右邊的“”撇點之間起筆,撇到橫中線上。第二橫收筆在橫中線上。其他寫法同“毛”。

第3篇

3、準備電腦課件:a、序;b、觀察;c、詩歌;d、仿編;e、遊戲

秋天裡,楓樹爺爺畫了一幅很美的畫,染紅了大地,染紅了天空(課件展現出秋天楓樹景象,楓樹爺爺滿臉笑)

冬來了,北風呼呼地吹,吹走了楓樹爺爺的畫,楓樹爺爺傷心極了(課件出現北風吹來,樹葉捲走,楓樹爺爺皺了眉頭)

天越來越冷,你們看,天空裡下起了什麼(雪絨花音樂起,課件展現下雪場景,同時伴有風雪聲)。

a、觀察:下雪了,下雪了,雪地裡來了一群小動物(雪絨花音樂停,踏雪聲起),他們來幹什麼?他們在雪地裡留下了什麼呢?

(課件逐一出現小雞、小貓、小鴨、小馬,分別在雪地裡留下的腳)

它們的腳印象什麼?(小雞的腳印象小草、竹葉.....;小貓的腳印象梅花、餅乾........;小鴨的腳印象楓葉、雨傘......

(評析:讓幼兒暢所欲言,縮短了師生間的距離,充分體現了幼兒是學習的主體)

這些腳印就象一幅畫,我們畫畫要用筆、顏料,可小動物畫畫是不用顏料,也不用筆的.,那它們的畫是怎樣畫出來的呢?

c、是誰在說話呀?小貓問:“小雞小雞,你們的好朋友青蛙呢?”小馬說:“是呀,青蛙怎麼沒來”,小雞、小鴨說:“我們也示知道”。

d、小青蛙上哪去 ,孩子們,你們說說,青蛙怎麼不參加呢?(冬眠去了),原來,小青蛙躲在洞裡睡著了(課件一角出現油中睡覺的青蛙)

f、楓樹爺爺笑哈哈地說:“小動物的畫真美,我再也不傷心了,我要把你們編進詩歌裡”由楓樹爺爺朗育詩歌,幼兒欣賞。

g、“孩子們,你們和楓樹爺爺一起來誇誇這些雪地裡的小畫家吧!”(幼兒學習詩歌)

h、楓樹爺爺會編詩歌,我們也試著編一編,幼兒可更換詩歌中部分內容,學習仿編。

還有些小動物,蛇們的畫也很美,我們能不能把蛇們也編進詩歌裡呢?誰來試一試(課件中出現小羊、小狗、小豬、小象、小熊)幼兒仿編詩歌。

(評析:教師的問題讓幼兒的思維一下子活躍起來,整個活動的氣氛隨幼兒思維的活躍而活躍起來)

小動物們很不錯,畫的畫都有自己的特色,可粗心的小畫家們把自己的畫給弄丟了,請你們幫忙找找,送還給它們,好不好(玩電腦遊戲)。

小動物和楓樹爺爺都很感謝孩子們,他們要走了,送給我們一人一幅畫(動物腳印),我們一起謝謝站動物,和它們再見了。

四、活動延伸:幼兒用動物腳印拼圖想象編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