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國小二年級語文《四時田園雜興》教案範文四時田園雜興國小二年級5篇 語文教案範例

本文是關於國小二年級語文教案範文《四時田園雜興》的介紹。該教案結合國小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四季之景,讓學生了解到不同季節的自然景觀與人文風情,提高他們的文學素養。同時,這也是一個優秀的語文課程,值得廣大教師借鑑與參考。

國小二年級語文《四時田園雜興》教案範文四時田園雜興國小二年級5篇 語文教案範例

第1篇

1、瞭解詩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誦古詩,背誦古詩。

2、知詩人,解詩題;明詩意,感情讀;悟詩情。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態度。

教學重點:瞭解詩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誦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瞭解詩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誦古詩,背誦古詩。

(2)填空練習。《四十田園雜興》這首詩是(宋代)詩人(範大成)所做。

範大成(1126—1193)宋代詩人。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蘇州)人。是南宋四大詩人之一。他的詩題材廣泛,秀雅清婉,自具一格。在當時就廣受稱讚。

課本上選的這首詩詩人描寫的是夏天的景緻。詩從寫景入手,點明時令。通觀全詩,詩人在動靜結合中,展示了一幅初夏江南生機盎然、景色優美的田園圖畫。

——(正值江南初嚇時節),梅子金黃杏子也成熟了,麥花雪白雪白的,鮮黃的油菜花也開始落花結子了。

——白天越來越長,農民們都忙於農事,籬笆邊很少有過往的行人,只看見蜻蜓和蝴蝶在飛動著。

師:全詩以高度概括的筆法,勾勒了江南地區的風物。這首詩三句寫景,都顯得很優美,只一句敘事,不直接寫勞動,卻從側面透露勞動情況,很有意味。

國小二年級語文《四時田園雜興》教案範文四時田園雜興國小二年級5篇 語文教案範例 第2張

第2篇

本課生字卡片、課文朗讀錄音帶、查詢跟詩有關的資料、課件。

同學們,我們從學前班開始就學了很多古詩,誰願意背給大家聽?今天,我們再來共同學習一首,題目叫《四時田園雜興》。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蘇州)人,紹興二十四年進士。其詩題材廣泛,對農民的痛苦,官吏的殘暴等都有反映,詩風清逸淡遠。著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吳湖錄》等。)

(一)釋題:興是什麼意思?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題目的意思?並猜想一下詩文會寫些什麼內容?

(二)教師範讀全詩,學生小聲自讀並思考:詩中都寫了哪些人物?他們分別在幹什麼?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一)自由讀文,利用工具書查閱自己要理解的詞語,並記錄自己的疑難問題。

①晝:白天。②耘:除草。③耘田:在田裡除草。④績麻:把麻搓成線。⑤各當家:各人都擔負起一定的家庭責任。

⑤未解:不懂。⑦供:參加。⑧耕織:耕田織布。⑨傍:靠近。⑩桑陰:桑樹下。

1詩歌一、二句寫了什麼內容?明確:農民勞動的繁忙景象。

2三、四句中寫不懂如何耕織的童孫也在學種瓜,要表現什麼呢?明確:在農村,無論男女老幼,人人愛勞動,人人需要勞動。另外說明勞動像遊戲一樣,雖然繁忙但充滿樂趣。請同學們認真想一想:後兩句表現孩童天真可愛的行為,目的是什麼?(有力地襯托出農民勤勞簡樸的生活)

(五)引導學生觀察圖畫、描述畫面內容。(抓住兒童神態、動作、想象其語言)

(六)放聲自由讀詩,想像其意境,體會農民一家辛勤勞動的生活。

這首詩風格清新自然,語言親切樸實,富有泥土氣息。描寫了緊張而又愉快的勞動場面和田園生活的美好。

第3篇

4、感受初夏的忙碌,體會富有情趣的村居生活,激發熱愛大自然,熱愛美好生活的情感。

認識3個生字,理解古詩,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體會初夏農村的忙碌,體會富有情趣的村居生活,從而激起熱愛生活的情感。

1、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首描寫田園風光的古詩,(板書課題),作者是宋朝的范成大,齊讀課題,釋題:雜興:隨興寫來,沒有固定的題材。《四時田園雜興》是詩人退居家鄉後軍事情報一組大型田園詩,共六十首,描寫農村春夏秋冬四個和季節的景色和農民,同時也反映了遭受的剝削以及生活的困苦,這是其中一首。

2、有人說:“鄉下人家,不論什麼時候都是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到底農村的迷人在哪裡呢?請大家看圖。你從圖上看到了什麼?想想這首詩描寫了哪個季節?

3、那麼詩裡是怎樣來寫這幅畫的?請大家讀這首詩,要求把字讀準,把詩句讀通。

1、學習古詩不但要會讀,還要清楚詩的意思,你覺得要讀懂詩的意思,有哪些方法?

2、運用剛才我們找到的這些方法來理解這首古詩。(師巡查發現問題及時指導。)

白天去田裡耕地除草,晚上回來把收割的麻搓成線,初夏,農村的青年男女各忙各的,誰也沒有閒著。小孩子們不懂得怎樣種田,但也在桑陰下學著種瓜。

1、指名讀第一句,齊讀,邊讀邊想一想,人們在田裡幹活,都做了些什麼?邊做活人們還邊說了些什麼?

2、想象長著農作物的田地,帶著愉悅的感受讀這一句。

4、指名讀第二句,你在第二句詩中看到了什麼樣的畫面?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

1、學習了古詩我們對詩的意思都瞭解了,你覺得初夏的農村給了你什麼印象?(忙碌、熱鬧。)

3、同桌互相讀給對方聽,聽的一方注意,可以根據我們剛才的理解給對方一些建議。

這是農村最常見的情景,卻非常有特色,詩人用清新的句子,寫出了農村初夏時緊張勞動的情景,尤其是寫小孩子的一句,讓我讀起來覺得很有意思。多吸收,多想象,多觀察,我們也能成為詩人喲。

第4篇

2.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能背誦古詩。

3.學習藉助註釋的方法理解古詩的大意,並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1.學習藉助註釋的方法理解古詩的大意,並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2.理解詩句,引導學生想象意境,感受田園生活和情趣。

師:古代有許多關於描寫田園的詩歌,為什麼這麼多的詩人對農村生活這麼情有獨鍾呢?讓我們一起讀讀這首詩,走進詩人所營造的田園世界吧!

1.師:同學們,首先讀讀這首詩,注意把字音讀準,把詩讀流

(師評價指向:1.字音讀準。2.能比較熟練的把古詩讀出來。3.找一個字音讀得準的學生領讀生字,學會生字。採用鼓勵表揚的方法。)

師:同學們,古詩語言簡練,含義深遠,讀起來不容易理解,但要學好它也不難,關鍵是掌握方法,誰能說說,以前我們理解詩句用了哪些方法?(板書:藉助註釋)我們現在以小組為單位,來進行學習,我們可以逐字逐句地討論,藉助註釋把詩句弄明白,如遇到不懂的地方打上一個問號,我們等會交流。

師小結:同學們要相信自己,通過自己的學習,就能解決問題。準能把這首詩連起來說一說。(生說)剛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在後面的古詩學習中我們再一一解決;理解了意思,這樣讀起來就更加有味道了。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邊讀邊想詩句的意思。

1、(過渡)師:有人說:鄉下人家,不論什麼時候,不論什麼季節,都是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到底獨特、迷人在何處呢?同學們,再讀讀這首詩,想想這首詩描寫的是什麼季節?你從哪裡看出來的?(生交流)

師:同學們,你們通過桑陰學種瓜還有插圖知道了這首

古詩是描寫夏季的,這種通過文字感受內容和情感的方法很好。那麼,通過每句話,想想在你的腦海裡還出現了哪些畫面或者就這幅種瓜圖的具體情景嗎?想象一下,用自己的話說出來。

學生交流,相機指導朗讀。三種不同感受地讀第一句:

師:是啊!看到這一片欣欣向榮的自然之景,怎能不讓詩人高興愉悅呢?(想象一片長出農物的田地,帶著高興愉悅情感來讀)看著這愉快、繁忙的勞動場景,怎能不讓詩人感到激動呢?(帶著激動的情感來讀一讀)看著這樸素、善良、勤勞的人們又怎能不讓人感到親切呢?(全班齊讀)

第二幅圖:童孫學種瓜圖師:小孩為什麼學種瓜呀?大人和小孩在說些什麼呢?除了學種瓜,還能做些什麼力所能及的勞動呢?

(指導讀出感情)師引:小兒雖然頑皮,可是也在勞動上專心、認真,難怪詩人最喜歡他,同學們,我們也帶著喜愛,誰來讀一讀這句話?

看著童孫勤勞的樣子,作為父母一定是多麼的欣慰、高興呀!誰再讀讀?

師:同學們,通過剛才想象,如果現在用一個詞或一句話說說:這是一種怎樣的田園生活?你怎麼形容?(生活溫馨、恬靜、愉快……)

師總結:是啊!清新秀麗的景色讓詩人心醉,樸素純真的人們讓詩人親切,好學的孩童讓詩人身心愉快,詩人深深地愛上了這片土地,愛上了這裡樸實無華的人們,我想他在寫這首詩時候一定在笑、在回味。

(過渡)師:田園生活其樂融融、充滿情趣,難怪許多詩人以田園生活為題材,留下詩作。現在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讀讀這首也是由范成大所寫的田園詩《鄉村四月》,可以藉助註釋,說說大意,也可以談談讀後的想法。(課件出示)

師:是啊!在田園詩人的筆下,鄉村是那麼恬美、秀麗,字字都洋溢著一種和平、寧靜的氣氛。那裡的人民過著儉樸而充實的生活,就連小孩都那麼惹人喜愛。同學們課下可以蒐集、品讀田園詩都歌。不過。田園詩歌只是古代詩歌裡的其中一種。而每首詩歌都是一曲動人的歌,優美的畫,但願你們在今後的唐詩宋詞學習中積累更多!

第5篇

1.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詩句,並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2. 根據詩句想象出緊張的勞動場面和小孩釣魚專心致志的可愛形象,培養想像能力。

3.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的能力,能默寫《四時田園雜興》。

4. 理解詩句,想象意境,激發熱愛美好事物的情趣,感受農民勤勞簡樸的生活。

(一)同學們,你們都學過哪些古詩呢?今天,咱們再來共同學習一首,題目叫《四時田園雜興》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蘇州市)人。紹興二十四年(1164)進士。孝宗時出使金國,表現出不畏強暴的凜然氣節。官至四川制置使、參知政事。他是南宋著名詩人之一,為中興四大家之一。先做地方官,後來一度做參知政事。曾出使金國,全節而歸。晚年隱居石湖。他是位愛國詩人,也寫過大量的田園詩。其詩語言清新自然,風格溫潤委婉。與尤袤、陸游和楊萬里並稱南宋四大詩人。他的詞,所涉及的生活面不及詩歌廣闊;文字精美,音節諧婉,與婉約派一脈相通。著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吳湖錄》等。

2. 釋題:興是什麼意思?題目的意思?並猜想一下詩文會寫些什麼內容?

3. 教師範讀全詩,學生自讀並思考:詩中都寫了哪些人物?他們分別在幹什麼?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5. 利用工具書查閱自己要理解的詞語,並記錄自己的疑難問題。

其一①晝:白天。②耘:除草。③耘田:在田裡除草。④績麻:把麻搓成線。⑤各當家:各人都擔負起一定的家庭責任。⑥未解:不懂。⑦供:參加。⑧耕織:耕田織布。⑨傍:靠近。⑩桑陰:桑樹下。

其二①梅子:梅樹的果實,夏季成熟,可以吃。②麥花:蕎麥花。蕎麥是一種糧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種,生長期很短。花為白色或淡紅色,果實磨成粉供食用。③籬落:籬笆。用竹子或樹枝編成的遮攔的東西。④蛺(jiá)蝶:蝴蝶。

一樹樹梅子變得金黃,杏子也越長越大了;蕎麥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顯得稀稀落落。天長了,農民忙著在地裡幹活,中午也不回家,門前沒有人走動;只有蜻蜓和蝴蝶繞著籬笆飛來飛去。

7. 請同學們認真想一想:後兩句表現孩童天真可愛的行為,目的是什麼?(有力地襯托出農民勤勞簡樸的生活),觀察圖畫、描述畫面內容。(抓住兒童神態、動作、想象其語言)

8. 資料:《四時田園雜興》(其一)是詩人退居家鄉後寫的一組大型的田家詩,共六十首,描寫農村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景色和農民的生活,同時也反映了農民遭受的剝削以及生活的困苦。這是其中的一首,描寫農村夏日生活中的一個場景。

9. 首句晝出耘田夜績麻是說: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線。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裡秧苗需要除草了。這是男人們乾的活。績麻是指婦女們在白天干完別的活後,晚上就搓麻線,再織成布。這句直接寫勞動場面。次句村莊兒女各當家,兒女即男女,全詩用老農的口氣,兒女也就是指年輕人。當家指男女都不得閒,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孫未解供耕織,童孫指那些孩子們,他們不會耕也不會織,卻也不閒著。他們從小耳濡目染,喜愛勞動,於是也傍桑陰學種瓜,也就在茂盛成陰的桑樹底下學種瓜。這是農村中常見的現象,卻頗有特色。結句表現了農村兒童的天真情趣。

這首詩以一個老翁的口吻,寫初夏時節鄉村勞動的繁忙。成年的村莊兒女們,不論白天還是晚上,不是耘田就是績麻,沒有一個閒人,沒有一點閒工夫。而那些不懂事的童孫們呢,他們也在忙著 學種瓜。這樣一方面更烘托出農忙無閒人的熱烈氣氛,一方面又表現了鄉村兒童在大人影響下從小就愛勞動的好品質。一個學字,寫出了小孩子們種瓜時認認真真的情態。

詩人用清新的筆調,對農村初夏時的緊張勞動氣氛,作了較為細膩的描寫,讀來意趣橫生。

10. 這首詩寫初夏江南的田園景色。詩中用梅子黃、杏子肥、麥花白、菜花稀,寫出了夏季南方農村景物的特點,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詩的第三句,從側面寫出了農民勞動的情況:初夏農事正忙,農民早出晚歸,所以白天很少見到行人。最後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蛺蝶飛來襯托村中的寂靜,靜中有動,顯得更靜。

11. 讀詩,想象其意境,體會農民一家辛勤勞動的生活和初夏江南的田園景色。

13. 這首詩風格清新自然,語言親切樸實,富有泥土氣息。描寫了緊張而又愉快的勞動場面和田園生活的美好。

玉帶清輝風騷傳——淺嘗中秋經典詩詞文學是最古老的傳情方式之一,中秋在傳統文學中是一個重要的文學意象,這些描述常常成為最能打動人心的篇章。

早在漢魏時期,《古詩十九首》中之七《明月皎夜光》就有中秋夜裡昔我同門友,高舉振六翮。不念攜手好,棄我如遺蹟的感傷。

而後,在唐詩之中,以李白的《靜夜思》最為膾炙人口,短短四句詩,讓多少遊子魂牽夢繞。而同為李白所作的《月下獨酌》,又全然另一番味道。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極盡蒼涼。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在唐代詠中秋的篇什中,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也是較為著名的一首。詩人在萬籟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絲絲寒意,輕輕襲來,不覺浮想聯翩,那廣寒宮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溼了桂花樹吧?

宋代蘇軾的《水調歌頭》,是中秋詞中最著名的一首,向來膾炙人口。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苕溪漁隱叢話》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

對聯是漢語藝術中的一個獨特種類,中秋賞月時它又常成為取樂娛情的簡便方式。在我國的很多名勝古蹟中留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詠月名聯。

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重慶巫峽上的此聯,運用疊字手法寫出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特色,與寫巫山秀色的下聯相對,工整自然,珠聯璧合。

樓高但任雲飛過;池小能將月送來,上海豫園得月樓之聯,闡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簡單道理。

滿地花陰風弄影;一亭山色月窺人,中國臺灣阿里山古月亭,全聯對仗既工整且含無窮韻味。弄、窺兩字深得推敲之神。

水憑冷暖,溪間休尋何處來源,詠曲駐斜暉,湖邊風景隨人可;月自圓缺,亭畔莫問當年初照,舉杯邀今夕,天上嫦娥認我不?杭州西湖水月亭上的此聯,典雅明麗,富於想象。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鄉秋憶月,異國夜驚潮。

手未攀丹桂,以猶卷緣蕉;登樓悲作賦,西望海天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