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優秀的大班遊戲教案7篇 活躍課堂氛圍 優秀大班遊戲教案分享

本文介紹一份備受肯定的大班遊戲教案,通過閱讀和實際操作,學生們能夠在愉悅的遊戲中掌握知識並提升技能,讓學習更加輕鬆有趣。這份教案不僅注重遊戲的趣味性,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是一份優秀的教育資源。

優秀的大班遊戲教案7篇 活躍課堂氛圍 優秀大班遊戲教案分享

第1篇

2、想象,創編各種不同的造型動作,學會控制,保持動作的造型。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兩段好聽的'樂曲,請小朋友聽一聽,這兩段曲子有什麼不同?

1、師彈奏曲一(小孩玩耍)和曲二(熊走路)讓幼兒聽賞分辨樂曲一的輕快,樂曲二沉重的不同旋律,並讓幼兒說一說,做一做。

1、師:輕快的音樂裡還藏著一首歌曲呢,我們來聽一聽,歌曲裡唱了什麼?

1、師:剛才我們欣賞的兩段音樂原來是一個遊戲,遊戲的名字就叫“熊和小孩”,誰來告訴我,哪一段音樂是小孩遊戲,跳舞,哪一段是熊出來了?(重點學一學熊走路的樣子)

3、師講解遊戲規則:曲一,小朋友隨歡快的樂曲自由表演,快樂舞蹈。曲二,大熊出場,按音樂節奏邊走邊巡視小朋友,這時,小朋友立即靜止在一個造型動作上,大熊未離開之前一直保持不動。誰動了,就被大熊抓走。大熊離開了,小朋友才繼續舞蹈遊戲。

4、師扮演熊,幼兒想象創編各種造型動作,鼓勵與同伴合作造型。(提醒幼兒遵守遊戲規則)

增加扮演大熊幼兒的人數,可突然中斷曲一,改彈曲二,以提高幼兒對音樂的反應能力。

優秀的大班遊戲教案7篇 活躍課堂氛圍 優秀大班遊戲教案分享 第2張

第2篇

1、複習鞏固各種建構技能,能根據場地的設計,建構雪地上的景色。

3、遵守遊戲規則,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1、冬天到了,美麗的雪地裡有些什麼?小朋友又在幹什麼呢?

2、小朋友說得可真多,今天老師要帶領小朋友一起來建構這個美麗的雪地,你們願意嗎?

1、剛才小朋友說了很多雪地上的景色,那你想怎樣來擺放呢?

請幼兒與同伴商量,準備用什麼材料來建構雪地中的什麼景色?

2、在建構過程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是怎麼解決的?

我們以前學過的故事《白房子》講的就是在美麗的雪地裡的故事,小朋友們還記得嗎?我們看這我們建構的雪地的景色,一起把故事說一遍吧。

從教學展示的效果看,應該說已經較好地得到了落實,尤其是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讓人高興。文章雖然難,但是因為起點設得低,大家都覺得有話說,有話想說。隨著和“雪”的對話的逐層深入,應該說絕大部分學生都體驗到了魯迅那在孤獨中嚮往美好的情感、在孤獨中依然奮進的'精神。當然,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閱歷的豐富,他們在今後重讀《雪》時會有新的體驗、新的感悟,那正是文學的魅力所在,不是現在一堂課所能夠涵蓋的。

不過,在課堂具體實施的時候,還是存在著很多不足:

1、文體不典型。《雪》是國中學生第一次接觸到的散文詩,但與其說詩散文詩,更不如說是一篇小品文,語言和意象的詩化特點都不夠明確。容易導致學生對散文詩的誤解。

2、文中語言晦澀不明,錯別字較多。如“暖國的雨,想來沒有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雪花。博識的人們覺得他單調,他自己也以為不幸否耶?”放在開頭,不但讓人摸不著頭腦,而且用到了兩個文言詞語“否耶”,更讓人有不倫不類的感覺。文中一共出現三個別字“壺盧”和“胡蝶”的“胡”。尊重作者的原著這無可厚非,但為了選擇名家作品而誤導學生這是不明智的!

3、文章的主題模糊,人教版教材文章後面有附錄對此進行了解釋,說文章是在讚美一種戰鬥精神,說實在的,文章前三段沒有一句是具有戰鬥精神的,都是在回憶他美麗的家鄉和童年。後面三節中“孤獨的雪,死了的雨,雨的精魂”或許有著一種不屈的戰鬥精神,但學生理解起來很困難,教參中也是硬的講這兩個主題牽到一塊兒,說是作者回憶南方的雪的那種平和與溫馨,更是在讚美北方的雪的戰鬥精神,但很牽強,而且學生也不易理解。名家的作品本身我沒有資格評論其好壞,但作為入選中學教材的作品,必須是符合學生的閱讀實際的。脫離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情感體念的,即使是再有名的作品也不行。

自我反思的過程也是自我提升的過程,我會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克服弱點。我相信自己能在語文教學這條道路上越走越穩健。

第3篇

紙板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常見到的又愛玩弄的物品,孩子喜歡拿它來剪剪貼貼,拿它來飛來飛去,拿它來做許許多多的的遊戲,為了滿足孩子們需要,為了鼓勵孩子們大膽創新紙板新玩法,我在大班設計了《看誰不溼鞋》這一體育活動,宗旨是激發幼兒自主探索、自我建構,讓大家在玩中學,在學中玩,體質增強,也體會到合作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

2、在場地內畫兩條相距6米左右的`平行線作為起點和終點;

3、幼兒拿紙板,跟著老師做墊子操:伸展運動、下蹲運動、體轉運動……

1、師:天下雨了,地上有很多積水,我們大家想個辦法怎麼走才能不溼鞋呢?

師:每人手拿兩塊紙板,先把第一塊紙板放在溼地上,兩腳踏在紙板上,接著將第二塊紙板放在第一塊紙板的前面,兩腳再踏在第二塊紙板上。這樣子連續換紙板前進。換紙板前進時,兩塊紙板投放的距離不要太遠,以免夠不著紙板,兩腳要始終踏在紙板上,保證不溼鞋。

將幼兒分成四組,分別站在溼地兩側的起點線後,以迎面接力的形式在紙板上前進的遊戲。

遊戲以競賽的形式進行,以走得又穩又快的一組為勝!

2、合作比賽:讓幼兒兩個兩個一組,先讓幼兒b幫幼兒a交替放紙板,讓a過到終點,返回時讓a幫b交替放紙板,回到起點線,先到組為勝!

3、鼓勵幼兒利用紙板,發明新玩法。可合作,可模仿……

準備充分;整堂課流程清晰,老師語言、要求簡單明瞭,教師的示範準確,幼兒明白易懂;老師是孩子的玩伴,學習氛圍愉悅;良好的同伴互助,孩子樂在其中;通過體育活動,發展了幼兒的能力,還激發了幼兒主動的學習,從而獲得新經驗的提升。但孩子的活動量還是不夠,如果適當增加一些集體活動,量大一些,可以讓孩子得到更多的鍛鍊。

第4篇

1、在玩的過程中進行按規律排列及比較10以內數的大小。

2、收集黃、紅兩種顏色的飲料瓶蓋,在瓶蓋的正面分別貼上列印好的10以內數字。

1、這裡有兩種顏色的`積木,誰能用一隔一間隔排列的方法給它們排排隊。

小結:看看他是怎麼排?對了,從左往右橫著一隔一排的。

2、(出示豎紙條)看,紙條豎過來了,怎樣也可以一隔一排排隊呢?誰來試試?

3、(出示格子棋譜)看,這是什麼?那我們就用剛才一隔一的方法來排一排,注意:每一行要一隔一排列,每一列也要一隔一排列,每個格子放一塊積木,所有格子都放滿。注意有數字的一面朝下。兩個朋友合作完成。

4、成功了嗎?哪些孩子成功了?把你們的結果拿上來給大家看看。我們來看看,是不是每一行都一隔一呢?每一列是不是也都一隔一呢?

1、介紹規則:剛才我們把有數字的一面藏起來了,為什麼呢?其實這是一個好玩的遊戲,名字叫《翻翻樂》。怎麼玩呢?這個遊戲需要幾個人玩呢?為什麼呢?那兩個人先商量一下,一個選紅色,一個就是?(藍色)那誰先開始翻呢?。用“石頭剪刀布”的方法,贏的人先開始翻,可以翻自己的顏色,也可以翻對方的顏色,大家輪流翻。誰來跟我玩一玩?(請一名幼兒示範)靠在一起的兩個數字哪個大?它是什麼顏色?剛才誰選的藍色?大的可以把小的吃掉,我就可以把紅色吃掉,吃掉的積木放在自己身邊。遊戲繼續進行,直到所有的積木都翻過來,沒有積木可以吃,遊戲就結束。誰吃掉的積木越多,誰就贏了。注意了只能吃別人最靠近自己的積木。

3、提出要求:誰贏了?你和誰玩的?你吃了他幾個?那你吃了她幾個?那誰贏了。吃掉的積木是最靠近自己的,斜著不能吃。我們再來試試。

4、好不好玩?那我們交換朋友再來玩一次。外圍的孩子不動,裡面的孩子起立,第一個孩子過來,其他孩子往旁邊移一個椅子。開始吧。

小百科:翻翻樂,是一款記憶型別的小遊戲,遊戲中玩家只要找出兩張相同的一樣的水果就能得分,直到在限定的時間內翻出所有的水果就算過關。

第5篇

在日常生活、教學、以及遊戲活動中發現幼兒,對玩追逐遊戲最感興趣,且會"樂追不疲",幼兒已能熟練掌握各項基本動作,身體的協調性也發展得較好。因此怎樣在活動中增加遊戲的角色、情節、增加動作的難度,以提高幼兒身體的靈活性和反應的敏捷性,於是我根據幼兒的興趣設計了本次活動。

1.練習追逐跑和躲閃,提高幼兒對訊號迅速作出反應的能力。

2.在追逐躲閃遊戲中,讓幼兒體會身體運動帶來的樂趣。

重點:如何控制好自己的身體,既能較快速度地擊中他人。

提供材料自由探索難點練習重點指導遊戲結束放鬆身體

2.教師出示塑料帶,讓幼兒說出塑料帶的用途教師提問:小朋友這是什麼?。(塑料帶)它有什麼用途?小朋友們都說的非常好。

小朋友看這又是什麼?這些也是塑料帶,是老師把塑料帶上貼上了許多漂亮的圖案。今天老師就和小朋友們用塑料帶來玩一個很好玩的遊戲《追泡泡》。

4.扮演角色,講解玩法每隻小熊拿一個塑料袋,往裡面吹氣,吹成一個大泡泡,把口袋打個結繫緊就成功了。然後把泡泡往天上拋,看誰拋得高。"(教師邊講解變演示)小熊們你們想玩嗎?那好,現在小熊們跟著老師走,我們一起來做做運動熱熱身吧!(幼兒隨教師做熱身運動)小熊們到老師這裡來領一個塑料帶,小熊們把塑料帶吹氣,把塑料帶繫好,然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往上拋塑料袋(教師觀察指導)。

教師:"剛剛小熊們都做得非常好,我們除了可以把泡泡往上拋以外,還可以怎麼來玩泡泡?要和別的小熊玩得不一樣。"

2、第二次遊戲探索全體幼兒探索各種玩泡泡的方法。(頭頂、胸夾,手拍、腳踢等)教師觀察,分別輔導。

小熊們把泡泡系在腳踝上,聽老師的鼓聲節奏,單腳跳或雙腳跳。鼓聲停,小熊們迅速互相追逐,想法去踩別人腳上拖著的泡泡,同時要保護好自己不被人踩中為勝。若對方雙手抱頭,則表示在休息,另一方就不能追逐。

小熊們把泡泡用夾子夾在身體背後,手持紙棍,聽老師的鼓聲節奏慢就慢跑,節奏快就快跑快跑。鼓聲停,小熊們迅速用手中的紙棍敲擊對方身後的泡泡,同時也要保護好自己的泡泡,不被別人擊中,不被擊中者為勝,若對方雙手抱頭,則表示在休息,另一方就不能追逐。

1、全體幼兒做"泡泡",教師手持兩根長紙棍來敲,紙棍敲到誰,誰就到旁邊休息一次。

第6篇

通過本次活動幫助幼兒知道如何與同伴友好相處,初步理解一個人的力量小,有困難要找同伴幫忙,用音樂培養幼兒的道德品質。讓幼兒能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體會到幫助別人的快樂,以此來促進幼兒之間的友好交往。

1、能用好聽的聲音誦唱歌曲,並能用動作表現歌曲情節,發展幼兒的音樂表現力。

2、能在遊戲中體會到同伴之間友好交往、友好相處的快樂。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孩子懂得團結的力量,同時也學會幫助別人。

[活動準備]音樂(螞蟻搬豆0、 螞蟻搬豆的圖片、形體大的`“豆”。

1、匯入語:用遊戲的口吻說:“孩子們,今天的天氣真好啊,我們一起來玩個遊戲吧!”一起來玩:看一看 猜一猜 學一學

3、提問:為什麼一隻螞蟻搬不動豆子呢?幫助幼兒理解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

1、教師講解規則:第一名幼兒雙手舉起扮螞蟻的觸鬚,後面的小朋友彎腰,單手依次附在前一名幼兒腰旁,另一隻手則同時託著“大豆”,從起點走到終點,再把大豆齊心合力地運回家。

2、強調安全:速度要慢,而且要步伐一致, 齊心合力運食物。

戶外活動時,做體育遊戲《螞蟻搬豆》,進一步體會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

第7篇

環境準備:遊戲錄影一段、場地上畫圓形鼠洞若干個、貓的胸飾若干個。

孩子們,你們喜歡玩遊戲嗎?都玩過哪些遊戲?今天我們要玩一個新的遊戲,在玩遊戲之前,我們先來看一段錄影,看看遊戲中有誰?他們是怎麼玩的?(幼兒看錄影)

遊戲方法:一名幼兒做貓蹲在地上“睡覺”,其餘幼兒做老鼠在貓的周圍圍成一個圈,做老鼠的幼兒沿著圓圈邊走邊念兒歌:“老鼠老鼠壞東西,偷吃糧食偷吃米,老貓老貓快快醒,啊嗚一聲抓住你。兒歌結束,貓喊一聲“喵~~”後開始去抓老鼠,老鼠開始分散逃開。貓抓住一隻老鼠後,遊戲結束。

重點提問:玩這個遊戲需要遵守哪些規則?我們再來看一次。

小結:原來玩這個遊戲需要3個規則:(1)、遊戲開始時老貓閉住眼睛。(2)、必須聽到“喵”的叫聲才能行動——貓抓,老鼠逃。(3)、貓不能抓進洞的老鼠。我們來玩一次。

重點關注:幼兒是否能在遊戲中遵守規則;是否能把已玩過的遊戲規則遷移到這個遊戲中。

1、情況一:貓沒抓到老鼠。分析原因:貓為什麼抓不到老鼠?

——老鼠不能長時間躲在洞裡,加一些什麼規則能讓我們的老鼠出來走動呢?

重點提問:到底該躲多長時間合適?想想哪個遊戲裡的規則能運用到這個遊戲中來?(引導幼兒運用原有的經驗解決問題)

重點提問:抓到的老鼠該放在哪裡?抓到幾隻老鼠遊戲才算結束呢?再玩一次!

小結:剛才玩的遊戲已經和錄影裡的遊戲有點不一樣了,其實,民間遊戲就是這樣,是大家在玩的過程中不斷地制定新的規則,增添新的玩法,只要大家都同意就可以了。那麼我們能否給這個遊戲再增加一些新的規則,讓貓能抓到更多的老鼠,讓遊戲更好玩一點?

1、重點提問:誰有好辦法能讓貓抓到更多的老鼠嗎?(師根據孩子的回答記錄遊戲新規則)

3、討論:還有什麼新的規則能讓這個遊戲變得更好玩嗎?我們都為貓想辦法,所以貓很容易就抓到了很多的老鼠。可是,能不能給小老鼠也想一些辦法,讓抓到的老鼠能繼續參與遊戲呢?

引導幼兒遷移營救規則。抓到的老鼠在同伴拍一下後表示解救成功,可以繼續參與遊戲。(幼兒遊戲)

老貓呀,你們那麼辛苦抓來的老鼠,一轉眼全被救走了,可真是白忙活了,想想有什麼好辦法嗎?再玩一次。(幼兒遊戲)

今天我們玩的這個遊戲從開始很簡單的幾條規則增加到那麼多的規則,遊戲 變得更好玩,更有挑戰了。其實民間遊戲就是這樣,我們可以在以後的活動中不斷的增加一些新的玩法,讓遊戲變得更有趣,更好玩。

貓和老鼠是日常生活中幼兒所熟悉的動物形象,而且憨厚可愛的大貓和機靈調皮的小老鼠形象更是深受幼兒的喜愛。《貓捉老鼠》是一節趣味性強的音樂遊戲活動,在本次音樂活動中,幼兒的參與性很高,能跟著我積極地模仿小老鼠不同的造型,並且能快樂地學唱歌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當幼兒對本次活動充滿了興趣,他們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關鍵在於教師如何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使得課堂不乏趣味性,對此,我做了一定的.思考。在活動中,我給與了幼兒很多表演的機會,讓大多數幼兒能參與到遊戲當中去,這樣能滿足小班幼兒的身心需要,在唱唱跳跳中熟悉歌曲旋律,在遊戲情景中理解歌詞的內容,在演一演的過程中鞏固歌曲內容。遊戲應該是貫穿幼兒一日生活的主題活動,在課堂教學中,也應該體現課堂遊戲性,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會歌曲,最後"貓來了"是遊戲的高潮,也是幼兒情緒高漲的階段,幼兒真正體驗到了那種緊張情緒和迅速順利跑回家的快樂感和成功感。

在活動的一開始,我是讓幼兒觀看幼兒用書上老鼠的動作,然後讓幼兒調動已有的經驗,讓幼兒想一想、學一學、做一做老鼠的不同動作,由於上學期學過《小老鼠上登臺》這節音樂課,而且每天的做操訓練使得幼兒對於小老鼠如何走路已經非常熟悉,孩子們很快地做出了老鼠走路的動作。接下來孩子把老鼠吃米、睡覺的動作也很快地學會了。這為接下來的韻律動作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由於這首《貓捉老鼠》這首歌當中,"跑來跑去"、"現在吃米"、"現在睡覺"的重複部分比較多,幼兒在熟練掌握歌詞內容方面,還有一定的困難,容易混淆,當孩子在演唱歌曲的時候,會出現當唱到第三句"跑來跑去"、"現在吃米"、"現在睡覺"一直唱下去,而不知道再轉到"小小老鼠……"上面。針對這樣一種現象,我採取的手段是當唱到第二個"小小老鼠"時,我領唱時加大音量和用誇張明顯的動作來表現小老鼠。我通過這樣的方式,把幼兒的思路及時即引過來,以免出現錯誤。通過多次的訓練,接受能力強的幼兒已經能夠獨立把歌曲唱出來。

本次活動目標的第一點強調"學習用不同的演唱速度、力度表現歌詞中老鼠的不同動作",為了達到這樣一個目標我是利用談話法幫助幼兒理解歌詞的速度和力度。如"小老鼠肚子很餓了,想要找吃的東西,他心裡很急,那小朋友應該唱的快一點還是慢一點呢?"、"小老鼠吃飽了困了,想要靜靜地睡覺了,那你們應該怎樣唱才不會吵到小老鼠呢?"這讓幼兒自然而然地說出應該輕輕地唱。如何讓幼兒自然輕鬆的掌握演唱技巧,也需要老師巧妙地引導。

為了讓幼兒體驗到遊戲情景的真實性,我事先給幼兒準備了貓的頭飾,一方面加強了幼兒遊戲的角色意識,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幼兒遊戲的積極性。在最後"大貓捉老鼠"的環節中,孩子們臉上激動的表情和興奮的尖叫聲讓孩子們樂此不疲,很多孩子還主動要求老師再來一遍,這也充分體現了幼兒嚐到了遊戲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