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國小第二學期教學計劃4篇 《國小第二學期教學計劃》:解鎖學業之門,培養全面發展

本文將介紹國小第二學期的教學計劃。在第二學期中,學校將繼續以全面發展為指導,注重學生的素質培養。教學內容將涵蓋語言、數學、科學等多個學科,旨在提升學生的學術能力和綜合素質。同時,將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為他們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國小第二學期教學計劃4篇 《國小第二學期教學計劃》:解鎖學業之門,培養全面發展

第1篇

中國小資訊科技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資訊科技基本知識和技能,瞭解資訊科技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資訊科技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資訊、傳輸資訊、處理資訊和應用資訊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資訊科技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資訊科技;培養學生良好的資訊素養,把資訊科技作為支援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資訊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資訊科技課程的設定要考慮學生心智發展水平和不同年齡階段的知識經驗和情感需求。國小、國中和高中階段的教學內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確的目標,要體現出各階段的側重點,要注意培養學生利用資訊科技對其他課程進行學習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創造條件,積極利用資訊科技開展各類學科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1.瞭解資訊科技的應用環境及資訊的一些表現形式。

2.建立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瞭解資訊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

3.在使用資訊科技時學會與他人合作,學會使用與年齡發展相符的多媒體資源進行學習。

4.能夠在他人的幫助下使用通訊遠距離獲取資訊、與他人溝通,開展直接和獨立的學習,發展個人的愛好和興趣。

5.知道應負責任地使用資訊科技系統及軟體,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和責任意識。

培養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資訊科技基本知識和技能,瞭解資訊科技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資訊科技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資訊、傳輸資訊、處理資訊和應用資訊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資訊科技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資訊科技;培養學生良好的資訊素養,把資訊科技作為支援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資訊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隨著資訊化社會的程序不斷加快,社會和國家對於中國小生的資訊科技能力和素養的養成也越來越重視。家庭條件的不斷改善也使得大部分家庭都有計算機這樣的生活必須品,3年級的孩子們對於計算機已經並不陌生了,例如,已經計算機的整體外觀是怎樣的,計算機都可以用來幹什麼等等,尤其是對於電腦的開關機以及滑鼠的使用已經比較熟練了。但是資訊科技不僅僅關注學生對於計算機的使用,更多的是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所以,在課堂中更多的踐行趣味性教學,在這個階段一定要培養起學生對於資訊科技濃厚的興趣。

國小資訊科技課是一門知識性與技術性相結合的基礎工具課程。三年級下冊主要學習網路瀏覽器的基本常識、發帖、跟帖要規範、要文明。四年級下冊主要學習e-mail的申請及使用。五年級下冊主要學習網頁的製作工具,及製作簡單的靜態網頁。六年級下冊主要學習scratch動畫工具的使用,及製作簡單的情景動畫。

2、教學時通過演示計算機應用軟體的形式向學生介紹知識。

3、傳授知識時突出一個“新”字、落實一個“趣”字、突出一個“活”字、落實一個“學”字(為學生服務);教學過程突出一個“難”字(找準知能點、難點及關鍵)、落實一個“行”字(引導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和認知能力訓練);鞏固知識突出一個“實”字(雙基訓練應落到實處)、落實一個“促”字(促進學生學以致用、創新實踐)。

國小第二學期教學計劃4篇 《國小第二學期教學計劃》:解鎖學業之門,培養全面發展 第2張

第2篇

本學期我校的教學工作以深化課程改革為主題,認真貫徹落實區教研室和學校工作的意見,開展紮實細緻的教學管理,深入有效的教學研究,積極務實的教學改革,全面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

1、結合我校“國小生探索性學習的研究”的課題,切實進行課堂教學的改革,探索最佳的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讓學生學會學習,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從而提高每堂課的課堂效益。

2、優化課程結構,重視各種學科,各種課程的綜合發展、均衡發展。

3、充分開發課題內容,加強學科內容與生活的聯絡,實現從“教課本”向“用課本教”的轉變,加強學科之間的知識聯絡,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

4、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及周圍環境,認真做好新一輪的綜合實踐課的選題工作並切實有效地開展研究工作(詳見綜合實踐計劃)。

5、改革課程評價制度,提倡綜合性、多元性、發展性評價,評價實現四個轉變:(1)由知識性評價向智、能、情的綜合評價轉變;(2)由定量評價向定性、定量相結合的評價轉變;(3)由書面評價向口試、筆試結合的評價轉變;(4)由教師評價向自我評價、學生互評、家長評價結合轉變。並做好

一、二年級成長記錄袋資料的收集工作,真正發揮其作用。

6、紮實開展校本教研活動,通過學科組的上課、說課、評課活動,提高校本教研的實效性,並邀請專家、教研員來校共同參與校本教研,與教師面對面對話商討,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

7、堅持在常態下開展教研活動,繼續完善集體備課活動(在個人鑽研教材的基礎上),做到有準備、有時間、有質量,教導處及時做好記載和考核。學期結束,根據市、區教研室的要求,將評選先進教研組和先進教研組長。

1、認真組織教師參加各種理論學習與培訓,並創造條件為教師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

2、繼續開展青年教師的“三個一”活動,四月底將進行讀書心得的交流與評比。

3、嘗試進行部分年級的備課改革,加強校際間的交流與合作,促使各位教師認真鑽研教材,改變死抄教案的習慣,能寫出有質量的教案,實現資源共享。

4、支援並鼓勵教師參加各種有助於提高教育教學能力的培訓和進修。

5、加強教師之間的互相聽課,每學期在本校聽課不得少於10節。

1、認真落實“五認真”,具體指認真備課、認真上課、認真佈置工作、認真及時批改學生作業、認真輔導學生,教導處將採用自查、互查與抽查相結合的方法進行作業評比,提高學生的作業質量。

2、嚴格按照課表上課,不拖課,不隨意剝奪學生上課的權利。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重點對一、二年級學生的學習常規進行檢查評比。

1、各學科繼續實行每月一考制度,平行班共同批卷,共同研討,認真分析,及時整改,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2、各班做好期初、期中、期末語、數、英的質量調查與分析,提高本班的及格率與達成度。

3、嚴格按要求組織好區的質量監控,迎接六月底市教研中心對三、四、五年級四門學科(語、數、英、科學)的期末抽測調研。

5、開展各種教學活動,促進學生生動活潑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語文:朗讀比賽 當場作文比賽(60分鐘)、優秀作文選編

1、對待隨班跟讀的學生,教師要有愛心、耐心、信心、認真落實幫教計劃,提高教學質量。

3、市教研中心對三個年級四門學科的教學質量抽查。

第3篇

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以課堂教學改革為核心,以校本研修為依託,以培養研究型教師、多能型學生為宗旨,最終實現教學質量的全面發展。

充分利用校內名師資源,發揮名師的教育智慧,彰顯名師教學魅力,廣泛開展“名師工作室”研究活動。“數海探航”“語你同行”“漫步英文”名師工作室在原有成員的基礎上,繼續吸收更多的青年教師加入。真正把“名師工作室”打造成工作團隊、學習團隊、研究團隊。

充分發揮省、市、區各級骨幹教師示範引領作用。要將骨幹教師的師徒幫帶工作持續、深入、務實地開展下去。通過多種形式讓師徒真正地互動起來,互相取長補短,實現教學相長。師徒要經常性互訪課堂,每週互相聽課不少於2節。

依據實驗二小青年教師梯隊培養計劃,學校將不遺餘力的為青年師快速成長搭建平臺:鼓勵青年教師上研討課、觀摩課、示範課,推薦青年教師參加各種教育教學競賽活動,同時為其提供更多走出去學習的機會。以期儘快成為學科教學骨幹。

新教師跟蹤考核工作要常抓不懈,循序漸進。同時新教師要自覺加強基礎知識及理論知識的學習,提高終身學習的自覺性。還應該積極主動地向有經驗的老教師學習。學校主管教學領導將經常走進新教師的課堂,對新教師的教學工作進行跟進式指導。想方設法縮短新教師的成長曆程,實現新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逐年提升。

抓好各學科的課前預習,教師要交給學生預習方法,按年段的不同規定預習時間,明確預習的具體內容,學生要學會對預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梳理,並採取上網查詢、請教家長、諮詢他人等多種方式方法進行解決,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

各教學班的小組合作不能僅僅停留在表面,應該堅持積極、穩步、經常性培養。一方面利用小組合作解決學生多不能一一交流的困境,引導學生在小組內發表意見,交流思想;另一方面解決課堂中出現的有價值的疑難問題,引導學生在小組內研究探討,以學優帶動學困。呈現優者更優,學困者進步,人人成長的活力課堂。

教師在課堂中要為學生預留更多的展示時間和空間,不束縛學生的思維,不阻斷學生的思路。激勵學生大膽創想,無拘無束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培養學生學會傾聽,敢於質疑;學會觀察,敢於想象;學會思辨,敢於暢談。營造師生和諧共振的幸福課堂及最美教室。

繼續執行全員教師電子備課,在教師集體教研、共同備課的基礎上,教師個人根據班級學情、教者本人的教學風格,再次進行個性化備課,並有針對性批書輔助。

嚴格執行教育部關於國小生減負新十條規定:一、二、三年級以預習作業為主,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四、五、六年級書面家庭作業總量不超過1小時。教師要精選作業內容,避免機械重複。做到有佈置,有檢查,有批改,有反饋,培養學生按時完成作業的好習慣。提倡教師針對學生學情佈置參觀、考察、遊覽、讀書、製作等體驗式、實踐性作業。教師與家長保持積極互動,指導好孩子的課外活動。同時教師要對學生課內作業親自及時批改,特別是作業次數、完成作業人數、批改次數均要達到要求,學生也要對作業中存在的錯誤及時改正。

(1)書法(按照學校統一訂購的寫字教材書寫,一課一批)

三—六年級:①活頁作業,一月一次。全批。②數學練習冊:按單元批改。全批。

綜合實踐檔案袋,每學期至少完成兩個專題,兩次裝檔。

各教研組要按照學校教研時間安排表定時開展教研活動,期初教研組長要組織年組教師做好教研計劃,確定教研時間,教研內容、中心發言人、主講教師等,並負責組織召集年組教師開展教研活動。 教研形式可以採取課例研討,小課題研究、教學沙龍、讀書交流等。教研次數保證每週一次。鼓勵各教研組開展網路教研活動,教師個人每學期在部落格中轉載學習文章8篇,自創教育教學博文8篇。

各任課教師要堅持每一課時、每一單元的自檢自測,發現問題,及時調整,教師要特別關注學困生,幫助他們建立學習信心,鼓勵他們走出學習困境。提倡各教研組舉年組教師之力,開展年組範圍內的學習質量檢測。各學科繼續開展詞語、語文基礎知識、計算、應用題、英語閱讀等常規單項檢測。特別要加強六年級學生質量的追蹤,繼續執行六年級月末質量檢測制度。

1、開展“第六屆校園讀書節”活動。通過薦書、競賽、評比等多種形式,營造濃郁的書香氛圍。

2、加強學生的漢字書寫能力的培養。教師要時刻教育學生書寫規範漢字,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3、誦讀國學經典,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學校將分年級,分階段向學生推薦適合學生閱讀、吟誦的國學經典。

4、充分利用外教資源,進一步完善雙語教材,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5、合理開發使用微機教室、實驗室、圖書閱覽室等專有教室。讓專有教室最大限度發揮應有的功用。

第4篇

本學期,繼續深入探究三、四、五年級的《科學》課。教研組成員將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確立“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新的教學理念,並以此指導教學、教改和教研工作,繼續以“同研一節課”為契機,把課堂教學改革做為重點,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科學教學的突破口,讓科學的課堂充滿陽光,走出一條具有古小特色的科學“陽光教育”之路。

按《課程標準》要求,從知識、技能、情感三大領域建構科學教學的目標體系。在教學過程中,要按照《科學》學科特點既強化基礎、培養個性,又重視實踐、發展特長,引導學生手腦並用,提高素質。

結合《科學》教改特點,重點放在研究教師角色轉換的如何實現,研究教學設計的如何實施,研究課堂教學的調控和延伸,研究現代資訊科技與科學教學應如何優化整合等等。要加強學習、勇於探索,大膽實踐,注意積累和總結經驗。學期結束前,每人至少寫好一篇有一定質量的教學論文、教學心得體會、教學案例,同時每人至少製作1-2件精品課件。並及時上傳給教研員領導。

本學期,結合教研組新老教師交替的特點,重點組織教師圍繞《科學》教材加強教研活動,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學習有關《科學》教改方面的文章。深鑽教材,學期初,每位老師要執教一堂教研課,作一次《科學》集體備課的中心發言或案例分析,組內的聽課活動要人人蔘加,按要求作好聽課筆記,作好評課發言,以相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實驗是科學教學中的重要手段,學生只有通過觀察與實驗,才能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學校花大氣力和財力改造了實驗室,每位教師都把實驗室當做主陣地,都要制定好學期實驗計劃,每次實驗課都要精心準備,上課時要精心組織和安排,讓學生既動手、又動腦,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動手能力,引導學生在互動的過程中自己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迎接區實驗教學的專項測試工作。

(1)認真備課上課,結合《科學》新課程標準,準備好九十月份區科學優質課評比活動。

(2)繼續抓好航模小組、科技競賽小組等二課堂活動,組隊參加十一月份舉行的科技比賽,力爭取得好成績。

(3)搞好科學專用教室的使用和維護工作,教育學生愛護實驗室的儀器和桌椅,搞好清潔衛生。

(4)加強儀器管理,做好維護、保養和必要的添置工作。

(5)積累和整理好教研組各類資料,為爭創校級先進教研組做好必要的準備。